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8-10-25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共9篇)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一)

新形式下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新形式下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①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大、严肃的课题.可以说,我们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以来改造世界和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最本源的思想动因和最基本的历史合理性依据,就是来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现在,当代的共产党人们面临着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应当怎样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彻底放弃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等于彻底放弃和否定了自己的历史,就抽掉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也就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发展轨迹了;如果还想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马克思奠基的历史基础上继续前进,就不能轻易放弃和否定这个理论,并且需要按照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对这个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凝结在商品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动的终极原因,由此可以伸引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本质的四个重要经济原理
    马克思在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中发现,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形态的劳动,例如种田的劳动和纺织的劳动,另一方面同时又是抽象形态的劳动,即都是人的劳动力——脑力和体力在生产中的耗费和支出.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才使得各色各样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例如粮食和纺织品,能够在同一测度标准的尺度下进行比较、衡量、交换、交易和买卖.人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实际上是在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也正是这种抽象形态的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进一步发现,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一个单位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一个农民生产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个裁缝制作的一件上衣达成交换,表明两个交换物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大致相同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不断减少②.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立论基础,还深引出来一系列重要的相关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1)尽管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是复杂多变的,但在商品价格变化的背后,是商品的价值起着最终制约作用的东西.一辆汽车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升高,但再高也不会高过飞机的价格;一架彩电的市场价格有时会大幅跌低,但再低也不会低过铅笔的价格,因为说到底,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起作用.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地进行市场波动,正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理论分析通常被称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 (2 ) 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进行自发性竞争波动的市场活动,涨价和跌价,又决定着社会可支配的总劳动时间有多少能用在每一种特定商品和生产部门的生产上,即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规律.(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看,资本家花钱购买的生产资料——设备、原料等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但不会增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工人耗费劳动把生产资料加工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才能创造出新价值.由此,资本家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是不变资本,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资本才是可变资本.(4 ) 资本家为购买设备和原料等支付了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雇佣工人发放工资又支付了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一定会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一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这种延长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家所有. 马克思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的过程和资本财富积累的全部基础,就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之上的.③在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我们这里讲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包涵了两者内容统一的理论学说.
  二 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研究的题目是,必须确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我认为从彻底唯物史论的观点出发,应当是坚持学术评价、历史评价和实践评价三个评价尺度的统一
  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出版的时间为算,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有134年的时间了.今天社会的人们,应当怎样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由此深引的经济分析原理呢 ?我们过去长期以来的有关认识分析方法和进一步扩大推及的许多论断,是否有重新深化认识和思考的必要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的题目是,必须确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然后才可能有所依循的逐步深入探讨.这个评价方法,应该对所有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学说、原理,都是适用的.我认为,从彻底唯物史论的观点出发,应当是坚持学术评价、历史评价和实践评价三个评价尺度的统一.
  所谓学术评价,就是指这种理论、学说、原理,是否继承发展了同一研究领域前人的先进学术成果,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立场,是否能准确的概括出其选定研究对象(经验材料)的本质特征,以及是否具有完备系统的自身逻辑论证体系,从而站在那个历史时代的学术最高峰.由于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是极其复杂丰富的,任何学者个人头脑生成的理论认识都无法穷其全貌,即使创造者具有极高的个人天分,其创立的理论、学说、原理具有极高的学术质量,也不能说可以涵盖其研究对象的一切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是立体多象的活动,每一个学术创造者都必须选择某一学术视角、某一学术方法和某一学术立场进行理论研究,尽管这种选择本身就大有高下之分和优劣之分,但是对任何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论认识来说,都不存在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立场的唯一性.
  历史评价的意义是,任何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学说、原理,说到底都是对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类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活动的理论解释.但是不同的理论解释,其深刻程度从而对历史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有的理论解释只是在比较短瞬的时间里发生影响,有的则能在一个较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产生广阔深远的影响.然而,无论怎样伟大的理论大师,他的理论观点的历史影响力都不可能是无限延长的,因为其理论观点赖以为实证基础的历史经验材料总要发生变化,局部的变化和整体性的变化.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一个永无止息和表现出越来越丰富复杂特征的发展过程.当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出现,乃至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候,原有理论解释所依据的历史经验材料就会显的比较陈旧了,从而以此为立论基础的理论解释的历史影响力,也自然地会趋于递减,只有根据新的历史经验材料加以发展和创新才可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在人类思想史上,也许只有一种理论、学说、原理,能够永远无须担忧历史经验材料的变化而保持其历史影响力永存,那就是宗教.
  类思想史上的许多理论、学说、原理,都是有社会实践价值的,直接或间接的实践价值.有的对某一社会人群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有的成为政府行动的指南,有的甚至能够对极其广大社会人群的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有的甚至直接成为推动社会革命的思想武器.但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当原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利益得到满足之后,为了追求新的发展目标和得到新的发展利益,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逐步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方式,从而出现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演变、变革和进步.这时候,新的实践活动主体就会感到作为实践指导的原有理论解释,不那么管用了,有的已经显得部分的失效了,有的甚至已经基本过时了,进而,新的实践活动就必然需要寻找新的理论解释的指导.
  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是极其卓越超凡的,这种学术价值在人类思想史上永远享有难以替代的崇高位置.但是,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解为,是对资本主义的商品、劳动、交换、市场及其生产方式的唯一理论解释
  按照人类思想史特别是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学术价值衡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极其卓越超凡的.马克思继承并创造性的发展了他那个时代站在学术最高峰的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学说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并对当时和前人有关劳动价值研究的几乎全部思想材料进行了重新审视、弃取.他用师承黑格尔哲学体系而演化发展出来的抽象分析和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分析商品细胞的基本矛盾开始,由最简单、抽象的范畴——商品、劳动、价值、货币等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具体的范畴——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最终建立了他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深引而来的一系列经济分析原理,在其自己设计的逻辑体系构造上是非常严密精确的,几乎没有重要的逻辑破绽,其惊人的思想说服力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它作为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宝贵的科学文献将永远闪烁着自己应有的光辉.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是极其复杂多样的,进行研究的方法、思路和结论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马克思选择了他独特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他的学术视角是重在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本质,他的学术方法是渊源于黑格尔体系的抽象分析,他的学术目标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特征为工人阶级的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同时代和其之后,也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大师选择了不同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进行考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学说体系.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称为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学派.他们的学术视角是重在研究市场交换活动与价格,他们的主流学术方法是边际分析、宏微观分析和制度分析,他们的学术目标是研究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也就当然不会同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赞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完全有理由的.但是一味排斥反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所有学术成果,则值得做点反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种独创性的学术分析和学术论断,它从来就没有准备也不可能替代从其他的学术视角、学术方法和学术目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历史活动的理论考察.不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理解为,是对资本主义的商品、劳动、交换、市场及其生产方式的唯一理论解释.在学术方法上进行比较借鉴分析总是有好处的.
  在这里,一个最典型的学术议题就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终极因素是一般劳动的凝结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西方经济学者则认为劳动因素是不重要的,劳动价值决定的机理对市场活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市场供求活动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这种均衡价格对于决定商品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那么,谁的说法更合理呢?我认为这里可以分成两个问题来看.一个是理论、学术深入研究的问题,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学说各有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要对两者进行整合性研究是一个非常艰深的课题,尽管已有许多积极的学术探索,但至今也没有出现能得到普遍认同的研究成果.另一个就是选择不同的学术视角问题.假若你选择马克思的同一学术视角——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劳动与资本之间关系的秘密,那么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方法应该是适用的;假若你为了研究市场价格和市场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那么价格均衡理论的分析就可能是比较合用的工具.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至今也没有被人真正看透.其实把问题颠倒过来就清楚了.如果用价格均衡理论来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肯定得出庸俗的结论,这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做过的事情;但如果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市场价格和市场体制运行的一般规律,则会出现分析论证的粗疏和实践的不适用,这又是我们的学者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
  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价值是深远长久的,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解释曾经产生过长时间的思想影响力.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重要变革的今天,不能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所有理论解释都是完备、合理和适时的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因为“到现在为止,资本主义的典型地点是英国”.④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以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状况作为实证经验材料的.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说,这种历史经验材料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1) 在海外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国内圈地运动等资本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活动的基础上,英国的工业革命率先发动并基本完成.机器大工业全面替代工场手工业逐步确立了产业主导地位 .由于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而制造的大机器装备和机化生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2) 对雇佣工人进行野蛮剥削的工厂制度普遍建立.资本利润的增加和积累大量依赖工人劳动时间的延长,高额的剩余价值率是工厂主发财的公开秘密.19世纪上半期,英、美、法等国工厂的工作日一般长达14小时,甚至16——18小时.工人的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童工的大量使用成为惯例,1832年,仅英国纺织业的男女童工就高达45.23 %.⑤.(3) 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各工业国家的工人工资出现普遍下降趋势,压低工资成为工厂主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低工资加上经常性失业产生了大量的贫民和贫民区.⑥与此同时,资本财富依靠牺牲工人利益迅速增加.劳动与资本亦或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演化为激烈的社会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对这样的历史经验材料的理论阐述和理论解释.任何真正尊重历史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的理论阐述和理论解释是如此的深刻、准确,简直就是对这个历史经验材料的理论摹写,以致于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这个历史,就不能不知道一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但是,在《资本论》出版了134年之后,世界已经发生了历史巨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依据的历史经验材料——19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的那些种种情况,已经看不见了.新的情况、新的发展、新的动态大量出现,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1) 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使科技因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的40 ——60 %,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加,而是依靠科技创新因素的推动.这种情况,同马克思描述的经典生产过程——资本+活劳动,或者生产资料+雇佣工人,所完全不同了.科技创新在一些生产过程中成为商品价值量增长的主导性因素.显然,这种因素完全不是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也很难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衡量.即使把它看成是过去科技人员劳动的沉淀,也与工人的生产劳动和价值创造无关.
  ( 2) 劳动的形式及其作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认为,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然而现实经济生活表明,一方面是工人的生产性劳动在许多现代产业部门中的含量、作用大幅递减,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生产性劳动的作用大量增加,例如管理性劳动、科技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劳动同生产性劳动怎样比较、换算、衡量,它们同商品价值创造究竟有无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都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法回答的.
  (3) 资本家获取利润及其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资本利润的获取主要依赖工人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的延长.但是当资本主义的野蛮剥削时代结束之后,法定劳动时间和法定工资已经普遍实行,缩短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制正在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许多经济部门资本利润的增加,主要依靠降低设备和原材料的成本,依靠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利润的增加和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关系,同工人的生产劳动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也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能说明的.
  (4)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形式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一个也许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工人持股,特别是在本企业的持股.尽管实际控制股份和控制股权仍然掌握在少数人资本家手中,但这毕竟使资本与劳动的刚性边界和利益对立出现了软化.即使依旧把它看作是一种新的资本剥削形式,也完全不是马克思分析的同一范畴了.
  此外,现代市场经济的活动形式越来越趋复杂多样,尤其是金融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深化,这就使商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背离的链条越来越长、相互关联机制越来越离复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因素越来越显得模糊不清.由于这一切原因,如果你仍然坚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今天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仍然相信《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思想影响力同100多年前完全相同,那就未免给人以隔世之感了.
  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践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它曾在100多年时间里成为动员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直接思想武器.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不能认为这里所有的概念、范畴都是不可改变和发展的教条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启迪了整整几代被压迫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智慧,组织起来,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 在人类历史上可曾见过这样情景,一本学术著作——《资本论》,一个经济学原理——劳动价值论,居然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动员感召起全世界十几亿人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而进行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这简直堪称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没有《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工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及其国际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演化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实践, 也许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探索.而没有这一切,今天人们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所习以为常看到的东西: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劳动法和工资法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的强大力量、代表工人利益的议会党团,等等,也许还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 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今天我们中国人所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所考察的那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制度性的改变.按照马克思自己贯彻始终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原则,当历史的逻辑已经改变轨道的时候,理论的逻辑当然也应当发生变化.如果无视这种变化,继续套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概念、范畴、原理,来解释和指导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就既不符合马克思的逻辑分析方法,也不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知识.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前苏联引入的)生硬地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概念、范畴、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其中的问题、矛盾重重,在总体理论构架上从来就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其中的许多分析论断牵强附会,经不住认真推敲,拿来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令人感到非常别扭.例如个体业主究竟雇佣多少人才算剥削,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等,曾在国内外社会主义理论界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说清楚,根本是一笔糊涂帐.有些理论分析常常同实践活动发生悖理的矛盾,甚至可以拿来作为质疑改革开放的依据.例如完全照搬马克思关于劳动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分析,那么说现在资本主义剥削已经在中国确立了重要基础,也并非是荒谬的说法,等等.因此,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为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迫待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了.在这里,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和人类财富价值的终极源泉,没有人的劳动,一切物质要素都不可能自发地对价值创造产生影响.这个基本原理并没有被推翻.但是,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变的更加复杂了.其中出现的许多现象,是马克思完全没有预想到的.这就不能简单的套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一切,而需要根据新的实践活动和新的历史经验材料,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这里,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劳动的形式及其作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分析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时,劳动的主体是雇佣工人,劳动的范畴就是生产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形式和作用方式,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丰富多样性.如果仍然拘泥于只有工人的生产劳动才可能创造商品价值的分析,就无法对下述复杂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了. 首先,科技创新性劳动的和生产性劳动常常同时对价值增殖发挥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增长的40 ——60 %,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加,而是由科技创新因素推动的.在某些现代经济部门中,如IT产业 ,科技创新劳动对产品价值增殖的作用是绝对优先的.对一个软件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讲,新技术、新程序的开发研制并不是工人的生产性劳动,最终产品也不是生产劳动的结果.如果说这个过程中还包括硬盘、包装等辅助性生产劳动的话,那么其劳动含量和创造价值的比例也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事实证明,正是科技创新性劳动创造了软件产品的价值.这种创造恰恰表现了人类劳动行为的一种历史进步——脑力劳动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生产活动直接作用力的不断增大.
  在一个现代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没有高水准的管理劳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种劳动无论是对单个产品还是对企业总量产品的价值增殖来讲,都是一个绝对必要条件.人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个落后企业,它的资本投入规模和技术水平可能不变、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强度可能不变,仅仅改变了企业管理方式,引进了新的管理人员和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企业的总产值就可能大幅提升,甚至倍增.这里新增的产品价值,显然不能说同管理者的管理性劳动没有关系,也不能论定为就是工人生产劳动的创造.为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管理劳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并按照不同于生产劳动的机制发生作用,管理本身又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精深的科学,恰恰是人类劳动分工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劳动门类——服务.它的行业种类和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其产品价值量在社会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占有优势比例的趋势.通常认为,服务劳动只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而不会增加新的价值.但实际在许多情况下,服务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大量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化的劳动过程.例如商品售后服务已被普遍视为是企业生产过程的直接延续,其创造的价值已成为商品最终价值和价格的组成部分.有些种类的服务领域例如生活服务,是独立提供服务产品的,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大量价值财富,把它们一概排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外,显然值得重新研究.
  还有一种劳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姑且叫文化性劳动吧.这种劳动即脱离生产过程又脱离商业过程,从表面看同产品价值量的增加无关.但是,它通过对劳动者文化、教育水准的提高从而劳动素质的提高,已经把自己的劳动加入到劳动力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去了,并成为劳动力成本的内在组成部分.所谓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为文化教育劳动付出的资本.这种文化性劳动,是否也应当纳入创造商品价值劳动的一部分呢.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肯定还会出现更加丰富多彩和人们现在无法预想到的劳动形式,从而使劳动与价值的关系以及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机制,变的更趋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新的研究,不断地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如果总是停留在原有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就肯定会同现实生活的差距越离越远.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二)

如何用生态学的角度陈述校园

一、 生态文化——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
考察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1]当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大业之际,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现代化在东西方均遭遇到了挑战,现代化正经受着审视与批判.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欲望,人类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2]于是本世纪70年代前后由若干先驱呼喊出“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的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象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3]这一转变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它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人类文化革命和创新.
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今天生态文化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全新的生态化社会正在形成,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1979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在《公共教育》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悄然兴起.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它“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主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4]正是由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大学校园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大学不仅决定了学校当前的运行状况,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生态学观念的胚芽早已植根于古代教育之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母三迁”,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教育著述中都涵盖了教育生态学的观念.现有的教育生态学表明:学校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所提供的物质环境、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所熔铸的行为模式等等,构成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学习情境,它们对受教育者学习行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受教育者个体在特定情景下所采取的特定行动,又改变着现实的情境,影响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身心发展.因而,大学校园是一个“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它们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生态位”.[5]走进21世纪的人类,一方面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带来的福祉,一方面又经受着高度精神文化矛盾的炼狱.霍克海姆和阿道尔诺的回答是:理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驱赶和诱惑下演化成工具理念,启蒙由此变为蒙昧,工具理性昂首阔步,价值理念悄然引退,启蒙再一次成为新的神话——科学技术的牺牲品.社会的阴影再一次投射到大学校园里,大学再也不是一块“净土”,人文精神凋敝、功利主义盛行、创造性枯萎……大学的自由与批判精神,大学中的“精神的自由交往”已不复存在了.用尼采的话来说,大学成了“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厂”,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把人变成机器”,使人失去自我和生命本能,听命于知识,听命于金钱,听命于国家,而独不听命于他自己.[6]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这一重要的生态因子,是21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教育的生态学分析,不仅应具有整体性的眼光,而且要注重人——教育——环境的浑然一体的关系,这是21世纪大学校园发展的走向.

二、 生态化校园——21世纪大学校园的前瞻
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化,必将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为21世纪大学校园的主流.教育生态化系统强调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人的主体性,把教育与环境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立体整体,注重和谐与整合,力求使大学受到良好的“生态气候的湿润”.
1. 大学校园应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发展问题,目的在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
大学的文化氛围不是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一定时期的校园文化,总是借鉴历史和现实社会大系统的各种成果以为滋养品,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当社会文化发生变革时,作为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从这种变革中吸收新的因素.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日本学者岸根卓朗先生提出:文明大学的校园应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以知识系统的科学(真)、宗教(善)与艺术(美)三位一体化作为办学精神,它的校舍也必须是象征文明的科学的森林、宗教的森林、艺术的森林三位一体化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学会系统.[7]日本学者的教育理念中渗透的无疑是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体现了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目标.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大学应建立绿色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造就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文化氛围.成功大学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校园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为大学提供和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是21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2. 大学校园应致力构建良好学术生态
大学是“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8],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它表现为人力资本、内隐知识和知识产权,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大学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9]“大学同宇宙”大学同它的名字一样,探究宇宙万物,大度包容,容无止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1世纪的大学为了固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都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学术生态的概念是依据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21世纪大学校园的学术生态既是一种社会生态,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它既存在于生物圈,也存在于智力圈.高校的学术生态,由学术——人——环境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机构系统.参与学校活动的人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结成一定的群体,“学术”是系统的生态功能即追求的目标.换言之,大学学术生态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10].大学的学术生态无论是群体生态还是个体生态都应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是大学生态中核心的生态因子.
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一些创新观点在提出之初,会遭到一些权威人士的反对,只有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允许“出头鸟”的存在.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已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容”[11].洪堡在19世纪之初提出的“学术自由”理念,促使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北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匮乏,学术追求就会淹没,创新活动就会衰竭.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是富于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3. 大学校园应加大社会辐射力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超越“象牙塔”,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由精英走向大众,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仍要在保持自身的价值、遵循内在的逻辑中寻求大学校园内各生态因子的平衡.一方面,“象牙塔精神”在更广阔的空间发生影响,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却以系统的方式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现实社会中,成为社会的“服务器”.然而走出“象牙塔”并不意味着就是放弃“象牙塔”的精神实质,“象牙塔”的精神理念依然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走出“象牙塔”的过程,不是象牙塔消亡的过程,而是“象牙塔精神”在更广阔的空间发生影响,实现其价值的过程,[12]走出也就意味着超越.
过去,人们只是从校园本体孤立地理解校园,今天社会开放已经打破了社会系统间的封闭性,大学校园已融入到社会整体系统之中.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的辐射力不断得到加强,校园网与互联网实现连接本身也代表着大学校园走向了社会,实现了对社会的开放,而这种开放本身也是校园加强社会辐射力的前提.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轴心机构(axial institution).正如纳伊曼所说:“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完全向社会开放.”大学校园不仅要达到内部的学术生态平衡,还应促使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大学校园的社会辐射力度.
4. 大学校园应成为“国际性”开放组织
现代大学一步步走向大众,融入社会,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而充分显示了大学的开放性.大学校园的开放不仅指面向社会的开放,更表现为面向世界的开放,大学已日益表现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
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必将更加迅猛地袭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将越来越为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提供人才与科技优势,成为制胜源泉和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对于正在走向学习化、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WTO必然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其产生“折射”作用.一方面大学将更广泛地与世界接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将置身于世界的大舞台,以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思维把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超越民族国家的层次上,从全球进程的角度,以开放的姿态理解教育,并以国际的标准来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更具多元化意识,学会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积极利用巨大的国际教育市场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的确立,大学将致力于加强同国外高校在管理、人员方面的自由流动,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开辟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发展远程教育,争取向海外提供更多的远程教育服务,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树立国际化、全球化的意识,把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立足于世界,着眼于未来,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校园成为“国际性”的组织,使大学群聚在文化上表现为由一元性群体生态转变为多元化群体生态.异域文化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异域文化的沟通,使多样性的群体生态达到平衡.21世纪大学校园无疑将向“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发展,形成和谐、共容的良好生态.
5. 大学校园应承担“泽被人类”的使命
金昌泰先生将当今时代称为“地球时代”,此指全人类的命运和出路系于一体的时代,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走出困境的时代,是需要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时代.“地球和它的居民有着最密切的相互联系,不了解其它要素,就不能了解任何一个要素.一般地说,生态价值在于生态作为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和条件而成为它们不可缺少的生理和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不能扩大人类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的统治地位,应从人是大自然主宰者的地位改变人类,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应当尊重其它生命,尊重大自然和社会.”(李特尔语)
人类当前存在的问题,表面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实质上是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人类在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日益成为“生命的孤独者”,为了拯救地球,挽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伴随着21世纪的大学校园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它理应承担“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亲生”与“共生”的关系,把宇宙万物看作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构成性”存在,在人类这种必须做出的大转变中,教育是大有可为的[13].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21世纪的大学将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演进也将改变大学校园的生态.面对历史的呼唤,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的探究与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望采纳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三)

求有关可持续发展或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外文文献
希望能够提供外文 外文····谢谢了
2000字左右的就行 外文·····
答好再给补分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

一 对中俄贸易潜力的基本估计
2004年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提出到2010年中俄贸易额实现600亿~8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按目前中俄的贸易规模,到2010年中俄贸易总额需要翻一番方可实现600亿美元的目标.如果以2005年为基数,其后4年每年中俄贸易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毫无疑问,到2008年中俄贸易额就可达到600亿美元,到2009年就可达到800亿美元.问题是,随着中俄贸易规模和基数的增大,今后每年的增长幅度能否保持在30%以上?俄罗斯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潜力还有多大?俄罗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否会不断上升?中国对俄出口和从俄进口是否有新的增长点?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中俄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回答到2010年能否实现中俄贸易额600亿~800亿美元的重要依据.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中俄贸易确实呈现一种加速增长趋势.1992~2001年中俄贸易用了10年时间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2001~2004年中俄贸易用了3年时间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2004~2005年中俄贸易只用1年时间就接近300亿美元大关①(见下表).
我们必须看到,中俄贸易中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或称非规律性因素,如中国购买俄罗斯的军工产品和核电站项目的技术设备等,这种购买不是每年都会发生,也不是贸易持续增长的稳定因素.因此,中俄贸易能否持续增长,能否继续保持加速势头,主要还要看一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潜力.
(一)俄罗斯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俄罗斯对以下几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1.机电产品.目前,在俄罗斯现有的家电中有相当多数量需要淘汰.据了解,彩电有一半以上需要更新,对电冰箱、空调和小家电的需求旺盛.近10年来,俄罗斯能正常使用的收割机、拖拉机数量减少近一半,设备年报废率达6%~10%,急需更新农业机械、农机具和建立新的维修体系.俄木工机械的加工设备落后,木材只能实行初加工,这类机械产品的需求潜力很大.
2.建材产品.随着俄罗斯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对建材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俄所需的保温材料70%靠进口,门窗材料的进口占55%,水暖器材占67%,屋面材料占91%,胶合板占60%,油漆占27%,金属瓦占75%,天然瓦占90%.
3.纺织服装.目前,俄每年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大约为360亿美元,包括服装、鞋类、枕巾、浴巾、床上用品、棉布、丝绸等.俄纺织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主要依靠进口.
4.家具.据俄专家预测,未来5年俄对家具的需求将增长5~7倍.俄家具生产的最大障碍是设备陈旧,老化率达70%~80%,其中有40%的设备使用期已达20多年.俄生产家具用的中密度板85%依靠进口,高质量的贴面材料和油漆也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家具出口俄罗斯的主要问题是设计风格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5.农产品.俄远东地区农业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欧洲部分调运成本很高.目前,仅远东地区每年粮食缺口80万吨左右,蔬菜缺口40万吨,肉和肉类制品缺口40万吨,奶和乳制品缺口60万吨,水果缺口40万吨.俄远东地区的蔬菜需求有80%从黑龙江省进口,市场价格是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4~6倍①.
(二)中国市场对俄罗斯一些产品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从未来5~10年的时间看,中国市场对俄罗斯的很多产品,包括技术产品的需求,不仅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可以预测的增长潜力,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年份 贸易额 增长幅度(%)
1992 46.3 ―
1993 76.7 65.7
1994 50.8 ―36.5
1995 54.6 7.6
1996 68.3 25.3
1997 61.2 ―10.6
1998 54.8 ―10.5
1999 57.2 40.4
2000 80.3 39.9
2001 106.7 33.3
2002 119.3 11.8
2003 157.6 32.1
2004 212.3 34.7
2005 291.0 37.1
1.对能源产品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增长势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尤其对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能源进口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以石油为例.2000年中国进口石油7 027万吨,2001年为6 026万吨,2002年为6 941万吨,2003年为9 112.63万吨,2004年为1.228 155亿吨,2005年为1.3亿吨①.中国在石油进口方面采取多元化战略,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这种多元化战略中的重点.在过去6年从俄进口石油数量的不断增长中,我们就会看到中俄石油贸易的广阔前景.2000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为147.67万吨,2001年为176.6万吨,2002年为302.96万吨,2003年为525.48万吨,2004年为1 077.4万吨,2005年为1 278万吨②.随着中俄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通的铺设和电力网的对接,中俄在这一领域的贸易规模必将会日益扩大,如果考虑石油价格的上涨,双边能源贸易的总额将更加可观.
2.中国对俄罗斯核工业技术设备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从中国的能源战略看,加速核能的开发利用、建设更多的核电站已列入中国的长期建设规划之中,而在这一领域俄罗斯具有很大优势和出口能力,可向中国出口的技术设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中国对俄罗斯木材的需求具有可持续的特点.目前,中国木材有40%需要进口,而俄罗斯完全有能力满足中国这一缺口.只是俄罗斯把木材视为一种战略资源,因此,在采伐和出口方面采取了限制措施,从而使中俄木材贸易受到了政策制约.尽管如此,中国从俄进口木材的贸易额还是呈逐年增长趋势,2000年中国从俄进口木材为593.1万立方米,2001年为876.5万立方米,2002年为1 480.84万立方米,2003年为1 436.7万立方米,2004年为1 701万立方米,2005年为2 004.32万立方米③.
4.中国对俄罗斯的煤炭、矿产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及化肥等商品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这种需求不会减弱或消失.俄罗斯有这方面供给能力,中国的需求规模和购买能力毫无问题.
5.中国对俄罗斯的大型电站设备和大型工程建筑机械的需求也将会保持相当大的规模与相当高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仍将是政府和企业投资的热点领域,俄罗斯在一些大型工程机械出口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6.中国在很多领域对俄罗斯的技术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如生物技术、材料技术、核工业技术、农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虽然中国已制定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但从基础研究到形成产业技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也提倡在模仿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俄罗斯在上述技术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俄罗斯的总体技术水平看,俄罗斯的技术有1/4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1/2处于世界的一流水平,有2/3的技术水平与美国旗鼓相当.因此,中俄之间的技术贸易潜力非常大,如果俄罗斯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能真正把中国当作可信赖的战略伙伴,能彻底摆脱冷战时期的思维模式,中俄之间的技术贸易前景广阔.
二 影响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对俄罗斯贸易没有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
2005年中俄边境贸易总额达5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这仅仅是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实际边境贸易额要比这大得多.中俄贸易之所以能达到300多亿美元的规模,除边境贸易外,主要是一些大项目和大宗贸易的拉动,如军工产品贸易、石油天然气贸易和电站建设配套产品贸易,而正规的一般性商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是很大.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浪淘沙之后,中国对俄贸易的个人、个体企业和国有大型贸易公司基本上都撤出了俄罗斯.因此,目前,对俄贸易的两个突出特点是:非规模化、非规范化.这种贸易形式要上台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比较困难.
(二)目前,中国对俄罗斯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虽然中国对该地区的贸易最有地缘优势,但该地区人口毕竟有限,总共600多万,且收入水平比俄欧洲部分相差很多,消费层次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如果说中国沿边省市做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市场还可以理解,或者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全国企业都要挤到这一地区做贸易,就使国际贸易竞争变成了一种国内企业竞争和地区竞争,各方贸易利益都将减少,而且从对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一种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表现.
(三)对俄罗斯贸易通道狭窄已成为发展中俄贸易的瓶颈
在中俄边境贸易口岸中,绥芬河的条件最好,过货量最大,也是直接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的贸易口岸.然而近些年来,绥芬河的过货量已经饱和.在绥滨铁路上,绥芬河―下城子95公里仍为单线;绥芬河―格罗捷科沃26公里仍为套轨.绥阳―东宁的地方铁路虽然已完工,但尚未与俄方接轨.连接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大桥至今也没建起来,人们期望的经牡丹江、绥芬河到俄罗斯港口,通向日韩、北美的出海口和连接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的路海联运通道没有完全打开.目前,虽然通往绥芬河、黑河的境内公路有较大改善,但通往其他口岸的道路状况仍然很差,进口的大量商品无法迅速运出.
(四)目前“灰色清关”仍然盛行,虽然是两厢情愿,但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国商人或企业
中国商品被查抄、被罚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中国来说,“灰色清关”造成中国人之间竞相压价,干扰整体开发俄罗斯市场,有损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形象,是中俄贸易的一大隐患.从俄罗斯政府角度看,“灰色清关”使国家税收流失,干扰正常贸易秩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败坏俄罗斯声誉,甚至影响“入世”进程.
(五)近年来,俄罗斯对木材、矿产等原料型产品的出口加以限制,而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需要进口的商品
要继续扩大中俄贸易的规模,就需要加强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尤其要加大中国对俄的资源开发与产品加工领域的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提升中俄贸易档次.然而,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较差,投资风险较大.一是在俄有关投资法律、法规中有很多技术性要求,经常造成执法的随意性.二是地方法律与联邦法律不一致,税收等相关法律不稳定,且经常出现有法不依,不能充分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利益.三是俄仍对外来投资设置一系列限制,如限制油气资源开发,禁止购买不动产,限制外商参与国家采购和企业私有化的竞标等.四是行政壁垒,如对外资进入俄银行体系设置条件,对外资在俄企业持股规定最高比例(如在天然气企业的资本不能超过20%).五是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及与投资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政府的低效率、官员的腐败和社会治安状况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六)中俄在贸易结构方面已开始出现摩擦与争议
近年在中俄贸易中,中国对俄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等,基本上属于制成品,而从俄罗斯进口主要是石油、木材、矿产品和各种有色金属,属于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目前,在中国对俄出口中轻纺产品占50%左右,而从俄进口中原材料产品约占60%.对于这种情况,俄方不但出现了抱怨情绪,甚至还产生了反感甚至戒备心理,认为中国只盯住俄罗斯的战略资源,而不愿更多地购买俄罗斯的机电产品,所以一再要求中国多进口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对于俄方的这种情绪、心态和要求,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理智地、客观地给予解释和说明.首先,中俄贸易从总体上是平衡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俄方顺差,这与中美贸易的格局完全不同.中俄贸易之所以出现这种贸易结构,绝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决定的.如果没有这种互补性,中俄贸易也无从谈起.其次,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多属于粗制滥造,在质量上、工艺上与欧美产品无法相比,且售后服务及零配件供应等均不到位,因而中国客户难以接受,包括俄向中国出口的大型核电站设备,其设计思路堪称世界一流,但工艺质量却常出现问题.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中国从欧、美、日等国进口机电产品的企业,多为这些国家在华投资设厂的企业,而俄罗斯在华投资企业中这类企业很少,因此,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三 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快交通运输线路的改造和建设,打通对俄贸易大通道
最近几年应完成绥芬河口岸扩能改造、绥芬河―格罗捷科沃套线改造、绥芬河―牡丹江的复线改造和建设东宁―乌苏里斯克的地方铁路.完成哈尔滨―绥芬河和哈尔滨――满洲里的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黑河大桥和古洛河黑龙江大桥的建设及萝北、饶河大桥建设,完成牡丹江―绥芬河、牡丹江―海林、牡丹江―阿城段的高速公路建设.
在水路方面应尽快完成松花江大顶子山航运枢纽工程,黑龙江―哈巴罗夫斯克、同江―哈巴罗夫斯克的航道整理,佳木斯―抚远江海联运线港口扩张工程.
(二)以边境口岸市县为后方,以俄远东地区为基地,大踏步向俄腹地市场(俄欧洲部分)进军
俄欧洲部分市场消费水平高、支付能力强,市场潜力大,是我们扩大贸易规模、提升贸易层次的目标市场.最近,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正与有关企业筹划在莫斯科建立中国机电产品城.笔者认为,这是向俄市场纵深发展的好思路.要进入和扩展俄罗斯欧洲部分市场,一方面需要建立逐步延伸的贸易基地、仓储系统和销售网络,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国的贸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对俄贸易的商业集团或联合体,以最优质的商品、最合理的价格、最好的售后服务和最畅通的供货渠道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市场展开竞争.
(三)加快发展边境地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近些年,黑龙江省沿边市县已建起了对俄粮食出口基地、蔬菜出口基地、肉蛋奶出口基地.今后应努力扶植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把沿边对俄出口基地规模、质量、效益做上去,并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四)以投资带动贸易,实现对俄投资贸易一体化
如上所述,俄罗斯在很多产品生产方面希望外来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需要外来投资,在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领域需要外来投资.我们应抓住机遇,在俄境内建立能满足俄市场需求的企业,生产产品在俄销售.这种形式将可避开过境贸易的各种难题,又可依据俄市场变化情况和消费者的要求,随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规格.而在投资的过程中,有些机械设备、原材料还需从国内进口;有些产品在俄加工后也可返销国内市场或销往第三国市场,因而产生投资对贸易的带动效应.笔者认为,在俄境内建立生产加工园区的方式可以规避在俄投资的很多风险,也能较容易与俄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使园区的管理更多地由中方承担,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
(五)南北企业联手,共同在俄罗斯进行项目投资
近年来,南方企业对俄罗斯市场和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但由于对俄市场和投资环境缺乏了解,鲜有与俄政府和商人打交道的经验与教训,因而谨慎小心、顾虑重重.而黑龙江省企业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如能与南方企业的资金优势、经营优势结合起来,联手在俄罗斯进行项目投资,应该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会在俄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当然,这种投资方式的成功关键在于项目选择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互信关系.
(六)借助俄方企业优势,实行买壳经营的投资战略
目前,俄罗斯有很多大中型国有和私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技术设备陈旧,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但更新改造和更新换代又资金不足.对于这类俄方企业,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可采取买壳经营的投资战略取而代之.一方面可以省去新建企业的各种复杂程序,享受本地企业的各种相关待遇,还可充分利用俄方企业易于与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中方在资金、应用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当然,这种中俄合资企业需要把产权划分清楚,把收益分配原则界定清楚,解决好俄方人员安置与债务责任,同时要选好未来发展的项目和设计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七)依托绥芬河的口岸优势和背靠俄罗斯林业资源的优势,建立覆盖东亚地区的木材交易中心
目前,绥芬河的龙江商联集团正在筹备建立木材交易所,这个项目的思路很好.我们应积极支持其把此事做大、做精,做出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这个木材交易所要按国际化标准设计,采用现代电子交易手段,不但包括即期交易,还可从事期货贸易;不但要吸收中国客户进入,更要吸引俄罗斯的卖方客户进入;不但买卖绥芬河市场的木材,还应买卖整个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木材;它的买方客户不仅限于中国,而是面向东北亚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俄罗斯的林业资源是这一交易市场的重要支撑,如果俄罗斯卖方客户能大量进入这一市场,不但会省去中间环节的费用,还会使木材价格更加透明公正,并且可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这种实际利益会推动俄罗斯的相关利益群体,要求政府放松和放宽对木材出口及森林采伐的限制,从而保证中方对俄木材进口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八)发展和规范边境贸易,率先在绥芬河口岸建立起“一区跨两国”的中俄自由贸易区
中俄边境贸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起伏,现在应该说已经日益规范化和正常化.2006年上半年中俄边境贸易额为31.3亿美元,边境贸易已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双边口岸经济的发展和人员就业是不可或缺的.2006年俄罗斯对边境贸易采取了紧缩政策,自然人过境免税携带商品从50公斤减至35公斤,其意图是要将边境贸易“逼”向正规贸易,以增加联邦政府的税收.但这损害了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利益,俄边境地区政府非常支持边境贸易,因为它体现着双方共同利益,具有旺盛的经济活力.目前,上海的世茂集团已在绥芬河中方海关区域投资建立起贸易综合体,在该综合体的区域内设有产品加工区、商品仓储区和休闲娱乐区,在中俄边境地区修建起一个人工湖和两座五星级宾馆,在海关外的俄方道路也由世茂集团承建.这样,原来设在边境的互市贸易区已开始向“一区跨两国”的中俄自由贸易区和综合贸易区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更将增强其后劲和吸引力.对此,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协助,尤其应与俄方沟通相关事宜,解决中俄在政策上的协调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
现在,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头,其战略视野和投资气魄令人钦佩,而政府更应勇于创新,知难而上,与企业共同做好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四)

规则文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东西方规则文化的差异及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规则文化是对员工很好的保护.
1、规则文化有利于避免员工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担心和恐惧.
员工行为规则、管理者行为规则、用人规则中具体的规定,使我们在处理同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明了,一方面有利于员工在处理关系本身简单、处理起来轻松,更避免因为这些关系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担心和恐惧,例如:担心他人的批评会影响自己职业的发展、降低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造成员工心理的担忧,规则文化对事不对人,是员工心理的降压药.
2、规则文化变费尽心机“经营人际关系”为简单轻松“处理人际关系”.
以前有些员工花费很多时间琢磨:如何在处理同事间关系中做到不吃亏又不得罪人,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如何更能讨得领导欢心、赢得下级的忠诚,这种“经营式”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耗费了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规则文化下的人际关系简单化,营造了企业团结、愉快的工作氛围.
3、规则文化有效避免了屈才现象,真正做到真才真用.
历史长河中的怀才不遇,教给我们的是对屈才的无奈和现实的愤怒,赛马胜于相马的用人规则,真正体现了用业绩说话的精髓.在提拔人员的时候,不能按照业绩说话、不通过多样化竞聘的发式择优录取,员工就会对业绩说话持否定态度,漠视企业利益,认为管理者说的是这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极其有害于集团倡导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则文化确立的用人规则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用人规则明确提出用人标准、评优标准和晋升标准,并且各项标准阳光化、程序化,这就能保证选拔的是真材实料,这一点做到了,企业就造就了一个能上能下的人事平台和用人机制,避免了因埋没人才带来的对个人的打击和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4、规则文化消除因人设岗、因人定薪的不公平礼遇.
规则文化以岗定薪而不是以人定薪.人事管理制度本身要求以岗定新,体现的是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同一个岗位必须是同一种薪酬标准,即使是高能力的人就职于低薪酬的岗位,也应该比照本岗位的最高薪酬定薪,即使找平衡、找合理,也可以通过嘉奖的方式获得,嘉奖的前提是你的工作绩效与前任有明显提升.规则文化使薪酬福利的设计更公平.有了规则,就有了岗位规则,岗位规则就决定了此岗位的薪酬福利,这不由个人意识决定,而是让绝大部分员工认同、全员接受的制度,一旦确定,所有员工将集中精力和智慧去争取更好发展的岗位.
5、规则文化避免员工在企业内部转圈圈.
没有规则的文化,就会造成一批不敢说、不愿说、不屑说的人!组织表达的虽然也是同一个声音,但这样的一个声音,管理是成功还是失败显而易见!这种文化压制了人的积极性,束缚了人的潜能.
没有规则的文化就有很多潜规则,企业里不自觉地形成了很多的圈子,很多人都在忙于圈子间的奔波!这是巨大的内耗!规则文化将与一些不良潜规则彻底决裂!
规则文化将小圈子合并为一个圈子,那就是JZJT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只有一个标准的规则,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使劲的地方!
6、规则文化彻底消除了多头领导带给员工的苦恼和委屈.
大家都知道管理中强调一个领导、一个指令、一个标准、一个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文化让各级管理者自觉遵守管理规则,让员工能更清晰地、持续地执行直接上级的指令,更能产出好的绩效,避免多头领导指令下的无所适从.
二、规则文化促使员工自觉学习、自行提升.
1、规则文化更能促进协作、打造学习型的组织.
流程就是环环相扣的,讲规则的流程使职责更清晰、要求更明确,每个讲规则的员工自觉地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绩效而影响流程的进展,这促使员工在更专心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关注对流程的跟踪,这将大大提升组织绩效.快速运转、高效的流程,必将提高对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效能要求,这也迫使流程间各环节的沟通和协作,员工在沟通、协作中得到学习的同时,也会自发的加强业余学习,以提升自己在团队、组织中的影响力,从而打造出一个学习型组织.
2、规则文化有助于锻造员工素养,使个人更加专业、更加职业.
规则文化倡导的各项规则,规范了我们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思维模式、职业习惯,这是一种工作中的课堂,教会我们举止讲文明、语言求规范、执行按标准、行动有精神、工作谋超越,展现一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职业化的形象,应对一切市场竞争,我们都有必胜的信念和能力,因为我们最专业、我们是精英.
3、规则文化使机会人人平等,促使每个人不断学习,成为专家能手.
员工一旦认为机会平等,就自觉地认为获得机会的途径只能是工作业绩,好的工作业绩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激发干劲,这样不断的学习、创新、超越,专家能手就产生了.
4、规则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使工作卓越、生活愉快、家庭幸福.
规则文化就是要培养我们规范的行为习惯,统一沟通平台和思维模式,这样就会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我们的工作绩效越高,我们就越接近卓越.拓展训练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We are JZJT”,我想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要深信“JZJT is all myself”,只有认识到江中集团是我全部的时候,我们才能为江中的事业破釜沉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誓死干劲,有了这样的干劲,我们的业绩怎么可能不好、不卓越


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一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不同.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少私寡欲,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西方主张“天人二分”,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二是对待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不同.东方文化是建立在以“情感”为纽带的“家本位”文化基础上的,提倡集体主义和协作,鼓励群体发展与团结进取,人与人之间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总则,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以“和气生财”为职业要求,以“情感、道义、责任、纪律”为社会约束,形成了伦理、等级分明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互补效应好,整合功能强,有利于企业综合功能的发挥;三是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以理性思维为主,习惯于先行动后思索,管理以结果为导向.而东方文化,则以情感管理为纽带,寄情于理,移情于法,考虑“后果”,注重效果,偏重于人的作用与价值实现.由此可见,中外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非经济因素,尤其是用文化的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力量.【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五)

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和功能?

  CRM概念引入中国已有数年,其字面意思是客户关系管理,但其深层的内涵却有许多的解释.以下摘录国外研究CRM的几位专家对CRM的不同定义,通过这些定义让我们对CRM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最早提出该概念的Gartner Group认为:所谓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一、CRM是一项营商策略,透过选择和管理客户达至最大的长期价值.CRM需要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商哲学和文化来支持有效的市场推广、营销和服务过程.企业只要具备了合适的领导、策略和文化,应用CRM可促成具效益的客户关系管理.
  二、CRM是关于发展和推广营商策略和支持科技以填补企业在获取、增长和保留客户方面目前和潜表现的缺口.它可为企业做什么?CRM改善资产回报,在此,资产是指客户和潜在客户基础.
  三、CRM是信息行业用语,指有助于企业有组织性地管理客户关系的方法、软件以至互联网设施.譬如说,企业建造一个客户数据库充分描述关系.因此管理层、营业员、服务供应人员甚至客户均可获得信息,提供合乎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醒客户服务要求并可获知客户选购了其它产品.
  四、CRM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它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来整合用户信息资源,以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客户关系,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求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五、CRM 是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的缩写,它是一项综合的IT技术,也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它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是一项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据此赢得客户,并且留住客户,让客户满意.通过技术手段增强客户关系,并进而创造价值,最终提高利润增长的上限和底线,是客户关系管理的焦点问题.当然 CRM 系统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其应用的功效,还取决于企业是否真正理解了 " 以客户为中心 " 的CRM理念,这一理念是否贯彻到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中,是否真正提高了用户满意度等等.
  六、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制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立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也是企业在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的全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
  七、CRM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的简写,即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客户关系是指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的信息归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它是方法论、软件和IT能力综合,是商业策略.
  在国内,当一个企业开始关注客户关系管理时,往往也伴随着业务流程的调整,通过引入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可借鉴的流程制度以及自动化工具,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客户关系管理的工具一般简称为CRM软件,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风险,超过半数的企业在系统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将软件束之高阁.
  从软件关注的重点来看,CRM软件分为操作型、分析型两大类,当然也有两者并重的.操作型更加关注业务流程、信息记录,提供便捷的操作和人性化的界面;而分析型往往基于大量的企业日常数据,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出客户、产品、服务的特征,从而修正企业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
  从软件的技术层面来看,CRM软件分为预置型和托管型两类,如何解决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是托管型CRM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说服一个成熟企业将核心数据放置在企业可控制范围之外,是托管型CRM能走多远的重点.
  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管理理念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是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大潮进入中国的.Oracle 于两年前就在中国开始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市场教育和普及工作.
  最早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国家是美国,在1980年初便有所谓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1990则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客户关系管理源于(CRM)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上面,得以在全球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工商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看到,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地扩张其功能,正在用从前科幻小说描写过的方式进行思维推理.在有些方面,信息技术的智能正在取代人类的智能.
  在CRM中客户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现行的财务制度中,只有厂房、设备、现金、股票、债券等是资产.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把技术、人才视为企业的资产.对技术以及人才加以百般重视.然而,这种划分资产的理念,是一种闭环式的,而不是开放式的.无论是传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论,还是新出现的人才和技术资产论,都是企业能够得以实现价值的部分条件,而不是完全条件,其缺少的部分就是产品实现其价值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导者就是客户.
  在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的情况下, 众多的企业开始将客户视为其重要的资产,不断的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的客户实施关怀,以提高客户对本企业的满意程度和忠诚度.我们看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出这样的理念,例如:“想客户所想”,“客户就是上帝”,“客户的利益至高无上”“客户永远是对的”等等.
  客户关怀是CRM的中心
  在最初的时候,企业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是作为对其特定产品的一种支持.原因在于这部分产品需要定期进行修理和维护.例如,家用电器,电脑产品、汽车等等.这种售后服务基本上被客户认为是产品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售后服务,客户根本就不会购买企业的产品.那些在售后服务方面做的好的公司其市场销售就处于上升的趋势.反之,那些不注重售后服务的公司其市场销售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客户关怀贯穿了市场营销的所有环节.客户关怀包括如下的方面:客户服务(包括向客户提供产品信息和服务建议等),产品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适合客户使用、保证安全可靠),服务质量(指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客户的体验),售后服务(包括售后的查询和投诉,以及维护和修理).
  在所有营销变量中,客户关怀的注意力要放在交易的不同阶段上,营造出友好、激励、高效的氛围.对客户关怀意义最大的四个实际营销变量是:产品和服务(这是客户关怀的核心)、沟通方式、销售激励和公共关系.CRM软件的客户关怀模块充分地将有关的营销变量纳入其中,使得客户关怀这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能够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来测量,便于企业及时调整对客户的关怀策略,使得客户对企业产生更高的忠诚度.
  客户关怀的目的是增强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国际上一些非常有权威的研究机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后分别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把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五个百分点,其结果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一倍”;“一个非常满意的客户其购买意愿比一个满意客户高出六倍”;“2/3的客户离开供应商是因为供应商对他们的关怀不够”;“93%的企业CEO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和更有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同企业的产品有生命周期一样,客户同样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客户的保持周期越长久,企业的相对投资回报就越高,从而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就会越大.由此可见保留客户非常非常重要.保留什么样的客户,如何保留客户是对企业提出的重要课题.
  企业的客户成千上万,企业对如此多的客户又了解多少呢?不了解客户就无法对客户加以区别.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细分客户,对细分客户应采取何种形式的市场活动,采取何种程度的关怀方式,才能够不断地培养客户的满意度,这是企业传统客户关系管理面临的挑战.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六)

关于世界经济概论的问题
1.论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国际贸易的理论及主要内容.

  1.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问题
  在当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将相应地影响就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不利影响.然而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费提高提供持久的动力和保证.发达国家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
  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国货币政策不一
  由于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加快,需求迅速增长、通胀有所抬头,因此宽松货币政策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全球利率水平趋于上升.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25个基点至1.25%,意味着从2001年开始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宣告结束和美国经济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时期.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收紧银根的过程往往需要持续两年多的时间.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连续提高13次,从1%提高到4.25%,仍将有所上升.
  两年多来,欧元区2%的基准利率经历了比美国利率高出一倍到仅为美国利率一半的转变.欧洲央行一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己任,并确定2%为可接受的通胀率的上限.但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掣肘,欧洲央行的动作总是滞后于外界期望,欧元利率也经历了从下降趋势到可能上升的变化.受到油价屡创历史新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以及消费者支出减少的影响,欧元区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同时欧元区9月消费物价同比上涨达到2.6%,是200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给本不景气的欧元区经济增加了加息压力,使欧洲央行处于两难的境地.12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将欧元区的主导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但并不意味着欧元升息周期的开始.
  近期,韩国、智利、加拿大和泰国等国采取了加息步骤.当前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经济增长周期不同,将会进一步扩大各国利差,给汇率和国际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二、全球贸易失衡加大,保护主义蔓延
  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赤字迅速扩大.美国自1992年开始再次出现贸易逆差以来,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4年的668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5.7%.二是发达国家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双方的贸易结构失衡,发达国家抱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侵占了其国内市场,造成了失业上升.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布什将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直接与对外贸易挂钩.布什政府将持续的高失业问题归咎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增长,接连不断地以倾销名义对其他国家强行设置贸易壁垒,保护国内钢铁、纺织等行业,在农业方面采用惯用的贸易补贴手段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在采取实际上的弱势美元的同时,不断要求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然而,贸易逆差的根源首先还在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美国和世界经济的一大风险,当前全球贸易发展失衡加大的局面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美元不仅将可能遭受大幅贬值,美国经济也会面对消费、投资萎缩的双重打击,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
  由于采取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近几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面对财政赤字升高的问题.2004 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赤字创下了 413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欧盟国家的财政状况同样也不乐观,其中5个主要国家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欧盟规定的3%上限,法国和德国的财政赤字比例已连续 3 年突破这一标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修改使得欧盟国家财政赤字增加的空间加大,但是不利于各国协调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日本的财政赤字问题更是由来已久,预计2005年日本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仍将达到6.5%.
  持续的财政赤字将会增加消费者的未来负担、减少储蓄、提高长期利率上升预期,并可能削弱社会投资动力,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四、通货膨胀压力显现
  2005年以来,CPI的上升比此前的预计更高,因此IMF的秋季预测中,分别将2005年和2006年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调为2.2%和2.0%,比春季预测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CPI分别上调为3.1%和2.8%,比春季预测各提高0.4个百分点,欧元区CPI分别为2.1%和1.8%, 也比春季预测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2005年和2006年,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CPI将分别上升5.9%和5.7%,比春季预测分别上调0.4和1.1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加大的另一个证明是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大.以美国生产者价格(PPI)的变化为例,从2004年4月以来,持续明显高于CPI的上升水平,2005年9月份的同比PPI达到6.7%,比同期CPI高2个百分点.造成生产领域价格持续高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价居高不下和原材料等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由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激烈,生产企业所受到的价格压力没有明显向下传导,使通货膨胀受到了遏制.但是如果能源等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价格提高的压力将会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通货膨胀将会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
  目前通货膨胀依然较低和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各国从中国等国家进口了大量价格便宜的商品,抵消了油价上升输入的通胀压力.同时,更加灵活和一体化的国际金融体系推迟了高油价带来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和直接投资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大量流入支持了它们的出口产业快速发展,石油出口国和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对美国等的资金回流又支持这些国家的需求增长.因此,以往经济增长加快产生的支出和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使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以压制通货膨胀的影响被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货物的因素抵消或延迟了.现在还没有明显的迹象显示会出现全球性通胀.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结构需要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的调整,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将相应地影响就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不利影响.然而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和居民消费提高提供持久的动力和保证.发达国家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
  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编辑本段]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重商主义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银,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获得金银的主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通过奖出限入求得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家就会富裕.
  重农学派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形成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ic school),其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奈(F.Quesnay).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贸易)是保证市场均衡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机制.
  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
  鉴于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保护贸易理论
  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基于国家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理论,指出保护制度要与国家工业的发展程度相适应,又称幼稚产业保护论. 与重商主义不同的是,他从保护生产力的高度把贸易和国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国家主义为基调的贸易保护理论,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观实际.
  相互需求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论证了建立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前提下的互利贸易基础和利益所在,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如何在贸易双方进行分配.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以解释两国间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该理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双方获利的范围; 用贸易条件说明在利益的分配中双方各占的比例; 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编辑本段]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要素禀赋理论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 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 与古典贸易模型的单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较优势为贸易基础并有所发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其核心内容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间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参与国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纪4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数学方式演绎了H-O模型,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 这一定理潜在地认为,在没有要素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仅通过商品的自由贸易也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生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这一理论相关的还有另外两个基本定理. 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长期影响,由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归纳为: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罗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两种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对价格固定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长会减少另一种商品产量.表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的变化. 这些定理均对H-O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
  里昂惕夫悖论
  按照H-O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其对外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难题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悖论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但它对原有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对国际贸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动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
  [编辑本段]新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生产要素理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赋予了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和资本以外更丰富的内涵,认为它还包括自然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1、自然资源理论 1959年,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提出了以自然资源的稀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的观点,认为美国进口自然资源的开发或提炼是耗费大量资本的,会使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上升.扣除资源的影响,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其出口. 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以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为代表,对H-O理论作了进一步扩展,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引入. 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提高其素质和技能,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往往趋于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产品. 3、研究与开发学说 格鲁伯(W. Gruber)、维农(R. Vernon)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中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各国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它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4、信息要素 信息虽然是一种无形资源,但它能够创造价值.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强,对信息的利用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
  偏好相似理论
  1961年林德(S. B. 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 他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两国的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动态贸易理论
  动态贸易理论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论,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和胡弗鲍尔(G. G. Hufbauer)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侧重从技术进步、创新、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扩展了资源禀赋论中要素的范围. 技术差距指一国以技术创新和控制技术外流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贸易格局,会对各国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贸易格局的变动.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将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他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 这一产品生产的国家转移理论,假设国家间信息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生产函数可变以及各国的消费结构不同,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具有的生产要素富饶程度决定了该国的产品生产阶段和出口状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论与资源禀赋论动态化,很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从某些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的现象. 3、“技术外溢”与“干中学”学说 这种观点将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罗默提出的“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即从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入了技术. 经克鲁格曼(Krugman)论证,若引进国将外溢国的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反之对两国均不利. 假设国内技术外溢的速度高于国际技术外溢,国家原先的领先产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技术的传播使各国的差异不断扩大,强调了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 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林毅夫等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禀赋,其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资本存量的变化对一国要素禀赋的影响最大. 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 制度性决定的储蓄倾向是固定的,因而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 如果一国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积累量也就越大. 因此,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的升级,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更符合实际.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1、新张伯伦模型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克鲁格曼(Krugman)的模型具有开创性作用,他将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 模型证明了当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也可推动国际贸易,增加两国的福利. 2、兰卡斯特模型 这一基于简单的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 兰卡斯特(Lancaster)认为,在具有相同特点的经济体之间,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在规模收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下,两个经济体间仍能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 3、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于垂直产品差异,弗尔维(Falvey)等人通过对H-O模型假设前提的调整,将产品差异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不同组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但仍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因而又称为“新要素比例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同种产品中资本密集的高质量品种,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出口劳动密集的低质量品种,由此形成的产业内贸易实质上还是垂直分工的结果,在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最小偏离下,同时解释了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模式. 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为解释标准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布兰德(Brander)和克鲁格曼构造了一个“相互倾销模型”(差别垄断模型). 模型指出各国开展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要素禀赋、产品成本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此模型表明,贸易是扩大竞争的一种方式,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的国内市场倾销以扩大销售,即使存在运输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并由两国间需求弹性的预期差异决定贸易量. 这就为两国相互倾销的行为提供了解释途径. 5、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 与新H-O模型所不同的是,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以寡头垄断市场假定为前提.弗尔维研究认为,一个产业包括依质量高低排列的一个“产品链”,即垂直差异性产品. 弗尔维(Falvey)和凯克斯基(H. Kierzkowski)建立的F-K模型表明,在完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类贸易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 费莱姆(Flamand)和赫尔普曼(Helpman)建立的费—赫模型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假设有两国均生产某种产品,生产效率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国际分工以产品差异性的形式体现,一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另一国相反,决定产品质量的是劳动投入,这里指“人力资本”.如果两国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吻合,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提出的这一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 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根据以上各大要素建立了钻石模型,说明了各个因素间如何相互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个国家优势产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生产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 该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编辑本段]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超边际分析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使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力图将外生的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到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框架之内. 此理论的内生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贸易模型(Sachs, Yang and Zhang,1999)表明,随着交易效率从一个很低的水平增加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均衡的国际和国内分工水平从两国都完全自给自足增加到两国均完全分工,在转型阶段,两种类型的二元结构可能出现. 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等现象都是劳动分工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贸易在交易效率的改进过程中产生并从国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两者之间有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
  [编辑本段]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所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iry trade)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七)

谁有电大2011年 现代管理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和2 里面综合实践题的答案啊?

1里的:二、综合实践题
《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探析》刘霞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一个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加强社会危机管理,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的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的不足之处从不同的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2、(1)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表现为社会危机管理模式不够整合;缺乏健全的社会危机预警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利益表达机制也不够健全;政府在应对社会危机过程中还存在着把社会矛盾当政治问题来解决:应对社会危机的方法和措施不够得当等.
(3)解决对策,即整合社会危机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会危机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发生后要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减少危害;采用疏导的方法处置社会危机;建立雄厚的战略资源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等,以使我们在社会危机来临之前能够做好预防,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危机过后能够迅速恢复,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发展.
3、本文的贡献在于:从社会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等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社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政府在应对社会危机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力图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危机应对机制,为我国政府应对社会危机提供理论的的支持,有利于政府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社会危机管理政策.其局限性在于在实际案例的引用说明方面比较缺乏.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八)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跟题目一样,
最快最准的追加分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学生时代早已悄悄离我们而去,而仿佛只有这样一句话,已成为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古文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然而这么多年来,我却始终没有真正理解其中涵义,曾经得到的解释为“学习过后时常再把功课温习一遍,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读完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把温习功课当作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啊?我不想在煎熬中那样一遍又一遍的枯燥地复习功课,也从来就没有从中体会到任何快乐……
长大了,工作了,思想也渐渐变得成熟了.每当工作很辛苦,思想很疲惫的时候,总是在想用一种精神的力量来为生活寻找一份寄托,这种力量来自对生活的理解、对工作感悟、对追求快乐心情的一种向往.也许,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困惑;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我们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解脱.生活每天都有不同,工作每天都在改变,把所有的希望与追求都寄予每一天的改变与进步当中;把所有的困惑与疲惫当作我们追求快乐的开始,那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坦然面对生活工作中太多坎坷与不愉快呢?
时间是变化的考量;勤勉是价值的财富.再多的困惑与疲惫都是经不起时间的争辩,勇于付出行动的改变才是人生价值中最具财富的体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总是让很多在青春年少时立下的誓言终将化为泡影,而被粉碎在现实社会的残酷竞争中.为什么我们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去奋斗?却总是被世俗坎坷所牵绊而中途退出?因为我们缺乏了一种内心淡然而恒定的力量,因为对成功的急切渴求而淡漠了对生命创造快乐的真诚.
与很多年轻人一样,我们怀着满腔热情,共同走进了鑫山.一个公司外在的辉煌并不是吸引人才最具价值的导向,而有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才是凝聚人才的真正法宝.鑫山公司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与凤凰城携手走到今天,正是得益于和公司一起成长的所有员工的心血和努力.公司需要发展,是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公司正在发展,而在发展中也难免存在不完善.公司领导也始终坚持“在发展中完善”的经营管理方针,使凤凰城在逐步建设中不断得以完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展,公司以往的管理模式也逐渐不适应公司当前发展的速度.也正是缘于公司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为改变目前公司管理上的存在诸多问题,并下大决心由公司外聘企业管理高级咨询团,联合成立公司咨询项目组.经过近半年的企业调查、资源整合,以及报告分析,在与鑫山所有员工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终于将咨询成果开始落地实施.出了成果,而仅仅是在纸上,由纸上到墙上、由墙上再到地上、而最终落位的应该是我们的心上.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当中,使我们工作起来忙而不乱,稳中有序.所以,学习如何贯彻咨询成果的实施,也必当成为我们今后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学习不是表面上的敷衍,而是我们用心接受的一个过程,如果你学的是一个形式,是为了工作流程上的应付,那么你也不会有理由能够感受工作时的快乐,甚至会很痛苦;如果你学的是一种认真,是为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你虽然很辛苦,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用心做到,过程也是风景.
我们不要把理想只停留在遥不可及的天上,而是要紧紧把握在自己的手心上.童年的梦很美好,而只能作为甜蜜的记忆给予我们美化现实的精神力量.成年后的责任很重大,却能在担起责任的同时,为创造我们心灵的愉悦而快乐工作着……
不要为了工作而单纯的去工作,把工作当作我们追求快乐的一种方式,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摆脱的压力,而因为工作中的艰辛与疲惫继续放任我们的不快乐?不要为了学习而单纯的去学习,把学习当作我们创造快乐的一个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工作中不断成长进步的原动力,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逃脱的痛苦,而因为心灵上的不宁静,来改变我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低沉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当我在工作经历中不断寻找学习的欲望,而再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才豁然开朗,把学习的心得用在当下,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认同,岂不是一件令人很快乐的事吗?虽然离淡泊心智、宁静而致远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但至少可以永无止境的向那个美好境界而不断努力.付出不要苛求结果,追求的过程才是一种享受生活的心灵美丽.
不管别人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但是,如果我能从这句话中得到了我想要的快乐,实现了我曾经向往的美好,我的理解就已经足够了.

班子考核结果评价率低的情况分析,可以从调查了解学校整合后,基层学校对干部人事管理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有作为与不作为、敢担当与不担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形成报告。(九)

(2014•绵阳模拟)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雄羊和雌羊进行交配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 F1 F2
雄性 有角(基因型相同) 有角 有角:无角=15:1
雌性 无角(基因型相同) 无角 有角:无角=9:7
(1)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注:以下题目中,一时等位基因用(A、a )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用(A、a )和(B、b )表示,三对等位基因用(A、a )、(B、b)和(C、c)表示,以此类推.
(2)亲代雄羊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可能,F1中雄羊的基因型为______.
(3)F2中无角雌羊中纯合子概率为
3
7

(1)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代雄羊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共3种;由于F2中有角:无角=15:1,所以F1中雄羊的基因型为AaBb.
(3)F2中无角雌羊的基因型为A-bb、aaB-和aabb,其中纯合子概率为

3
7
.用F2中有角雌羊A-B-,和无角雄羊aabb随机交配,子代出现有角雌羊的概率为(
1
9
×1
+
2
9
×
1
2
+
2
9
×
1
2
+
4
9
×
1
4
)×
1
2
=
2
9

(4)要基因工程技术中,DNA连接酶能将耐高温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由于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又羊丁的细胞核来自有角雄羊甲,所以羊丁和羊甲的性状绝大多数相似.但由于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了耐高温基因,而且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会造成少部分性状有差异.
答案为:
(1)2      基因自由组合
(2)3      AaBb
(3)
3
7
     
2
9

(4)DNA连接酶       羊甲    导入了耐高温基因   生长环境不同导致(或不同性状可能由线粒体中的DNA控制)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31854/

推荐访问:班子考核总体评价 学校班子考核汇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