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本分数线

来源:制度 时间:2018-11-29 08:00:1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制度】

山西一本分数线(共8篇)

山西一本分数线(一):

明清科举制度的形式是什么
还有及特点 急啊! 大家帮帮忙

明代特别重视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而制度尤为完备,而且只设进士科取士,并且成为定制.《明史选举二》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为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皆初九日第一场,又三日为二场,又三日为第三场.""廷试,以三月朔."清代也基本沿用此制. 乡试在各直省贡院进行,会试在京师,试卷前先书三代祖考姓名、籍贯、年龄、所习本经 所司印记.不准夹带、讲问、冒名顶替,不准冒籍,不准自叙门第.文字中要回避御名、庙号等.考场的小格考房称号房,每个考生一格,并有一号军专门盯守.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即是人生金榜题名中的最高境界,但这种机遇太少了.明清两代一共产生过200位状元,明代88位,清代112位,仅有3位是"连中三元"的幸运儿.他们是: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商辂,浙江淳安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钱檠,他是江南(江苏)解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会试,广西解元陈继吕也是连中三元.
明代各省的乡试中,要对"五经"的考试,每经取单科考试第一名,共取五名,称为"经元",也称"五魁".解元必须在五魁首中录取.清代则不再分经单科取元,但人们仍习惯地把解元以后的第二至第四名称为"经元"、"亚魁",也把所有乡试中举者都称"文魁".
为了让后学之士能有所借鉴,清代各省常把乡试、会试中式卷汇集成册,刊印发行,供应试秀才们作为范文参阅.如第一室中的《顺天乡试墨卷》(光绪壬午科);《江南闱墨》(光绪丁酉科).第二室中的《嘉庆乙丑科会试魁卷》,收录了该科状元彭俊、榜眼徐筵、探花何凌汉的会试卷,还有《光绪庚辰科会试朱卷》.第三室中有《直省乡试墨粹》,山西、河南、山东、湖南四省各一本.
明、清代每科都要刻"进士题名碑",立于北京国子监内,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也有自己组织印制"同年"通讯录者,把同科进士依名次或年龄为序,包括每个人的名次、籍贯、三代祖考名等,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便于日后在官场中相互照应.第二室中的《钦定朝元卷》即是清代历科会试中式者的通讯录,也有乡试同科举人通讯录,如第一室中的《四川乡试同门录》(光绪壬午科),这些保存完好的文字珍品原迹,都真实地记载着当年科举制度中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明清代的科举制度,达到了封建科举制的顶峰,但科场舞弊者也屡见不鲜.夹带、枪替、冒籍、漏题,甚至主考官员串通作案等时有发生,第四室中介绍的顺治丁酉科场舞弊案、康熙辛卯案、咸丰戊午案,是清代考场舞弊的三大案例,史册彰彰,遗臭万年.展柜中还摆放着清代科举时的"夹带"《片玉四书备旨》、《四书备旨》等,长宽仅5厘米的小册子上,竞能容纳十几万字.除如实反映了当年科场舞弊的手段日益高明外,也使我们看到了考场舞弊的需求对印刷技术提高的促进,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历代科举中式,是通向仕途的最好捷径,清代对状元初授翰林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初授翰林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要在殿试三日后,由吏部举行进士朝考,优秀者选作翰林院庶吉士,人庶常馆,修业三年期满后再行考试,合格者留用,授编修、检讨之职,否则改授主事或外放知县.在翰林院任京官,日后擢升高官是有优势的.第四展室中介绍了宋代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以科举出类拔萃而成为国家栋梁的.
明清代乡试、会试中式后,真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多有名人为之题送匾额,以示祝贺,博物馆中的匾额实物也不少.如清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会试,严永寿得中第六十一名进士,咸丰皇帝的五弟,和硕亲王奕谅题"进士第"匾额相赠,在当时也算莫大的荣耀.而明清代许多科举不第者,或对科举不屑一顾的文人,也有很多杰出人才.如尊经阁一层内介绍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他们虽无功名,但作品永垂千古,成为一代名著.说明科举制度除选士做官外,并不是衡量人才价值的惟一标准.
明清科举中,乡试中举者,直省总督、巡抚要礼请他们赴"鹿鸣宴".会试、殿试后,礼部要礼请全部中式进士赴"琼林宴".所谓"鹿鸣宴",始于唐代,当时乡贡考试后,州县长官要宴请中举者,宴会上要歌《诗.小雅‘鹿鸣》,因而得名.明清时期也沿用之,歌《鹿鸣》,跳魁星舞.乾隆前菜肴丰盛,后渐至只有清酒一杯,徒具形式而已."琼林宴"源于宋代,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前,每科新进士都要被邀请到"琼林苑"(汴京城西的名苑)赴宴,元代以后虽不再在琼林苑设宴,但一直习惯地把宴请新科进士之宴称为"琼林宴".

山西一本分数线(二):

歇后语,
越多越好 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1.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3.一根麦秆打鼓——不想(响)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运(云)
  5.二两棉花打絮——谈(弹)不上
  6.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7.七十岁配眼镜——老话(花)
  8.下巴底下支小锅——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10.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1.大公鸡闹嗓子——别提(啼)了
  12.大麦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难题(剃)
  14.丈八的灶台——高照(灶)
  15.山林中烧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点灯——空挂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说(刷)
  20.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21.瓦匠的双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灯——虚挂名(明)
  23.六七八九——没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6.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27.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尽(进)
  28.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29.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1.皮匠不带锥子——真(针)行
  32.对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3.老鼠跳到琴上——乱谈(弹)
  34.老蜘蛛的肚子——净是私(丝)
  35.竹林里栽柏树——亲(青)上加亲(青l
  36.年初一吃酒酿——头一遭(糟)
  37.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8.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9.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40.冻豆腐——难办(拌)
  41.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42.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43.草把作灯——粗心(芯)
  4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45.响鼓不用重锤——一点就明(鸣)
  4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47.旗杆上挂剪刀——高才(裁)
  48.保温瓶的塞子——赌(堵)气
  49.唐僧念经——一本正(真)经
  50.高山上打锣——四方闻名(鸣)
  51.老鹰捕食——见机(鸡)行事
  比喻类
  52.一个教师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53.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54.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55.一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56一粒老鼠粪——搞坏一锅汤
  57.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58.二锅头的瓶子——嘴紧
  59.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60.十月里的鸡冠花——老来红
  61.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62.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61.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63.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64.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65.八十岁学吹打——出息不大
  66.九月里的甘蔗——甜到心
  67.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68.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69.三伏天喝凉茶——浑身痛快
  70.三人两根须——稀少
  71.三只脚的板凳——不稳
  72.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73.大松树作烧火柴——大材小用
  74.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
  7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76.大门上的春联——一对红
  77.大象屁股——推不动
  78.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
  79.下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80.下雪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81.上天摘星星——异想天开
  82.山西骡子学驴叫——南腔北调
  83,山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8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85.口里含冰糖——嘴甜
  86.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
  87.开了瓶的烧酒——好冲
  88.无根的浮萍——成不了栋梁材
  89.井底的蛤蟆——见识少
  90.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
  91.公鸡尾巴——翘得高
  92.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别提了
  93.飞机上吊蟹——悬空八只脚
  94.飞机上聊天——空谈
  9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96.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9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98.井底雕花——深刻
  99.木板上钉钉——个个算数
  100.切菜刀剃头——危险
  101.乌龟找甲鱼——正是一路货
  102.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103.长竹竿进城门——转不过弯
  104.月亮底下点灯笼——多此一举
  105.风吹墙头草——两边倒
  106.六十岁吹鼓手——赶时髦
  107.六月里戴皮帽——硬套
  108.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109.水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到做不到
  110.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111.石头上种葱——白费劲
  112.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113.打半边鼓——旁敲侧击
  114.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
  115.去年的皇历——不中用
  116.古庙里的旗帜——独一无二
  117.冬天的扇子——没人喜欢
  118半空里的火把——高明
  119.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120.头顶上生眼睛——目中无人
  121.对牛弹琴——白费心
  122.老太太住高楼——上下两难
  123.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124.老和尚的木鱼——生来就挨揍
  125.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126.灯笼壳子——外头好看里头空
  127.阴沟里的水——拎也拎不清
  128.红蓝铅笔——两头挨刀
  129.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130.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
  131.豆腐拌腐乳——越拌越糊涂
  132.花生的壳,大葱的皮——一管管一层
  133.旱地的螺蛳——有口难开
  134.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135.佛爷的桌子——碰不得
  136.床底下竹笋——长不高
  137.灶台上的抹布——揩油
  138.沙漠里的鸵鸟——顾头不顾尾
  139.没有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140.没眼的笛子——吹不晌
  141.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
  142.尾巴上绑芦苇——假充大公鸡
  143.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穿
  14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45.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146.泥菩萨的眼睛——有珠无光
  147.青皮橄榄——先苦后甜
  148.夜里的风雨——下落不明
  149.砧板上的肉——任入宰割
  150.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
  151.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
  152.南天门的灯笼——照得高
  153.茶铺里的水——滚开
  154.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156..蚊子叮鸡蛋——无孔不入
  157.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
  158.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159.铁公鸡——一毛不拔
  160.聋子的耳朵——摆设【山西一本分数线】

山西一本分数线(三):

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你好,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角色: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色彩斑斓.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
  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
  编辑本段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编辑本段声腔剧种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编辑本段戏剧名词
  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串、书会、瓦舍、勾栏、开呵、木大、中州韵、内心独白、手眼身法步、中国戏剧梅花奖、打出马、打背躬、台词、台步、正末、正旦、正剧、正净、四大徽班、四大声腔、四功五法、旦、旦儿、末、末泥、本色、本色表演、出、外、生、加官、龙套、布景、对白、代面、包厢、乐棚、务头、犯调、北曲、立部伎、东海黄公、兰陵王入陈曲、行头、行当、行家、行院、戏文、戏剧、冲末、冲狭、曲破、曲牌、曲谱、老旦、老生、吊毛、传奇、杂当、过曲、集曲、合生、许胡、百戏、优伶、寻幢、压轴戏、地方戏、问题剧、自报家门、花部、花旦、把子、把子功、走边、走索、场、场面、场面高度、巫、串、折、弄、角抵、苍鹘、社火、邦老、孛老、序幕、身段、尾声、抢背、宋杂剧、竹竿子、吴江派、苏中郎、坐部伎、连台本戏、即兴表演、武旦、武丑、武场、武净、武生、武二花、武花脸、板眼、板式、参军、参军戏、定场诗、定场白、俫、净、帔、转踏、法曲、青衣、京白、官衣、话剧、诗剧、掐弹词、性格化、毯子功、油花脸、升平署、宜春院、贴净、贴旦、独白、独幕剧、科班、科泛、科浑、南曲、南戏、南杂剧、南北合套、俗乐、院本、弦索、哑剧、亮相、起霸、圆场、面具、轴子、客串、草台班、闺门旦、活报剧、音响效果、总会先倡、剧场、剧种、剧本、悲剧、悲喜剧、砌、彩排、旁白、帮腔、家门、宾白、钵头、俳优、倡优、临川派、鬼门道、诸宫调、第四堵墙、爱美剧运动、排遍、排演、脚色、脚本、梨园、梨园弟子、副旦、副末、副净、唱腔、唱赚、唱念做打、基本功、街头剧、翎子、盔头、检场、脸谱、彩旦、清唱、菊部、票友、郭秃、象人、教坊、虚拟动作、铜锤花脸、鱼龙曼延、雅部、雅乐、雅乐部、傩、道具、喜剧、黑头、腔调、猴戏、掌记、搽旦、散乐、装孤、傀儡戏、滑稽戏、温州杂剧、程式动作、鼓板、鼓子词、鼓吹部、鼓架部、幕、幕表制、缠令、缠达、韵白、滚调、跳丸、演出本、路歧人、酸、赚、摘遍、锣经、楔子、髦儿戏、潜台词、舞台、舞台灯光、舞台美术、舞台指示、舞台艺术、题目、题目正名、靠、趟马、髯口、褶子、蟒袍、敷演、磕瓜、影戏、燕濯、踏谣娘、霓裳羽衣曲等
  编辑本段戏曲的“两下锅”
  张宝申
  近年来,在舞台和电视上,时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演一出戏的情况.如:在纪念梅兰芳诞辰百年时,年愈八旬的豫剧名家马金凤与京剧梅派传人梅葆玖曾同台演出过《穆桂英挂帅》;中国京剧院与西藏藏剧团曾合演过《文成公主》.这种演出形式,戏曲界称为“两下锅”.还有多个剧种同台演出的“三下锅”、“四下锅”.在中央电视台的戏曲晚会上,曾有过京剧、豫剧、龙江剧和河北梆子四个剧种的演员合演一台《花木兰》的情况.因其演出形式新奇,引起观众的很大兴趣.
  在中国戏曲的历史上,这种“两下锅”的演出形式由来已久,是不同剧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剧种在“两下锅”中,演变出新的剧种.元大都时期的北京是杂剧的一统天下,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众多剧作家和《窦娥冤》、《西厢记》等一批著名的剧作.明永乐年间由南京迁都北京后,在移民潮中,大批南人北上,南曲也随之而来.为适应新的环境,南曲和杂剧实行了“南北合套”的演出.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优长,形成了新的昆山腔、弋阳腔.而杂剧则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明末清初,昆山腔演变为昆曲,在北京的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长生殿》、《桃花扇》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传演至今.今天的京剧也是二百多年前汉剧与徽剧“两下锅”的产物.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汉剧艺人“两下锅”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以徽剧的二簧腔和汉剧的西皮腔为基础,形成了一种新的“皮簧戏”.此后,皮簧戏又从昆曲、梆子腔等剧种中不断吸取营养,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到了清末民初,京剧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不仅成为京城戏曲舞台的主流,而且开始向全国传播.这一时期,由山陕梆演变而成的河北梆子(时称秦腔、直隶梆子)和由“蹦蹦戏”发展起来的评剧,都曾与京剧“两下锅”演出.清光绪十七年(1891),著名河北梆子演员、戏曲活动家田际云在其所主持的玉成班中,首开梆子、皮簧同班“两下锅”合演的先例.因其很受观众欢迎,许多班社纷纷效尤.一时间,京城内外,京梆“两下锅”的演出红红火火.许多京剧科班也“梆、簧兼授”.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也“二科生徒几乎无一不习秦腔(梆子)者.即今之马连良氏,亦曾习《取洛阳》之小王子”.在与京剧“两下锅”的演出中,许多河北梆子演员,如:荀慧生、于连泉(小翠花)、赵桐栅(芙蓉草)等,后来都改唱了京剧,成为著名的京剧演员.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是由莲花落、蹦蹦戏、平腔梆子戏演变而来的新剧种.在解放前一直行当不全,以“三小”(小生、小旦、小花脸)戏为主,称为“半班戏”.所以,评剧在初期经常与河北梆子、京剧“两合水”或“三大块”联合演出.在与京剧、河北梆子的同台演出中,评剧在音乐、唱腔、剧目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至上世纪30年代,以评剧“四大名旦”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和爱莲君为代表的女演员的出现,使评剧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不仅流行于京津、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且还曾到上海及江浙等南方地区演出,影响很大.但因其男演员较弱,仍常与京剧“两下锅”演出.白玉霜在上海就曾与京剧武生演员赵如泉合演过《武松杀嫂》.1945年,新凤霞在青岛,也曾搭周信芳的弟子周麟昆的京剧班,“两下锅”演出过《秦香莲》等戏.
  解放后,评剧在改革发展中,健全了生、净行当,丰富了男声唱腔,特别是拥有了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等一批男演员,彻底解决了“半班戏”的问题.而且,创作演出了一批以男演员为主的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两下锅”已成为一段历史的记载.
  元曲简介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如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
  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成.宋元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到元末明初较为成熟.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明清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物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1 、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26863希望对你有帮助!【山西一本分数线】

山西一本分数线(四):

1本A.B,2本AB,这些怎么分啊
从分数上来看怎么分比如广西2本线460,一本线520那怎么区分

一般一本AB二本AB A都是说一些重点大学,分数一般很高而B类是一般都在以二本分数线10分左右徘徊那么广西二本B就是在460到490左右徘徊,二本一就在500左右临近一本分数线,一本A就一般都在600左右徘徊,b类只在540左右徘徊

山西一本分数线(五):

什么叫大学录取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意思是在那所大学里的 当时录取的时候按照分数线 排列 分数段越高的那些人 先收 为第一批,然后再录取分数线比第一批低的那些人 叫二批,最后录取分数线过了 但是是在过了那所大学 但是分数线最低的那批 叫三批?如果哪所大学的人数招收够了,就从三批 分数线最低的那批里面人扣除?是这个意思吗?还是 一批、二批、三批,指的是一本 二本 三本?每年的一本 分数线先出来,然后是二本过、分数线后出来,最后三本分数线才出来?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按顺序讲.
1)大学按照培养目标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类
2)高考录取的时候由于学校太多信息量大,因此需要分批.一般来讲按照录取先后顺序依次分成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俗称一本或本一),本科第二批(俗称本二或二本),本科第三批,专科提前批,专科第一批(俗称专一),专科第二批.
3)每个批次由省里划定一个分数线,该批次的所有学校录取分数必须高于此线.并且一本的这个分数线一定高于二本,二本的这个分数线一定高于三本.一般情况是一本分数线先出,然后二本,但我没有充足证据反对爱薇小天使的说法.

以及虽然楼主没有问但有人提到了,就说一下吧.
常见谎言:
1)一本和重点大学、211大学的关系:80%~90%的211大学是一本,但没有必然关系,重点大学含义不明,有些人喜欢把一本称作重点大学,但无官方认可;
2)一本一定比二本好?否.
3)一本一定比二本分数高?对学校来讲否.
4)一个学校是否一定属于一二三本的某一个?准确点说,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在某一个省份要么是一本要么是二本要么是三本,但是超出这个限制,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可能在不同省份批次不同,一个学校的各种专业在同一个省份可能有多个批次
5)批次与公办民办的关系:就目前来看,民办学校一定不是一本(没有制度强制,可能明年就有民办一本了也没准),除此之外毫无关系

山西一本分数线(六):

有哪本英语初中语法比较全面的推荐推荐..推荐一本比较全面的初中英语语法书..最好是北京的其他也可以

推荐你两本吧
一本是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薄冰初中英语语法详解》,我们同学几乎人手一本
另一本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解题决策》,这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推荐给我们的
这两本语法书都挺好的,只是《解题决策》贵些.

山西一本分数线(七):

等位分是什么?

等位分是一种经过换算后的用来评测考生高考成绩的分数.等位分只是供考生和家长报考时用来参考的一种成绩水平评测分数,并不影响高考成绩.
“等位分数线”根据不同的录取批次可分别称为“
等位一本线
等位二本线
等位三本线
等位专科线
现以“等位一本线”为例简介如下:
等位一本线”是按照某年度一本线所对应的位次(通常取最近的年度,如2014年使用2013年一本线对应的位次),查取以往各年度所对应的分数,将其作为那个年度的“等位一本线”.
一本院校录取分数与等位一本线之差叫做“等位录取线差”.等位录取线差比实际录取线差更有参考价值.2014年的院校参考报考位次(线差)排序表均按照与2013年等位的“等位分数线差”进行了分析处理.
2014年的“等位分数线”需要考生在省招办公布分段表后自己查取.查取方法很简单:例如,由于2013年度湖北文史类一本线531分所对应的全省位次是6896,那么,在《2014年湖北高考一分一段统计表》中查取文史类689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等位一本线”.若689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是540分,在《排序表》中查得武汉大学的参考报考线差为56分,则报考武汉大学应在596分(540+56)以上;若6896位次所对应的分数是530分,则报考武汉大学应在586分(530+56)以上.其他院校其他批次其他省份同理,您可根据2013年批次线对应的位次在《2014年湖北高考一分一段统计表》中自行查取“等位分数线”填入表3备用.

山西一本分数线(八):

谁能推荐一本讲解清晰明了的初中英语语法书,山西的

干吗非得要山西的
要初中英语语法书的话,薄冰的就很不错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55128/

推荐访问:2018山西一本分数线 山西一本分数线预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