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

来源:记者节 时间:2018-10-21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记者节】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共10篇)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一)

人教版 第一章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如何求地方时
  地球每小时自转过的角度为150,每转10需4分钟,且在同一纬线上东早西晚.根据这一原理,地方时的求法是:
  某地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土4分/10×两地经度差.
  这里必须明确三点:
  (1)、式中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用加号;如果在已知地的西边,则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如果两地在0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经度相加,即“同减异加”.
  (3)、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①确定两地的经度差;②确定两地地方时差;③确定两地东西方向;④代入公式计算.
  (4)、已知两地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的方法步骤是:
  ①求出两地的地方时差;②计算两地的经度差;③求经度(东加西减).
  2、新、旧两天的分界线
  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这条日界线是人为规定的,是固定的,其东侧日期比西侧日期晚一天,也就是说,飞机和轮船在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时要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要加上一天.
  实际上,除了1800经线这条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条自然的、移动的日界线,这条日界线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0时,它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其东侧比西侧早一天.这两条日界线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只有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才处于同一天内.
  3、有关光照图判读可能用到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1)、赤道上昼夜等长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日落时间为晚上6点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时为18点.
  (2)、正午12点为一天中白昼的中点,即从日出到12点的时间间隔等于从日落到12点的时间间隔,换句话说,就是上半天时间与下半天时间相等,等于半昼长.
  (3)、地方时为12点的那条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
  (4)、0点为一天中黑夜的中点,其所在经线为自然日界线,与12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5)、站在晨线上的人,同时看到日出;站在昏线上的人,同时看到日落.
  (6)、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同一纬线上各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即昼夜长短相同.
  (7)、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的那一天是二至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的那一天为二分日.
  ---------
  时间计算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计算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求时差,按照“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位置,已知东部时间求西部时间,则减“时差”;已知西部时间求东部时间,则加“时差”.第四步校正答案,答案大于24则减24,日期加一天(已知日期的第二天);答案小于0则加24,日期减一天(已知日期的先一天);答案介于0与24之间,则日期与已知日期相同.
  日照图上应注意特殊点、线的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一中的A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二中的B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二中的D点),上中天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二中的NC经线),下中天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如图二中的NA经线).
  (图详见《高中生》杂志04年3期学习世界)
  在读日照图时必须判断晨昏线,判断晨线和昏线的方法有两种: 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②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2.区时的计算.首先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经度除以15(四舍五入,取整数).第二步求时差.第三步和第四步与地方时计算相同.
  3.公式法计算时间.
  (1)地方时计算: 已知A地的经度为LA,地方时为TA,B地的经度为LB,求B地的地方时TB.
  可用公式:TB=TA+(LB-LA)·4′.
  应用公式时,LA、LB为东经取正值,为西经取负值.
  将此公式变形,反过来利用时差计算经度,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
  利用LB=(TB-TA)/4′+LA时,LA、LB为东经取正值,为西经取负值.时间差换成分钟.校正结果,0°~180°为东经,-180°~0°为西经,大于180°则减360°,小于-180°则加360°区时的计算.
  (2)区时计算:已知A地的时区NA,区时为TA,B地的时区NB,求B地的区时TB.
  可用公式:TB=TA+(NB-NA).
  应用公式时,东时区取正值,西时区取负值.
  4.新一天、旧一天所占比例的计算.全球存在两个日期,肯定有两条分界线,一条是自然的,即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般以180°经线代替).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新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至180°经线的范围为旧一天.当0时所在的经线为西经,那么新一天的范围大于一半;当0时所在的经线为东经,那么新一天的范围小于一半.地球新的一天从日界线西侧开始,东侧结束.如图阴影部分为旧的一天,空白部分为新一天,图三新一天开始所占经度范围为0°,图四随地球的自转新一天所占经度范围为15°,新一天的时间为1小时.图五全部为新一天,即新一天的为24时.所以,新一天所占的时间=新一天所占的角度÷15°.
  5.日出时间与日落时间的计算.
  日出时间 = 12-昼长/2=0+夜长/2.
  日落时间 =12+昼长/2=24-昼长/2.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二)

如何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果需要,看看这本杂志和另外两本书吧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主管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址:沈阳市于洪区崇山东路34号 邮政编码:110033 电话:024-86625365 86625572)这是本杂志,你可以找找看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有两个版本的书,卓越网上有售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三)

我能为地球做什么
刚看完纪录片“家园(HOME)”,就有了这种想法:我要拯救地球!
以前在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看到关于地球的报道或文章时,尤其是看到关于环境污染、能源减少等对地球造成危害的事情时都会在心中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保护地球的工作,只是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
现在地球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全球变暖,我想为阻止变暖做点贡献.我在这方面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因为我学的是计算机,环境方面的只是懂得不多,我该学点什么呢?

1、环境方面的书话,建议参考:环境工程概论、大气污染控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书籍.
2、阻止全球变暖从自己做起,开小排量汽车,影响改变周围人群也开小排量或减少开车的时间.
3、多宣传节能降耗,尝试加入环境保护组织,扩大影响面.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四)

Science 和nature算什么?(原)

许多高校和研究单位,都以能够在这两种期刊上发表文章为“最高荣誉”,而且不惜“重金奖励”——有的单位对于在这两种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民币.最近,我又看到一些单位在自己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将能够在《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作为“奋斗的目标”.继SCI检索导向、影响因子导向之后,现在又出现了“S&N”导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管理者无能,怎么就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总是依赖于别人?这种导向也已经“传染”到我国的期刊界和期刊管理界,动不动就拿”S&N”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的榜样.\x0dS&N是个什么东西?具有这样大的威力,以至于影响到中国的科学研究的政策和导向.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S&N不就是两本杂志吗,又有什么?是的,这两本杂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综合类期刊,但是他的影响是什么?是科研成果本身的影响还是期刊的运作.在我看来是“炒作大于水平”.包括《科学》杂志宣称的“对一些科学研究团队进行跟踪,在研究成果做出的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这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更何况,目前对《科学》的审稿程序和发稿程序的科学性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x0d从《科学》和《自然》的办刊理念和经营思想上来看,我认为他们算不上是一份“学术刊物”,理由是:期刊的报道只是消息性的,而不是深度的报道.在篇幅上多数是以两个页码,长篇论文很少;从报道的深度上看,多数只是“报告”一种结果而已,而没有完整的过程,特别是“科学研究”是讲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如果报道不能将研究的方法、手段、条件和研究的步骤交代清楚,人们又如何能够“重复验证”.既然,不是一种“学术期刊”,那么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为什么可以具有那么重要的分量呢?很显然,那就是“宣传”的效果大于“科学”本身.我们的科学研究导向,以这样的期刊作为“标准”也就不得不让人们认为是“玩虚的”.\x0d我们的期刊应当创国际的知名度,但是不能完全以“S&N”为样板,至少应该明确“我们的刊物定位是什么?”,如果要办成一种“科技新闻报道性”杂志,那么以“S&N”为榜样和目标是应该的,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无疑是让人羡慕的.但是,如果要办一种严谨的学术理论刊物,那么以他们为榜样那就错了,不仅是永远也做不到,而且会搞乱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思路,变成“四不像”都有可能.不同刊物应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决定刊物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甚至是影响的方式.一些营销手段也就不是对与所有期刊都适用的.\x0d谈到这里,我想起来:对于我国目前期刊的发展状况不满意的者,在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往往没有关照到其所针对的刊物定位.有些是需要解决办刊理念的问题,增强期刊的经营能力;有些是局限于体制特别是办刊体制问题,需要明确责任、提供空间;有的并不是期刊本身的原因,而是社会的通病或者是受社会的约束,需要等待社会的进步和回归;也有些期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现在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过高的的要求只能是一厢诚愿.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五)

世界权威杂志《科学》曾登过这样一份研究报告:如果过度捕鱼、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2048年之后几乎不会有任何海鲜留存世上。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说,世界上已有1/3的渔场消失,而海鲜数量减少的速度还在继续加快。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
(3)对此你想说些什么?(5分)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

⑴反映出海洋鱼类在减少,自然物种在减少。(2分)
⑵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4分)
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我们应学会平等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拒食野生动物,自觉履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义务,积极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5分)

本体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第一问认真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意思便可,注意先明确对象。第二问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角度思考,重点可放在人为因素方面。第三问围绕主题,明确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合情合理就可。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六)

中国环境污染到这种程度了,无论是地下水,河流,土壤,空气都已经严重污染,中华民族是不是要灭绝了?
我们的民族还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多久?

中国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下去恐延祸世界
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的《外交》杂志4月19日发表汤普逊(Thomas N.Thompson)的文章说,中国是世界上最糟的污染源.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也是中国.最近16,000头死猪浮尸上海黄浦江的新闻更是令人震惊.北京的空气污染十分可怕.最近神秘的H7N9禽流感病毒害杀死了6个人,卫生当局下令扑杀了数以万计的鸽子、鸡鸭以防病毒传播.
中国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自己,也威胁全球.中国领导人声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为环境问题而牺牲经济发展.但实际上,中国在把世界其余地区绑架为环境人质的同时,也正在破坏自己的繁荣.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只有1%的中国城市居民,即5.6亿人能够呼吸到合乎欧洲安全标准的空气.北京的PM2.5水平,即空气中体积小于2.5微米,能够渗透入肺组织的悬浮颗粒含量,全球最高.2012年3月,北京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微粒的含量竟然高达469毫克!相比之下,洛杉矶2012年最高的记录是每立方米空气43毫克.“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空气污染导致12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大量建设缺乏洗煤设施的燃煤发电厂,使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中国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急剧增加,取代燃煤发电厂成为中国大城市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德意志银行估计,2030年中国的汽车将从今天的9000万辆增长到4亿辆.中国柴油汽车排放的硫比美国高23倍.各种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酸雨,不仅使中国有限的农田约三分之一受到污染,还祸及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影响到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发现,该州塔荷湖(Lake Tahoe)的有害微粒,几乎全部从中国漂浮而来.
中国的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威胁,而且也祸及其他国家.亚洲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占全球40%,但拥有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10%.可是中国浪费淡水、污染淡水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青藏高原发源的大河,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湄公河、萨尔温江等都受到中国污染或肆意筑坝的影响.世界50,000座最大的水坝中,超过一半在中国.
牺牲环境和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使中国的发展前景堪忧.最近“癌症村”越来越多的情况曝光,轰动了中国国内外.这些村庄都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导致居民的胃癌等癌症患病率猛增.中国环境保护部承认,全国70%的主要河流严重污染.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污染已渗入中国地下.受监测的水井中,超过一半的井水作为饮用水是不安全的.“中国地质调查报告”估计,现在90%的城市依靠受污染的地下水过活.
中国大多数沿海城市至少一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中,导致红潮出现,沿岸鱼类死亡.“世界野生动物基金”认为,中国是太平洋最大的污染源.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的中国及环境问题专家说,世界最大渔场之一的东中国海受到污染,80%已经不适于捕捞渔获.
“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发现,环境污染造成的森林、湿地、草原破坏,经济成本相当于2012年中国GDP的3.5%.“世界银行”估算,1990年代末期环境污染的经济代价相当于GDP的3.5%至8%.中国的污染问题不仅拖累经济,而且毒害自己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国际社会应当促使中国认识到,如果继续让环境受损,将来不可能享有健康和繁荣,也难以避免一场全球性灾难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七)

关于科技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

  弊大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只是科技发展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一部分而已.
  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但是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踏上强国之路的荣誉,而不顾科技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话,那么这个强国就只是一个只会装表面功夫的国家.就是因为有科学发展这么先进,那水源会遭到污染和紧缺的情况;就是因为有科学,才会使气温变异,使气温不断上升,使南北极的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情形;就是因为有科学,树木不能安然无恙的生活,使全国年造纸就有1000万立方米的树木消失;就是因为有科学,才会使沙尘暴、洪水这些遭难变得普遍寻常.问,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毋庸置疑,当然是弊大!作何解释?不用解释!现在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就是因为有了科技的发展,才会使得现在的环境如此让人难堪,这不都是科技的发展?如果是利大于弊的话,那现在气温上升,南北极冰山融化,森林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水源被污染,很多人因为没有水喝而临近死忘边缘,那科学发展有什么用呢?科学发展造成了这么多的危害,科学发展就只会给环境受污染,那么,这样的科学发展又有什么意义那?
  例子1. 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 日本富士山的痛痛病事件:199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士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实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3.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核灾难.当地时间1时24分,一个反应堆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和核泄漏,造成50人死亡.真正的灾难在后头.辐射物质污染空气、食物来源和地下水,事故发生数年后,当地上万人死于癌症,而这种影响将持续数十年之久.
  4. 波斯湾原油泄漏 世界最大的原油泄漏发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时萨达姆故意向波斯湾倾倒多达100万加仑(约合3785.4立方米)的石油,造成当地鸟类和鱼类的大量死亡.
  5. 日本核泄漏事故……
  6. 二战时期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原子弹(nuclear weapon)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我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弊大于利.主要的理由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联合国资助的一项自然资源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过去50年,由于人类的无序活动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界物种的消失速度为正常消亡率的1000倍.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每年至少有6万个物种灭绝.12%的鸟类、将近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及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正濒临灭绝.对方辩友,你不觉得科技发展带来的这些数据惊心怵目吗.
  二、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方动用一切高科技手段合计造成人员死伤达1.9亿,这是以往的任何战争所不可比拟的.另外,交通工具的普及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全国每年超过10万人年交通事故死亡数.
  三、造成人类体质下降.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走路,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根本无法和以前相提并论了.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
  四、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医学的发展致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毒性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常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一英国医学期刊呼吁,希望各国政府采取果断行动,消除出现越来越频繁的霍乱、甲流、非典和艾滋病.
  五、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网络不能自拔.沉溺网络无法面对现实的真实,时间久了还会患上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疾病.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六、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得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现在,全球拥有2万多枚核弹头,总当量相当于200多亿吨梯恩梯炸药,平均每个人头顶上有3吨炸药.至今,人类战战兢兢走过了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对方辩友,这种和平你愿意过吗?难道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好处吗?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活的地球环境,人类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试问,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所以,我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弊大于利.谢谢大家!
  其他例子:
  近视
  武器【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八)

是什么社会因素,造就了当今的媒介形态?、字数:1000字以上.
在这里,我们想提出的是,传播研究不仅关注各种媒介机构及其运作本身,更关注媒介所处的各种社会历史环境.比如,中国媒介的市场化发展就是与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
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什么社会因素,造就了当今的媒介形态?
这一问题初看比较抽象,我们可以将之具体化为诸多的问题,比如:
1、为什么互联网从1990年代开始,逐步占据了年轻群体的生活,成为其工作、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媒介?
2、为什么电视媒体在20世纪末开始,加速形成了“集团化”的发展模式?
3、为什么杂志开始更关注时尚、白领、汽车、股市等问题,这与其盈利模式有何关联?
4、为什么中国电影在新世纪更多地采用与国际媒体集团合作的模式,这种背景下生产出来的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电影还是否可以定义为“中国电影”?
5、为什么中国要加强国际传播的能力,将各种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媒体渠道延展到国外去?
以上只是由上述主题延伸出的几个小问题
基本要求是:
1、字数:1000字以上.
2、格式:注意分段,可使用小标题.
3、版权:严禁抄袭,引用别人文字时注意标示出来,以示尊重.

现在比较注重包装呀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九)

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右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海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D




环境与发展期刊官网(十)

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有力的证明?

生产资料占有者的不同决定了社会历史阶层进化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掌权的是人民大众,资本主义社会则是控制在垄断阶级手中,封建社会则是控制在封建官僚阶级手中,奴隶社会则明显控制在奴隶阶级手中,原始社会的权利和财富控制在所有老百姓手中,那是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的状态下迫不得己的一种生存方法.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状态下人民自愿的一种选择.奴隶社会靠的是世袭,封建社会靠的是等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靠的是隐蔽剥削,社会主义社会靠的是能力加调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有更大的优越性,为什么到现在还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首先,应该把资本主义国家看全了.过去一讲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劣,人们通常是将社会主义与“发达的”资本主义比,而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那种资本主义排除在外.全世界有18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其中发达国家只占很小比例,绝大多数处于落后、贫困状态.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他们自己的经济学家承认,中国人均生活水平是印度的三倍.尼加拉瓜有位叫卡德纳尔的神父提供了一个看待这个问题的新视角.1994年他在墨西哥《美洲纪事》杂志上撰文说:“新闻界得意洋洋地在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的失败,但是他们不提资本主义的更大的失败.资本主义只在世界10%或20%的人口中取得了成功.对于第三世界,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来说,资本主义是灾难性的,而资本主义的失败先于社会主义的失败.”其次,对客观事物要正确地使用对比,对比对象要有可比性.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正是缺乏可比的基础. 一是经济发展起点不同.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所承受的是封建的甚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烂摊子,这同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掠夺积累起来的“资本巨富”差异十分悬殊. 二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同.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腥的肮脏发迹史.正像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对劳动者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即使在今天,他们仍然凭借技术和资本的垄断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从中攫取巨额财富.而社会主义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三是经济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至今,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过四五十年历史,处于发展的初期,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尚未发育健全,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在艰苦探索中.而资本主义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即便如此,全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中,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也不过二十来个,特别是20世纪新独立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鲜有进入“富国俱乐部”的. 四是发展环境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之日起,就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乃至武装侵略,发展环境十分险恶.而资本主义国家则不一样.当资本主义大发展之时,从世界范围看,封建制度已经彻底衰落,国际环境对资本主义发展十分有利. 两相比较,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愈显珍贵和不易.如果我们把只有几十年发展历史、处于幼年时期的社会主义同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类比,这是不公正的;把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将来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相混同,以理想化的社会主义来苛求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这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前苏联从1928年到1940年,工业生产以年平均递增21%的速度持续发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创造出用短短十二年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用五十年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奇迹.从1951年到1980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高出美国1至2倍.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美国,使得苏美经济实力的差距日趋缩小.1950年,苏联工业产值不到美国工业产值的30%,而1980年则达到80%;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只有美国国民收入的31%,1980年则达到67%.此外,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军事力量等许多领域,苏联都具有优势或与美国旗鼓相当.例如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苏联制造并送上太空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靠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不靠殖民掠夺而创造出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还要看到,八十多年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经营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开辟了道路,在极大地解放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致使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有所缓解并获得新的发展生机,这就在总体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改变了世界的力量对比,遏制了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对二战以后半个多世纪中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
满意请采纳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8057/

推荐访问:订阅环境与发展期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