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3-17 10:59: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以芙蓉村为例 摘要:近年来旅游开发在楠溪江两岸盛行,一些古村落陆续进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在给农民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村民的住房问题、道路问题、村里资金用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上级政府也要想方设法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旅游开发 农民生活 问题 对策

“野趣天然、不掩国色”的永嘉县楠溪江两岸,布满了亦耕亦读、诗礼传家的乡土村落。这些村落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睦相处的社会伦理,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透过这些人文景观,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宗族社会”的梗概,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情风格,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极富文化意蕴的珍贵人文景观。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政策,这里50多个古村落都进行了开发,尤以“七星八斗”布局的芙蓉村最为突出:

芙蓉村始建于唐朝末年,为陈姓聚居地,南宋时有18人同时在京为官,曾因族人抗元战败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逐渐修复。该村坐西朝东,纵横各有三四百米,有一至两道卵石寨墙、七道造形不同的寨门、重檐三楹门楼的溪门、纵横的卵石古街,与村后摩天的芙蓉三岩远山景相映,村以景名,构成气派的大型村寨风光。过东寨门谯楼是卵石铺就的主街。村内布局呈“七星八斗”,“星”为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为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路、渠迂回曲折如迷宫。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石砌围墙,屋顶错落有致,户户绿树成荫,亭榭、石桥、古井、水车处处,家家有景致,条条巷陌有风情。主要景点有村落缩微模型室、司马大宅院、将军府、陈虞之纪念馆、追元书院、陈氏大宗祠等。(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 [n].文汇报,XX-01-09。)

芙蓉村是从XX年正式搞旅游开发的,所以现在呈现在旅客们眼前的是正在逐渐开发着的芙蓉村。我们社会实践队抵达芙蓉村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正午阳光的笼罩下的芙蓉村,颖异也不乏张扬、幽静也不乏热情,在博大的同时也不失江南水乡特有的内敛和含蓄。我们看到的旅游开发下的芙蓉村有它光鲜的一面,也有初步开发下的不完美。

在布局精巧、宜耕宜读的人居环境中,好好领略耕读社会的和谐潇洒、永嘉学派的儒雅散淡遗风之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真的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们简单的寻问当地的导游之后,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就突显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那老导游过于偏激,当时心中对他还颇有意见。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后来证明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首先一个古村落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住房问题。我们初来芙蓉村,见到一座座用卵石原木构筑的房屋时,只觉得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谐亲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新鲜感。但是,没想到这样的房子竟是当地村民的痛处所在。每采访一个村民,他们几乎都强烈的表示,不要旅游开发。因为旅游开发了他们就没房子住。他们反映,这里的房子又矮又潮,晴天还好,但是一到雨天就不成样子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有些老人一个人住的,下雨时没处躲,就只能蜷缩在一个木凳上。这里的房子年代都已经很久远了,木制结构,被虫子咬地咬,蛀地蛀,都已经不牢靠了。万一一强台风、强降雨,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则就是,留在村里的村民大都是老人小孩,这跟其他农村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里比其他农村更为闭塞、落后,村民一般用不起煤气,都是烧柴火的。老人老了,有时候动作迟钝,记忆力也不是很好,经常会忘记,常常有失火的现象,房子里住的都是老人,很是危险。即使火烧过后也不能修缮,老人没地方住,就仍然住那里。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就见到不少的这样的房子。有些甚至很是倾斜了的。一问房主为什么不修葺,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没有钱,而是上面不让修啊。还有就是,农村里小孩比较多,小孩都已长大成人,要成家,但是,就那么一层那么一间房,他们不够住的呀。村民反映,有些人家一家四代就住那么一间房,村里平均16—17个人只有一间房子。

第二篇:《社会实践调查,关于物价上涨对于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XXX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

关于物价上涨对于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这次社会调查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城乡统筹情况、重大“民

生工程”实施情况、农村增收脱贫情况等来了解国情、市情,增强社

会责任感,并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知

识,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了解近年来物价上涨对农民生活的影

响。

二、调查时间:2013年2月1号—2月3号(为期3天)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人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调查对象:当地农户

六、调查方式:深入乡村随机询问、实地深入农户家里采访

七、调查内容:

调查具体安排:

1) 人员安排:

2) 时间安排: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月1号:上午开会商讨具体流程,工作思想,下午准备材料(问卷和调查问题等) 2月2号:实地深入农户家里走访调查,记录,分析

2月3号:再次实地深入农户调查,最后对本次调查进行总结,大体写出报告。

3) 调查经过:

2月1日同学们开会商讨了活动具体流程,工作思想。在会上大家都积极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对本次活动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为本次活动的进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月2日,本组7名队员精神饱满地来到了**市**乡**村,我们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说实了情况后便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我们实地深入田间和农户家里进行走访调查,与农户亲切摆谈和问卷调查中我们基本上了解现目前物价上涨对农民的影响程度。印象最深刻的是,路上我们与一位年近60的爷爷的交谈过程中被老人家积极的心态所感动,受益匪浅。

2月3日经过了一上午再次对该村实地走访调查后,我们中午开展了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会议,在具体分析之后,得出了物价上涨对于农民生活影响的诸多结论。服务当地,锻炼自身,投身社会,体验生活,这些目的都已经达到,为本次社会实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会后,大家都带着不舍和留恋,表示会继续参加类似的社会实践。

八、调查结果:

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居民特别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而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但可能是由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们,他们现在并不为物价上涨而感到困惑。

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物价上涨对百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油等日常用品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时代性。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在:

1,粮油涨价:就拿平时我们吃的馒头来说,原来是 2 毛,然后是 3 毛,到最后的 5 毛, 可看出现在各种吃食的价都在上涨。

2,能源价格上涨:在石油、天然气方面,三大石油集团老总日前都表示,与国际价格相比,国内价格依然偏低,需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国家还将继续提高石油资源开采的资源成本,国内油气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能源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取暖、做饭,甚至交通工具的选择(如今,大部分人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而越来越少的人骑摩托车,大概原因在于电尚未涨价,而油价却在飞涨。)

3,产品成本上涨:现在的产品出售要经过很多的步骤使得在中途的时候会有产生各种保养经费等。特别是海产品的长幅较大,因为从沿海运到内地要加上很多这样那样的费用使得商家在出售的时候不得不把价提上去,要不然自己就做了亏本生意。

4,物价上涨的影响: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混乱,失业率上升,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人民对政府的不满, 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展开。造成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失衡,造成商品积压;也会影响卖主的利润。况且不利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但对于我们访问的这个地方, 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可以的,有好多家里面都还是有存款的,等着用来给孩子读书或者是给孩子结婚用的。物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由于市场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而使得物价上涨后,我国政府也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了综合调控。如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调整市场供应;从技术资金上为农民提供支持,鼓励其发展种植、养殖业,增加市场供给;做好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工作,确保为鲜活农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另外,政府也要求物价、工商、农业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严肃查处扰乱市场、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稳定物价。政府也加强了信息引导服务工作,及时合理地提出工资增长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以及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十、调查总结

终上可知,他们在家过得都是开心的,物价上涨了也给这些在家农耕的热心勤劳的人们带来了商机,他们中有些人开始从事养殖业,还有的开始从事种植业,虽然成本有点困难,但政府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给予了他们很多扶持,这给了他们很多的创业机会,同时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也能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加的充实与有趣。

虽然物价上涨增加了农民们的经济负担,而在某些时候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勇于创业,争取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负担也不是很大,没有过多影响他们的衣食住行。我们采访的大多数人家里面都有了电视,冰箱等高科技的数字化产品了,说明大家的生活水平总的是在提高的,有些老人家都是随身携带手机的。我们与之交谈的时候他们都是带着微笑的,更有的说得高兴的说起了自己的辉煌的过去。

总的来说,物价上涨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什么心理压力。其中一位老大爷说得一句话我到今记忆忧心,“这已经很美好了,也没什么不满足的,日子好好过。”另外物价上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做出的一系列的调整政策:比如提倡自主创业,各种社会福利的兴办等,都让不少的农家从中得到了好处。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此次寒假社会调查活动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实践才能,锻炼了自我,体验了生活,也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积极影响着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篇:《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07年2月7号至2007年2月2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

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野趣天然、不掩国色”的永嘉县楠溪江两岸,布满了亦耕亦读、诗礼传家的乡土村落。这些村落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睦相处的社会伦理,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透过这些人文景观,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宗族社会”的梗概,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情风格,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极富文化意蕴的珍贵人文景观。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政策,这里50多个古村落都进行了开发,尤以“七星八斗”布局的芙蓉村最为突出:

芙蓉村始建于唐朝末年,为陈姓聚居地,南宋时有18人同时在京为官,曾因族人抗元战败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逐渐修复。该村坐西朝东,纵横各有三四百米,有一至两道卵石寨墙、七道造形不同的寨门、重檐三楹门楼的溪门、纵横的卵石古街,与村后摩天的芙蓉三岩远山景相映,村以景名,构成气派的大型村寨风光。过东寨门谯楼是卵石铺就的主街。村内布局呈“七星八斗”,“星”为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为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路、渠迂回曲折如迷宫。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石砌围墙,屋顶错落有致,户户绿树成荫,亭榭、石桥、古井、水车处处,家家有景致,条条巷陌有风情。主要景点有村落缩微模型室、司马大宅院、将军府、陈虞之纪念馆、追元书院、陈氏大宗祠等。(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 [N].文汇报,2012-01-09。)

芙蓉村是从2002年正式搞旅游开发的,所以现在呈现在旅客们眼前的是正在逐渐开发着的芙蓉村。我们社会实践队抵达芙蓉村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正午阳光的笼罩下的芙蓉村,颖异也不乏张扬、幽静也不乏热情,在博大的同时也不失江南水乡特有的内敛和含蓄。我们看到的旅游开发下的芙蓉村有它光鲜的一面,也有初步开发下的不完美。

在布局精巧、宜耕宜读的人居环境中,好好领略耕读社会的和谐潇洒、永嘉学派的儒雅散淡遗风之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真的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们简单的寻问当地的导游之后,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就突显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那老导游过于偏激,当时心中对他还颇有意见。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后来证明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首先一个古村落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住房问题。我们初来芙蓉村,见到一座座用卵石原木构筑的房屋时,只觉得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谐亲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新鲜感。但是,没想到这样的房子竟是当地村民的痛处所在。每采访一个村民,他们几乎都强烈的表示,不要旅游开发。因为旅游开发了他们就没房子住。他们反映,这里的房子又矮又潮,晴天还好,但是一到雨天就不成样子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有些老人一个人住的,下雨时没处躲,就只能蜷缩在一个木凳上。这里的房子年代都已经很久远了,木制结构,被虫子咬地咬,蛀地蛀,都已经不牢靠了。万一一强台风、强降雨,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则就是,留在村里的村民大都是老人小孩,这跟其他农村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里比其他农村更为闭塞、落后,村民一般用不起煤气,都是烧柴火的。老人老了,有时候动作迟钝,记忆力也不是很好,经常会忘记,常常有失火的现象,房子里住的都是老人,很是危险。即使火烧过后也不能修缮,老人没地方住,就仍然住那里。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就见到不少的这样的房子。有些甚至很是倾斜了的。一问房主为什么不修葺,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没有钱,而是上面不让修啊。还有就是,农村里小孩比较多,小孩都已长大成人,要成家,但是,就那么一层那么一间房,他们不够住的呀。村民反映,有些人家一家四代就住那么一间房,村里平均16—17个人只有一间房子。

住宿问题,已迫在眉睫。村民天天在喊在叫,“过去说,没钱没法盖房子,现在是有了钱也不能盖房子”。现在地基也贵,不是农民说,这是祖宅,非要在这块地上盖房子。现在农民思想也开通了,没有那种死守的意识了,只要给他们一块地好好盖座房子就好了。不是农民说非要把旧房拆掉,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成为历史文物被保护起来。只是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别的地基。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才有农民不得不拆掉千年的祖宅。这时就有外来人站出来说,这样严重破坏整体风貌。在古村错落有致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四合院中,不时看见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民房突兀地立着,这与保存至今的古村落整体建筑风貌格格不入。

与住房问题相似的是道路问题。芙蓉村旅游开发的资本就是一个“古”字,他必须要保留的就是那点古色古香,因此,富有古味道的青砖路是怎么都不能修换的。但是,在外来游客啧啧称赞的同时,当地的村民却闷闷不乐。村民们强烈要求村里修平整的水泥路,他们也知道村里有这样的青砖路,很是好看,但是,却不实际啊!农民们别无所求,要的只是实际。村里一老导游这样反映:“这路要跌跤的,就走路还行,骑车就困难了,你们来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多不方便啊。像我家老婆做面条的,要运到镇上卖,还能将就着用用,如果是卖鸡蛋的呢?这样一路下来,不是全坏了吗?”老人说的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问道:“如果把路修修好铺铺平,你们的生活是否会有所改善呢?”老导游不无憧憬的说:“那就不用搞什么古村落开发了,就像外面一些农村一样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也不是不可以。”

旅游开发对外来游客来说确实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为旅游开发了,人们就多了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是,里面的种种辛酸、苦难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之所以,现在古村落的矛盾这样突出,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从芙蓉古村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村民们反映那么激烈不是没有原因的。芙蓉村早在199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古村落保护了,直至2002年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古村落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这期间的十几年里,村民们也不是一点兴趣一点激情也没有,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眼见成果的不明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切实的提高,这时村民们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反思,这几年的成就究竟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

旅游开发正式开始距今已经四年了,给村里的财政带来多大的好处?农民的腰包有多少鼓起来?村民们心里很明白,虽然,知道,旅游开发也不失为振兴芙蓉村的一条良好出入,而且文化气象也会愈浓,但是,等待中出现太多太尖锐的问题了,而这些问题又没能很快很顺利的得到解决。所以,村民们才怒气冲冲。他们开始反问村干部“钱到底用哪里去了?”“是不是被上面的人吞了?”“村里赚来的钱都去哪了?”“为什么分给村民的一年就只有11块?”

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作为临时调查员,一问就知道答案。政府总共有210万元的拨款到芙蓉村支持村里的旅游开发。据芙蓉村的书记兼会计回答,这些资金都是由文物部门支配的,他们将大部分的拨款都用于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美学价值的房子的回收和维修上,还有有线电视、地缆的安装。由于旅游开发还在初级阶段,所以主要注重保护和回收,用在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确很少。旅游开发前几年,这些钱都是古村落管理委员会管的,但是镇政府与芙蓉村达成协议:前五年门票收入归芙蓉村,以后52/100归政府,48/100归古村落。

除了住房、道路、村里资金使用问题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比如说,旅游开发外地人的进入,村里治安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据村民反映,在旅游开发以前,村里是比较平静的,虽然小偷小摸也是有的,但是现在却发生的更为平繁,偷盗的数目也越来越大;还有因为村里搞旅游开发赚的钱不多,分给村民的更少,还不让盖房子、修路,所以有些村民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开放,卫生也不打扫,甚至还有一些村民跟上面赌气,将自己的祖宅变了样的弄坏,不去维修等。

古村落里出现的种种问题,外面的人都颇为关注。对古村落的存在意义和古村落的住房等问题 ,“党报热线”在街头开展了一项简易调查。调查中有99%的市民认为,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温州古村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财产”将“不久于人世”。有87%的受调查者认为,尽管我市的有关部门已经对古村落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取得的成效不大。当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同当地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孰轻孰重?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76%的受访者认为,保护古村落更为重要,毕竟这些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如果消逝就再也不能“重现”了。对于村民在古村落中间建房的行为,有82%的市民认为这属于对古村这一人文景观的破坏,应该制止。即使要建新房,也必须是选择古村的外围。永嘉从县政府到乡镇,包括旅游局都很重视。他们对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村民生活需求的矛盾也早有认识,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保护、发展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如果保护本身也能成为农民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政府的措施就会转变为村民主动的保护。(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2013-3-19)

市人大代表黄跃君说:这不是拆一间违章房的问题,就是今天拆了这间,只要确实有需要,明天照样会有另一间建起来。我觉得政府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增强服务功能,体谅老百姓在生活中实际碰到的需要。希望镇政府能尽快落实政策,先解决一批较迫切的住房需求。同时开展对老村危旧房的整修,但应特别注意新建筑与古村在整体风貌上的协调。(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2012-3-19)

市政协委员潘一钢认为:古村落能得以保留,无论是对当地村民还是整个温州都是一件不可还原的财富。现在一些村民经济条件改善后,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盖新房,本无可厚非。但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矗立在一群古建筑中,确实破坏了整个古村的完整。房子要让村民盖,但不能听之任之。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专门古村落保护整体规划,规定哪些地方可以盖;建筑必须采取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外观色彩都要符合古村落的特点。(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2004-3-19)

市政协委员汪廷汉认为:楠溪江古村落是永嘉耕读文化的传世“化石”,由于多年前没有注意保护,现在完整保护下来的已经不多了,现在更应该珍惜这种不可复制的“财产”。面对生产发展与古村保护的矛盾,首先就要确定古村保护区,区内任何房子都不能动。其次,在古村修复改建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参考国外做法,保持外形不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建修复。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建房的村民,可以考虑疏散一部分村民到外围空间。(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 [N].温州日报,2004-3-19)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也很好的将建设新农村和新的发展方案结合起来。只是现在楠溪江的古村落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将来本可以解决的矛盾,现在对芙蓉村来说却还是有些困难。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据我们了解,芙蓉村的住房问题早在开始古村落保护的时候就已经着手想方法了,在旅游正式开发的时候,政府提出在距离古村500米外新建新村。这个新村现在已经在审批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很好的实施。或许幸福来的太快太突然,以致村民们还难以相信。他们还是很愤懑的说:新村是批下来了,我们地也空出来了,但是就是没见有动土的迹象。不过这也在情理中,因为等待的确不是一种很好的滋味。

如果新村批下来的话,那么道路问题就与住房问题一并得到解决。古村落的古色古乡能国得到保存,而村民们又能住进他们理想的房子,一举两得。实践报告

其实,村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跟村民和村领导的联系不紧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村领导应该追究大部分责任。村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能联系上面和下面,使之达到融洽。村领导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将村里的动态及时的告知村民,也有责任消解村民的误会。同时,村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因才有果。他们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建议尽量的向上级反映,把自己的困难向上级反映,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据村民反映“有时村民们问题反映激烈,迫切的等待问题的解决。问村里,村里说是镇规划局的事,镇规划局又说是文物保护局没有批下来,他们就这样一个推一个。农民们都茫然了。所以,不闹不行。”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这需要领导干部们更加的关注人民。其实,象广告语里说的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领导和村民都希望自己的村能富起来,希望经济能够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这样其实也不是很难,俗话说:“上下一心,其力断金。【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文章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出自村里搞旅游开发,目前村民的经济效益所见不明显,但是长远的意义却是可以遇见的。比如:小店多些生意,增加了导游、检票员等工作岗位;农民又增加了一种收入方式;古老的手艺得以传承,也丰富了当地老人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村里的财政收入,可以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深入扩大开发;保护、保留了古文化、文物;增加了一个旅游去处,配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丰富了温州的文化;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但是前途却是光明的。芙蓉村等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从多方面看来都是有利的,发展大有余地,他有他自己的特色,一种与众不同,给外界人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虽然给村民带来暂时的困难,但是总会解决的,这些问题,需要村民自己的自力更生,因为内因是根本,但是作为条件的外因也不可少,芙蓉村等古村落今后的发展也极需要上级政府的协助,大家众志成城,劲往一处使,这样,旅游开发才能顺利开展,政府和村民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楠溪江的秀美河山、典型建筑才能真正的名副其实。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旅游业"朝阳产业"的形象,在经济中的地位。旅游逐渐休闲、时尚、精神需求、可塑性文化。

在大学生出门旅游越来越。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喜欢新的环境,希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是伴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独立的认识,渴求获取更多的新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观念高校学生们选择旅游交际、增长见识的途径。高校学生都旅游是一项极好的文化娱乐项目,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增长学识,结交朋友,陶冶情操。总之,高校学生有着的出游愿望。

记得早些年的时候,有一首叫《我想去桂林》的歌,歌词是写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的时候我却钱"。本来大学生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总是渴望出去走走,旅游理所当然地了见世面的好。畅游山水间,流连古刹中,何等惬意潇洒。旅游固然有趣,但要求的金钱数额也所有学生都能够承受的。旅游的花费在1000元至100元不等。东北农大的一位同学说:"旅游消费我觉得很必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走走,增长见识。我积攒了我平时的生活费才够去北京的钱。我早就想去了,可惜钱一直,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就解决吧!"在大学校园中,像这位同学一样不向父母伸手攒钱旅游的学生不在(旅游费用来源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被称做"自助"旅游。

年份 家庭支持 奖学金 做兼职赚钱 活动经费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93.3 15.6 35.6 ----

2003 96.8 17.7 16.1 ----

2002 98.4 14.1 21.9 9.4

2001 93.7 32.9 36.7 11.4

平均 95.6 21.2 27.6 6.0

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年轻、好奇、冒险等个性使得不拘泥于常规传统旅游景点,而是喜欢去常人少去、富有刺激性和探险性的景点,而旅行社这的旅游线路很少,并且大学生的消费也较低,不适合设计线路。

对哈尔滨大学生旅游市场做过一次面向4所高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的意愿在95%,近90%的大学生有出游经历。

毫无疑问,潜力巨大的市场——大学生旅游正在有意无意地遭受冷落。

在调查中总结出,哈市大学生总量约15万人,且逐年升高,虽大学生消费较低,但总量却是逐年增长,可得如下表所示结论:

年份 大学生出游人数(万人) 人均旅游花费(元/天) 旅游总花费(万元/天) 增长率

1998 0.95 65.5 62.23

2001 3 135.6 406.8 84%

2004 9 390.1 3510.9 88%

在采访的几家旅行社中,一家旅行社在黄金周期间推出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某旅行社总经理说,“相普通顾客,大学生是很特殊的群体,不于的旅游景点,更喜欢去带有探险性质的‘超常规’景点,旅行社与之相的产品。”

,大学生们的消费较低,能够承受的旅游费用多在300元左右,旅行社为大学生组织旅游既难以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线路,利润又太薄,对领域的开拓热情不高。

据报道,武汉大学旅行社总经理祝胜华说,“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确,但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太多,可以说是自顾不暇,了大学生市场的开发。”

与正规旅行社大学生市场相反,小旅行社在大学校园里张贴的虚假广告,严重扰乱了市场。如在黑龙江大学一食堂外张贴的旅游广告上注明“140元游张家界”,经查证,正规旅行社张家界游的最低报价为500元,140元的价格连买车票都。

调查中到:大学生特殊的消费群体,有些旅行社正计划推出大学生的旅游专线,如带有探险、野外生存性质的露营游,大学新生的城市景观一日游等,以此开拓这块长期被的旅游市场。

在对哈市大学生出游目的地选择的抽样调查中,收回问卷200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旅游偏爱值颇高。

大学生,生态旅游很强的性。旅游者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自然环境中,用心感受、用耳聆听、用眼观察、用身去实践,步行、骑自行车、骑马、探险、登山、驾驶山地车、漂流、划船、摄影、户外野营等性活动来认识自然环境,体验大自然的诸多价值。

大学生生态旅游活动,回归到大自然,大自然,能够对大自然的认识,生态学知识,对大自然规律的理解,对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环保意识,热爱环境,珍爱自然,为人于自然关系奠定基础,从而国民素质的。

大学生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身体疲劳,更主要是精神上的疲倦,休闲把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放,给了松弛、娱乐和发展个性的。而现代大学生不于的噪音、拥挤、水泥沙漠等城市病,更不书本上枯燥的知识,愿意到环境质量优美的大自然中去参加既能愉悦身心,增益知识、阅历、开拓眼界、焕发精神的消闲目的,又能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等意识的生态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已大学生的生活时尚。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1、武平概况:武平县地处福建省西南部,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邻福建省上杭县,西接江西省寻乌、会昌县,南连广东蕉岭、平远县,北靠福建省长汀县,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全县土地面积263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37万。是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

武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7-19.6度,年降雨量为1450-2200毫米,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

武平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2.8亿吨,膨润土1300多万吨,白云石1.8亿吨,锰矿200万吨,还富含铁、钼、铀等金属矿及稀土、石英石、大理石、钾长石、莹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林地面积320万亩,木材蓄积量1100多万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6万千瓦。

武平系客家聚居地,这里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有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还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神奇民俗绝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生态瀑布群、闽粤交界处神奇的丹霞地貌狮子山等自然景观资源,是旅游、休闲、娱乐的风水宝地。

近年来,武平县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已基本完成通村、乡镇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国道205线,省道309线、206线贯穿境内,广东梅州至武平岩前高速公路2006年底建成通车(2006年底,武平至汕头、深圳、东莞、广州已是全程高速),与之相接的永安到武平高速公路2006年全线动工建设,2012年可建成通车;上杭至梅州铁路、江西定南经武平至漳州古雷港高速公路已列入省“十一五”规划。综合通信能力不断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通信已覆盖全县各地,网络通讯迅猛发展;现有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由三条110千伏输变电线路,3座110千伏和9座35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现正在兴建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城镇化进程加快,山水园林式风景城市已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武平发展特色农业:武平县素有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称。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传统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根本变化,粮食市场趋于饱和,种出的粮食卖不出去。谷贱伤农,怎么办?武平的决策者们清醒地看到严峻的现实,他们由此作出了一个重大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走发展特色农业路子。

针对去年广东沿海受台风灾害无法种菜状况,该县充分发挥毗邻广东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县蔬菜发展公司为龙头,选定岩前、东留、十方、万安、中山等乡镇为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并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契机,筹建了富方农作物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形式,建立示范基地1200亩,其中公司经营800亩,“公司+农户”共同经营400亩。通过基地示范种植,辐射和带动了全县种植业规模发展。去年,全县种植夏阳白菜、黄瓜、台湾长茄、苦瓜等20多个品种反季节蔬菜2万亩,总产量3万吨,全部外销广东,实现总产值5400万元,菜农仅种菜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东留乡大联村农民罗盛金到外村租地40多亩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年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食用菌,依托县农经开发公司从外地引进白背毛木耳、茶薪菇、杏鲍菇等优良菌种,在全县17个乡镇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2万多农户参与种植。去年全县种植香菇1500万袋,栽培蘑菇、姬松茸食用菌8万平方米,栽培鸡腿菇、竹荪等珍稀食用菌450万袋,实现菌业产值8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50多万美元。食用菌已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

为使农民适应并跟上特色农业要求,武平县扩大和完善了县、乡、村、组、户“五位一体”的科技服务网络,县、乡均实行了“一师一技一项目”工作责任制,全县300多名科技人员,每人都带技术和项目走村串寨,以技术承包的形式,与农民结成科学种养联合体,在全县建立了3个农科教示范乡(镇)、5个科技示范乡、36个科技示范村和6000户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试点、推广活动,使全县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熟练掌握了1至2门以上实用致富生产技术。在万安乡种养大户谢月华的保鲜香菇大棚里,笔者见他正按食用菌培训班上学到的栽培技术接种保鲜香菇,他告诉笔者,要取得好效益,就得科学种植。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使该县特色农业如虎添翼,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2 6万多亩茶叶、8 49万亩水果、1 5万亩大头典竹、1万亩芳樟的种植规模。创办了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场1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14家。该县果茶、大头典竹、芳樟、生猪已成为与蔬菜、食用菌齐驱并进,促进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武平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变成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钞票,让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民才会尝到发展特色农业的甜头。为此,该县围绕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等问题,狠抓市场体系和农字号龙头企业建设,开辟农业增效捷径。

在拥有150万袋保鲜香菇、6500亩反季节蔬菜、1 38万亩果茶生产基地和8个瘦肉型猪综合养殖场的东留乡,这里的农民已不再为“卖难”而愁眉苦脸了。1998年,这个乡多方筹集了200多万元,兴建了大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到农产品成熟季节,经该市场发往江西、厦门、广东等地的农副产品每天不少于10辆车。【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武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国民经济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武平这个小小的城市在党领导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楼大厦,黑白电视变彩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解决温饱问题,还注重精神生活。

武平取得辉煌成就: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3、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重点产业贡献突出。4、固定资产投资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5、流通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6、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信贷日益活跃。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我们武平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一个美好的新生活。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作为一名中专生,这是我进入中专后的第一个假期,而这次的社会时间活动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第一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一个课题;第一次去做一些调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体会大家一起用心,劲往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总之,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了很多, 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武平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

第五篇:《大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社会发展与未来,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对学生的成才与国家后续人才的储备至关重要。农村的基础教育关系到农村人才的成长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等重要领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之际,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寿光市的学前教育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寿光市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仅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了十几个。为了解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更好的促进本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对家庭所在地的几所中小学,也是我的母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1、掌握三所学校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2、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学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访谈的形式为主。发放问卷是在三所学校放学之际,随机选择在学校门口等学生放假回家的的家长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问卷30份,收回27份,回收率达90%。其中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为80%。并与部分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访谈。

四、调查时间:2013年1月10日—2013年1月12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学生家长、教师对基础教育工作的看法、认识和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农村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和建议等方面。

六、调查结果

就本次调查结果说明如下:

有87.5%的家长较少地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或者基本不关注,这与农村人们的工作繁重有关。农民在农忙时节的工作量大,一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这项数字表明,农村基础教育在农村中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农村的学生家长对农村的基础教育了解并不多,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知之甚少,这也与其家庭负担、繁重的工作有紧密的联系。

在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学生家长做的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平时在学生回家之后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比较少,或者是基本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一部分的家长大多数是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中进行看护。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缺少交流的时间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认识了解不足,甚至会对父母形成偏见,这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养成起着不良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另一方面,家长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手中看护,也可能加重了老人们的生活负担,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之际,这样做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就学生家长与学生谈的最多的话题来看,有的家长愿意与学生谈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家长倾向于了解学校的内部情况,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情况;而有的家长更倾向于对学生教育为人处事,分析看,这一部分家长更愿意在学生性格的完善和道德的形成上多下功夫。

在家长们比较关心的学校收费问题上,虽然大多数家长对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规定免除表示叫好,但也有20.8%的家长认为学校巧立名目变相收取各种费用。这项数据表明,教育部门等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还能使人民满意,但也反映出政府、社会各界等对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的投入仍不够。在教育投入中,教育部门的投入重点仍在城市,而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虽然数目还可以,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比重却偏小。而且,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资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重视,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在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上,83.3%的学生家长认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父母缺乏相关方面的教育知识是目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究其原因,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不难得出,由于农村人们多为体力劳动,劳动繁重,加之文化程度偏低,人们一般无暇去学习相关的教育知识,拿不出时间来购买、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资料。针对此,父母要提高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增加相关方面的教育知识,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为学生从小就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此,学校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们进行宣传教育,并发放家庭教育知识小册子,以增加家长们的教育知识。针对全国关注的学校安全问题,调查显示,75%的家长对孩子所在学校的安全工作比较放心,可以看出本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安全工作做的比较到位。

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与教学方面上,87.5%的家长希望学校的硬件条件要达到相应的要求,91.7%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就读于升学率高的学校。这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家长们思想观念的提高,家长已经不能满足于普通简单的教育模式,而是越来越倾向于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同时,家长们对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有50%的家长认为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能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知识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激烈竞争在教育上的表现。而与此同时,有87.5%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考取理想学校,而在为人处世和综合能力方面上的要求不高,这方映出农村学生家长对教育存在认识偏颇,重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提高。

在农村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上,95.8%的家长希望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放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而在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支持来源上,家长们也普遍认为应将政府的投入放在第一位,并且希望能够获得企业、社会等各层面的支持,希望教育部门在师资力量方面实现均衡分配。

在与学校教师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基础教育的工作任务重、工资水平低,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等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调查,教师的工资平均仅为1700元,相比较之下低于其他工作的工资,部分教师工资一直提高不上去。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希望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减轻教学任务,切实关注教师的地位,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并选拔、聘用年轻的、学历较高的教师到农村任教,为农村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七、调查体会

总体上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在农村中的受关注度不高,家长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与能力,政府部门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切实提高农村人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与关注度,增强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学校应广做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分发家庭教育知识小册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家长们进行宣传教育,以增加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知识。另一方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家庭在基础教育中的开支,从而增强家庭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度与认识。

(二)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将教育经费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建立基础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力量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捐助投入。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教育管理。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形成全覆盖的全市的教育安全防护体系。严厉查处违规办学的公、私立学校,做好对各类学校的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适龄儿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四)依法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工资、社会保障等权益,特别要提高农村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建立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保障制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健全农村学校的福利保障制度。

大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8099/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