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的运用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2 11:20:4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的运用(一)
巧用多媒体 让小学音乐课堂更精彩

巧用多媒体 让小学音乐课堂更精彩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孙秋月

[摘 要]:在当今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而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方面多媒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媒体介入小学音乐课堂以来,我们看到它使音乐课堂教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多媒体的运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们更加喜爱上音乐课;学生们可以利用电脑查阅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音乐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把握了音乐知识,拓展了音乐视野„„因此教师们开始纷纷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己制作多媒体音乐课件,将多媒体更多地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运用;有利与弊端;

我是一名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小学音乐老师。带着一份热情,从大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在学校里,我得到了锻炼。音乐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课程,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对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他们上课的状态告诉我:我们喜爱音乐,也喜爱音乐课。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有关于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的感受和总结:

随着音乐课改理念的推广,小学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课的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了。这样必然会产生教学结构的变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其中之一,极大地优化了音乐教学。而多媒体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它能将迷人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优美的歌声集于一体,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多媒体教学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情景,优化课堂

成功的课堂不是强制,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索求知的内动力。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唱、听磁带已经感到了厌倦,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多媒体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等等,轻而易举的就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展示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激发起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比如我在讲解小学音乐第二册《咏鹅》一课时,若是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充分利用多媒体(用课件展示):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动,岸边低垂杨柳随风飘动着,小鸟在快乐的唱着歌,河面上几只洁白的鹅在一会儿嬉戏玩耍,一会儿结伴游泳。。。画面上同时呈现这首经典诗歌的文字,孩子们顿时被吸引了,这时播放出小鸟叫、鹅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学生们身临其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画面感十足,在音、画、诗三者合二为一的同时,他们想要继续学习这首歌的欲望也就强烈起来,对接下来课堂的教学有了很好的铺垫。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难点,入情入理

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课堂上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易化,多媒体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和示范教学难点的枯燥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就这么被打击了。许多研究都认为,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动态刺激,而不是静态。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在音乐教学中都可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恢复鲜活的一面,使其活灵活现。比如在教授音符的时值,就可以采用动态图像的演示,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和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多媒体容量大、速度的快慢可以教师控制、效果好,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我将音符设计成“小猴分瓜”的游戏,在多媒体上演示了一个将西瓜平均分成了八份的过程,在每份上都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音符的含义和时值长短。又如在:“强”、“弱”对比的难点上,我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在讲解《春天音乐会》一课时,通过欣赏图片上春天的美丽,春雨和春雷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后,接着就进行“强”、“弱”等音乐知识的渗透。在多媒体背景下,学生可以模仿春雨“沙沙沙”(弱)和春雷“轰

隆隆”(强),音乐知识顿时就融入情感,丰富了情感,课堂上学生轻易就接受了音乐知识,理解和认识了音乐。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开展想象,以情带声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

过去的教学方法较单调,主要靠录音机让学生聆听音乐,若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和兴趣器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而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有机的结合光、色、音、像,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就能更加直观,便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欣赏《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情景的琵琶独奏曲,教学时先通过多媒体音响效果播放出这段乐曲,引导学生聆听,然后再播放出画面和场景,还可将电影《西楚霸王》的片段剪辑下来,配上乐曲,让学生边看边听,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欣赏,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由琵琶这一乐器所表现出来的古代战场上激烈战斗的场面气氛和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演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比如,在欣赏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时,若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听音乐理解音乐形象,必然显得呆板枯燥,然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时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听着音乐,在电脑上欣赏到龟兔比赛的热闹场面,想象到赛跑的动作,这样能使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也更能激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的运用】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似乎必不可少了,但是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也是有许多弊端的。

四、 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启示

多媒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出来服务于教学的,虽然提倡多媒体教学,但是不意味着要消减粉笔和黑板的作用,我们要成为多媒体的“主人”,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忽视其引发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音乐课中的多媒体课件假如运用不当,或用得过多过滥,就有可能画蛇添足。音乐是情感艺术,没有情感的音乐是苍白的,没有情感的音乐课堂是失败的。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使用,使很多音乐教师产生了专业技能依靠心理,整节课教师既不范唱也不弹琴伴奏,只是操作多媒体课件范唱、伴奏、讲解、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音准能力、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势必受到影响,教

师的专业基本功也会荒废,学生很难再看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学生又怎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呢?那么音乐的情感艺术特点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一旦教学课件制作完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碰到突发的课堂变化,教师的课件不能修改,产生了按教案“死上课”“上死课”的现象,所以说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和制约了教师其它教学技能的发展的。

总而言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学科的艺术性充分展现,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小学生更加喜欢音乐学科,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丁.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程整合研究[N].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2]李智.论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N].河北大学学报,2009(05)

[3] 刘静波.浅谈小学音乐的多媒体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作者简介:

孙秋月: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的运用(二)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松江区岳阳小学 陈晓燕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从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讲解音乐知识、改进唱歌教学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运用研究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的运用】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二期课改《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要与课程进行整合。”这些都体现出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音乐的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视听结合,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巧妙运用多媒体,适时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它既是小学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更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运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环境,正好可以吸引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小学生,因为他们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运用多媒体,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堂课的教学有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课堂导入也就成为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在新课导入时,我常制作适当画面或是运用一些较短视频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提前放一段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意境,使学生与音乐能很快融为一体。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澳大利亚小朋友在劳动时的幸福心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准备了一段视频:天气晴朗,在辽阔的草原上,羊儿成群,人们正在剪羊毛。然后教师伴随着伴奏的音乐范唱,幅幅画面展现眼前,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歌曲有了兴趣。此刻,歌曲仿佛把大家带到了辽阔的草原境界中,视频揭示了歌的内容,歌又唱出了视频的情境。视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在教一首歌曲前,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

2.有效运用多媒体,讲解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传统教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采取讲授式,学生机械学习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过于刻板,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我在教学中认识到,音乐知识不应该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而首先应该是实践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将原本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变得有声有色。采用ppt演示,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根据这一理论,在歌曲显示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移动、闪现、放大等方法,把一些音乐记号V(换气记号)、#(升

调记号)等变音记号或装饰音,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比如我在四年级学习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这首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课件中从反复记号开始处,一只鹅随着音乐移动,到反复记号结束处,鹅又重回到开始处再随着反复的音乐移动一次,这一动画效果令学生新奇不已,一下就记住了反复记号的作用,而且印象深刻。

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将原本抽象的、难以讲授清楚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理解了音乐知识,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合理运用多媒体,改进唱歌教学

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歌声更加美丽动听,让他们的音乐素养逐步提高。

(1)身临其境,以情感人。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如五年级第二学期学唱《我怎样长大》一课,这是学生小学阶段音乐课的最后一首学唱歌曲,这首歌选自影片《烛光里的微笑》,我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观看了影片中这首歌的片段,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为之感动真正体悟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一时机,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小学阶段的生活,说说教过他们的老师,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于情境之中,“连贯、优美 ”的声音就自然表现出来了。

(2)直观形象,歌舞交融。《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这说明唱歌教学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艺术性的。我在唱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歌曲的主要内容或音乐形象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课前从网上下载各民族音乐舞蹈片段,既直观形象,又开阔视野,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音乐情感。学唱《乃呦乃》时,把土家族的舞蹈引入课堂,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时把新疆舞蹈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感受这些民族舞的节奏、动作特点,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宣泄出来,歌唱本身的魅力也就完全发挥出来了。

(3)规范歌唱,提高水平。唱歌教学既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唱歌兴趣,能成为学生的终身爱好,就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以往的唱歌教学中,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往往是来源于教师口述的所谓“明亮”、“圆润”等,比较抽象。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现在我在教学中可以用录音录像设备,将学生唱歌的声音及形象录制下来,通过电脑马上可以播放出来,学生经常听赏和观看自己的演唱,对于声音自然就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正确的声音就会有深刻的印象,歌声规范了,学生和教师都会在这种美妙的歌声中,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学生歌唱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4.充分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1)创设音乐情境,引导艺术参与。在欣赏教学中需要创设意境,简单的讲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可利用,也最能创设意境的就是多媒体了,它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与作品创作意图相一致的意境。听赏时,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比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让学生观看奥运金牌榜或奥运健儿照片、中国健儿奥运中的金牌颁奖仪式(片断);《国歌的由来》;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聂耳的照片„„通过营造氛围,感受国歌雄壮、庄严的情绪,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如在

欣赏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天山之春》时,为体现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我制作了一段视频,展现了天山的风景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人们载歌载舞的画面 ,在欣赏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如身临其境,一节课后,乐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丰富音乐知识,开拓音乐视野。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乐曲演奏乐器的形状、音色以及演奏方式。传统的欣赏教学中,这些内容只能靠教师讲解,抽象空洞,而运用多媒体后,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乐曲的演奏视频,或者相关演奏乐器的演奏视频,这样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乐器的演奏方式,从而认识了不少乐器,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如四年级第一学期欣赏大提琴曲《天鹅》时,我让学生看了大提琴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边听边看边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又如五年级第二学期欣赏铜管乐《歌唱祖国》时,我制作的ppt先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外形,然后让学生听一听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接着我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由学生用铜管乐器吹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当学生看到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学生用铜管乐器演奏的这首《歌唱祖国》,对这首乐曲以及演奏乐器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欣赏的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既开阔了音乐视野,增长了音乐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3)加强民族教育,德育潜移默化。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通过音乐实践、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重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具有爱国情感及文化艺术包容态度,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的民族音乐精神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学生通过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亲密接触,感受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文化,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学生听或唱完音乐作品,听教师讲解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果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爱国歌曲缺乏兴趣,甚至排斥教材中所涉及的音乐作品。而运用了多媒体后,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如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紫竹调》,它原系江苏南部民间小调,具有较强的叙述性,含蓄婉转,通俗流畅,常作为地方戏剧中亲人之间情感倾诉与表达的唱腔,是中国南方最流行的民间曲调之一。早在20年前,《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唱片,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前些年,苏格兰的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我在上课时先用ppt介绍了民族乐器二胡、笛子民族乐器,然后让学生观看了南京民族乐团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并且让学生观看了以紫竹调旋律演唱的沪剧《燕燕做媒》和用方言演唱的江苏民歌《紫竹调》,最后在拓展欣赏部分,我又让学生观看了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另一首同样闻名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运用多媒体完成的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形式的美、到内容的美,再到精神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当学生观看了《紫竹调》和《茉莉花》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后,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族民间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46972/

推荐访问:多媒体与小学音乐教学 美术课堂的多媒体运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