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明冯骥才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6 09:31: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曹保明冯骥才(一)
润州区语文模拟试卷

润州区2016年中考模拟训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

上相应位臵,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试号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或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春夏的动物,由惊蛰时分的试探性rú动,到眼下大张声色。虫鸟们即使躲在草丛深处,

也不甘沉寂,如xī蟀之流,如隔坡喊出几嗓子的斑鸠。稍有能力的,更翩跹于空中,高蹈..

地亮出姿容。

——(摘自存朴《后园札记》)

2. 默写(8分)

(1) ▲ ,狐裘不暖锦衾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乡书何处达,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非丝非竹。 (欧阳修《醉翁亭记》)

(4)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浣溪沙》)

【曹保明冯骥才】

(6)中庭生旅谷, ▲ 。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7)子曰: ▲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

(8)知不足, ▲ 。 (《礼记》)

3.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在《草房子》中,秦大奶奶正在看着她的鸡在草丛里觅食。她听到喊声,转过身来时,

隐隐约约地见到了一张孩子的面孔,正在水中忽闪,一双手在向天空拼命地抓着。她在震撼人心的”奶奶”的余音里,都未来得及爬下河堤,就扑倒了下去。

1

B.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第二天,全镇都知道了墓地上发生的惨案,穆夫·波特被

监禁了起来。汤姆心里那担惊受怕的隐秘和不断受到谴责的良心整整影响了他一个礼拜的睡眠。

C.在《骆驼祥子》中,虎妞看清了自己的将来只能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大哭一场后,

给祥子100元钱,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虎妞与二强子女儿小福子成为了朋友,并帮助了她。

D.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虽然我被抛到了一个可怕的孤岛上,可是我没有丧失希望。

我第一次出门就发现岛上有山羊,我射中了一只母羊,旁边还有嗷嗷待哺的小羊羔,我把母羊吃了,把小羊羔驯养了起来,为我以后提供了食物。

(2)阅读《红岩》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

许云峰并不在乎敌人的威胁,但是满地鲜血却引起了他的愤怒:在这巨大的毒穴里,多

少年来,成千上万的人,日夜受着血腥的摧残!这时,又出现了徐鹏飞的声音,像彻骨的寒流,猛然刺进他的心。

“看吧!你过去的交通员,厂长 A !”

啊, A ? A 被捕了?这么说,卑劣的叛徒竟抢在前面了!【曹保明冯骥才】

许云峰扑上前去,从血泊中,把血肉模糊的 A ,紧紧抱在怀里。

这一段中的A处人物是 ▲ 。

(3)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4分)

道士笑道:“你看贤妹说话,怎么专为客来才说?却不疯了?且莫说我是个清静修仙之

辈,就是个俗人家,有妻子老小家务事,也等客去了再处。怎么这等不贤,替我装幌子哩!且让我出去。”众怪又一齐扯住道:“师兄息怒,我问你,前边那客,是那方来的?”道士唾着脸不答应,众怪道:“方才小童进来取茶,我闻得他说,是四个和尚。”道士作怒道:“和尚便怎么?”众怪道:“四个和尚,内有一个白面胖的,有一个长嘴大耳的,师兄可曾问他是那里来的?”道士道:“内中是有这两个,你怎么知道?想是在那里见他来?”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唐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今早到我洞里化斋,委是妹子们闻得唐僧之名,将他拿了。”

①在这个选段中,唐僧遇见了哪些妖怪?(2分)

②在选段中,道士的神通是什么?唐僧师徒又是如何逢凶化吉的?(2分)

4.下列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此外,为圆满完成汛期风暴潮、海浪预警报应急工作,预报中心及时组织召开

汛期应急动员会,完善并制定了应急值班制度,明确任务分工。②在本次会议中,预报中心与到访的新闻媒体围绕2016年汛期海洋灾害预警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③相信会议将进一步促进预报中心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为汛期海洋预警报工作营造良好的令人满意的舆论氛围,④发扬海洋预警报信息传播、知识普及等重要作用,提升全社会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 与 ▲ 互换位置。

2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 后增补 ▲ 。

(3)第③处成分多余,可以去掉 ▲ 。

(4)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 ▲ 改为 ▲ 。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材料一:有的作家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但是因为作家

对生活的感悟不够,其故事生拼硬凑的痕迹十分浓重,作品语言也缺乏提炼。这样的长篇小说,作家写来轻松,读者读来却很吃力。

材料二:长篇小说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具有足够的才情,更是对作家创作耐力的一种考验。

陈忠实的《白鹿原》能够成功,依靠的是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认真。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走出城市里的书斋,在西安平原的蓝田、长安、咸宁三个县做了一年多的人文调查,并且在文学、史 学等方面做了精心准备,才开始动笔。作品初稿完成后,他又作了反复的琢磨和修改,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最后改定,而从小说的构思到定稿,则历时长达五年。

材料三:当然,要让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文学刊物、出版社也有责任。在今天,文学

图书的出版已经市场化,这当然是一个必须肯定的方向,但随之而出现的却是文学刊物、出版社放弃了对作家的严格要求,我们见得多的是编辑为了抢稿而不断地催逼作家,却再也听不到编辑和作家一起打磨作品的“编辑部故事”。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在败坏长篇小说的声誉。

(1)依据材料,概括当前有的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有哪些误区。(2分)

(2)依据材料,说一说陈忠实为什么能创造出《白鹿原》这样的作品。(2分)

(3)依据材料,概括说明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需要哪些条件。(2分)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共6分)

中秋月

【曹保明冯骥才】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6.诗句“未必素娥无怅恨”含义是什么?(2分)

7.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所蕴含的画面。结合具

体的语句,说一说这种环境下,作者的心境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3分)【曹保明冯骥才】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

①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

②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

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

3

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

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 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豕:猪。②黉:hóng学校。③鹯: zhān一种威猛禽。④景行:比喻高尚的德

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农事既毕( ▲ ) (2)而母诣览告元不孝( ▲ ) ..

(3)谓览曰( ▲ ) (4)今日太学曳长裾( ▲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①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2分)

▲ ②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3分)

10.仇览在四十岁被选为“蒲亭长”后,在当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也取得了 ▲ 的良好效果。(请用文中词句填空,1分)

11. 王涣说“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结合仇览的言行用自己的话说....

说王涣这么说的原因。(3分)

▲ ④③(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5题(共10分)

故事,就是最好的年货

曹保明

①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在准备着回家过年,同时也在为捎带年货而操心。环顾四周,【曹保明冯骥才】

仿佛一切都给亲人准备了,又总觉得缺点什么,细细想来,没有准备好的也许是“故事”。

②应该给亲人多带点儿故事回来。故事,就是信息。团聚之所以成为春节最重要的主题,

【曹保明冯骥才】

就是因为一家人需要在这个时间共同辞旧迎新,回顾旧的一年,规划新的一年。可以说,过年就是祖法规定的一种家庭会议,从老时候的春种、动土、传家,到新时代的婚育、养老、职场,年夜饭餐桌上所谈论的,都是需要一起来参谋的家族大事。亲人们各自忙活一年了,儿女想了解爹娘今年的辛苦,爹娘也想听听儿女们一年的收获。老人们要在团聚的时刻讲讲古,给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以岁月的建议,晚辈们则要拿起手机说说今,给留守家乡的长辈们带去时代的变化,而小孩子们也一定会在场,听着家里人的各种故事,家庭观念就在其中进一步深化。

③故事,也是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过年一度成为“改善生活

的近义词。直到实现了“顿顿饺子,天天过年”的今天,我们才重新记起,年过的原来是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上,年是一个最大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为什么贴春联、福字、年画,为什么拜年,为什么除夕晚上非得吃那顿饺子?每一个细节,后面都流传着很多故事。我们的祖先什么样,我们家族曾经出过什么人,

4

我们的家乡曾经发生过什么?每一个提问,后面都追叙着一段历史。过年就是中国人传承传统的最好方式,说不完的为什么,讲不完的想当年,一切都在故事里。

④故事,更是生活。冯骥才说过,“故事是浓缩的人生”。讲故事原本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能力,世界上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尝尽跨越五千年的酸甜苦辣,因而也具备复杂和广泛的精神理解。查干湖的冬捕鱼,过年时之所以可以卖到几万几十万,因为卖的已经不是“鱼”了,而是一种不同人的生活体验。鱼,是怎么从严寒的冰层下捕捞上来的?查干湖畔,受“腾格里”佑护的民族是如何生活的?北方的“鱼把头”为什么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水源?给年夜送上这样一条“有故事的鱼”,当然意味着一些特别的祝福。同理,当老人们翻出发黄照片,当游子们捎回外地特产,当孩子们拿出学期成绩,是什么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讲什么。故事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故事涵盖了人对生活的认识和表达,真正的好故事,从来都是扎根生活、走进生活才能获得。

⑤故事,就是最好的年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流行语所揭示的,恰恰是春节最传统的精神意义。在这个每一年都不同的时代,过年讲故事越来越重要。不仅家中的长者要讲,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更该多讲,因为他们往往既是一个家庭获得新生血液的入口,也是一个家庭融合新老两种文化的节点。春节,本就是家庭话题最开放的时刻。无论外面的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好好给家里人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剧烈变化与传统道理的安处之道,实现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吐故纳新功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3.在作者眼中,故事的内涵有哪些?结合全文分析。(2分)

14. 第④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作简要分析。(2分)

15. 结合全文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家庭的“吐故纳新功能”?(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共15分)

竹子上学

铁凝

①三十年前,听朋友讲起他的农民老父亲。这位老父亲一生赶牛车、赶马车,没有坐过汽车、火车。后来,在城市读完大学又找到工作的儿子决意请父亲坐一次火车,并告诉父亲要坐快车。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火车还分快慢,就问儿子快车票便宜还是慢车票便宜。儿子答,当然是慢车票便宜。父亲惊奇地说,坐慢车的时间长,怎么反倒便宜?那时我们一边听朋友讲,一边笑,笑那老父亲的天真。

②三年前在新加坡,读到一则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年和一个老人清晨在公园跑步。青年矫健活泼,老人瘦弱迟缓。本来跑在老人后面的青年,很快就冲到了老人的前边。他优越感十足地回头叹道:“咳,你们这些老人啊,到底是跑不快了啊。”老人并不生气,边跑边对超过他的青年说:“年轻人,你的前边是什么呀?”青年说:“是路啊。”老人又问:“路的前边呢?”青年说:“还有一座桥。”老人说:“桥的前边呢?”青年说:“是一片树林。”老人问:“树林的前边呢?”青年说:“也许是山吧。”老人问:“山的前边呢?”青年说:“我

5

曹保明冯骥才(二)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思考

【江南非遗编辑】日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题为“呵护传承人,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论坛上,与会专家就近年来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承状况、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从“重申报”向“重传承”过渡

“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民间文化传承人代表赵兴寿表示,造成这一状况有多种原因: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村落的消失、大量的农村劳力进城,造成了村落空巢;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民间文化传承断裂,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产生了文化上的变异,使非遗面临着消亡;不少地方对于文化遗产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和帮助;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致使非遗保护在经济发展中仍旧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认为,无论是濒临消失还是尚有活力的民间文化,都要注重扶植传承人,他们的每一个姿态、每一种腔调、每一个表现手法都在传承民间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如何扶持民间文化传承人,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课题。

“非遗大都根植于田野、村落,大批村落的消失会使非遗陷于无本之木的境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建议,一定要把非遗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这样才会留住传承人,才能保护村落的文化空间、文化土壤、文化生态。

从2003年便开始奔走于贵州西部做田野调查,立志做一名苗族史诗《亚鲁王》收集者、整理者的“80后”杨正江表示,要重视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保护民间文化的工作中来。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指出,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进入调整过渡阶段,从“重申报”向“重传承”过渡,在梯队构成上,从以高龄行业掌门人或领军人物为主,向五六十岁的中坚力量过渡,也有“70后”青年艺人涌现,目标也是找到合理的衔接点,来促进传承。他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参照韩国“人类活珍宝”保护体系和日本“人间国宝”等做法,通过名录制度来保护文化传承人。

专家要提供保护标准和方法

如果说鉴定、命名、抢救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在非遗保护时期的主要工作,那么,进入建立在四级保护体系基础之上的非遗后时代,如何科学保护非遗则成为专家学者面对的新问题。

“非遗后时代,专家不能缺席。没有理论的提升和指导,保护工作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失去方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提出,学者和专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理论建设不能脱离实践,要把书桌放在田野,和传承人保持互动。

“民间创造,精英挑选”,这是冯骥才对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观点。他认为,文化传播不能肤浅,要想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非遗的文化价值及其精神内核,就需要借助专家的有效解读,以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传播导向。专家学者要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勇于承担责任,走进民间帮助艺人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8164/

推荐访问: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的资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