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4-29 11:23:5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1-4-5 22:16:00 来源:网络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湖南是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旅游大省,我市旅游资源在全省排第三,但旅游业的发展却并不靠前。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邵怀高速的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启动,以及极富前景的洞兴高速、六永高速、长昆高铁的谋划,邵阳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推动我市旅游业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摸清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提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市发改委会同市旅游局作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

调研组既考察了市内新宁和城步两个旅游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县,也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较发达的郴洲和张家界进行考察,经过对比,认为:这些年来邵阳市旅游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与省内一些兄弟地市旅游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也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是:

1、政府主导力不够强。郴洲和张家界的旅游走在全省前列跟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分不开的。郴州从95年起就把旅游业作为支柱和龙头来抓,并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建立政府投入机制,设立郴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到今年为止,仅宣传促销经费就达100万元。还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张家界则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在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都向旅游业倾斜。而我们邵阳尽管把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但还没有摆上应有的战略高度。主要表现为:(1)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虽然市和部分县都有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上难以正常活动,只是副职抓一抓,遇到问题协调难。新宁县就因为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而导致景区的炸鱼、挖沙、砍树的现象屡禁不止。(2)管理体制不适应。还有多个县旅游管理机构为事业单位,平均事业编制不超过3人,市旅游局也仅有行政编制8个,只能勉强维持运转。旅游机构一弱二不顺的状况,与所承担的越来越重的任务不相称。同时,部分景区体制也不顺。相当数量的景区都有国营林场,因人员、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给景区的开发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市县都没有设立专项旅游发展资金,要资金全靠向上面跑,还没有出台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旅游产品不精。

(1)景区档次低,规模小。目前全市A级景区少,没有5A级景区,崀山今年才评上4A级景区,3A级景区只有两处,即高州温泉和武冈云山,再就是还有一个2A级景区白水洞,接待游客不足和收入不高。A级景区是旅游业评定的一个国家标准。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的评定都不是旅游标准。对于省旅游部门来说,没有A级景区,就不是他们管理的范围。邵阳就是因为没有上档次的A级景区,省里就从来没有把邵阳的旅游当回事,导致省里对邵阳旅游资金投入少。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有旅游精品却形不成精品线路。虽然旅游部门重点开辟了一些精品线路,但由于目前全市境内大部分好一些的景区道路与外部联系不畅,相互间又不贯通,造成各条线路只能将一两个好些的景区纳入其中,实际上精品不精。最大的旅游上市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曾跟新宁和城步联系,每年可向崀山和南山输送500万游客,但由于交通的原因,他们很遗憾地放弃

了这个旅游大市场。正是由于交通形不成精品线路,游客要奔走几百里,只能看上一两个好一些的景点,很显然,人气不会旺,这无疑是我市旅游业的一大软肋,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深,特色不鲜明,大多景区还是原生态状态。这次我们在城步考察,看了一个古建筑群,还有“宝庆二府”之称长安营,这里面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但根本就还没有从旅游方面去挖掘。总的来说,一些生态景区有点看头、没有说头,文化景区有点说头、没多少看头,可参与性不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产业配套水平不高。

(1)旅游产业链条短,各环节松散,旅游景区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浏览层面,多数游客仅仅是转转看看,逗留时间短,游客享受不到郴州、张家界等地“白天看景点、途中有购物、晚上观演出”的“一条龙”服务,综合效益上不去。

(2)接待能力弱。目前全市接待标准和能力都比较低,仅有和一宝庆山庄1家4星级宾馆。新宁县标准接待能力仅为800人,降低标准也只能接待2000人,城步县的标准接待也只有400人,一到长假或接待稍大些的旅游团队和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就勉为其难了。

(3)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生产企业少,批量小,缺乏规模的旅游定点商场和较大的专业市场。同时,缺乏物美价廉、便于携带的特色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旅游产业配套能力低,综合效益差。2007年我市旅游总收入为21.62亿元,排在全省市州最末尾,旅游者过夜人均消费水平仅为328元,比全省低125元,这与我市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4、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我市旅游具有生态、红色、人文资源的多样性,但未能很好将各自特色统筹规划到旅游总体形象之中。同时,目前景区开发经营分散,点多面广,在新宁县七八十公里范围内就有崀山、舜皇山、风神洞、八音岩、佛光岩、玉女岩等,在开拓市场等方面单兵作战,分散经营,互动性、互补性差,也难以体现邵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利于提高旅游规模效益。

5、宣传造势不大。

(1)全市宣传造势缺乏整体性,往往力量分散、主题不明,县区之间、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各宣传各的多,宣传邵阳整体形象的少。

(2)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不够,没有统一的宣传造势方案,宣传上缺乏系统性、持续性,阵发性、随意性较大。郴州就将其旅游宣传造势浓缩成一个“福”字——福城郴州,张家界则将湘西凤凰进行整体打包宣传。

(3)宣传强度弱,手段相对单一,尤其没有大的造势活动,难以产生轰动性效应。此外,现阶段我市旅游人才缺乏,导游水平低,也影响了邵阳旅游形象的宣传。

6、旅游环境改善不快。

(1)有些景区生态资源保护不够,对污染物排放达标管理不严,一些通往景区的途中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在城步考察,这种现象表现很明显。

(2)交通不顺畅,硬环境不硬。尤其是最近去新宁的游客,一路苦不堪言,甚至有游客写信向我们的郭市长诉苦,如通往崀山、南山、黄桑、花瑶等主要景区的道路等级低,主要景区、景点之间也没有直达道路,景区内外部未能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直接影响了客源市场的开拓。

(3)支持和服务旅游业的大氛围尚未形成,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不浓,软环境还不优。一些外地旅游车辆进入我市境内,时常遇到拦路罚款现象。路牌标识和限速标识不清楚,经

常有外地不知情的旅游车辆走错路或因超速被罚,影响了游客的情趣。

二、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产业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当前,旅游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率将高达10%以上,到2020年中国将跃居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我市是旅游资源大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怀邵高速的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启动,以及谋划中的洞兴高速、六永高速、沪昆高铁,伴随着湘西开发的强劲推动,我市旅游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明确旅游产业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抓住机遇,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方方面面,产业关联度高,龙头带动作用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业收入增加1元,可拉动相关产业增收4.5元。大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我市各种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在更大程度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植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是,旅游业对美化城市环境,吸引人流、信息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市曾经的 “脏乱差”形象对扩大开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有利于改善和重塑邵阳城市形象,提高邵阳知名度;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和吸引更多国内外客商到邵阳投资创业,促进全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郴州就是因为创建了优秀旅游城市,整个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前来投资的人都说,一进入郴州我就感到舒心,在这里投资才感到放心,由于来的客人多,目前郴州已有两家五星级酒店,三家四星级酒店。张家界城市的发展那更是有目共睹。曾经的张家界可是一个小镇而已。

三是,旅游业具有创造财富的叠加功能,不仅对投资者“一次投资永久受益”,而且是“开发一片景区,富裕一方群众”。大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为各级财政增加了重要和永久性财源,也为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贫困山区、库区、湖区等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可以说是一项富民强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郴州和张家界的旅游局长都说过这样一个事,别人都问他们,你们发展旅游,每年到底为财政增加多少收益,他们都义正词严的告诉他们,旅游直接给财政带来数字上的增加确实不多,但旅游能给财政带来了持速长久的增加,给老百姓带来了直接可观的收益,给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给市民带来了素质的提高。这些都不是财政暂时增加那几个钱所能带来的。

四是,旅游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很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业新增1个就业岗位,可拉动相关产业增加5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对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当前全国、全省各地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一些先进城市都在快马加鞭,很多后进城市更是知不足而急起直追。四川、云南、山东等省,现在都在举全省之力,大力发展旅游业。他们都以省级层面统一在中央级媒体进行宣传造势。这可是大手笔啊,一秒钟就以百万千万计!一般的地市级政府是承担不了这个费用的。对催人奋进的形势,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新高度,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紧迫感,开阔大视野,明确新思

路,制定新措施,采取大动作,真正把旅游产业作为关系邵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主导产业,摆到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2、明确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我们认为,加快邵阳旅游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工作重点,首先,全市上下要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意识,以高起点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精品景区(点)、创建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加大投入为手段,以强化组织领导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战略,大力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其次,要把旅游业开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创新运作机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要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和精心设计指导开发,以资源整合达到深度开发,以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借助外力推动开发,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引导和促进开发;第三,要突出“有中添彩”、“小题大做”和“无中生有”,以山水绿色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特色景观为主,大力推进和加快实施以崀山、云山、南山、黄桑为主的生态观光游,以高州温泉、花瑶苗寨为主的休闲体验游,以魏源故里、蔡锷故里为主的人文历史游,抓住崀山申遗和湘西开发的大机遇,将邵阳的旅游纳入张家界、凤凰、洪江古城以及广西桂林大旅游圈。经过3-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知名度高、对国内外游客吸引力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实现旅游资源富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越,使旅游产业成为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力强、贡献大的重要主导产业。

3、集中力量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出精品

切实抓紧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要求,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体量大、档次高、特色强的精品景区,是打造和提升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一要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正在建设的项目。主要要把崀山申遗的工作做好,不管申遗成不成功,崀山一定要建成国家5A级景区,一定要把它建设成为邵阳旅游的龙头,南山要建成4A级景区。二要对景区定位要明确。我市旅游目前还是典型的观光型旅游。观光型旅游,游客消费相对底,一般看完就走,再来看的也不多。休闲体验型的就不同,游客停留时间长,消费大。现在游客里面有一大群自驾车游客,或者一家人,或者几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出来的目的主要就是修闲体验,在目的地可以多日停留,他们的消费就是我们的目的。所以对游客吸引力不够的景区要向休闲型转变。郴州针对广东自驾车游客多的特点,就把旅游的重点由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如此一变,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三要高标准精心设计新的资源开发项目,重点是新宁城步绥宁隆回几个县。但在景点开发中,张家界旅游局长告诫我们,一是规划一定要超前,二是一定要有实力的老板。否则宁愿加以保护而暂不开发!景点低水平的开发将对景区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4、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体制与机制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市场化要求,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既是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这次我们在郴州和张家界考察,他们推进景区景点两权分离改革,采取以下形式:

第一种,把现有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经营权的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一步到位改制成政府持股、其他投资者持股、经营者和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

第二种,把政府所属的景区开发经营权向有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大公司转让。这种做法已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湖南凤凰县政府将所属8处景区(点)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同规定受让方在经营期内向出让方支付转让费8.33亿元人民币,并要在前两年内投资8500万元人民币用于老景点扩建改建和新景点开发建设,这一做法为凤凰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硅谷”效应,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大县强县。再如郴州东江湖,就将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中国500强企业华天集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三种,待开发景区符合条件的,都要通过引入外资,大企业参股、买断等形式确定投资主体,进行开发经营。

以上三种做法,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强力宣传促销,积极打造高知名度旅游品牌

城市形象、旅游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关键环节。我市作为具有较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城市,之所以没有在全省、全国响名,关键就是宣传推介不够。现在看,强化宣传促销势在必行,否则再好的旅游产品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不了“抢手”商品。 第一,要精心策划、尽快推出具有独特创意、鲜明特色的邵阳旅游城市形象。郴州在打造他们城市旅游形象方面是花了工夫的。他们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郴州实地考察,经过多方考证,将郴州旅游形象定位为一个福字,称为福城郴州。这一旅游形象为郴州在广东及港澳地区赢得了不少游客。张家界针对韩国市场,将城市形象定位为孝,让韩国中老年人认为,没到过中国张家界,就是儿女不孝的表现。所以,来张家界旅游的韩国中老年人特多!邵阳的城市旅游形象是什么?建议可在一定范围开展讨论或公开征集。

第二,建立投入机制,确保邵阳旅游形象包装宣传推介能有大作为,尽快在全省、全国叫响旅游知名品牌。据了解,现在很多城市都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集中力量倾斜支持其加快发展。郴州自发展旅游业以来,每年都投入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今年已增长到100万元,张家界更是以千万元计。而我们邵阳由于财政的困难,目前根本就没有这项经费。旅游业的发展初期,主要还是要靠政府的主导。因此我市在旅游促销经费上应有一定投入,并建立一个投入增长机制。

第三,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重点出击”的宣传促销机制,实施“由近及远、远近结合、东西连接、南北贯通、重点突破”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促销活动,不断推出卖点,提高景区(点)知名度,千方百计确保客源快速增长。一要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全面介绍邵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二要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办好“崀山旅游节”、“四八姑娘节”、“花瑶民俗风情节”等以旅游为主题、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三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四要积极申办、组织有影响的会议、展览、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借力造势,宣传旅游。五是充分调动发挥好本地旅行社和外地旅行社组织引入游客的积极性作用。结合旅行社行规制定吸引力强的优惠政策,给带入相当数量游客的市内外旅行社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景区门票、宾馆饭店、车辆使用等要与外地最优惠的标准“接轨”,甚至比之有更强的吸引力,想尽千方百计真正把一些旅行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宣传、新闻、旅游、文化、经贸、外事、侨务、对台等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自业务,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邵阳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文化交流等

第二篇:《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何久高》

进一步优化体制是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民革延安市委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臵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远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5月中旬,我们根据市委统战部的安排部署,抽调相关人士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子长、宝塔区和黄陵等地,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市拥有3.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3000多年的历史,自然风光独特,人文积淀厚重,尤其是13年的红色革命历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兴业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使旅游

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为加速发展,经济提升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通过近多年的努力,通往各主要景区(点)的旅游公路基本建成;景区的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重点景区实现了路通、电通和通信信号全覆盖,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特别是延安—壶口;志丹—九吾山和延安—乾坤湾旅游线路的改造,有力地促进了这些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旅游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以“两黄两圣”旅游资源为依托,已建成延安城区、壶口瀑布和黄帝陵三大景区数十处景点。形成了红色革命遗址,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相结合,交相辉映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了乾坤湾黄河漂流,九吾山绿色宗教旅游,枣园延安保卫战以及走近“毛泽东图片展”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取得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对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以景区为核心,配套完善服务设施。目前已发展旅行社50余家,星级饭店30多家,农家宾馆100多家。建成了一批旅游娱乐(如万花山娱乐园)、购物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整个旅游产业呈现出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局面。

——旅游资源市场快速发育。全市旅游接待人次逐年攀

升,仅2010年全市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450万人次,是本世纪初的10多倍。特别是在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我市旅游市场人气旺盛,经营红火,景区游人如织,各大酒店出租率高达90%-100%,有的旅游团要到市区以外的安塞、甘泉等地才能入住。尤其是客源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端游客和过夜游客也呈上升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开放特征。

——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数万人的从业大军,拉动了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房地产、通信、手工业、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仅2010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就达76.5亿人民币,占全市GDP的10%以上。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农家乐和农家旅店等服务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城乡统筹的发展。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延安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就把“红色旅游兴业”确定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先后开展了旅游环境大整治活动;加快了旅游项目建设规划编制进度;加大了旅游宣传活动力度,强化了旅游行业的管理及市场监管;面向全国招聘了有水平、有能力、有经验,且年 力强的旅游局局长;适时升级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不断

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到2010年,延安的旅游文明测评指数也从08年的第50名提升到31名。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市旅游业虽然潜力巨大,但还处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质量不高,与革命老区的政治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年来,由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贡献,导致发展旅游业在我市干部群众中虽有共识,但不重视。部分干部群众对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能源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部分县(区)未能把旅游业的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应有位臵。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二)在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上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1)只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对延安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如吴起的古长城遗址的开发、子长重耳川的史前文明遗

址的开发、富县张家湾的八卦寺、白骨塔等回汉战争遗址的开发以及秦直道的开发利用等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对旅游业的发展机制认识比较单纯,一些人对旅游业的社会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往往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就是旅游部门的事,一切责任由旅游部门负责。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发展缺乏强力推进工作机制。旅游业发展涉及旅游、文化、计划、财政、土地、金融等多个部门。市上和部分县区虽已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缺乏可操作性的强力推进工作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分割、职权分散、相互掣肘的现象。同时,部分县区至今没有落实行使旅游行政职能的部门或机构,旅游发展没有摆上应有的位臵。另一方面,市、县(区)也没有成立旅游执法和监管机构,旅游行政执法、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旅游投诉案件处理等工作无法开展,这也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四)保护和开发规划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

目前全市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科学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来指导各县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部分县区即使制定了规划,也处于各自为阵、低水平状态。一些重要的文物资源,因没有科学的保护规划或采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李焕荣

为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调查组,于7月上旬至8月初,对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专题听取了县旅游局的工作汇报,走访了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和白塔等旅游重点乡镇,并召开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在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确立了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开展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编制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各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35个规划。景区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开发景区(点)7处,“山水林古月”五大特色初步显现,神仙居景区深度开发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重视旅游品牌建设,启动了神仙居景区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神仙居景区获得了浙江省五十大精品景区等称号,皤滩古镇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县获得了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

(二)产业互动,旅游带动作用初显成效。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在推动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上成效明显。我县杨梅、油菜花、向日葵等休闲观光产业初步形成,既带动了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杨梅节期间,全县杨梅果园观光游客22.7万人次,门票收入305万元。“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以溪潭垂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08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6.1亿元。

(三)完善配套,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仙居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星级酒店4家,各类宾馆、饭店240多家,总床位7000多张;旅行社13家,导游将近350人;旅游车船公司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7000人。一批专营仙居土特产的旅游购物销售网点相继开业,休闲场所逐渐增加,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开展“旅行社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管理。

(四)宣传促销,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长三角”的市场定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旅游市场稳步拓展。通过利用主流媒体广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邀请剧组来仙拍摄、组织参加旅交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了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区域联动营销,已与全国各地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网络。2008年,全县景区(点)接待游客402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一是合力兴旅有待加强。有的部门(乡镇)对自身职能与旅游业发展结合不够,大产业理念不强,主动配合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不诚信经营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存在宰客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宾馆酒店房价普遍存在擅自大幅度涨价现象;部分宾馆饭店设施、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三是旅游整体氛围有待营造。少数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在县域范围内,对仙居旅游形象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大型旅游广告牌还不够多,旅游氛围不够浓。

(二)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滞后。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存在不够科学现象,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精品景区较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档次不够高,精品较少,核心景区品牌效应不明显。近年来,神仙居景区建设投入较少,景区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进展缓慢,大神仙居景区尚未形成。三是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现有景区多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旅游产业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旅游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旅游特色品牌还不够突出,主要以“游”的门票收入为主,其它五要素的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以游兴贸战略有待进一步深入实施,各类工艺品和农果特产品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缺乏。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缓慢,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部分景区休息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土特产销售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滞后;城区环境秩序与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县域范围内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质量偏低。神仙居等景区容量小,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仍然突出。

(四)体制机制有待理顺。一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明显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有景区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淡竹休闲谷等景区经营困难,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投融资体制亟需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急待破解,投融资平台有待搭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招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景区存在投资商亏本经营和进退两难现象。三是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政策处理、部门(乡镇)职责、关系协调、招商引资等方面,有的政策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对旅行社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创新。我县旅游人才规模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学历层次偏低,旅游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三、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全力兴旅氛围。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景区、大平【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台、大景观”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大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总揽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旅游发展工作方案,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乡镇)要将自身职能工作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三要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载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生态环境和法治环境,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具体专项规划,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区。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大神仙居景观链,全面提升仙居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依托我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做足“仙”字文章,加快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人间灯彩”一台戏等一批具有风俗民情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三)完善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推进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休闲设施,健全仙居旅游景区配套功能。“行”方面:实施旅游便捷工程,加快发展县内旅游交通,推进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标识。“吃、住”方面:规范宾馆餐饮业发展,加快酒店升级改造,加强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挖掘餐饮文化,做好小吃一条街这篇文章,提升特色餐饮的质量和品牌。“购”方面:实施旅游兴贸战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体现风土人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农果特产品,积极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娱”方面:大力扶持休闲娱乐业发展,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激发游客的消费激情。

(四)坚持产业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力强的作用,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加快培育和壮大产业新的增长点。一要打造休闲精品。以“生态仙居,休闲胜地”为主题,注重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产品开发,做大做强“农家乐”品牌,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和景观林观赏区。充分利用永安溪沿岸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成休闲景观带。二要打造节庆品牌。完善规划和相关政策,连片发展好景观农作物,并以特色经济作物为依托,努力办好“杨梅节”、“油菜花”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和综合效应。

(五)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旅游发展活力。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与发展大旅游相适应的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制定和完善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流程,加强监管。二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实行政企分开,逐步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努力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三要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档次。四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探索建立善纳人才、善用人才、善育人才机制,大力引进高

端旅游人才,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人才支撑。

第四篇:《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4月下旬至5月初,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坚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核心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服务能力日渐增强,旅游宣传不断扩大,已开发出山水风光游、乡村游、休闲度假游、历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等多个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特色日异鲜明。以“女娲故里、绿色平利、休闲家园”为旅游形象品牌,经过宣传推介,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女娲故里游、乡村游被省市列入精品旅游线路。全县“一城二区三线十村”的旅游框架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1、景区规划基本完成。全县已完成旅游目的地—县城、天书峡景区、千家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女娲山景区、女娲山省级森林公园,长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龙头旅游村、长安茶镇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景点详细规划,为“一城二区三线十村”旅游布局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建设依据。

2、旅游建设步伐加快。一是集中财力、人力,建设了龙头旅游村,并成为陕西乡村旅游的示范基地。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招商引资,天书峡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三是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陕西重点集镇建设为依托的长安茶镇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八仙悟真观、琵琶岛、翠茗园、黄洋河漂流,西河朝阳度假村等一批景点,在“十一五”期间相继投入运营,推进了我县旅游业发展。

3、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县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随着境内襄安、安巫两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我县对外通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入条件。

4、旅游功能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以“一河两岸、二环三区、四街五桥、湖光山色”为构架的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日新月异,旅游目的地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全县共有

星级宾馆1个,普通宾馆12个,客栈12家,饭店28家,茶庄11个,茶楼2个,歌舞厅7个,洗浴中心1个,发展较高档次农家乐74家,旅游接待能力增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发展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全县已开发生产女娲、八仙、绞股蓝、土特产四个系列近20种旅游商品。

5、旅游宣传不断扩大。一是女娲文化、茶文化的研究、挖掘、传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充分利用西洽会、旅博会、农博会、龙舟节等大型节会活动,采取项目招商、平面传媒、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利旅游形象,推介旅游产品。三是坚持主办“茶之旅文化节”,成立县文联、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同乡会、艺术团等文学艺术团体,构筑多形式多层次旅游宣传平台。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不足。由于旅游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前景存在不确定因素、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扶持等原因,致使人们对旅游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在发展旅游业的切入点、突破点上目标不明确,把旅游业当主导产业来培育的共识不够广泛深入。

2、规划设计不全面。旅游规划单一,只有景区景点的建设规划,没有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旅、购、娱)、三大构成要件(旅游资源、旅游基础、旅游服务)做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

3、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旅游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领导机构和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局面尚未全面形成。

4、发展缺乏市场主体。旅游业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我县旅游开发主要靠项目支撑,由于项目建设政策性强,导致政府在旅游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市场运作中又缺少企业参与和市场资本进入,造成开发活力不够,景区建设、市场建设缓慢。女娲山景区建设中途搁浅,至今无法再次启动,平利女娲故里的标志迟迟不能树立。

5、服务能力不配套。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三产不发达,解决游客吃、住、购、娱、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较差;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旅游元素不强;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上的作用不明显。

6、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旅游业发展缺少规划、管理、培训、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缺少专业技术干部,发展旅游业的人才队伍保障十分脆弱。

7、宣传效果不明显。旅游宣传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和宣传特色。没有很好的把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宣传效果不佳。

三、发展我县旅游业的建议

1、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一城二区三线十村” 基本构架,尽快制定全县旅游业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用一个极具特色的规划来指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规划要突出主题定位,同资源环境相协调,符合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规划内容。要加强规划监管,严格执行规划,防止随意开发建设。长安茶镇规划应注入山水、历史文化内涵,将西岱顶、秦楚长城遗址、蜡烛山纳入其中,增强景区的看点和吸引物。天书峡景区产品比较单一,应增加游客森林探幽、河流探源、草甸徒步等体验性项目。

2、强化领导,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平利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形成全社会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共识和合力。成立平利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旅游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政策,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3、多措并举,积极解决资金不足和开发主体单一的问题。一是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入我县旅游开发经营,借船出海,探索解决我县旅游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抓住中央加大对西部大开发支持力度的机遇,加强项目包装,积极争取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纳入年度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四是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决定》,设立政府旅游业专项基金,以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等形式,拉动民间投资;对纳入财政预算的旅游宣传推广经费,在保证及时到位的同时,应随财力的增长和实际情况逐年增加;五是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参与旅游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多元化的旅游业投资和运营格局,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资金缺乏和开发主体单一的问题。

4、加快建设步伐,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一是加快天书峡景区基础设施、核心景点和服务功能建设,确保明年10月1日开园,把天书峡景区打造成陕西著名的亲山近水、森林探幽、避暑度假旅游景区。二是以龙头旅游村为核心,抓紧做好其它9个村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在规划建设上要突出乡村性,体现差异性,把我县旅游村打造成西北

著名的产业观光、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回归田园的乡村旅游景区。三是女娲山景区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统一思想、狠下决心,再次启动建设,树立女娲故里标志,把女娲山景区建成始母崇拜、宗教朝拜、天象观光、人类繁衍场景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使之成为海内外华人祭祀人类始母的圣山。四是围绕山水园林县城建设,适时申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把平利县城建设为西北最佳宜居县城。积极招商引资,新建2个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一个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一个大型商厦,引进旅行社,提高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务能力。

5、加大宣传推介,树立旅游形象。要坚持系统性、持续性,唱响“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的旅游宣传口号。把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相结,精心策划,增强宣传效果,树立陕西最美丽的乡村形象。一是为进一步渲染平利旅游的“兴奋点”,建议把平利县更名为女娲县,恢复建设女娲庙,聘请高僧座坛讲经,制造平利旅游的轰动效应。

二是坚持利用大型节会宣传平利旅游。把“茶之旅文化节”办成平利旅游宣传的标志性宣传载体。三是加强立体广告宣传。抢占先机,在客源市场的大中城市、机场、高速公路干线,设立巨幅永久性广告牌。四是实施“四个一”工程。利用名人效应,邀请文化艺术名家,唱红一首平利民歌、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摄制一部短片、制作一本画册,借名造势,提高平利的知名度。五是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启动运行平利旅游网,通过互联网,把平利旅游产品,方便快捷的传递给市场和消费者。六是主办大型体育活动。利用人们对体育的嗜好,申报主办全国甚至州际之间的登山、山地自行车、山地摩托车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6、整合市场资源,开拓旅游市场。依托我县周边大中城市、著名景区、过境高速公路,构筑大旅游圈,开辟大市场。一是根据省旅游规划,通过安康、西安市场,把平利旅游融入秦巴旅游带。二是通过襄安高速公路,把平利旅游融入武当山、张家界景区。三是通过安巫高速公路,把平利旅游融入大三峡旅游圈。四是吸引大旅行社在我县开办分社,发挥旅行社在景区和市场之间的通道作用。

7、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有计划的组织旅游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招录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为旅游管理部门补充“新鲜血液”,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引进旅游规划、管理、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是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一批导游人员,切实解决我

县旅游业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

8、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平利发展旅游的基础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守山护水,保护生态,是旅游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县两个主要景区均建在森林公园内,姿态万千的森林为游客提供了宜人幽静的旅游环境。为此,景区建设必须依照森林公园总体化规划进行,不得兴建破坏自然景观、地质遗址、人文历史遗迹和污染环境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保护林木、林草、植被、地形和景物的原貌;对景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资源,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保护。要加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力争将女娲山建设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蜡烛山林场为省级森林公园,西岱顶为省级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发挥森林公园在旅游业中的应有作用。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对全县的水资源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做好亲水旅游项目,科学利用河流、湖泊、瀑布等水体,防止低水平开发。建议对坝河县城段的围水成湖景观,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恢复坝河沙洲、浅滩、流水等自然景象,装饰河边步道,增加横穿河道的近水设施,使“一河两岸”成为县城居民和游客休闲戏水的乐园。

第五篇:《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 信息来源:

龙井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长白山东麓,东部接图们市,北部相邻延吉市,西部接和龙市,南部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会宁市、稳城郡相望。龙井市总人口为18.8万人,其中,朝鲜族总人口为12.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龙井市在延边地区开发历史较早,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纯朴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红色遗存(址)和广布的人缘优势,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龙井旅游业发展现状

龙井市位于东北亚大“金三角”的支撑点,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中朝边境线长达142.5km。市区距吉林省会长春485KM,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19KM,距俄罗斯波谢特港162KM,距朝鲜北部最大商港清津港128KM,是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进入日本海的最近通道。1991年8月正式成立了龙井市旅游局,同年11月成立了龙井市旅行社。1997年,龙井市旅行社晋升为延边海兰江国际旅行社。近年来,我市旅游资源开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要为导向,在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上,我市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国内旅游市场建设方面,仅2005-2008四年间,我市累计完成投资10100万元,其中2005年投资2810万元(体育场),2006年投资5140万元(万亩果园精品园、龙城大厦、东方熊乐园、三合望江亭、朝阳川枫林村别墅、梨花宾馆洗浴中心及贵宾楼等),2007年投资350万元(华龙集团饭店、三合镇文化广场),2008年完成投资1800万元(琵岩山景区道路、海兰江滑雪场等)。重点开发建设了4个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旅游区,即边疆自然风光区、历史人文景观区、民俗文化风情区和运动休闲娱乐区.

我市现有文物古迹5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间岛日本总领事馆遗址、龙岩墓群、船口古山城、金谷晚期遗址。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朝东山城、农林墓群、富岩抗日游击根据地、大成中学遗址、尹东柱故居、朱德海故居、老头沟万人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朝鲜族民族博物馆、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东北解放塔、勇城古墓群、城子沟山城、《3.13》反日义士陵、明东基督教会址、明东学校旧址、尹东柱墓、金跃渊墓、一松亭、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纪念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市已具备基本接待条件、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有大成中学遗址、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尹东柱故居、琵岩山一松亭、马蹄山滑雪场、延边东方熊乐园、三合望江亭、日本间岛总领事馆遗址等80多处。

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先后开辟了赴朝鲜会宁、清津、平壤、七宝山等方向的旅游路线,拓展了对韩国、俄罗斯和朝鲜罗津、先锋以及东南亚的旅游,加强了镜泊湖、珲春防川、长白山和省外等主要旅游线路运营。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不足, 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最近几年除了大成中学、望江亭之外,其他景区、景点建设几乎没有任何投入。旅游产品 “老点变化少、新点开发少、特色产品少”, 旅游运行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不健全,

每年几十万到龙井的旅游消费者,真正吃住在龙井的微乎其微,更无从谈起娱乐与购物。

2、民俗旅游缺乏文化内涵。民俗旅游缺乏广度和深度,景区(点)的民族风情特色及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没有突出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特色,人文景观、朝鲜族历史、风俗有机结合不够。民俗旅游缺乏配套设施,旅游商品、娱乐开发落后。旅游购物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娱乐方面产品单一,品味不高,很难与旅游者融为一体,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

3、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龙井旅游资源存在“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全面规划和项目建设计划不健全,难以就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缓慢,项目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没有一条明确的旅游线路。目前虽然正在逐步形成大成中学--琵岩山--尹东柱故居--望江亭的旅游线路,但还未明确。加上龙井市区域内旅游产品季节性强,景点分散,影响了整体旅游质量。从市内景点利用情况看,除大成中学、琵岩山、望江亭的情况较好外,其他景点的利用情况较差,基本上处于有景点没设施、有游客没服务、游客不少没收入的局面。

4、资源开发缓慢、项目单一。目前龙井市旅游项目主要依赖于对朝鲜旅游,旅游经营波动较大,难以保持逐年稳步发展。市内旅游未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潜在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特别是民俗旅游开发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国朝鲜族民俗特色。从客源情况看,到龙井市的国外游客95%以上是韩国人,到长白山游客的95%以上是国内游客,经由龙井到俄罗斯、朝鲜的游客则100%都是国内游客。

5、旅游产品“包装”、推介手段不足。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宣传途径较窄,国内游客对龙井几乎没有印象,在全州八个县市中唯有我市没有公路行政区域界限标志物;旅游业缺乏人才,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对旅游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接待、服务和软环境建设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旅游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竞争机制不完善,全民合力兴旅游的理念和氛围不浓。【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对策及建议

目前,延龙图一体化进程取得了较快发展。编制完成了《延吉龙井图们城市空间规划纲要》;一体化区域的城际公交车已陆续开通;有限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取得初步进展;金融同城问题已初步得到落实;一批共享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这些项目的陆续实施,将为龙井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同时,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继续得到国家、吉林省及延边州宏观政策的支持,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解除旅游景区的“瓶颈”制约,极大地改善龙井区域内的景观环境和空间质量,提升城市品味,增强吸引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

龙井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及区域壁垒逐步得到解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1、进一步明确龙井旅游业发展目标。

龙井旅游发展要以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为主线,以延龙图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为品牌,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战略,积极打造城市观光游、生态景观游、民俗风情游、边境商贸游、体育休闲游五大品牌,形成较完整的、具有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中国唯一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城。

2、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一是打好城市观光游品牌:围绕着“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主题进行城市建设。按照未来龙井城市发展定位,结合“城市八大功能区,三大乡镇特色功能区”进行城市整体改造。建设城市观光景观带,营造山水林结合的城市景观,构建都市观光道路系统,建设相关步行商业街、专门旅游购物街区等具有观光功能的城市街区。

进行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包括旅游信息服务功能、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交通服务功能。重点将龙井市内现有的具有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修复和完善。同时,建设与旅游相适应的宾馆设施。根据龙井地域的特征,建议市政府给与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建立1―2个高档宾馆。同时将海兰江畔的原第二美食街改建为购物娱乐场所,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有物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二是打好生态景观游品牌:龙井市生态环境好,自然景观优美。我们应迎合当前生态观光的市场需求,加快“三山一江一路”建设,即修筑连接帽儿山、马蹄山、琵岩山三处旅游公路建设,使其沿龙井至延吉一级公路、海兰江形成一条生态旅游观光带,并着力开发建设好世界第一大连片苹果梨园旅游观光通道、滑雪场、琵岩山旅游风景区、天佛指山旅游风景区、龙河旅游新村等生态景区建设,提高景区旅游品味,展示龙井自然和农业景观,让游客充分享受自然、回归自然。 三是打好民俗风情游品牌:龙井市是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发祥地,朝鲜族民俗风情浓郁,是朝鲜族文化保持最完整的地方,这是龙井发展民俗旅游的最大优势,也充分蕴含了旅游经济的潜力。着重加强民俗旅游氛围营造、旅游产品开发和主题形象引导三个层面的开发。重点在朝鲜族民俗风情区建设特色民俗村、民俗博物馆、民俗体育场、大型主题园区、民俗度假村、特色商业街区、特色饮食街区和特色艺术表演中心等,充分展示“一曲起、千人舞”的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民俗风情。一要加深挖掘和研究各景点和项目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应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对与龙井旅游项目及景点相关的历史资料、民间故事等进行挖掘和收集,把蕴含在每个景点和项目中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来,提高景点和项目的文化品位,塑造景点和项目的文化形象,使我市旅游景点更具文化吸引力和渗透力。二要开发山村游或“农家乐”乡情游。在景点上要加强朝鲜族民俗文化比重,如增加朝鲜族民歌、小曲、民间服饰、歌舞表演、书画展览等,营造浓郁的朝鲜族氛围,体现朝鲜族人的独特风俗和审美情趣。在城乡主要景区(点)设立朝鲜族旅游商品一条街或专卖店,批发零售适合一般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及朝鲜族服饰、根雕等代表朝鲜族文化精神的产品,使游客在体味自然、纯朴、简洁的“乡村农夫”生活的同时,欣赏漫山遍野壮观的景色,采集各种山野产品,品尝农家特色美食,参观农业风光,体验民俗风情。在龙井至三合的旅游线路上建设一个以主要反映朝鲜族农民七、八十年代生产、生活和礼仪的原始性民俗村。同时建设与旅游景点相配套的、可供游客住宿、餐饮、娱乐的一系列服务设施,以便吸引顾客,创造更多经济收入和发展机遇。三要高度重视挖掘和利用中国朝鲜族文化遗产等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龙井作为中国朝鲜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正在被遗忘和遗失的朝鲜族非物资文化遗产很多,目前掌握朝鲜族摔跤、跳板、秋千等普及性民俗体育项目技巧的年轻人很少,掌握能够制作一些朝鲜族传统生活、生产、礼仪用品技艺的人员就更少,而这些技巧、技艺却是游客最感兴趣、最想看到的景观。要把这些传统的技巧、技艺和文化遗产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四是建设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作为中国100个在册博物馆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国朝鲜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礼仪、家族关系等,是游客最能直接有效和简便地了解中

国朝鲜族的窗口,也是龙井最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设施之一。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应原汁原味地体现朝鲜族的民族特色。龙井民俗村的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区别于安图、延吉的民俗村,要突出反映延边朝鲜族的民俗风情,展示龙井“原始、自然、生态、神气”的整体形象。 四是打好边境商贸游品牌:充分发挥龙井市边境旅游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发龙井特色的旅游产品。积极寻求边境旅游与其他旅游的整合点,根据目前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情况,把乡村旅游与登山探险、野外采摘、少数民俗风情等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把边境旅游与长白山风光游、中国朝鲜族民俗游、朝鲜清津七宝山出境游等结合起来,形成区域性旅游网络。首先,围绕中朝边界和朝鲜族特点搞好旅游景点及旅游项目建设,龙井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地处中朝边界和中国朝鲜族最聚居的县级市,界河图们江两岸既有像会宁、游仙、金贞淑渡口等朝鲜城镇和景点,也有像白金、三合、开山屯、罕王山、蜡烛峰、鳖池岩、御谷田、望江亭等中国乡镇村屯和景点。逐步加大旅游投入,开发好“九龙岩”、“蜡烛峰”、“汗王山遗址”、鳖池岩、御粮田、望江亭等边境旅游景点、景区。积极推进三合镇中朝互市贸易区建设,逐步将三合打造成旅游明星镇。也可围绕三合松茸保护区做好休闲旅游这篇文章。在智新镇胜地村开发建设一条观赏红叶林、红松林等观赏林为主的红叶沟。重点把三合镇、开山屯镇、白金乡建设成为具有边境民俗特色的边疆村镇,完善交通、住宿等服务设施,形成集饮食、娱乐、住宿、观光一条龙的旅游乡镇,逐步将其发展成为带动全市旅游业的集散地。

五是打好体育休闲游品牌:以帽儿山、马蹄山、琵岩山为主,形成我市运动休闲目的地,重点开发海兰江滑雪场二期工程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及琵岩山旅游风景区综合开发建设。冬季加大冰雪旅游开发力度,举办冰雪旅游节庆活动。夏季以高尔夫运动吸引国内外游客;春秋两季以登山、郊游等形式开展休闲活动。逐步将龙井打造成为延吉市乃至延边州运动休闲游基地。

3、进一步完善旅游大环境的投入。

一是加大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从龙井实际出发,创造性落实各项政策,是促进龙井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的关键。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对旅游的投入,确保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使我们在区域旅游链条中占有更多的环节,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和增加值。首先,积极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引进各种体育比赛。龙井市海兰江体育场是全州乃至全省最好和规模最大的地方体育设施。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些设施,积极引进国家和省州级的各种体育比赛,积极开展体育健身和休闲度假结合的旅游服务。其次,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城市的人气度和吸引力。文化是旅游业的核心,景点是文化的载体。要借鉴国内外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吸引外地游客的经验,重视和支持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和发挥市内各民间团体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如市民健步行活动、业余的文化表演活动等,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大量吸引国内外徒步爱好者和游客参与的文化体育、旅游的品牌活动。

二是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制。要尽快建立政府--旅游部门--国内融资--国外招商引资等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制和良性运新机制,通过放宽土地政策、降低税费政策等,实行域内外资金投资旅游业享受与工业项目同等的项目优惠政策,鼓励外资和内资开发旅游项目;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介入旅游项目开发;通过实行股份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旅游开发项目,建立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投资机制,广泛吸引外商、个体私营企业和相关产业投资旅游

产业。同时,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对有条件的旅游项目上市和融资,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特许、转让、承包、租赁等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竞争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对旅游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环境、政策支持,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是积极发展区域旅游。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我州的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也正蓬勃兴起,龙井市作为延边旅游产业链条的一个节点,要发展壮大旅游业,就要创造条件,主动接受区域内其他成熟旅游景区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务人员等方面带来的外部溢出效益。首先,要进行开放式的旅游资源融合,跨越市内行政区划的限制,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一种利益合理分配、权责清晰明确、具有自我强制约束的协作机制。同时加强与延边州内各旅游线路的联结和贯通,实现资源共享,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客源互送。其次,加强与国内外热点旅游区的联系合作,互通信息,客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跨地区的旅游联合,从而提高自身在整条旅游线路中的价值和主动权。

四是培育和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政策,并适当投入一定的导向性资金,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加强旅游商品开发研究,增强旅游商品的吸引力,努力形成一批高附加值、工艺精致、携带方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要大力支持和培育旅游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的建设,积极发展购物旅游,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

4、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旅游业发展合力。

一是做好旅游业发展组织协调工作。实施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建议组建一个由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同时,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旅游局建制,明确职能,政企分开,使其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将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切实落到实处。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要重视和增加旅游投入,为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交通部门要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增加旅游客运能力,保证旅游交通线路安全畅通;建设、国土、文化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审批程序、知识智力支持;工业、商业、民营企业等要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努力扩大本行业商品生产和销售,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同时,积极协调公安、边防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的推介工作。首先,要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适当增加政府用于旅游促销的投入,拓宽旅游部门的旅游宣传促销渠道,聘请专家或专业化的营销策划公司,开展有效的宣传促销活动。同时,充分借助国内外主流媒体、借助网络力量、借助节庆活动、借助名人效应等,宣传龙井旅游产品。其次,注意国内客源市场的培养,以民族历史、文化风情、边疆风貌为特点,与旅行商合作宣传促销,通过共同制作宣传资料、宣传广告等直接向客源宣传促销,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巩固日、韩、俄等周边国际旅游市场,逐步培育一个稳定有序的旅游客源市场;充分发挥龙井各族各界的人缘优势,拓宽沟通渠道,招揽客源。第三、要推进诚信旅游建设,注重树立品牌,以品牌拓展市场,保证旅游营销活动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第

四、政府部门作为旅游业的主导者,应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实现旅游相关信息在行业内的及时发布和传递。

三是积极推进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制化进程。资源开发要以科学的考察和评价为基础,明确

第六篇:《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湖南是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旅游大省,我市旅游资源在全省排第三,但旅游业的发展却并不靠前。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邵怀高速的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启动,以及极富前景的洞兴高速、六永高速、长昆高铁的谋划,邵阳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推动我市旅游业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摸清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提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市发改委会同市旅游局作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

调研组既考察了市内新宁和城步两个旅游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县,也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较发达的郴洲和张家界进行考察,经过对比,认为:这些年来XX市旅游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与省内一些兄弟地市旅游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也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是:

1、政府主导力不够强。郴洲和张家界的旅游走在全省前列跟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分不开的。郴州从95年起就把旅游业作为支柱和龙头来抓,并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建立政府投入机制,设立XX市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到今年为止,仅宣传促销经费就达100万元。还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张家界则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在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都向旅游业倾斜。而我们邵阳尽管把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但还没有摆上应有的战略高度。主要表现为:(1)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虽然市和部分县都有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上难以正常活动,只是副职抓一抓,遇到问题协调难。XX县就因为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而导致景区的炸鱼、挖沙、砍树的现象屡禁不止。(2)管理体制不适应。还有多个县旅游管理机构为事业单位,平均事业编制不超过3人,市旅游局也仅有行政编制8个,只能勉强维持运转。旅游机构一弱二不顺的状况,与所承担的越来越重的任务不相称。同时,部分景区体制也不顺。相当数量的景区都有国营林场,因人员、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给景区的开发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3)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市县都没有设立专项旅游发展资金,要资金全靠向上面跑,还没有出台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旅游产品不精。(1)景区档次低,规模小。目前全市a级景区少,没有5a、4a级景区,3a级景区只有两处,即高州温泉和武冈云山,再就是还有一个2a级景区白水洞,接待游客不足和收入不高。a级景区是旅游业评定的一个国家标准。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的评定都不是旅游标准。对于省旅游部门来说,没有a级景区,就不是他们管理的范围。邵阳就是因为没有上档次的a级景区,省里就从来没有把邵阳的旅游当回事,导致省里对邵阳旅游资金投入少。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有旅游精品却形不成精品线路。虽然旅游部门重点开辟了一些精品线路,但由于目前全市境内大部分好一些的景区道路与外部联系不畅,相互间又不贯通,造成各条线路只能将一两个好些的景区纳入其中,实际上精品不精。最大的旅游上市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曾跟新宁和城步联系,每年可向崀山和南山输送500万游客,但由于交通的原因,他们很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旅游大市场。正是由于交通形不成精品线路,游客要奔走几百里,只能看上一两个好一些的景点,很显然,人气不会旺,这无疑是我市旅游业的一大软肋,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深,特色不鲜明,大多景区还是原生态状态。这次我们在城步考察,看了一个古建筑群,还有“宝庆二府”之称长安营,这里面都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但根本就还没有从旅游方面去挖掘。总的来说,一些生态景区有点看头、没有说头,文化景区有点说头、没多少看头,可参与性不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产业配套水平不高。(1)旅游产业链条短,各环节松散,旅游景区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浏览层面,多数游客仅仅是转转看看,逗留时间短,游客享受不到郴州、张家界等地“白天看景点、途中有购物、晚上观演出”的“一条龙”服务,综合效益上不去。(2)接待能力弱。【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目前全市接待标准和能力都比较低,仅有和一宝庆山庄1家4星级宾馆。XX县标准接待能力仅为800人,降低标准也只能接待2000人,城步县的标准接待也只有400人,一到长假或接待稍大些的旅游团队和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就勉为其难了。(3)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生产企业少,批量小,缺乏规模的旅游定点商场和较大的专业市场。同时,缺乏物美价廉、便于携带的特色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旅游产业配套能力低,综合效益差。2015年我市旅游总收入为21.62亿元,排在全省市州最末尾,旅游者过夜人均消费水平仅为328元,比全省低125元,这与我市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4、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我市旅游具有生态、红色、人文资源的多样性,但未能很好将各自特色统筹规划到旅游总体形象之中。同时,目前景区开发经营分散,点多面广,在XX县七八十公里范围内就有崀山、舜皇山、风神洞、八音岩、佛光岩、玉女岩等,在开拓市场等方面单兵作战,分散经营,互动性、互补性差,也难以体现邵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不利于提高旅游规模效益。

5、宣传造势不大。(1)全市宣传造势缺乏整体性,往往力量分散、主题不明,县区之间、景区之间缺乏品牌共创、联手宣传促销意识,各宣传各的多,宣传邵阳整体形象的少。(2)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不够,没有统一的宣传造势方案,宣传上缺乏系统性、持续性,阵发性、随意性较大。郴州就将其旅游宣传造势浓缩成一个“福”字——福城郴州,张家界则将湘西凤凰进行整体打包宣传。(3)宣传强度弱,手段相对单一,尤其没有大的造势活动,难以产生轰动性效应。此外,现阶段我市旅游人才缺乏,导游水平低,也影响了邵阳旅游形象的宣传。

6、旅游环境改善不快。(1)有些景区生态资源保护不够,对污染物排放达标管理不严,一些通往景区的途中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在城步考察,这种现象表现很明显。(2)交通不顺畅,硬环境不硬。尤其是最近去新宁的游客,一路苦不堪言,甚至有游客写信向我们的郭市长诉苦,如通往崀山、南山、黄桑、花瑶等主要景区的道路等级低,主要景区、景点之间也没有直达道路,景区内外部未能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直接影响了客源市场的开拓。(3)支持和服务旅游业的大氛围尚未形成,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不浓,软环境还不优。一些外地旅游车辆进入我市境内,时常遇到拦路罚款现象。路牌标识和限速标识不清楚,经常有外地不知情的旅游车辆走错路或因超速被罚,影响了游客的情趣。

二、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产业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当前,旅游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率将高达10%以上,到 2020年中国将跃居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我市是旅游资源大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怀邵高速的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启动,以及谋划中的洞兴高速、六永高速、沪昆高铁,伴随着湘西开发的强劲推动,我市旅游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明确旅游产业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抓住机遇,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方方面面,产业关联度高,龙头带动作用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业收入增加1元,可拉动相关产业增收4.5元。大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我市各种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在更大程度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植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是,旅游业对美化城市环境,吸引人流、信息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市曾经的 “脏乱差”形象对扩大开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有利于改善和重塑邵阳城市形象,提高邵阳知名度;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和吸引更多国内外客商到邵阳投资创业,促进全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郴州就是因为创建了优秀旅游城市,整个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前来投资的人都说,一进入郴州我就感到舒心,在这里投资才感到放心,由于来的客人多,目前郴州已有两家五星级酒店,三家四星级酒店。张家界城市的发展那更是有目共睹。曾经的张家界可是一个小镇而已。

三是,旅游业具有创造财富的叠加功能,不仅对投资者“一次投资永久受益”,而且是“开发一片景区,富裕一方群众”。大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为各级财政增加了重要和永久性财源,也为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贫困山区、库区、湖区等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可以说是一项富民强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郴州和张家界的旅游局长都说过这样一个事,别人都问他们,你们发展旅游,每年到底为财政增加多少收益,他们都义正词严的告诉他们,旅游直接给财政带来数字上的增加确实不多,但旅游能给财政带来了持速长久的增加,给老百姓带来了直接可观的收益,给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给市民带来了素质的提高。这些都不是财政暂时增加那几个钱所能带来的。【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文章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出自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知名度高、对国内外游客吸引力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实现旅游资源富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越,使旅游产业成为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力强、贡献大的重要主导产业。

3、集中力量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出精品

切实抓紧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要求,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体量大、档次高、特色强的精品景区,是打造和提升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一要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正在建设的项目。主要要把崀山申遗的工作做好,不管申遗成不成功,崀山一定要建成国家5a级景区,一定要把它建设成为邵阳旅游的龙头,南山要建成4a级景区。二要对景区定位要明确。我市旅游目前还是典型的观光型旅游。观光型旅游,游客消费相对底,一般看完就走,再来看的也不多。休闲体验型的就不同,游客停留时间长,消费大。现在游客里面有一大群自驾车游客,或者一家人,或者几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出来的目的主要就是修闲体验,在目的地可以多日停留,他们的消费就是我们的目的。所以对游客吸引力不够的景区要向休闲型转变。郴州针对广东自驾车游客多的特点,就把旅游的重点由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如此一变,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三要高标准精心设计新的资源开发项目,重点是新宁城步绥宁隆回三个县。但在景点开发中,张家界旅游局长告诫我们,一是规划一定要超前,二是一定要有实力的老板。否则宁愿加以保护而暂不开发!景点低水平的开发将对景区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4、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体制与机制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市场化要求,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既是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这次我们在郴州和张家界考察,他们推进景区景点两权分离改革,采取以下形式:

第一种,把现有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经营权的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一步到位改制成政府持股、其他投资者持股、经营者和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

第二种,把政府所属的景区开发经营权向有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大公司转让。这种做法已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湖南XX县政府将所属8处景区(点)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同规定受让方在经营期内向出让方支付转让费8.33亿元人民币,并要在前两年内投资 8500万元人民币用于老景点扩建改建和新景点开发建设,这一做法为XX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硅谷”效应,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大县强县。再如郴州东江湖,就将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中国500强企业华天集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三种,待开发景区符合条件的,都要通过引入外资,大企业参股、买断等形式确定投资主体,进行开发经营。

以上三种做法,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强力宣传促销,积极打造高知名度旅游品牌

城市形象、旅游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关键环节。我市作为具有较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城市,之所以没有在全省、全国响名,关键就是宣传推介不够。现在看,强化宣传促销势在必行,否则再好的旅游产品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不了“抢手”商品。

第一,要精心策划、尽快推出具有独特创意、鲜明特色的邵阳旅游城市形象。郴州在打造他们城市旅游形象方面是花了工夫的。他们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郴州实地考察,经过多方考证,将郴州旅游形象定位为一个福字,称为福城郴州。这一旅游形象为郴州在广东及港澳地区赢得了不少游客。张家界针对韩国市场,将城市形象定位为孝,让韩国中老年人认为,没到过中国张家界,就是儿女不孝的表现。所以,来张家界旅游的韩国中老年人特多!邵阳的城市旅游形象是什么?建议可在一定范围开展讨论或公开征集。

第二,建立投入机制,确保邵阳旅游形象包装宣传推介能有大作为,尽快在全省、全国叫响旅游知名品牌。据了解,现在很多城市都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集中力量倾斜支持其加快发展。郴州自发展旅游业以来,每年都投入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今年已增长到100 万元,张家界更是以千万元计。而我们邵阳由于财政的困难,目前根本就没有这项经费。旅游业的发展初期,主要还是要靠政府的主导。因此我市在旅游促销经费上应有一定投入,并建立一个投入增长机制。

第三,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重点出击”的宣传促销机制,实施“由近及远、远近结合、东西连接、南北贯通、重点突破”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促销活动,不断推出卖点,提高景区(点)知名度,千方百计确保客源快速增长。一要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全面介绍邵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关于加快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创优活动”。要把“创优”活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到相关的责任单位,逐项落实,加强督导,定时检查考核,确保完成。优秀旅游城市评比,是国家旅游局搞的促进旅游发展的一项活动。创建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对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有很大的帮助,郴州和张家界是深有体会的。我们邵阳也应该去争取。

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努力营造适宜旅游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外资、内资,企业、个人投资搞旅游开发的,享受国家、省和我市出台的一切优惠政策。引进市外资金用于旅游开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XX市招商引资有关政策予以奖励。对旅游大项目开发,发改、交通、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要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市、县财政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每年切块安排一块资金用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重点项目论证、项目招商、贴息补助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简化手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大力支持切实保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供应,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旅游产业用地;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租赁方式直接供地或与投资者合作开发,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手续;对一次性交纳土地出让金确有困难的,可按建设规划分期付款和分期发证;以租赁方式供地的,可按规定的最低标准征收地租。

应高度重视当前旅游部门高素质专门人才不足问题,制定政策,公开许诺以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用人环境和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尽快招揽一批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人和能人,为我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

第七篇:《关于加快区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新阶段推进花都经济实现新跨越的进程中,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近期先后走访区旅游局、发改局、经贸局、地税局、芙蓉旅游度假村管委会,炭步镇、梯面镇,XX市白水寨等部门和单位,就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区确定“跨越式发展旅游产业”的宏伟目标,全面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全区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一是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三山一水六平原”,绿化率高达40.8%,空气质量优良占全年总天数的90%以上,气候宜人,有“广州北肺”之誉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等资源,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洪秀全、骆秉章、洪仁轩等名人的故乡,拥有盘古王庙、资政大夫祠、朗头村等文化气息浓郁的历史遗迹和圆玄道观、华严寺、隆华寺等宗教文化景观,有深厚的人文优势。三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位于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武广快线站点)、花都港、三条国道、五条高速公路和即将开通的地铁九号线、广州北三环、城际列车专线等,形成全国屈指可数的交通优势,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坐拥八方来客,为我区旅游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花都旅游业发展前景很好,潜力很大,梯面镇被评为广东旅游特色镇,炭步镇朗头村、茶塘村与藏书院村被评“广东省古村落”。梯面镇红山村、花山镇铁山村双双获得“广州最美乡村”美誉。我区旅游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二)旅游业稳步发展,增长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总人数稳步增加,旅游收入逐步提高,全区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到“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的十年时间里,接待旅游人数从2015年的261.27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620.66万人次,累计增幅为138%;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6.21亿元,累计增幅为118%(见图1)。“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稳步发展,全区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旅行社(含门市部)30家,乡村农家菜馆300多家,各类星级饭店29家,累计床位数5331个。区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成立旅游发展协调机构,利用“北优”政策优势提升乡村旅游战略地位,开展 “XX区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积极创建a级旅游景区,推进第二批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炭步镇还专门设立区内首家镇属旅游机构——XX区炭步巴江田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三)旅游消费市场结构显雏形。到我区旅游消费的方式以休闲观光度假游和商务会议旅游占主要地位。旅游热点集中在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景点;炭步镇朗头村等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每月接待游客仅约400人。旅游客源市场以省内游客为主,“一日游”占有很大比重,其余一般停留2~3天左右。游客主要以管理销售人员居多,公务员、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次之。旅游市场大体是: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企业员工的奖励旅游、健身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和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

二、我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尽管花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旅游业发展滞后,重点不突出。【关于加快区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区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X区工业发展迅速,但旅游业发展滞后,重点不够突出,规划滞后,还没有真正形成大旅游格局。旅游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地位偏低,对我区税收贡献较少(见表1),从“九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旅游收入占gdp总量逐年下降,由7.5%下降到4.5%下降到3.9%。

二是资源整合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区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缺乏上档次、上规模的名牌景点及旅游企业,旅游产品体系不完整。一些重要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如洪秀全故居、芙蓉度假村、王子山等整合开发和利用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旅游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如部分景区存在直达性不够,停车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交通瓶颈的制约,旅客自助游较为不便,城市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与旅游发达的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三是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带动效应不明显。首先,从开发建设情况来看,王子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洪秀全纪念馆新馆等项目建设进度较缓慢,“XX市港中旅花都丫髻岭旅游休闲项目”还没进入建设阶段。其次,旅游重点项目投资主体不够多元化,矿物园等旅游重点项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重点项目对我区旅游业发展拉动作用不大。

四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对外影响力不大。由于市场营销投入不足,我区旅游视觉与形象识别系统不够完善,旅游形象模糊,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旅游形象宣传口号欠缺震撼力和吸引力。城市旅游问询体系也不够健全,未能满足广大旅游者全方位的旅游问询需求。随着旅游宣传促销需求日渐加大,旅游专项经费日显紧张,难以保障参加国家、省、市开展的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如,2015年我区旅游专项经费仅69万元,与XX区、XX市、XX市等比较有很大的差距(见附件)。

五是旅游人才不足,影响持续发展。全区的旅游人才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我区旅游市场需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尤其缺乏,部分旅游景点缺乏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旅游服务专业人才,制约了我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六是旅游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建设的投入和优惠政策有待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和旅游奖励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旅游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存在“老、小、散、弱”的现象,经营模式老化,缺乏市场开拓力。

三、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XX区旅游业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爆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6509/

推荐访问: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加快旅游业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