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相关文章

来源:论文 时间:2016-11-14 12:15:2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一】:扶贫理论文章

突出“三个重点” 弘扬“五种作风”

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山寨回族乡党委书记 杨 军

山寨乡位于华亭县西北部的关山脚下,全乡辖8个村、51个生产合作社、3046户14009人,占地面积810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1万亩。境内气候高寒阴冷,基础条件薄弱,属典型的林缘区贫困乡。长期以来,在这里生活的3000多户群众深受贫穷落后的困扰。“十一五”期间,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走特色扶贫开发的路子,积极争取项目,广大群众苦干实干、自力更生,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紧紧围绕“培育产业增后劲、改善基础惠民生、加强培训育新风”三个重点,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通力协作、清正廉洁、精益求精”五种作风,大打了一场扶贫攻坚战。为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处一片和谐安康的繁荣景象。

“三个重点”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成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根本

扶贫开发,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脱贫致富难、生活条件差、思想观念旧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优化结构抓富民产业是根本,强化设施促村容整洁是基础,加强教育培新型农民是灵魂”的思想,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各类扶贫项目的带动下,全乡上下呈现出“产业逐步壮大、农民持续增收、设施不断完善、乡风大幅转变”的良好发展态势。

培育产业增后劲。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坚持围绕产业开发实施扶贫项目,努力让困难群众家家都有一项致富产业,实现了扶贫开发由“扶生存”到“扶发展”的转变,切实增强广大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了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保障机制。依托扶贫政策和项目,乡村两级立足乡情民意,下大力气培育特色产业。2003年以来,全乡8个村,有4个实施了参与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3个村实施了整流域片区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药材、劳务三大传统产业。建成了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多养殖小区,全乡牛饲养量达到1.6万头,今年建成千亩地膜川芎示范点1处,全乡年均药材种植总面积稳定

1.3万亩左右,年均输转劳务4000多人次。去年,开始探索发展核桃和育苗产业,全乡种植优质核桃1700亩,繁育云杉、樟

子松等绿化苗木1050亩,建成了千亩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形成了五大产业并驾齐驱拉动农民增收的格局。到目前,全乡形成了“人均一头牛、牛均一亩草、人均一亩药、户均输出一个劳务”的基本产业框架,让黄土地上长出了“绿色银行”,也让农民致富增收有了资本,谋取幸福有了希望。

改善基础惠民生。环境也是生产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思想,把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作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富裕、和谐新农村基本服务框架,彻底改善民生基础的主要抓手。着眼于解决吃水、行路、上学、就医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依托扶贫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积极措办惠民实事,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从起初的“六个一”到“五改三建”,再到“三清四化五改六有”,不断融合各类项目资源,整体发力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条件,让项目落地一处,温暖一片,照亮一方,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阳光工程。从2006年到现在,全乡累计实施旧农宅改造2490户,建设新农宅465户,移民搬迁58户,通村道路全部水泥化,全乡自来水管网实现了全覆盖,完成入户2920户,入户率达88.5%;自来水进了院子,沼气灶上了锅台,中、小学生用上了新校舍。村村建起了卫生所、人人加入了新农合,养老还有新农保,困扰农民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得到根本解决。小城镇拓建、街巷改造、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搭起了农产品交易等平台。集镇体量的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商贸流通整体扩容提速,缩小了城乡差距,www.fz173.com_扶贫工作相关文章。

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们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培训育新风。贫困不只是物质的缺乏,还表现在缺少现代的精神和观念,开发式扶贫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劳动技能,引导他们树立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市场意识,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乡党委、政府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原则,狠抓科技推广与培训,着力实施农民素质培养工程,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紧紧围绕劳动技能、实用科技、市场常识、惠农政策、传统礼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农民信息之家等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年均培训680多人(次),培训农民专业技术人员230多人,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科技明白人,家家都有一门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了大量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训,把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汇聚到增收致富、弘扬新风上来,全乡上下明理诚信、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勤俭礼孝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种作风”源于长期的发展实践,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依靠群众,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扶贫开发的主体是广大群众,扶贫项目的实施更离不开群众。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扶贫不扶懒”的思想,坚持走参与式扶贫的路子,在项目指标的安排上,首先看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高的,优先安排

项目指标,形成了项目实施的强大内动力。在确定扶贫子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使每项建设内容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积极动员广大群众除了依靠项目实现自身发展以外,积极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高涨,2010年,我们在实施山寨河流域片区开发东街整村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有一条河堤需要治理,当时工队报价25万元,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远远不够,乡村两级通过动员群众,由群众投工、拉运沙石,项目投水泥的办法,最终以2万元的项目支出完成了310米浆砌石河堤建设,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也为我们今后开展类似的工作创造了经验。

坚持苦干实干,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各项事业制胜的法宝,特别是像山寨这样一个边远贫困乡,更离不开艰苦奋斗的作风。长期以来,这里的干部群众坚持宁可苦干、绝不苦等的思想,苦干实干,自力更生,这种“人一之、我十之、百之,乃至千之”的精神,成为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精神支柱,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艰苦奋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作风,只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能仅仅挂在嘴上。在实践中,我们坚持“领导亲力亲为、干部冲锋陷阵、群众积极参与”, 在亲力亲为带着群众干的过程中,诠释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演绎成为一种干部精神风貌的象征。

坚持统筹发展,弘扬通力协作的作风。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二】:扶贫十大文章

(1)习近平考察贵州:政策好不好 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新闻背景:2015年6月16日—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贵州进行考察,并于18日上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入选理由:在贵州决战贫困的关键时期,习近平考察贵州,给贵州决胜小康指明了道路,同时,为西部各省区决战贫困、同步小康指明了方向。(2)贵州“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发展战略行动 新闻背景:2015年底,贵州省审议通过十三五发展规划时,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将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突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入选理由:大扶贫、大数据战略是贵州同步小康的重大战略行动,这是我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举措,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路径,是深入推进主基调、主战略的现实要求。这既符合国家战略又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既符合战略目标,又体现战略部署和战术执行。3)贵州省出台“1+10”文件,为建成全面小康打出政策“组合拳” 新闻背景:2015年10月18日,贵州省印发《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并配套出台《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等10个方面的扶贫工作政策举措即“1+10”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关注重点和具体措施,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入选理由:“1+10”配套文件是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新招实招,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为贵州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4)“县县通高速”带动贫困县走上发展“快车道”

新闻背景:2015年12月31日,随着贵州宣布“县县通高速”,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128公里,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这结束了贵州许多边远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拉进这些地区与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交通大动脉带动贫困县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加速贫困县同步小康步伐。

入选理由:贵州,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大多地处边远地区的贫困县受制于交通的滞后,其优势资源难以发挥,经济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与发达县份差距越拉越大。随着高速公路贯通,打通了这些地区小康路、扶贫路、发展路,各地将迎来发展的高峰,圆了几代人的梦,为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扶贫专线开通 电话实行部门负责限时办结制度

新闻背景:2015年11月13日上午,贵州扶贫专线开通,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和咨询

扶贫政策,及时传递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接受社会对扶贫开发的监督。扶贫专线号码为“0851—86833668”,并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扶贫专线按照“谁承办、谁把关、谁回复、谁负责”的原则,承办单位对咨询建议类来电,自收到贵州省政府“扶贫专线”办公室转办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意见;调查处理类来电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意见。入选理由:扶贫专线的开通,老百姓可直接通过专线咨询相关问题,搭建了下情上达直通车,开创扶贫开发新时代。6)电商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开辟扶贫脱贫新路径 新闻背景:2015年10月22日,贵州省电商扶贫现场推进会召开,贵州省扶贫办将安排1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采取“基础资金+绩效”的方式用于印江、松桃、碧江、江口、惠水、务川、正安、施秉、兴仁、册亨10个县区的电商扶贫试点,先行先试,探索电商扶贫业态、运行程序、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经验,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贵州还将进一步抓好平台建设,培育电商扶贫新载体,集中打造一批电商扶贫专业乡镇、电商扶贫专业村,带动一批电商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电商扶贫企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入选理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是主要抓手。贵州农产品品质优良,但缺乏市场信息和渠道,贵州将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加大电商扶贫支持,开辟了一条产品出山的大道,为群众脱贫找到了路子。(7)威宁迤那镇四看法瞄准“穷根”扶真贫 新闻背景:威宁迤那镇在开展精准扶贫时,为了更好地识别贫困户,创造了四看法精准扶贫模式。一看房:考察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及庭院环境等方面,估算其贫困程度;二看粮:从耕地质量、种植结构、人均占有粮食、养殖情况等方面入手,估算农业收入和支出;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分析劳动力结构、健康状况、务工情况等方面,测算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调查教育支出、教育负债、教育回报等方面,估算教育支出压力和其发展潜力。“四看”,科学定位真正的贫困,直切扶贫工作的关键。入选理由:“四看”法,如同精准的“扫描仪”,让从目标不准的“漫灌”扶贫,转入更加有的放矢的“滴灌”扶贫新阶段。(8)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 贵州打响脱贫攻坚战 新闻背景:10月18日,贵州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宣告:“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抓扶贫,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松懈,打好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大会提出“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就业、生态移民、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党建扶贫等十项精准扶贫行动,吹响了决战决胜扶贫脱贫的号角。入选理由:贵州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构建扶贫新格局,助贵州尽早实现全面脱贫。

(9)2015年贵州预期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10县160乡“减贫摘帽”新闻背景:2015年是扶贫开发工作新的体制机制运行之年,贵州扶贫攻坚将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集团扶贫、对口扶

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为与全国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贵州省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新增10县160乡(镇)减贫摘帽,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入选理由:贵州有623万贫困人口,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贵州任重而道远,2015年,贵州减贫130万人,为与全国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贵州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实现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新闻背景:2015年5月,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试行办法》,决定组织全省领导干部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让偏远贫困地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办法要求省级干部带头示范,各级干部整体联动、整合力量,确保实现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全覆盖。首轮遍访工作于2015年6月启动,12月底前全面完成。之后两年,每年开展一轮回访,每轮回访至少进村入户1次。

入选理由: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这是贵州省决战贫困的力作。通过遍访,了解贫困村贫困原因、村民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需配置人员、资金、项目等资源,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更好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摆脱贫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经验

龙源期刊网 .c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经验 作者:李莹

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5期

摘 要:扶贫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今后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的指示、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创新;机制;扶贫开发;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49-02

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情、党情、世情的变化,我国扶贫工作面临了更为严峻复杂的形势,却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局面,这得益于扶贫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

一、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一)中央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

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中央的财政、信贷和以工代赈等扶贫资金要集中投放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关省、区政府和中央部门的资金要与其配套使用,并以贫困县中的贫困乡作为资金投放和项目覆盖的目标。其他非贫困县中的零星分散的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由地方政府安排资金扶持。

(二)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方式

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使用效益。一要抓好落实扶贫资金的督促检查工作,认真检查各项扶贫资金是否按计划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地方配套资金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扶贫项目是否真正使贫困户直接受益。对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要严肃查处。二要推行规范化的扶贫项目管理制度。重点是推广“统一规划,综合设计,统一评估,一次批准,分年实施,分期投入”的经验,逐步实行项目制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必须把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制

(一)国家扶贫贷款机制

【四】: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县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县地处**边界,下辖十个乡镇,总面积728 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5%,有19个贫困村,全县现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贫困户12264人,通过调查分析,致贫的原因:1、因家庭劳动力缺少致贫的3820人;2、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致贫的1160人;3、因孤寡残、五保需社会保障致贫4225人;4、其他原因致贫3059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2014年度上级扶持我县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38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24条32公里;水利设施4条1350米;绿化、亮化工程1处;文化活动广场9处。近几年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县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

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二)、以促进生产发展,全力推进产业扶持。

今年是产业扶持第一年开始,上级下达产业扶持资金380万元,我县19个扶贫村以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县19个贫困村制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19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

业项目建设的难题。

(三)、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中心,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我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结对帮扶,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 。今年我县完成“雨露计划”培训共210人,下拨资金19.8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80人,拨付资金12万元,转移就业培训130人,拨付资金7.8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对象手中,转移就业率达100 %,有效的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重点,确保移民搬迁的政策落实。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因此,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要求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同时要求县级相应资金配套到位,确保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强力推进,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扶贫移民搬迁工

作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525861/

推荐访问:扶贫工作理论文章 老区扶贫工作文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