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8-18 12:21:4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一)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自信是人生的要点,也是通往成功的石径。当你说出“我不行”。这三个字时,那么你可能已失败了一半。没有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我也尝试过因为没有自信而失败的经过。那是一次,学校要选运动员,当老师让我试一下的时侯,我切说出了三个字“我不行”这三个字让我十分后悔,就是因为这三个字让我失去了一次自我展现的机会。

朋友,可别税:“我不行”。别让这三个字蒙避了你的才华。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将是21世纪最失败的人。可能你长得其貌不扬,胜至有些丑陋,但你能因此失去信心吗?不,朋友你应该昂起头来,相信自己,不要自卑。自卑不能代替什么,只有信心才能让你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有可供挖掘的潜质,现在的青少年都像一块还未经雕琢的宝玉。所以你们不能因为什么不漂亮、有缺陷而失去信心。想想海迪姐姐,她不是半身不髓,

但她仍坚强学习,到了最后成为现代作家。然而你们却不相信自己,放弃了自信,让自卑代替了自信。

记得黄石公的一句名言:“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朋友,别再说“我不行”了。别在叹息自己。

让自信带着你飞到胜利的顶峰;让自信给你成功。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二)
初中语文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语文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徐秀亮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03期

所谓“自学质疑”,即指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阅读、质疑、解惑来获取知识。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提问、勇于猜测,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自学质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自学质疑”模块教学实施得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探索创新的能力;也可以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成就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对此课题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研究成果,即有效实施初中语文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小组、自主学习

“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教师构建自学小组、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构建自主学习小组,让各组内不同性别、个性、语文水平的学生均衡协调。选取组长负责小组管理,保证自主学习的秩序和效率。自学小组的组建,使得学生们的自学热情更高、积极性更强;自学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基本学习目标和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学习。最后,学生便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即结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和目标,自行制定学习计划、自选学习方法,通过自己动眼看、动口读、动手写、动脑想来进行学习。

例如学习课文《最后一课》时,教师提出三点自学任务:即了解作者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掌握文中字词、学习写作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根据这一目标指引,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展开学习。比如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社会背景、写作时的心境等等;通过查字典、多读多写多背等方式来掌握生字生词;通过大声朗读、快速浏览以及逐字研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来了解文章大意、熟悉文章结构和故事脉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其独立分析、思考和综合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二、引导启发、大胆质疑

“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教师合理引导、有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贵在有疑,初中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现象—假设结果—推理判断—验证解决”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合理猜测。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三)
自学质疑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自学质疑”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摘 要] “自学质疑”是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教学要求是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关键词] 自学质疑 问题设置 学生思维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自学质疑”环节的设置,可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欲望,拓展生物教学的空间,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并安排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励学生去分析思考,使思维得以深化。本文就三案六环节中的“自学质疑”,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自学质疑”环节设置的意图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育教学思想里,教师的职责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仅是依照课本及大纲的目标,讲解规定的知识点,使整节课处于“满堂灌”的教法之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思维被束缚,课堂氛围低落,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因此,“自学质疑”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不仅让他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获得学习思考方法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二)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其主体性贯穿于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对结论的预期和对成果交流的全过程,体现在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原理的建立、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结构的构建等全过程。如在《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一节的教学中提到食品添加剂时,给学生观看“大头娃娃”的图片,学生会联想到阜阳的“毒奶粉”事件,联想到牛奶中加“三聚氰氨”事件。这些问题既是社会热点,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分组收集“毒奶粉”事件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互动中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二、“自学质疑”中问题的设置要有科学性【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这应考虑到设置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设置“阶梯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输血和血型”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血型的知识及输血的原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我创设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①什么叫血型?什么是ABO血型系统?②血型是如何判定的?③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④在输血前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试验?这样巧布疑阵,犹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使学生思维波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这种“阶梯式”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二)设置“发散式”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在教学中创设发散式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在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后,小结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 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哪两个连续的过程?两个阶段中被滤过和重吸收的物质分别是什么?2、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4、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5、尿液的形成和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实践证明,这些“发散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也能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三)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

1【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因此,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跨度开放性的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四)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怕学生不懂,所提的大多是一些记忆型问题。如: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个器官有哪些功能?其实这样的问题因难度比较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惰性和厌倦情绪,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而过难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高不可攀,其思维启动不起来,就会挫伤学生思绪的积极性,到最后只能由教师自圆其说,这样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质疑,让学生质疑,是突出学生主体的重要体现。然而,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是否有胆量提出来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也是六环节的重中之重,怎样培养学生善于问的好习惯?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即使学生的问题幼稚,甚至是荒诞可笑的,教师也要呵护,尊重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气氛会更轻松,学生会更主动探求知识,遇到问题才敢于质疑。

(二)创造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针对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本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株玉米出苗到结实一生需吸收200kg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约为2kg,玉米实际用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学生通过计算得知仅占1%,没等老师询问,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的问:“那其余99%的水到哪里去了呢?”这样学生渴望知道水的去向,教师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开始研究“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问,而且要“会”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如:针对课题引导学生提问,针对课文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提问,针对课文内容矛盾处引导学生提问,针对课文内容可拓展处引导学生提问等等。这样学生提问题就不难了,所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一个真理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课外,拓宽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杰芝,2005把握课堂设疑的适宜原则生物学教学,30(9):27--28

[2]朱文清,2006高中生物学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生物学教学,31(1):18--1

2

3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四)
媒介素养视野下的魏则西事件考察

  摘 要:魏则西事件是2016年5月份的焦点事件,该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新兴技术公司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尤其是网络空间的公共性考量已迫在眉睫,但从魏则西本身角度考察,则存在网络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若魏则西能质疑百度和主任医师李某所提供的信息、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或许能走的不那么仓促。“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出现窄化危机,若不及时提高网络素养,魏则西的悲剧将不断上演。

  关键词:魏则西事件;媒介素养;“互联网+”;网络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27-03
  两年前,身患滑膜肉瘤晚期的魏则西在四处求医未果下,转而求助百度,却因百度排名信息的误导,导致了误诊、误治的结果。2016年3月,魏则西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医经历和被骗过程。4月12日魏则西过世,5月1日事件通过社交媒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掀起轩然大波。网民将魏则西的悲剧归咎于百度竞价排名、公立医院外包科室以及医疗监管等公共医疗问题,却忽视了魏则西在解读信息和了解媒体运营规律方面的不足。“互联网+”时代,如何认清企业的盈利目的、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生产出合乎伦理的信息、传播有效的信息成为人们急需提高的能力。
  一、媒介素养:媒介环境改变后不断调整与拓展的能力
  目前对媒介素养较权威的定义是由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按照詹姆斯・波特在《媒介素养》中的理解,媒介素养指的是一种视角,我们积极地运用它来接触媒介,解释我们所遇到的消息的意义[2]。这种视角是基于我们的知识结构所构建的。而知识结构的构建主要通过多渠道的接触媒介和实践来获得。一以贯之,媒介素养要求人们在不断增长生活阅历的同时抱有批判性的思维面对媒介上的信息,对待一个问题,要多角度的思考、质疑并解决它。在整个事件中,百度缺乏人本思想的广告推送成为促使魏则西死亡的导火索,同时,魏则西在面对百度信息时因缺乏必要的素养,其中以缺乏质疑精神为最,最终酿成了悲剧。
  媒介素养的最大特点是,媒介素养的内涵会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做出相应调整。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整与发展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报纸、电视等媒体大量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逐渐占据公众视野,动摇了精英文化的正统地位,同时,“魔弹论”的兴起使这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以“防疫与甄别”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慢慢地接受了媒介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事实,“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出现使媒介素养教育出现了转折,媒介素养由排斥转为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教养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媒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要求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视野下的魏则西事件:建构与提升网络素养迫在眉睫
  1990年以后,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有了新的发展,人们需要提升对网络的认知、能合理地从网络中解读信息且利用网络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学者蔡骐提到,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对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科技宰制下大众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3]。以此观照“魏则西事件”,魏则西通过网络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寻医过程,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他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给予个人的便利,无意识地进行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魏则西缺乏对百度和信息的质疑能力加速了他的死亡,传统的质疑能力针对的是信息的生产者基于特定的立场和视角将自己的主观偏见带入到信息生产中。在“互联网+”时代,这种质疑能力转变成针对网络运行公司出于商业目的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在信息极度繁杂的今天,缺乏质疑精神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埃斯特・哈吉泰、林赛・富勒顿等人在2010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学生将搜索引擎视做衡量可靠性的标准之一。如果某个网站排在搜索结果的头几位,许多被测试者会认为它是可信的。皮尤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的调查也发现:66%的互联网用户会在网上查找关于某种疾病或者医疗问题的信息[4]。由此可见,当今的人们已经习惯像魏则西一样,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来获取疾病、医疗等信息。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生产和传播信息,以及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避免魏则西的悲剧再次上演。
  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发展,具体指人们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评估、利用、创造以协助个体解决相关问题和提升人类生活本质的能力[5]。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网络素养主要是指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主要包括:对网络信息的解读能力、质疑能力(主要是对媒体机构商业利益的识别能力)、制作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美国学者佛格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很多人似乎觉得搜索引擎本身就具有权威性[4]。因此,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已成为当代网民的共同特征,如何寻找信息、建构知识,如何选择合理的策略传播自己所知晓的知识和建构知识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网民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由于身处边缘地带或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使得网民很难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真实的、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迷失在大量无用的信息中,甚至被有心之人利用。因此,只有当你拥有了较高的网络素养,小心谨慎地控制你的媒介接触以确保满足了你的需求,才能将媒介看做一个工具并有效利用它。否则,媒介将会把你看做工具加以利用以达到他们的目的[2]。魏则西在寻找信息时,在百度的操控下搜索到了某武警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在求证过程中,被各种错误信息蒙蔽。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因为良好的网络素养让你以更清晰的眼光,廓清自己的真实世界与媒介所塑造的世界之间的边界。构建你所希望的生活,而不是让媒介替你建构它们所希望的生活[2]。若魏则西在搜索信息时,不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搜索引擎上、不轻易相信百度的第一条结果,而是在更多的社交网站上寻找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病友、寻求更多正规医院专家的帮助、寻找专业人士来确认“生物免疫疗法”的合理性,今年五月,他的离去就不会让那么多人悲伤和愤怒。   三、如何建构与提升网络素养
  新时期,网络素养除开传统的对信息的质疑能力、批判的解读能力、传播和生产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网络的运行规律。魏则西不但没有合理地解读信息而且缺乏对媒体运营规律的了解,使他最终成为了媒体运营机构的牺牲品。“互联网+”时代,构建与提升网络素养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方面,在寻找信息时,纠正“一步到位”的看法。通过进行多次和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不盲目相信在第一页的搜索结果,而是要跨过第一页,不怕麻烦地去看更多的内容,同时,选择更多正规或注重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网站来求证信息。在无法判断网站是否可信时,转向中立机构的网站寻求帮助。如.gov、.edu和.org就分别表示与政府、教育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联系。这些中立机构比起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站,其提供的信息更有公益性,也更真实;在获得信息时,保持怀疑,不相信单一的信息源,尽量使用“三点定位法”[4];在选择信息时,要主动判断,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理性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在处理信息时,要开拓思维,不要一味寻找自己的盟友,而是积极寻找与自己想法相悖的意见,在交流与反思中寻求真相;最后,在生产和传播信息时,注重传播伦理的考量。
  另一方面,网民可以通过学习媒体技能来提升对网络运营规律的了解。伊藤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对于那些因兴趣而狂热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年轻人,所谓的‘并行学习’会带来一种效用,即当他们开始参与知识创造或媒体产出时,会对知识和媒体的产生方式有更完备的理解。[6]”使得网民更容易看穿网络搜索的本质、辨别出信息的真伪。
  总结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素养,受众方面主要表现为批判的接受信息、以质疑的眼光解读信息、合理的生产信息以及有效的传播信息的能力。传者方面表现为既要有生产信息的能力又要合乎规矩和伦理。在这一方面,国家在2015年共出台了6项针对互联网管理的通知和意见[7]。因此,传者要在公共性和公益性上多下功夫,而如何传播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新时期对媒介素养的再探讨。
  四、结 语
  最早的媒介素养由精英主宰,他们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中国招生考试网络素养进入以微博为主的群氓时代,任何网民都能通过140字的撰文发表内容。如今,网络素养进入以微信为代表的群团时代,人们习惯性地选择自己信任的媒体来获取信息。因此,出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窄化问题。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辨别权威,人们习惯地接受固定的媒体和固定的媒体内容。就如魏则西选择了“控制着中国信息入口”的百度上的信息,选择了权威的“部队医院”一样。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必须强化质疑媒体运营机构和批判地解读信息文本的能力,通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辨别信息的真假和分清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商业利益问题。“互联网+”时代,为了避免魏则西事件再次发生,网民的网络素养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4).
  [2] (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08(6).
  [4] 霍华德・莱茵戈德.网络素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5] 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2013(1).
  [6] Mizuko Ito,interview with the author,December 17,2009.
  [7] 国家对互联网的政策有哪些?[DB/OL].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194336/answer/73827866.
  [责任编辑:传馨]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五)
Facebook被“逼上梁山”?

1984年出生的Facebook创始人及CEO马克·扎克伯格曾被誉为“盖茨第二”,但Facebook现在前途叵测。图为他在2010年的法国戛纳国际广告节获颁“年度媒体人(media person of the year)奖”。


  其实,Facebook的耳边,从一开始就没少过这样一个外界判断:你正在失去酷劲。
  扎卡伯格在哈佛校园里创造了它的前身,然后它流行到别的美国学校—这时候,人们就说,它要不酷了;然后它传到了大学校园以外,人们又说,它要不酷了。而中国人根据其谐音,甚至给它起了个中国花名:非死不可。
  后来它上市了,击败了这个“诅咒”。
  不过,它现在的形象确实离“酷”有点远。
  3月8日,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得到了一个荣誉,她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家善于用封面造星的杂志选择她,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正在推广自己的新书《依靠:女人、工作和领导意志(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该书鼓励女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事业上都要敢于实现梦想。这名“女性导师”正致力于扭转男权倾向。
  标准的“大型跨国公司”范儿。
  这并不是个“负面新闻”,不过,这家公司目前出现在公众眼球中的其他形象则更加“不堪”了。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有一家创业公司,开发了一款社交相册产品,然后调查了一些20岁到25岁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人表示,对此产品不满意的一点是,这个产品需要Facebook的账户支持。
  Facebook自己也在一份公开文件中承认了—Facebook正在不断失去年轻人。
  如果一家公司的立足之本便是“酷”,它可能确实需要牢牢留住校园群体。或许,它正在勉力挽回局面,然而它的某些努力遭到了更令人难堪的指控—在被指其P oke应用是“抄袭”Snapchat之后,纽约某著名风险投资人对它赋予了一个调戏称谓:硅谷知名有组织的抄袭者。
  据3月7日《洛杉矶时报》消息,谷歌高管也“痛打落水狗”,指责其新版New feed是模仿Google+。
  而中国人此时发现了:它怎么那么像再早几年的腾讯?

分享也会疲劳


  曾经,扎克伯格寄予Facebook的梦想是“赋予每个个体以权力”。对比来看,其中国的一个曾经一度极为成功的追随者—开心网,被创始人程炳皓寄托了“让人们可以与朋友之间找到更多开心”的愿景。

  从中可见,Facebook强调“个体中心”,而开心网强调“互动”。
  前者使得用户以发布、展示个人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为主,当然与此同时,这些行为必然为他们带来一个专属的“社交网络”。后者的走红则起源于争车位、抢蔬菜、买卖朋友为奴这些互动小游戏,但正如一开始那些忧虑人士指出的,这类游戏的热度退却之后,并无其他能产生粘性的东西来留下用户。
  开心网的愿景听起来本就像是个“游戏网站”。而Facebook的愿景,从一开始,就有一点如今正酝酿着兴风作浪的“自媒体”平台的味道。
  但Facebook就像是逐渐迷失在了“社交”之中。其巅峰是,它为自己得到的庞大个人信息库建立了搜索—社交图谱(Graph search),这听上去仍然是一个很酷的东西。可是,它实质上不就是“人肉搜索”的有技术含量的绚丽版本?

中国人此时发现了:它怎么那么像再早几年的腾讯?


  问题是,人们似乎越来越对其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的兴趣失去热情,而隐私越来越被看重。
  The verge说,在年轻用户看来,对隐私方面的顾虑正在超过分享的欲望。过度分享(overshare)的好日子已经过去,在网上晒幸福没那么有意思了。
  该媒体认为,“Facebook刚刚面世时,分享个人资料是很酷的一件事,比如你喜欢哪些电影、你正在做什么、你正在和谁谈恋爱之类。这种体验令人愉悦—自由地与这个世界分享,而不需要学习编程什么的。”但这些东西现在变得无趣了,甚至更糟—给那些被迫接受信息的人的感觉,好像这是一份要完成的工作一样。
  开放、分享,这是诞生于荷尔蒙满天飞的大学校园里的Facebook带有的天然基因。但或许也正因为开放、分享的精神,使得用户的需求很快地就被培育得更“成熟”了。
  中国这方面的佼佼者,开心网,其天然基因是由公司“白领群体”带来的,这部分人倒并不会追求过多的分享,所以会一时沉迷于浅尝辄止的互动娱乐。而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这两种模式的哪一种,看起来都没法最终建立一个线上“社交理想国”。
  “社交理想国”已被证明,并非是用技术可以达到的。如果线下做不到,线上也只能是因为一个新技术的诞生而一时风行,不会持久。

Facebook会“移动”起来吗


  此时再看扎克伯格最初的梦想—赋予个体以权力,反倒更容易借由技术造就的开放空间来实现。(那么问题是,权力这个东西,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使用)
  中文科技博客PingWest发布了其观点,说Facebook的未来,在于强调其“媒体”属性,放弃“强关系”幻想。它说,Facebook近期的动作,比如对广告工具的看重—收购微软广告平台;发布新版信息流(News Feed)—扎克伯格声称Facebook的信息流将成为每个人的“个性化报纸”;收购了致力于用精美的图文结合方式“讲故事”的博客平台Storylane……这些都显示了其走向。   不必再为媒体属性而自卑了,该博客说道。
  实际上,去年三个季度,Facebook最多的动作就是用在广告创意上面。
硅谷“酷”社交,和其中国“仿客”们

  如果由新技术引发的新一轮陌生人社交最终总是回归一对一交流,那么像Facebook这样一个大家伙认为自己能做的,或许只能是一边利用其优势和资源加强其媒体属性,一边尽力不断刺激容易转变兴趣的用户们。
  路透社撰文称,就在去年春天,Facebook视频共享应用Viddy的前景还跟南加州的阳光一样灿烂。这款应用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而这在Facebook的众多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中似乎很普遍。
  现在,不再是应用开发者靠Facebook吃饭的时代,而是反过来,Facebook需要追逐那些仍有可能吸住人们的创意产品,比如那些优秀的一对一或小圈子应用。
  一靠收购,二靠跟进。这似乎是最便宜的方式,于是也是一家利润导向的上市公司最应该做的事。
Facebook还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何争取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Snapchat是一款基于隐私保护的照片分享应用,如果你浏览了别人的照片,它10秒钟就会消失,你无法保存并和其他人分享。它上线数月,每日照片分享数量就达到了2000万。
  可以让用户自由切换多个身份,并且也具有隐私控制设置的Tumblr,也是一个在13到25岁“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的社交媒体。
  虽然这些新玩意貌似是在颠覆F a c e b o ok开放、分享的宗旨,但Facebook对它们做出的反应只能以某种形式收入囊中。
  但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之外,Facebook还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何争取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这家公司发家于PC时代,但移动互联网的逻辑今非昔比。
  科技和创意产品正迎来短命时代。或许,Facebook也会走向分解之路,变成一个个独立产品的联盟;要么就转做电商—而这两种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硅谷的创业者们赶上了PC时代的好时候,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准,如马化腾近日所说,机会将属于亚洲。

迷失在社交媒体的自疑漩涡中,你怎么办(六)
英语网络新词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

  【摘要】社交工具的普及,让原本局限于草根网民私下交流的网络新词悄然跃上世界各大报纸及新闻。这一突出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变革,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英语作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通用语言,其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首当其冲。本文将从英语网络新词的产生、分布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新的知识和资源,并服务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关键词】英语网络新词 产生与分布 社会影响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let originally limited to grass-roots Internet users communicate in private network new words quietly jump on the world each big newspapers and news. The prominent social phenomenon and cultural change, has become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a widespread concern. General language for English as a 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ields, the brunt of the affected by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The generated from the Internet English neologisms, distribution and produce of social effect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o better master and use of new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and serve the people's learning, work and life.
  【Key words】English network new words;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ocial impact
  一、英语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
  在信息化日益成熟的今天,随着Facebook、Micro-blog, Instagram、Tiwtter等社交工具日益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人们已逐渐融入网络文化的新时代当中。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原始的交流工具―语言,其局限性也就日益凸显,人们渴望其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并且人们也正将这一行为进行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的社会变革,使得人们经常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善于发掘新的方法和途径,并涌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问题的解决,人们也总能归纳并总结出新的经验,并形成新的思想。而原有的语言并无法满足这些新方法和新思想的表达,因此,网络新词便应运而生了。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英语,其使用范围遍布全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自身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国情风貌等,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表达形式或语言符号。这些表达形式和语言符号也将随着人们的进一步交流而慢慢被大众所接纳,甚至被收录入官方的英语词典中,成为英语这一门语言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随着社交媒介和传统影视媒介的借用、推广和宣传,这些网络新词也迅速在大众视野中频繁传播,并广为流传。
  二、英语网络新词的分布特色
  随着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在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人们主要将其运用在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娱乐活动和信息科技等各大领域。
  1.政治方面:当身处大洋彼岸的人们也在上下班途中通过收音机收听美国大选如何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新闻时,一场关于希拉里和特朗普等人参与的总选竞选便已成功影响全球很大一部分人群。所以,当我们接触到诸如e-campaigning(电子竞选),e-precinct(电子选区),e-precinct captain(电子选区负责人)等新的网络名词时,便丝毫不觉得陌生。而在另一个大洲,英国王室小王子和小公主的相继出生,也随之引出了另一个网络新词: Spare heir(备胎继承人)了,用来代指在王位继承人发生不测时,下一个继承王位的人。再到地球的另一半,2014年20国集团(G20)峰会的主办国澳大利亚在峰会期间安排了毛茸茸又害羞的考拉来欢迎世界各国领导人,让他们在讨论严肃议题前,先抱抱这些澳大利亚国宝。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大家排队等待抱考拉成为了当时的世界新闻,而koala diplomacy(考拉外交)也一跃成为当时的网络热词。
  2.经济方面:国家的经济发展将直接影响各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无论是经济的进步亦或后退都能引起国民的集体关注。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新政策,旨在解决日本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鼓励私人投资的经济增长策略,也由此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网络词汇Abenomics(安倍经济学)。而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Budget wife/husband (经济适用女/男),无疑也反映出现如今中国社会单身男女在寻找自身伴侣时常常会将个人经济能力纳入到考虑的范畴。在2015年红遍全球的双11抢购狂潮中,也涌现出很多的网络新词,其中流传得最为普遍的便数Eating dirt (吃土),是指买家们因为狂热的抢购而导致消费超出预算,致使生活拮据,没有剩余的财力购买食物,只能吃免费的“土壤”。
  3.生活环境方面:备受雾霾折磨的北京人民在APEC期间终于盼来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很多在京的单位都选择在会议期间放假,而面对意外的小长假,旅行社抓住时机推出了颇受欢迎的lung-clearing tours(洗肺游),带领游客前往厦门、马尔代夫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或国家,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而这一网络新词也迅速在当时的各大网络平台上蹿红。平时,很多家庭会选择在周末到农村呼吸清新空气,品尝新鲜农产品,中国城市居民近年来流行的农家乐也被冠上了新的名词,农场假期(Haycation)。而随着人们对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曾倩,环保的观念也慢慢开始深入人心。不过生活中还是有些人环保意识不够强,浪费资源的行为看着都让人心痛,于是,Carbon Bigfoot(碳大脚)便送给了那些完全不在意自己碳足迹的人或者反环保人士。   4.娱乐活动方面:最开始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先是年轻人,掀起社交狂潮后这一趋势蔓延到各年龄层次的人们当中。网络通过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代人们的娱乐、休闲、日常交往等的方式。各种与之紧密相连的新词也是层出不穷。继在微博、朋友圈通过“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大秀自己的好身材后,又有一项挑战在社交媒体上火了,那就是Reverse praying(反手祈祷)。参与者纷纷通过双手合十到背后作“祈祷”状来展现身体的柔韧度。那些能做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和反手祈祷的“高人”们,她们往往希望通过晒出自己的个人能力来寻求或渴望获得人们的褒奖和关注,那么,另一网络新词也随之产生,那便是Praise junkies(求赞党)。在微博和朋友圈中,人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极度痴迷于某一事物或某位明星的粉丝,甚至狂热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于是头脑还算冷静的看热闹人群便送了这些狂热分子们专属的称号,fanboy/fangirl(男/女脑残粉),来表达自己的无法理解之情。
  5.信息科技方面:身处电子产品的包围圈中,人们往往会迷失在巨大信息容量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一刻都在源源不断地接受信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过量的快餐信息已经让自己患上了infobesity(信息肥胖症)。网络上用这一新词来描述沉迷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之中的人们。与之相反,有一部分人群则选择远离被数码产品包围的生活,不用手机电脑,不玩社交媒体,安静地享受不插电的清净时光。在“数码排毒”组织的推动下,全球正兴起一种新的度假理念――Tech-free tourism(零科技旅游),指不带手机等通讯设备去旅行,尤其是到屏蔽或没有互联网和手机信号的地方旅游。还有一类人群,他们是信息时代的silent traveler(沉默旅行者)。在外出旅行途中,他们与旅行目的地的旅游行业几乎没有直接互动,他们更喜欢使用移动设备来导航、做出安排、以及寻找信息。他们避开人际接触,使用应用程序和其他工具来安排自己的行程。他们被称为“沉默旅行者”,或者“移动设备旅行者”。
  综上可见,网络英语新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成为现代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娱乐活动和信息科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英语网络新词的社会影响
  网络流行语仿佛“社会方言”,折射社会热点,讽刺不良现象。英语网络新词也同样如此。很多网络新词虽然与传统的构词和语法规则相差甚远,但同样有自己的规则可言。很大一部分的网络英语新词不再只属于网络,它们进入日常生活,甚至很多被收入进权威的官方词典,如《牛津词典》。它们通过自身的产生和流传,以“另类”的表达方式来直接反映世情民心,这也是网络新词流行的核心动力。而其产生引发的社会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批判:英语网络新词由于在各大媒介上的传播速度让人咋舌,因此,其具有强烈的舆论性质。从某种程度上看,英语网络新词代表民众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因此这些词语本身构成社会批判。
  2.关注民生:网络流行语从过去的单一专注于科技进步等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聚焦民生。互联网从少数人接触的“高科技”变为普通老百姓也使用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传播更为广泛。纵览各大报刊、杂志、社交平台,人们不难发现,近年来网络新词以反映社会生活居多。因此,英语网络词语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相对应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这些新词在造词上通常与特定事件相关,使用者们尝试用含蓄调侃的方式委婉表达自我的意愿。这些词语一般先在网络论坛或社交平台上出现,而后渗透到传统媒体。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行使充分言论自由的巨大平台,因此,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英语网络语言不断涌现,人们用插科打诨或暗讽及诸如此类的方式表达意见。
  3.网络语进入并影响着自然语言:新词语是舆论存在的正常状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词出现,只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新词语出现的频率在加速,数量在扩大。但英语网络语言的超范围使用对自然语言产生一定的冲击,并引起人们的担心,一直争议不断。然而,英语网络语言并非是“无规则随意”的,现在流行的一些网络词语能不能真正普及并延用,要看这个词反映的事实或现象是否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四、结束语
  人们正处在网络文化的新时代当中,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也随着网络的扩展在一个新的时空里延伸。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承担着大量信息传播的载体之一――网络英语也在逐步完善。在近乎80%的网页语言都是英语的今天,熟悉并掌握尽可能多的网络英语新词将帮助人们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进步。而网络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其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等不同于传统语言载体的特点,仍将不断催生新的网络语言。这也意味着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仍将在以后的发展变化中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8.
  [2]刘燕,王豆娥.网络英语新词的产生与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1703/

推荐访问:社交媒体中的借势营销 海中漩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