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8-11-09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一):

青少年法制教育论文
要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论文

你自己去幸福校园论文网里去找找 很多呢 我也在写 就是从那找的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二):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体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①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②果园里有梨树24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③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④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⑤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
  ⑥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
  两数相比较,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1).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几之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的相同点是:都知道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前者是已知标准数求比较数,后者是已知比较数求标准数.题①、③、⑤都是苹果树与梨树相比较,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比较数,梨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题②、④、⑥都是梨树与苹果树相比较,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树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数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题①、②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③、④、⑤、⑥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
  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了解一道应用题总题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因此,可进行填空练习.
  如:(1)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37人,(补问题)
  (2)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一共有多少人?(补合适条件)
  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如:
  1、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240×1/3=?编一道应用题.
  2、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45名学生,女生占2/5,女生有多少人?把它改编成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
  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三):

五年级小学数学论文题目,直接告诉我答案

太多了,
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不拘一格育“鸣凤”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0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
改良“有余数除法计算”教法
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四):

急求!哪位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反思论文”请给一篇了,谢谢!【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五):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中的 基本情况是什么

基本情况是:
一、指导思想:
二、研修目标 :
三、研修要求:
四、具体措施:
附:
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校本研修”作为一 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 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它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绝不是一种概念 上的翻新,而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学期我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创新,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 真谛.
我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
1、规范生物课堂教学,优化备课组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 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 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公开课 主动向校领导提出每月上一节公开课的要求,并邀请本校及周边学校老师前来听课评课.并与领导和听课老师交流沟通,争取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收集好各项检查材料.经常反 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 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听课评课 坚持每周听不少于8节课,并认真做好听评课记录.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养成随时听课的好习惯. 参与教研活动可以让你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教研的天地中,你能清楚的看到别人的教学风采,能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寻找不足,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自己积极的参与教研活动,不断向别人学习、取经. 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教案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按培训院的要求每周完成一篇切实可行教案(共12篇).
4、 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材施教.
5、教学论文 认真思考,自拟论文题目,把自己在校本研修过程的做法,收获,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以论文的形式发送到自己的博客上.
6、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六):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了,“动”了,传统的课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态.如何有效组织课堂纪律一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这新旧课堂教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部分教师放弃课堂管理的现象,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二是有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并常常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许多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有效的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的课堂环境.1.等学生做好准备再上课.尽管课前也指导过孩子如何做课前准备,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课音乐响了,还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有的孩子甚至还没坐好.这时,不要急着上课,而是要耐心地示范课堂上需要准备的东西,等学生全部准备好,坐端正,再和学生行礼.特别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要让学生从假期的氛围中适应过来,养成学习习惯,良好的开端会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2.榜样引导,用积极的话“诱惑”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孩子一听,马上也会坐坐好.这句话还能迁移成“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我发现孩子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孩子,百试百灵.而有时,孩子为了抢发言,都会发出“恩!恩!我!我!”等声音,这是,我马上说:“我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学生马上坐好了.“我请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回答.”学生站起来,会回答得很响亮.二、设计优质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采取有效策略,设计优质教学过程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七):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势必更倾向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不断更新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呢?教师首先应该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热衷创新.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巧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凡是新奇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由此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诱发、诱导,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若能引导得当,必将促进小学生智力和意志的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和自己生活是十分贴近的.很多时候,数学常识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激起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产生要学、想学的心理.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上好一堂数学课做好铺垫.比如,在上课时设置春游的生活情境:星期天,小明同学约了10位小朋友一同去春游,大家走着走着都口渴了,于是来到商店里每人买了一瓶汽水.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八):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吃透教材、巧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者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1、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才能统观全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顾后,将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新知识做好铺垫、搭桥;学后面的知识又能有计划地复习和运用前面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内容零敲碎打,分成许多部分独立地去教学.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起来也不好懂,难以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能不能系统地掌握教材,有没有统观全局的思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怎样钻研才能系统掌握教材,又能统观全局呢?我的建议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进行教学.如:单位“1”这个概念,不仅对分数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在以后全部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必须把这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彻底理解,这样,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就不会感觉理解困难,很明显,单位“1”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教材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分数部分教学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第二,研究各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数再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分数初步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对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进行升华、拓展,展示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第三,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如: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解答方法跟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与相遇问题进行比较、发现,这样对学生理解工程问题是有帮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识引申变化的情况,掌握教材的深度.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透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练习题,但不要超越编者的意图,掌握教材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所学的知识难度,加深钻研,细心琢磨教学目标,就不能偏离教材的要求,盲目地加大题目的难度,甚至搞题海战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增加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2、只有教师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浅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四年级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学会弄懂,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3)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4)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这些问题如果课前教师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点拨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只有领会了编者的意图,才能重点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准备题和例题进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编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分清例题的主次再确定教学重点;同时,还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最佳结合点如何在开篇的教学情境中体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分析,领会意图,如何运用最佳情境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如:在教学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作为教学的开篇,提出的问题是,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几种你能赢?这样,学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戏与本节的搭配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几年来,教学研训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认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透彻地理解编教材编者的意图,那么他们在教学时,就能从教材的全局出发,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教学效果一定会好的.二、改进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经验及做法,但也有几条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规律,以下几条仅供借鉴: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度到新知.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一节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在具体的实例中,找出百分数的话题,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汇报提出有关百分数内容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出问题,巧设悬念,探究新知,学生感到新知不新,理解到位,突破了教学难点.2、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的理解了的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充分创造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圆周率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3、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打开思路,想问题,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节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发现的基础上,重点与学生探究、验证,首先引导学生做实验前的准备,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要求,小组商量活动方案,小组汇报活动方案,然后合作实验初步推测,学生在小组实验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将各组的意见展示出来,最后师生共同推理、验证、归纳: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联系刚才的实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如果给你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将它掷出,结果会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三、超越教材、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师生共同努力解决了学生学懂的问题,刚刚完成教学任务的三分之一.因为“懂”,只是学生把教材的新知识弄明白了,这并不等于学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识,他们往往离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还有一段距离,还没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当堂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性 训练时要防止盲目地多练,否则多而杂,抓不往关键,结果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并不好,训练的内容防止脱离实际,追求偏、难、怪的现象,从每节课来看,应该紧紧围绕本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训练,反对那种脱离教学内容,急于追求拔高的训练,教师只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有机地整合,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地调整教学预案,训练的针对性才强.2、训练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一节新课,课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钟的训练,特别要注意训练题的数目不要过大,应用题的语言叙述和题目结构要清楚简单,不要在数字语言上干扰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的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口述或口算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但要注意训练题的形式,避免学生死套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自编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的习题,以便能看出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得非常顺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这时,教师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问题,大家合作交流解决,真正使本节课内容升华.3、不同水平的学生训练时应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虑到这个实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在训练中也应经常安排两套作业,这样做,教师花费的时间和气力都比较大,但是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效果上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除了要搞好每节的基本训练外,还要注意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更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做题就能奏效,在复习课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弥补知识缺陷的工作以外,师生应当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所学知识做一番总结归纳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样做,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使学生记忆掌握,而且对旧知识进行了一次深化,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学和研训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地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但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又与能否吃透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再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那课堂教学一定会生动活泼.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肯于动脑,能花力气,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九):

论文选题理由怎么写啊?我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课堂教学模式探析》急?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所以,23456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摇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十):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参考文献的

【学术科研网 - 教育学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灭亡,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的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门设置环境教育的课程,主要措施是通过学校的已开设的课程,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和提供有关的环境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能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认知、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认识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自身的道德观与社会价值观,作出明智判断.
在数学学科的教材中,就渗透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从而也使数学在环境教育的领域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切的渗透环境教育,就是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学科特点,重树教学目标.
数学是研究客观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既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又与人类现实环境紧密联系.数学可精确地体现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融于数学教学之中,这正是数学源于客观实际并服务于客观实际这一特点的重要体现.目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的是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环境教育的渗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因而,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教育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的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培养起朴素的、根深蒂固的环境意识.
二、深挖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信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在数学教材中,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的因素,把环境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结合教学要求,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些丰富的数据材料,融于教学之中,内隐渗透、潜移默化.
当教材中出现类似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玩耍的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目前地球上的动物的生存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等问题;当教材中出现收集废旧的电池等统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废电池对环境都有些什么影响,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学习亿以内的读法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具体真实的数字如:2000全国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所造成的水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该数字达到了5980000000元.通过这组材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也培养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大部分插图都包含着环境教育内容,如教材出现有关校园的图片时,让学生看到校园里整洁、优美的环境,
在让学生数数或者解题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开展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这里的活动指:教学中的游戏、社会实践、查阅知识、综合实践等等.这些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切身感悟知识,也能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如:在教授小学数学第七册(苏教版)第五单元“年、月、日”时,当老师问到:植树节是在哪一个季度?今年这个季度一共有多少天?首先让学生说出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国家为什么要定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以后,再追问学生:“你能说出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吗?如果现在你不知道,课后可以查阅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课后学生通过翻查日历、报纸等知道了与环境有关的节日除了植树节还有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学生通过课外查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又能够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四、点滴做起,增强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长期的坚持以身示教,自己从点滴做起,带领孩子正真做到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润物于无声之中,育人于不觉之间”,另一方面也弥补了课堂教学之不足.
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因此提高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是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肩负的重任,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有机的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才能更好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栋梁之才.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42102/

推荐访问: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