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来源:文言文名篇 时间:2016-06-03 09:35:2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文言文名篇】

第一篇:《王昙首试题》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 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B 昙首有识局智度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一毫不受于人妇女不得为饰玩

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先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译文: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译文: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试题答案:

8、【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C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 再根据上下文词义和用法推断可知A、B、D三项词的解释,均为正确的。】

9、【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两个短语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对应。B项中第一句是高祖的评价,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对家人的要求,属于“善治家”,因而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优点,不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的品质,也不属于“善治家”。C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功绩,第二句是王昙首与家人的关系,均不和题干要求吻合。D项第一句是皇上的评价,基本可以看作“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自谦之词,不属于“善治家”。所以,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10、【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B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的信息。A项是王昙首对基本情况介绍,C项讲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后的一件事情,D项讲王昙首化解义康和其兄王弘的矛盾。A、C、D三项内容符合原文相关内容。】

11、【参考答案】

(1)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2)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第(1)句注意“从”、“自”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赖”、“斯” 等词的落实。】

【参考译文】

王昙首,琅邪淋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高祖听了高兴。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高祖大笑。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

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这个座椅就没有今天。”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陛下虽然想要偏袒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怎么办?”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

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因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

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失栋梁之材你?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

又是属于谁呢?哪有到吴郡任职的道理。”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

元嘉七年,昙首去世。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说:“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罢了。”

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检测(六)答案》

文言文阅读检测(六)

(选择题每题4分,翻译题每小题4分,满分100分)

(一)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受“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B)

A、昙首有识局智度 一毫不受于人

B、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妇女不得为饰玩

C、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D、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二)武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

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D)

1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2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

3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4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

5僧笑,命李试其技 ○6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

1○3○6 B、○1○4○5 C、○2○4○6 D、○2○5○6 A、○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C)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强,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9、翻译下列句子。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2)众相顾,迄无应者。 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三)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而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四)(2010,浙江)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尠(xiǎn)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zé)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jù)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

叟孤飘坎壈(lǎn),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yì)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注】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 鄙黩:轻贱侮慢。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尠有屈焉 屈:屈辱 .

B、鸠率僧旅 鸠:聚合 .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A、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B、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

C、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

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 ..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满。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 述 前 载∕无 违 旧 美∕ 叙 中 世∕有 协 时 事∕ 而 末 及 鄙 黩∕ 人 皆 奇 其 才∕ 畏 其 笔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第三篇:《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语文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语文试题

编辑:汪老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对峙/嗜好 供稿/供词 惬意/锲而不舍 ......

B.癖好/譬如 纰缪/毗邻 船舷/扣人心弦 ......

C.沏茶/堆砌 裨将/裨益 粗犷/旷日持久 ......

D.强迫/勉强 抹黑/抹布 模仿/装模作样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 , , , , ,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①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②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

③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⑤后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

⑥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A.④①③②⑤⑥ B.③④①②⑤⑥ C.③②④①⑥⑤ D.④③⑤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①。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

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及太祖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②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注释】①业尚:学业品德。②直史:秉笔直书的史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豫坐者皆赋诗 豫:预先 ..

C.近日之事,衅难将成 衅:祸患 D.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 遗:..

舍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义康乃悦 ..

B.高祖览读,因问弘曰 岂可因国之灾 ..

C.喜愠不见于色 形于辞旨 ..

D.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 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3分)

A.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B.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C.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D.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昙首自幼很有才学,在高祖一次设宴上,宾客们即席赋诗,王昙首才思敏捷,率先完成了诗作,高祖阅览后,很是高兴。

B.宋高祖十分赏识王昙首,认为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更叮嘱宋太祖日后遇事要多听取王昙首的意见。

C.王昙首在平定内乱中立下大功,太祖认为,如果没有王昙首兄弟俩,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皇位。于是便下诏封赏了王昙首。

D.王昙首为了消除彭城王义康的不满,一再请求到吴郡任职,但未获准;于是又劝说兄长王弘将府中一半兵力分给了彭城王。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4分)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3分)

分)

(1)同为边塞诗,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2)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十则》)

(2)江畔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彭 林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法‛二字。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说清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有自。

在中国人看,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政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

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2日05版,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我们只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可解决中国

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B.人生第一要义就是礼,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要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生活

的,其它动物则不需要。

C.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方风俗各异,但国家能保持统一的趋势,其深层原因

是在礼的层面上彼此认同。

D.要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首先就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清醒而深入的

认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E.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性本恶,人的灵魂只有上帝能拯救,人类要按照天意

与民意管好自己的灵魂。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因此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B.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证明了孔子关于“礼”的那一套理论在当时根本行不通。

C.因为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所以中国在总体上维持了文明的高水平。

D.独具特色的中华礼仪影响深远,对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4.为什么作者认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

有自”?(4分)

15.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打破传统道德底线【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等,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应该加强传统礼学的教育,让人们知礼明礼。请依据文意,谈谈你对这种呼吁的理解。(4分)

回到家,我把《星夜》摊开,仔细端详。从色彩和结构说,仿得还真像,该有的笔触,显然一笔都不少。如果──我将窗户打开,让海风吹进,因为画的油彩气味还呛鼻──如果,用科学的方法鉴定,仿画的人功夫确实好到完全逼真,好到任何人都看不出破绽,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

爱上《星夜》,是有过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月出,就发现有一颗星,总是在黄昏时就早早出场,那样大,那样亮,那样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渔船顶上的一枚警示灯?是不是一架飞机停在空中探测气候的动向?是不是隐藏在山头里只有云破时才看得见的一盏隐士读书的火?那颗星,低到你觉得海面上的船桅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

太阳沉下去,月亮起时,星还在那里,依傍着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地艳色浓稠,这颗星还是堂堂正正地亮着。

有一天黄昏,一个天文学家在我的阳台上,我们一同看那轮绯霞绚烂的夕阳在星的陪同下,从云到山到海,冉冉层层拾级而下。他说:‚海面上看金星好亮。‛

我吃一惊,啊,原它就是金星,维纳斯。无知的人,朝朝暮暮看着它,却不知它的身份。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

我赶忙上网去看凡〃高的《星夜》,因为我记得,他画的是金星。

凡〃高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疗养院里,写信给他的兄弟:‚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窗口看了很久,窗外什么都没有,唯有一颗金星,好大的一颗星。‛‚夜,‛他说,‚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

如果我失眠,披衣起身,走进沁凉的夜里;如果我凑巧走过一个大门深锁的精神病院,那么我一仰脸就会看见在黑沉沉的大楼上有一扇开着的窗,窗口坐着一个孤独的人,正在注视大地的荒芜和人间的荒凉,只有夜空里的星,有火。他说:‚看星,总使我神驰……我问自己:我们摊开地图,指着其上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可以搭乘火车到那个点去,为什么我们到不了那颗星呢?我们难道不可以搭乘‘死亡’到星星那一站?‛

三十七岁的凡〃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其实是一幅地图──凡〃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

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

第四篇:《第一天高三寒假作业》

高三语文作业一

一、文言文阅读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

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 )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

闺门之内,雍雍如( )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

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 )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

私( )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 )尚书事,又为...

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 ),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

形( )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

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 ),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 )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

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 )是我家衰耳。” .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1.请在原文括号内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2.请总结归纳本文涉及的文化常识

3.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二、诗歌阅读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①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注①《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1)请对这首诗进行原味翻译

(2)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3)《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高三语文作业一参考答案

文言文翻译参考:

王昙首,琅邪淋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轻时就很优秀,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屈身于军旅之中。”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高祖听了高兴。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是像我一样,家门希望寄望于谁呢?”高祖大笑。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非常了解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你每做一件事都应该同他商量。”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这个座椅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就没有今天。”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陛下虽然想要偏爱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怎么办?”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尚书之职,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因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却遗弃栋梁之材的呢?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又是属于谁呢?哪有到吴郡任职的道理。”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元嘉七年,昙首去世。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说:“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罢了。”

文言文加点字翻译参考

„„弘答曰:“若但(只,只是)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

色,闺门之内,雍雍如(和睦的样子)也。„„效(献出)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

下虽欲私(偏爱)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搁置)。时兄弘录(总领)尚书事,...

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被录用),„„时弘久疾,屡逊..位(退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分配,分发)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

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只,不过)是我家衰耳。” .

诗歌参考答案:

(1)略

(2)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②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③侯蒙洒脱淡定。面对别人的讥笑,他不急不恼,反而称别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3)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第五篇:《文言文阅读训练》【阅读答案__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暑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辄:就 B、弥竟川泽 竟:终于

C、遂穷力讨之 穷:尽 D、甄善疾非 甄:彰显

2、文中“不能以自润”的“以”字,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①②③④

A、以官属礼之 B、欲以为质

C、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D、以勇气闻于诸侯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邑姑臧的前几任长官来了没几个月就腰缠万贯,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孔奋在职四年,却两袖清风,赢得了姑臧吏民及羌胡的尊敬。

B、孔奋离任时,百姓感其恩德,追送他钱财,但他一文不收。这既表现了孔奋的坚持操守,又暗示了他的政绩。

C、为了铲除隗茂等强人,孔奋奋不顾身,大义灭亲,感动了当地吏民。大家在孔奋的率领下,终于消灭了隗茂,孔奋也因此受到了光武帝的褒奖。

D、这段文字主要记载了孔奋两方面的事迹:一是清廉,一是忠诚。刻画了一个封建社会忠臣、廉吏的形象。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 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②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

③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

(二)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人蜀。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权与亮书曰:“丁友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及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杨武将军。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

延熙六年,就迁为车骑将军,后假节。十一年,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串 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十四年卒。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三国志 邓芝传》)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小势逼 势逼:势单力薄 B、大王今若委质于 委质:放弃

C、丁友掞张 掞张:言辞浮夸 D、馈遗优渥 优渥:优厚

2、2、文中“于时人少所敬贵”的“于”字,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乃遣芝修好于权

C、遣张温报聘于蜀。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芝一到吴国就吃到闭门羹,但他并没有气馁,直截了当提出“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求的孙权接见。

B、灯芝见孙权狐疑,就剖析利害关系,强调吴、蜀联合的必要性,最终赢得了孙权的称赞。

C、邓芝带兵关心士兵,赏罚分明;对自己严格要求,为官清廉,以至死后他的妻儿都不免挨饿受冻。

D、邓芝是蜀汉一个较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他很有政治眼光,主动向诸葛亮提出“重申吴好”,在重新缔结吴蜀联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 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

② 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

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三)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义康谓宾客曰:“王公久疾不起,神州讵合卧治。”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詹事如故。九年,以预诛羡之等谋,追封豫宁县侯,邑千户,谥曰文侯。世祖即位,配飨太祖庙庭。(《宋书 列传第二十三》)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辟琅邪王大司马属 辟:被征召 B、豫坐者皆赋诗 豫:参与

C、岂可因国之灾 因:因为 D、贤兄比屡称疾 比:最近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毫不受于人 形于辞旨

B、以昙首居中 以预诛羡之等谋

C、太祖为之恸 以为身幸

D、乃能屈志戎旅 义康乃悦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昙首从小就很有志向,在兄弟分家时,他只拿了图书。

B、平定谢晦叛乱后,王昙首不居功自傲,面对皇帝的封诏,丝毫不动心,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

C、彭城王义康对王弘、王昙首执掌国家要政心怀不满,欲借机挑衅,王昙首自己一方面坚决要求去吴地任职,一方面劝王弘让出一半兵力给彭城王义康,很好地解决了矛盾。

D、王昙首为人深沉稳重,严以律己,识大局不,有器量,很得高祖刘义隆的信任,被视作国家的栋梁。A、 B、C、D、①②③④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③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义康谓宾客曰:“王公久疾不起,神州讵合卧治。

第六篇:《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5-9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①。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及太祖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②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注释】①业尚:学业品德。②直史:秉笔直书的史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豫坐者皆赋诗 豫:预先

C.近日之事,衅难将成 衅:祸患 D.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 遗:舍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义康乃悦

B.高祖览读,因问弘曰 岂可因国之灾

C.喜愠不见于色 形于辞旨

D.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 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3分)

A.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B.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C.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D.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昙首自幼很有才学,在高祖一次设宴上,宾客们即席赋诗,王昙首才思敏捷,率先完成了诗作,高祖阅览后,很是高兴。

B.宋高祖十分赏识王昙首,认为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更叮嘱宋太祖日后遇事要多听取王昙首的意见。

C.王昙首在平定内乱中立下大功,太祖认为,如果没有王昙首兄弟俩,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皇位。于是便下诏封赏了王昙首。

D.王昙首为了消除彭城王义康的不满,一再请求到吴郡任职,但未获准;于是又劝说兄长王弘将府中一半兵力分给了彭城王。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4分)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3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王昙首“美德”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B(豫:参与) 本文来自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文章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出自

第七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 阅读答案》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幼有业尚①。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

    及太祖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 阅读答案】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 阅读答案。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②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注释】①业尚:学业品德。②直史:秉笔直书的史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除著作郎,不        就:赴任           B坐者皆赋诗   豫:预先

C近日之事,难将成    衅:祸患           D岂有欲建大厦而其栋梁者哉  遗:舍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此君并膏粱盛德,能屈志戎旅              义康

B高祖览读,问弘曰                        岂可国之灾

C喜愠不见色                              辞旨

D时封诏已成,出示昙首                    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3分)

A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B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C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D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昙首自幼很有才学,在高祖一次设宴上,宾客们即席赋诗,王昙首才思敏捷,率先完成了诗作,高祖阅览后,很是高兴。

B宋高祖十分赏识王昙首,认为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更叮嘱宋太祖日后遇事要多听取王昙首的意见。

C王昙首在平定内乱中立下大功,太祖认为,如果没有王昙首兄弟俩,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皇位。于是便下诏封赏了王昙首。

D王昙首为了消除彭城王义康的不满,一再请求到吴郡任职,但未获准;于是又劝说兄长王弘将府中一半兵力分给了彭城王。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4分)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3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王昙首“美德”的两个事例。【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 阅读答案文章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 阅读答案出自阅读答案】阅读答案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190614/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