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2 10:51:0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一)
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四个“强化”,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一、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尽管!" 世纪%" 年代初,教育部就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有些高校只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有些高校虽将它列入公共选修课,但选学者有限,且学生重视不够。

事实上,这门课程开设与否,完全取决于校系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即使在同一学校,开与不开,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教时安排也较为随意,开设多少,未明确规定,有的开设一学年,有的则为一学期。!、教材建设:尽管目前有多种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但是由于对该课程“何为”的问题认识不一,故在教学内容范围的确定、范文的选择等方面较为混乱,而且,教材的内容老套,与当前的社会生活脱节。笔者综合所涉及的三种教材来看,古代文学占据的比例普遍过重,约! ’ ( 以上,而现当代文学不到$ ’ (,且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前期的作品,反映当前时代的作品几乎缺乏。因此,在教与学中,思维总是定格在古代时空里,缺乏现代意识,缺乏时代感。另外,一部分选文与中学重复,或者选文的思想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接近。如鲁迅的《风波》,与中学学过的《药》、《祝福》、《孔乙己》等大体相似。部分教材入选了少数外国文学作品,大多是揭露$% 世纪的社会现实,这也是学生已经知晓了的。作文,是综合素质的反映,是每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教材中没有安排作文教学。(、教师配备:许多高校对该课程教师的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

没有固定的教师专门从事该课程的教学。面临目前高校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形势,教师队伍相对紧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些高校采取由专业课教师兼大学语文教学的办法。显然,这在时间上、精力上都不容许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者的教学与研究之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语文知识轻人文素质教育、重智育轻美育、重定论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等倾向。在全球正逐步走向网络化的今天,教学手段显得尤为单一、陈旧: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实现文理渗透的一条重要途径。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凡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从学校开设的多门人文、社科、艺术课程中选修% 门,其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课为实现文理渗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一切科学研究都是讲求实际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科学也需要创新,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不断发展科学。郭沫若同志在#&’%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由此可见,形象思维不是诗人和文学工作者的专利,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必须。大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充沛的情感等,为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语言的高度驾驭能力,同样不仅是文学工作者毕生的追求,也是科学工作者永远的梦想。!、开设大学语文课,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等学校不论何种专业,都是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培养的不仅是科学技术人才,且培养着社会的知识群体,他们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

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中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江泽民同志代表全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其中人文素质是关键。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是人文素质的核心;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根本。西方有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我国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语文、政治、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而语文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人类文明的表现,具有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出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体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丰富源泉和神采所在,成为民族精神的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首先,将其列入高校公共课课程系列之中,作为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开设,同时,保证教时数量,以一学年周课时两节较为适宜。其次,加强教材建设。大学语文是一门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而开设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应紧扣这一性质加强该课程的教材建设:在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一批既有深厚学养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编写并推荐使用教材,以加强教材的统一性、权威性及相对稳定性。(!)教材内容应是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深化,要有广度和深度。(()选文必须经典,古今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尤其要注重文章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相切近,适当增加反映中外当代生活的作品,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精心安排作文教学单元。除了在中学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外,对文体的安排可以更灵活些,特别是运用广泛的实用文体,比如总结、计划、调查报告乃至应聘书、简历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为了扩大知识面,推

荐一些必读书目,包括当代新人新作,供学生自由选读,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再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配备专门、固定的教师从事大学语文课教学。大学语文教材涵盖了中外古今的作品,中文各科专业都网络其中,教师在某一专业知识点上,可能没有达到专业教师的精深、细致,但它要求知识面的宽泛。大学语文课程及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队伍的建设,可立足于本校,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或提高学历,或进行短期单科进修,旨在不断丰富与更新知识,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师资力量。此外,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不仅有利于这支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 断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三)认识和注重四个“强化”,提高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纠正重语文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然而,自#&)! 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全盘搬用前苏联的办法,使文科与工科、理科各自为阵,这样的遽变,导致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一度难觅踪迹。尽管改革开放后部分高校已陆续增设这门课程,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教育普遍存在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导致人文科学受冷落,人文精神失落。因此,大学语文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也只是中学语文的延续,重应用文章教学,重解构文章,重文学史知识讲解,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却忽视了人文教育。而实际上,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欣赏能力,他们更需要的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余秋雨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次上的代代递交。”大学语文可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其精髓。如学习《孔孟语录》时,在分析文字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领悟其间蕴含的闪光的民族精神:“舍生取义”、“不为富贵违仁”、“与

民同忧乐”的思想,“身正令行”的人格力量,“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等,并结合时代赋予以新的内涵。大学语文课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串于教学与实践中,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转化为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并使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培养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等,从而培养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强化创新教育,纠正重定论灌输轻求异思维和多角度启发的倾向。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需要不断地打破常规,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其实,教材中有的内容本身就包含了创新与发展的因素,可作为进行创新教育的直接素材。韩愈就一改传统,革新祭文文体,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出了“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祭十二郎文》,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在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定论灌输,等同于把学生当作同一型号的储存机器。高校教师应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学习和研究活动。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他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一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大学阶段,已没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语文学习正是让学生发展个性、开放思维、锐意创新的大好时机。“诗无达诂”,教师不宜囿于定论,拘于定论灌输,而应独辟蹊径,从求异思维出发,从多角度入手,精心设计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创设学生各抒己见的情境。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大多认为它是属于静穆的田园诗一类,反映了作者的闲适心情。教师在教学中可先介绍写作背景,再引用鲁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二)
大学语文纵横谈

大学语文纵横谈

一、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课?

因为它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制专科学校教学计划》对此是这样界定的:“本课是除中文专业以外各个专业必考的公共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加大提高其文化积累的量与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文明的发展。因此,它不是某种技能的训练,而是一种基础素质的培养。”首先是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

例如我遇到许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考上大学学习理科的人,就缺乏人文知识。当时中学语文课很少讲传统文化,对孔子语录也是先批判再学习,叫做批判的学习,也没有培养起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结果20多年基本不了解传统文化,更不了解儒学到同是怎么回事,直到近几年听了百家讲坛上于丹讲《论语》,才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学和大学阶段缺少人文教育的例子。

一位大学语文老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要求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有95%的学生完成不了。就是在座的各位,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很难,当然我们不能把笔误都算进去。

一些用人单位更有此强烈感受。一位外企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特别注重英语的学习,在他们招聘来的大学生中,有的英语达8级。“英语过硬当然是像我们这样外企公司需要的,可是在应聘时,我们也发现,这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才子们,在用中文表达时,却结结巴巴。一个用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我们又如何相信他能很好地用英文与客户沟通呢? 2006年11月4-5日,教育部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湖南文理学院魏怡教授、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则从另一侧面谈到:就日前状况看,我们正遭遇“母语危机”,文、理、工学生都存在语言表达的缺陷。作为母语的汉语言是维系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母语还对其它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大学语文在提升大学生汉语言素养和能力方面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大学语文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公共必修课程。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

(1)、什么是人文?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三)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2010 、2011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1005 开课系(部):基础教育部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时:36(理论: 实践: ) 学分:2

撰稿人:王红丽 编写日期:2013-08-21

一、 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汉语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国家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提高人文素养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对培养学生的汉语文阅读、理解、评价、赏鉴能力,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日渐明显,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日益突出。

“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于它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对于我校学生来说,大学语文课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二、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国诗词的学习,使学生涵养在美妙的中国传统诗词意境中陶冶自我的情操;应用文,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校园范围内,找一篇应用文作评析并修改,使学生在动手中掌握于自己职业生涯有用的技能。

2、通过先秦散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先秦哲人的奇思妙想,为己所用。

3、通过对小说戏曲发展历史的了解,人物形象重塑,使学生运用各自专业特长,介绍一个小说人物形象,在解读中掌握艺术创造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 2、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三、 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中国诗词

教学内容:

1、中国诗歌简史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2、先秦诗歌 3、汉代诗歌 4、魏晋南北朝诗歌 5、隋唐五代诗歌 6、宋元明清诗歌 7、词 重点、难点:【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1、重点是隋唐五代诗歌。 2、难点是中国诗歌简史。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2、背诵中国诗词中的著名篇目。

第二单元 中国散文

教学内容:

1、中国散文发展简史 2、先秦散文 3、两汉散文

4、魏晋南北朝散文 5、唐代古文运动 6、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7、元明清散文

重点、难点:

1、重点是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2、难点是对于先秦散文的理解。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散文发展简史。

2、掌握唐宋八大家散文及其特色。

第三单元 中国戏曲

教学内容:

1、中国戏曲小史 2、元杂剧 3、明清传奇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元杂剧。 教学要求:【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1、了解中国戏剧简史。 2、掌握重要的元杂剧作品。

第四单元 中国小说

教学内容

1、中国小说简史

2、魏晋南北朝小说 3、唐传奇 4、宋元小说 5、明清小说 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明清小说。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小说简史。

2、掌握明清小说的类型及重要代表作品。

四、 学时分配建议【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五、教与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建议

1、本课程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上课前要做好课件,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理清每节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讲演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如地驾驭课堂,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中国诗词部分考查学生的诗歌背诵及名句对答;中国散文部分考查学生对篇目内涵的理解;中国戏剧和小说部分考查学生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能力。

2、成绩评定办法

平时表现30%+中国诗歌30%+中国散文20%+中国戏曲小说20%

七、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是面向我院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合理的知识系统。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逻辑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其日后更好地理解其艺术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1、倪列怀《大学语文》[Z]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主要参考资料

九、其它说明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四)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摘 要:我国人文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经历了“化民成俗”“中体西用”到“转识成智”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文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伟大任务的语文学科,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其教学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不断丰富,不仅逐渐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也实现了培养现代化的、完整的、健全的大学生人格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 人文教育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0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西部地区民族院校人文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2BFZ011),2013年度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3XYS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谭月娥(1979―),女,回族,宁夏灵武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方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我国人文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可谓古代人文教育的第一个典型时期,此后,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人文教育传统虽兴衰交替却一直延续至今。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人文教育传统的重任,大学语文教学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的各主要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下文将探讨人文教育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一、古典大学人文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夏、商、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以“明人伦”为首要任务,通过习孝来培养道德,通过习射来增强军事实力,通过习礼来规范人的言行,通过习乐来陶冶性情。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的崩溃,私学的兴起,教育的明显变化是养士制度的建立,进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述及实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属性。如孔子(前551―前479)首倡“有教无类”[1],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并对“君子”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一方面,君子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坚强的道德信念,要谦虚谨慎、言行一致,如“君子怀德”“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2]。另一方面,君子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治理政事的才能,并善于选任贤才,如孔子在回答子路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的时候,他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3]。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选择的教育内容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实施教育。孔子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重视人伦道德,主张天人合一,提倡“里仁为美”“敬事而信”“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人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教育著作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属性。《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专著,强调人的可塑性和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教育目的出发,对学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尤其注重学业考察和道德养成。《大学》开篇就道出了其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使人怀“仁、义、礼、智”之德,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达“止于至善”之境。大学之道是一种人文教育理念,以高扬人性、纯化人格为起点,以建立仁治国家和太平天下为归宿[5] (P.169 )。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是有道德意识的人,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臻于完美境界的人,对后世具有大学性质的太学、学宫、书院、学堂、大学等影响深远,同时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古典人文教育集中体现为“化民成俗”,重视教育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倡导“教学为先”;教育对象是每一个求学之人,“自行束�以上”即可从孔子那里得到教诲,“农与工肆之人”可被墨子培养为“兼士”,“人皆可以为圣贤”;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或“贤人”, 强调以“仁、义、智、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和以“礼”为核心的规范意识的培养;教育内容上以经典著作为主;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依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教诲。在其导引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为个人的德性和善,虽然在教学中对人的德行培养有着时代局限性,尤其是重视封建礼教和统治阶层的需要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但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语文的人文性而非工具性,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对此后乃至当前的语文教学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近代大学人文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分科观念及分科体系传入中国,传统经术不足以经世致用,在“通经致用”“学以经世”的观念支配下,为了济世,必须寻求有用的“经世之学”,西方“富强之术”及这些方术背后的“格致之学”逐渐受到关注便是自然而然之事了。
  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魏源积极主张学术界、教育界应该注意研究社会的现实问题,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要求人们从繁琐的考据学中解放出来,敢于自由思索,参与现实的政治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憧憬平等与民主,以人民之幸福为指向,对清末教育产生了冲击。康有为认为发展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主张变科举、兴学校,培养变法维新人才,在《大同书》中提出了有关大学教育的主张,认为在大同世界中,没有国家和家庭,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人人有参政权,人人参加生产事业,全人类都能过自由、平等、和平、民主的幸福生活。梁启超从变法图强的目的出发,主张兴办政治学院,以培养通晓“古今中外治天下之道”的“救国良才”。严复反对旧学,提倡西学,主张“教育强国,开启民智”,目的是发展工业,变法图强,造福人民[5] (P.205 )。
  洋务派新办了语言学堂、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对西学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他要求人们“知耻”“知惧”“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6] (P.215,P.216 )其教育思想的中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在厘定学堂章程时规定:“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早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6] (PP.239-240 )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们也对大学人文教育进行了论述。蔡元培在1912年1月就任教育总长时指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以多育和谐发展作为养成学生完全人格的具体途径,这深深影响了当时教育部的教育政策。同年10月颁布《大学令》,其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他向学生提出三件事: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6] (P.256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从大学的性质和任务是研究高深学问出发,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基本办学方针,提倡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主张文理渗透;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蔡元培关于大学教育的主张和实践,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很多独到见解和宝贵经验在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一时期的人文教育内涵可集中概括为“中体西用”,旨在培养适合各阶段国情的人才,强调道德素养、科技知识和爱国情怀的培养,与国家前途命运相连的“民”的意识取代了与君王长治久安相系的“民”的意识,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人的主体性,并将其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与此同时,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使之成为贯通中西之纽带。此外,开始尝试按照西方分科立学原则设置课程,将中学的“经学”和西学课程结合起来,20世纪初的分科立学方案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探索创建近代西方式的学科门类及近代知识系统,语文逐渐走向学科化。
  三、现代大学人文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的学科分类及知识系统与西方模式相近,现代意义的大学人文教育开始了本土化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大学人文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深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有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在对西方相关著作进行翻译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因研究视角不同侧重点有异。在有关大学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各大学以通识教育为目标,因校制宜,各有特点。在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议题的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上,学者们介绍了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背景,对综合性大学、科技型大学、艺术院校、师范大学、新兴综合性大学、边远地区大学等的人文教育及其实践进行了热烈讨论,并邀请大学生畅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体会[7] (P.4 )。
  这一时期的人文教育内涵可概括为“转识成智”,它在中西人文传统中寻求本土化路径。当学科和科学逐渐发展成单独领域时,逐渐脱离了各自母体,学科制度的形成遮蔽了教育的人文情怀,科学的霸权更赋予了学科制度以改造教育的能力,致使教育与学科的地位发生了颠覆,人文与科学的地位发生了扭转。这种地位的转变带来了学科制度的规训,它对人产生了束缚,致使人文精神失落。科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了教育的性质,降低了教育寻求一切结果的可能性,有利于制度化社会的更迭,但不利于人的发展,最终会造成人的异化。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学科化在促进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束缚了其人文性,窄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内涵。
  我国人文教育在“化民成俗”“中体西用”到“转识成智”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展现了自身人文、教育的本真属性,也承受着制度化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力量的倾轧,在这一抗争和博弈过程中,随着西方学科分类的引入使文科和理科泾渭分明,语文不是渗透在学生整个求学历程之中,而是逐渐学科化,甚至变成个别专业的必修科目,语文教学中所内含的人文精神被消解。从当前时代特点及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征出发,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发挥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真正领悟并实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践行语文的人文性;其次要使语文教学的目的由学科本位转向人本位,突破学科桎梏,在生活和实践中挖掘语文素材,关注学生的生命及其发展,重视对学生精神世界中潜藏的自由精神的挖掘,培育自由开放的追问风气,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此外,要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灵的碰撞,在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中体悟语文教学的真谛。
  注释:
  [1]《论语・卫灵公》.
  [2]以上所引有关君子的论述均出自《论语》.
  [3]《论语・宪问》.
  [4]《论语・颜渊》.
  [5]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大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五)
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研究

  摘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大学课程的内容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达到一课多教的目的。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从而对大学语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达到理想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讲求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确立全方位的、新型的、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 思想政治 结合 策略
  一、引言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人文性的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特点和内涵,而广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获得较高层次的人文精神浸润,同时,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学语文基础课程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大学语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所起的保证和支撑作用。因而,从工具性特征这一角度而言,大学语文不仅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1-2]。
  其次,大学语文所独具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其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所具有丰富的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真假、善恶、美丑的思维辨别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分析与训练,关注高等院校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直觉性的、感官的、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会按照大学语文课程中所强调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做为自己的行为指导。
  总之,大学语文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必须经常注重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潜在优势,特别是对于学生所产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它能够起到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在全面推行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的教育目的。
  二、对于大学语文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把握,以确保大学语文在发挥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表现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准这一方面。当前,尽管很多大学已经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的公共必修基础性课程,并且给予了很多的课程时间优势,但是在实际课程实践中,仍会出现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定位偏差,对于具体的教学维度把握不准等问题,因而,出现了很多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汉语在国际上日益得到重视,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空前膨胀,大有将汉语与英语持平的趋势。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正日益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提高了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的地位,但语文仍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与其他的大学专业课程相比,大学语文经常处于可上可不上的边缘化地位,并且也被一部分学生和教师误解为“不重要”的基础公共性课程。大学语文之所以会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高校管理阶层、高校师生对大学语文的应有地位不重视,对大学语文所产生出来的教育价值的错误估计和判定[3-4]。
  许多高校语文教师仍然将大学语文界定为一种工具,其作用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而,想要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就要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而且要对于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精神的陶冶,人文精神的塑造,从而培养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的优质的大学生。
  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于大学语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手段。因而,应该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在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解放思想,加速改革的步调,从而制定出具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从而推动大学语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讲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既是配合教学计划的主体,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体现者和实施者,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地教育教学工作。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必须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
  (一)采用个案分析和理论规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由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信息层出不穷,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信息过时问题。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必须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掌握更多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资源。
  (二)运用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课题化
  运用课堂式的专题化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课题化,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选定一个教学目标,对于该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一系列的课题材料进行搜集和组织汇编,形成更多的小课题,将这些小课题进行汇编,实现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无限的扩大,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信息,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专题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而又有效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另外,也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结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部的兴趣资料搜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参与机制,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5-6]。
  (三)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可以列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东西有很多,然而大学课时有限,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慎重选择,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篇目,进行课堂教学,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成绩。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高超的艺术技巧、完美的艺术性、丰富的作品想象力,从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当文学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力,引领学生进入文化知识的殿堂,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所选择的对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起到的作用,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教师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猎广泛,古今中外的佳作数不胜数,各个时代、国家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不尽相同;即使对选材进行了较为慎重的把握,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疏漏,因而,大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就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作品中,筛选出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有用之作,否则,就很容易迷失教学目标和方向。
  五、结语
  总之,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必备课程,而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则对于课时有限的高教而言,是较有利的教学模式。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和把握、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从而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欣.谈大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作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2).
  [2]罗萍,翁昌文.重视发挥大学语文文化育人作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3]黄海蓉,郭剑林.《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4]田萱.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J].唐都学刊,1999(03).
  [5]刘贡求.理工类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04).
  [6]鲁渊.略论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嘉应大学学报,2001(0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6309/

推荐访问:民族语文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