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03-10 14:16: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余光中《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4.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5.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抒发爱国之情的。

6.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7. 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答案:

1.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点此查看初中现代诗阅读答案(本文答案在第4页)„6.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起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7.这些意象,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意对即可)

第二篇:《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乡愁》说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余光中的《乡愁》。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为具体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的。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起到了铺垫作用。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二、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初一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

课题:余光中《乡愁》

(一) 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感受作者博大的爱国情怀。

2、 过程方法:初一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

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我将本课程的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学习诗歌的一些基本技巧以及体会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对诗歌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的体验。第二个部分重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现代诗人的才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3、 情感价值:通过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让学生体会作者博大的爱国情怀,以

及心忧天下的气魄,让学生意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习科学文化之余也要多多关注时事,长大后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一份力。

(二) 教学设想 :

第一,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教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了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一,让学生体会现代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美、情感美。第二,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深沉意蕴。第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对诗歌意象的准确理解,以及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第二,说教法。(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师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初一年级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认识。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

种方法:)

3、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互动探究法、对比法

第三,说教学用具,课时以及准备工作。

4、教学用具:使用多媒体工具

5、教学课时:1个课时

6、课前预习:朗读全诗,先对诗歌有个了解。试着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资料。找出其中的意象,试着揣摩其主题。

(三) 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在本课中,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情景导入:(2——3分钟)

(由上节课演示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我们告别了爱土地爱得深沉的“悲哀的诗人”,今天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位具有同样爱国情怀的诗人。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乡愁》。(用多媒体播放流行歌曲水木年华《在他乡》,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2、整体感知:通过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祖国的长期分裂,亲人的隔海对望,对于一个生长于大路却定居于台湾的诗人来说,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与惆怅。全诗散发着浓浓的思念之情。 3、互动探究:(35分钟左右)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第一,考考历史知识: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点同学起来回答。第一次,1642年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占据台湾。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第三次,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蒋介石退居台湾。从此,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下面言归正传,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余光中。通过预习,有谁知道余光中的背景资料吗?学生自主介绍,相互交流,说出对于光中的初步认识。 老师适当补充其人其事。(关于时人的评价、诗人的情感世界等)。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情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着有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评价其高,如何龙在代序中说,香港一位学者称余为“文字的魔术师”。“他上乘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在绵长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已出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集子四十余本,成为当代文学的重镇,其文学影响,已跨越海峡两岸,诗风文采,为不少读者所赞赏。当我们翻阅那琳琅满目的佳作,沉浸于他那融汇中外,通变古今,颇具雄长之气;瑰丽多姿,变化多端,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文之中时,不能不惊叹他的文学成就之超卓……他的文学造诣以及文学地位是毋庸质疑的。接着是关于朗读环节。先让学生试着朗读,再听多媒体播放器的标准朗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情感的起伏变化等等。让学生从

感性层面理解全诗。第四,设置一些问题,分组进行探究。(1.找出诗中的意象。2、用什么来贯穿这些意象?3、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4、对主题的揣摩?)从而加深学生从理性层面对诗歌的理解。

4、小结课堂:(2——3分钟) 今天我们回顾了大陆与台湾的几次分合,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现代诗人——余光中,以他的著名诗篇《乡愁》感受了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对诗歌的基本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接着是分析了诗歌的意象、诗歌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主题的探讨。

5、迁移拓展:(2——3分钟)课下同学们试着朗读一下席慕容的《乡愁》,根据今天课堂上我们学习诗歌的基本技巧,意象的分析,把两者进行一个对比,觉得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6、教学反思: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通过《乡愁》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更重要是感情方面得到了升华,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四) 板书设计: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

乡愁

余光中

四、结束语:

各位同学,我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的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学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的探讨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三篇:《《乡愁》余光中(绝对实用课件)》

第四篇:《阅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有答案)》

阅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有答案)

阅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回答问题。(8分)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内容?(4分)

(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4分,每一点1分)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代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死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4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分)这些意象都是我乡愁的物化,是分离的见证。(2分)

阅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有答案)

第五篇:《《乡愁四韵 余光中》阅读答案

《乡愁四韵余光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余光中》阅读答案。此外,“瓢、张、片、朵”是四个单位很小的量词,如果说换成“湾、园、地、片”行不行?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 本文来自余光中》阅读答案文章《乡愁四韵 余光中》阅读答案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11147/

推荐访问:余光中《乡愁》原文 余光中《乡愁》赏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