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6-04-14 10:11:2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第一篇:《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第二篇:《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名家之一,他的为人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观点,是一笔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适切的指导作用。

朱永新老师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积极推广者。最近,他应邀编撰了《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从十个方面展示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观点,很适合数字时代喜欢碎片阅读的读者的胃口。上个月,我曾经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的叶圣陶教育作品集《如果我当老师》,深受启发,这次再阅读《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又有新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要让学生能自学自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自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今天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人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把握住各种机会,这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其中有很多新奇的探险历程,但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也很多,这个时候的自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自励的过程。自励一时并不难,

自学自励,要努力实现自觉自愿。一时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容易的,一时的自励也是可以做到的,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机的保持,难的是不断自励、终生自励。这也给教育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学,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我以为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能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有很强的自学自励的本能。他们对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感兴趣,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一个简单的积木、几件身边的物件,他们可以反复把玩,一次次的尝试,绝不会因为每一次的不成功而沮丧。正是因为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得他们逐渐学会了走路,逐渐学会了语言,逐渐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逐渐扩展着自己的生活视野„„然后,他们走进了学校。叶圣陶先生特别提醒每一位教师:“儿童在进学校之前,自有他们的生活;进了学校,自然是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两者必须顺着一个方向,不过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便是学校生活比以前的生活合理而有系统。”

也就是说,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校生活总体上应该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呵护孩子“自学自励”的本能方面没有丝毫的区别。但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生活的合理和系统,让孩子通过这样的生活,更好地理解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

我们当下的教育,在关注孩子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思考的很还不够。一方面,校内生活自成体系,与校外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常用“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允许”来强调校内生活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比较强势,不容易放下架子来衔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口头上强调“三位一体”,但三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还远没有达成。人们常说的“5+2=0”的现象,于此也是有关的。

叶圣陶先生说:“从事教育工作必得严肃认真。我说的严肃认真不是板起脸来说教。最要紧的是深切地理解少年儿童,承认他们像植物一个样,是有生命的,是自己能够发展的,自己能够成长的。只要凭种种有效的方法促使他们很好的发展成长,那就是严肃认真。”从努力实现自学自励的目标角度看,教育工作者真的需要更加严肃认真!

二、知识的价值在于即知即行【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的价值全在于即知即行,当时应用。以前的教育叫儿童学习知识技能,预备着他们将来应用,所以儿童在学习的时候就很不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不是他们当前所必需的。”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以前的教育”强调为孩子将来的应用而准备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大有市场。比如总是强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仿佛是局外人;比如说“今天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让孩子们觉得既然如此,那我今天就无需努力,等到未来再努力一把吧。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只有当下的生活有意义,他才会感到自己没有虚度光阴。如果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学习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他怎会在未来获得幸福和快乐?而让当下的学习生活有意义,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当下所学的知识能够被充分的理解和吸收;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提醒学生:“所修习的功课犹如食物,必须随时把它消化,让它化为自身的血肉。”食物如果在胃里不消化,会导致胀气、厌食等多种不良的症状,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是很不利的。所学的知识也是如此。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德行、智慧,如果学生平时对所学习的功课能够完全消化,是不用专门拿出时间来复习,来应付考试的。叶圣陶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提得起五十斤重量的人,他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提得起五十斤,除非他病了或者衰老了;他有这个力量是平时练成的,临到提东西的时候,他不需要什么预备。”【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认为,现在的学校里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忘却把读书读来

的经验,去体验四周的事物,来创造自己的新经验。也就是说偏重读书而忘了人生。“根本地说起来,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历练。”学校教育要关注这一问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把外界的一切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使自己的生命丰满而有所作为,使生活的经验日益丰富。要让师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

要让当下的生活和学习幸福和快乐,兴趣最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之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熟视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话真说到了点子上!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他的兴趣是直接相关的,今天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孩子们养成终身的习惯。而所学知识的即知即行,当时应用,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阅读水平体现着国力强弱

叶圣陶先生说:“大家都说我国的国力不如人家。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跟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不如人家相比,普遍的不读书至少有同等的严重性。”

叶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全民阅读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校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成效如何。2013年的全民阅读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和其他国家依然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我们还有一段很艰巨的路要走。

【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的阅读,要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说学校重视了,学生就会阅读,就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了。这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给予指点,让学生自己来走。叶圣陶说:“阅读指导犹如给走路的人指点某一条路怎么走,而不是代替他走,走路的人依照指点走去,非但不走冤枉路,而且见得广,懂得多,心旷神怡,连声说“不虚此行”,同时衷心感谢给他指点的人。”【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二是善于批判,而不是照单全收。叶圣陶说:“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阅读固然要认真,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态度,要区分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

三是活用工具,帮自己答疑解惑。叶圣陶说:“无论读那一类书,都必须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图表,等等。„„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

四是分清次序,不轻易迷信经典。叶圣陶说:“青年人读书,要有一个缓急先后。圣经贤传大多是古东西,现在人读起来,先得打破一重语言文字上的隔阂,而青年人往往没【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有能力打破;其次,圣经贤传受着书写工具的限制,大多写的简约,简约之极,必须反复涵咏,多方揣摩,方才能够理会,而青年人不一定有这种能力。又其次,圣经贤传就古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虽然其中尽多通乎古今的道理而青年人总不免觉着隔膜一层,不甚亲切,不如就近代与现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来的感觉性味。”

五是读写结合,用文字记录生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学生不能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用文字记录实际生活的一切,那才是能力上的缺陷。”

六是联系实际,并注重经验积累。叶圣陶说:“好的作品人人可读,但不能人人得到受用。那些得不到受用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不够与好作品的作者作朋友。”写作也是如此。“那些写不像样儿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好比一棵缺乏养料的草木,机能不旺,无论如何开不出茂美的花,结不出丰满的果来。”

将这些事情做好了,国民的阅读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第三篇:《教为不教_首先须教_谈叶圣陶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_之教育思想》

语文学刊2006年第4期

教为不教,首先须教

——谈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教育思想

○王立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0)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是对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教育主张的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如出一辙。它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这一表述辩证而缜密地指出“教”与“不教”的关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里是目的。从“教”到“不教”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首先要“教”“教”好。最终才能达,且要到“不教”的目标。

一、“教为不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可以“不教”。“工具性与”语文课程既具有工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其内容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例如,语文教材具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要求学生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提高学科素养为主旨,其中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提升居主导地位。第二个特点是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增强语文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所以“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当然,语文教学是有理论支撑的,它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也可能涉及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的知识和思想观点;但是,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旨,而须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中实践语文、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其次,学生能自学并且必须学会自学才能适应社会需要。一般选入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新书到手,多数学生往往

会优先浏览语文课文。再说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学生平时接触最多,因此大多数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比其他学科强很多。叶圣陶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同八十年代国际上教育科学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在1981年出版的《教育评价》一书中指出“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育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在100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中,只有10%的学生被认为是由于天资或教养而能适合高等教育的严格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于在教育体系不同阶段所淘汰的90%的学生兴趣极微。”这就“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青年疏远学校和社会。”在深入分析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之后,布卢姆等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不应该是选拔,而应该“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并根据最新的试验研究成果指出“大多数学生,(也许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果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见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相信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养成自求发展的能力,进入社会后没有老师教也能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为不教,首先须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在前“不需要教”在后。,,也就是强调要达到“不需要教”首先必须要“教”,而且这个“教”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要追求实效和长效。

“教”呢?叶圣陶先生是这么人为的:首先,为什么要注重

“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

-12-【叶圣陶教育箴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理论探讨

不是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也就是说“不教”是在学生已经具备独立学习语文的前提下而言的。然而中学生特别是广大初中学生,他们还不具备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他们的学习处于盲目的状态,除了老师的“教”以外,自己则所知不多。从终身学习的观点来看,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独自看书、作文,那么我们语文教学就应该着眼于这一点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众人皆知,这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打好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基础。

“教”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改变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学过程被僵化成为教师“念一句讲一句”,学生“看一句听一句”“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工作”。“被动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罚的感觉”。这样的“教”,是不可能达到不需要教的。他尖锐指出“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舍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但是不能养成合格的能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他主张“教育要为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绝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

“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当中能够运用自如。叶圣陶认为说“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受教育的是教育事业的中心”。要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必须还学生以教学活动中心的地位。他说“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向“不需要教”过渡。也正如布卢姆所说“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叶圣陶在强调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时,不但没有忽视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他认为教师要善于教学,才能最终达到“不教”。

教师在“教”中,该怎么做呢?首先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启发诱导。他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他又在其《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怎么导呢?他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他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需教。:

教师所务惟在基础教育版

启发引导,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其次,教师在“教”时,要灵活运用教材,要用教材教,不要死教教材。他说“教功课必须用课本:,但是讲明了课本,让学生记住了课本,决不能就算了事(不讲明课本当然就更不能算了事,那不必说了)。课本只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工具和手段,使包含在里头的种种东西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动、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是目的。……总之,教学不能不从课本入手,可是决不能限于课本里的语言文字,课本里的语言文字原是实际的反映,必须通过它而触及实际的本身,要是学生头脑里有这么一种印象,课本时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彼此连不到一块儿,那就是教学上的大失败。”他在1978年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第三,是强调教师在“教”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他认为,语文教学“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那才算贯彻了学习国文的本旨”。

三、叶圣陶先生这一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全国第九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迅速铺展开来。然而,据我所知,有些地方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地方,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一切。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他们仍然是注入式、题海式,甭说接受“新课改”思想就连叶圣陶先生“教为不需要教”这一教育思想也不去实践执行。还有些老师在学习“新课改”时,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涵。一些老师认为转变教师角色就是否定教师的,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流;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不要老师参与;合作学习就是同学之间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上课不是拉桌子、围圈子,就是大家讨论、各抒己见,表面看这种课堂非常热闹,实际上,这些做法是与教育规律相悖的。

由此可知,针对当前语文教育现状,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研读、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正如苏州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所说的,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改”没有超越19世纪初期陶行知等教育家当时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

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叶圣陶.叶圣陶序跋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3-

“教”【

第四篇:《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第五篇:《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第六篇:《经典名言:教师教育格言,小学教育格言大全 》

1、教师必须时刻充电,才能永恒地释放所需能量。

2、善于转化后进生的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乃培优辅差之大策也。

4、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5、知识越学越感到贫乏,不学总认为不错,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文凭,而在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6、要有平常心,敢做平常人,才能教出不平常的学生来。

7、敬业,像老年人般慈祥关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魅力。

8、意欲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

9、教师也要有不断尝试未知的勇气。

10、教育不能改变受教育者生命的长度,但能挖掘受教育者生命的深度。

11、给孩子食物,可以让他长身体;给孩子观念,可以让他成伟人。身体的成长点点滴滴,心智的成长一日千里。

12、只有先让学生喜欢你,学生才会喜欢你上的课。

13、只有“爱屋及乌”,才是真爱学生。

14、应当像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们打交道,同他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

15、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16、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17、一位教师只有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你才会觉得学生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哪怕是各方面很差的学生。

18、学生是台上的演员,教师是导演和评委。

19、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以让教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成长。

20、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让其对自己充满信心。

21、培养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果培养的学生身体不好是废品;如果智育不好是次品,如果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22、做事不能只做想做的,而应该做该做的。

23、在学生的世界里,也有很多教师未知的东西,把根扎下去,那一个个鲜活的、独具特色的生命,是我们永不枯竭的营养源。

24、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那便会出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会出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师与学生才会真正融为一体。

25、生命的活力在于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26、人之性,教也;人之情,育也。

27、教学是一门思维的艺术,教师每天都在演奏着不同的旋律。

28、课堂是师生共演的舞台,学生是主演,教师是串演。

29、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途径。

30、信任学生,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育者的职责。

3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在于听课教师的评说,而在于学生的喜好。

32、懒惰的人,给他再多的时间,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收获。愚蠢的人,给他再多的青春,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33、只有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有爱心的学生。

34、学生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学生的笑声是校园里最美的歌声。

35、知识是海洋,背上包袱游泳只能越游越沉,轻装上阵才能游得畅快自由。

36、对教育赤胆忠诚,为学生奉献爱心,培养学生创天下之先、逞少年之志。

37、一次小小的鼓励,往往会给孩子终生的回忆。

38、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童心。

39、孩子的进步是我莫大的欣慰,孩子的成功是我永远的追求!

40、言传身教,衣带渐宽终不悔;鞠躬尽瘁,一腔热血洒教坛。

41、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经典名言:教师教育格言,小学教育格言大全 】经典名言:教师教育格言,小学教育格言大全

42、太阳每天是新的,孩子们每天也是新的。

43、学校是大海,孩子是鱼,大海里有了千姿百态的鱼,才充满了生命力。

44、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

45、凡是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有毅力地努力,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46、不要沉醉于别人的赞赏之中,只有不停地充实自己,才能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47、耕耘在绿草地,此生无怨无悔。

48、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49、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50、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51、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孩子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学生的创新。

52、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去启迪一代人的心灵。

53、对待学生,多一些赞美和鼓励,少一些指责和批评。

54、普通的孩子,用得法的教育,就会成为超常的人。

55、我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幽默去融洽和学生的感情,用勉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

56、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57、待人要诚心,帮人要热心,看人不偏心,做人要开心。

58、培养自然人的教育,即自然教育,它遵循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按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他本身应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能力。

59、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

60、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61、教师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纯洁心灵的学生,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爱。

62、关注“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学生。

63、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

6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65、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66、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

67、教师的爱心是无形的教育。让我们用爱心铺设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道,用真心真情谱写壮丽的人生乐章。

68、将我的血与汗,用作文明的甘露,浇灌鲜嫩的花朵;将我的灵与肉,化作知识的养分,肥沃强国的土地。

69、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

70、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知识的大量积累,犹如一本电脑字典,携带与运用都方便。

71、与其说献身教育,不如说献“心”教育。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将心比心,才能赢得家长的放心;事事用心,才能赢得自己的舒心。

72、教师的荣幸是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在打交道,所以要引导他们。

73、爱在左,责任在右。生命之路,陪着孩子们走一程,无论他是孤单寂寞抑或是踌躇满志。

74、尊重学生的最高境界是忘记自己是老师,很自然与他们一起探讨人生与科学。

75、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要有甘做绿叶、甘当园丁、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76、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善于教育孩子,这就是国家教育的一桩大事了。

77、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能让一名潜质生从此走出亮丽的人生。

78、老师糊涂一时,学生糊涂一世。

79、不尊重学生,就是不尊重自己。

80、以仁治校,以爱执教,以诚待人,才可融社会、学校、师生为一体。

81、为师者当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经典名言:教师教育格言,小学教育格言大全 】文章经典名言:教师教育格言,小学教育格言大全 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8555/

推荐访问:叶圣陶教育箴言的感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