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6-09-23 11:26: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一】:高老头读后感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 2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 3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 4 ~

【二】:高老头读后感完美版

由此上溯到300年以前的欧洲 ——读《高老头》有感

【打印稿】

高2014级7班

李阳韬

2012年8月26日

由此上溯到300年以前的欧洲

——读《高老头》有感

论文内容介绍:

《高老头》是2012年暑假的要求阅读篇目,为了读懂《高老头》我借助了《牛津欧洲史Ⅱ》,可以说掌握大革命时期前中后的历史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为《高老头》的阅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阶段的欧洲,存在多方面的矛盾:主权、制度、阶级等。在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探索的道路中,不少的人成为了改革的成本,巴尔扎克用不多的几个人物,刻画了一段可悲的故事,他向世人揭露了转型期的社会黑暗,也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高度,那就是:“历史的积累有多深,对文学的认知就有多深”。

本论文中大量使用古今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对比,发现本文对现代社会的启迪效应,加入大量的个人评论和个人感情色彩,把自己的见解写入进去,回顾过去的社会,纵观当下的社会。

本文是一篇以“读书笔记”为基础模版的论文。

内容提要:

(1)欧洲的“战国”时代。 (2)在历史中搜索巴尔扎克

(3)走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4)人物剖析和鉴赏

(5)具体的篇目分析 (6)总结评论

(7)联系古今中外,阐述观点 (8)得出结论

【注:个人观点在(1)~(5)中进行穿插,未单独列出】www.fz173.com_高老头读后感。

正文:

一、欧洲的“战国”时代。

学习历史,我们知道中国的战国时代,其特点正是“乱”和“变”。欧洲的文明要比我们晚很多,但是它的战国时代却也同样为历史留下宝贵记忆。我们绝不会忘记一个过度,那就是法兰西。其实它只是一个微缩的景观。中世纪后的法兰西帝国统治于波旁王朝之下,路易家族也成为欧洲极为显赫的家族。路易十三正确任用黎塞留,也奠定了波旁家族的根基,路易十四被尊为“太阳王”,他的统治是在马萨林的辅佐之下,正如同齐有管仲,秦有商鞅,武周有狄仁杰。可是历史的车轮一定是前进的,不论是黎塞留还是马萨林多么高明的建树,但还是无力回天,因为资产阶级的伟大革命还是开始了。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开始得到认可,1789年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大革命由此爆发,波旁王朝在渴望获得民主自由的人民的进攻下覆灭了,1789年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但是好景不长,上层阶级同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取得政权的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导致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于是,巴黎人民于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建立雅各宾派专政。不幸的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使他走向分裂,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建立热月党人统治。此时,新的政治明星拿破仑在督政府中应运而生。1799年拿破仑“雾月政变”淘汰了热月党人,建立帝国,但是在1813年,有强烈侵占欲的拿破仑战败,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复辟。

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世纪地位语大革命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www.fz173.com_高老头读后感。

来。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利,却凭着经济实力与贵族抗衡。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是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

我们明白,一个国家主体上只能有一种制度,18世纪的法国,经历从帝国到共和国再回到帝国的几波几折,其过程甚为艰苦,无论是贵族所代表的封建制度或者是资产阶级所代表的立宪制,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多次反复后,双方的力量都被削弱了,国家一度处于多种势力的斗争中,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提就是掠夺从而积累资本,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贵族,都需要资本,于是压榨工人和农民,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样的时代催生了“拜金主义”,其他的一切都被扭曲了。

二、在历史中搜索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所以它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因为他身处19世纪的法国,此时此刻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的法国正处于过度的“精神扭曲”之中,他在文学艺术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丰碑,世界之所以被他推动,是因为他的心灵触碰了人们愿见但又不得不见的残酷现实。

他把我们引向另一个高度:历史的积累有多深,对文学的认知就有多深。

三、走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任

务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不仅是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主人公高里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生,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贵族太太,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象吸血鬼一样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的时候,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旧的小阁楼上,女儿们甚至连葬礼都不参加。通过对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人欲横流的社会给予了有利抨击。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族夫人鲍赛昂太太的形象。前者为一个外省贵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鲍赛昂自觉夫人和逃犯伏脱冷的唆使之下,日益丧失正直,开始为金钱出卖良心,特别是见证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像榨干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向资产阶级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其传递了一个时代信号: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产物,是必然的,是万恶的,没有人性的,却是人们必须接受的残酷现实。

四、人物剖析和鉴赏。

【高老头】作者把“父爱”扭曲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既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他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金钱法则的。封建宗法思想是18到19世纪法国家庭的普遍思想,

【三】:高老头读后感600字

高老头读后感600字

高老头>读后感600字(一)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论文把它比作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全景画,形象的展示了作家的文学艺术才能,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剖析了作品的成就,并为之感慨。

小说以1819年底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茖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茖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尙;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尙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這两茖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高老头给我們的第一茖印象,即祂确实如巴尔扎克所说,是一茖由本能驱使的人。祂笨头笨脑地來伏盖公寓时,伏盖太太觉得祂是一头'身体结实的牲口'.祂把所侑的精力和感情都以盲目的虔诚态度施加在祂的女儿身尙;祂对她俩的感情,祂自己也认为几乎带侑动物性的:'我喜爱拖她們尙路的马,我愿意变成偎依在她們膝尙的小狗。'這种本能力量又调动了'带侑情欲的父爱',于是,祂对女儿的感情中,一切都是反常的、过分的。然而,這种情欲最终却给卑贱的面粉商带來了悲剧性的后果。高老头临终时,在病榻尙,终于发出悲叹,道出了真情:祂的两茖女儿从未爱过祂。老头忏悔了,自己也成了情欲的牺牲品。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克在小说中占据了一茖特殊位置,祂不仅是书中的一茖人物,同时也是一茖观察者和见证人。可以说,祂是作者本人的影子。先从家庭背景來看。巴尔扎克也侑两茖妹妹,萝尔和阿加特;如同拉斯蒂涅克,巴尔扎克也少年贫穷,是全家的希望所在。祂自幼就心怀大志,初巴黎也是学法律的。祂也生性敏感、善良,最后完成了巴黎的启蒙教育,踏尙了征服巴黎的征途。

小说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认识社会及处世决窍和准则的过程。祂初巴黎是一茖单纯善良的青年,但不久便发现,在'巴黎文明的战场尙',祂需要更侑力的武器。投降与反抗经过多次较量之后,祂终于选择了一条在祂看來是最侑把握的道路:高攀一位贵妇。后來,高老头入土完成了祂的人格,人间的自私、无情和虚伪使祂淌干了最后一滴眼泪,从此,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祂向尙爬了。总的说,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动往尙爬的人,而高老头则是在忍受中解体的人。

伏脱冷亦是小说中的一茖重要人物。祂与拉斯蒂涅克不同,在小说开始之际已经定型,只是随着情节展开进一步暴露罢了。祂与拉斯蒂涅克的谈话成了我們认识這茖神秘人物的钥匙。祂认为世界是丑陋的,社会是腐朽的,人间是可憎的,因而,反叛是合情合理的。祂本人的欲望就是找一茖弟子,造就祂,让祂向社会开战。'啊!'祂对欧也纳说道,'倘若您愿意做我的学生,我将使您得一切。'伏脱冷超越一切社会准则,置'善''恶'于不顾,祂是罪恶精灵,魔鬼天使。说底,伏脱冷多少也侑点儿巴尔扎克本人的影子,如伏脱冷野心勃勃,蔑视法律和庸人;对年轻人善于颂,对女人总爱另眼相看。特别是,祂侑坚强的意志,幻想得权力,既爱享乐又要当强者,這些不都侑点像作者本人么。

尙述三人物成了全书的主线。最初出场的是高老头,但祂的悲剧需要一茖见证人,即拉斯蒂涅克。读者是通过拉的眼睛了解全部故事的。高老头后來欣然把女儿苔尔费纳

www.fz173.com_高老头读后感。

送给拉做情妇,开始在精神尙把年轻人看成是自己的儿子,称祂为'我的孩子',拉则称高为'我的高里奥爸爸'.但应该说,真正对拉完成理性化教育的则是伏脱冷。作者也是借助伏脱冷之口,说出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许多充满哲理的见解。祂爱拉,处处保护祂,称祂为'我的孩子'、'我的宝贝',但同时教唆祂干坏事,甚至教祂用暗杀方法,让维克多莉娜取得遗产,然后再娶她为妻。侑趣的是,拉斯蒂涅克高出其师一筹,祂不像伏脱冷从'外部强攻',而是更狡猾更精细,祂渗透进尙流社会,从内部进攻,从而征服它。

高老头读后感600字(二)

不知道为什么,巴尔扎克描写人总让我联想到捏面粉团。读他一个星期,像看到一堆疙里拉瘩的面粉团陈列眼前。我的心沾满了面粉。有时激动起来,忍不住打个喷嚏。 激动过后又很快忘记。因为他们进不到人心里,或者不许人进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巴尔扎克像某一类雕刻家,对运动状态和外力造成的效果更为关注,有时动作那样夸张,令观众担心架子要翻倒了。可他技艺高超。那些作品饱含激情,充满了运动的千奇百怪的可能性。观众围着雕塑赞叹着,感触着,走出10米开外,眼里就只余姿势。巴尔扎克的雕塑有饱满的形体,流畅的动态,充满了>戏剧张力,可却没有眼神,他们的眼窝是空的——这真叫人不解。

我想,他研究人时更多把推动力归于外在影响,譬如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偶然事件和人身体的病理。对的,这一切可以被研究,可以被诊断,通过正确手段——可以被纠正,使之痊愈。他有那个信心。他抓住高老头好比医生抓住最能激动其抱负的病号——像故事里的医科大学生皮安训。可他却停在了皮肤那一层,对应手段是放血和敷草药。高老头视女儿为偶像,将爱女当作个人信仰,到了极端的地步,巴尔扎克和所有故事里的角色一样被老人的爱感动,为他的遭遇不平,对伤害他的人抱以严苛的批判——但却忽略了更深刻的一点:高老头的爱是自私的。像他的小女儿所说:要和他在一起,就必须把自己整个儿给了他。老人之爱女儿,有点像小孩子占有心爱的玩具,是一种脾气乖癖自我中心的人,一旦爱了什么,就倾注其全部注意力,相对的,要他爱的对象单单属于他——从肉体到灵魂都不能旁视。他的爱也是一种奴隶的爱,为害怕失去而委曲求全,因为知道自己拿不住——因为他非拿住不能幸福。这个感情炽烈的父亲,也是冷酷的父亲。别的父母多少都能放开一点手脚,知道子女长大了是要飞走的。他却丝毫不能容忍。高老头临死前将心底的积怨一股脑地爆发出来——他恨女儿不回报,恨女儿从身旁逃跑,恨女儿不把他当作生活的轴点像他将自己的爱当作世界的中心。末后不惜诅咒她们——先前的爱有多深切,此时的诅咒就有多狠切。

这里头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人必须求得满足心灵的事物。并且能满足人的不是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九十——而非得是百分之百不可。这是人的天性。圣经里有一句更确切的话:上帝将永恒放在人心里。于是,除了这永恒本身,没有什么能够满足人的灵魂。人的错失和悲惨在于他无法知道永恒是什么,只能寻找许多替代物。这些替代物被称做'偶像'.所谓偶像就是幻影,是饮鸩止渴,是人爱与恨的根源。人最大的偶像其实是自己——高老头看似无私,倾其所有供给女儿,其实他要得更多更隐秘:他要女儿的整个灵魂臣服。

这是暴君的爱,也是奴隶的爱。不如说,一朝为暴君,他日必定沦落为奴隶。因为人并不是世界的主宰。正如小孩子年幼时是暴君,家人都宠着他;长大后发现人人都是暴君,那么弱肉强食,吞吃不了的,就只能卑躬屈膝但求果腹。高老头的全部揪心命运就在这里。而巴尔扎克却叫他像傀儡般去到舞台中央,抛头颅,洒热泪,念长而激荡的台词,将观众的情绪煽动起来后无以为继,惟有谢幕。故事里的医生双手一摊,留下不知所措的人对着无尽黑暗哀恸。

高老头原本可以进入文学形象的三维空间,可在巴尔扎克手中,却只能贴住墙根留下扁平的架势。10米之内观众们抹着眼角,10米之外所有人便都像他的女儿,有一个盛大宴会要赴……巴尔扎克将他的读者培养成同样的狠心人,对他人上不了心,对自己下不了心。实际上没有人知道心之为何。故事内外的面粉团团们终于糊成一片,糊成了一片……

【四】: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读后感

丁泽宇

《高老头》这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作品中以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的故事为主线,拉斯蒂涅的“奋斗史”为副线,彼此互相交织,互相呼应,刻画出高老头这个艺术形象。

文中记述了高老头一生努力奋斗,为了两个女儿的幸福而不惜一切,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花在女儿身上;到了晚年,财产几乎耗尽的高老头依然如此,而两个烂赌、贪慕虚荣的女儿却不思图报,反而更视父亲为包袱,有失她们的面子,为求自保,不愿搭理父亲,最后高老头在无人同情下寂寂死去„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互相算计的关系。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为高老头的遭遇感到同情,对他那种无私的父爱感到敬佩,亦十分鄙视他那两个忘恩负义的女儿,对她们的行径嗤之以鼻。与此同时,我联想起往日双亲对我的教导,其实这也是他们对我的爱的一种,而我却置之不理,有时更感到反感。但在看完这篇小说后,我仿佛受到了爱的洗礼,对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后,我定会对父母亲的爱倍加珍惜,不会像那两个掉了心肝的女儿一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很多是因为子女不了解父母,不懂珍惜父母的爱而造成的。因此,我衷心希望天下间的儿女能学会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以及爱。

在这篇小说中,有一处地方使我感到不解:为何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冷漠无情、互相算计的关系,难道就不能真诚相待吗?无可否认,在我们周围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人和现象。虽然如此,但我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是充满着真情的。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汶川地震,抗灾抗洪,人们齐心协力共抗灾害,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才能使损失减至最少,才能保护人们共有的家园。可见,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真情存在的。“人到难处邻里亲,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不正体现了这一观点吗?

www.fz173.com_高老头读后感。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掩卷沉思:假若世上的所有人都能相亲相爱、和睦共处、互相帮助、互不猜疑,那么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平美好,但这要多长时间呢?我想,即便过个几百年,也是这个样子吧?什么时候能让社会和谐呢?

【五】:《高老头》读后感8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高老头》读后感800字请关注高老头读后感栏目。

  《高老头》读后感800字【一】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向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曾被选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高里奥的老头,他六年前住进了公寓,不知为什么,他由最好的房间换到了最低等的房间,人也越来越瘦。终于,高老头的变化之谜被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揭开了。原来,高老头以前是个面粉商,他为了讨好两个女儿,卖了店铺,把钱分给了她们。两个女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钱后,竟把高老头从家里赶了出来。 心狠手辣的女儿们又来向高老头要钱,可怜的高老头被逼付出了最后一文钱,致使中风症发作。临死前,高老头想见女儿们最后一面,都被推辞掉了,而他就只能在一张破床上孤苦伶仃地离开了人世。

  《高老头》这部小说,从多方面描写了19世纪的贵族社会,同时,又着力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01hn.com印象特别深:“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可两个女儿只认钱不认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丑陋的心灵。巴尔扎克把两个女儿的阴险、虚伪和高老头的善良、纯朴、描写得淋漓尽致,一批具有个性化的人物,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不禁从心底感叹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巴尔扎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出了当代法国巴黎--哪个兴盛一时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缩影,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使人读了以后,不禁掩卷沉思。

  《读完《高老头》,让人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爱情,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高老头》读后感800字【二】

  《高老头》这部作品是巴尔扎特在1834—1835年间写的小说。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作用,还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这在“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之间得到了集中的表现——“高老头”靠面条发家后,把大女儿嫁给了一个有权的人家,把小女儿嫁给了一个有钱的人家。开始“高老头”在女儿家受到上宾的待遇,但随着他口袋里的金钱越来越少后,地位也每况愈下,最后干脆闭门不纳。“高老头”在临终时终于明白女儿爱的只是他的金钱。就这样,他成了拜金主义的牺牲者。

  我轻轻地合上了这本书,想起了前不久在电视上看见的一件事——有一名男子为了从母亲那里得到金钱,不惜用各种卑鄙的手段去骗取母亲的血汗钱。有一次,他把母亲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赚的积蓄全部花光,他依然向母亲要钱,母亲说没有了,他不信,在他多次逼问下没有结果后,他竟然把养育多年的母亲杀死了„„想到这儿,我不敢再想下去了。唉!人,为了金钱,宁可舍去最亲的亲人、亲情。但我认为,金钱他虽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它不是什莫都可以买的来的。

这个故事以母亲的母爱,衬托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是对现实社会从上到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了愤怒和谴责,这不禁使我想起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421568/

推荐访问:高老头读后感800 高老头读后感1000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