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模仿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

来源:百科 时间:2016-10-08 12:33: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一】:作文借鉴与模仿

作文教学与借鉴模仿

作者:向汉波 收录:中华论文网()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明文体,不少同学不懂基本的文体范式;不知扣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信马由缰,写到哪里算哪里;立意低下,多为幼年琐事的平白叙述;语言低幼,尚未脱去孩童的稚气;材料陈旧,言必及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司马迁、鲁迅、周恩来;构思缓慢,面对题目,磨蹭半天,不着一字;情感虚假,“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多为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规范的表达范式和丰富的素材积累。

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在他的诗歌创作论著《诗式》中说,为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这里的“偷”,就是借鉴模仿。偷势,即模仿结构布局;偷意,即袭取意旨主题;偷语,即仿效佳词绝句。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教材不仅是阅读文本,也是写作范本和丰富的素材库,学生的生活空间和视野范围狭窄,课外阅读的时间无法保证;因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关注手边的经典,挖掘课本的“写作因素”,是解决无米之炊问题的有效办法。课本所选的都是经典之作,或渗透对一个时代的理解,或对一个人物的精神加以解读,或对一种价值观进行诠释„„那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不充分地利用定然是极大的浪费。所以要真正走进去,理解它们,占有它们,运用它们,拓展它们,形成规范的表达范式和丰富的素材资源库。

由段到篇,逐步提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步骤。作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次作文都是整篇训练,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既受时间限制,又会枯燥乏味。如果学了一篇课文后,及时引导学生发掘整理其中可用做作文范例和素材的内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片段训练,就能很快收到一文多用的效果——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挥课文作为作文范例和素材的作用。写好了一个个片段,整篇作文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仿结构句式,以求形似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段话,内容之丰富,句式之整齐,气势之磅礴,让人叹为观止;若不引导学生记诵仿写,岂不可惜?

下面是一位同学课堂上仿写的片段(话题:“环境与心境”。习作者:吴强):

自古以来,因环境而产生的诗词文赋灿若星辰。奸臣当道,昏君无能,岳飞怒发冲冠而赋《满江红·怒发冲冠》;赤壁雄立,触景遥想,东坡动容,作“赤壁二赋”;曹操当权,汉室暗弱,孔明不忿,乃上“出师二表”;暮年凄凉,茕茕孑立,易安不甘,世传《声声慢·寻寻觅觅》;昔日君王,汴京为囚,后主心酸,留《虞美人·春花秋月》„„

这段仿写,内容的丰富、事例的概括、句式的选用、语言的凝练、排比的气势均与被仿段如出一辙。

二、仿格调技巧,以求神似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感受是清、静、悲凉。这种感受源于郁达夫的不平遭遇。他3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在赞美北国之秋清、静的同时,心中又有挥之不去的“悲凉”。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这种清、静、悲凉的感受,是通过“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佳果”5幅秋景图的描绘表达出来的。其中,“清晨静观”写得尤为细腻:以“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显出清冷;以“破屋”、“破壁腰”显出冷落、萧条;以“牵牛花的蓝朵”、“落蕊”和“秋草”显出悲凉;以“静对”、“细数”显出静。这一段,景物、色彩、动作的选择,都由作者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决定。

在引导学生进行上述鉴赏之后,让学生仿“清晨静观”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个“以情驭景”的片段。可“以乐景写乐情”,也可“以哀景写哀情”。

下面是一位同学仿写的片段(题目:仲夏之乐。习作者:孙霁旸):

仲夏之乐在观荷,观荷之乐在西湖。作为一个杭州人若不得一品西湖观荷的乐趣,则实应有些愧色。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不正是这“天上人间”的夏荷吗? 七月的雨,暖洋洋地洒过一阵,空气温润而清新,日头挂得老高却无一丝燥意。此时,自个儿去西湖廊堤上走走,远处是火一样的一片红,玉一样的一片碧;近处是杨柳拂面的细枝,青草带水的叶片。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格林的童话世界。一会儿,一丝清香飘过来,漫舒眉宇,荷花已在脚边。那叶子交叠着铺满了湖面,见不着一丝的水色。荷花则亭亭玉立,像屏风上的美人儿。花朵大都是开放的,火红色;亦有静静地含苞的,大抵是见我来,害了羞了。 朱自清爱白莲,它清淡优雅合乎诗人的心境;我则以为这西湖红莲为最佳。其柔而韧,清而艳;文静之下不失典雅,妖媚之中不乏怡然;欲隐则隐,欲现则现,欲素则素,欲艳则艳。我不禁要问:“此物岂非天上来?”想必,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宜就宜在这莲上吧。 仲夏之乐在观荷,观荷之乐在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缘有新荷浮水出。

这种在细心品味“他作”艺术技巧、领会“形神特质”,反复品读、形成语感的基础上进行的追求“神似”的仿写,比起随意性的繁复作文来,要经济得多,实惠得多,有效得多。

三、搜索同类材料,以丰富内容

下面是学了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古诗文,引导学生回顾了相关篇目的思想内容后,以2006年高考广东卷为例,进行的一次“巧用课文素材,丰富文章内容”的写作训练。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雕刻”和“天使”的寓意后,让学生当堂从下列篇目中搜索适合该话题的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写好后在班上交流。可取其中某几篇。最好用上排比句。 《诗经·秦风·无衣》《迢迢牵牛星》《离骚》(节选)《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故都的秋》《六国论》(苏洵)《伶官传序》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本次训练中写的作文(文题:追求唯美。习作者:任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将中国文人划分为两个等级: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若夫小人之儒,专攻翰墨,惟务雕虫,青春作赋,老年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君子之儒,博览群书,心忧天下,羽扇纶巾,雍然大气。”但依我观之,这两类文人本质的区别在于心中的理想不同,在于心中想要雕刻的“天使”不同。

中国古代的文人,身着青衫,皓首穷经。十年寒窗,只为金銮殿上一睹龙颜,只为琼林宴上一角席次。世言“学得肚中物,货于帝王家”,这恐怕是众生眼里再熟悉不过的文人形象。然而,乱世出英雄,俗世出圣贤。陶渊明的一首《归园田居》,为中国文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去追求向往已久的“两袖清风,躬耕陇亩”的田园生活,去雕刻心中的“天使”,终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上的归宿。

宋代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竟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流芳千古;晋代陆静修、谢灵运以高僧慧远为友,追求恬静淡雅之美,常登刹拜访,留下了“虎溪三笑”的佳话;仙人吕洞宾追求简单洒脱之美,在岳阳楼畔留下了“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璀璨珠玑。

羽扇纶巾,谈笑风生,孔明的儒雅;天生奇才,一代儒将,周瑜的风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胸襟。这些千古风流人物不都是为了雕刻自己心中的“天使”而呕心沥血的吗?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命运终归是残酷的,全力以赴换来的或许不是满意的结果,但这种进取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有了对心中“天使”的追求,一个民族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有了追求,一个民族才能拥有蓬勃的朝气。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古今英雄愁何在,惟有追求永不休!

这篇习作将课内外积累的素材恰到好处地用进来,整合诸葛亮、陶渊明、周瑜、曹操、林和靖、陆静修、谢灵运、吕洞宾等大量的历史与传说,来阐述为追求与雕刻心中的“天使”而进取的可贵,表达“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古今英雄愁何在,惟有追求永不休”的主题。内容丰富,说服力强,文学色彩浓郁;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系统整理素材,以不变应万变

对所学的课文做系统的梳理,以备各类话题作文之用。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简单的分工可能对学生的兴趣取向很难把握,因而,此项工作可由备课组的教师分工合作完成,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梳理的内容侧重于作家、主题、经典语句等,同时也需要让学生明确这些材料适用的话题。

比如,学了《拿来主义》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可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整理:

《拿来主义》(鲁迅):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经济、技术、文化,鲁迅先生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要“占有”“挑选”,创新。

(适用话题:继承与创新 理论与实践 博览与约取 吸收 辨别 借鉴)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套中人”别里科夫,总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在一个套子里,整日战战兢兢,害怕新生事物,惟恐“出什么乱子”。最后,在华连卡的笑声中,结束了他卑微的一生。

(适用话题:成规 俗套 宽容 和谐 吸收 辨别 借鉴)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学生拿到整理后的材料,进行小组阅读点评,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整个高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了然于胸,这是一个系统复习课文的过程;同时它的更高价值是学生经历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重温、对照、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更体现了个人的体验,获得了写作的乐趣。 这些素材,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较高程度的统一,写出来的文章读来感觉很不一样。在整理运用过程中,学生逐渐懂得恰到好处地对原有素材进行处理:或对冗长的素材进行概括,使得简洁明了;或根据自己写作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再创造,引申丰富原有材料的内涵;有的同学还将素材加入了大胆的想象,对材料作了别具一格的演绎,改写成了一些故事。总之,经过学生的思维过滤,这些课本范式和素材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

向汉波,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浙江杭州。本文编校:晓苏

【二】:给学生模仿的作文

语文之美

其实,在枯燥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

我轻轻的问语文:“你是什么?”

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

我谨慎的问语文:“美是什么?”

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着黄叶的是一种美;置身度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

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夸父追日‟是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也是一种精神。”

我不解地问语文:“和你交流,会学到什么?”

语文笑着告诉我:“学习语文,你可以借李白之笔去描绘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学习语文,你可以用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去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心;学习语文,你能感受到蓝天中白云的飘逸;学习语文,你可以感受到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雄心壮志;学习语文,你可以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与语文的对话结束后,我的心还在沉思;原来世界这么奇妙,原来世界这么美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因此,我想走进大自然,捡两片落叶,去体会“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我想冲进那牛毛般的细雨中感受那浪漫无羁的情调。哦,语文犹如七色光,丰富多彩。与语文交流,可以洗涤你那心灵的尘埃,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可以使你生活更加美好。

让我们携手走进语文世界,去体会语文的奥妙与神奇,去体会那无尽的美!

中考优秀作文例文评析

〖经典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大钊的《‚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是啊,把握现在,拥有未来;把握机遇,走向成功;把握原则,赢得尊敬。把握亲情、友情,把握规律、方法,把握进程、分寸…… 请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4年浙江省中考试题)

〖考场佳作〗

星 星 点 灯

(简评:“题好一半文”,小作者根据表达的中心,化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为自己的文章拟出了一个颇有诗情画意的标题,题目与正文配合默契,渲染出一种抒情的意境。)

灯光如豆,点点,点点,在我心中亮出一个世界。

夜已深了,我的困倦在成堆的复习资料中蔓延,深蓝的天,望不到一颗星子,可妈妈房里的灯光仍亮着,温柔而明亮,隔壁房里妈妈唤我:‚小小,睡了吧,晚了。‛

(简评:以叙事切入话题,入题简洁明快。夜深人困的细节描写为下文展开情节作铺垫。) 才不呢,想起妈妈仍在挑灯夜战,我打起精神,写我的作业。

(简评:为下文设下伏笔。)

一个月前,妈妈捧着一堆书进家门,要为考评职称做准备。我和爸爸都笑她,几十岁的人了,还忙这忙那,图个啥?

妈妈只是笑,不理会我们这两只‚大小乌鸦‛,只是日日埋在书堆里,晚上房间里泻出的灯光,比那星星还亮!

终于按捺不住好奇,从复习资料堆里冲出来,缠住妈妈要她说说为什么偏要‚找苦吃‛,她笑着说:‚抓住今天的时间,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吧!现在还学得进,再过几年,妈妈就连后悔的资格都没啦!‛

(简评:运用插叙,写“妈妈”珍惜时间、把握今天、努力奋斗的动人情景。用“妈妈”的肺腑之言,点明文章的主题。)

妈妈的笑声很爽朗,表情很明亮,那句‚抓住今天的时间‛也重重叩在我心头上。

(简评:“重重叩在我心头上”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照应前文“我打起精神,写我的作业”的情节,写人叙事的两条线索交会重合在一起了。)

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里,除了有张明净白皙的脸,更多的是身后许许多多的奖状,这些纸上的荣誉和她的笑脸相映,是多么灿烂,让人难忘啊!

(简评:照片里“奖状”与“笑脸”相映成趣的细节,暗写“妈妈”往日的“把握时间努力拼搏”。用笔简洁,意蕴深厚。)

我凝神想着,终于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不甘用失落来祭奠青春的妈妈,是在抓住时间的尾巴,抓住每一个今天,把握每一个机会。是呀,努力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就像奋斗永远没有休止符。

(简评:再次紧扣题旨,点明中心,既抒发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又交代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鞭策。“时间的尾巴”、“休止符”的比喻,新颖、贴切、形象。)

于是每一个夜,都有这点点灯光。它明亮、温暖,比星星还耀眼。

(简评:叙事简洁,言简意丰。)

我也在这样的灯光中孜孜不倦地拼搏着,一直到现在从容地走进考场。是妈妈的灯点起了我的信心:妈妈都不曾放弃,我怎能轻言退缩!

当我的笔尖走在作文纸上,我的耳边又是妈妈的话:‚做现在想做的!‛我不曾丢失过去的分分秒秒,我亦能把握我的现在!

(简评:以“耳边又是妈妈的话”收结全文的叙事。“笔尖走在作文纸上”,可谓妙语佳句。) 星星点灯,它教会我,把握现在。

(简评:“星星点灯”回扣文题,“把握现在”,紧扣话题。)

青春的键盘上,我走着,走着,踩准每一个音符,抓住每一次精彩,把握每一次绚烂!

(简评:直抒胸臆,篇末再次点题,深化中心,升华主题。“键盘”、“音符”的比喻贴切生动,让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经典试题〗

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互相切磋学习的经验,一起参与科技活动,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的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请选择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要求:①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②600字左右。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2年江苏省中考试题)

〖考场佳作〗

夏夜里的合作

(简评:用“夏夜里的”来修饰限制“合作”,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小作者深谙话题作文的拟题之道。)

www.fz173.com_与模仿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

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倒映在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简评:以优美的景物描写来开篇,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渲染出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为下文叙写的和谐的“合作”之事设置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小作者匠心巧妙,文采初显。)

我,还有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河边搬砖。这几年条件好了,爸爸说,猪舍也要盖成楼房,于是就去拉了一船砖回来。在这清风拂拂的夏夜,我们一家三口就搬砖上岸了。

www.fz173.com_与模仿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

(简评:一家三口闪亮登场,“搬砖上岸”点出事件,为下文写“合作”埋下伏笔。“猪舍也要盖成楼房”既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又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选材鲜活,再显小作者的匠心巧妙。)

我们三个跑了几趟,每次从船上搬五六块砖跑到岸上再放成堆,几个来回跑下来,可真累人。

(简评:“累”乃不“合作”之“果”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447842/

推荐访问:英语话题文章 教育话题文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