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6 10:25:1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一)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探讨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财务信息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用来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关系着证券市场有效运行,对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起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建设、制定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完善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财务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方式对整个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地披露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披露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上市公司对其财务信息的有效披露,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社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银广夏的伪造,如琼民源的财务舞弊,红光实业的欺诈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得欺骗﹑误导广大投资者。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财务信息披露严重失真的情况,给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1.会计政策与手段使用不当。

首先,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利润,减少费用和损失,虚假或提前制造收入和收益;其次,为了突击达到一定的利润总额,如达到净资产收益率配股及格线,有些公司在报告日前做一笔假销售记录,再于报告日后退货,这就虚增了本期利润,迷惑了广大投资者; 最后,为了降低本期的费用,这些公司将费用挂在“待摊费用”科目,这就推迟了费用入帐的时间。

2.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公司利润。

目前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情况较为普遍。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通过低价购进,高价售出,达到形成高额利润的目的;或者地方政府刻意参与上市公司的系列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达到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公司,将优良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短时间内经营业绩有很大提高;或者通过调低收费价值和上市公司承担比例,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

财务报表注释应说明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报表内项目的分解与详细说明、报表上的非常规项目及非正常情况、表内无法反映的重要事项等。财务信息只有披露充分,投资者才有可能在获得足量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但从实务操作来看,部分公司未按规定对财务报表作出详尽的注释,财务报告中有关定性信息揭示不充分。但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信息的过程中报喜不报忧,隐瞒重要信息。信息的不充分披露导致了外界不能充分了解公司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信息披露不及时。

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一般按年、 月编制。及时性的信息披露是保证信息透明度的重要要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会降低市场对信息吸收的效率。现代证券市场日益激烈,商机稍纵即逝,广大投资者希望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并根据此进行投资决策。现行的定期报告模式已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披露即时性的要求。以年报公布为例,与英美国家相比, 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滞较长。但即使是较为宽松的时限,有些公司仍然不能按时公布年报或季报。

(四) 信息披露不公平。

上市公司在证券监管机构指定的媒体上披露信息之前,便在小范围内泄露公司重大信息如业绩数据、利润分配方案、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等现象时有发生。此类事件最容易被少数人利用,从而进行内幕交易,谋取不当利益,不公平的财务信息披露违背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监管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制度因素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某些条例对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挂牌等作了规定。由于上市资格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地方企业也往往将上市公司视为地方形象与政绩的一种表现,这使得企业尽可能地避免“连续”3年亏损局面的出现,用虚假的业务比如关联交易与资产重组来实现政策规避。

(二)制度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法律对于违反信息披露的责任追究比较侧重于行政和刑事责任,但是我国对于违反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的追究缺乏系统规定,对于具体该如何承担各自的责任没有细致的规定。另外某些颁布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指向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三)利益的驱动

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上市公司总是要实施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从而使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失去公允。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前, 为了达到证券法对公司上市的资格要求,对公司进行财务包装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公司上市之后,为了取得配股或者增发资格筹集更多的资金,或者为了提高股价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公司利益操纵者会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虚增资产和利润,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的公司为了应付证券法律规定的各种信息披露制度,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弄虚作假,尽量使披露的信息符合法律业绩等情况要求,以免被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罚牌下场”。

(四)监督管理不到位,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较差

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监督管理涉及证券、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以及媒体舆论、公众

等方方面面。但实际上,目前除了证监会明确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外,其他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没有明确责任,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没有形成合力。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人实际上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即由管理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这种畸形的委托代表关系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对上市公司不公正、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进行严肃的监控,导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困扰。

(五)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取决于人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已习惯于照章办事,而很少运用个人的专业判断,致使他们对经济事项或会计准则的理解偏差而对经济事项做出错误分类。在文化观念上,中国“尊上”的观念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计人员除按制度办事外就是听从领导的旨意,缺少作为职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盲目操纵上市公司的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建设。

上市公司治理不善严重影响其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对提高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就非常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改善股本结构,加强非流通股的市场流通。积极探索让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有效措施。建立独立的国有股权行使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股东职权。

2.强化监替。

强化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作用并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以有效摆脱经理层对财务信息的控制,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再监督。从而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3.改善经营者的选任和考评制度。

改善经营者的选任和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促使其提供有效真实的财务信息。建立完善的专业经理人市场及其职业道德标准、处罚条例。在专业经理人市场内设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职业经理人员,积极

探索有效的认股权计划,把个人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设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从经济上制约经营者的行为,避免传统薪酬制度下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4.重构财务信息传递系统。

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畅通的内部财务信息传递系统、上市公司内部各部门建立独立适时的信息系统,并与财务信息披露系统相连接。通过适当授权财务信息披露人员可以实时查询各系统的各项最新数据,缩短财务信息生产与财务信息披露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二)制定财务信息披露准则

1.建议将企业划分为一般性企业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两种类型。将信息披露划分为财务信息披露和非财务信息披露。

2.由中国证监会制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而一般性企业的信息披露准则主要由财政部制定。

3.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对现行的已颁布的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和办法,进行必要的整合和统一的规范,建立起责任划分清晰,内容完整规范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体系。

(三)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部门执法力度

1.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

非财务信息是指不一定与公司财务状况相关,但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它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投资者而言,披露非财务信息,弥补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决策;对上市公司本身而言,披露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证监会、交易所、中注协的监管力量。

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严加追究违规公司领导人责任,强迫那些私欲膨胀、以身试法者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趋利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法制的维护下恢复其本来面目;另外,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出具体的会计法规实施细则,明确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惩处方法,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使有关法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

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二)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关事项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运作透明度,保护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虚假会计信息披露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研究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必须而且迫切的。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

上市公司往往把会计信息披露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种应该主动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披露相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能够不披露就尽量不披露的心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况。

(二)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这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造假,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会计信息的虚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增利润

公司申请股票上市、配股、终止其股票上市等法律法规的条文中,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使得上市公司产生追逐账面利润、操纵盈利的动机。

2、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用途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我国上市公司常常出现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招股说明书不符。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的地位,改变资金用途时不征求其他股东意见,不及时履行公告义务,任意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招股说明书中所谓的投资项目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

3、盈利预测弄虚作假

盈利预测是上市公司对未来的经营成果所作的预计和测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并且所涉及的是尚未发生或者是可能不会发生的事项。很多公司发行上市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在盈利预测方面弄虚作假,甚至恶意操纵盈利预测,对广大投资者产生恶劣的误导作用,最终使得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而不愿充分披露真实的信息,在对外披露信息时,有利于公司利益的信息过量的披露,甚至炒作;不利于公司切身利益的信息轻描淡写,甚至隐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项披露不充分

有些公司只把对自己有利的或有资产进行披露,而把有可能转为负债或损失的或有负债项目以及本公司法律诉讼的潜在赔偿或损失的事项等投资者更为关注的信息轻描淡写或一带而过。

2、子分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

上市公司披露的大多数业务为多家子分公司汇总后的数字,投资者据此无法掌握各种经营活动对整个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也不易了解各子分公司在公司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3、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

关联交易往往成为上市公司调节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由于上市公司效益下降,为保住上市公司这个稀缺资源,可能会频繁地依赖关联交易操纵内部运作,这给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带来了很多泡沫成份,给盈利能力、资金流量状态等方面的确认带来很大风险。一些公司有关联交易,但声称其并非重大关联交易,删繁就简,有意回避对关联交易的披露;有些公司在披露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交易时,只披露交易金额及其所占的比例,但对于计价原则与方法只是做笼统的说明,以协议价、市场价或内部价为计价依据,但这些价格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则避而不谈;还有些公司在披露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时,只披露所提供或接受的资金金额,但对计息标准及资金使用期限却未作陈述或陈述不详等等。

4、公司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

尽管上市公司或多或少披露了风险,但内容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漏掉了重要的风险;第二,对风险的重要程度或影响范围披露很少;第三,对于风险管理的披露欠缺。因此,投资者难以从年度报告分析出上市公司的潜在风险。

(四)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主要表现为重大事件报告的不及时。如利润分配预案、配股方案、改变募集资金投向、重大资产重组、业绩预警公告等,使某些事先获得公司真实信息的机构或人员,提前动作,以规避风险,转嫁危机或牟取暴利,而致使广大中

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三)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年03月13日 10:59 来源:《商业时代》 2012年第3期上 作者:刘洋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 要: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披露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资产发挥其最大功效,为股东和社会带来最大利益。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各种问题,不仅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为金融市场的完整性建立一个更好的框架显得尤为迫切(Hecklinger,2004)。目前,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监管措施逐一落实,使会计信息披露在质和量两方面稳步提高,但证券市场上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上市公司为了公司股票上市需要,影响股票的市价、公司管理业绩评价或筹资的方便等目的,往往采取操纵行为,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是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以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很少有研究结合公司内外部的因素去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本文提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既有公司内部的因素,也有公司外部的因素。分析清楚产生这些内外问题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有利于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也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献回顾

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在证券发行与交易诸环节中,依法将有关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完全、及时地披露,以供证券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的法律制度。自从Fama(1970)提出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假设以来,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imperfeet information)和非对称性(asynunetrie information)问题日益成为金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领域的兴起,非对称信息下最优契约和机制设计的理论模型及分析方法被迅速应用到关于金融市场的各个研究领域,Glosten和Milgrom(1985)进而通过贝叶斯规则描述了信息披露的动态过程。

乔旭东(2003)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阎金锷等(2000)研究了会计信息披露、股票价格变动及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对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机制做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同时讨论了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吴清华等(2006)以2003年度所有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以

盈余管理为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呈报质量的重要因素,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内部因素

公司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组成。然而,组织机构的各组成部分功能弱化,不能各尽其职,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公司,希望能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但是经营者和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一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故意虚假披露或不按规定格式披露都有自身的原因,如有的为了公司能达到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要求,有的是为了能达到配股的要求,也有一些为了能达到增发新股的要求,还有一些是为了完成主管部门或大股东制订的经营目标等。公司主要负责人敢于实施上述行为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9387/

推荐访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 上市公司财务披露规则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