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11-02 08:00:1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共9篇)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一):

求梁衡散文读后感一篇,1000字.可以复制其它的同类文章,但一定要凑足1000字

大无大有周恩来,很好,必须看
《大无大有周恩来》 - 读后感1976年天安门广场吊唁总理梁衡的散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1998年2月为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写的,这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借助互联网的威力流传很广.文章总结的“六无”让人看一遍就感动一遍,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想.
其一:
一篇催人泪下的至情文章——《大无大有周恩来》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文章了,尤其是写现当代人的.一则因为现当代没有那么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二则因为没有人有这样令人倾倒的文笔.我读《大无大有周恩来》真是泪潸潸而汗涔涔了.
周恩来人格之伟大崇高,古今罕见.他一生中之“六无”,前无古人,可以肯定,也后无来者.谁能达到总理这样的人生高度啊!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没有哪一点不是人生之制高点,没有哪一点不让后人为之顶礼膜拜.人固有一死,盖棺定论时,无不想光宗耀祖,总理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死前立下遗嘱,将骨灰撒入江河.这一举动,让那些想不朽的人汗颜自愧.生而无后,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党而不私,让人为之肃然起敬.官而不显,劳而无怨,试问当今社会,谁能做到?我们的为官者,如果都以总理为榜样,把总理看成标高,那么,我们的社会不知该有多么清廉,我们的国家不知该有多么繁荣?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总部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交外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真是举世无双!梁衡赞叹说:“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总理逝世时,我不知自己还在宇宙中的哪个角落歇息.但总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伟大而崇高的.小时候,我是在总理的故事中长大的,再后来读天安门诗抄,读“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深刻地认识到总理对中国的影响之巨,体会到了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情怀.今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更发现,恩来总理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中国圣人!此生有幸,生而遇这样的总理;此日有幸,幸而读这样的至情文章.思想在梁衡优美的文笔中徜徉,灵魂在总理的人格光辉中飞升!其二:
周恩来手迹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是一篇感动我的文章亦或说是周恩来是一个感动我至深的人.每看一次这篇文章我总会不自觉的哭一次.以前还一心想努力学习周恩来做一个对国家大局有用的人,但是抱着这样的立场并在它的驱使下,生活中往往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就要感到身心憔悴,有时甚至犹如万箭穿心,格外难受.在一次次的受挫折后我悟出一个理:作为人是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梦想的,因为梦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是用心力无法估量的.期望越高,痛苦也就越深.人只能甘愿平凡(并不等同于甘心平凡)并期望在一个个的平凡事业中去创造奇迹.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为国事鞠躬尽瘁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世人如何如何去尊敬他,实际上他如果是这样的想法也不会作出那样多对人民有益的事来,别人也不会想今天一样去尊重他.知道他为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功勋之后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善心,这种善不只是对一个人,而是对于广大的人民--是他的国家的亦或并不是,只要是他的朋友而非敌人.事实上他就像马克思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敌人.“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这是梁衡先生对周恩来的评价.有时间你应该看一看这片感人至深的文字.
其三: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反观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削尖脑袋去贪图“有”,做梦都害怕“无”,心境被名利所禁锢,变得阴暗委琐.周总理的例子告诉我们,好的心境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它是人格、学识、品德和才能等共同酿造的结果.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二):

梁衡散文读本2000字读书笔记

给学生讲授第一单元的课文《把栏杆拍遍》,再一次感受了梁衡散文的恢弘与大气,这位由记者出身,进而出入为仕的作家,让我们感觉到他散文风格的清新与可人.细心的读者也许不会忘记,梁衡的散文曾多次入选为中学的语文课本,初中课本中的《晋祠》就是他的山水佳作,其文中的“春时,兰花满山,径出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 “绿水清波绕回廊而明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这些韵味悠长的佳句早已为我们耳熟能诵.
  而相比于梁衡的这些“山水有灵”的游记散文,梁衡的一系列人物散文却更有摧人心胆的震撼,其文倾注了浓厚的时代精神和忧患意识,倾注了一位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民间疾苦的良知.对于他的这种散文风格,我不知是用“文化散文”还是“政治散文”,抑或是其它来归类.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他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而在梁衡的人物散文中,其主人公大多带有着某种的悲剧性的色彩,不管他笔下的瞿秋白,邓小平还是诸葛亮、范仲淹、辛弃疾、柳永、林则徐.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悲剧能令人崇高,鲁迅先生又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能神飞八荒、思接千载,思之所至,情之所钟,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把栏杆拍遍》中辛弃疾,《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中的范仲淹,《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的邓小平,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的结晶.从这些人物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中,而致力于发现人物思想和人格的内涵,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价值.
  在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觅渡”,直到临死之前一刻还探究生命归宿的瞿秋白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瞿秋白的一生充满着一种不寻常悲怆之美,唯其悲怆和不寻常,才使他短暂的一生更具分量.文中写道:“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一件事,甚而一件事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瞿秋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他文章、绘画、行医、治印无一不精,而就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当民族之难到来时,他却以书生之躯扑向了斗争的风口浪尖,以璞玉之身去堵决口.这种“飞蛾扑火”式的悲壮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性之光,偏偏又是这样一个人,在淡然赴死之前,又抢着写了篇《多余的话》,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番,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给人以更多的思考.这种直逼人性深层的写法达前人之所无.
  《大无大有周恩来》是周恩来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中最有影响的一篇,我是在《散文选刊》的一本合集上初次阅读到这篇文章的,读毕,摧人肝胆、荡气回肠,即被这种黄钟大吕般的气势所深深感染.总理的丰功伟绩、人格风范彪炳千史,对于伟人的一生如何着眼,梁衡独辟蹊径,浓缩了总理一生的“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从这些“大无”中又看到了总理所拥有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一位为国家、民族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跃然于纸上,掩卷之余,不禁悱然.
  真正伟大作品的诞生是要作家经历一场精神上的“涅槃”,也只有这种直入人物灵魂的深处着笔才可能打动每位阅读者.梁衡的散文,不管是片言只语,抑或是洋洋洒洒,都熔铸了作者浓烈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拿起他的集子信手翻翻,我们都能找到精彩的段落:
  “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觅渡,觅渡,渡何处?》)
  “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大无大有周恩来》)
  “一年后,他的长子,‘文革’中被迫害致残的邓朴方也送到这里,多么壮实的儿子啊,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他给儿子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晒太阳.他将澡盆里倒满热水,为儿了一把一把地搓澡,热气和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水滴顺着颤抖的手指轻轻滑落,父爱在指间轻轻流淌,隐痛却在他的心间阵阵发作.”(《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人人都为他的凛然正气所感召,都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都为他的淡泊之态所净化,都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
  “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在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而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与被弃中受煎熬.”(《把栏杆拍遍》)
  古人云:知人而论世,读诗以观心.读梁衡的散文,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伟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认识了一位对历史、对时代具有敏锐感知的作家的心灵,它同样让我们在阅读、分享中陶冶、共鸣!【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三):

诗意的政治-----读梁衡散文有感 作文

我不是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我可以很肯定地给自己这样的定位。因为在我的认识里,政治是一个复杂的喧嚣的很难给心灵以纯洁和平静的世界。它的天空有太多的变幻莫测,惊天动地的历史风云,那份深邃的阴霾下隐匿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蛰居了太多的肮脏龌龊和萎靡奢华。习惯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恬然,适应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肠断有谁怜”的凄伤哀恸。因而当读到有关政治的文章时,总无法激发内心深处的热爱,但梁衡的政治散文却给人无法躲闪的震撼和美感。

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和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实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出大散文的气韵。一些文摘对梁衡散文的评价可谓鞭辟入里。的确梁衡散文就是这样。在跌宕起伏中给人以极具震慑的感动。

他的散文,是深邃夜弩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能驱散黑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怎样的壮志豪情?“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又是何等的愁苦无奈?曾经的种种不解,在随着梁衡把栏杆拍遍后,终得释然。他虽有岳飞般“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的豪情,但“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徜徉在这样的文字间我读懂了稼轩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大起大落的愁苦。“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此句让我们在理论的角度坦然感受诗人经历。梁衡笔下,一个何等透彻的辛弃疾人生。

梁衡的散文,是摇拽在---荡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

李清照,这个外表如花,内秀如竹,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在历史风雨的濯洗下已定格成后人心目中绝美的风景。我读过许多关于李清照的文章,有的赞美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青梅嗅”的娇羞清纯,有的写她彻骨爱恋“人比黄花瘦”的相思痴情,也有的钦羡她“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铮铮铁骨,但没有一篇能与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样如此深刻地解读李清照的一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流畅的文字,细腻的笔触,饱含赞扬的情感介绍了易安早期的美好凄伤的生活。在对李清照后期人生经历的描述中,又简练精辟地概括出三大磨难: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超越时空的孤独。极具层次感地向读者呈现出一幅易安人生图。梁蘅既忠于历史,又适度想象将自己的生活哲思穿插在对易安的描写中。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交相辉映,历史现实相互融合,感动人,震撼人的同时又启发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次第,又怎一好字了得!

常言道:“缀文者须情动后而辞发。”梁衡的政治散文里溢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感人肺腑的深情。《大无大有的周恩来》使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温暖高尚的人格和满腔的热忱,他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愈加高大,追随着梁衡的脚步,踏进凝结了“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的武侯祠,脚挪动的瞬间,我们可以听到孔明的低语,有白帝城接受托孤的真诚,有三气周瑜的尖锐,有草原借箭的智慧,

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怅然。洞穿这《一千七百的沉思》我们领略到羽扇纶巾神闲气定的孔明身上那份经久不衰的中国文人特有的人格魅力。

梁衡的政治散文是周正的,严谨的,虔诚的,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的美,即使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也能给人完美的惊颤。

走进梁衡的政治散文吧,走进一个诗意的政治世界,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你的生命定会如灼灼春花,绚烂明丽!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四):

诗意的政治-----读梁衡散文有感 作文【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

我不是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我可以很肯定地给自己这样的定位。因为在我的认识里,政治是一个复杂的喧嚣的很难给心灵以纯洁和平静的世界。它的天空有太多的变幻莫测,惊天动地的历史风云,那份深邃的阴霾下隐匿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蛰居了太多的肮脏龌龊和萎靡奢华。习惯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恬然,适应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肠断有谁怜”的凄伤哀恸。因而当读到有关政治的文章时,总无法激发内心深处的热爱,但梁衡的政治散文却给人无法躲闪的震撼和美感。
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和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实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出大散文的气韵。一些文摘对梁衡散文的评价可谓鞭辟入里。的确梁衡散文就是这样。在跌宕起伏中给人以极具震慑的感动。他的散文,是深邃夜弩里璀璨的群星,光芒虽不及圆月,却能驱散黑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怎样的壮志豪情?“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又是何等的愁苦无奈?曾经的种种不解,在随着梁衡把栏杆拍遍后,终得释然。他虽有岳飞般“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的豪情,但“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徜徉在这样的文字间我读懂了稼轩壮志难酬的无奈和大起大落的愁苦。“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此句让我们在理论的角度坦然感受诗人经历。梁衡笔下,一个何等透彻的辛弃疾人生。
梁衡的散文,是摇拽在---荡和风里的草,轻柔似水却有抵御劲风的刚韧。
李清照,这个外表如花,内秀如竹,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在历史风雨的濯洗下已定格成后人心目中绝美的风景。我读过许多关于李清照的文章,有的赞美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青梅嗅”的娇羞清纯,有的写她彻骨爱恋“人比黄花瘦”的相思痴情,也有的钦羡她“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铮铮铁骨,但没有一篇能与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样如此深刻地解读李清照的一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流畅的文字,细腻的笔触,饱含赞扬的情感介绍了易安早期的美好凄伤的生活。在对李清照后期人生经历的描述中,又简练精辟地概括出三大磨难: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超越时空的孤独。极具层次感地向读者呈现出一幅易安人生图。梁蘅既忠于历史,又适度想象将自己的生活哲思穿插在对易安的描写中。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交相辉映,历史现实相互融合,感动人,震撼人的同时又启发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次第,又怎一好字了得!
常言道:“缀文者须情动后而辞发。”梁衡的政治散文里溢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感人肺腑的深情。《大无大有的周恩来》使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温暖高尚的人格和满腔的热忱,他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愈加高大,追随着梁衡的脚步,踏进凝结了“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的武侯祠,脚挪动的瞬间,我们可以听到孔明的低语,有白帝城接受托孤的真诚,有三气周瑜的尖锐,有草原借箭的智慧,
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怅然。洞穿这《一千七百的沉思》我们领略到羽扇纶巾神闲气定的孔明身上那份经久不衰的中国文人特有的人格魅力。
梁衡的政治散文是周正的,严谨的,虔诚的,它有着一种脱去了浮华虚伪和丑恶的干净的美,即使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也能给人完美的惊颤。
走进梁衡的政治散文吧,走进一个诗意的政治世界,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你的生命定会如灼灼春花,绚烂明丽!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五):

读柳永读后感

[读柳永读后感]读柳永读后感
读柳永读后感一、七律《读柳永》浅斟低唱柳杨风,铺叙白描鬼斧功,读柳永读后感.忍把功名轻看淡,逐随流水自朝东.身来瓦肆情不愿,天赋才华果硕丰.莫叹天公雷电闪,时逢逆境造英雄.读柳永读后感二、《读柳永》中阐述了一个逆境成才的道理,但在阐述中却包含着对逆境中成才之人的同情与歌颂.读梁衡的文章很过瘾;过瘾,是因为解渴.梁衡的散文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我从不认为那种堆砌华丽辞藻而言之无物的东西是真正的散文,我也不喜欢读那些有一些内涵,但枯燥无比的文字.对于梁衡来说,语言的运用、选材的把握已不是问题,他已经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追求境界.\"意匠惨淡经营中\",他已经不满足于内涵的一般性挖掘,而是去寻求一个人、一件情、一处境的境界,洋溢着哲理美.每读一次梁衡的文章,就有一次收获,而且感觉到,这是把山水游记和人物融为一体的绝好的范例.《读柳永》写得行云流水,既从中增长了历史知识,对词人柳永有了新的了解,又感受到其中的一种词的意境美.\"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多么的富有诗意.而柳永那坎坷的人生之路,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又是那样让人同情.正因为他的不得志,他的\"奉旨填词\"更有悲剧色彩.总之读后,留下了深刻印象.读柳永读后感三、读这篇作品使我得到很多美的感受和不同凡响的观点,在《读柳永》里,他告诉我\"艺术的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柳永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才考取了进士,两朝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顺利的做了官,或许还做的很显赫,但他们早以被历史忘的干干净净,只有柳永至今还享次殊荣.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读后感《读柳永读后感》.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梁衡先生的座右铭是:忧心为政,真情为文.从这篇文章中更能体会到作者的认真思考,为文的真情.读柳永读后感四、今天我又翻看了梁衡在散文海外版发表的那篇《读柳永》,已看过多遍,还想读.柳永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大人物,但他那歪打正着的成就,揭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梁文中说:\"柳永像封建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更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更大的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一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官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自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而窥视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文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蓄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以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中国知识分子志向的多元化,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从政的路上还是太挤,因为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为官从政会显示更大的作为,也会得到更多的个人私利.于是无论有抱负的还是有野心的有私欲的人都蜂拥而上.我也不能说自己高尚得不想当官,只想当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独立人格的官,而半官半文就是一个追求.官要当得正,文要做得精,官文并举,相得益彰.而我现在的职务,也是文化官,管文者要习文能文,才算称职.而文学对我,已是一种生存方式,乐在其中.我很佩服作者在此篇所表现出的高超识见,都很有眼力--他以\"见识\"取胜.  〔读柳永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六):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800字左右
勿抄袭,复制别人文章的不给分.也可以不给文章,给我列个提纲,

提纲:
一、题目
二、中心
三、结构提纲:1、第一段段意(写本书大概的内容)
2、第二部分(自己看书时的所思所想)
3、第三部分(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4、结尾段内容(总结概括)
这是网上的范例: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 “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这里有“钢刀利剑”与“羊毫软笔”的对比,这里有“奔走沙场”与“笔走龙蛇”的对比,我们还透过“只剩下”、“泪洒”等词语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从词作的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来评说的,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文章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小节,作者点明了以“把栏杆拍遍”为题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而成为一个“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的爱国诗人成熟之由.
这一段的评说非常形象,什么“九蒸九晒”,什么“水煮油炸”,什么“千锤百炼”,辛弃疾在词作领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掉了一个赳赳武夫,却成就了一个千古词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在写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七):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 作文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

寿县实验小学三(4)班 齐冠楠

放暑假的时候,我在语文暑假作业里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我先生传》。读完文章后,我觉得这位“差不多先生”真是又可气又可笑,胡适先生选取的事例是那么生动有趣,是那么贴切呀!

《差不多先生传》的主要内容是说:有个叫差不多的先生,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因此,他做什么事只要求差不多。他妈叫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妈骂他,他说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在学堂里,先生教他读山西,他偏读陕西,先生骂他,他说山西同陕西差不多。后来,他在一个钱铺做伙计,常把“十”和“千”写倒,掌柜骂他,他赔小心说,“十”和“千”差不多,不就多一撇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叫人去请医生,家人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医生,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医生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知道寻错了人,身上痛苦,心里焦急,便想“王医生同汪医生差不多,让他试试吧”。于是王医生用医牛的法子给他看病,不到一刻钟,就一命呜呼了,临死前他还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理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断气。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文章中的差不多先生做什么事都只求差不多就行了,结果害了自己的性命。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不能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医生给病人看病只要求差不多,那病人肯定要死很多;如果科学家也要求差不多,飞机肯定飞不上天。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决不当“差不多”学生。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八):

读《乱世中的美神》有感不少于600字

  读《乱世中的美神》有感
  文/菲迩
  星期日,正午十二点,我读了一篇梁衡先生写得《乱世中的美神》,泪水滴滴而落,为文中主人公李清照的悲惨人生、为她超越时空的心境,还有那“怎一个愁字了得.”
  1084年也就是宋神元丰七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文中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在朝庭地位不小的官,既是学者又是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生,使她感知生活,体验美感,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这样的家庭及李清照后来诗词所流露的神韵,足可以使她享受美、驾驭美,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
  是啊,李清照有才又有情,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大气如虹.在封建宋朝,李清照有了最幸福的婚约,她和赵明诚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在这里,李清照有太多太多的欢乐与幸福.只是后来,1129年赵明诚急病而亡.清照如风中的芦荡,摇摇欲坠,开始了她后半生深深的愁.
  李清照的磨难是有目共睹的,她在经历了再婚又离婚,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还要忍受超越时空的孤独,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而且已步入晚年了.她在呕心沥血编写《金石录》时,竟被他人,视为异类!象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然,李清照她自己知道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藻、有著作的廖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
  然而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人真正是多余的呀,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于是她吟出了她一生苦难荟萃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啊,你的寻寻觅觅,你的痛苦凄惨悲剧如今都已清白了.秋风黄花啊,一眨眼,都随你去了罢,你的一生,坎坷多端,奇!洒洒滴滴,愁!你像祥林嫂又似秋瑾,只是比她们更忧怨、更传奇!你真乃乱世中的美神!
  读《乱世中的美神》有感
  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我之所以对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兴趣,多半是源于我对李清照的钟爱.因为我的座右铭就引用了她的一句诗,那是她《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磅礴的气势,恢宏的人生,竟是一位跨越北南两宋的小女子所说的话,不,不是小女子,而是一代女中豪杰.
  梁衡先生评价李清照为美神,可见他对李清照有极好的印象.行文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多处引用李词,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当写到李清照悲惨的命运时,又会抒发无尽的感慨.梁衡先生给了李清照这样的评价:“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文章很长,我并没有记住太多李清幸福生活的时光,但却深深地记下了她后半生的生命苦旅.
  平心而论,对于李清照个人我是很敬佩的,我很难想象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子先后经历了丧夫之痛,再婚又离婚,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到了晚年让一个孩童的一句“词藻非女子事也.”而否定自己一生时依然可以顽强地挺过.她是怎样傲然屹立于苦难之中而不为所动,她又何来的勇气呢?我想那便是它的词作了.词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而不乏多见,李词的特点就是言愁,首首写愁,阙阙言愁,甚至字字都饱含着愁绪.如《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还只是愁于表面,而词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情感蕴含在词作的每一个角落,求隐而不求显,可李清照这位千古传颂的大家,含蓄的表达已经满足不了她情感的宣泄,那么她的愁就不是一般的愁了,而是超越时空的愁.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而作为诗人的李清照在精神之力上定超乎于常人,然而她亦不缺乏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完人.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因为她是女子,她根本不需要精神之力,也不需要才智之强,美貌如花就足够了,这样她就可以像平常女子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嫁个男人,生儿育女,到了晚年,也好含饴弄孙.但上天不允许,偏偏让它作为这个百年难遇的完人,那么她还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呢,要是有也得跨越时空了.所以她又怎么不会百年孤独,怎么不会愁苦呢?
  不过,我们后人真该好好感谢李清照,她不仅让我们拥有了永远享受无穷的李词珍品,更让我们在精神领域接受了一次震撼,一次冲击,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敞开心扉,以快乐之心接纳世间的真善美,以勇敢之怀来容纳不公与苦难.李清照生不逢时,悲哉,悲哉.但在我们后人心中作为女中豪杰,作为美神的她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儿心灵的慰藉吧.
  (而我要感谢梁衡先生所作的这篇文章,不然对于李清照也就不会有更多更深远的认识了.)

不朽的人生读梁衡先生……有感(九):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读后感500字的

读《乱世中的美神》有感
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我之所以对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兴趣,多半是源于我对李清照的钟爱.因为我的座右铭就引用了她的一句诗,那是她《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磅礴的气势,恢宏的人生,竟是一位跨越北南两宋的小女子所说的话,不,不是小女子,而是一代女中豪杰.
先生评价李清照为美神,可见他对李清照有极好的印象.行文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多处引用李词,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当写到李清照悲惨的命运时,又会抒发无尽的感慨.先生给了李清照这样的评价:“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文章很长,我并没有记住太多李清幸福生活的时光,但却深深地记下了她后半生的生命苦旅.

平心而论,对于李清照个人我是很敬佩的,我很难想象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子先后经历了丧夫之痛,再婚又离婚,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到了晚年让一个孩童的一句“词藻非女子事也.”而否定自己一生时依然可以顽强地挺过.她是怎样傲然屹立于苦难之中而不为所动,她又何来的勇气呢?我想那便是它的词作了.词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而不乏多见,李词的特点就是言愁,首首写愁,阙阙言愁,甚至字字都饱含着愁绪.如《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还只是愁于表面,而词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情感蕴含在词作的每一个角落,求隐而不求显,可李清照这位千古传颂的大家,含蓄的表达已经满足不了她情感的宣泄,那么她的愁就不是一般的愁了,而是超越时空的愁.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而作为诗人的李清照在精神之力上定超乎于常人,然而她亦不缺乏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完人.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因为她是女子,她根本不需要精神之力,也不需要才智之强,美貌如花就足够了,这样她就可以像平常女子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嫁个男人,生儿育女,到了晚年,也好含饴弄孙.但上天不允许,偏偏让它作为这个百年难遇的完人,那么她还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呢,要是有也得跨越时空了.所以她又怎么不会百年孤独,怎么不会愁苦呢?
不过,我们后人真该好好感谢李清照,她不仅让我们拥有了永远享受无穷的李词珍品,更让我们在精神领域接受了一次震撼,一次冲击,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敞开心扉,以快乐之心接纳世间的真善美,以勇敢之怀来容纳不公与苦难.李清照生不逢时,悲哉,悲哉.但在我们后人心中作为女中豪杰,作为美神的她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儿心灵的慰藉吧.
(而我要感先生所作的这篇文章,不然对于李清照也就不会有更多更深远的认识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37808/

推荐访问:读梁衡散文有感 梁衡读柳永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