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来源:社会实践 时间:2016-07-26 09:48: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社会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一)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龙源期刊网 .cn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作者:葛启安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8期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实际上是解决理论不自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因此,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坚定信念、科学性坚定信念和未来坚定信念。 关键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思考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1-02

长期以来,国内外有许多质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搞得好,但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认为一代领导集体搞一个理论,显得多而杂。这些观点都是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认识,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认识而表现出来的理论不自信。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问题。

一、坚定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植根于社会主义运动又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理想,指引无产阶级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恩格斯指出“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1]416,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十分注重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活的行动理论”,是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因此,它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改造旧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可见,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说。其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三是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价值。恩格斯引用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预言:“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3]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把未来社会设想为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社会。这些原则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二)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2013年2月7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部洋溢着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报告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历程和经验进行了系统回顾,雄辩地说明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循着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发展的轨迹,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特别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探索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回顾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作为承载人类美好理想的社会思潮已存在近500年的时间。到19世纪初,已形成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流派。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

伟大飞跃。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从此,社会主义的时代洪流汹涌澎湃,改变了20世纪以来的世界格局。

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国救民,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力量,提出并实践过各式各样的救国方略。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起义还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还是革命,都不能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处在苦闷和彷徨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全新方向。走俄国人的路,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必然结论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顽强奋斗,终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纪元。此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从学习苏联开始的,但我们党很快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开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独立探索。在探索中虽然发生了一些严重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但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纪之交,我们党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三)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及当代启示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及当代启示

吴光祥

2014年08月06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逻辑看,笔者认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在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探索,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又一新的发展阶段。

(一)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时代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落后而发展不平衡;二是人口众多而又农民占绝大多数;三是文化科学很不发达而又缺乏民主传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背景下,选择了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向最高国务会议作报告时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由此出发,邓小平从1963年下半年酝酿制订“三五”计划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他认为“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此,“四个现代化”便成了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和逻辑起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也经历了曲折,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后,邓小平重提“四个现代化”目标,建设有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至少底子薄、人口多和耕地少这两个重要特点必须要考虑到。因此,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党做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共同研究,找出适当的办法来妥善解决。“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是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太平正芳时再次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种区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把这条正确道路概括为十个要点,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二)邓小平阐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十二大报告,又对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具体的论述和阐发,标志着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党的十二大之后,邓小平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作为首要问题。1983年6月18日,他在会见外籍专家时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为了进一步阐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强调:“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探索的深入,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也越来越明确。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国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由此可见看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而且也含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时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这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党指导思想。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强调:“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才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这是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此话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正是在此基础上,1987年10月25日,中共十三大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还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三大报告概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12个观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轮廓和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党的十三大之后,邓小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1988年5月18日,他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指出:“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所以要独立思考。”“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

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5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雅克什时再次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本内容就是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考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时他还强调:“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反映出了邓小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成果。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通过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认为:14年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把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概括为9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同时还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十四大的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之一。至此,邓小平成功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从辩证的视角看,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发展规律,也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并蕴含着五个特有的基本特征。

(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的,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一方面,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一种“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其自身的检验和发展又都依赖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而且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都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一方面,通过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产生、发展和完善,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使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确保实践富有成效。

(二)显示了整体性与方向性的契合。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所构成,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三位一体”既是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的集中体现,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体现了“三位一体”内在逻辑的统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同时,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具有方向性。从“三位一体”的内涵看,无论是道路选择、理论体系、制度构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有一个根本指向,即社会主义方向。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且在“三位一体”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历史逻辑】

(三)透析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聚合。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完善、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它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又承继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精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践探索所获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并通过传播使之发扬光大。同时,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具有创新性。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否定市场经济到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创新驱动的结果。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从立足基本国情到“三步走”战略的制定、“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一国两制”的创立等,都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创新成果。而且邓小平创立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5279/

推荐访问:中国特色主义三个自信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