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故事3则--平安路遇过往回忆--婆媳加名战--乞丐的一句话,感动十三亿人

来源:故事 时间:2016-06-16 12:31:3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故事】

【感人故事3则--平安路遇过往回忆--婆媳加名战--乞丐的一句话,感动十三亿人】

第一篇:《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感人故事3则--平安路遇过往回忆--婆媳加名战--乞丐的一句话,感动十三亿人】

安于一隅ān yù yī yù

成语解释: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例  句: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

百不失一bǎi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例  句: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并为一谈bìng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不管三七二十一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成语解释: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不可一世bù kě yī shì

成语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例  句: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背城借一bèi chéng jiè yī

成语解释: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例  句: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女子,横见摧残,今欲背城借一,烦君属檄草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高人一等gāo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高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  句:他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等,实际上很平庸。

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

成语解释: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成语出处:《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宋·高斯得《耻堂存稿·留赵给事奏札》:“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例  句: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百星不如一月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语解释: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

成语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例  句:这篇文章论点不严密,不堪一击

背城一战bèi chéng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例  句:他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我们怎么背城一战呢?”(茅盾《子夜》十八)

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例  句: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

彼一时,此一时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语解释: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  句:彼一时,此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毕其功于一役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例  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不值一钱bù zhí yī qián

成语解释:比喻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例  句: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御史大夫被论》)

别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

成语解释: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成语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例  句: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

百不一存bǎi bù yī cún

成语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成语出处:《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

更进一竿gèng jìn yī gān

成语解释: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一鳞半甲yī lín bàn jiǎ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说一不二shuō yī bù èr

成语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例  句: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

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

成语解释: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例  句: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

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

成语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例  句: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果王”的美号》)

一生一世yī shēng yī shì

成语解释:一辈子。

不敢越雷池一步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语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例  句:是用来批评那些已经学习了很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艺术手法上陈陈相因的人们的。(秦牧《独创一格》)

不名一钱bù míng yī qián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例  句: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如何去得,惟有向亲朋借贷。(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不能赞一辞bù néng zàn yī cí

成语解释: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例  句:然文字之学,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略无私蓄,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不能赞一辞。(《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决一胜负jué yī shèng fù

成语解释: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例  句:……若不听我良言,只是与你决一胜负。(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成语解释: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不一而足bù yī ér zú

成语解释: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成语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  句: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不以一眚掩大德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易一字bù yì yī zì

成语解释: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不赞一词bù zàn yī cí

成语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例  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词,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不值一顾bù zhí yī gù

成语解释: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  句:相反地,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不值一顾。(毛泽东《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善于时局的声明》)

一干人犯yī gān rén fàn

成语解释:指罪犯和有关的人。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例  句: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猖獗一时chāng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百无一失bǎi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例  句:这项任务很重要,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百无一失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

成语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成语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例  句: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一举两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惩一儆百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例  句:兄弟今天定要惩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吃一堑,长一智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挂一漏万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解释: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例  句: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例  句:如果我们再知道他们是好到如之问《祭杨盈川文》所说的那程度,我们便更能了然于王、杨与沈、宋所以是一脉相承之故。(闻一多《四杰》)

一命呜呼yī mìng wū hū

成语解释: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例  句:汤峻岩说:“杀两个叫花子开张!这两个叫花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吹皱一池春水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成语解释: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成语出处: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一度chūn fēng yī dù

成语解释: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例  句:春风一度,即别东西,何劳审究,岂将留名字作贞坊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春宵一刻chūn xiāo yī kè

成语解释: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成语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切众生yī qiè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成语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例  句: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一日千里yī r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例  句: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打成一片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例  句: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朱自清《论通俗化》)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例  句: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  句: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倒打一耙dào dǎ yī pá

成语解释:《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例  句:看来,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登高一呼dēng gāo yī hū

成语解释: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例  句: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丁一卯二dīng yī mǎo èr

成语解释: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丁一确二dīng yī què èr

成语解释: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易三》:“修辞便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例  句:知县见他丁一确二说着,有些信将起来道:“果有这等事!不要冤屈了平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举国一致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例  句: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举一废百jǔ yī fèi bǎi

成语解释: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不识一丁bù shí yī dīng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  句: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例  句:我军下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终于杀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不屑一顾bù xiè yī gù

成语解释: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  句: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不屑一顾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八回)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例  句: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语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一之谓甚yī zhī wèi shèn

成语解释: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独一无二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例  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多此一举duō cǐ yī jǔ

成语解释: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例  句: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以一知万yǐ yī zhī wàn

成语解释: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例  句: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yùn yòng zhī miào,cún hū yī xīn

成语解释: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成语出处:《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例  句: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毛泽东《论持久战》)

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

成语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例  句: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罚一劝百fá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例  句: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宋·欧阳修《新唐书》)

反戈一击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

例  句: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坟·写在〈坟〉后面》)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成语解释: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一概而论yī gài ér lùn

成语解释: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例  句: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步调一致bù diào yī zhì

成语解释: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例  句:两小小组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任务完成得很好。

浮一大白fú yī dà bái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例  句:得此喜信,胜听挞音,当浮一大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一哄而散yī hōng ér sàn

成语解释: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例  句: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一哄而散了。(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一挥而成yī huī ér chéng

成语解释: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出处:宋·蔡□《铁围山丛谈》:“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顾谓客子:‘欲何字耶?’恶客即拱而答:‘某愿作龟山字尔。’公乃大笑,因一挥而成。”

例  句: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宋史·文天祥传》)

一技之长yī jì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成语出处: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例  句: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回)

千篇一律qiān piān yī lǜ

成语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例  句: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高人一筹gāo rén yī chóu

成语解释: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劝百讽一quàn bǎi fěng yī

成语解释: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各执一词gè zhí yī cí

成语解释: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例  句: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成一家言chěng yī jiān yán

成语解释: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成语出处:《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更上一层楼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成语出处: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例  句:形势发展了,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上一层楼

一口三舌yī kǒu sān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三位一体sān wèi yī tǐ

成语解释: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雷二闪yī léi èr shǎn

成语解释:形容躲避迅速。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成语解释: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百无一是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例  句: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冠绝一时guàn jué yī shí

成语解释: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例  句:凝古辞学精敏,义理该通,凡数千言,冠绝一时,天下仰风。(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十)

传诵一时chuán s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例  句: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鲁迅《洋服的没落》)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

成语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例  句: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尝鼎一脔cháng dǐng yī luán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例  句: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宿弊一清sù bì yī qīng

成语解释: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

成语解释: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癸辛杂识》:“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划一不二huà yī bù èr

成语解释: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成语出处:《汉书·曹参传》:“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例  句:于是文章也就不能划一不二,可说之处说一点,不能说之处便罢休。(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

一片焦土yī piàn jiāo tǔ

成语解释: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天字第一号tiān zì dì yī hào

成语解释: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那女眷且是生得美貌,打听来是这客人的爱妾,日日雇了天字一号的太湖船,摆了盛酒,吹弹歌唱俱备,携了此妾下湖。”

通同一气tōng tóng yī yì

成语解释:串通在一起。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

回眸一笑huí móu yī xiào

成语解释: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例  句: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回眸一笑,若与目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万死一生wàn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宋·陆游《晚泊》诗:“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例  句: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成语解释: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从一而终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语解释: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成语出处:《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例  句:同一个人,怎的女子就该从一而终,男子便许大妻大妾?(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浑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例  句: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聪明一世cōng míng yī shì

成语解释: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一日之长yī rì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烜赫一时xuǎn hè yī shí

成语解释:烜赫: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例  句:然而,七百年前,它却的的确确曾经是欧亚大陆烜赫一时的中心。(秦牧《访蒙古古都遗迹》)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例  句: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例  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一时半刻yī shí bàn kè

成语解释:指很短的时间。

加人一等jiā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  句:你这见解,一定加人一等,这等玄妙高超法,我两个怎能帮助你得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一败涂地yī bài tú dì

成语解释: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一斑窥豹yī bān kuī bào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江天一色jiāng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成语出处: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一棒一条痕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扎实。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鹪鹩一枝jiāo liáo yī zhī

成语解释: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孑然一身jié rán yī shēn

成语解释:孤孤单单一个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例  句:只是公子孑然一身,又没盘缠,怎能够装载回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一碗水端平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

成语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例  句: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诗)

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例  句:您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九死一生不当个耍。(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

定于一尊dìng yú yī zūn

成语解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

成语解释:少数敌不过多数。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

成语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成语出处:《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例  句:徒以误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

决一雌雄jué y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匈奴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一差二错yī chà èr cuò

成语解释: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决一死战jué yī sǐ zhàn

成语解释:对敌人拼死决战。

独霸一方dú bà yī fāng

成语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语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例  句: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独步一时dú bù yī shí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宣和画谱》卷十一:“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一应俱全yī yīng jù quán

成语解释: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例  句:厨房里的各种调味作料,一应俱全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一元复始yī yuán fù shǐ

成语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成语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灵机一动líng jī yī dòng

成语解释: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例  句:灵机一动,撒了一个谎。(周立波《暴风骤雨》十一)

一锤子买卖yī chuí zi mǎi mài

成语解释: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略见一斑lüè jiàn yī bān

成语解释:比喻从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就略见一斑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

略胜一筹lüè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例  句: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略胜一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一代风流yī dài fēng liú

成语解释: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后山诗注·丞相温公挽词》:“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罗掘一空luó jué yī kōng

成语解释: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例  句: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回)

眉毛胡子一把抓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例  句:如今一上船,便觉得另是一番风味,耳目一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一得之愚yī dé zhī yú

成语解释: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èr hǔ xiāng dòu, 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成语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知一万毕zhī yī wàn bì

成语解释: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zhōng hé shī zhō,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

成语出处:《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一方之任yī fāng zhī rèn

成语解释: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成语出处:《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偶一为之ǒu yī wéi zhī

成语解释: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一分为二yī fēn wéi èr

成语解释: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平地一声雷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

成语解释: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韦庄《喜迁莺》:“凤衔金榜出门来,平地一声雷。”

例  句:虽然是运不齐,他可也志不灰。只等待桃花浪暖蛰龙飞,平地一声雷。(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

一改故辙yī gǎi gù zhé

成语解释: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风行一时fēng xíng yī shī

成语解释: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一个萝卜一个坑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  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铅刀一割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牵一发而动全身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qiān bù yī qiāng,qiān rén yī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千金一掷qiān jīn yī zhì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成语出处:唐·李白《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一狐之腋yī hú zhī yè

成语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例  句: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

千里一曲qiān lǐ yī qǔ

成语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千里姻缘一线牵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成语解释: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一己之私yī jǐ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例  句:上则扰乱政治,下则摇惑民心,皆由腐败官僚有意编造,以快一己之私。(章炳麟《致报界俱进会书》)

一家之计yī jiā zhī jì

成语解释: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高出一筹gāo chū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例  句:孙文慨然道:“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千载一时qiān zǎi yī shí

成语解释: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

例  句: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载一时之治,删弃文法,捐除科条,裁损吏议,亲总其大纲大纪,以进退一世。(清·龚自珍《明良论》)

青山一发qīng shān yī fà

成语解释: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成语出处: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全国一盘棋quán guó yī pán qí

成语解释: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别树一帜bié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  句: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

一介书生yī jiè shū shēng

成语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例  句: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思。(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人手一册rén shǒu yī cè

成语解释: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一举手之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

成语解释: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例  句: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一客不烦二主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成语解释: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一孔之见yī kǒ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例  句: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róng xī zhī ān,yī ròu zhī wèi

成语解释: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成语出处:《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如出一口rú chū yī kǒu

成语解释: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下》:“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例  句: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如出一辙rú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例  句: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

成语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  句: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杀一儆百shā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例  句: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苟安一隅gǒu ān yī yú

成语解释: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例  句: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

上下一心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语解释:上上下下一条心。

成语出处:《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孤注一掷gū z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成语出处:《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例  句: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稍逊一筹shāo xùn yī chóu

成语解释: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shě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成语解释: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盛极一时shèng jí yī shí

成语解释: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成语出处:清·方东树《刘悌堂诗集序》:“刘氏名弗耀于远,而其说盛行一时。”

例  句:侨胞亦知崇拜本国至圣,保存东方文明,故能发扬光大,盛极一时也。(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一路顺风yī lù shùn fēng

成语解释: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例  句:我们这次出门旅行真是一路顺风,沿途一点儿也没有耽误。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例  句: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姚雪垠《李自成》)

桂林一枝guì lín yī zhī

成语解释: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首屈一指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例  句: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

数一数二shǔ yī shǔ èr

成语解释: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例  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例  句: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串通一气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语解释:相互勾结,一个鼻孔出气。

例  句:他们和赌馆的人虽然串通一气,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

成语解释: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例  句: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窗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哄动一时hōng d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例  句: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念之差yī niàn zhī chā

成语解释: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例  句:世间孽子、孤臣、义夫、节妇,其贤不肖往往只在一念之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  句: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一盘散沙yī pán sǎn shā

成语解释: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例  句:一盘散沙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一片冰心yī piàn bīng xīn

成语解释: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成语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欢聚一堂huān jù yī táng

成语解释: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天下一家tiān xià yī jiā

成语解释: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例  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一抔黄土yī póu huáng tǔ

成语解释: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成语出处:《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铁板一块tiě bǎn yī kuài

成语解释: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

一钱不落虚空地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

成语解释:比喻丝毫不浪费。

同出一辙tóng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同功一体tóng gōng yī tǐ

成语解释: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成语出处:《史记·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例  句:郑父与克,同功一体之人,克诛,郑父安得不惧。(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万口一谈wàn kǒu yī tán

成语解释: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毁誉不一huǐ yù bù yī

成语解释: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例  句: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

万无一失wàn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史记·淮队侯列传》:“以此参之,万不失一。”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例  句:郑成功安慰她,只要仙霞岭守得住,延平万无一失!(华而实《汉衣冠》二)

万众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例  句:万众一心,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网开一面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例  句: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一人有庆yī rén yǒu qìng

成语解释: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成语出处:《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闻一知二wén yī zhī èr

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闻一知十wén yī zhī shí

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混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例  句:这幅山水画气势雄壮,结构紧凑,混然一体

无一不知wú yī bù zhī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九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成语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例  句:心口如一,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心有灵犀一点通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成语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例  句:大师们的艺术手法,常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秦牧《叠句的魅力》)

虚晃一枪xiù huàng yī qiāng

成语解释: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栾廷玉抵当不住,虚晃一枪,败阵而走。”

一觞一咏yī shāng yī yǒng

成语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嫣然一笑yān rán yī xiào

成语解释: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例  句: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

一身两头yī shēn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一身是胆yī shēn shì dǎn

成语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季布一诺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例  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茅盾《子夜》十)

季路一言jì lù yī yán

成语解释:比喻信用极好。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例  句:此事君亲见之,惟季路一言,无他言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伯言》)

摇身一变yáo shēn yī biàn

成语解释: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稞(棵)松树。”

例  句:就这样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变成了川汉铁路的“保路同志会”。(郭沫若《反正前后》)

一把死拿yī bǎ sǐ ná

成语解释: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例  句: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是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心中怪高兴的。(老舍《骆驼祥子》八)

一败如水yī bài r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一手一足yī shǒu yī zú

成语解释: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成语出处:《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一树百获yī shù bǎi huò

成语解释: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一丝半粟yī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一板三眼yī bǎn sān yǎn

成语解释: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例  句: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一丝两气yī sī liǎ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

一岁九迁yī suì jiǔ qiān

成语解释: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南史·到撝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一本万利yī běn wàn lì

成语解释:本钱小,利润大。

成语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例  句:旧时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经:“一本万利”。就是说,出最小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郭小川《一本万利》)

一弹指顷yī tán zhǐ qǐng

成语解释: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

一天星斗yī tiān xīng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成语出处: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一笔勾销yī bǐ gōu xiāo

成语解释:把账一笔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

例  句:如有班部监司,不才官吏,一笔勾销,永不叙用。(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

一笔抹煞yī bǐ mǒ shā

成语解释: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所以天降奇灾,北拳南革,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例  句:我们对每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不能因为他犯了错误,就一笔抹煞他的优点。

一退六二五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一往无前yī wǎng wú qián

成语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例  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一表人才yī biǎo rén cái

成语解释: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例  句:太子波前妃生子名夫差,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一问三不知yī wèn sān bù zhī

成语解释: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例  句: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一无长物yī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例  句:吾倒替筱亭做了一句“绿毛乌龟玛瑙泉”。倒是自己一无长物怎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

一波三折yī bō sān zhé

成语解释: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例  句: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里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不扭众yī bù niǔ zhòng

成语解释: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

成语解释:什么也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学生望后便倒,扶起,良久方醒。问之一无所知。”

例  句:对于世界历史,他一无所知

一不做,二不休yī bū zuò,èr bù xiū

成语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例  句:到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茅盾《子夜》七)

洞察一切dòng chá yī qiè

成语解释: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例  句:他是一位能够洞察一切的政治家。

一步一个脚印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踏实。

一笑置之yī xiào zhì zhī

成语解释: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观水叹》诗:“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例  句:漕台见他如此说法,晓得他牛性发作,也只好一笑置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一草一木yī cǎo yī mù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例  句: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一心一计yī xīn yī jì

成语解释:一心一意。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一星半点yī xīng bàn diǎn

成语解释:形容极少。

例  句:她是个干净利索的人,家里让她收拾得连一星半点的灰尘都没有。

一薰一莸yī xūn yī yóu

成语解释: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例  句: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今天好算的香臭会花粪宴了。(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

一场春梦yī chǎng chūn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韦縠《才调集·张泌〈寄人〉诗》:“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宋·赵令持《侯鲭录》卷七:“有老妇年七十,谓坡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例  句: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一言难尽yī yán nán jìn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成语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例  句:说起这件事,真是一言难尽,等有时间我们再详谈。

一言一行yī yán yī xíng

成语解释:每句话,每个行动。

成语出处:清·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可发一噱kě fā yī jué

成语解释:真引人发笑。

一朝天子一朝臣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

成语解释: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成语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窥豹一斑kuī bào yī bān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有的人孤陋寡闻,窥豹一斑,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一吟一咏yī yīn yī yǒng

成语解释:指吟诗作赋。

成语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一成一旅yī chéng yī lǚ

成语解释: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例  句:同川之甚,千钧系发,复得诸弟与松岑诸君,尽力持护,一成一旅,芽蘖在兹。(章炳麟《致柳亚庐书》)

一尺水十丈波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 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聊备一格liáo bèi yī gé

成语解释: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一语破的yī yǔ pò dì

成语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例  句: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聊胜一筹liáo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略微高出一点儿。

一传十,十传百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成语解释: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成语出处:宋·陶彀《清异录·丧葬》:“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闰。”

一串骊珠yī chuàn lí zhū

成语解释: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一朝之忿yī zhāo zhī fèn

成语解释: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例  句:小人一朝之忿,曾身之不遑恤,非其性之尽也。(《二程全书·粹言二》)

一床两好yī chuáng liǎng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枕黄梁yī zhěn huáng liáng

成语解释: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例  句:他规划的远景不过是一枕黄梁罢了。

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

成语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例  句: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么。(清·颐琐《黄绣球》第八回)

一纸空文yī zhǐ kōng wén

成语解释: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例  句:活佛喇嘛毫无见识,一任外人播弄,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一掷百万yī zhì bǎi wàn

成语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成语出处:《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例  句:到那赌,刘毅一掷百万,是顷刻间可以破家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一寸丹心yī cùn dān xīn

成语解释:丹心:赤心,忠贞的心。一片赤诚的心。

成语出处:唐·杜甫《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例  句: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宋·杨万里《新徐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一搭两用yī dā liǎng yòng

成语解释: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略逊一筹lüè xùn yī chóu

成语解释: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一字一珠yī zì yī zhū

成语解释: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啭喉疑是击珊瑚。”

例  句: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至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一座皆惊yī zuò jiē jīng

成语解释: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例  句: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座皆惊。(明·李贽《初潭集·君臣六》)

以一持万yǐ yī chí wàn

成语解释: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一刀两断yī dāo liǎng duàn

成语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例  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毛泽东《实践论》

一得之功yī dé zhī gōng

成语解释: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yī dé zhī jiàn

成语解释: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秦牧《艺海拾贝·新版前记》)

有一无二yǒu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又弱一个yòu ruò yī gè

成语解释: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名震一时míng zhèn yī shí

成语解释: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新唐书·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振臂一呼zhèn bì yī hū

成语解释: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例  句: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姚雪垠《李自成》)

知其一,不知其二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例  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例  句: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二一添作五èr yī tiān zuò wǔ

成语解释: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例  句:我们一言为定,不管赚多赚少,二一添作五

一发破的yī fā pò dì

成语解释: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成语出处:《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自成一家zì chéng yī jiā

成语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成语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例  句:乃公之文章,则自成一家,足以千秋不朽。(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例  句: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一反常态yī fǎn cháng tài

成语解释: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例  句:他平时总是有说有笑,今天却一反常态,默不作声。

一饭千金yī fàn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例  句:马周道:“壁上诗句犹在,一饭千金岂可忘也。”(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捏一把汗niē yī bǎ hàn

成语解释: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一飞冲天yī fēi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风吹yī fēng chuī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成语解释: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例  句:《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秦牧《幻想的彩翼》)

睥睨一切pì nì yī qiè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成语解释: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例  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文章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出自fù zhòng xiū

成语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例  句: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例  句: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破题儿第一遭pò tí ér dì yī zāo

成语解释: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一干二净yī gān èr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例  句:从前学过的一点天文学知识,长期不用,早忘得一干二净

漆黑一团qī hēi yī tuán

成语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例  句: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个巴掌拍不响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七次量衣一次裁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成语解释: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一股脑儿yī gǔ nǎo er

成语解释:通通。

讽一劝百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例  句: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一官半职yī guān bàn zhí

成语解释:泛指官职。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千山万水。”

一轨同风yī guǐ tóng fēng

成语解释: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一棍子打死yī gùn zi dǎ sǐ

成语解释: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一国三公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  句: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一寒如此yī hán rú cǐ

成语解释: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例  句: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元·方回《次韵许大初见赠》诗)

付之一炬fù zhī yī jù

成语解释: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例  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付之一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一呼百诺yī hū bǎi nuò

成语解释: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例  句: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第十三回)

一呼百应yī hū bǎi yìng

成语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例  句: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壶千金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  句: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一簧两舌yī huáng liǎng shé

成语解释:比喻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付之一叹fù zhī yī tàn

成语解释: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

成语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例  句: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一麾出守yī huī chū shǒu

成语解释: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例  句:五载司刑,一麾出守。(清·钱谦益《河南按察司副使岳骏声授中宪大夫制》)

付之一笑fù zhī yī xiào

成语解释: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例  句: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二回)

千虑一得qiān lǜ yī dé

成语解释: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南史·虞寄传》)

一家眷属yī jiā juàn shǔ

成语解释:眷属:家属,亲属。比喻出于同一流派。

例  句:《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

千虑一失qiān lǜ yī shī

成语解释: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一家之言yī jiā zhī yán

成语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一见倾心yī jiàn qīng xīn

成语解释:倾心:爱慕。初次见面就十分爱幕。

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成语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宋·张洎《贾氏谭录》:“李邺侯(泌)为相日,吴人顾况西游长安,邺侯一见如故。”

例  句: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一见如旧yī jiàn rú jiù

成语解释: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成语出处:《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例  句:我与他虽从未谋面,但我们一见如旧,无话不谈。

一见钟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

成语解释: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一箭上垛yī jiàn shàng duò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语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例  句: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一箭之地yī jiàn zhī dì

成语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一箭之遥yī jiàn zhī yáo

成语解释: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一浆十饼yī jiāng shí bǐng

成语解释: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正己传》:“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

一介不取yī jiè bù qǔ

成语解释: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例  句: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

人己一视rén jǐ yī shì

成语解释: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一举成名yī jǔ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例  句: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刘祁《归潜志》卷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语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例  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高阳《胭脂井》)

一举千里yī jǔ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人一己百rén yī jǐ bǎi

成语解释: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一举一动yī jǔ yī dòng

成语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例  句:她的一举一动都象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老舍《骆驼祥子》十五)

日长一线rì cháng yī xiàn

成语解释: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成语出处: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一决雌雄yī jué cí xióng

成语解释: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例  句: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日复一日rì fù yī rì

成语解释: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例  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涯几何,宁堪此弃掷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一刻千金yī kè qiān jīn

成语解释: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成语出处: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例  句: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一刻千金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日甚一日rì shèn yī rì

成语解释:一天比一天厉害。

一口两匙yī kǒu liǎ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贪多。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语解释: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一口吸尽西江水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成语解释: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口咬定yī kǒu yǎo dìng

成语解释: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例  句:老山东摇摇头,一口咬定:“不用看,我心里有数!我家的秤老辈用的,十四两顶新秤一斤,错不了。”(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一章)

一块石头落地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

成语解释: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一匡天下yī kuā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

成语解释: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例  句:昔尧作《大章》,一夔已足。(《后汉书·曹褒传》)

一馈十起yī kuì shí qǐ

成语解释: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成语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一来二去yī lái èr qù

成语解释: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一览无余yī lǎi wú yú

成语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例  句: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朱自清《南京》)

一劳永逸yī láo yǒng yì

成语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成语出处: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例  句: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的事却极少。(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

赏一劝百shǎ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成语出处:《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一力承当yī lì chéng dāng

成语解释:独自负责。

一了百当yī liǎo bǎi dàng

成语解释:指办事妥当、彻底。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

一了百了yī liǎo bǎi liǎo

成语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例  句: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稍胜一筹shāo shèng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例  句:废物利用又何尝不是“消磨生命”之术,但也许比“纵酒”稍胜一筹罢。(鲁迅《两地书》二五)

一鳞半爪yī lín bàn zhǎo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例  句: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蒐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耳。(清·叶廷琯《鸥波渔话·莪洲公诗》)

一鳞一爪yī lín yī zhǎo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例  句:批评陶诗,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一鳞一爪,虽然不是全韵,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

一溜烟yī liú yān

成语解释:形容跑得很快。

一龙一蛇yī lóng yī shé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成语出处:《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传》:“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一龙一猪yī lóng yī zhū

成语解释: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一路福星yī lù fú xīng

成语解释: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例  句:《四友斋从说》:“宋鲜于侁,人谓之一路福星。”(清·翟灏《通俗编·祝诵一路福星》)

一路平安yī lù píng ān

成语解释: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十九:“一路平安,行了一月有余,来到旧日泊船之处。”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成语解释: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成语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一落千丈yī luò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成语出处: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例  句:所以喜奎一嫁,转瞬坤伶声势,一落千丈,伶界牛耳,又让男伶夺去。(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六回)

十死一生shí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生命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汉书·孝宣许皇后传》:“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例  句:这里一马平川,连座小山也没有。

始终如一shǐ zhōng rú yī

成语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成语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  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一脉相传yī mài xiāng chuán

成语解释: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例  句:北京的流言报,是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章士钊“整顿学风”以还,一脉相传,历来如此的。(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

成语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例  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一面如旧yī miàn rú jiù

成语解释: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成语出处:《晋书·张华传》:“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一面之词yī miàn zhī cí

成语解释: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例  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一面之交yī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成语出处: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例  句:咱们总算有一面之交,在兵营里你伺候过我;再说咱们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担着好大的处分来给你送个信。(老舍《骆驼祥子》十一)

一瞑不视yī míng bù shì

成语解释: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例  句:一瞑不视,亦已矣。(章炳麟《马良请速开国会》)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例  句:一鸣惊人,实在是出乎意外。(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合而为一hé ér wéi yī

成语解释: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例  句: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

一模一样yī mó yī yàng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例  句:这两件衣服从颜色到款式虽然一模一样,但质量却有很大差别。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

成语解释: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例  句: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一木难支yī mù nán zhī

成语解释: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成语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例  句: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真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

成语解释: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

例  句: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太仓一粟tài cāng yī sù

成语解释: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一年之计在于春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语解释: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昙花一现tán huā yī xiàn

成语解释: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成语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例  句:这种盛况,只是昙花一现

一牛九锁yī niú jiǔ suǒ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成语解释: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例  句: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

一拍即合yī pāi jí hé

成语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例  句:两个人一个要买,一个要卖,一拍即合,很快成交。

天各一方tiān gè yī fāng

成语解释: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成语出处: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例  句: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一喷一醒yī pēn yī xǐng

成语解释: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成语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天下第一tiān xià dì yī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后汉书·胡广传》:“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一片宫商yī piàn gōng shāng

成语解释: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天下乌鸦一般黑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一片汪洋yī piàn wāng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一贫如洗yī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例  句: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邹韬奋《我的母亲》)

一颦一笑yī pín yī xiào

成语解释: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例  句:金门玉堂临水居,一颦一笑千万余。(南朝梁·萧统《龙笛曲》)

焕然一新huàn rán yī xīn

成语解释: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例  句:依中国法度,造作旗帜大纛,焕然一新。(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一回)

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成语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例  句: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叶圣陶《英文教授》)

一气呵成yī qì hē chéng

成语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例  句: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

一谦四益yī qiān sì yì

成语解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成语出处:《周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黄梁一梦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例  句: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梁一梦遂成仙道。(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一钱不值yī qián bù zhí

成语解释: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例  句:其中更生出无数谣言,添了无数假话,竟把个瞿耐庵说得一钱不值,恨不得早叫这个瘟官离任才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

一钱如命yī qián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成语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例  句: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茅盾《子夜》六)

此一时,彼一时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语解释: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  句:此一时,彼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一琴一鹤yī qín yī hè

成语解释: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例  句: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

一清二白yī qīng èr bái

成语解释:比喻清楚、明白。

例  句:他的历史一清二白,没有任何污点。

一清如水yī qīng r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一穷二白yī qióng èr bái

成语解释: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例  句:对于书法,我刚刚学起,基础很差,几乎是一穷二白

一丘一壑yī qiū yī hè

成语解释: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例  句:兄以一丘一壑过之,且筑圹于侧,与山缔生死盟。(明·徐宏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

一丘之貉yī qiū zhī hè

成语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例  句: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一去不复返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例  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

毁于一旦huǐ yú yī dàn

成语解释: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例  句: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

成语解释: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例  句: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语解释: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荟萃一堂huì cuì yī táng

成语解释: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一人之交yī ré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成语出处:《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一仍旧贯yī réng jiù guàn

成语解释: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例  句:其谱一仍旧贯,并未变动。(鲁迅《且介亭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九迁yī rì jiǔ qiān

成语解释: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例  句: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蕃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一日三秋yī rì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日三省yī rì sān xǐng

成语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万机yī rì wàn jī

成语解释: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一日万里yī rì wàn lǐ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成语出处:唐·苏鄂《杜阳杂编》卷中:“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一日之长yī rì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例  句: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

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例  句:可见“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朱自清《诗言志辩·诗言志(三)》)

一日之雅yī rì zhī yǎ

成语解释: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汉书·谷永传》:“永奏书谢凤曰:‘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一如既往yī rú jì wǎng

成语解释: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一扫而空yī sǎo ér kōng

成语解释: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例  句: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首选,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机杼一家jī zhù yī jiā

成语解释: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焉?”

一蛇两头yī shé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一身都是胆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语解释:极言胆大勇敢。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例  句: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一身都是胆,信不虚也。(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一身而二任yī shēn ér èr rèn

成语解释: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成语出处:《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例  句: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得也。(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言行不一yán xíng bù yī

成语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例  句: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言行不一

一身两役yī shēn liǎng yì

成语解释:一个人做两件事。

成语出处:《梁书·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当头一棒dāng tóu yī bàng

成语解释: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例  句:孔子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鲁迅《故事新编·出头》

一身五心yī shēn wǔ xīn

成语解释:比喻杂念很多。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

成语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例  句: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成语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成语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例  句:我深知这局棋关系重大,绝不能到最后出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陈祖德《超越自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南史·陈暄传》:“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例  句:这意思很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敌压境,你们不说打仗,反到逃跑,好,留下枪支,交给我们,看我们的吧。(孙犁《光荣》)

一石二鸟yī shí èr niǎo

成语解释: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南史·陈暄传》:“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例  句: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拿出全部力量来拼搏。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成语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例  句: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一室生春yī shì shēng chūn

成语解释: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一世龙门yī shì lóng mén

成语解释: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一世之雄yī shì zhī xióng

成语解释: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宋·苏轼《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一手包办yī shǒu bāo bàn

成语解释: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一手托天yī shǒu tuō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价增一顾jià zēng yī gù

成语解释: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一手遮天yī shǒu zhē tiān

成语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成语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一般见识yī bān jiàn shí

成语解释: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一双两好yī shuāng liǎng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成语出处:宋·曾糙《高斋漫录》记载:夫成郎中相貌丑陋,岳母很厌恶他。新婚之夜,成写了一首诗:“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剑头一吷jiàn tóu yī xuè

成语解释: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例  句: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宋·苏轼《再游径山》诗)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例  句: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成语出处:《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例  句: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诗)

一丝不紊yī sī bù wěn

成语解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一板一眼yī bǎn yīn y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例  句:他办事因循守旧,一板一眼,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丝一毫yī sī yī háo

成语解释: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例  句: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一瓣心香yī bàn xīn xiāng

成语解释: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成语出处:唐·韩偓《仙山》诗:“一柱一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例  句:编者谨掬一瓣心香,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申报》副刊《自由谈》

一索得男yī suǒ dé nán

成语解释:旧时指头胎生子。

成语出处:《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一塌刮子yī tā guā zi

成语解释:总共加在一起。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

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例  句: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

一榻横陈yī tà héng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北齐》诗之一:“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一潭死水yī tán sǐ shuǐ

成语解释:潭:深水坑。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例  句: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一体同心yī tǐ tóng xīn

成语解释: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成语出处:《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一鼻孔出气yī bí kǒng chū qì

成语解释: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一统天下yī tǒ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成语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例  句: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一团和气yī tuán hé qì

成语解释: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成语出处: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例  句: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一团漆黑yī tuán qī hēi

成语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例  句: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清。

一推两搡yī tuī liǎng sǎ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再推托。

九九归一jiǔ jiǔ guī yī

成语解释: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一臂之力yī bì zhī lì

成语解释: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例  句: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一往情深yī wǎng qíng shēn

成语解释: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例  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词)

一表非凡yī biǎo fēi fán

成语解释: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例  句: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一网打尽yī wǎng dǎ jìn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例  句:人民也会想到:使汉奸合法化的,自己就是汉奸,人民的决心是要一网打尽的。(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一文不名yī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一个钱都没有。

一秉至公yī bǐng zhì gōng

成语解释: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一窝蜂yī wō fēng

成语解释: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一病不起yī bìng bù qǐ

成语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一无可取yī wú kě qǔ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例  句:他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并不是一无可取,他也有许多长处值得大家学习。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例  句: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一无所长yī wú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专长。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性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成语解释: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浪淘沙》词:“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例  句:这个故事的情节曲折生动,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一无所能yī wú suǒ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能耐也没有。

一无所取yī wú suǒ qǔ

成语解释: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例  句: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权贵,费千金盛设,十分丑态,一无所取,徒传笑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带一字的成语及解释例句有哪些】默认分类句: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外头债务满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成语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  句: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一五一十yī wú yī shí

成语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例  句: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一物不知yī wù bù zhī

成语解释: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例  句:论起“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道理,这是正当办法。(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一物降一物yī wù xiáng yī wù

成语解释: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

例  句: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有一个东西进攻,也有一个东西降他。(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一步登天yī bù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成语出处:清·徐珂《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当监临,斯文扫地。”

例  句: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渐积累,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一息尚存yī xī shàng cún

成语解释: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例  句: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一相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一笑千金yī xiào qiān jīn

成语解释: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成语出处: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例  句: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二回)

一步一鬼yī bù yī guǐ

成语解释: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例  句:俗有一步一鬼之语,却本之《论衡》(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俗语有本》)

一蟹不如一蟹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成语出处: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例  句:以其嗜蟹,自蝤蛑至蟛蚏,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清·翟灏《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成语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例  句: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一心一德yī xīn yī dé

成语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斗南一人dǒu nán yī rén

成语解释: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  句: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一长两短yī cháng liǎng duǎn

成语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一行作吏yī xíng zuò lì

成语解释:一经做了官。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例  句:夫人犹诃遣之。耿曰:“今一行作吏,何得复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梦公主》)

一长一短yī cháng yī duǎ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絮叨。

一言半语yī yán bàn yǔ

成语解释: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成语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例  句:一言半语,受千辛万苦。(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  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成语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例  句: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一倡百和yī chàng bǎi hè

成语解释: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例  句:有年老者,以为财神变相,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一倡百和,比户皆然,喧闹半时。(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一言为定yī yán wéi dìng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例  句: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一唱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一言以蔽之yī yán yǐ bì zhī

成语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例  句: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

成语解释: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例  句:自此一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衣带水yī yī dài shuǐ

成语解释: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成语出处:《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例  句: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一以当十yī yǐ dāng shí

成语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一以贯之yī yǐ guàn zhī

成语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例  句: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刘征泰《苏步青》)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

成语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例  句: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成不变yī chéng bù biàn

成语解释: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例  句: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一饮一啄yī yǐn yī zhuó

成语解释: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例  句: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利出一孔lì chū yī kǒng

成语解释: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成语出处:《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一拥而上yī yōng ér s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一隅三反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隅之地yī yú zhī dì

成语解释: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成语出处:《南史·王弘传论》:“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

一隅之见yī yú zhī jiàn

成语解释: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论语·述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例  句: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 ,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明·王守仁《语录一》)

一语道破yī yǔ dào pò

成语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触即发yī chù jí fā

成语解释: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例  句: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毛泽东《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

一元大武yī yuán dà wǔ

成语解释: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一触即溃yī chù jí kuì

成语解释: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

例  句:我军已兵临城下,敌人军心涣散,一触即溃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成语解释: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张一弛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例  句: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麟凤一毛lín fèng yī máo

成语解释: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成语出处: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成语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例  句:将来可以独当一面,只嫌功名心重些。(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成语解释: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例  句:即如今日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清·严复《论世变之亟》)

一床锦被遮盖yī chuáng jǐn bèi zhē gài

成语解释: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一针见血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例  句: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一针一线yī zhēn yī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要想搜我的丫头,这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一枕槐安yī zhěn huái ān

成语解释: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一锤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  句: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略高一筹lüè gāo yī chóu

成语解释: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例  句: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一枝之栖yī zhī zhī qī

成语解释: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一辞莫赞yī cí mò zàn

成语解释: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一致百虑yī zhì bǎi lǜ

成语解释: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

成语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例  句: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一掷千金yī zh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成语出处: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例  句:他仅用几句话,就把那种奢侈豪华,一掷千金的情景描绘出来了。

一柱擎天yī zhù qíng tiān

成语解释: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成语出处:唐·张固《独秀山》诗:“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唐·大诏令集·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成语出处:晋·杜预《左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一字不苟yī zì bù gǒu

成语解释: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一字不易yī zì bù g

成语解释: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成语出处:《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成语解释: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一字连城yī zì lián chéng

成语解释:极言文辞的精妙。

成语出处:《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  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一字一板yī zì yī bǎ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一代楷模yī dài kǎi mó

成语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一字之师yī z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一代谈宗yī dài tán zōng

成语解释: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成语出处:《晋书·潘京传》:“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

以求一逞yǐ qiú yī chěng

成语解释: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一箪一瓢yī dān yī piáo

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以一当十yǐ yī dāng shí

成语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以一奉百yǐ yī fèng bǎi

成语解释: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以一警百yǐ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一刀切yī dāo qiē

成语解释: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亿兆一心yì zhào yī xīn

成语解释:全国人民一条心。

盈盈一水yíng yíng yī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相隔不远。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一搭没一搭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

成语解释: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有一利必有一弊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成语解释: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有一得一yǒu yī dé yī

成语解释: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面目一新miàn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例  句:房间经过修饰,窗明几净,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有朝一日yǒu zhāo yī rì

成语解释:将来有那么一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有朝一日,我出矛庐指点世人迷,凭着我剑挥星斗,我志逐风雷。”

一德一心yī dé yī xīn

成语解释: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例  句:总要我们平民一德一心,这却什么事情做不来!(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成语解释: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丁不识yī dīng bù shí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  句: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在此一举zài cǐ yī jǔ

成语解释: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例  句:擒拿杨么,在此一举。(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三回)

一定不易yī dìng bù yì

成语解释: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例  句: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易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抹一鼻子灰mǒ yī bí zi huī

成语解释: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一定之规yī dìng zhī guī

成语解释:比喻已经决定了的办法。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成语解释: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一动不如一静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语解释: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例  句:再聪明的人,也不应该骄傲,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而再,再而三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成语解释: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成语出处:《尚书·多方》:“至于再,至于三。”《荡寇志》一○九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例  句: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众口一词zhòng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论议濮安懿王典礼札子》:“众口一辞(词),纷然不正。”

例  句:适才仇老所言姻事,众口一词,此美事也,有何不可?(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侏儒一节zhū rǔ yī jié

成语解释: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专心一志zhuān xīn yī zhì

成语解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成语出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例  句: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一志地学习。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成语解释: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  句: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己见。(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罪加一等zuì jiā yī děng

成语解释: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一帆风顺yī fán fēng shùn

成语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成语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  句: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例  句: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

八字没一撇bā zì méi yī piě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成语出处:《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例  句:我们是来保卫延安的,八字没一撇,延安就能放弃?(杜鹏程《保卫延安》)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uqing212149/

推荐访问:回忆过往的诗句 回忆过往的句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