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5-01 10:10:4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一、目前社区负担过重的表现及原因:

从理论上来说,社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只是有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义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与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街道办事处、工作片习惯于把社区(村民委员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来部署工作、下达指标,政府各职能部门也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只是把工作交给了社区,人员配备不齐,相应的职能、权力却没有明确。

社区(村民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工作部署考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街道办事处,社区(村民委员会)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最终导致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变成了'政府的腿和行政的嘴'。另外,街道党工委对社区(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换届等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深刻的制约着社区党建工作中民主化建设的模式和进程。

社区工作负担过于沉重。根据有关规定,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村民开展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社区自治;二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花在社区的自治事务之上。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村民委员会)需要承担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骤增。就目前而言,我区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共承担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综治维稳、经济发展等30多类100多项工作任务。大量繁重的行政工作,使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从而造成了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普遍存在'四多'、'三少'现象,即:硬性指派任务多,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窜户少,为民服务少。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完成政府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检查上,真正服务社区村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过少。

2、当地开展减轻居委会负担提高服务群众效能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主要做法:无

存在问题:1、参加各级各部门参加考核评比的材料太多,应付性工作应接不暇。

2、社区(村委会)日常工作行政性色彩浓烈,减少了真正为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建议:1、各级各部门要求社区(村)参加考核评比的纸质台账按实际情况取消。

2、对社区(村)的各类考核评比一律纳入社区(村)统一考核,年底一次实施。

3、社区(村)要强化村民自治,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推行扁平化、网格化模式,

实行上门服务、代理服务、承诺服务。

4、对社区(村)工作的绩效考核,必须以社区(村)村民的评价意见为主,减少以台账、奖牌、挂牌为评估指标。【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三、目前社区内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对应的各类组织机构和牌子大致有多少?分别是什么情况?

1、周疃社区现共有组织机构和牌子17个,分别是:警务室、社区大讲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协会之家、远程教育站、图书阅览室、人口学校、>培训室、生育关怀服务室、服务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站、群众工作站、党员服务室、综合服务室、志愿者服务室。

2、现在的情况:除了社区大讲堂、生育关怀服务室等少数定期开展活动外,大部分组织机构牌子用于迎接各类检查,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资金投入。

四、哪些工作需要在社区建立台帐?分别要求建纸质台帐还是电子台帐?各类台帐是否存在内容的交叉?

就实际情况而言,需要建设台帐的工作有:社区大讲堂(电子)、远程教育播放记录(电子)、图书阅览记录(电子)、培训室培训记录(电子)、文体活动记录(电子)、群众工作相关材料(纸质)、党员服务室活动记录(电子)、志愿者服务室活动记录(电子)。

5、有关社区的创评、表彰活动有多少?分别是哪些?各有关部门是否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以什么形式考核?

有关社区的创评、表彰活动主要是日常性工作的考核,主要有:计划生育检查、农家书屋检查、文化站考核、道德大讲堂考核、远程教育检查和群众工作考核等。大部分考核都是通过实地考核、查看材料、民主测评等形式进行。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第二篇:《2016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2016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一、目前社区负担过重的表现及原因: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从理论上来说,社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只是有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义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与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街道办事处、工作片习惯于把社区(村民委员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来部署工作、下达指标,政府各职能部门也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只是把工作交给了社区,人员配备不齐,相应的职能、权力却没有明确。

社区(村民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工作部署考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街道办事处,社区(村民委员会)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最终导致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变成了'政府的腿和行政的嘴'。另外,街道党工委对社区(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换届等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深刻的制约着社区党建工作中民主化建设的模式和进程。

社区工作负担过于沉重。根据有关规定,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村民开展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社区自治;二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花在社区的自治事务之上。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村民委员会)需要承担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骤增。就目前而言,我区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共承担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综治维稳、经济发展等30多类100多项工作任务。大量繁重的行政工作,使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从而造成了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普遍存在'四多'、'三少'现象,即:硬性指派任务多,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窜户少,为民服务少。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完成政府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检查上,真正服务社区村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过少。

2、当地开展减轻居委会负担提高服务群众效能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

主要做法:无

存在问题:1、参加各级各部门参加考核评比的材料太多,应付性工作应接不暇。

2、社区(村委会)日常工作行政性色彩浓烈,减少了真正为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建议:1、各级各部门要求社区(村)参加考核评比的纸质台账按实际情况取消。

2、对社区(村)的各类考核评比一律纳入社区(村)统一考核,年底一次实施。

3、社区(村)要强化村民自治,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推行扁平化、网格化模式,实行上门服务、代理服务、承诺服务。

4、对社区(村)工作的绩效考核,必须以社区(村)村民的评价意见为主,减少以台账、奖牌、挂牌为评估指标。

三、目前社区内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对应的各类组织机构和牌子大致有多少?分别是什么情况?

1、周疃社区现共有组织机构和牌子17个,分别是:警务室、社区大讲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协会之家、远程教育站、图书阅览室、人口学校、培训室、生育关怀服务室、服务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站、群众工作站、党员服务室、综合服务室、志愿者服务室。

2、现在的情况:除了社区大讲堂、生育关怀服务室等少数定期开展活动外,大部分组织机构牌子用于迎接各类检查,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资金投入。

四、哪些工作需要在社区建立台帐?分别要求建纸质台帐还是电子台帐?各类台帐是否存在内容的交叉?

就实际情况而言,需要建设台帐的工作有:社区大讲堂(电子)、远程教育播放记录(电子)、图书阅览记录(电子)、培训室培训记录(电子)、文体活动记录(电子)、群众工作相关材料(纸质)、党员服务室活动记录(电子)、志愿者服务室活动记录(电子)。

5、有关社区的创评、表彰活动有多少?分别是哪些?各有关部门是否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以什么形式考核?

有关社区的创评、表彰活动主要是日常性工作的考核,主要有:计划生育检查、农家书屋检查、文化站考核、道德大讲堂考核、远程教育检查和群众工作考核等。大部分考核都是通过实地考核、查看材料、民主测评等形式进行。

第三篇:《关于十堰市城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十堰市城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4/03/13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2014年民政工作要点》和201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关于协调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行动的要求政厅指示,我们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到城区37个社区,通过座谈会、走访了解和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城市社区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 十堰市城市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

十堰市城区共有社区65个,张湾区34个,茅箭区27个,十堰经济开发区4个。

(一)社区服务站建设情况。一是社区服务站面积达到省级标准300平米以上的社区有47个,占总数的7张湾区21个,茅箭区23个,十堰经济开发区3个;二是建成100-300平米之间的18个,占总数的27.7%,其个,茅箭区4个,十堰经济开发区1个;三是2014年计划新建、改扩建8个,其中张湾区6个,茅箭区1个,发区1个。

(二)社区目前承担工作任务情况。2012年,市综治办、市民政局联合开展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专项清理活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需要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委会盖章或出具证明等事项,纳入清理范围,共清理出社区公共服务事项43类135项。

(三)社区工作经费投入情况。市委、市政府明确把社区日常工作经费市、区两级分担比例由2010年以前为5:5,城区每个社区建设工作经费补助标准从以前的7万元增加到11万元。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为扣“五金”之前),扣除“五金”后平均工资为900元。

二、 社区负担过重的突出表现及原因【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一)硬性指派任务多。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覆盖到社区”,特别是社区基础设施建成后,纷纷要求瓜分土地,理直气壮地把工作任务压给社区,而不是把各自的职能服务到社区,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社区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特别是社区其他组织不健全不发达的情况下,社区居委行政化组织。仅计划生育入户调查一个项目,按每个社区平均3000户计算,就要动员所有社区干部历时一个月才能完成。

(二)相关组织牌子多。近几年,市、区政府部门都提出本部门业务工作进社区的要求,纷纷在社区“挂牌进社区、文化进社区、消防进社区、卫生进社区等,与街道签订相关责任状,由街道具体安排,保证工作任务落

挂牌的机构越来越多,“进社区的工作”变成了“进居委会的工作”,配套服务往往形同虚设,不仅广大社区居民而且居委会干部也疲惫不堪。

(三)各项台帐材料多。目前各职能部门工作管理较细,基本上各口都有一个台帐。根据调查,社区居委会十项台帐、几百本档案、40多类报表,很多内容都是交叉重复,甚至有些台帐专业性很强,看似迷魂阵一样,很如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要做10套台帐,各类卷宗更是几十本。社区居委会文字材料各部门都要,年初、季度、年计划、方案、总结等,应有尽有。想要评先的社区则要准备的更多。

(四)参加会议活动多。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至今没弄明白社区居委会的性质,仍视其为一级行政组织,使他山会海中。一些临时性会议特别多,不少会议会前还要求社区准备发言材料,会后完成指定任务后还要写工作总许多部门的各类活动也要求社区派人参加,使他们东奔西走,疲于应付。

(五)形式主义东西多。比如开展一项活动就得有一个组织,起一个名,挂一个牌,制订一个制度。一些部卷调查,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只好由社区工作人员代替,起不到宣传普及的作用。各部门要求本系统的相关工作条件、办事流程等上墙,但社区仅有的办公面积却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部门,于是很多社区便想方设法找“窍门种方法应付各单位的检查。如利用多功能活动展版迎检就是一个方面。

“社区真忙、干部真苦、工作真难”,是目前我市社区工作客观存在和真实写照,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体制不完善,协调缺位。主要是各成员单位之间缺少协调沟通,各部门指导社区开展相关工作是“一各吹各的调”,“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街办主抓、社区落实、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参与”的机制还不众多职能部门不是在为社区服务,而是扮演着“婆婆”的角色,指手划脚,让社区居委会这个“媳妇”苦不堪言一体制本身缺乏对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成效进行科学考核,对于驻社区单位是否参与社区建设或者参与的效评定,特别是对不参与社区建设,不共驻共建的单位无强制性管理手段,机制缺失,造成驻社区单位反而以“老超越于居委会管理。

(二)权责不对等,权责错位。根据《组织法》规定,社区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自治结果。但是在实际工作权责往往由街办或者部门来确权,权责严重不对等。一是考评权错位。考评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体应当是社区居民代表,而不应该是单纯的街办和业务进社区的部门。这样直接造成了社区居委会应付差事,也造成了行政成本以,考评的错位,实际上是社区权责不对等的真实再现。二是知情权缺失。特别是社区居委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相互知情权没有制度约束,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为了逃避居委会对其指导,根本不通过社区及其在房管部门进行登记后施工或者从事物业管理,出现问题了要么逃跑,要么推诿,要么以房管压社区,而社区居机会对上诉求。

(三)布局不合理,服务缺位。现代城市管理主要分为小区域网格化管理、一居委会多社区管理、一社区多

等。我市普遍采用的是一社区一居委会,并且按照“1——1.5万人”一个社区来强制划定,过分的强调社区数有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和管理空间。结果造成居委会管理社区的幅度过大,社区管理幅度的过大,造成社区始终在——增加管理人员——带来经费缺乏——主要精力抓经费保障——社区服务滞后——居民参与率低”的怪圈。

三、 十堰市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推行准入式制度,着力破解社区负担过重的问题。制订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对相关部区实行严格的准入许可制度,与此同时,会同市综治办联合开展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全面清公共服务事项,对所有进入社区的公共服务项目,一律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规定,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要的工作条件。切实理顺了权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把社区干部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确保他们有更多时间服务居民,推动社区职能向“综合服务”转型,提升了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二)推行网格式管理,着力破解社区服务缺失的问题。以加强信息服务、日常服务、养老服务、治安服务照300-500户的规模划分社区网格,市区新招考社区网格员400名,常年较固定的社区服务人员达到6000余人行蜂窝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对居民实行一站式服务、人性化服务,较好地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社区

(三)推行义工式服务,着力破解社区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推行34名市级领导结对联系社区的办法,强区单位与社区共享资源、共建设施、共推服务,使驻社区单位实现了向社区开放、为居民服务。建立爱心志愿服制度和优秀志愿者表彰制度,鼓励低保人员做义工,动员市民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伍,其中茅箭区实施了“大学生地”工程,27个社区与2000名大学生实现了“校居对接”,达到了以社会力量充实社区力量的良好效果。

四、 当前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一)共驻共建难落实。目前动员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办法,主要靠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与社区结对靠社区干部反复上门向驻社区单位汇报情况、征求意见、提供服务来争取支持,总体上看,共驻共建仍是“一头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仅限于搞活动时提供场地或赞助钱物,“社区资源共享”的理念在具体工作中未得到落实主动关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氛围尚未形成。

(二)“准入制度”难实施。实行“准入制度”是约束各部门工作随意随时进驻社区的良方,但由于一方面度执行的主体,另一方面也没有配套的联席会议实施规则,随意性很大,制度框架不完善,缺乏具体操作规程。门依旧将工作直达社区,而相关的人员培训和工作经费依旧不能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始终是一句空话实。

(三)社区社会(中介)组织培育滞后。当前,社区居委会过多承接了“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能”,而承担“独立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的民间机构培育不够,以社区居委会目前的

人员素质、资源、实力等现状,实现上述目标显然困难很大,相应的社会中介组织缺失,既是体制改革短时间内担过重的客观原因,也为职能部门向下延伸自己的“腿”、“脚”提供了“机遇”。【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五、 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转化思想认识。要切实落实社区减负工作,思想认识是关键。当前存在社区负担不断加重的问题,根认识不到位,或者说,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社区居委会当作下属单位来部署工作。根据宪法和居民委员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部门和社区没有隶属关系。落实到基层理解为把任务交给社区居委会。把工作落实到基层,要求我们政府部门自己的工作要做到位,凡属于务受理均应由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然,不可否认,由于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联系紧密,在开展一些群众性、社会有其自身优势,可以协助政府开展一些群众性工作,但涉及到行政执法权的,就不能交给社区。必须实行“权随事转”,说通俗一点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职权和经费一同下放。各级财政要做好经费的预算。三是把属地管理居委会管理。“属地管理”一般是针对地方政府职责而言,社区居委会没有行政权力,从法律上讲,是不具备行的。因此不能把一些本应由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简单地交由社区居委会承担。基于此,需要我们切实转化思想认识到做好社区减负工作是正确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要求,是正确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社区减负工作。

(二)完善社区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成立高规格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不能形同虚设,而转由民政社区日常工作,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式的需要。领导小组应统一管理协调社区事务,统一领导制定社区政策,统建设发展和民生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必要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强力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二是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政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对于社区自治性的工作,加强由社区居委会自主管理,不要包办代替;对于委托社区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条件;对于行政执法性工作,要依法办理,不能交由社区居委会承担。三是严格落实社区度。要明确界定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能,建立社区准入制度,缓解社区不断增强的行政化倾向。对不属于社内的事项,又确需社区居委会协助解决的,必须经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后可进入。有关部门支付给社区的工作金由街道办事处统一接收,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拨付给社区居委会使用。

(三)着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试图通过“堵”的办法,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不但收效甚微,还使得承担作指导协调职能的民政部门和作为社区主体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容易落入两难境地,处于被动。如何走出一条既能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又能减轻社区干部工作压力,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去推进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的道路,这在“堵”的基础上,需要找到另外一种力量,一种社会的力量——社区社会组织,去承接“疏出来”的任务,即政又做不好、社区居委会没时间、也没精力做的工作。加大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并赋予相应的职责,通理承接,减轻社区干部的负担。

第四篇:《社区管理情况调查报告(定稿)》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

调查报告

标题:社区管理情况调查报告【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分校工作站

班 级 行政管理本科 姓 名 学 号 是否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社区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城关社区位于本县交通路口,社区居委会委员全部由选举产生。作为漳县城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城关社区在区委,出台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今年9月我对城关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差距。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在此,我对5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2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形成李“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 “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也要花费很多。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

三、讨论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各社区要协调辖区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

(三)以人为本,在提高服务功能上下真力。

一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现有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商业、家政、物业管理等便民利民服务,

第五篇:《杭州“数字社区”调研汇报材料(修改稿)》

杭州“数字社区”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建设“数字浦口”,了解其他城市“数字社区”的建设模式,2006年5月18日至5月19日,由“数字浦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发改局局长金仁斌带队一行六人到杭州市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成员认真听、仔细看、积极问、细致想,共同学习探讨,拓宽思路。下面就此次调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杭州市概况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高新(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51万人。

社会经济:杭州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性大都市。

2005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918.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4487元,增长11%;人均GDP

突破5000美元大关,达5431 美元。杭州市近年来先后获得了“ 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最具经济活动城市”、“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杭州市政府积极推进以“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为重点的“一号工程”,使杭州的城市百姓逐步感受到了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捷。

二、上城区“数字社区”建设

(1)上城区是杭州市老城区,于2003年12月18日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联网,建成了社区网络综合平台。各职能部门、街道与社区之间文件的传送以及职能部门查看、调用社区的有关基础资料,都实现了网上运作。目前,上城区已有500多台电脑连入社区信息综合平台,基本实现全体社工人手一台电脑,真正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

(2)2003年初,上城区对社区工作台帐过多问题进行了疏理,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后的社区工作台帐格式、内容,开发了“e家人”社区事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版)。2004年6月底完成全部居民基本资料和社区工作台帐的输入工作,真正实现了台帐的无纸化、电子化。2004、2005年度全区的星级社区检查考核,各部门都是通过网上进行。

(3)2005年,又根据《杭州市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对管理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和系统环境升

级。升级后的上城区“e家人”社区事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不但考虑了部门、街道、社区的工作需要,还增加了社区互动功能和网上办公功能,也增加了区一级部门对社区的指导功能。

(4)稳步推进“一册三网”的建设

一册:记载了常用电话号码、居民办事须知、上城区51个社区的周边公共服务信息和商家信息及其它市民急需信息的《上城区便民服务手册》。已免费发放了11.7万户。

三网:是指电脑、电视和电话服务网。

“一册三网”平台的搭建,使各类服务实体有了更多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同时,“三网”后台运营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严格的社区服务企业和商家的星级考评机制,对提供的服务进行质量跟踪,并将考评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真正发挥了在社区服务中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电脑服务网:所有社区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网址是社区名称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加上hzsqw.gov.cn,如彩霞岭社区,网址为

电视服务网:上城区已完成有线电视模转数的整体平移,是全国第一个实现 “数字电视”化的城区。在数字电

视主界面上,居民只需用机顶盒遥控器移动黄色光标框至“社区是我家”,按“确认健”即可进入,获取各类服务信息。每个月居民浏览户数将近14000户,占上城区总户数的1/8 强

电话服务网:依托市民呼叫系统“96345”,对上城区政府87812345应急指挥系统、51个社区居委会服务热线、社区医疗服务电话、便民服务企业进行联网整合,实现呼叫联动。居民只需拨打特服号码“96345”,呼叫中心按照“集中受理、分别处理”的运行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上城区的社区服务新模式的定位是:“政府出面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一册三网”服务平台,吸引和鼓励企业、商家、中介组织和志愿者在这个平台上提供服务,让更多的居民享受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最终实现5A服务新目标:即人人都应成为服务对象,时时处处都可以提出服务需求,凭借任何设施设备,得到满意的服务内容。

为社区居民提供5A式服务:Anyone(任何人)Anytime(任何时候)Anywhere(任何地点)Anyway(任何方式)Anyservice(任何服务内容)

(5)上城区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1、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将收集、整理好的各类服务信息无偿地提供给了网络运

行商,有效地解决由于企业与居民之间的供需信息不对称这个阻碍社区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较好地运用了政府公信力,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搭起了一个诚信的平台,整合、发挥社会力量,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社区服务

2、推动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一册三网”平台的搭建,使各类服务实体有了更多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同时,“三网”后台运营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严格的社区服务企业和商家的星级考评机制,对提供的服务进行质量跟踪,并将考评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真正发挥了在社区服务中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3、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的减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将更多精力用到为居民服务上。而依托“三网”这个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建到网上,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透明度。居民想了解一下最近社区有什么活动,可以打开数字电视看一看;对社区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到社区网站论坛上去“说一说”。这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效地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4、促进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着落

第六篇:《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XX市民政局于2月中下旬在市内展开调研,对我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进行初步探索。

一、当前我市社区工作情况现状

我市社区建设工作起步于2015年。目前,全市共有社区165个,其中城市社区81个,乡镇社区84个。社区居民总人口达130万,社区干部869人。2015年,在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后,我市社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先后投资8900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公共服务站65个,极大地改善社区办公环境。尤其是近一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利民惠民,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幸福社区为目标,以促进平安和谐为基础,在XX区试点实施以发展民主、保障民生、凝聚民心为主题的“三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社区建设健康科学发展取得宝贵经验。

二、社区负担过重的突出表现及原因

社区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任务重、经费少。当前,社区干部普遍反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致使社区工作呈现事多、事杂、顾此失彼的现象。各种各样的达标、普查工作,让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奔命。尽管我市要求做到“钱随事转”,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接受了任务,却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如新农合工作,各社区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从来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还有计划生育、城市拆迁、防范集访、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等各项达标工作,只有任务部署,基本没有经费保障,让社区劳心劳力,疲于应付。

二是台帐资料多,负担重。目前,我市社区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已经延伸至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共承担了大小110余项事务。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政府行政工作。包括社区行政管理、计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城镇建设和管理、文化和体育等12类70多项工作;二是党务工作。包括基层党建、国防、政策宣传、信访和综治维稳、文明城市创建等5类40余项工作。三是临时交办的工作。包括经济普查、迎接上级检查、征地拆迁、护林防火、协调配合乡镇办事处及有关部门临时交办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各职能部门都要求有专门台帐,以便于检查,大大地增加了社区工作的负荷。

三是会议活动多、压力大。【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一些职能部门对社区的地位和自治性质缺乏认识,把社区居委会当成本部门工作的左右手,把本应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居委会,使原本已十分繁重的社区工作又增加了很多负担。不论大会小会,社区都得去,不管大事小事,社区都得沾边。为完成各职能部门安排的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特别是计生、征地拆迁等工作,时间紧、难度大、数量多、责任重。此外,还有各级及各有关部门临时交办的一些事项,让社区干部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量十分大。这些大量繁锁的日常事务,占用社区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精力,给社区日常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分析其原因:一是科学健康合理的长效发展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社区建设起步晚,人们习惯于旧的思维定式,思想不解放,未建立一套科学健康合理的长效发展机制。一方面行政化干预过多,一些行政部门把社区纳入自己的隶属范畴,赋予社区过多职能,使社区成为其发挥其职能的“基本阵地”,导致社区职能出现行政化倾向。二是部分职能部门对社区性质认识不够。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社区、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促进社区卫生(计生)、社区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各项服务工作。但实际工作中,政府部分职能部门视居委会为自己的“腿”和“脚”,千条万线都来穿居委会这根针,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转嫁到社区居委会身上。三是职能部门工作各自为战,人为增加社区负担。各部门都有各自的目标任务,都要进行检查考核,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部署安排,造成社区工作大量重复,无形中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三、我市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运行机制。积极清理各部门、办事处需延伸到社区的行政服务事项,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按照社区党务、居务、政务相对分离原则,将社区承担的各项政府职能和社会事务从社区居委会剥离出来,形成社区党委领导、居委会自治、社区民生服务站承载的运行机制。

二是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整合风格化管理资源,设立社区民生服务站,下设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各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方便居民,实现多种事项“一站式”服务。【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文章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出自

五、对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省委、省政府要重视各级社区工作机构建设,确保各级都要有常设的机构和人员抓好社区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区(县、市)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真正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加快社区建设和发展速度。

二是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将社区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社区服务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机制,建议比照农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形式解决一部分。【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各类报告http://

第七篇:《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社区减负调研报告

一、目前社区负担过重的表现及原因:

从理论上来说,社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社区(村民委员会)只是有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义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与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街道办事处、工作片习惯于把社区(村民委员会)当成自己的下属单位来部署工作、下达指标,政府各职能部门也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只是把工作交给了社区,人员配备不齐,相应的职能、权力却没有明确。

社区(村民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人员配置、工作部署考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街道办事处,社区(村民委员会)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最终导致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变成了"政府的腿和行政的嘴"。另外,街道党工委对社区(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换届等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深刻的制约着社区党建工作中民主化建设的模式和进程。

社区工作负担过于沉重。根据有关规定,社区(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村民开展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社区自治;二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社区减负调研报告】社区减负调研报告。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花在社区的自治事务之上。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村民委员会)需要承担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骤增。就目前而言,我区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共承担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综治维稳、经济发展等30多类100多项工作任务。大量繁重的行政工作,使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从而造成了社区(村民委员会)目前普遍存在"四多"、"三少"现象,即:硬性指派任务多,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窜户少,为民服务少。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完成政府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检查上,真正服务社区村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过少。

2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8151/

推荐访问:社区减负增效调研报告 社区减负工作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