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村间职网

来源:故事 时间:2018-11-28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故事】

百姓村间职网(共8篇)

百姓村间职网(一)

从《将相和》一课中,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廉颇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赵王呢?

从《将相和》一课中,我觉的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因为他(不畏强秦,为国争颜);廉颇是个(知错就改),因为(他知道原因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赵王是个(善用人才)的人,因为他(文用相如武有廉颇).

百姓村间职网(二)

将相和的故事人人皆知,管鲍之交为人称道,他们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ps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开设妓院的鼻祖哦
  蔺相如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秦伐赵,占领了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复攻赵,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王欲与赵王在渑池会盟言和(今河南渑池 廉颇
  县西),赵王非常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赵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赵王的果敢.赵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而未达到低洼大与赵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同时由于相如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
  廉颇卸职与三个村名
  话说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卸职,干脆走了吧;一会儿又觉得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万生灵乃赵国元气.,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   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
  赵军运沙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部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址.
  义士谏括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误中秦国反奸之计,起用赵括帅,替代廉颇.赵赴任后轻率出击.深通谋略的史正等八名义士,向赵进谏,赵不听,反扔掉谏书,把众义士轰出.当赵括率兵出击时,史正等义士又冒死拦路进谏,并斥责赵括有头无脑,要赵军或回营固守或从他们身上踏过.赵括怒,拔剑尽斩义士,后人于拦路进谏处立“八义士谏赵处”石碑,改村名为“八义镇”,今属长治县.
  秦筑空仓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岭叫老马岭.相传战国时秦国为进攻赵国之长平曾屯兵于此.秦军副帅王龅为
  一篓油水饺
  一篓油水饺是河北邯郸赵国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相传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铺店.有一天,赵国大将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见食客尝在嘴里,赢得了食客的好评,生意大为单位很好.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   李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

百姓村间职网(三)

新时期优秀党员有哪些人
及其事迹

  孔繁森
  山东省聊城市五里墩村人,生前系西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了10个春秋,为了西藏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在阿里期间,他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发展经济.他关心群众疾苦,收养藏族孤儿,用微薄的工资济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三次到医院为藏族同胞献血.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王启民
  浙江省湖州市人,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大庆油田从事地质开发研究工作近40年来,他先后主持 了油田分层注水、接替稳产、油田高含水期开发、表外储层开采等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或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民,特别是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1年作出了杰出贡献.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中青年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等光荣称号,被誉为"新时期铁人".
  李国安
  四川省成都市人,北京军区某给水工程团团长.他自1990年任团长以来,带领全团官兵,穿戈壁、走沙漠,行程几十万公里,为边疆军民打水井1100多眼,化验引水点9000多个,创造了水利工作的奇迹,为国防建设和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艰苦环境中,在腰患重病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身系一条钢腰带,用自已"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团长".
  徐虎
  上海市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山房管所水电修理工.从1985年起,他在自已服务管辖范围内,率先挂出了"公房夜间急修服务箱",每天晚上准时开箱,并及时上门为群众服务.十多年中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或节假日,他都坚持每晚7时准 时开箱,从未间断,被群众誉为"晚上19点钟的太阳."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李素丽
  北京市人,北京市公交总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当售票员15年中,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发扬"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行业精神,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成为"岗位作奉献的标兵",被誉为"盲人的眼睛、前不见古人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地、老百姓的亲闺女",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邱娥国
  江西省进贤县人,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户籍外勤民警.十几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以一脉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诚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气创一方文明,把爱心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那些残疾人,孤寡老人,迷路儿童、失足青少年等需要救助的普通百姓,被 誉为"群众的贴心人".他创造的工作经验被誉为"邱娥国工作法",在公安战线推广.曾荣获"一级英模等光荣称号.
  吴天祥
  湖北省钟祥县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他始终坚持"人生价值观,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普通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接待上访群众万余人次,处理问题近万件,积极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他为政清廉,拒绝吃请,拒收礼品,淡泊名利,用自己怕实际行动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榜样".
  史来贺
  河南省新乡县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刘庄村党委书记、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40年如一日,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从本村实际出发,率先搞乡镇企业,搞科学种田,把一个曾经是盐碱地、蛤蟆窝的"长工村",变成一个每年能为国家奉献10亿元的农工商建设基地,使刘庄走上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富裕之路,他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谭彦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谭彦从法院工作以来,特别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先后获得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中、大连市模范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模范等称号.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辽宁省委、大连市委分别作出了向谭彦同志学习的决定.
  袁隆平
  他研究杂交水稻的成功,完成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国际上认为,水稻的高秆变矮秆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给人类来了福音.从60年代开始,他就致力于研究世界公认的难题-杂交水稻研究. 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1973年10月,取得了"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从1976-1995年的2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28亿亩,累计增产稻谷2800亿公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他又研制了一批比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又培育出了中熟亚种间杂交稻-徐选S/长粒爪,其产量潜力每亩可达900公斤以上.他的研究 成果已推广到20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百姓村间职网(四)

清朝的民族关系中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改土归流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犟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疏,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推行.他建议对不法土司用计擒为上,以兵剿为次;使其自动投献为上,勒令纳土为次;既要用兵,又不专恃用兵.以武力相震慑,力争以政治手段解决.他要求调整云、贵、川等省边境的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以便统一事权,使地方官相机行事.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同年五月,首先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设立长寨厅(今贵州长顺).不久,清廷将原隶属四川的乌蒙、镇雄、东川三土府划归云南.鄂尔泰派游击哈元生领兵摧毁了叛乱的乌蒙土知府禄万锺、镇雄土知府陇庆侯的势力,改设乌蒙府(后改称昭通府,今云南昭通)、镇雄州.云贵改土归流的巨大声势,很快冲击到广西地区.五年,清廷以威慑力量革去泗城土知府岑映宸的职务,在其属南盘江以北地区设置永丰州(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划归贵州统辖.雍正帝为使云贵广西的改土归流事务得以统一筹划,特於六年底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同年,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今贵州榕江)、都匀府丹江(今贵州雷山)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与云贵广西接界的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本来就靠近内地,势力有限,在形势压力下,纷纷请求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於是在各该省长吏经营下改设村县.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参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上述六省以外的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如云南增设乌蒙镇、昭通雄威镇、普洱元威镇,贵州增加古州镇、台拱镇,广西另设右江镇,湖广添永顺协、永绥协等.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徵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原来土司只交纳很少的贡赋,而将残酷掠夺属民所得的大量银两尽收於己.改土归流后,变革赋役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徵收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徵税,数额一般少於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六省,其中贵州省改土归流的地区之广,大约相当於原设府县的面积.改土归流所涉及的民族很多,有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九年已基本实现.
改土归流后,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於经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勒索.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原来地区力量空虚.这不仅使原土司有了叛乱的口实,也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十三年春,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鼓动百姓发动叛乱.叛乱者深入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雍正帝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於乾隆元年(1736)平定叛乱,清廷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雍正朝的改土归流还只是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实行,未改流的地方还不少.即使改流处,也还保留原土司的残馀势力,他们仍能不同程度地控制原来的属民,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犟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著积极意义.

百姓村间职网(五)

求问武周(武则天时期)年间当时朝中比较有名的大臣有谁?
请问武则天当政时期,当朝的重臣极其其他臣子都是谁.
除了狄仁杰,什么武三思他们意外的人
名字身世什么的越多越好.
能说的大臣越多越好,

  1、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汉族,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师寨镇安庄村)人,唐朝大臣、名将.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他是文武兼备的全才,无所不能的神探狄仁杰的老师.
  A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娄师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长史卢承业感到惊异.为此,卢承业对他说:“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旧唐书·娄师德传》) 上元初年,娄师德又累补监察御史.
  B 一生久经大战,举凡大唐与吐蕃的青海之战、反击之战,后来的安西之战,平契丹,抚吐蕃,都由他主持.尤其是反击之战,他率领大军八战八捷,大破吐蕃大军于白水涧(青海),为后世传诵.
  C 娄师德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即使冒犯他也不计较.一次他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而行动缓慢,李昭德久等他也不来,便怒骂他:“为田舍子所留.”娄师德却笑着说:“吾不田舍,复在何人?”(《新唐书·娄师德传》)成语“唾面自干”也是他说的,足以形容他的大度与雅量.
  D 他为官清廉,善于忍让,忧于国事,善于韬晦之术.
  史载师德自高宗上元初年间,入任监察御史,至武氏圣历二年乃殁,相距几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大狱屡兴,罗织不绝,独师德与世无忤,从未殃及.出为将,入为相,以功名终身.狄公曾言:“娄公清德,吾不及也.”
  狄仁杰一生与之仿佛,当受到老师不少影响.
  2、狄仁杰门生众多,时人言:“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最出色的有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五贤以及姚崇、宋璟等人.这些人当中张柬之、姚崇、宋璟三人都当过宰相.
  3、张柬之(五贤) 一次,武则天要狄仁杰给她推荐一个宰相之才,狄仁杰说出了“张柬之”三个字.武则天将其提升为洛州司马.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过了一个时期,升位宰相.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与狄仁杰不同的是他的复李唐天下的志愿很强烈,曾因为上书催促武则天立太子一事被流.
  后人一直认为狄仁杰推荐五贤是有深意的.等他死后,这五个有着强烈复唐愿望的重臣就会发动兵变,还李唐天下.换句话说狄公已经安排好了剧情,后面的人只要执行就可以了.
  果然武则天病危,张柬之连同桓彦范、敬晖等人发动兵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唐社稷.可是因为李显的老婆韦氏与武三思有染,韦氏替武三思说清,李显不顾五位大臣的反对硬是不杀武三思,还升了武三思的官——司空.武氏余孽得以苟延残喘!
  武三思性命得保以后,为了自己的未来,构陷五贤.他们的结局都是异常悲惨!张柬之被贬为新洲司马,活活气死了;桓彦范被流放到贵州(广西贵县),遭杖杀而死;敬晖被流放到崖州(海南岛海口东南),被谋害身亡;袁恕已被流放到环州(广河池东北),被逼至发疯,后遭击杀而死.除了崔玄暐还保得一个全尸,都落入了死无葬身之地的惨境.
  4、姚崇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A 他生于陕州一个武将之家,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第二十一世孙.听从学子张憬建议,饱读诗书,入科考,登官场,三次为宰相.
  B 善于韬晦之术,当年武则天病重,姚崇从边关回京,同张柬之密谋杀死了张氏兄弟,逼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显.李显复位,以姚、张为宰相,因姚有功,加封为梁县侯.中宗继位,武家势力十分强大,姚崇没有按受相位,以种种借口出任亳州刺史.之后出现了《大名宫词》中张柬之被杀、武三思和韦后掌权,太子杀死武三思,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权,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李旦继位的宫廷权力争斗.姚崇幸免于难.
  C 做事雷厉风行,极有效率.玄宗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之乱,杜绝了后宫擅权之祸后,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起用他为宰相.姚崇出任宰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唐玄宗建议改除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间混乱政治的积弊十种.主要是罢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绝贿赂等.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崇逐条落实.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D 算无遗策,精于权术.在这方面上,他很像他的老师狄仁杰,似乎无所不知.姚崇与张说的关系很不好.据传说,姚崇临死前,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张说与我嫌隙很深.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必来吊丧,你们可将我平生所服用的珍宝器皿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他看也不看,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灭族之灾就将来临了;如他看这些东西,那就预示没事了,你们就将这些东西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得到他所撰碑文后,立即誊写,报呈皇上,并准备好石头,立即刊刻.他比我要迟钝,数日之后,定要反悔;他如派人来索取碑文,就说已报请皇上批准,并将刊刻好了的碑拿给他看.”姚崇死后,张说前往吊丧,见到所陈服玩,看了又看.姚崇诸子如姚崇所嘱办理,得到了他所撰写的碑文,并使他索回碑文的计谋落空.张说气愤至极,说:“死姚崇犹能算计生张说.” 与“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正是一对.
  5、宋璟 宋璟(公元663年~737年),字广平,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A 他与姚崇同是狄仁杰的学生又都是宰相,而且两人私交很好.司马光评论唐代宰相道:“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肯定了宋璟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
  B 武后时期与张易之兄弟结怨,二张屡次欲借故中伤他,但却不成功.
  李唐复兴后,在中宗时,宋璟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宋璟得罪了当权的武三思,因此受到排挤,被外调为贝州刺史.其后因为韦后叛乱,中宗被杀,睿宗子李隆基平叛, 睿宗继位.宋璟重新被起用,睿宗将他由洛州长史调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执掌朝政,这是他首度为相.在这期间,他一改朝廷用人惟亲的恶习,得罪了太平公主,变为楚州刺史.
  C 姚崇为人虽然正直,但是精于权术,有时不甚光明!宋璟则不然.品行高尚,爱民恤物.朝野赞誉景为“有脚阳春”(风王仁裕《天宝遗事》).意言景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景都化岭(今广州)南人安成乐业;限制皇亲婚丧奢办;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均体现了景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从废黜京城千名斜封官(用钱买的官),截汰居功傲的“铁骑军”,到查禁回收流行市场的伪币,采取量才录官的用人制度我们都能看到一个正直官员的内心充满着清淡之气.在这一点上,他很像他的老师.
  其实还有很多,这里不多说了.如果要看,自己翻书吧【百姓村间职网】

百姓村间职网(六)

谁知道七年级的文言文里的成语和古今异义词啊
只要 成语和古今异义词

每个地方的教材不一样,所以把初中的给你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成语
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 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3、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4、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5、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6、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7、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8、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9、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10、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11、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12、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13、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14、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15、不求甚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16、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17、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18、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19、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20、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1、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22、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3、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26、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7、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9、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30、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3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2、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33、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34、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35、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36、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二、古今异义
安: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卖油翁》
鄙:①蜀之鄙有二僧.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为学》
②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曹刿论战》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出师表》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孟子二章》
蹉跎:年已蹉跎.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周处》
此: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桃花源记》
但: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木兰诗》
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口技》
恶: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恶:古义,怎么,表示疑问.读“wǚ”;今义,罪恶,厌恶.《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耳:不习渡水故耳.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宋定伯捉鬼》
方:方七百里.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愚公移山》
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孟子二章》
故:故使人问之.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扁鹊见蔡桓公》
顾: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为学》
股: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口技》
篝火:夜篝火.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陈涉世家》
裙:出入无完裙.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石壕吏》
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出师表》
郭:青山郭外斜.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过故人庄》
盖:盖为不识者.盖:古义,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今义,盖住、盖子.《荔枝图序》h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陋室铭》
河:山河表里潼关路.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山坡羊.潼关怀古》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陈涉世家》
何苦: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愚公移山》
居: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扁鹊见蔡桓公》
②居数月.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塞翁失马》
金:请献十金.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义,金银的金.《公输》
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核舟记》
借第:借第令毋斩.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陈涉世家》
经纶:经纶事务者.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与朱元思书》
将:将非鬼也.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宋定伯促鬼》
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孟子二章》
奖:当奖率三军.奖: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奖励,嘉奖.《出师表》
精力:以精力自致者.精力:古义,精神与毅力;今义,精神和体力.《墨池记》
间: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曹刿论战》
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送东阳马生序》
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桃花源记》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出师表》
可: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核舟记》
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曹刿论战》
令:令名不彰.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周处》
戾: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与朱元思书》
烈士:烈士暮年.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龟虽寿》
情: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曹刿论战》
请:臣是以无请也.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扁鹊见蔡桓公》
去:我以日始出去人近.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两小儿辩日》
去:得钱千五百,乃去.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宋定伯捉鬼》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桃花源记》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孟子二章》
其实: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晏子故事两篇》
儿女:儿女共沾巾.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如
入:入则无法家拂.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孟子二章》
社:箫鼓追随春社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游山西村》
虽: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口技》
适:郁郁适兹土.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伤仲永》
十九: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塞翁失马》
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出师表》
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陋室铭》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出师表》
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汤:①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两小儿辩日》
②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送东阳马生序》
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桃花源记》
文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伤仲永》
无为:无为在歧路.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往往: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陈涉世家》
闻: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口技》
休:休寝降于天.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唐雎不辱使命》
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曹刿论战》
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陋室铭》
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陋室铭》
谢:为我谢曰.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鲜美:芳草鲜美.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桃花源记》
爷: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木兰诗》
义:引喻失义.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含义.《出师表》
异同:不宜异同.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今义,不同与相同.《出师表》
益:不治将益深.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扁鹊见蔡桓公》
语: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为学》
喻: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孟子二章》
狱:小大之狱.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曹刿论战》
子:子何恃而往.子: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为学》
致:听妇前致词.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崐念等的话.《石壕吏》
再:①如是再三.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宋定伯促鬼》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识:默而识之.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论语》十则
走:①望桓侯而还走.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木兰诗》
坐: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晏子故事两篇》
曾:曾不能魁父之丘.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愚公移山》
征:征于色.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孟子二章》
钟:万钟于我何加焉.钟:古义,一种容器;今义,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鱼我所欲也》
忠: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曹刿论战》

百姓村间职网(七)

关于黄河的故事和传说【百姓村间职网】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
  与尔同消万古愁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 杜甫《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治理黄河的专家贾鲁
  --------------------------------------------------------------------------------
  2006年11月07日 华夏经纬网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人.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谋略过人.元延至至元年间,两次以明经领乡贡.泰定初,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后改任潞城县尹,屡升至户部主事.至正三年(1343),诏修辽、金、宋三史,召贾鲁为宋史局官.历任中书省检校、检察御史、山北廉访副史、工部郎中等职.其间,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 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悲惨局面,贾鲁曾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决河改道.河水在山东曹县向北冲决白茅堤,平地水深二丈有余.六月,又向北冲决金堤,沿岸州县皆遭水患.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地区成为千里泽国.为保证运河通航保护山东、河北沿海地区的盐场不被黄河冲毁,缓和黄泛区民众的反抗,元政府不得不大规模治理黄河.
  至正八年(1348)二月,元政府在济宁郓城立行都水监,任命贾鲁为都水使者,次年五月,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专治河患.丞相脱脱召大臣研讨“治河方略”,贾鲁力排众议,主张“河必当治”、“必疏南河、塞北河,使复故道,役不大兴,害不能已”.此间,贾鲁“考察地形,备其要害”.循行河道,往返数千里,掌握了河患的要害所在,他将观察所见绘成图,并提出两种治河方案:“一是修筑北堤,以制横溃;一是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以复故道.”最后决定采用后一方案.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初四日,诏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充总治河防使,进秩二品,授以银印.征发民工15万,军士2万,兴役治河.
  贾鲁敏达干练,竭诚行事.他面对奔腾咆哮的黄河,采取疏、浚、塞并举的方略,疏浚中,凡生地新开,凿之以通,故道高低,取之以平,河身广狭,导之以直,淤塞之道,浚之以深,泽水之地,开渠以排洪.塞堵中,凡薄垒之堤,增之以固;决河之口,筑堤坝以塞其流.贾鲁在三百余里的治黄工地上亲自指挥,督人巡察,宜疏则疏,宜塞则塞,需防则防,需泄则泄,使河槽高不壅,低不潴(聚水),淤不塞,狂不溢,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堵截山东曹县黄菱岗大堤决口时,因决口势大,又遇秋汛,河口刷岸北行,回旋急,难以堵截,贾鲁用27艘大船做一“方舟”,方舟装石,依次下沉,层层筑起“石船大堤”,大堤合龙时,水势猛急,若自天降,怒吼咆哮,犹撼船堤,“观者股栗,众议腾沸”,以为难合,贾鲁神色不动,机解捷出,对施工人员“日加奖谕,辞旨恳切,众皆感激赴工”.经过惊心动魄的大搏斗,终于完成了黄陵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从四月二十二日兴工,七月就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将河水决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诸堤 ,全线完工,使河复归故道,南流合淮入海,治河大功告成.贾鲁回朝,向顺帝上《河平图》.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身为中书左丞的贾鲁,突然病卒,年57岁.
  贾鲁治河成就,受到当时和后人高度评价,顺帝授予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并命翰林学士欧阳玄撰《河平碑》文,以治河劳积.碑文说:“鲁能竭其心思智计之巧,乘其精神胆气之壮,不惜 卒,不畏讥评”、“鲁习知河事,故其功之所就如此”,清人徐乾曾说:“古之善言河者,莫如汉之贾让,元之贾鲁”.清代水利专家靳辅对贾鲁所创的用石船大堤堵塞决河的方法,非常赞赏:“贾鲁巧慧绝伦,奏历神速,前古所未有”.人们为了纪念他,山东、河南有两条河均名贾鲁河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百姓村间职网(八)

《宋史 许将列传》

  原文: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代还,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进知制诰,特敕不试而命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判尚书兵部.
  时河北保甲、陕西河东弓箭社、闽楚枪仗手虽有名籍,其多少与年月不均,以致阅按无法,将一切整摄之.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兵措于形势之内,最彰而易知;隐于权用之表,最微而难能.此天下之至机也.是以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车马有数,用虽不同,合而分之,散而敛之,取四方犹跬步;制器有度,工虽不同,左而右之,近而远之,运众算犹掌握.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此?”又条奏八事,以为“兵之事有三:曰禁兵,曰厢兵,曰民兵.马之事有三:曰养马,曰市马,曰牧马.兵器之事有二:曰缮作,曰给用.”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元佑三年,再为翰林学士.四年,拜尚书右丞.将自以在先朝为侍从,每讨熙、丰旧章以闻.中旨用王文郁、姚兕领军,执政复议用张利一、张守约.将始与执政同议,复密疏利一不可用.言者论其窥伺主意,炫直卖友.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扬州,又移大名府.
  会黄河东、北二议未决,将曰:“度今之利,谓宜因梁村之口以行东,因内黄之口以行北,而尽闭诸口,以绝大名诸州之患.俟水大至,观故道足以受之,则内黄之口可塞;不足以受之,则梁村之口可以止;两不能相夺,则各因其自流以待之”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上疏乞依元丰诏,定北郊夏至亲祀.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章敦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佑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方党祸作,或举汉、唐诛戮故事,帝复问将,对曰:“二代固有之,但祖宗以来未之有,本朝治道所以远过汉、唐者,以未尝辄戮大臣也.”哲宗皆纳之.
  将尝议正夏人罪,以泾原近夏而地广,谋帅尤难,乞用章楶,楶果有功.崇宁元年,进门下侍郎,累官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外国不可以爽信,而兵机有不可失,既已戒期,愿遂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凡居政地十年.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且谓:“将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幡然改图,初无定论.元佑间尝为丞辖,则尽更元丰之所守.绍圣初复秉钧轴,则阴匿元佑之所为.逮至建中,尚此冒居,则绍圣之所为已皆非矣.强颜今日,亦复偷安,则建中之所为亦随改焉.”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移大名,加观文殿学士、奉国军节度使.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子份,龙图阁学士.
  译文:
  许将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欧阳修读了他作的赋,对他说:“你的辞气和王沂公相似,前途不可估量.”签书昭麈军判官,替代回来,应当任馆职,他推辞说:“离家初任官,本来是为代替耕作,希望利用空余时间,读些没有读遇的书.”宰相认为他有志气,让他通判明州.神宗召他入对,任集卖校理、冈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从太常丞应当转为博士,破格改任右正言;第二天,直舍人院;第三天,判流内铨:这都是神宗特地任命的,朝官都很羡慕.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升为知制诰,特命不试而任.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塞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於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饯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让他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判尚书兵部.
  当时河北的保甲、陕西河东的弓箭社、闽楚的枪仗手虽然有名册,但是他们的多少和年月不同,以至於检阅巡视没有法度,许将一律对他们整顿.进升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他的同僚嫉妒.治理太学虞蕃的诉讼案时,放了那些没罪的诸生,蔡确、舒亶趁机陷害他,把他们父子抓入御史府,过了一个月才得以解脱,被贬知蕲州.
  第二年,他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阗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郸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
  召任兵部侍郎.上疏说:“军队在要害之地,最容易暴露;隐藏在谋略者之手,最微小而难能.这是天下的最要害的地方.因此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圃,让万众像一人一样;车马数量,作用虽然不同,合起来再分开,散开再收敛,夺取四方好像走了半步;制造武器有尺度,功用虽然不同,或左或右,或近或远,各种出击仍然掌握在手中.不是天下最神明的人,谁能这样?”又分条上奏八件事,认为“军队的事情有三:禁兵、厢兵、民兵.马的事情有三:养马、买马、牧马乙武器的事有二:修缮制作和供给使用.”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访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
  以龙图合直学士知成都府.元佑三年,再次任翰林学士.元佑四年,任尚书右丞.许将因为在前朝任侍从,常常找来熙宁、元丰时的旧章程让皇上看.宫中任用王文郁、姚兕统领军队,执政又讨论用张利一、张守约.许将开始时和执政意见相同,又秘密上疏认为张利一不能被任用.谈论的人认为他窥探迎合君主的意向,炫耀自己正直而出卖朋友.罢任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到扬州,又移到大名府.
  黄河向东还是向北流的两种意见没有定下,许将说:“考虑眼前之利,我认为应当趁着梁村的河口而东流,趁着内黄的河口而北流,而把其他各河口都封闭,断绝大名各州的祸患.大水来到时,观察故道足能承受,内黄的河口就可以堵塞住;不能够承受,梁村的河口可以停止;两方不影响,各自依自然流向.”
  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上疏乞求依照元丰时的诏令,在北郊夏至时皇上亲自祭祀.任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章敦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佑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哲宗以这件事问许驴,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盛德的人所做的事.”党祸兴起,有人列举汉、唐诛灭杀戮的旧事,哲宗又问许将,他回答说:“汉、唐两代有这样的事,但从祖宗以来未尝有过,本朝治理国家的方法超过汉、唐,是因为不曾动辄杀戮大臣.”哲宗接纳了他的意见.
  许将曾经建议治西夏的罪,因为泾原接近西夏而地势宽广,考虑任用将帅尤其困难,请求任用章弃,章楶果然立了功.崇宁元年,进升门下侍郎,多次升官为金紫光禄大夫,安抚平定鄯、廓州.守边大臣想率军渡过黄河,朝廷议论反对,惟独许将说道:“对於外国不能信任他们,而战机不能失去,既然已经告诫了日期,希望听从守边大臣.”不久,捷报来到,许将因收复河、湟的功劳转为特进,共在政十年.
  御史中丞朱锷拿来许将旧的谢章表,析文断句认为他在诽谤皇上,并且说:“许将左顾右盼,见利就回来,很快改变意图,从来没有定论.元棺年间曾经是丞辖,却把元丰时所做的完全改变.绍圣初又掌政,却隐瞒了元佑时的作为.建中时,崇尚假冒的做法,绍圣时所做的已经都变了.强颜到今天,又苟且偷安,建中时的所作所为也随之改变.”於是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攻击他的人不停止,降为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移到大名,加任观文殿学士、奉国军节度使.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谧号文定.
  他的儿子许份,任龙图阁学士.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uqing954820/

推荐访问:百姓夸赞的村书记 村社区百姓故事会主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