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楷书作品

来源:创业故事 时间:2018-08-31 18:00: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故事】

毛笔楷书作品(共9篇)

毛笔楷书作品(一)

颜体毛笔书法四字词语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信手涂鸦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1、龙蛇竞走、磨穿铁砚”、“手不停挥”
2、“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3、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4、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陈容号所翁).
5、:“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须“意在笔前,然后作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落笔时“情动形容,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书谱》)而“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6、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破的:“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7、《笔论》云:“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8、”(《评草书》)“本不求工,所以能工.”
9、先默出静思,随意所适, 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10、;“若飞若动”,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灵动欲飞、时而作势欲动的神态;“若往若来”,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有去势如往,时而有扑面如来的神态;“若卧若起”,形容书法点线勾画,时而如人的稳卧,时而如人的翻起;“若愁若喜”,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时而游走缓慢如人之含愁,时而游走快速如人之逢喜;“若虫食木叶”,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有如虫食木叶一般的浸渐而出;“若利剑长戈”,形容书法点线勾画,犹如利剑长戈一般的大开大阖;“若强弓硬矢”,形容书法勾画点线,有如强弓硬矢一般的力透纸背;“若水火”,形容书法勾画点线

毛笔楷书作品(二)

第一次学习书法 作文

汉字,是我们中华的瑰宝;书法,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书法是因为汉字的存在而进步;汉字是因为书法的进步而靓丽。二者并肩同行,不可缺一。从古至今,涌现了多少书法家,你可曾记得?从古至今,涌现了多少名词佳句,你可曾记得?中华民族,是因为汉字的奇丽而熠熠生辉;中华民族,是因为书法的炫丽而刻骨铭心。现在的,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可,我们中华人民却不会遗忘以前而追求新颖的。如今的我们,继续在学习着,探索着那时的一切。书法,依旧在被我们追寻着。
因为我是中国人,骄傲又自豪的中国人。理所当然,必当了解古代,但要了解古代,必当写好毛笔。这一环紧扣着一环。我不仅爱中国,更爱中国的书法,爱那一群书法家们。但是,我只能将那崇拜感深埋在心中,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写好毛笔。但,何时才能实现?于是,我怀揣着一颗崇拜的心,走进了书法课堂,课堂里摆满了许许多多毛笔字,看着那一个一个被人写出来的中国字。心中却不知是崇拜还是失落,或许是崇拜中的失落,那些让人驻足痴望的字,留下的回忆不过是残留着的失落,不过,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紧紧地握着双手,不知包涵了多少坚定。课堂匆匆开始了。老师首先是教我们认识毛笔,认识字体,认识那些书法家。我依稀记得,毛笔分为许多种,字体有楷书、草书、隶书、行书、篆书,书法家有着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等。这一些讲后,便是书写毛笔,我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拿出字帖,临摹上面的字,就这样,一篇后又是一篇,课堂中充满了宁静。一切都过得那么慢,那刻,时间仿佛是停止的,时间停止在毛笔中。我不停地练,不停地写,但与那些书法家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安的我,本不适合安静,只能赖着性子,等待着下课。但我又清楚,这书法,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就的,它需要的是对书法的兴趣与耐性。我不禁感叹:王羲之他们的书法,究竟付出了努力,付出了多少心血,放弃了又追求了多少次,这一切,我们虽不曾知道,但,他们的努力我们是望尘莫及的,所以,只有比他们更加努力,才能胜过。
说这时间,依旧是冷血,它还是流逝了。两个小时也到了,下课了,它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只是段遗憾罢了。
回家的路上,独自一人。周边的事物在流动着,我却陷入了沉思。我到底要坚持多久?努力多久呢?我的坚定能有的持续,为何又不曾知道呢?为何那第一次学习的书法,勾起了我如此的思绪?诸多的问题,是解不开的,不如向前走。
依旧在路上,抬起头,望着白云飘飘的湛蓝天空,也许,一步一步的走便好,因为前方的路我们是不曾知晓的,只有在此时此刻努力过便可,只要没有丝毫的遗憾,就如这天空一样,明媚的如此耀眼,我们也可以那样。
【毛笔楷书作品】

毛笔楷书作品(三)

练字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练字?练什么字体比较好?
字体太多了,行书楷书颜体柳体的,各有什么特色?写得漂亮的是什么体?提高书写速度,又很大方的是什么体?初学者该学什么体?我写字主要是把握不好字体大小与字间距、行间距,该如何改善?
我说的是钢笔字,想写得又好又快,从哪做起?基础的和长期的都说说

现在利用率较高的是行书、学起来也比较快、如果你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的话应该先从毛笔楷书练起、如果你单纯想把字写得漂亮、那就直接学硬笔行书就行.
毛笔的楷书可以影响到硬笔、因为毛笔的运笔特别讲究、
行书比较流畅大气、看起来有富有美感、楷书严整大气、但写起来要认认真真慢慢的不然不好看、颜体柳体说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各自的字体风格、、个人认为行书写起来漂亮而且通用也很被人认可、书写速度很快、这个不分初学者、这个是要分你想要写成什么样子、你想练习的是书法的话如果你能持之以恒那么就从毛笔楷书练起.如果你想写好字那么就直接练硬笔行书吧.很快捷、很快就能见到效果、而且写好字与书法其实是两个概念的、
你的间距不好是你的章法不好、这就要多加练习、写字时要纵观全局、不要光看一个地方、合理分配空间、就能改变了

毛笔楷书作品(四)

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种书法字体?这些书法字体的代表人(1位)和他们的代表作(1个)有是什么?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 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回答者: 冰晶809 - 助理 二级 4-22 18:31
【各种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於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划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於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於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3: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简帛墨迹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於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划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 王夫差鉴 》.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於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於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书学鼎盛的唐代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於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於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於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俯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俯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於赵孟俯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俯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已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徵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於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於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书坛,较之文 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於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於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於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 ,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现代时尚--今天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 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於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於内在精神的 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有些人认为写字用毛笔不如用硬笔方便,硬笔完全可以代替毛笔,只有写毛笔字才学书法;有些人认为书法是"天才"的专利,"咱不是学书法的料".特别是一些年岁稍高些的朋友,受"人过三十不学艺的"陈腐思想的束缚,认为学书法为时己晚.也有人认为书法及神秘,高深莫测,神不可征,形乃难表,好事难成.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只要写字就有法则可言,特别是有不少场合没有书法" 门面",绝对不行.例如,商标、广告、标语、对联、字画条幅等都离不开书法.不可否认,使用钢笔、圆珠笔及其他工具定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么工具写字其法则基本与使用毛笔相同,所以无论在何种方式写字都应该学习书法.关于学书法年龄问题,从幼年或少年开始学,无疑优势很大,但上了年岁的人学书法,也有不少长处;有知识、有生活、有阅历、理解快、感受深、善抒发等,年轻人是无法可比的.至于"天才",是专指 "有这种才能的人",任何聪明智慧都是靠热情、勤奋和科学的学习换来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条心,不怕事不成".有位书法家答学生问时几句短语很有教益,言简意明,回味无穷.问"什么年龄学书法最适合?"答:"从识字起,任何年龄都适合."问:"我能成为书法家吗?"答:"你认为你能---你准能!"学习书法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只要我们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热情,加上方法得当,定会获得成功.千万不要被一些垄断者的玄学所吓倒.他们把书法说得神乎其神,传授抽象,舍本求末,昧于闭合圈内循环,贻误后学.其实书法也像"窗户纸",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韵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达."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毛笔楷书作品(五)

学写书法600-900字,要细致描写.急啊·······

俗话说“字是门面书是屋”,练一手好字很有必要.而学书,最好从硬笔书法练起.虽然毛笔书法是学书的最终归宿,但硬笔是常用的书写工具,平时书写文字,一般都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因此,从实用观点出发,先学硬笔书法,简便易行,见效较快,而且宜从楷书学起,楷书为诸般书法的基础.由楷书起步,书法才见精神,弃楷书而直接学行书草书,不管写出来的字形体如何秀美、章法如何漂亮,通通柔若无骨,字架虚飘,立不起来.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便如幼童学步,先学会一步一步向前走,学会了走路,步子稳健了,再走快步和跑步,事虽不同,道理一致.
学书法应该分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认真准备.准备内容分两方面:一是纸笔.初学之时,笔用铅笔,纸用60K的白纸,这两样工具都方便描摹.二是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字帖(最好是欧体的).世人练楷书,不外乎三种,即欧、颜、柳体.这三人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体即欧阳询的字体,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最合适练习基本功.颜体即颜真清字,其所留碑贴甚多,以《多宝塔碑》最著名.颜字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形体雄伟,气势磅礴,但一不注意就显得结体松散,要求表达内在笔力,不适合初学.柳体即柳公松字,以《玄秘塔》和《神策军碑》最著名.柳书结体中宫(指笔画的中心部分)紧密,四肢舒展,基本特点为左低右高、左紧右舒.作为初学字帖,强于颜体,次于柳体.初学书,直接临古代碑贴并非好办法,应直接使用今人的硬笔书字帖.强力推荐当今著名楷书书法家田英章、卢中南的字帖.
第二步,临摹.先摹贴,初学时依样画葫芦,把白纸覆在字帖上,照着贴上的字一笔一划描摹(至少练习三十天,每天至少两千字).这样练习一个月,基本可以做到五六分形似.但光摹贴是不够的,摹贴只能学字形,不能神形兼备,学来的字有形无神,摹贴之后必须临贴,选择高矮适中的台椅,临贴时纸与贴分开,纸置于书者正前方,贴置于纸的上方位,依照贴上的字一笔一划用心学(至少三十天,每天至少两千字),这样一个月摹贴一个月临贴,便有五六分形神俱似.
第三步,巩固提高.学好了字,如何巩固学习成果至关重要.一是要反复练习,抛开字帖,单独用纸笔边回忆边书写,记不清或者写不好的反复对照字帖再练习(每天至少两千字).二是要处处严格,在你的字体成型之前,只要动笔写字,不管写什么字,哪怕是写个借条收条,都要回忆贴上的字型,一笔一划也不要马虎.世人练字,往往练归练,写归写,练字认真而写字马虎,以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练来练去还是老样子.
提问不是很清楚,不知你究竟需要什么,这是本人学书的基本体会,你如果用得着,就根据你的需要改改吧.

毛笔楷书作品(六)

请问篆书、隶书、行书、正楷、狂草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1)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 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 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从出土的甲兽、玉片、陶片见到尚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 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具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 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也叫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 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称之为 "故".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 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 (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这种书体开始盛于起来,成为主要 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3)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 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 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4)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未,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5)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 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楷体的几家代表:
颜真卿系颜体书法鼻祖,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开创我国书法新风格.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柳公权,字诚悬,他自幼好学,十二岁便可做文章,是中晚唐时期为为出色的大书法家,书法继承颜真卿而取各家之长,独辟蹊径,创立了“柳体“,所以有“颜筋柳骨“之称.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毛笔楷书作品】

毛笔楷书作品(七)

.了解楷书、行书、篆书、隶书及草书的风格特征.2.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3.了解传统的笔法、
是 了解传统的笔法、字法和章法.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题
  楷书: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行书:(1)减省点画 (2)笔势流动(增加勾挑与牵丝、改变书写笔顺)(3)用笔灵活(4)体态多变
  篆书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隶书 隶书的特点2008-11-29 20:47
  隶书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一定的实用功能,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此而广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近几年来,笔者对硬笔隶书用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进步.
  一、笔法特点
  成熟时期的隶书行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隶书的用笔较毛笔隶书又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意追求藏锋用笔,收笔亦无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隶书的点有多种,大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笔重而收笔轻.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用力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角度切入,平横一般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力然后提起,同一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隶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比一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即可.
  撇画:隶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起笔稍重,多宜变换角度,然后向左下徐行,到收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而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行笔角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依其形状及用笔分为方折和圆折,方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的形式.
  钩画:隶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用笔大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隶书中在隶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二、结体特点
  总的说来,隶书的结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 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 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 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 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石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三、章法特点
  硬笔隶书可借鉴毛笔作品的幅式,当然,硬笔书法在幅式及装帧上有着自身的优势,作者可以尽情发挥创造性,设计新颖的幅式章法.
  1、字距小 行距大
  隶书扁方的字形及其内紧外松的形态决定了其上下字距松,左右行距紧的独特的布白形式,这有助于表现隶书体势开张,横向取势的特点.
  2、排布整齐
  钢笔隶书一般在方格或竖条格中创作,给人纵成列横成行的美感,熟练后也可直接在无格的纸上创作.
  3、落款得当
  隶书作品可用行草落款,以调整隶书谨严的布白,以免板滞,款字的大小要与正文相称,可比正文略小.也可以用隶书落款,这样可使用权作品的风格显得比较统一,对直接从隶书开始学书,而行书功底不太好的作者也可达到扬长避短之效.
  4、钤印合理
  完整的书法作品一般都需钤印,隶书作品中的印一般不宜太多,总的来说,要与款字大小协调,风格一致.
  为了便于初学者较快地掌握硬笔隶书的写法,更好地将临帖和创作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偏旁及部首归纳如下并举部分字例.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列出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隶书的朋友们了解其一般的写法,切莫生搬硬套,而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硬笔隶书,宜从法度严谨的汉隶入手,临习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深入地学习其笔法结体,待有较好的功底后再从简书帛书等中多方涉猎.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 章草是 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 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 大草或狂草.
  第二题
  甲骨\金文\小篆\隶\楷书\草书\行书,真有颜\柳\欧\赵,行书:王羲之\苏\黄\米\蔡等等.
  第三题
  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还有一个稳定性现象.书法就是这样,当历史进入公元四世纪时,也就是东晋时期,各种书体已经成熟,一直到现在,1600多年再没有出现新的书体.自唐代开始,每个朝代都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在技法、理论、思想等方面,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宝库,积累了成熟的经验、法则和标准.应该说,这些丰富的积累为我们今天的继承提供了资源,为我们的评审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具体说,在评判作品的继承性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字法,即字形结构是否到位.到位的标准是什么?以行书为例,那就是王羲之及其东晋时期的优秀作品,还包括初唐的虞世南、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如果真的把王羲之吃透了,我们会发现宋之米芾、黄山谷及其以后的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傅山等,在字形构造上,还确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由行书推广开去,我想,各种书体结构是否到位,均以其历代经典为标准.八届国展的评选是分书体进行,当代各种书体的代表性、权威性人物原则上应该参加进来.我相信他们心中这杆秤是有准的.
  二是笔法.笔法的标准就是丰富,藏与露、方与圆、点与线、缓与急等等.古人讲:中锋立骨架,侧锋见精神.一味的方笔或一味的圆笔,一样的速度,都是单调的,都会影响神采,这叫无笔,没有笔.
  三是墨法.墨色随书写而变化,由重而轻,由浓而淡,由实而虚,每次蓄墨不同,反复而形成节奏,惟此方可谓之有墨.若笔笔蘸墨,字字蘸墨,我们称之为无墨.
  四是章法.章法除了传统的分行布白之外,通篇要顺,没有障碍,没有闯公堂大闹的,没有打横炮的,顺则气贯.反之则认为不顺,不顺就不是好的章法,就要丢分.
  这四点是继承书法本体技法上的标准.由于艺术的形式和技巧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尤其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形式即是内容,所以其继承性更明显,传统的经典的形式和技巧,必然成为评委评审标准的重要依据.

毛笔楷书作品(八)

楷书间架结构讲究什么
1.楷书间架结构讲究()
2.谈谈你对汉字的理解
3.写出两个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4.谈谈你对书法的认识

楷书间架结构要有中宫紧敛,四围开张,疏密相映,参差错落,欹侧幻化,揖让有度,寓变化于平淡之中。
汉字我个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富有智慧、最有艺术性的文字。
林散之,刘海粟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我练书法是为了修身养性,键脑键身而已。

毛笔楷书作品(九)

毛笔字怎么写

问题太宽泛,在纸墨笔砚备齐后,建议临帖,至于临谁的贴,那种书体看个人兴趣,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每种写法都不一样,建议初学者学楷书或隶书,楷书建议写颜体,隶书建议写已瑛碑,字帖在一般书店就有售,问题太宽泛,一言难尽.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857227/

推荐访问:田英章毛笔楷书作品 毛笔楷书作品欣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