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9-01 10:33: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一)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作者:张凤翔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年第05期

摘要: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防治策略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形势;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64-1

人类从事林业活动已有1万年的历史,有害生物问题也伴随而生,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解释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近些年,造林逐步加快,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还有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象征着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和危害,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森防检疫站充分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考核目标,建立管理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二)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目录

第一部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及常用防治药剂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第一部分康乐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及

常用防治药剂

一、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一、云杉树叶象

(林区俗称象鼻虫) 是森林苗圃的主要地下害虫,该虫以云杉属(P icea) 苗木为寄主, 以越冬幼虫取食苗木根系为主, 成虫取食春季云杉苗木幼嫩针叶为次, 造成大面积苗床上的苗木地上部分整株枯死, 给苗木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7~ 8 mm,呈灰褐色。雄成虫较雌成虫略小。复眼为黑色,椭圆形半突起。触角膝状, 呈红褐色, 着生白色绒毛, 末端3 节膨

大呈棒状。短啄。前胸背板上

有一个由黑色短毛排列成放

射状的圆形图案。小盾片半卵

圆形, 较小, 呈白色。鞘翅中

央各有一块白色斑块, 并各

具10 条刻点列。腹节4 节。

足的腿节膨大(图1)。

卵 椭圆形, 长110~ 112 mm , 乳白色。

幼虫 体长6~7mm,呈乳白色或淡褐色。形状呈“C”形,上着生白色绒毛。头呈红褐色,胸部略有3对乳状突起。

蛹 椭圆形, 体长5~6mm,乳白色或淡褐色。复眼红褐色。头管向下至前胸, 前端有一对明显的褐色的齿。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触角柄节紧贴头部, 鞭节向下伸至后足腿节处。后足腿节和胫节呈三角形, 外露在鞘翅外端。腹部有乳状突起上着生白色绒毛。

防治方法:

为提高云杉树叶象成虫大面积防治效果, 防治时间应选择在每年6 月中、下旬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此时, 该虫的成虫在云杉苗木上具有聚集的习性, 成虫较为集中, 喷施药液时, 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同时, 喷药时, 应对苗圃地中各类苗木进行全面喷施, 防止成虫迁飞, 影响防治效果。

(1)在幼虫期(4月份)挖开树干周围土壤,地面喷施l.2%的苦烟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杀确爽2000倍液,再复盖薄土,以杀死幼虫。

(2)成虫期树冠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水剂)300-400倍液、2%噻虫啉粉剂3000倍液、2%噻虫啉微胶囊3000-4000倍液、1%苦参碱2000倍液、l.2%的苦烟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杀确爽2500倍液等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3)据白龙江林管局舟曲局防治试验表明: 1000倍液的50%辛硫磷、1000倍液的40%甲基异柳磷、800倍液的80%敌敌畏杀虫剂对云杉树叶象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成虫具有迁飞习性, 大面积防治时, 防治3次才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平均防治效果为92.8%。因此, 建议防治该虫成虫时, 应选用以上3种杀虫剂, 间隔交替使用, 并且防治次数在3次以上, 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二、蛴 螬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蛴螬俗名白地蚕,为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金龟子分类上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种类多,其中以鳃金龟子为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蔬菜、花卉、果树、林木和大田作物等许多植物种类均可受其害。成虫、幼虫均可危害。成虫夜出咬食植物叶片成孔洞、缺刻;幼虫(蛴螬)终年在地下活动,在地下啃食萌发的种子,咬断菜苗根茎,使菜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垅,或咬食地下块根、块茎成孔洞,使之生长衰弱,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其造成的伤口又易遭病菌侵入,易诱发病害。年发生世代南北有异,北方多为2年1代,南方多为1年1代。 形态特征:

金龟子成虫为具有鞘翅(前翅)的硬壳虫子,不同种类及其形状、大小、颜色等差

异较大,其共同点是:成虫

触角鳃叶状;鞘翅不全盖住

腹部,腹部末节背板常外

露;前足常为开掘足;体色

有棕色、黑色、绿色等多;

多在夜间活动;具有假死性

和喜温性,趋光性强弱不等;多产卵于寄主根际周围松软潮湿的土壤表层。

幼虫体多皱褶,静止时体呈“C”形弯曲,头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腹末粗大;终年在地下活动,在土中垂直分布与土壤温湿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土温30℃时多在土层3~5厘米处活动危害,土温10~15℃时在20厘米下的土层中活动)。土壤过干过湿对幼虫发育不利。

4

防治方法:

(1)蛴螬常发生的地区和重害地块收获后应深翻晒土或引水泡田。

(2)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植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肥,散发出氨气,对蛴螬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3)灯光诱杀成虫(黑光灯)。

(4)人工捕杀。施用土杂肥前应筛出其中的蛴螬(重害地区);春播时随犁拾虫;苗木定植时发现危害可挖出根际附近的幼虫;利用成虫假死性振落捕杀。

(5)药剂毒杀。金龟子化学防治应以防幼虫为主兼顾成虫;防治幼虫又应以播种前和定植时为主,兼顾生长期防治。施药方式有:①药剂拌种(用辛硫磷拌种子,事前应进行拌种发芽试验,以防产生药害)。②毒土。播种前或定植时把配好的毒土沟(穴)施或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或30%二嗪农颗粒剂30~45千克/公顷与细土适量混匀制成)。③药剂灌根。危害重的地块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0.15~0.2千克/株)以杀死根际附近幼虫(此法适于作物生长期受害时用)。④喷药杀成虫。以上述辛硫磷1 000倍液于成虫出土盛期,喷施其活动集中地。⑤药枝诱杀成虫(杨、柳枝浸药插于田间)。

三、金 针 虫

金针虫(Elateridae)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又中国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细胸金针虫

(Agriotesfusicollis)、褐纹金针虫 (Melanotus caudex)、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 latus)、兴安金针 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三)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摘要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从合理栽种,有效控制有害生物蔓延;做好防预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无公害防治体系;组建专业团队,提高人员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导向;加大宣传,组织活动教育等方面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监测预警

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逐渐认识以及林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林区的保护与建设已经逐渐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原因以及灾变规律、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避免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危害、保障区生态环境的安全。

1 合理栽种,有效控制有害生物蔓延

林业发生有害生物一般都存在大面积纯林、树种单一、树间距过密、森林郁闭度较高等问题,因此应营造混交林,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选用精心培育良种壮苗,清除病苗、弱苗,保护有害生物天敌,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适时适量施肥、间伐,科学修枝打杈。在有害生物发生后由于林内缺少隔离屏障,导致传播速度较快且扩延面积较大,不易控制受危害面积,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应设置隔离带,在树种的搭配上避免单一林的种植。在种植密度上应根据树木生长年限、生长速度、生物特性和森林更新循环周期合理地设置各种植株的密度。重视封山育林,保护林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时清理被压木、虫害木、病腐木、火烧木,防止森林火灾,搞好水土保持,适度开放旅游区域,增强森林本身的抗逆能力。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可采取人工去除染病林木植株,就地销毁,利用诱捕器、黑光灯诱杀、化学试剂毒杀等多种方式对成虫进行诱捕和消灭[1]。

2 做好防预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森林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再去治疗就不容易进行有效地控制,而且会快速蔓延,导致大面积森林受到侵害,因此预防工作比治疗工作更加有必要。森林管护人员应根据树种、季节、气候、地域、土质水文等因素观察多发有害生物的种类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护。除了植物内部导致有害生物滋生外,外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也较为严重。管护工人在修理病虫树木后未经清理消毒就对其他植株进行修护,导致有害生物通过工具传播,造成森林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2]。同时,在管护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查时,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强,容易出现漏检或检疫不彻底等现象,导致有害生物不断增加。在引进外来树种时,未经过仔细检验,导致外地多发有害生物成为本地区的主要病虫害。因此,要坚持检疫制度、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加强复检工作、建立和完善远程诊断系统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四)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摘要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从合理栽种,有效控制有害生物蔓延;做好防预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无公害防治体系;组建专业团队,提高人员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导向;加大宣传,组织活动教育等方面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监测预警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151-01
  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逐渐认识以及林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林区的保护与建设已经逐渐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原因以及灾变规律、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避免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危害、保障区生态环境的安全。
  1 合理栽种,有效控制有害生物蔓延
  林业发生有害生物一般都存在大面积纯林、树种单一、树间距过密、森林郁闭度较高等问题,因此应营造混交林,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选用精心培育良种壮苗,清除病苗、弱苗,保护有害生物天敌,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适时适量施肥、间伐,科学修枝打杈。在有害生物发生后由于林内缺少隔离屏障,导致传播速度较快且扩延面积较大,不易控制受危害面积,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应设置隔离带,在树种的搭配上避免单一林的种植。在种植密度上应根据树木生长年限、生长速度、生物特性和森林更新循环周期合理地设置各种植株的密度。重视封山育林,保护林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时清理被压木、虫害木、病腐木、火烧木,防止森林火灾,搞好水土保持,适度开放旅游区域,增强森林本身的抗逆能力。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可采取人工去除染病林木植株,就地销毁,利用诱捕器、黑光灯诱杀、化学试剂毒杀等多种方式对成虫进行诱捕和消灭[1]。
  2 做好防预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森林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再去治疗就不容易进行有效地控制,而且会快速蔓延,导致大面积森林受到侵害,因此预防工作比治疗工作更加有必要。森林管护人员应根据树种、季节、气候、地域、土质水文等因素观察多发有害生物的种类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护。除了植物内部导致有害生物滋生外,外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也较为严重。管护工人在修理病虫树木后未经清理消毒就对其他植株进行修护,导致有害生物通过工具传播,造成森林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2]。同时,在管护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查时,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作难度强,容易出现漏检或检疫不彻底等现象,导致有害生物不断增加。在引进外来树种时,未经过仔细检验,导致外地多发有害生物成为本地区的主要病虫害。因此,要坚持检疫制度、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加强复检工作、建立和完善远程诊断系统等。
  3 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无公害防治体系
  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有规律可循、有一定前期特征,因此应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利用生物化学、电子信息、遥感等技术提高防治的前置性、科学性、准确性。研究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的有效使用方式,通过优化用药处方,合理、安全用药,克服盲目用药、浪费农药、污染环境的缺点,建立无公害防治体系,实现用药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 组建专业团队,提高人员素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是专业性较强、长期持续性、工作量较大的一项工作,因此应组建专业团队对此项工作进行负责。定期对防治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和技术指导职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3]。
  5 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导向
  社会化防治、市场化竞争有助于提高有害生物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源,使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专业化,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市场竞争,使服务标准提高、各项费用降低、机械配置优化、防效保障更好。成立植物医院,专业从事林木健康保健、诊断防治的专业化机构,掌握用户的林木品种、造林时间、造林密度、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技术服务,进而扩大农药销售和增加经济收益。同时在森林防治方面还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防控工作全部公开化、透明化、市场化、有效化,遵循“谁经营,谁防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原则,研究机构要适时将遗传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应用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4]。
  6 加大宣传,组织活动教育
  提高人民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认识是从观念改变工作效率和防护效果的重要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讲座、开展社区病虫情调查、推广服务机构提供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全面建立宣传网络,使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配合专业防治人员开展。宣传人员应有专门的讲稿内容及全面的知识,以提高居民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积极性。
  7 参考文献
  [1] 谢亿安.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4(1):33-34.
  [2] 张英伯,程晓明,张宇峰,等.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78.
  [3] 张燕婷,吴剑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2(8):78-79.
  [4] 宋玉双,黄北英.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森林病虫,2008(6):34-37,45.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76049/

推荐访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