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1 10:12:4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一)
2012最新小孩游戏互动节目16个

2012最新小孩游戏互动节目16个

1、贴鼻子.在黑板上画一个人头,不画鼻子.让孩子一个一个闭上眼睛去画上鼻子. 也可以蒙住眼睛

2、表演猜词语.在黑板上抄几个词语,让孩子记忆一遍,然后擦掉,派一个同学在台上根据表演词语的动作,让其他的同学猜他表演的是什么词语.

3、击鼓传花或成语接龙

4、拍七令,方法:全体参加,从1报数,遇到含有“3”或“7”的数字时,不许报数,站立一下,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出错则罚

5、抢板凳

6、夹弹珠 规则:由多人上场比拼,同在一个小盆中夹弹珠,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夹的弹珠的数量多,多者获胜!(小盆、弹珠、纸杯、卫生筷)

7、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人表演 ,一个人猜词语)

8、吸管运输 游戏要分出若干人一组,每人嘴里叼一支吸管,第一个人在吸管上放一个有一定重量的钥匙环之类的东西,当比赛开始时,大家不能用手接触吸管和钥匙环,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势把钥匙环传给下个人,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嘴叼的吸管上。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9、夹气球跑 ,两人一组,背靠背(或脸贴脸)夹住一只气球在起点向终点跑,终点还要放一个椅子,到了终点后要把气球放到椅子上然后坐爆,再返回起点继续夹气球。如果在跑动时气球落地,两人要从起点重新出发。在同样时间内哪组爆破的气球最多哪组胜出。

10、集体造句 规则: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第一位组员准备好一支笔和一张空白纸,游戏开始向每小组第一位组员随意在纸上写一个字,然后将笔和纸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按要求写完一个字后交给第三位组员„„直到组成一个句子。

11、纸球大战,给一个家庭30张报纸,把每一张报纸裹成一个球,妈妈、爸爸和孩子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12、背球赛跑(与9号差不多),以团队为单位,每队成员再以亲子两人(家长一组,孩子一组)一组背对背而站,互相挽住胳膊,用后背顶住排球赛跑。当两人跑到指定地点后再回到起点位置,并把球传给队内的下两名队员,最后看哪个团队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最短,时间短者为胜。

13、同手同脚,1、游戏者每人把左手和左脚用一根绳子连起来,右手和右脚用另一根绳子连起来,以接力赛形式进行。

14、袋鼠运蛋,家长站在起点,孩子站在终点。家长从起点用膝盖夹住沙包跳至终点,把沙包交给在终点等候的幼儿,再由幼儿用膝盖夹住沙包,跳回起点,先到者获胜。

15、套圈,玩法:每人手里拿一个圈,站在指定位置上。把手里的套圈套向前面的瓶子里。谁套得多谁就获胜。

16、我的宝宝在哪里,要求:幼儿不能发出声音,去找父母,父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宝宝。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二)
少儿互动节目策划

前 言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少儿约占3.67亿。儿童电视节目,就是为儿童制作的电视节目和供儿童观赏的具有儿童特色的电视节目。根据电视收视率的数据统计,4至18岁青少年观众大约占2.76亿,占电视观众总体中的23.61%。这当中,7—15岁的观众比重最大,接近总体观众的1/6。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516 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得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通过社会中一些调查报告得知电视已经成为0-14年龄段儿童接触的最多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少儿节目与其他媒体领域相比较少儿能够接触到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视,电脑,报纸,广播。这四种媒介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相比较之下,电视却成为了0岁-14岁儿童接触最多的媒介。【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国内不乏优秀的少儿节目,其中互动性、益智性、话题性最强的还是让小朋友直接参与进来的综艺节目最受欢迎,也最容易被家长拿来“晒照片”,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活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宝宝本身的特质展现,让宝宝通过电视来学习真正的相处之道,自己学会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代表性节目有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深圳卫视《饭没了秀》、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宝宝来啦》、青海卫视《爸爸妈妈看我的》等等,针对的孩子年龄在3——15岁的少儿,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说话更具有“童言无忌”的感觉,在节目中能够创造出无数的感人、幽默、可爱、童趣的画面,让人铭记于心。 目前就贵州省内几档少儿节目尤为突出的就是《太阳雨》、《童心无限》,前者成立时间长,可是在有关少儿互动上的创意也逐渐匮乏,流失了大量的收视人群,加之目前全国优秀的少儿节目也不少,其内容和互动性也很强,不仅吸引了孩子的眼光,更是吸引了家长们的眼球,成为了饭桌上讨论的话题,这就是本土少儿节目一直不被津津乐道的原因,市场在改变,孩子们、家长们对于节目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少儿节目的改进势在必行,也应该为市场做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少儿节目。

一、栏目概况

1、栏目简介:栏目本着寓教于乐的宗旨,为3——15岁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于此同时,展示家庭活力,让孩子真正从节目中学会沟通方法,学会自己动手来实现梦想,达到亲子互动的目的,在节目中也会让孩子展示才能,鼓励他们发现贵州文化特色,了解民族风情,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发展方向,协助家长完成对孩子的全身心教育。 2、栏目设置

(1)栏目名称:《宝贝梦工场》 (2)栏目时长:30分钟

(3)栏目播出时间:贵阳二套:首播17:30 重播7:50(建议周四、周五) 贵阳四套:首播18:20 重播11:50(建议周四、周五) (4)节目类别:大型少儿互动类栏目

(5)节目宗旨:为孩子创造梦想舞台,为家庭和谐提供完善渠道。

(6)节目目标:通过栏目的长期发展成为省内最具特色并且受到少儿和家长喜爱的节目,让家长和孩子踊跃参与到节目互动中。 (7)节目宣传语:梦想星舞台,童趣乐无边。 (8)节目形态:录播 3、栏目框架 栏目下设三个板块:

◆ 板块一:《宝贝计划》(时长:15分钟)

板块主要内容:宝贝们需要成组完成当期节目组安排的职业体验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两位小朋友的合作共同完成,板块设置主要是为了提升孩子们在社会中的实践能力,主要针对的孩子在5——7岁,让他们体会家长在家庭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了解大人们为了家庭而每天做出的努力,通过合作提升沟通能力,开发孩子在遇突发事件的应对潜力,让他们互帮互助,达成友好关系。 ◆ 板块二:《童星大道》(时长:10分钟)

板块主要内容:为有才艺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形成竞争机制,让孩子们不是表演一次就算了事,而是要在晋级和失败中度过,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让孩子一步步走上更高的舞台。板块赛制设定为每一季度淘汰一波,直到年终由

每一季度的前三名参加大型《童星大道》全年总决赛,获得丰厚大奖(奖品可视赞助商情况而定),孩子在参加比赛的中途会由评委给票以及网络互动投票为参赛依据,平台票数可每日公布以显示公正、公平、公开,参赛的小嘉宾将会在节目中介绍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会做出简短的鼓励、评价等话语,达到家庭互动目的,孩子将接受专业培训机构的免费培训课程来达到比赛出彩目的,晋级越靠前获得的专业指导越多,总决赛将精心策划一场由孩子们主导的“童星表演盛宴”,节目包含各类才艺,唱歌、舞蹈、相声小品、杂技、体育项目等。 ◆ 板块三:《童趣话剧》(时长:3分钟)

板块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板块,每一期栏目会由节目组在线下活动选拔的孩子表演一个成语,阐述成语的含义,并单独主持该板块,表演完后为观众解答该成语的意思,邀请观众互动,关注微信平台在节目公布答案之前回答该成语,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在节目播出时间段内可拨打栏目热线进行回答,在公布之前答对的可以获得由赞助商提供的礼品,以此来增加客户粘性,达成互动目的,同时也为孩子实现了表演梦。 4、节目流程

5、栏目组人员配置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三)
江苏卫视节目分析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江苏卫视节目分析

一、《万家灯火》

主持人:国粹 节目类型:健康养身类 观众定位:5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 早上6:20左右----7:00

1.节目内容分析

该节目坚持江苏卫视一贯的民生化定位,传播百姓养生知识,强调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为百姓健康支招、解疑答惑,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咨询,构建健康生活。可以说拥有精致的节目内容、丰富的专家资源、独特的解读视角、实用的科普知识。

观看近期节目,可以看出该节目根据四季不同时节,找到相对应的主题。比如说最近播出的几期,就是针对春季全身乏力、易感冒等身体状况,做了《翁老过春有四招》系列《小游戏赶走全身乏力》《感冒腹泻的防治妙招》等节目。该节目紧跟观众需要,制作相应节目,使得它在养身类节目中独树一帜。此外,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也是与健康有关的商业广告,定位很准确。【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2.节目包装

该档节目是由江苏城市频道制作的一档养生栏目,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的会员单位,是该协会唯一指定的电视台合作媒体,网罗了国内最顶级、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专家,有一定的权威性。整体色调以淡黄色的暖色调为主,适合中老年观众的喜好。节目中间会总结上节的内容,方便观众记忆。

3.主持人

就主持人来说,最初是由丹妮和国粹轮流主持,近期主要是国粹主持。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主播,穿着休闲,主持人参与性强,且语速缓慢,很有亲近力。但同时也与节目的老年人观众群有冲突,应该选择成熟稳重的节目主持人。

二、《江苏新时空》

主持人:张晓北/贺笑/张扬/李俊宇 播出时间:复播前日新闻:周一至周日早上7:00 时长20分钟 首播:下午6:30---7:00 当天节目22:30复播

1.节目内容

该节目由国缘酒赞助播出,是作为江苏重大时政新闻权威发布的窗口。每天早上的节目是前一天节目的重播,这为来不及收看前一天节目的观众提供了便利。主要以有关江苏发展成果类新闻为主。前部分由主播在演播厅播报,然后由进行两会特别报道,以宣传江苏正能量为主。正值两会召开期间,所以江苏卫视特别制作了两会特别报道:直播北京,其中包含黄娴跑两会、两会e事厅等板块,此外还开设“两会全媒体”专栏与人民微博、新浪微博、微信合作,与观众互动。

2.节目包装

以红色为标准色,小视窗效果,运用双演播室交替播报。

3.主持人

两位主播形象正直、严肃、稳重,语速适中,适合新闻播报。着装方面,颜色较鲜艳,给观众一种朝气感。正值两会期间,特意开通的北京直播室的主持人也是稳重大方,思路清晰,两个演播室之间配合完美。

三、《新闻眼》

主持人:金思辰 节目类型:新闻杂志类节目 观众定位:各阶层受众 播出时间:每晚18:00---18:30

1.节目内容

该节目是2012年1月1日全新推出的新闻杂志类栏目,由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制作,江苏卫视播出。《新闻眼》打出了“看天下,知冷暖 ”的口号,从民生出发多角度的去诠释新闻观点。节目涵盖了新闻资讯、真情故事、深度解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景、多触角深入地挖掘新闻内容。就我监看的这期节目来看,内容有:封面故事--儿童医院里的“小丑叔叔”;重点关注---伸向ATM机的黑手;快递安全;食品安全;互动环节:全家晒幸福;乘坐电梯安全;图说天下:代驾夫妇的幸福生活;外国小伙用一年求婚。

另外,节目整合了电视、网络等多平台的新闻资源,引入了微博、拍客等新鲜元素,增加了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感,新闻内容将更具时效性。更值得期待的是,节目重金邀请了顶尖维斯团队加盟,斥资百万打造出了虚实景结合的播报方式,让观众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2.节目包装

节目名称是与江苏卫视台标一样的红底白字为主,与频道整体相符合。节目图标是一只眼睛,象征着带领观众看尽生活百态。以“看天下,知冷暖”为口号,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其中摇一摇的图标和节目名字图片一直出现在右下角,提醒观众一起参与到节目中来。下方有滚动字幕,介绍《新闻眼》的播出时间,提醒观众收看,还有各地明日天气预告,为观众出行提供方便。节目中间会在左侧小窗口播出下节新闻,吸引观众继续观看。节目中的动画设置,有趣新颖,有吸引力。

3.主持人

主持人金思辰时而幽默,时而铿锵有力的点评,平民化的主持风格让节目增色不少。

四、《人间真情》

主持人:赵丹军/王志 节目类型:访谈纪实类

节目受众:各个阶层、年龄均可 播出时间:周三,周四21:20

1.节目内容

《人间真情》是江苏卫视晚间“920节目带”的新王牌。周三晚上是由主持人王志进行的访谈节目,周四晚是由纪录片式的形式进行。这档节目由江苏卫视《人间》节目组和前《真情》节目组组成。《人间》曾是中国第一个事件类栏目,播出期间多次夺得全国省级卫视收视冠军。而《真情》则是一档优秀的平凡百姓感情生活的访谈纪实节目,两大节目团队曾经是竞争对手。如今,这两个颇有渊源的团队联手合作,节目以“正在发展的故事,共同经历的情感”为主题,让大家感受到镜头下芸芸众生表象后的真实人性。12日播出的《急救车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杨柳医生组、李斌医生组和向杰医生组带领的急救车医护人员的忙碌工作状态,让我们了解到医护人员的不易与伟大。

2.节目包装

片头音乐温暖流畅,走动的人群,预示节目是与各类人生活紧密相关的。以蓝底白字为片名,鲜明、吸引力强。“感知生活温度,寻找人间真情”的开场白简单明了,指出节目宗旨。右下角一直有赞助商的标志,旁白人员在节目开始时也会再次提到赞助商。就本期节目来看,旁白声音清晰有力,配乐急促,有一种紧张感,让观众感受到抢救生命的刻不容缓以及医护人员为抢救更多生命的急切心情。节目中会用赞助商图标转场,达到宣传目的。节目进行中右下角会出现今天和明天的节目预告。片尾是下期节目的预告以及几个赞助商的图标,再次为赞助商做宣传。

3.主持人

周三访谈由王志主持,他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主持人,《面对面》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在2008年离开央视《新闻调查》、《面对面》等节目后,他的身份多次转换,先后担任过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书记,并在2012年7月调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其气质与阅历都与节目相符。另一位女主持人赵丹军,成熟稳重,与节目温情基调相符。

五、《两会e事厅》

1.节目内容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直通北京,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本节目是全国两会期间的特别节目,聚焦两会热点议题,结合江苏本省实际,邀请相关专家、权威人士进行解读,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视角。

本期主题——“三农”新跨越,江苏再出发

主持人:荣继敏

嘉宾:吴沛良/潘建华/李生【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

2.节目包装

(1)演播室布置:演播室整体红白色调,是江苏卫视主色调,背景为中国地图,符合两会内容基调。演播室分为演播台和大屏幕,演播台为主持、嘉宾主讲区,大屏幕作为辅助,穿插播放相应介绍以及演播室外背景资料,这种形式利于表现两会报道的主题,给观众更直观、更切入实际的呈现,提高传播效果。

(2)模块化字幕设计:在节目播放过程中,字幕模块由基础方形触发产生多种多样的组合变化,便于对节目相关内容进行提取、补充。嘉宾名字出现时采用圆角矩形设计。字幕模块多设计多变化。

(3)引入微信传播,屏幕显示“微信摇一摇”,注重观众参与互动。

3.主持人

(1)造型:着装方面选取了偏淡的玫红色上衣,黑色内搭、黑色短裙、黑色小高跟的职业装束;妆容素雅,发型适宜,整体风格端庄大方,符合新闻节目主播的形象特点。

(2)语言、体态:荣继敏作为年轻女主持,在这档两会特别报道节目中,整体表现尚可,仪态端庄,语速适中,但声音、语言的塑造上稍显稚嫩,力道不足,表情刻画上不够自然。

六、《远方的爸爸》

1.节目内容

(1)《远方的爸爸》是江苏卫视和中广天择传媒联合推出的明星助阵跨国亲情惊喜秀,2015年3月11日登陆江苏卫视,于每周三22点播出。节目通过记录孩子第一次离开亲人的保护,在只有一名陌生明星叔叔陪伴并且爸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爸爸制造见面惊喜的过程,展现孩子的成长,体现父子(女)亲情。

(2)相比近两年火爆荧屏的明星亲子秀,《远方的爸爸》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明星效应与普通人普通家庭融合,真实展现,真情流露,一方面保证了收视率,另一方面更加贴近受众,引起大众情感共鸣。

(3)节目通过视觉呈现带着观众一起体验异国的奇遇,并由点带面的折射出海外华人的奋斗精神,以及中国经济海外扩张的步伐和气势。

(4)自《爸爸去哪儿》热播以来,电视荧屏近两年被爸爸、宝贝亲子秀充斥,各大卫视跟风制作,节目重复率过高,“爸爸”市场被过度消费,已呈现颓势,观众审美疲劳,导致《远方的爸爸》开播收视率不尽如人意。

明星嘉宾:付辛博,李立等

2.节目包装

(1)名称《远方的爸爸》提炼节目主题,一目了然;标识醒目,背景蓝色为主,亲近自然,形式活泼明快,符合节目基调,也贯彻亲子秀娱乐休闲的节目风格。

(2)充分运用字幕特效。各种童趣的字幕插入,伴随音响效果,或对叙事进行解释,或将许多隐藏的笑料提炼出来,增加娱乐性。整体字幕在颜色、字体、趣味表情等的运用上,充分贴合节目情境,很好地提升了节目效果。

(3)音乐、音响运用巧妙。适时插入音乐和符合情景的音响效果,营造氛围,增强节目感染力。同时根据节目主题创作主题曲,便于节目宣传推广。

(4)节目前期录制多镜头多角度多机位拍摄,后期运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不影响真实表现的前提下,通过对比剪辑、交叉剪辑等来突出强化时间和空间的戏剧性,使叙事过程更加曲折,以此带给观众独特的视听感受。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四)
对当下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反思

  【摘 要】2013年下半年,国内真人秀节目进入“真儿秀”时代,各大电视台相继将各种类型的儿童真人秀节目搬上荧幕。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呼唤亲情,温暖社会的同时,也出现了同质化、以成人为主体,“侵蚀”孩子童年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真人秀 同质化 童年
  2013年10月,一档全新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卫视开播,并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其实近年来,受到观众普遍欢迎的真人秀节目中,都少不了儿童的角色。如深圳卫视《饭没了秀》、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辽宁卫视《天才童声》、厦门卫视《老爸拼吧》等等,都是以儿童为主的真人秀类节目。然而,当“儿童”因素开始对收视率的上升起到促进作用之时,我们该喜还是忧?本文就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反思。
  一、成人“使用”,成人“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他们基于自己的需求选择接触、使用媒介,从而使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根据这一理论可分析出儿童真人秀出现及火爆的原因。
  首先,当今社会之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如何教育子女方面遇到了问题:既想保护孩子又想让孩子尽早独立的矛盾,不知怎样回答孩子提出的古怪问题,在释放天性与规则束缚之间徘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成人对亲子关系、育儿知识类的节目产生需求。
  其次,随着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工作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亲子间的交流,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沟通不畅。而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一档提供亲子交流平台的节目成为父母们的需求。
  最后,在歌舞类真人秀节目以“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对观众展开轮番“轰炸”之时,选手资源的匮乏、情感牌的重复使用等,都使得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了“审美疲劳”。《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播出时曾因独特的“转椅”盲选形式吸引观众眼球。然而在“第二季”中,虽然对节目的赛制、流程都进行了改进,但观众却纷纷表示没有第一季好看。究其原因还是同类型的歌唱类节目太多,像《我是歌手》、《最美和声》、《全能星战》等等,都是聚集在晚上10点左右播出,此环境下很难培养观众对某一档节目的忠诚度。因此对于节目来说,在内容同质化的困境下,形式的创新也不是“屡试不爽”的,有时,观众所需要的是“换汤又换药”的新内容、新形式。
  和去年初比较热的跳水类节目一样,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登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儿童脱口秀、儿童才艺秀,还是儿童实践秀、亲子互动秀,在满足了父母们信息需求、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给观众带去消遣和娱乐,使他们的情绪得以释放。
  但是,这些节目中虽然是以儿童的参与为主,其主要的受众并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根据CSM数据显示,无论是观众构成还是集中度,栏目25-34岁的观众群都尤为突出,占比达37%,集中度153%,而4-14岁的观众构成只占5%。
  那么,当儿童真人秀节目所满足的是成人的娱乐需求、成人的受教育需求之时,孩子便成了节目中的一个“道具”,一个会给节目内容加分的元素了。
  二、同质化现象依旧严重,缺乏有特色的创新
  近年来国内真人秀节目发展迅猛,歌唱类、舞蹈类、运动竞技类等等不同领域的内容相继被开发,当儿童真人秀节目重现观众视野,带给观众童真和欢乐之时,我们不难发现“同质化”也紧跟而来。无论是儿童脱口秀、儿童才艺秀,还是儿童实践秀、互动亲子秀,每一种类型下几乎都有两种以上的同类节目在竞争,且相互之间缺乏区分度。如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和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都是父母给孩子交代第一次出门的任务,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演播室进行观看、讨论的模式。除了广告商、主持人、舞台布景和一些包装元素会有不同之外,其内容是极度相似的。
  大量涌出的同质化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在造成观众迷茫之时,也难以吸引观众长久兴趣。诚然,儿童真人秀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不过当观众打开电视,看到一群孩子在唱歌、跳舞,一群孩子在和主持人说话,一群孩子背着节目赞助商的广告包走在马路上完成任务,还有一群明星带着孩子体验生活……面对各个频道节目中如潮水般涌来的孩子们,观众到底能坚持多久不产生“审美疲劳”呢?
  由于我国电视事业推行“四级办电视”方针,全国各地省、市、加上中央以及付费频道,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就有数百个电视频道。而电视作为公共品,其边际成本为零,这就意味着目标受众数量的最大化成为电视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下,成本最低的同质化竞争渐成趋势。这就出现了一档新节目“火”了之后,类似内容或形式的节目便蜂拥而至的现象。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带动一大批平民歌唱选秀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带动“多选一”模式的交友、求职类节目。
  从现象上看,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制作成本、利润等因素的限制,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创新→同类模仿→创新→同类模仿”的死循环,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也是如此。而这种同质化的竞争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重复的支出也会造成资本的浪费。
  三、过度消费下的童年的“消逝”
  普拉姆认为儿童是一个特别的产物,“有它不同的本质和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来自成人世界的保护。”然而,当各大电视台相继把孩子拉进节目中时,观众眼中的“孩子”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他们的着装打扮、说话的方式等都愈来愈成人化,综艺节目中也经常能看到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大声唱着情歌。另一方面,当真人秀节目聚焦到儿童身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节目中开始所谓的“人生第一次”,且不管这是不是真的“第一次”,但是过早地把孩子放在镜头前,把他们的优缺点暴露在荧幕之上,然后被观众所点评,是否真的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呢?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播出之后,网上便会出现很多对孩子表现、对父亲表现的点评和排名,如该节目在播出一个孩子相互间打闹的视频之后,网络中竟出现了让该小孩滚出《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言论。这些方式诚然表现了观众对节目的高参与度和对亲子关系的重视,但一档旨在加强亲子关系类的节目,最后出现了以分数排名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表现,或是一个成人教育方式,未免有些荒谬。不仅一贯“毒舌”的网民们用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评价一个孩子或者他们的父亲,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成人世界中的喧嚣和浮躁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而在有些节目中,让孩子体验的人生第一次的项目也不切实际,对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指导意义不大。现在这个社会,父母不愿意也不敢让孩子单独出门,父母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耍,只能说这些节目或多或少反映了成人对正确教育子女、与孩子一起互动的一种理想化的表达,这种理想只有在观看节目时才能得到满足。
  因此,大量出现的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其实是把孩子的天真烂漫当成一个娱乐卖点,来博眼球,博收视率。当孩子的童年被挪至电视上,被放大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被贴上标签,被欣赏议论,孩子们的童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蚀”。
  结语
  2013年下半年,众多儿童真人秀节目的“东山再起”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它们满足了人们的认识、情感、社会整合和疏解压力等需要,呼唤了社会真情和家庭亲情。然而“过犹不及”,当儿童真人秀节目也陷入“同质化”、“无创意”的泥沼,各个电视台都去抢“儿童”资源之时,不仅会使该类型节目过早枯竭,孩子们被围观之下的“童年”也会消逝。
  由此,我们对儿童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目前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已接近饱和,各卫视频道要想从“收视率大战”中分得一杯羹,应从理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节目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品牌”节目。如在儿童定位上,很多卫视的节目都是从幼儿成长阶段入手,且多以“第一次外出”、“第一次买东西”等较为基础的事情为节目的卖点,未来节目发展大可在年龄段上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挖掘,如10-15岁儿童,他们的“人生第一次”是什么?他们的成长的惊喜或是烦恼又有哪些?……这些都是节目可以开拓的空间。
  其二,在节目制作中,儿童类真人秀节目还应继续保“真”去“秀”。随着节目样态和形式的发展,国内外的观众都越来越青睐于拥有纪实性的、能够全面展示一个人的性格,而不是一味“高大全”形象的节目。因此在节目中要努力将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而不是利用或者制造孩子的天性去博眼球。
  此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采取措施,引导各频道卫视的良性竞争,均衡配置节目资源,鼓励节目创新,促进多样态内容和节目形式的发展。同时,还应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出要求,为观众创造出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寓教于乐的节目来。□
  参考文献
  ①赵巍、刘立明,《谈中国儿童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现状》[J].《电影文学》,2013(3)
  ②谢耕耘、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2)
  ③刘枫,《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原因》[J].《新闻爱好者》,2010(10)
  ④Werner J.Severin /James W .Tankard .Jr:《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五)
从传播学视角看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热播

  【摘 要】湖南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今年10月份播出以来就成为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网络里讨论最多的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中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再度达到一个顶峰。本文试图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火热的原因,并阐述节目品牌营销的若干战略。

  【关键词】明星真人秀;传播心理;受众心理;品牌营销
  2012-2013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再掀高潮,歌唱、热舞、跳水、亲子等等,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由“平民”真人秀迈入到“明星”真人秀的时代。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作为全国首档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除了节目本身已连续多期雄踞收视冠军宝座之外,出镜的五对明星父子父女也随着名声大噪,身价倍增,更是将真人秀节目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而来,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一、明星真人秀节目火爆的传播心理学分析
  1、从传播媒介来看,再现型媒介体现出呈现型效果
  在传播心理学中,传播媒介可分为呈现型媒介和再现型媒介。呈现型媒介主要指人们利用自身的器官活动(包括表情动作、装束打扮等)来表达社会意义的形式,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再现型媒介是指人们利用工艺或技术手段 (包括书籍、绘画、电视、电话、网络等)表达社会意义的形式。
  对于电视节目的受众来说,更倾向于接受表现原生态的呈现型媒介。但是不论是呈现型的还是再现型的媒介作品,都不等同于所拍摄对象的原生形态,其间会体现出拍摄者或制作者的主体假设。所以,当媒介技术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再现型媒介尽量做到呈现型的效果。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再现艺术的一种,为受众构建的仍然是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拟态环境,但是由于电视媒介的视听音画即时传真的特质,所展现的幻象让受众感到即是原生形态的生活。这种近似真实生活的呈现型效果,符合人们对外部现实世界的理解认识,和自我生存状态的评价,这种一致性,让受众产生出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比如《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大量采用跟拍手法,镜头就像是观众的眼睛,时刻追随着节目参与者,拍摄中明星们也始终与镜头有交流有互动。
  2、从传播者来看,从“真”是特色、“人”为核心、“秀”做手段来把握受众的心理因素。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曾指出,“真”、“人”、“秀”是真人秀节目相辅相成的三个因素。
  随着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日渐丰富,过去那些经过事先排练反复录制得几乎没有瑕疵的节目不再那么吸引人了,大众更于倾向去看原滋原味的生存状态,“审美日常生活化”是现在观众的常见心理。明星本身作为公众人物,维持的某种公众形象,明星真人秀节目“真”的特色就在于往往要撇开明星们长期塑造的固有形象,展现他们不为公众熟知了解的另一面。比如《舞动奇迹》、《星跳水立方》等节目中,让明星们尝试不擅长的领域,让歌手去跳舞,让演员去跳水,明星们在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面前也会困惑、无所适从甚至害怕、胆怯,摄像机再通过纪实手法记录他们面对新事物新困难时的真实状态。这一点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成为最大的看点。
  明星真人秀节目极大地发挥了“人”为核心的精神。
  首先,在节目过程中参与者有相当自由的发挥空间,很好地体现了主观能动性。节目中除了基本环节是事先设置好的以外,随着情境变化,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台词都是即兴的,参与者的情绪情感性格自然流露。整个过程有不可预测性,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比如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第四期中,张韶涵遭评委狠批,同场选手吴克�不满评委金武林刻薄点评开口反驳起冲突。这些预计之外的突发状况往往正是节目的亮点,紧紧抓住了受众猎奇心理,同时也让观众感觉节目是不可导演和不可复制的。
  其次,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发挥到极限,在节目中,会设置大众评审或观众投票环节,受众往往会掌握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选择权,比如江苏卫视正播的《全能星战》,全靠在场的500位观众现场投票决定明星选手的分数和去留。更有不少竞技类明星真人秀节目还设有复活赛环节,通过场外观众投票使得已淘汰的选手获得复活机会。这些节目环节的设置,让受众觉得自己掌握了选择权和决定权,感受到了被尊重和重视,让大众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认同。同时,又让观众心怀期待,就是让自己喜欢的选手留在节目中甚至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认可。这种心理期待让受众在节目参与过程中加大了情感投入,无形中把自己与某个节目参与者联系起来了,节目的传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节目内容设置上拉近明星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感。比如《爸爸去哪儿》让那些平时镜头前光鲜亮丽的明星爸爸们在三天两夜里单独照顾孩子,面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他们会焦头烂额,面对孩子的哭闹也会手足无措。观众能感受到在面临子女教育的种种问题时,天下父母是一样的,没有了明星与平民的区别,让受众产生身份认同感。
  真人秀节目如此热火朝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秀”顺应了大众想要休闲娱乐的“游戏心理”。大众媒介有娱乐大众的功能,有“减压阀”的作用,那紧张的竞赛程序,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和充满悬念的结局都让观众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欲罢不能,在紧张与煽情间,在欢笑与落泪时,让观者体验一次次的心灵狂欢。
  3、从受众角度来看,明星真人秀节目满足了受众自我价值肯定、消遣娱乐、猎奇等心理需求。尤其迎合了青少年“崇拜明星、善于模仿、追逐新生事物,期待自我价值的肯定、盲目从众”等心理特点,在青年群体中赢得了大批忠实粉丝。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品牌营销策略
  1、议程设置,增加传播次数
  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明星真人秀节目播出前,多会调动电视台、报纸、杂志多种媒体配合宣传,各大网站发帖发图片扩大传播声势。在各种媒体反复宣传下,节目自然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谈资。例如《爸爸去哪儿》正式播出前,先在湖南卫视荧幕上播了宣传片。10月8日《爸爸去哪儿》举行首映观影礼,湖南卫视联合湖南娱乐频道、万达的院线将节目的首秀搬上了大荧幕,同时招募30对亲子在长沙万达影城现场观影,与五队明星父子父女现场互动。通过多种传播渠道,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了收视率。   2、微博营销,利用名人效应
  微博营销能产生传统营销难以企及的效果――裂变式反应,这种爆炸般的反应更多的要依靠名人效应。微博名人有更多的关注度,这恰恰就是爆炸反应的导火索。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就是明星,他们的一条微博影响到的不仅是自己的粉丝,还有他们的明星朋友。林志颖曾转发《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评论:“我喜欢这句话[有爸爸在的地方,再简陋也是幸福],所以幸福没有固定的形状,只要你懂的去爱。”该微博达到53619的转发量,林志颖当时的粉丝有3035万。李湘也转发了《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果然小妞比爸爸干得漂亮爸爸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还是有进步滴!加油 !”达到1386的转发量,李湘当时的粉丝有1000万。经过这种互相转发,这种裂变式效应的结果就是使得这档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受人瞩目。甚至有不少原来婉拒摄制组的明星现在也放出话来,“如果摄制组邀请,现在就可以拎包入住”。
  3、借鉴季播模式,延长品牌影响力
  在欧美国家,季播已经是一套成熟的体系。季播就是按“季”播出,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收视市场观众的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进行对应性调整。这种节目编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常播节目受众收视疲劳的问题,同时也给节目制作一个“总结―调整―创新”的空间。近年,季播概念才引入国内,目前不少真人秀节目已启动季播模式。季播节目有利于培养稳定忠诚的观众群体,塑造节目品牌,观众短期兴奋与长期期盼相结合,可延长节目寿命,形成对节目持续的关注度,从而扩大影响力。但节目制作中要处理好如何引导观众多季连续收看的问题,要在节目创新和悬念设计上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明星真人秀的文化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P42-43;
  [2]亢海岭,《“明星版”选秀节目批判》,青年记者,2007,(8),P101;
  [3]李亦宁,《“明星真人秀”:热播背后的困境》,新闻界,2007,(4),P97-98
  [4]傅毅飞,《“舞动奇迹”的收视奇迹》,今传媒,2008,(3),P34-36
  [5]郭媛,《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因素探析――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人民网,2013(12),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1202/c358381-23719672.html

江苏卫视与小朋友互动的节目(六)
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的创新特色探析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媒介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之间的竞争也渐趋激烈。基于对商业利益的渴求和媒介本身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近几年,娱乐节目一度成为各大卫视的制胜法宝、一些娱乐节目因过度娱乐,传达一些扭曲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而屡次遭到相关部门的“清算”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教育电视台另辟蹊径,既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教育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媒介功能,同时也没有忘记探索和创新节目内容,在大力提升节目的精神内涵的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其他媒体合作,多措并举,大胆借鉴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引起了当代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也成就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自身的节目创新特色。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表现形式;媒介环境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可选择的媒介接触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及时的变革和创新,在稳定自己受众群的同时,尽可能争取更大规模的受众群是传统媒体必须采取的措施。正是在这样的媒介语境下,中国教育电视台也从多方面对自己的节目内容、制作策略和传播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探索。
  一、把握根本,注重在节目内容里融入主流价值观
  1986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等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利用卫星电视开展教育工作的通知》。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宣布成讧r…q教俞IUm台,强调教育电视台应姓“教”,要办出专业特色。201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新一届领导班子给全台节目制作定下了要立足教育、围绕教育、紧靠教育的总要求。可以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因教而生”,因教而发展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首要功能是“教育”。当然,教育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一般专门用来指学校教育。而广义的教育范围就比较广泛了,指的是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社会舆论的引导等,这是媒体的重要使命之一。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介环境及媒介政策的变化,媒介本身也被放置于市场中,既要行使媒体本身所担当的社会历史使命,即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引导社会舆论,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同时,自身也要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空间。为了吸引受众,娱乐节目开始成为一些地方卫视的主打节日。在2009年的一段时间内,婚恋交友等一些娱乐节目庸俗化倾向明显,深为观众和一些媒体所诟病,对社会青少年及其社会大众优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而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这是不可取的。有鉴于此,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致力于体现社会教育性的全国覆盖性电视台,在对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提升的同时,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提升舆论引导力,注重为师生、职场人士等社会大众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服务。如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职来职往》节目就针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为广大的学生开设了一堂免费的职业规划教育课,向高校学生及社会求职者传播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择业观。
  《职来职往》针对大学毕业生以及广大择业青年的话题辩论节目,同时也是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它以择业观和就业观为话题,真实再现了求职者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也真实地展现了企业对于人才的理念。在求职者和企业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同时也引起了企业和求职者对于自身的思考。求职者会从中发现自身不足,从新定位自己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而企业也会深入思考怎么样制定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人才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行人文管理,从而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职来职往》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了节目的内涵,融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也间接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
  另外,《职来职往》通过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代表人物以不同思维、不同视角完整再现职场现状,对职场和求职者进行理性、客观、全面、真实的职业分析,准确地展现出了每一个职业的职业特点,也给求职者的心态和观点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让求职者对自己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台上的18位嘉宾都是行业领袖、社会精英,具有冲击力的观点表达,资深职业人、MR.JOB等角色的助力则保证了较高水准的谈话,使节目的内容凸显说服力。
  就目前社会就业环境来说,《职来职往》节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的,体现出了强烈的服务精神。同时,《职来职往》的节目形式又不落于沉疴,融合了当前一些主流节目的表现方式,不着痕迹地、义非常生动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了普通教育节日纯粹的道德说教,既晦涩和枯燥,不利于观众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类似的节目还有《成长不烦恼》。
  《成长不烦恼》着力于为父母和孩子搭建良性的沟通平台,以普通家庭中的典型故事为案例,以两代人直接交流的方式消除家长和子女的烦恼,使他们一起成长。在已播出的内容中,不仅有中学生早恋的话题,还有孩子喜欢吃零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男孩子迷恋拳击、在家练拳击扰得四邻不安怎么办,女大学生出演美人鱼、做模特、随便接受陌生异性礼物怎么办等话题。尽管选题来自某一家庭,但都具有普遍意义,都紧扣家庭教育这一主题。这些涉及家庭和谐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其产生不仅有孩子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因此既要教育孩子也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如针对妈妈出于营养的考虑,强迫不喜欢牛奶的孩子天天喝牛奶的问题等等。
  总之,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在节目内容上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教育性,是最近几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的鲜明特征之一。
  二、顺应潮流,注重在节目表现形式上体现时代性
  教育性是教育类电视台必须履行的媒介功能。但作为教育电视台怎样在其节目内容中体现其教育性,并让观众接受和理解,产生共鸣,这一直以来是教育类电视节目的瓶颈问题。如果一味填鸭式的“说教”,既无法从心理和情感上打动观众,也控制不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按照马斯洛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满足了衣食住行基本的需要之后,追求文化消费和审美愉悦,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是其必然的选择。因此,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不断借鉴其他综艺节目的审美表现形式,在注重提升节目本身内涵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赋于节目形式美,从而既让观众乐于接受,也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实现其教育功能。   最近几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在不断开拓新栏目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以便更好地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国内首档高智商益智节目《天才知道》于2013年“五・四”期间首次播出以后,便逐渐在国内高校学子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这档完全为国内高校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大型益智类节目以“中国梦成才梦”为精神内核,从北京大学启程,带领观众走进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十所知名学府,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挥斥方遒的风采,百舸争流的豪迈。参与的大学生范围非常广泛,他们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智力PK,不仅全面展示了中国高校和青年学子的风貌,而且.还分享百万公益助学金。这一波及全国的纯教育类节目,既完成了其教育媒介所承担的教育性功能和特色,同时,这一节目形式,也活泼生动,充分发掘出了大学生身上的青春色彩,为节目叙事带来不少鲜亮的色彩,这是这档节目感染人的地方。
  这档节目在中国教育类节目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从节目形式上看,首先,《天才知道》是一档“真人秀”节目。但与当下荧屏热播的娱乐真人秀节目不一样,《天才知道》是一档“文化真人秀”节目,是蕴含了深厚文化知识含量的节目。在全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只有把原创性、权威性内容与传播方式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高度融合的效果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创作要求。时下益智类节目层出不穷,如何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吸引眼球,的确非常不容易。《天才知道》正是在分析了国内外大量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形式、内容、规律和产生的效应之后,找到了一种电视文化的新的表现方式。其次,《天才知道》不同于其他选秀和益智节目,该节目是大学生集体参赛,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都是各个高校经校内比赛和精挑的在校大学生,节目风格青春阳光,形式新颖活泼,内容更具知识含量,是一档完全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益智节目。所以,节目不仅仅是一个选手答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呈现大学牛精神风貌的舞台和窗口。虽然选手们并没有刻意展示他们的的性格,但整个节日的朴实无华以及原生态表现,还是让观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他们的风采。大学生们勤奋好学,不懈求知的精神,勇于担当、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他们超强的心理素质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第三,节目的热播效应在大学校园里产生了积极正而的效应《天才知道》播出一段时间后,清华的董磊、北大的严�摇⑽浯蟮穆砗栊瘛⑻齑蟮牡顺�涵都成了千万学子心中的“大神级”人物,在领略了他们在荧屏上的风采后,在几乎所有高校里形成了勤奋好学、爱好读书的积极氛围。甚至许多中学生也成为他们的忠实“粉丝”,一起感受知识的力量和迷人魅力。在年轻人崇尚偶像的今天,他们无疑为人们树立起了正面榜样。这种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而对于所有观众来说,不仅在收看过程中会随着选手的表现起起落落,而且也可以带动他们一起思考,补充知识,有利于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习惯。
  中国高校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直到今天,在庞大的娱乐节日中,却罕有一档专门来表现中国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节目,没有正真一档电视节目来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心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才知道》可以说是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全方位展现了理想智慧与乐感文化双重灌溉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执着渴求、迎接挑战的坚忍不拔、面对失败的豁达开朗。这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偶像。
  中国教育电视台类似的节目还有《老师来了》等,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社会、为校园带去清新的正能量。
  三、合作共赢,注重在节目制作上实行多媒体联合
  近几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提升传播力,不断地提升节目内涵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针对当前媒介环境和自身的优势与缺陷,中国教育电视台加大了与其他媒体的合作,譬如与江苏卫视合作制作的《职来职往》《天才知道》等,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在此基础之上,中国教育电视台还积极推进与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人民网等其他中央媒体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和多方共赢。2015年1月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展开合作,开始从一个重点项目抓起,共同打造了一档全媒体新闻杂志节目《E视界》。该节目以社会视角解读教育报道,以教育视角挖掘社会新闻。与之前的教育新闻相比,《E视界》更加贴近校园和生活,更加贴近师生和家长,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提供更好的资讯服务和更多优质资源。
  创新是电视的本质属性,电视新闻亦然。尽管电视新闻的内容是最新近发生的变化,但创新并非简单重复。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为胜任宣传任务和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全台之力,由新闻中心打造的一档50分钟的日播全媒体电视新闻杂志《E视界》于2015年第一季度末期推出。基于“环球视野,教育视角”的节目理念,《E视界》重新定位“看世界”的角度、重新定义“看新闻”的方式、重新定向“看教育”的途径,重新规置“说话”的语态。从以前的播新闻、说新闻转到聊新闻,轻松地以教育视角聊天下大事。就在聊新闻的过程中,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事实、呈现事件不同层面和立场、展现不同的观点和理性深入的分析,让观众洞悉事件的发展历程和来龙去脉,至于如何判断。
  2015年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创新之年。中国教育电视台领导要求编辑记者静下心来,讲好中国故事。除了《E视界》,教育台还推出了《国史演义》《博物馆之夜》《揭秘》等三档重量级文史类栏目,从三个维度出发,跨越历史时空,感受浩瀚文明。三档栏目分别从口述历史、实物历史、影像历史等不同层面回顾历史,让观众感受全方位、多视角的人文历史背景。作为教育行业的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还发挥普法教育功能,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制作法制栏目《法治天下》,以树立法官形象、展示法院风采为理念,讲述典型案例,传播法治声音,积极响应在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背景下出台的相应号召,为公民做一档普法指导的优质节目。
  在节目创新的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节目制作、新媒体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开发和产学研结合方面实行全面合作。双方进一步整合各自在新媒体研发与创新领域优势,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媒体创新研发平台,在后续新媒体项目的共同研发与产业运作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开创共享共赢的合作局面,并为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进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创造条件。中国传媒大学也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建成全国最大的终身教育新媒体学习平台的构想提供支持。
  不仅如此,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与通过与平面媒体、互联网等联合生产和制作节目,采取与网络媒体互动、与平面媒体合作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推广节目,其节目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具有创新的色彩,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一些节目在业界和教育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为社会带来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实现了媒体、尤其是教育媒体所应当承担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在媒体竞争不断白热化的媒介环境之下,当一些地方卫视抛弃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单纯娱乐的时候,中国教育电视台而是从节目形式上创新,并很好地触合了主流社会价值观,多措并举,与其他媒体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很好地实现了节目质量、节目内涵和精神品格的提升,成就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独具的教育性节目创新特色,这是值得其他媒介借鉴和学习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19275/

推荐访问:小朋友互动游戏 小朋友互动感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