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1 12:07:5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一)
人文科学概论论文

我为什么对人文科学感兴趣

当我思考我为什么对人文科学感兴趣,我大概可以想到四个理由,其一,人文科学主张向人的内心深处探索;其二,人文科学可以让我表达情感;其三,学习人文科学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自然科学;其四,人文科学可以让我们明白世间哲理,提升心灵修养。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相比于改革开放以来不到四十年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程度,从黄帝时期到鸦片战争之间的四千多年简直就像是蜗牛在爬。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也在渐渐的失去自我,成为生活中的行尸走肉,这是由于人们一味的向外追求,忘却了向内心探索。这就像是一颗豆子发芽后不断的向上生长,却忘记了扎根,在自己长到最为光彩的时候,就是败落的时候。一个人的败落消沉,物质的缺乏绝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缺少了“精、气、神”。在百忙之中,拿出一点时间来,瞑目静思,倾听内心的声音,响应心灵的召唤,一切随着心的方向去走,自然充满了快乐,富有“精、气、神”,自然事事顺心,一切如意。

绘画可以再现迷人风景的光与影,音乐可以把深林鸟鸣带给大家聆听,而人文科学则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有多少人读到《致橡树》时会认同那种恋爱观就是自己的恋爱观,有多少人读到《乡愁》时克制不住自己思乡的心情而潸然泪下,有多少人读到《我用残损的手掌》时会对祖国土地支离破碎而心痛„„可是,在与作家产生共鸣的同时,大多数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每当我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或者身边事物时,明明自己心里深有感触,想要写下什么时才发现自己无话可写,我心有触动却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我知道某件事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或者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可是却找不到支撑观点的理由。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对人文科学知识积淀得太少以至于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能用言语或者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没有人文科学的功底,也只能到把情感含在嘴里。我希望当我站在高山之巅,惊叹的一句不是“哇!好高”,而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希望当我亲临瀑布,赞美的一句不是“哇!好白”,而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言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佛法就是这一口气。若是自然科学是筋骨皮,那么人文科学就是内在的一口气。学习人文科学有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自然科学。记得老师说过,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比如宇宙起源问题、人类进化问题等。这就说明人文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母体,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的进步。用一句广告词说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可见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引导作用之大。此外,我认为每一门自然科学都能形成本门的一套科学思想,只有拥有这种科学思想,才能有想法有创新才能在这一领域里取得突破性成就,而这种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积累和指导。

人文科学能够让我们通过阅读他人的故事或思想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能让我们洞察世间的哲理,让我们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人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关键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在这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会联想到很多文学故事或作品,让我们的心灵真正的去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形成对我们人生的指导。人文科学净化我们的心灵,也使我们提升了自己的修养。

人文科学既然有如此众多的好处,我为何不对人文科学感兴趣呢!

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二)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题 目: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课 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 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 业: 应用数学

学 号: 2011010784

姓 名: 陈毕

班 级: 13班

【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长期以来,科学与人文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随着人们对科学、人文

的理解不断深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割裂正在不断的得以改善,逐步地走向融合.

关键词:科学 人文 融合

前言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

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

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

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

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

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

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

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

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

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

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

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及根源.

自科学诞生以来,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就一直没有间断,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互

不沟通,互不理解,两个集团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人文学者倾向于认为

科学家过于自信,自以为是。人文学者对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科

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则认为, 人文学

学者都缺乏远见,不关心人类自身,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忽

视了永恒的发展,是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

冲突产生的根源。一方面,不同领域的学者之间往往并不总是互相完全了解

的,但是他们却具有共同的治学态度, 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维模式。这些相同之

处往往令人吃惊地深刻而广泛,贯串于任何其他精神模式之中,诸如宗教、政治

或思想领域。另一方面,全然不了解科学的人文思想也会辐射其影响到其他各个

方面。这种不了解就会在各个思想领域产生反科学的不良影响,科学与人文就会

产生冲突。在中国20 世纪20 年代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正是科学文化和人

文文化冲突的深层反映和表现。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的发起者是张君劢,他认为科学与人生观是不相容的,

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以丁文江为首的“科学”派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

题,包括人生观问题,科学能使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丁文江认为,科学与人生是

分不开的,物质科学同精神科学也是分不开的,丁文江强调了科学对人生的重要

作用。论战进行了一年多,表面上以“科学”派取胜结束,但实际上关于科学与【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人文的的论战远未结束,这场在思想领域内的激烈交锋,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的冲击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

化,倡导新文化和新思想,“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日益深入人心,

在国人的思想领域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探索光明的救国之路指明

了方向。

二、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统一.

科学与人文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两种文化内在统一的

终极基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在人的身上体现了自然的完美和谐和动态演

化,这就为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文化与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科学的统一提供了终极

基础。人是一切科学的主体,是科学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科学技术的终

极指向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最终目的。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

情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科学文化是因为人的存

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离开人的存在,科学文化的发展就变的毫无意义。科学

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本身就体现着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

成部分,表现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精神;为人类的

自由、幸福和解放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因此,科学文化体现的精神并非只

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与人文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一方面,科学是“属人”的科学,“人”

是科学的主体性因素。另一方面,人类情感需要的合理满足、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建立等,也离不开科学理性的因素。科学向人文的渗透表现为:

科学的方法被用于研究人文现象,人文文化领域也力图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人

文向科学的渗透表现为:人文唤醒了科学内在的人性觉悟,日益重视科学对人类

【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的危害,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从而将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科学与人文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即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

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文人精神”,

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并且

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伴随着人的出现

而出现的,时间上先于科学文化,二者又相互影响、促进。哲学大约产生于公元

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这一期间,当时科学与哲学是不分的,二者浑然一体,科学包

含在哲学之中,统称为“智慧”。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的前身,是科学产生的

土壤,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人和自然分开,人作为独立于

自然的主体,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这正蕴含了科学精神的萌芽。从15

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和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研

究的近代自然科学。17~18世纪,许多学科已经取得严密的科学形式,相继从哲

学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科学门类,如天文学、力学及为它们服务的“数学

方法的发现和完善化”。恩格斯清醒地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以哥白尼的太

阳中心学说开始和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这表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

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是人类认识的重大进步。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包含有四重意思:人道或仁 慈的性质或状态,慈

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类;人性,人的属性;人文科学。可见,人文是关于

人的文化,形成人文文化。科学是关于认识对象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知识

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科学主体即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客

体即在科学活动中被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又包括科学工具、方法、手段、目的等;

科学又可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分为多种学科。因而,在不同领域,形成了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科学家共同体,他们普遍认可共同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受到科学共同体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因而,科学不再仅仅是僵硬固定的公式、定律、原理等形式表现,科学就是一定文化的代表,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文化大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形式的改变,终究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决定的。科学探究的是客观自然物和现象的本质,这种探究活动通过人的实践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等领域产生影响,影响到社会,形成独特的科学文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对宗教权威,向一切教条挑战,深受社会的欢迎,推动了思想解放,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唯我独尊的“科学主义”思潮,它在压倒其他文化形式的同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反科学主义浪潮日见高涨,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的状况,加剧了人类社会种种危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冲突愈加严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矛盾不是两者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于人认识的差异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传统,走向机械论,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实验和定量方法引入,实证研究得以实现,科学的发展日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科学文化战胜并取代了有机论和神秘主义,成为主导文化。近代哲学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相互分离的基本观念,认为自然界是脱离人类社会历史之外的客观存在,研究自然的科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无关。事实上,二元论所导致的机械论范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种古老而又赋有创意的整体有机论范式得到重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着不同的范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向,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同方面和问题,二者不可通约,却可以对话。互促互进,共存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沟通二者的桥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同根——源于人,同向——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它们不应该是绝对对立。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需要新的人文因素与其相适应,“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而人文因素改变,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的主流,获得了新的发展。当代西方出现多种新兴学科和方向,对科学和人文进行研究、探讨,有科学的社会研究、STS(科学、技术与社会),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等地兴起的SSK(科学知识社会学)、CSS(科学文化研究)等。科学史学之父萨顿首倡科学人文主义,力图使科学人性化;中国亦提出“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从而达到科学人文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实现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扫清障碍。

科学的来源有哲学家和工匠两种传统,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对自然宇宙神秘的好奇心,到爱因斯坦,科学都是“纯粹科学”,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为了其他利益等因素;到了19世纪的近代科学,电磁学的产生把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结合起来,科学与现实生活关系逐渐密切。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到技术的利用,

再到实用成果的产出,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是目前的常态,科技成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所进行的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它不单单是人与自然作用的中介,更已经广泛深入到人类社会之中,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它从本质而言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与社会系统的其他要素和规则融合为一体。科学与人文自然融合不可分。

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科技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科技的产生及其社会应用又受到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决定。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理论,成为新范式。人类世界观历经革命性改变,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的转变与演进。

科技创新需要先进文化的导向,需要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为先导,也需要适宜的人文环境,“思想、价值观念和信念并非无用的玩物,而是在世界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催化剂,不仅产生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铺平道路”。在当今科技现代化环境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关涉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应作为有时代意义的“科学范式”,引起科学家和人类的关注及思考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能够相互促进发展。一方面,科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的视野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扩展,对事物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反映在人的思想上就会引起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在观念和方法论上给人文学科带来相应的变化和影响。另一方面,以善和美为追求的人文精神,以其所具有的对现实的超越特性总是对科学的有害发展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批判,抑制科学的负面发展,为科学的良性发展担当起导向作用,保证科学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舫.构筑科学与人文的和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 年1期,4.

[2]冯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研究综述.学术月刊.2001(11).

[3]朱尚华.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理解.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宋成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世纪回眸.济宁师专学报.2000.10(21).

[5]龚彬.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江西社会科学.2006(8).

缺乏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三)
在科学课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在科学课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河北省泊头市教体局研训中心(062150) 张凯

科学课的三维目标成功付诸实施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三者不可偏废构成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三块基石。重知识轻过程性方法的指导,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慢慢会在机械记忆中麻木,这种教法显然不可取。既注重过程性方法又重视结论性知识的得出,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的吗?远远不是,还需要在其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在科学课中对于人文教育也需逐渐重视起来,使培养的学生既重智更重德。

受过高等教育有才无德危害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86396/

推荐访问: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