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8 09:17:0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一)
中国梦理论文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凝聚中国梦正能量

“中国梦”正成为当下热词。这个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让13亿人有了追求明天的强大支点。梦想是有灵魂的,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共识,难以成就伟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就是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正能量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意识形态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统领的作用。实现中国梦,要求将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长远谋划,其战略重点应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首先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如果党的意识形态不能统领全党思想,何以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主心骨?如果党的意识形态对党员干部缺乏吸引力、凝聚力,何以让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引领时代?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当今时代,是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一个善于抓住机遇、担当使命、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基层党组织,首先必须是一个重视学习、不断学习,善于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复杂问题的基层党组织。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新变化,推动跨越

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困难不可谓不繁多,挑战不可谓不严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简捷的道路可走。因此,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任务。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热潮蓬勃兴起,崇尚学习的空气日益浓厚。但实际过程中,在个别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老问题”:

一是认识上不到位。少部分党员干部把党的理论学习视为可有可无。一些人总认为理论这个东西是“虚”的,具体工作才是“实”的,与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还不如干点具体“实事”,没有科学认识到“学习”与“实干”的关系。这种思想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紧迫感和责任感,经常以“工作实在太忙”、“学习不够系统”等理由来为学习不够开脱。

二是纪律上不严格。绝大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学习上是严格要求的,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比较系统地组织和参加学习,但也有少部分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做得还不够到位。这种情况在村社区、流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程度地出现。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一方面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社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另一方面是个别党员干部组织意识不强导致的。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三是形式上不务实。少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上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这些党员干部往往是学习笔记做得多、心得体会写得多,但学完就学完,不善于消化吸收,不善于总结归纳,不善于思考提升,学与不学一个样。同时,一些基层组织在学习方式上单一,质量不高、效果不佳,许多党员对内容浅显的组织生活会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四是学用上不深入。一些党员干部虽然表面上重视学习,但往往方式上不够深入,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有些人浅尝辄止搞“差不多”学习,有些人蜻蜓点水搞“了解性”学习,有些人不结合工作实际搞“学用分离”。这些行为往往导致种种“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现象存在,阻碍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步伐。出现这些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还是在思想上。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着力点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四力”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引导力。要按照“明确理论学习思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充实理论学习内容、突出理论学习效果”的基本原则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职工的理论学习,自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觉做到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中取得新进展。要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年度学习方案,对各项学习制度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学习长效机制,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结合实际明确学习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发展所需和干部知识“短板”, 规划全年学习专题和重点学习内容,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党员学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针对性。

二是在载体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三个重要载体作用,不断丰富学习形式,着力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载体一:重要刊物。要积极订阅《人民日报》、《求实》杂志、《内部参考》、《重庆日报》等党报党刊,紧盯中央和市委政策动向,在重大决策部署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载体二:新闻媒体。要充分借助铜梁电视台、铜梁日报、手机报、政府信息网等地方重要主流媒体阵地,强化对有关政策、理论学习的宣传和解读。载体三:组织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参观考察、知识竞赛、成果交流、心得展示等有特色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三是在宣讲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影响力。要围绕中央、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等,重点抓好三个层面的宣讲。第一,抓好上级政策的解读。对中央和市级重大决策部署,

要利用中心组学习、形势报告会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组织主题讲座,确保吃透上情。第二,抓好业务知识的培训。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举办务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党校集中学习等形式,适时组织党员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第三,抓好基层干部队伍。要以着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村社等基层,拓展宣讲平台,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不断增强宣讲的实效性。

四是在务实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执行力。要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执行力,具体学习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第一,与组织统筹相结合。要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严肃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党组织的统筹安排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学习的各项任务。第二,与自身短板相结合。要深入查找自身在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自加压力,主动学习。第三,与工作领域相结合。对自身分管或负责的工作领域,要切实做到情况清楚、政策明晰,着力提升实际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控性。第四,与发展实际相结合。要把加快本地区科学发展作为学习的落脚点,强化抢抓发展机遇,提升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保障力

要进一步强化积极体制建设,建立执行有力、科学有效的学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二)
有关中国梦的文章

用梦想、机会和奋斗创造美好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平实的话语拨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如一股暖流涌动在初春的神州大地。

梦想,一个令人神往、惹人遐思的字眼!梦想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们的理想蒙上一层诗意的光辉。梦想,如同璀璨的星光照耀在我们的前面,使我们的生活有盼头,有奔头,有目标,有意义;梦想,使我们忘记生活的苦涩,劳作的艰辛,牺牲的痛苦;梦想,使我们奋力前行,勇于担当。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沉闷的,缺少梦想的时代是乏味的。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不乏美丽的梦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的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很早就把梦想播种在这方土地上,把汗水挥洒在这方土地上,把热血浇灌在这方土地上。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瑰丽的神话正是中华民族追求梦想、向往光明和进步的生动写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落伍了,从此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在深深的冻土层中着床萌发,这就是追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才使得我们民族在积贫积弱、遍体鳞伤中没有沉沦,才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使得中国冲破暗夜,走进曙色,洗刷耻辱,走向复兴,才走出【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一条通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才有了波澜壮阔、慷慨悲歌的中国近代史,才有了南湖红船载来的第一缕晨光,才有了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春天的故事。可以说,梦想就是民族复兴之光。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民族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苦海,中华文明就不可能重新放射万丈光华。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国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而是感同身受、具体而微的。实现中国梦,对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扬眉吐气,不再受奴役和欺凌,不再蒙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找回作为中国人、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尊严;意味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过上富足而体面的生活;意味着创造人生精彩、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空间;意味着放飞和实现自身梦想的大环境、大背景。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汇成了伟大的中国梦,汇成了变革中国、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农民盼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市民期望拥有宽敞舒适的房子,莘莘学子渴望求学改变命运,所有劳动者都希望通过诚实劳动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他们要圆的,是安居梦、健康梦、求学梦、创业梦、成功梦。这些梦想也许并不宏大,但都使我们感动,都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离开个人的梦想,离开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期盼,抽象地谈论中国梦没有意义,那样会使中国梦空洞化、空壳化,失去应有的

感召力。我们要向习近平主席所要求的那样,把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反过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自觉地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把人生出彩与国家富强联系起来,要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发扬我们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自觉地在本职岗位上、在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为中国梦加油助力、增砖添瓦。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环境和时空条件。机遇与机会,作为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有利的时空态势,大对于国家民族,小对于芸芸众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捷足先登或者后来居上。如果丧失机遇、错过机遇,就要步人后尘,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曾几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令人扼腕。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终于抓住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在追梦之旅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青睐有准备的民族。邓小平同志讲,我最担心丧失机遇。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珍惜并主动拓展、善于用好战略机遇期,使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如果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机遇,个人的发展则离不开机会。离开【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

必要的机会,梦想之翼就不能起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社会,是一个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提供了充分条件、广阔空间的社会,是一个机会充裕和均等的社会。这才是共产主义的真谛,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由于僵化的经济和社会体制,中国社会缺少生机和活力,许多人的梦想没有机会实现,无数人的才华没有机会施展,这是巨大的历史悲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得到极大改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实行放开、搞活,给每一个人放飞梦想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和充足的机会,因而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像春潮一样迸发出来,汇聚成实现强国梦的巨大的正能量。生产力的解放首先是人的解放,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机会的充分性、均衡性和公平性正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尺度,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一个尺度。

通过深化改革,克服一切窒息人的梦想、才智和创造力的制度障碍,努力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机会,让全民族的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铲

平各种影响机会均等、公平的壁垒和门槛,真正使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进一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都能出彩的生动局面。 三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日子等不来。机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起了“金桥”,好梦成真离不开艰苦奋斗。著名女作家冰心曾写下诗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正是因为共同经历了非凡的奋斗,我们才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谱写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近代以来,正是因为几代人可歌可泣、前赴后继的奋斗,我们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那个日益真切、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伟大梦想,必须继续长期奋斗,来不得半点懈怠。 奋斗也是成就个人梦想的必由之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哪个岗位,要想干一番事业,使人生更出彩、生活更美好,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事业有成,率先富了起来,除了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之外,大都得益于个人的打拼、奋斗。正是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构成了我们整个民族为实现中国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三)
关于中国梦的文章

创新托起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我们有深厚的历史基因、民族传统和现实土壤。

创新,我们又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和现实纬度上呢?

上个世纪,世界重大发明18项,其中美国人完成9项,英国人4项,前苏联3项,德国人1项,只有基因图谱排序吸收中国参加,但我们仅占1%的工作量。

让我们看看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而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让我们再看看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发明创造的杰出人才?

让我们再看看岳南疑惑: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钱钟书,为何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面对这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中国创新是否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短板?创新托起中国梦,还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精神与中国创新基础教育与中国创新传承吸纳与中国创新体制机制与中国创新等,进行理论探讨和阐释,旨在进一步提出和发现问题,找寻创新不足,增强创新自觉,树立创新自信,实现创新自强。 应该看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早已迈出铿镪有力的步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神九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速度、国际超级计算机创新中国的科技进步,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创新中国的科技人物,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当有人疑问中国的乔布斯和斯蒂芬?霍金在哪里?时,惊回首,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上发现或将引爆信息技术新革命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当有人慨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时,惊回首,莫言走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当有人担心中国水土不养人时,惊回首,美国媒体发出了中国会否成为全球人才大熔炉的忧虑。

当有人探究中国科技何时发出耀眼之光时,惊回首,《纽约时报》网站预言:中国在创新领域终将超过美国。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创新、还是创新,让我们用创新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四)
中国梦我的梦

  当今中国政治舆论宣传中最强劲的主旋律和最强大的正能量当数“中国梦”这一热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也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体炎黄子孙共同的美好追求。当下的华夏神州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族群阶层都在“高谈阔论”中国梦。身在媒体职场的本刊编辑也没有离远“中国梦”大合唱的气场。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这群习惯为人做嫁衣裳的文化匠人们都以自己不同的人生故事和圆梦经历来解读对“中国梦”的心路感受,这也是在风清气正的新年里,本刊向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一点薄礼。愿大家新年健康,好梦圆圆。
  中国梦之说
  文/冯世荣
  要说当下中国社会最热的政治词汇莫过于“中国梦”这个词。中国的老百姓对企盼实现的美好追求喜欢用梦想来表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顺应民意,关乎民心,用中国语言文字中最为质朴而又最具质感的词汇“中国梦”来作为凝聚民众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口号,这实属是新一届党中央政治上的高屋建瓴和话语方式的与时俱进及贴近地气。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梦”文化的民族,即使在社会科技文化最初始的远古时代,也不失有嫦娥奔月诸如此类的美好梦想作为民族情感的寄托。如今,嫦娥三号喜驻月宫,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美好梦想已成活生生的现实。如此而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美好的梦想追求就是精神的荒漠化,就是文化的贫瘠地,也就必将没有光明的未来。“中国梦”这三字虽然在语言的表述上或有亦真亦幻之感,但它绝非虚无缥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小康富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梦”的经典诠释,这种中国梦它既是中国民众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凝聚民众为之奋斗的号角,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任何一个文明开化的国家,它都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梦想,这种梦想反映了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中国梦”就是反映中华民族和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和积极价值取向的大梦。中国是地球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十多亿中国的百姓大众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梦,这也可称当今中国是“同床亿梦”。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背景和不同年龄的族群都有不同的梦想追求。他们追求公平尊严,追求平安和谐,也追求财富幸福,这种“同床亿梦”的追求无不蕴涵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趋善向美。中国亿万百姓大众的这种小梦美景也正是中国大梦的基石,中国梦如果离开了百姓大众的小梦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眠床之基。所以,从此意义上说无论是中国大梦还是亿万百姓的小梦只要在中国大地上有着良性融动必将演绎同床共梦的美好景象。
  说到梦必然联想到圆梦,因为梦毕竟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及一个民族的美好企盼和追求。历史和社会的现实告诉人们,有没有梦是一回事,能不能圆梦又是另外一回事。笔者及同龄步入花甲之年的人群,可称是对梦和圆梦这一话题有着刻骨的感受。五六十年代,我们长身体的时期,我们梦想有红烧肉白米饭饱肚子,但此时国家困难,老百姓只能“瓜菜代”;后来我们梦想上学读书,但国家又处动乱年代,青年人要么失学,要么上山下乡;再后来我们梦想成家立业,但国家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安居的房舍。坦白地说,那些年代中国老百姓也不失梦想和追求,而且这种果腹温饱的追求并不离谱,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及天灾人祸等缘故,这种历史条件下的中国梦是残缺的,中国老百姓的小梦也是破碎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春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才让中国梦与中国老百姓渐行渐近,所以有梦是美好的,圆梦更需党同百姓同心同德。只要我们的党坚持为民谋福祉的宗旨,我们的国家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我们的民众都为中国梦的大厦添砖加瓦,伟大灿烂的中国梦定将在华夏大地变成美好的现实。
  硬币两面的梦和想
  文/黄灵
  关于梦,有很多种解读。中国古代有《周公解梦》,外国近代有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无论何种解读,人们都试图从那些不被洞察的无意识中找出命运中的所谓必然。厚厚的《二十四史》中更是不乏这样的桥段:帝王将相,如何从一个非凡的梦中得到所谓天赋之权的指引,从而为追随他的人一个堂皇的说辞。而现在,梦想或许更多的是人们在表达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愿望,有的是美好的憧憬,有的是自我行为的包装,还有的是被命题后的答卷……
  在时代的演进中,世界被袪魅,梦想的空间似乎越来越逼仄。在《被出卖的美国梦》一书中,连向来标榜自由和梦想的美国人都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过去的美国,机会向所有人敞开;如今,机会越来越多为少数特权阶层所专享。我试图通过我的文字讲述种种制度因素如何让美国的中产阶级走向贫困,如何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只占美国总人口极少数的统治精英却不断从中渔利。”
  上世纪90年代,那部曾经令全世界影迷为之震撼的《阿甘正传》,现在看更像是美国梦的一曲挽歌。一个为了躲避别人的欺负和作弄,心无旁骛、一路向前奔跑的低能儿阿甘,竟然就这样跑进了大学,跑进了橄榄球队,跑成了橄榄球星,甚至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它只能发生在“过去”,只能被好莱坞这个世界顶级的造梦工场,用银幕存留。而现在,好莱坞连这个梦都做不出了,它们更热衷于用《了不起的盖茨比》、《华尔街之狼》讲述梦想的幻灭。
  这样的故事,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美国。
  当我得知一部获奖影片,几经修改依旧无法上映时,我忽然想起刚工作时,被导演们当做笑谈的一条著名的审片神批——“为什么你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好人”?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你知道一个导演要拍成一部电影,要凝聚多少人的心血,同时也要经历来自多少层面的甄别、较量、谈判和妥协?哪怕你拿着一个小板凳,在酷暑的蚊扰中,嘛事不干地等待着开机前的各种准备,或许就能耗掉你原先对明星梦的一大半意淫。所以,导演要拍成一部电影,他最羡慕的永远是作家,手握一支成本最低的笔,便可以信马由缰,纵横驰骋……而文学泰斗巴金,一生的梦想竟然也还是那三个字“说真话”。   而我,说句实话,从刚学会走路,刚懂得思考,就很想把自己长大的每一天都好好记下来,这或许就是我不知所谓的梦想,成为一个值得留下点滴自传的人。但窃以为,目前记忆中自己做过的最不同凡响的事,却还停留在四岁懵懵懂懂、从左邻右舍搬来了一屋子救兵,将突然中风的祖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此后,便无太多故事。某年冬天,百无聊赖,开始翻看过往的书信与日记。顺着家父的点滴回忆,从网上居然找到了我来自元朝的开族先人答剌真,其相关记载如下:
  “答剌真,大兴人(元大都大兴县,今北京),与元主姻。为南安簿,又为达鲁花赤,有惠政及民,民德之。后迁龙溪令,升海口总管,殁于官,归葬南安籍焉,从民意也。墓在狮仔山上,今黄族即其裔”。(摘自乾隆《泉州府志》引《南安县志》答剌真传)。
  寥寥几十字,竟比我这四十年高出万丈,于是我找到了自己貌似遥不可及的诸多梦想的起点……
  百岁老人杨绛在《将饮茶》里回顾自己的人生时,面对一杯貌似脱离苦海的孟婆茶,却不肯喝下,她说“我的一生,不妨公演”。倘若,我等,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还能有勇气说到和做到,那也不枉来此世一遭。
  一名财税法学人的中国梦
  文/张克
  法国公法学家狄骥曾有名言:国家的变迁就是法律的变迁。最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激动人心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吹响了深层次改革的号角,我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追逐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名财税法和公共管理学研究者,我的个体经历也发生了变化。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一脚跨到了隔壁,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启了博士生涯。
  我时常思考,在国家和法律变迁的宏大叙事中,什么是我的中国梦?回首这些年来的学习研究,我发现自己和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成为了财税法治的追梦人,财税法治就是我们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在中国法学教育的谱系中,我经历了两大幸事,第一是成为北大法学院的一份子,第二是有幸选择了财税法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兴综合法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曾说,财税法是顶天立地的法学学科,连接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域与私域。研习财税法若干年之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财税法对推动中国走向公共财政、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宪政国家的重要意义。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重庆两地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合宪性、合法性也备受质疑。我从这个案例开始,走上了学习研究财税法的道路。此后我陆续发表了许多文章讨论这一问题,对于法律人而言,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宫廷理财家,而是要以法治的规则治理国家,去实现国家财政权与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平衡。我们所关注的远远不止财政组织收入的数额、税收筹划的方式,在财税法慈母般的眼神里,看到的是政府与纳税人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过程中实现的公平与正义。
  作为一名法律研究人员,我的“中国梦”,就是强化全国人大的税收立法权,推动各级人大做实预决算审批权,在我国真正实现政府的收入支出由立法机关决定,并通过财税法治来遏制三公经费乱象,让公民缴纳的每一分税收花到刀刃上。此外,推动我国普遍设立税务法院,建立强大的税务律师队伍,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我更具体而细微的愿望则是让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纳税人,企业真正能享受到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红利,房产税等新税种必须经过纳税人的普遍同意才能开征,更多对财税问题有表达意愿的公民能够参与到相关决策过程中,真正实现财税领域中的人民当家做主。
  令人振奋的是,在许多法律人的推动下,财税法治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这些年来,我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财经法研究中心参与了不少对财税法治建设有推动作用的课题,我们团队的许多研究报告成为内参飞入中南海,为决策层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我想,这也许就是法律人以学术为志业,实现学术报国的一种方式吧。
  其实,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来看,财税法学人的努力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决定》高度强调财税体制的重要性,高屋建瓴地将财政制度建设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展现出中央对财税体制改革的空前重视和治国理政方略上的重大转型。在新一轮财税改革规划与推进过程中,坚持法治取向的改革路径成为最大的亮点。《决定》中“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等等论述让财税法学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法治取向的财税体制改革与以往改革的最大区别即在于,突破了行政主导推进改革的传统治理模式,以法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达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实现民主化改革,有效提升改革成果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可接纳度。
  财税法治是现阶段成本最低、共识度最高的改革发展优选路径,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治国安邦之道。中国走向财税法治的道路可能是艰辛而漫长的,我希望能为之斩去些许荆棘、踏平若干沟壑,为中国财税制度法治化鼓呼,为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保障而努力。
  收藏有梦 大国风范
  文/沈海晨
  回想第一次去上海博物馆还是儿时留下的记忆,可是一转眼,已踏上工作三年有余,上海博物馆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大概是一种神秘的距离美吧。
  因工作关系常走动上海博物馆,总好奇于每年的特别展览会有什么新计划。上海博物馆的特展基本来自异国他乡的博物藏品,这对于大都市的文化共鸣,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一有空,我也会驻足其他本馆的馆藏珍品,有些已经很熟悉的藏品,记不清看过几回了,却仍然每次欣赏又分外喜悦,如穿越时空般,能在古物中依稀感受时代的气息。
  不久前,看到《中国文物报》刊载的一则新闻,让我有所触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针。为了让国人努力夯实国家软实力的根基,提出了要引导老百姓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记得历史书中曾讲到,晚明时代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开始,也算是一种萌芽,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开始让城市的文化复苏,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已然常态化,老百姓得到了知识的供氧,民间博物馆的蓬勃壮大,时间开始积累一座城市的底韵。
  不难想象,文化软实力可以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就像棱镜般闪烁着光芒。正如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我国的古物可以在世界的各个博物馆内留有足迹,有了上下5000年的灿烂根基,我们对祖国应该有一种最原始的崇拜和敬仰,我则始终怀有好奇心,总在各类博物馆里寻觅,课本教育未必适合每个国人,但每个国人却有义务去了解我们的文化在何方,在哪里,这样才走得踏实。文化的教育,看似平静如水,却迫在眉睫。快速消费时代的到来,让国人的心总是无法平静去汲取祖国文明的精华。
  曾经作为来沪策展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就日本非常喜爱收藏中国文化,给出了“毕竟还是中国人更了解自己的文化吧”。这句话,一直徘徊在我脑子左右,中国文化被认可和传播是好事,但联想几年前某知名拍卖行,热炒了中国失散的十二生肖的几个兽首时,则觉得需要对一种掠夺的历史变成了金钱换物惊人盛举的反思。
  收藏是一种文化保护,也是文明的象征,可以像诗人般寄情祖国山水,不吝啬展现祖国的博大精深。收藏在上海,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永远有带动世界的眼光,大国的风范,是气魄也是魂魄。无论如何,文化软实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血浓于水的祖国,也需要勇敢与冒险精神。早先看了美国克拉克美术馆的捐赠人克拉克先生的书中,提到他在中国的科考之旅。一个美国人,因为喜欢科学与自然,外加家庭殷实,便召募人员来到心往已久的中国开始寻梦之旅,他有极强的灵感,看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伟大,却不是以一个掠夺者的身份,他对艺术收藏和科学有兴趣,却不任意妄为,这也是一种大国友人风范。给我启示的数据显示:美国纽约列入保护的历史建筑2万处,而上海名列在册只有600多处,除了国家专门机构出于职责去保护,民众对历史文物和建筑的保护意识也是淡漠的。少数人在担忧,多数人冷眼旁观,文化在损失中,却让我极度想要有全民保护文化的一天,国人能娓娓道来祖先的文明故事。
  如今,快速时代到来,有了快速文化,但仍想要拾起一个大国的文化梦,人人不再对街边的历史优秀建筑态度冷漠,不再对中国国宝以拍卖的数据来大肆议论,更梦想着世人有一个能理性、客观来看待大国的包容心与尊重心。
  有天、有地、有阳光
  文/谢志飞
  儿时,有个梦,将来成家立业的住处,要能够带着家眷庭前赏花,后院莳果。及至后来,从铺天盖地的豪宅广告中得知,梦想中的房子叫“有天、有地、有阳光”的别墅,或者叫“亲近自然、享受阳光”的豪宅,反正不管叫什么吧,我知道,它们离自己很远。
  上世纪80年代,我成家了,娶来的娘子只能让她入住在公家分的徐汇区一个蜗居里,别说带家眷栽花莳果了,就是学着邻居阿婆的样,在窗台上摆个破面盆,种几根葱,也一直不能如愿,那年头,上海的居不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我们居住的那幢楼,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人家阿婆比我们早入住,公用走道的窗台上,放三个破面盆种葱,毫无疑问,这是她先到先得的特权,我怎能好意思再去挤个破面盆载花?可能是我常下意识地在窗台前流连的缘故吧,邻居阿婆居然察觉了我内心的蠢蠢欲动,不日便在其种葱的面盆旁,又加塞进3个破痰盂罐,里面,都被她种上了大蒜。呜呼,请家眷赏面盆里的太阳花,当即成为奢望。汗啊,哪里还敢在夫人面前提起庭前栽花、后院莳果的话题。
  就在我对豪宅绝望时,未曾想,我竟然就时来运转圆梦了,竟然就分享到了房改的红利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属于社会上比较早迈进购买商品房行列的少数一族。当时,浦东张扬路的西首,建有大型商场第一八佰伴,沪人皆知,而在其东首,建有大型公园,却是鲜为人知,公园叫“名人苑”。苑内花木扶疏,蜂飞蝶舞。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更有历史名人雕像林立。一次搞活动,我在苑内为同仁拍集体照时,相机镜头眶进的背景物,是一幢在建的高楼,心想,要是能在这个大楼里住多好,岂不可以天天赏花看景吗?有梦想就有追求,我便开始关注这个大楼的建设进程,楼盘开卖那天,我是第一个挤进售楼处的买家。花了9万元现金、贷了10万元公积金,一套19楼的两厅两房居室就落入我的名下。装潢停当,乔迁入住,喜不自禁。一家三口,每每伫立在19楼的公寓,从窗内远眺,张扬路上的如梭车流、名人苑里的桃红柳绿,尽收眼底。移步换景,让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用现在的网络语形容,是“幸福感爆棚”。然而,移步换景之余,又有了缺憾,那就是欠缺“有天、有地、有阳光”,总不见得窗前赏了花、到后院——在电梯间莳果。缺憾时不时地袭来,侵扰着自己的梦。
  2001年,组织上一纸任命,我调往浦东水上警察署任职。由于分管三个水上派出所业务工作,几乎终日在川沙、杨思、高桥三个水域地区周转忙碌,河网密布的城郊,多见的是在建楼盘。2003年,纯属无心插柳的事,我遇到一个濒水别墅楼盘,哇塞,近200平方米的三层楼别墅,才标价126万元。赶紧的,选个休息日,携家眷去看房,只见别墅的门庭前是一个花园,旁边是车位,车位转角处,又是一个花园,三楼还有个可载花莳果的阳光房。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岂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有天、有地、有阳光”的住房吗?遂当机立断,出售了单位新增配的浦东房子,再贷了些商业款,当起了别墅的业主,过上了“亲近自然、享受阳光”的梦想中的生活。常常是,庭前捧一杯咖啡,赏完了牡丹,赏芍药,到后院,放下了咖杯摘鲜果。幸福感不由得更“爆棚”。
  虽然过得是被周立波讪笑的那种“按在地上一件衣、一件衣被揭”的生活,但是,痛且快乐着,值!好歹圆了“有天有地有阳光”的别墅梦。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曾经的梦想
  文/程新友
  十一年前,高考录取,从此改变了我一生抑或祖祖辈辈的轨迹。十一年后,我从一个小地方终于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扎根下来。这个跨度,在高铁时代,或许只有几个小时的空间距离,但我知道,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这个巨大转变在我身上的体现。
  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一整天除了吃饭,基本很少离开教室。
  最终,考上重点大学,再努力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每月的工资,也许只够别人的零花,可是对我来说,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更重要的是还要攒钱买房!
  那段时间,我对周围的环境很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迷茫。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农二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的阵痛在我们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大都在1992年之后上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参加工作,改革的包袱就甩到我们的身上,教育产业化、住房市场化,看病难看病贵,工作不再包分配……哪样都不好应付。背负着家人的期待,承担着爱情的许愿。曾经的志在四方,到最后只好化作一步一坑。
  社会上的不公平、生活中的烦恼,不断碾压着内心青春的梦想。其实,我只想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个公平的起点,一个向上奋斗的通道,不让人感到前无进路而已。
  2012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甚至追溯更远——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工作,我们终于在上海买了一套房,贷款100多万,除每月要还7000块钱之外,首付还借了二十多万元。
  房子就是社会的癌症,它将我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吸进了这个“黑洞”里面!我依然将“贫血”前行。为了还房贷,我只能选择花费最少生活方式,如上网、看书。生活中,“以着装从简为荣,以盲目攀比为耻;以自己吃食堂为荣,以吃大餐为耻;以公交地铁为荣,以抬手打车为耻;以物尽其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AA制埋单为荣,以打脸充胖为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我真是土得掉渣。
  持之以恒的省吃俭用,终于在去年还清了买房的首付所借之款。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内心无比充实。
  这辈子我是没希望跨入“上流社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上海买了房,落了户,为后代打好基础,给他们向上的梦想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只希望能通过我们乃至我们父辈的努力,让他未来可以不再“贫血”前行。
  现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基本稳定,也有令人羡慕的房子与家庭。可是,我始终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故事以及那些曾经的梦想。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悲悯。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曾经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从哪里来。
  人生有梦苦也甜
  文/宗廷沼
  人生如梦,猛回首不禁吃了一惊:文学梦伴我度过了近四十年。
  年轻时和许多同伴一样,有过五彩缤纷的梦,命运让文学梦与我结了缘。那年党报发起七一征文,我将一位退休工人的事迹编成一首短诗寄给报社,半月后居然发表了。我从此一往情深地迷上了写作,第一篇小说和散文先后在《文汇报》刊登,多篇散文被出版社选入文集,1990年第一本作品集《美神之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后数年又有多本作品选在多家出版社出版,2011年金秋,花甲之季出版了第六本书、散文选《99朵玫瑰》。最近我的第七本书稿基本完成。与多产作家相比,我的本职岗位是编辑,主要精力是为他人作嫁衣,自己写得不多。但是苦中有乐的文学梦让我的人生很充实。
  人生有梦,才有向往和追求。人生有梦,才不会无聊和懒散。醉生梦死是沉沦,枉到人间走一回。四十年前那首短诗点燃起我的文学之梦,我至今难忘那位不知姓名的编辑,也是我数十年钟情编辑职业的精神动力。一万四千多个日夜与文字作伴,让我享受到追梦之乐。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当下文字工作者,有着更多的艰辛。想当年既要忙工作,还要考大学文凭,风里来雨里去,再要业余写作,敬老抚幼,哪天不从早忙碌到半夜。套用一句行话叫做一辈子干警,干两辈子活,苦了三代人。这话虽有点夸张,但在特定时期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时为了考一门课程,休息时听课,乘车时温习背诵,吃饭时边吃边听自己的温课录音,有时为了打磨作者文章的一个标题一句话,或者构思一篇文章,常常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真是笔耕夜当午,汗浸地上土,谁知文中字,粒粒皆辛苦啊!
  文学梦苦中有乐是多方面的,既有春播秋收的喜悦,也有自身角色多变的愉悦。写作中常常扮演各色人物,理解他们的情感、语言、为人处事、喜怒哀乐,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动情时会忘记自我,忘记人世间烦恼,故作家多有寿星人瑞。年轻时的文友有的当了局长、处长,有的做了老板,百忙之中坚持操笔,每日数百字,十余年出版多部长篇,做到了工作健身两不误,成为文友们的楷模。
  中国梦是壮丽多彩的大戏,文学梦虽是一朵小花,却也是追求无止境。可喜的是,公安政法系统追求文学梦的人已经不是三十年前的单兵作战,而是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团队作战,大多数单位成立了文联,有的成立了作家协会,涌现了一批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有些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更难得的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经是检察系统的一位文化工作者,这不仅是检察系统的光荣,全国文学工作者的至尊追求,也是伟大中国梦的灿烂一页。
  聊聊梦想
  文/张同舟
  老方是父亲的好友,也是笔者的忘年交,认识十余年,熟识也有几年了。外人眼中的老方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八十年代末分配在当地最好的医院工作;九十年代初辞职,下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用了五年时间将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小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护肤品品牌;千禧年创立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私立医院,颇有声望;随后在上海创立了健康管理公司,并将分公司开到了全国几个大中城市去。当然,头衔就更长了,每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在朋友圈子里,老方是个斯斯文文、交流愉快、让人放心的人。   前几日老方来上海公干,抽空小聚,问到他当年辞职下海时到底是怎么想的。老方说,自己天生不是个当医生的料,心虽灵手不巧。当时的百姓都骂医院,医生怪医院,院长怨医院。老方就想着,自己虽然不是个好医生,但一定会是个好院长,如果自己是院长,就能办一个让医生、病患和家属都满意的医院。当年的梦想听着挺荒诞,没想到二十年后成真了,虽然最终自己还是没当上院长。
  老方说,2013年很热门的词“中国梦”,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可是对他和他那个时代的企业家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九十年代初,就在老方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国内日化用品企业纷纷倒在跨国公司的攻势之下。1994年,宝洁买断广州浪奇高富力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将上海牙膏厂的中华和美加净两个品牌收入囊中。同一时期,老方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广告在央视频频亮相。从被人们认为是“坑蒙拐骗”的个体户到全国知名的化妆品品牌,从一无所有四处筹备到中日技术合作设备先进,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中国社会发生了飞跃性的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让每一个国人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人越来越多,一夜暴富一掷千金的人也越来越多。表面上看,中国人在世界的地位与日俱增,可国际社会真正发自内心尊重我们的却并不是那样多,周到的礼节掩饰不了轻视的眼神,而走出国门的人们底气也的确不足。老方说,中国梦看起来比较虚,可谁内心没有个梦想呢?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梦想已不仅仅是办一个让医生、病患和家属都满意的医院那么简单。
  “国为家之本,家是国之砖。”“国”为她的子民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为我们能够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身在“国”之中的我们应在奋斗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属于我们的国家添加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对电影《蜘蛛侠》里 “能力越大,责任越重”这句话,老方深表赞同。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就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全社会献出更多的力量。若更多有能力的人愿意为中国拥有更高国际地位而付出一些,可以是财富,可以是精力,或是其他,国人离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就更进一步。梦想是未来的展望,就如在二十多岁刚刚走上社会时,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的自己能有这样的成绩,可是没有当初的梦想,他自认无法走到如今。
  老方总会说,居安思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白手起家时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物质富足时,让我们各不相同却目标一致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尊重它,并为之努力,何愁没有实现的一天?也许,这也是所有同一时期的企业家共同的感想吧。
  人生美丽,因为有梦
  文/靳伟华
  当央视的街头采访问题从“你幸福吗”转变成“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我发现,网络上,大众的揶揄和调侃明显变得友善起来了。面对两个善意的问题,前者属于封闭式问题,答案在“是”与“不是”间选择,看似温暖却觉武断,后者是开放式话题,冷不丁触及到了心中那块柔软处。因问法不同,而遭遇不同,可见国人微妙的心理。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幸福真的没有这么早来敲门,要让还在谋生计的路上疲于奔命的他们奢谈“幸福”, 会是人比人的窝火,况且,幸福的模样千人千面,咋说好呢?说自己幸福吧,明明离自己的梦想远着呢!说自己不幸福吧,好像不是什么滋味,一来也没十分悲催,二来也忌讳晒“不幸”。
  但,谁没有梦想呢?尤其在这个充满变革的大时代,梦想是人生飞翔的翅膀呀。对于很多人来说,梦想,也许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也许则是一段时期一个小小的愿望,有些人,一生中会有无数梦想,一路走来,且圆且破,执著但也自在。机遇可能擦肩而过,梦想则是我们心中常常翻腾的潮热,不经意中,让我们心跳加速。
  有心理学家说,梦在童年时期是有色彩的,到了成人后,梦才变成黑白的了。我想,人类将美好的愿望视为“梦想”或许就来源于此,童年是美丽的,童年的梦更是美丽的,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能够在色彩斑斓的梦里邂逅,何其美妙!文学创作中的童话是不是也是从梦境里出发编织的呢?在童话里,我们实现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驱逐了黑暗,勇气救赎了怯懦。
  然而,人类终究还是走出了“童话世界”,我们要成为幸福的“王子”“公主”,我们本身需要在现实社会中携着正义和光明的勇气和梦想救赎自己。
  记得去年到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观,发现来自世界各地排着长队人们的共同心愿就是,去看看在教堂地下室墓碑林中那块扬名世界的无名碑,因为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让无数人欷歔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到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于是,想到,年少时的我们也曾有着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经历胸怀理想,鄙视小我梦想的阵痛。那时的我们自诩“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对父母的辛劳、姐妹的心思却漠然无视,我们吃着“糖精片爆米花”,怀着却是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努力实现“超我”的时候我们丢失、扭曲了“自我”。好在,这样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的梦想开始变得不再“高、大、空”了,慢慢明白实现梦想是需要“接地气”的,我们可以谈人生远大的目标,但也绝不羞于谈物质追求,我们的梦想大到可以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小到一个团聚、一次搬家或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等等。梦想因为个性化而多姿多彩。
  我的一位朋友,几年来,一直想换房改善居住条件,但因为经济原因始终下不了决心。去年八月,当她觅到一处理想的住宅时,终于变卖了老房子并穷尽积蓄买了下来。我问,何以下如此大的决心,她的回答让我动容:“有梦想,就要追,不追,只是梦。”   的确,不追的梦想只是空想。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设想中国人都能从最小的梦想开始努力,“中国梦”终将变为现实。人生美丽,因为有梦想,人生充实,因为我们在追梦的路上。
  那些关于梦想的琐碎小事
  文/郑宾
  在我的印象中,“梦想”这个词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小时候,我经常被问到的是:你的“理想”是什么。那时在小伙伴儿们中间,流行着这样几种答案:科学家,医生,警察,解放军。现在想来,当时的回答究竟有多少出自真心,是很可疑的。在我们懵懂天真的小脑袋瓜里,对于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当医生又意味着什么,根本就不清楚。至于个人的兴趣、特长,那更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们多半是从书本中,从老师、家长的教诲中,知道了这几种“理想”是好的,是正确的,这样的回答一定会得到提问者赞赏的一笑。
  今天,从国家到个人,都在谈梦想。梦想这个词,比起理想来,天然地就让人觉得亲切。因为梦想强调个人,关注自我,它是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欲望和最原始的冲动。从理想到梦想,实际上是一个从集体至上到关注个体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社会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梦想大可以不管“想”得有没有“理”,只要敢梦敢想就行了。我自己就很喜欢做“白日梦”。也许是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需要,我经常梦想能够拥有自身不具备的才能。比如,我五音不全,坐在地铁上听MP3的时候,就想象着那唱歌的人就是我,正在一个舞台上进行表演,台上的我,气场强大,魅力四射;我没有绘画的天赋,连临摹出来的东西都丑得不能看,于是就梦想着自己画得一手好画,兴之所至,挥毫泼墨,笔到画来……
  做梦而已,我知道。但是,“白日梦”也不是全无用处。心理学专家就说,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所以,只要不过分,做做“白日梦”对心理健康很有好处。人类天生就是爱做梦的嘛。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自我认识的加深,我们的梦想会慢慢变得实际、具体。在《中国达人秀》这个节目中,“梦想观察员”必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从选手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老百姓在吃饱穿暖后,开始关心更高层面的问题:“我想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向更多的人展示我的才华”;“我来这里就是想看看我的这个节目是不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他们的梦想大多关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这些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机会。
  这是不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呢?一个好的社会,必然是每一个个体都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进而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满足的社会。今天的中国,一个普通人,能否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梦想?我们的社会,该怎样为身处其中的成员提供了比较公平的发展平台,为他们构筑起畅通的个人价值实现体系?如何才能不让对一个梦(如“发展”的梦)的追求抵消另一个梦(如“青山绿水”的梦)的实现?说到底,中国梦与每一个“我”的“个人梦”密不可分,他们需要彼此成全。
  让梦想照进现实,还在于自己的坚持。有了合理的定位,有了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你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你想不成功都很难。
  最后,我想用一句网络上的流行语来结束这篇琐碎的流水账: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梦想之美在于初心之真
  文/薛华
  说起梦想,静思几日,脑子里盘恒着的总是诗人韩东的一首诗《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种挥之不去的无力感笼罩在梦想的上空,像极了空气里无法滤去的PM2.5。虽是小女子一枚,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霸气,但也曾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路行走,不知何时遗落了梦想?
  又或者说,对于梦想,因时间之砥砺,有了更深沉的寄望,而不再轻易宣之于口。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梦想,无疑是人类本能的需求,但属于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说到自我实现,有两部电视剧值得一提,《甄嬛传》与《大长今》。甄嬛刚入宫时是一个心地善良、才情浸润的女孩,但在残酷的宫廷环境中,历经了一系列惨痛的教训后,她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必须学得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甄嬛通过这种比坏的方式获得了所谓的自我实现,但除了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之外,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没有了挚爱、知己,甚至敌人。
  韩剧《大长今》则不同,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甚至令对手心悦诚服。在爱情面前,她忠于自我,不卑不亢地拒绝了皇帝这剂权势的春药,拥抱真爱。她的自我实现干净纯粹,温暖励志。
  回到现实,在梦想实现的路上,必然会有周折,有时甚至会茫然无路。即便“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纳然性德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惊艳世人,这初见之美尤在初心之真。不忘初心,拥抱梦想。
  向往“君子国”
  文/赵进一   读李汝珍的《镜花缘》时,我刚上初中。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描述的“君子国”中那位隶卒(守城门的小兵)去市场买东西时,与卖货人的一段对话,让我掩卷而笑——
  隶卒:老兄如此高货,却讨这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讲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而无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隶卒:老兄以高货套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
  争了好久,卖货人执意不肯加价,隶卒一气之下,照付货款后,只拿了一半货物拔脚就走。卖货人当然不依,拦住不放,两人正胶着之际,两位路过此处的老翁,好说歹说,“从公评定”,劝说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段公案方算了结。
  卖货的要给好货收低价,买家定要用高价买贱货,世上竟有如此滑稽之事,怎不令我忍俊不禁?读此书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食不果腹的我,整天价想找东西吃。那时年幼,读此段文字时,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不知这两位推来攘去的“货”是不是好吃的,如果是好吃的东西,让我“望梅止渴”一下也好。
  说话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四十年前,谁家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了,现在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有的家庭是一人一辆);吃住用就更不用说了,物质生活之丰富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然而,与丰富的物质生活相比较,现在的精神生活反倒空虚了(尽管游乐场所遍地都是)。最令人欷歔的是人与人之间没了信任感,民不信官,官不信民,对“专家”,人们也不大敢相信了;放眼全社会,诚信度已达到了冰点——老人跌倒在地,少有人敢施援手,生怕遭到讹诈;民以食为天,但已没几样东西可放心大胆地吃了。生活中似乎到处都有陷阱,时时刻刻要担心着一不小心就会陷了进去……
  我有个老乡,文化不高,孤身来沪,从拖拉机运砖头开始,苦苦奋斗了十多年,现在什么都有了。一次,开着私家车送我回家的他对着我感慨:我做梦也想不到像我这样的人会有今天。我突然问他:你觉得现在的生活好还是老早的生活好?我想他肯定会说现在好,万万没想到,他顿了会儿说,我情愿过以前的苦日子。我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他说,苦中有甜啊!那时候吃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那个味道好啊,根本用不着担心什么毒不毒的,东西也不大听说有假的,做生意很少有骗来骗去的事,现在时时处处要作防备,人心都散了,烂了……
  老乡的话虽然有失偏颇,却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想法。他们渴望着能过一种安稳的、“有良心”的生活。由此可见,仓廪实,未必知廉耻,未必使人感到满足。精神在人的生活中还是占有很重的位置!
  前些天在家里整理书柜时又看到了《镜花缘》。世事沧桑,年近七旬的我重读懵懂少年时读过的文章,心境大不同——这段对话竟然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尽管我知道那是虚幻的,但我愿意沉缅其中,我羡慕那种纯净的人际关系,我向往那个“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贵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的君子国,我渴望我们的祖国在经济强盛的同时能成为一个拥有高度现代文明的“君子国”。能生活在那样的国度该多么幸福啊!
  这就是我在新的一年里的梦想,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

中国梦的基本诠释文章(五)
“中国梦”的学理内涵

  [摘 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中国梦”,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极大意义。而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进行学理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理论“中国梦”的实践根源、辩证法认识论的指导、主体活动的创造动力及世界观中的借鉴吸收。

  [关键词]“中国梦”;实践;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07 — 02
  “中国梦”内涵的系统阐述,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的最好回答,同时对我们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作了有力的诠释,同时对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有了最有力的回答。“中国梦”的提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广阔的实践基础上的,是一种内化了文化精神,可以号召千百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实践;对于摆脱习惯思维,树立自主意识;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都有极大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而“中国梦”所体现的文化魅力,是我们在近代中国遭受屈辱之后,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之后的一种文化心态的自信,因为“中国梦”唤醒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基因,因为“中国梦”的理论内涵是深厚的,是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是能够指导实践行动的,“中国梦”在一下四个方面体现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实践纬度
  从坚持实践基础上看,“中国梦”是一种新的实践。马克思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而改变世界,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社会新实践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因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3〕 如果你不参加实践不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那么你的理论只能摆放到青铜器的博物馆。“中国梦”之所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因为它即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站在实践的需要的基础上出发的,我们“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他们都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在新的实践条件下的发展升华。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实践的需要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让“中国梦”成为时代强音。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落后于实践和时代的理论,便不可能发挥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5〕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每一代人是能完成自己所处时代提出的任务和完成所处社会实践提出的课题。“中国梦”是新的实践的要求,是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辩证法纬度
  从坚持辩证思维上看,“中国梦”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内在的逻辑。恩格斯说:“蔑视辩证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为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离开思辨的天国,踏入坚实的大地,才能解决思想的矛盾。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坚持“中国梦”,从更本上坚持的是解放思想,中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条件下的产物,“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6〕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掌握方法论武器。通过方法论武器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合法性:其一,“中国梦”是一种系统建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谈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5〕这一理论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梦”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其二,“中国梦”是在社会矛盾统一中实现的。“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 因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正确的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这一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三,“中国梦”的实现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把“中国梦”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加以把握。在把握“中国梦”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提升实践的水平,从而获得一种理论思维的指导。从认识的本质上是一个深化发展丰富的过程,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内在辩证逻辑,就是最有利的证明,而“中国梦”则填充了我们现阶段实践的空白。“中国梦”的内在本质也具有内在严谨的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考验,是符合辩证法的现实需要。
  三、主体纬度
  从坚持主体活动上来看,“中国梦”实现的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的立场都坚信,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终解放。而这种解放,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动力和以人民为目的。从而符合我们改革开放这个最大的红利要求,这是因为真正的改革是人的行为和利益得到保证,是使人的生存获得自由解放;能够使人的合法性权利得到保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要实现什么梦幻的理想,而是要消除那些存在于人们脑中囿于成见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还给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以权利,而这种权利是他们对劳动的一种热爱和尊敬,而不是深受劳动的异化,从而在物质和精神上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要达到这种地步: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新中国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在这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中国梦”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生活,和人民的实践无法分离。   四、世界视野纬度
  从坚持世界眼观来看,“中国梦”是作为国人的一种文化象征的精神支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因为世界越来越成为文明冲突之间的竞争,只有民族的才能被世界承认。马克思在谈到世界历史的时候讲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当代这种世界性变成为经济全球化,而对外开发成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梦”,本身就体现了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历史过程中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并且吸取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梦”是在面向世界,认清历史形式,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6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审视国内外十分繁杂形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符合中国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面向未来,有所引导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的深化与发展。“中国梦”,坚持了世界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优秀成果,对“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都有了独到的分析。从而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重写现代性,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条工业文明下文化转型的新路,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与培养了国民的宽广包容胸怀,成为现代世界多元文明中的富有魅力的一元,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新的实践发展,是符合了时代命题要求的实践所指,是我们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表现,是我们万千民众美好生活追求的真实表现,只要心怀“中国梦”投身到社会主义新的实践,我们就能从根本上廓清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至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能从思想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开创新的未来;我们就能对改革开放的深化有了新的认识,维护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国家尊严和彰显民族自信。
  〔参 考 文 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54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3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59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9﹒
  〔责任编辑:谭文富〕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01259/

推荐访问:关于中国梦的文章 中国梦劳动美文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