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6 11:08: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一)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课时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1. 生态系统的类型

2.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

3.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的种类

4.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思维拓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

(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①时间和空间界线;②系统的基本组成;③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④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2.比较各类型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池塘或一堆朽木及其生物组成的局部空间。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生物圈内依据植被或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可分成若干类型。在不同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群落复杂程度、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①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②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③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人的作用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④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是植食性的重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⑤湿地一般是指沼泽和沿海滩涂等,但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简称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⑥苔原(冻原)生态系统、

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六十度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的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⑦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它

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再利用。对其他生态系统会造成冲击和干扰。

⑧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

特点:无光、高温、高压。生产者是硫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消费者是一些高等无脊椎动物。

3.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课时31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 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②某一池塘的全部鱼类

③ 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2.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 )

A.海带 B.多细胞藻类 C.浮游植物 D..大型藻类

3.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

A.复杂的种间关系 B.气候条件 C温度条件 D.土壤条件

4.下列哪一类脊椎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分布( )

A.鸟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5.森林生态系统不可能出现于( )

A.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中纬度地区

B.年降雨量远低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C.年降雨量远大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D.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高原地区

6.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D .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7.森林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原因是( )【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最多 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机物最多

C.一年中单位空间的森林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D.森林可以生产多种产品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9.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是( )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B.分解者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能力不强

C.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10.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直接相关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

11.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12. (多选)以下所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的是( )

A.湖泊 B.泥碳地 C.沼泽地 D.开阔的大洋

13.(多选)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生态系统是丹顶鹤等动物的栖息地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非选择题

14.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被称为初级生产力。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kg干重/K㎡·y)请回答:

(1)陆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生物圈的最主要的能量基地,是因为____________。

(2)荒漠密灌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而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却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___________。

15.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母亲河——漳江入海口,面2360 K㎡。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域理

化条件好,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红树林吸取海底土壤中养料而生存,它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类啄食鱼虾,微生物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枯枝败叶,并还原与海底土壤中,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平衡食物链,可以说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出现了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的实行,对于更好的保护漳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无疑是极有利的。探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保护区所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请回答:

(1)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红树林的地理位置,其

最显著的作用是下列叙述中的( )

A 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

B 防风消浪,护岸固堤【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

C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吸收作用消除环境污染

D 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基因库

(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红树林鱼虾鸟类,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Pb的污染,则由于生物__________作用,体内Pb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

(3)为了保护湿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规等,但这并不意味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举一个具体实例。【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

答案: 1.D 2.C 3.A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A 12.ABC 13.ABC

14. (1)热带雨林 面积广阔、结构复杂,光合效率高(净初级生产力最高)

(2)水 人类进行的施肥、灌溉、杀虫、除草等活动

(3)恢复力稳定性弱 水

(4)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和被分解者利用

15.(1)B (2)富集 鸟类 (3)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总之,要将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课时32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6. 生态系统的成分

7.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8.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9.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

二、思维拓展

1.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与关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存在,并且生产者也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成分,所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

系统就会崩溃,所以说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也很重要;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也是对绿色植物加以分解的过程,不但减轻了分解者的负担,而且有利于分解者分解。另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方面还有重要作用,所以说,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简言之: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场所;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分解者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图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 ∣ ↑

∣ ∣ 分解者

∣ ↓ ↗ ↑

生产者 → 消费者

2.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顺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流动的

3.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问题

①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

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② 消费者中的级别,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不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同一种

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③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概念上的重合。

④ 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

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以学案教学法提高高三生物教学(二)
包丽2013115472-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当今新课程标准下,强调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生物 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中生物知识错综复杂,只是点小且秘籍,各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相互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出发,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习章节的难度为出发点,把课堂之中将要讲授的内容、学习目标、课堂所达到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与探究性的方案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到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新课程改革生物学教学模式特征

1、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这阐述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校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2、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发现式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评价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评价,使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评价,获得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反馈,不断地改进教学。因而,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多鼓励,多肯定,使学生建立学习的信息,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作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二、导学案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1、概念

“学案”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相对于教案提出的概念,教案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样,学案就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更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学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2、导学案的编写

2.2.1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导学案既不是单纯的预习学案,也不是习题案。他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完整学习方案。设计时应以课堂为中心,并注意课前、

课后的延伸,要具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作用三大主体部分。

2.2.2 导学案的容量。导学案实施时其容量安排要按照课时化原则进行,要适度,如果一个导学案承载的内容过多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会使学生抓不住每节课的重点,要做到一课时一学案,以便控制学习容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2.3 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知识链接(或拓展延伸)等环节。其中,自主预习以课本基本知识为主;知识链接(或拓展延伸)主要是适当补充些课外资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34118/

推荐访问:导学案教学法 学案教学法研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