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来源:中国古代诗词 时间:2016-06-07 12:35:0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中国古代诗词】

第一篇:《特级教师执教《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堂实录》

古诗词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课堂观察

文章作者:王树华 陈 刚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11C 2011-1-26 15:01:27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上课,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句诗。(投影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必须再向

上登一层楼。

师:诗句背后隐含着什么意思?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经典!还有什么意思?

生:也指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努力。

师:再请看一句。(投影出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虽然,有一只船沉了,还有很多船浩浩荡荡!一棵树病了,还有很多树木长得很茂盛!

师:再清楚一点。

生:在一艘沉船的旁边有千万条船驶过。

生:这里的树枯了,还有很多的树长得十分茂盛。

师:隐藏的含义是——

生:看人不能看外表,要看内心。

师: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不是太准确。

生:不要看到别人失败了,就失去做事的信心。

生:不能遇到挫折就灰心。

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生:不要只看事情的一面,永远要朝前看。

师:说得都有道理,再看一句。(投影出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怎么理解?

生: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

生:告诉我们观察要全面。

师:说具体点。

生:不管对待什么事下结论时,一定要走出事外,全面观察,客观分析。

生:用一句俗语说,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说得好!像这样的诗很多,表面讲的是一件事、一处风景,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通常叫哲理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二、尝试自读

师:读一读这两首诗,看能读懂多少?(生默读静思)

师:感觉朦朦胧胧有点懂的请举手。(有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请讲一讲,有哪些不懂?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半亩方塘一鉴开。

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啊,全不懂,(生笑)不过还好,你懂前面,他懂后面。不懂的怎么办呢?

生:反复读。【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生:问问周围同学,互相帮助。

师:都是好方法,实在还不懂的可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金钥匙”(注:“金钥匙”指这两首诗部分字词的注释和作者简要介绍),想尽办法把诗读懂。

(生自主学习——读,思,问,查。)

三、交流讨论

1.“无遗力”。

师:现在你懂得了什么?先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吧。

生:“少壮工夫老始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学知识,青少年下了工夫,到老了的时候才见功夫。

师:这话像绕口令,不知道你说的两个“gōngfu”是否分清?前面的“gōngfu”这两个都可以,(板书:工夫功夫),后面一个是这个“功夫”。

生:年轻的时候下了苦工,到老了才见成效。

师:这样说清楚多了!

生:青少年时多读书,老的时候才会出成绩。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的意思是古人在求知的过程中是不遗余力的,尽全力的,毫无保留的。

师:好,连用三个词说明古人做学问十分刻苦,由‘无遗力’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生:竭尽全力。

生:争分夺秒。

生:废寝忘食。

生:不遗余力。

师:这个成语与这句诗有关联, 还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呢?

生:囊萤映雪。

师:车胤与孙康的故事。

生:凿壁借光。

师:匡衡借光苦读的确不遗余力。

生:头悬梁,锥刺股。

师:对,也可以说“悬梁刺股”,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古人学习的刻苦勤勉。

师:还能想到哪些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这些都在讲“古人学问无遗力”,现在我们再读这句时,就变得丰富多了。一起再读这句诗。

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2.“纸上”与“躬行”。

师:继续交流。

生:“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要想深入彻底地了解,一定要动手实践。

师:“躬行”的“躬”什么意思?

【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生:亲自。

师:躬行就是——

生:亲自实践。

师:(板书“纸上”)“纸上”什么意思?

生:书本上。

生:就是我们在书上看到的。

生:通过书本知道的。

师:现在我们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者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

生:算。

生:不算。

师:到底算不算?陆游写这首诗时可没有广播、电视、网络哟。

生: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看书,得来的都是肤浅的,都可以算是“纸上”。 生:“纸上”与“躬行”相对,只要不是亲自实践的都是“纸上”。

师:对,上网、看电视、听别人说也是“纸上”,这些可能都很肤浅。

(板书“纸上 浅”)

师:与“浅”相对的是什么?

生:深。

师:与“肤浅”相对呢?

生:深刻。

师:诗中哪个词表示这个意思?

生:绝知。

师:(再板书“绝知”“躬行”)我在这两个词之间加个箭头,箭头朝那边?

生:向右,哦,不对,向左。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人亲自实践了之后,才会彻底地知道。

形成板书:纸上→浅

绝知←躬行

3.编故事。

师: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幕,(出示: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 ,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想一想,下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寒风呼啸,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子聿大概是困了,张大嘴巴,伸了个懒腰。陆游说:“做学问是要竭尽全力的,少年时候下了苦功,到老了才会有成就。”子聿点了点头,又接着看起书来。陆游又语重心长地说:“子聿啊,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要想彻底地弄懂,自己还得亲自去实践。”子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师:没了?

生:没了!(生笑)

师:这个“似懂非懂”用得好!你们懂不懂?

生:懂。

师:还有谁来讲,要有点变化。

生: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是滴水成冰,(师:呵,这么冷!)书房内,陆游和子聿正在灯下读书。夜已深了,子聿伸伸懒腰说:“爹,我们休息吧!”陆游看了看儿子,没有说什么,拿起笔来“刷,刷,刷”写了几句,递给子聿,子聿一看,上面写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子聿读了读,陷入了沉思。

4.“观书”还是“观塘”?

师:好,我们再来说《观书有感》,谁讲给大家听。

生:前两句的意思是: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池塘

里的影子,来回晃动。

师:对,“鉴”就是?

生:镜子。

师:“徘徊”意思是?

生:来回晃动。

师:我徘徊在十字路口,这里的“徘徊”怎么理解?

生:在十字路口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

师:对,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会不一样。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呢?

生: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水不断的流进来。

师:什么样的水流进来?

生: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来。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同学们,诗句你们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可是我有不理解的,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生读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首诗的内容好像和书没有关系。【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师: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诗写的和什么有关呢?

生:诗写的是源头活水。

生:写的是天光云影。

生:我认为写的是方塘。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方塘之“塘”。可是题目为什么写的是“观书有感”呢?是作者弄错了吗?(相机把“书” 和“塘”用红色标明。) 生:我想应该是作者看着书,心灵就像这方塘内的水一样清澈、明亮。

生:读书像照镜子一样,可以反省自己,就像水可以倒映天光云影一样。

师:说得好,读书像照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生:我觉得朱熹是借方塘之水来表达看书的心境。

生:读书跟方塘引进活水一样,活水注入多,池塘的水就更清澈,一个人书读得多,那么它拥有的智慧和学问就多。

师:了不起,这样说就很清楚,把学习新知比作这方塘活水。谁用“要问 ,是因为 。”来说说读书学习。

生:要问怎样才能聪明,那就多多读书吧!【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生:要问我的心灵为什么如此纯洁,是因为我在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呀! 师:好的。结合“活水”的“活”再想想。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充满智慧,是因为经常读书学习,源源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 师:好的,现在我们再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不仅仅想到那方塘,还会想到很多很多。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我们来看这几句话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分别是什么意思? (出示片段1:“王梓鉴的文章写得好,小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诀窍,他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书柜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意思就是我的作文写得好,是因我的书看得多。

生:我在书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文章,看多了,我也会写了。

生:要问我的作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是因为我平时喜欢和书交朋友。

(出示片段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洛蒂满怀激情创作《简•爱》,一气呵成,《简•爱》故事动人,描写细腻,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轰动了整个文学界。)

师:在这句话里又怎么理解?

生:要问《简•爱》为什么如此动人,那是因为夏洛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生:要问《简•爱》为什么这样受欢迎,那是因为故事动人,描写细腻。

师:也可以这样说?再读读,这句诗放在开头,联系刚学过的课文,联系她的生活经历想想。

生:要问夏洛蒂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精彩的《简•爱》,那是因为她自己经历了这样的生活。 生:要问《简•爱》的故事为什么如此动人,是因为那就是夏洛蒂生活的反映。

师:是啊,《简•爱》就是夏洛蒂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因为有经历,有不放弃的精神,才会有杰作的问世。再请看一句,有一位老师听完我们今天这课后,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王老师教学《古诗两首》有感”)想一想,这位老师会写些什么呢?

生:王老师为什么上课这样好,是因为他经常思考。

生:王老师上课很好,是因为交给了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

生:要问王老师为什么能上好《古诗两首》,是因为他经常读书,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 师:谢谢你们夸我,如果这位老师想夸我们六(2)班,那这句诗又有什么意思?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能够上好这一课,是因为我们都喜欢语文课。

生:要问我们为什么表现这么棒,是因为我们平时读书多,积累多。

师:哇,一点也不谦虚。(笑)

生:要问我们语文水平为什么高,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师:现在,有很多人写文章喜欢引用这句话,在不同的文章里可能意思有所不一样,但也都有一个基本的意思,那就是——

生:要多读书。

生:要多学习,多积累。

师:是的,都对,成功来自积累,来自创新。

对 话

陈 刚(以下简称陈):听了这堂课,感觉很精致,又很轻松。一节课学习两首古诗,应该说是有难度的,而你似乎轻巧地就化解了。你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树华(以下简称王):谢谢!一节课学习两首古诗,是对古诗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学生并没有感到困难,为什么?首先,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哲理诗,本册教材前面的单元练习中也提到一些,学生是有基础的。其次,教学设计中摒弃了可有可无的“非语文”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更多时间研读古诗,有足够对话的空间,质疑、讨论、发现、交流,步步落实,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仿佛拾级而上,水到渠成。第三,充分预设,期待生成。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做了充分的思考,预想多种应对策略。有了高屋建瓴的审视,才能有驾轻就熟的从容。

陈:学生对古诗的初读理解,你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提供了一份材料,让学生去自学。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王:不同年级段在学习上显然是不一样的,六年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先让学生自 读,提出懂与不懂的,激发求知欲;再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读、思、问、查去解决问题。一些关键的字词,教师提前准备一下,整理一些学习资料,告诉学生网上都有,只不过现在上课不能大家都去查,让学生各取所需,这样远比一问一答或教师讲要好得

第二篇:《《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22课)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特色:

1、教学建立在对诗的正确的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表现,呈现出多种动态生成的教学预设。

2、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理解诗句的意思,如在读与画中理解,在将“渠”改为你、我、他的语言运用中加深理解,在有与没有“源头活水”的对比中理解等。

3、对诗句的活学活用,如师生共同合作将诗句改为“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4、对教学时机的智慧把握,如将朱熹是南宋理学家、宋诗讲理的知识点以及开卷有益方面的名言与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巧妙对接。

5、板书的四次变化是诗的解读,也是诗的创造。

预习积累: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教学过程】

一、观塘

1、导入:学诗要达到正确诵读、解意、悟境,今天我们能否做好这几点?先自学,要求做到: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

2、检读。

3、自学尝试理解意思,读出画面。

4、检读、助读:

你认为哪些字词的意思较难理解?或要引起同学的关注?

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想怎样的池塘?可以画出来。(半亩、方、清、源头活水)

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交流,同桌。

集体交流、相机朗读。

(同学们,塘虽小却清新、明朗,有活水注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备注:“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中“光”意思的理解要联系词语的前后搭配。谁在徘徊?“源头活水”的意思要重点理解,可以查成语词典。)

二、观塘有感

1、导读全诗:这是一个怎样的池塘?诗人产生的疑问是?放开眼界找到的答案是?(塘清的答案在塘外)

2、诗句活用:(将“渠”改为你、我、他。):

谁用诗句问问小池塘为何清。老师做小池塘,生问老师。(渠——君,你,汝。老师故做没有听清状回答:问我那得清如许呀,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问另一学生:问他那得清如许?学生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

3、如果没有“源头活水”呢?

(老师擦去“有源头活水”)方塘怎样?同桌思考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板书:枯竭、陈腐、污浊。教师擦去“一鉴、天光云影、清”,师生共同合作将诗句改为: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有源头活水的半亩方塘是——谁来背诵一遍?(或者是将擦去的字写上,并写上题目)。

三、观书有感

1、老师故意让学生齐背——《观塘有感》,引起学生疑问,引出读书法——读书要看清题目,题目是文眼呀!

2、问:为何是《观书有感》?借塘来说观书感。理解:观,看,看见,有见解。感,用心悟,悟出滋味。简介朱熹:南宋,理学,宋人最讲理。宋诗特点常借景(物)寓理。当时在看书,将看书体会心得写了出来。

3、诗人看书有何感想呢?同桌讨论。

(多元理解:塘——人,心如明镜,胸怀宽广,清,高洁;塘——书,知识,天光云影;„„)

相机出示开卷有益的名言警句。(见预习积累)

(备注:当学生不会时导法:

(1)、小塘呀小塘,你为什么这么明净呀?你这么小为什么容得下天光云影在你的肚子里呀?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呀?朱子呀,你为什么这么有学问呀?

(2)、塘有源头活水就——,人观书就——。

(3)、把“半亩方塘”改为“方寸之心”

(4)、宋诗借物喻理的特点。如苏轼《题西林壁》等。)

四、拓展学习——宋诗借物(景)喻理的特点

学习《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中有悟,诗中有理)

板书设计:(动态生成)

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变:

半亩方塘 开, 共徘徊。

问渠那得 如许,为 来。

再变:

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还原:

方寸之心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我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姓名:余金元 任教学科:语文 通信地址: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实验学校 邮编:213332 电子信箱:yujinyuan999@sina.com

第三篇:《《观书有感》 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

农村小学“班班通”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是写

作者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巧妙突破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二、注重拓展和延伸。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我选取了许多说理性的诗句,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走下讲台,心中有很多感慨,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时刻往自己的这半亩方塘中注入知识的清泉,是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那一杯水的。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本次古诗教学中还缺乏整体体验后的读。本诗设计了读书的三种境界,但由于时间的关系,第三种境界虽然让学生体验了,但效果反面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所以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读出古诗的意境还是要当做重点来进行。

讲这课后最深的感受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的关键处,才能引导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在语文课堂的乐园里愉快地学习。

第四篇:《《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课 题】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

【教材简解】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设计思路】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初步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反馈初读成果,朗读做到字音正确、节奏鲜明。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抓住重点字“鉴”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学习后两句诗时,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

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默地看。【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中的首尾两句。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男生齐读】【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齐读三四句,体会一问一答的句式】

4)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

【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板书: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指名读(2人)——齐读】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五、反复诵读,完满总结。

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

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景 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这就叫读出韵味。)

4、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宽裕,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第五篇:《祁明艳《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 祁明艳

第六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5篇》

反思一: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古诗《观书有感》,感觉完全被自己“打败”了。因为原来设计的导学案涉及的问题太过细致,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导学案上课。所有的教学程序设计好了以后已经23点多了。睡到4点多不知不觉就醒了,许是担心今天的课吧。翻来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导学案上,领导会不会说我?现在不是在研究小组合作和导学案吗?我何不把学习的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一、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二、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三、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四、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想象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境。

附:原来设计的教案和6份练案,以此提醒示自己这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反思二:

相对于《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说,《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即哲学家)。随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句,通过与学校池塘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净的根本原因。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说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学生都能发现,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为什么这么清澈。那我就问,如果让同学门给这样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观书有感教学反思5篇】观书有感教学反思5篇。开始,由于受了课本的影响,都说不出。后来,只说根据刚才理解大的意思来说,有同学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当然有同学还说了“观水有感”……总结了一下,就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就是与书联系不上。

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学家此时的想法。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觉得是个难题了。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一位学生答得很好,大意是水池里不断有水流进来,就能使水更清澈;我们人多读点书,就有知识不断补充大脑,使人变得更聪明。说得不错呀!大家也能明白了。最后,给大家总结了一下,作者是用这水来譬喻读书的道理,这就是哲学家的高明之处。随后有列举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再次说明“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至此,揭示诗的含义总算水到渠成!

反思三: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是写作者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学生会的学生讲。对于词句、修辞的理解,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教师不需要多费口舌。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做老师,把自己的理解、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七篇:《朱熹《观书有感》阅读及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4-16题。(8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阅读及答案朱熹《观书有感》阅读及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15.(2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阅读及答案】文章朱熹《观书有感》阅读及答案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200834/

推荐访问:古诗《草》教学实录 观书有感古诗原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