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03-21 11:25:3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鉴赏》

诗歌鉴赏指津 安徽砀山职教中心(第三中学) 王本利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己知彼,了解命题方向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做好诗歌鉴赏题,首先必须分析考题的特点,了解命题者的选题意图,熟悉命题思路,做到心明眼亮,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方能成竹在胸,应对自如。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厚积薄发,重视平时积累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要做好诗歌鉴赏题,必须重视平时的积累,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多读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在此过程中细细体味、慢慢消化,为将来考试中可能遭遇的具体鉴赏对象提供更多的碰撞点和支持点。积累一些鉴赏古典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像如何界定某一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如何表述某一表达技巧的特定效果,还有意象的使用,意境的创造等,这些都可以为将来考试时的文字组织提供支持。诗歌鉴赏常用的名词术语集萃: 1.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 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以动写静、映衬对比、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联想和想象等。 3.重要主题:如爱国忧民、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蔑视权贵、怀才不遇、思乡怀友、相知相思、伤春悲秋、别恨离愁等。 4. 艺术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维的诗画一体、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 5.语言特色:如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等。 6.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互文、双关等。 三、借篷使风,利用已有信息 已有信息主要指诗词的标题信息、作者信息和诗后注释信息等。学会运用这些已知信息,鉴赏诗歌就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标题,一般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思想内容,对考生答题有一定的帮助或启示,如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作者,能向读者揭示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倾向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注释,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本为降低古诗阅读难度而设,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 例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

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这里的诗题、作者、注释都在积极为考生指路,好像在说:“由此入内!” 苏轼从政之道充满了荆棘,贬官黄州时,躬耕东坡,他自号东坡居士,也许就是因为这段“荦确”山路与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苏轼诗风旷达,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和旷达的人生志趣。联系这些内容,结合诗境解答此题就容易多了。 四、字斟句酌,注重答题规范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就是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以求重点明确,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相信只要有了丰富的积累,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技巧,诗歌鉴赏类题目定能迎刃而解。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rrrrrrrrrrrrrrrrrr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课堂教学 ──自学、指导、探究教学模式尝试 天津市红星中学 戴伟荣 【引言】 “自学、指导、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机制,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组织导学、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在一支悠扬的乐曲伴随中,教师走上了多媒体教室的讲台,教室前方大屏幕上醒目地显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

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写景抒情诗? (学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低着头不敢抬起,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有的同学充满期待的目光正注视着老师,希望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也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在座位上说着问题的答案。) (教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 生:写景抒情诗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诗歌。 师:同学的回答非常正确,请大家继续思考:写景抒情诗的抒情手段和写作目的是什么? (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时一位高个子男生举起手来跃跃欲试。老师叫起了他的名字。) 生:写景抒情诗,顾名思义,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诗人写诗为的是抒发内心的感情。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加以归纳并提出新的问题。) 师:写景抒情诗,写景是手段,我们把诗歌中写景的句子称为景语,把诗歌要表达的感情称为情语。同学们请思考:我们怎样鉴赏一首写景抒情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教师转身板书课题) (同学们若有所悟) 二、学生研讨 师:我们先看大屏幕,这里有一首韩愈的写景抒情诗《春雪》。同学们试着自己鉴赏这首诗歌,可以互相讨论,一会儿我请同学为大家作鉴赏示范。 (教师打开音响设备,播放了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创设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鉴赏之前学生已经受到陶冶,得到了美的熏陶。) (屏幕显示)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听完朗读之后,同学们在座位上小声议论着。一位男生举手主动请求示范鉴赏。) 生甲: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诗中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生乙: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寒冷,天空中雪花飘飘。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说出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但不够全面,下面我们一起鉴赏这首诗。同学们要在鉴赏过程中学习鉴赏方法。 三、教师点拨 师:这首《春雪》是写景抒情诗,我们要想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情语,就要通过他的写景手段即景语去体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描写了哪些意象。 (同学们积极思考,跃跃欲试。教师叫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生:这首诗写的是春季之景,描写的景物有草芽、白雪。 师:诗人怎样描写这两个意象? 生:“草芽”二月才见到,“白雪”嫌弃春天来得晚,所以穿越庭院中的树幻化为会飞的花朵。 师:景语我们已经作了分析,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意象,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生:表达了诗人嫌春天来得晚,盼望春天

到来的急切心情。 师:怎样悟到的? 生:诗中写“白雪却嫌春色晚”其实是诗人的感受,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白雪,不直接写自己嫌春晚,让白雪有急切的心情,并且让白雪化作飞花,表达自己的盼春之情。 师: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来鉴赏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生甲:拟人的手法。写白雪有“嫌春晚”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 生乙:融情于景的手法,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白雪来写,将诗人自己的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师:我们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首诗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共同回顾这个过程,并且请一位同学来叙述一下。 四、探究方法 (学生在座位上小声议论起来,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生:先听录音朗读,然后找到诗中的景语,接着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艺术表现手法。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作板书记录。) (板书:读诗文—找景语—析词语—悟情感—赏技巧) (教师小结并布置训练内容) 师:以上同学的回答即归纳了写景抒情诗的五个鉴赏步骤。接下来,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鉴赏大屏幕显示的这三首诗──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贺知章的《咏柳》、李商隐的《柳》。我们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集中讨论一首,然后各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五、探究训练 (经过五分钟的讨论,各组推选代表发言。) 生A(第一组代表):我们组鉴赏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这首诗写的是春季之景,因为第一句提到“春色”。描写的意象有“春色”“花开”“莺语”,这些都是春天有代表性的事物,本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季之景,但作者却用“无赖”“造次”“丁宁”这些贬义的词语描写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烦恼之情,这种情感在诗歌的第一句已经给我们暗示──“客愁”。我们联系诗人一生的境遇,这里的“客”指诗人自己客居他乡,因颠沛流离而内心愁苦,春天到来,大自然的景色再美好,在诗人眼里却是那么造次絮烦。用反衬的手法更加突出了诗人的烦闷忧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生B(第二组代表):我们组鉴赏贺知章的《咏柳》,全诗四句描写的都是“柳”。这首诗描写春天的“柳”,春柳长出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写出了柳在春风吹拂中迷人的姿态。其中的“高”字写柳亭亭玉立;“垂”字写柳随风飘摆的姿态;“裁”字和下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相关联,将“春风”形象化的描绘出来,显现出大自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柳及春天的喜爱之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春风人格化,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C(第三组代表):我们组鉴赏李商隐的《柳》,这首诗四句都是写景,描写的对象是“柳”。前两句写春柳,第一句“东风”和第二句“断肠天”暗示给我们这是春季之柳;后两句写秋柳,因为第三句“清秋”暗示给我们这是秋季之柳。“逐”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春柳生动可爱,生机勃勃;“拂”字形象描写柳枝同舞女一起翩翩起舞的场面,产生一种动态美感。秋柳“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被斜阳映照着,秋蝉在树上哀鸣。诗人面对眼前的秋柳想到昔日春柳的活泼可爱,触发了诗人对秋柳的悲叹之情。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秋柳的悲叹之情。 师:这首诗仅仅表现作者对柳的悲叹吗?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向更深层次挖掘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生:不仅是对秋柳的悲叹,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师:这首诗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句句是情;句句是物,又句句写人。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不能只停留于字面。 师:我们将两首写柳的诗进行比较,这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诗歌的意境也就不同。尽管都是写柳,但其运用不同的景语,表达不同的情语,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记住“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师通过大屏幕显示布置作业:鉴赏杜甫的《日暮》和《客至》。) 思考: 诗歌鉴赏是会考和高考的考点,也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难点。学生鉴赏诗歌往往不知从哪入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到鉴赏切入点,使学生在鉴赏中学会方法,并且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第二篇:《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二〇一三年联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四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人民qí福,再大的地震,震不倒万里长城,再大的灾难压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心手相连,血mài相通,让我们xié起手来同舟共济,重建家园。四川雄起,伟大的中国jué起! ——摘自“新浪微博”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一项是(2分) ( ) A.什么是快乐?教材列举了三种意见:一是清闲,二是创造,三是享受。 B.人民日报批某些“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指出革命题材不能太娱乐。 C.“现在生产的是什么产品?这个药是用来做什么的?”胡主席问道。

D.2013年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 ) A.最近,有不少日本人把户口迁移到了钓鱼岛,妄图把钓鱼岛从中国分裂出去,这真是自欺欺人。

B.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C.我市部署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⑴—⑷每题1分,第⑸题4分) ⑴______________,计不旋踵。 ⑵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野芳发而幽香,

⑸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5、名著阅读:(6分)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1) 《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2分)

(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著名章节,请借助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简要说出“调芭蕉扇”中,孙悟空智取芭蕉扇,采取的两个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偷梁换柱”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例如《西游记》第25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时,因悟空打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被吊在了柱子上,后来悟空用木柱换下了师徒四人而逃走,就采用这个计策。你能再简要列举运用这一计策的故事情节来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某班级学生举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某一小组的成员就H7N9禽流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他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

材料一: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材料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提示称,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为预防感染,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喝生水。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有些同学谈H7N9禽流感色变,整日忧心忡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该如何劝说他们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很多饭店里,禽鸟已经销声匿迹,可等H7N9禽流感过去,食用禽鸟的现象又会死灰复燃,你能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保护野生禽鸟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7、⑴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 (1分)

⑵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完成8-11题。(共14分)

徐文长传(节选)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其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8.文言词语解释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大试辄.不利 ( ) 胡公皆许.之 ( ) 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 ) ④了无忌惮 ( ) ⑵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总督胡梅林公知之

A、 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陈涉世家》)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9.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2分) 而 文 长 以 部 下 一 诸 生 傲 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11.结合具体内容,请简析徐文长的性格特点。(2分)

(三)阅读《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在巨大的天灾背后,很多人疑问为什么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难?之前有一种说法是“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那么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

找一张中国地图,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结构。西部多山区,中间是盆地——这可能是我们对这个“天府之国”最为直观的印象。把视角切回到四川历来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如果将震中所在的位置投影在地图中,大致能发现——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大致都排在西部的山区里,而且似乎平行于山区——盆地的交界线而呈线性分布。至于盆地中央,虽然会遭到地震的影响,但很少是直接的震中区域。

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投图步骤,可得出第一步推论:四川的地震,与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着相关性。这条俗称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它是一条贯穿岩石圈的巨型地壳断裂系统,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宽达70公里。于是,科学家们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中岩石的应力场发现,有一股强大的应力撕裂了它,而这股应力,则来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阶的地域——青藏高原。

应力场分析表明挤压应力来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提供了巨的应力场,持续不断地压迫它东部边缘的四川盆地,以至于在前锋形成这么巨大的断裂系统。根本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正面碰撞。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相撞堆出一个巨大的土堆,放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势——喜马拉雅山系与青藏高原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多发的地震,就是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

龙门山是山区与盆地两个地质体的接触带,由于对刚性客体来说,默认其力作用在两者交界的边缘,因此,山与盆接触的前锋带,便成为了应力场释放其机械力的集中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便多发了起来。

(摘自新浪微博,有删改)12.文中画线句中的“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问题:为何四川多发地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强震为何再袭四川?”为题,有何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4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张秀芝《27瓶黄泥咸鸭蛋》,完成19—22题。(20分)

①我当了20多年的狱警,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各式各样前来探监的人,他们给服刑人员带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而给我留下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叫“李大山”的服刑人员的母亲带给儿子的礼物——27瓶黄泥咸鸭蛋。

②这件事发生在20年前的一个初夏,一天,我正在监狱大门口值班,迎面走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肩上还挑着两个黑漆漆农村泡菜用的那种陶瓷坛子。老人对我说,她是来看儿子的,两个坛子里全是用黄泥腌制的咸鸭蛋——“大山平时在家时最爱吃的!”

③我知道李大山,他是因为工地上的老板拖欠自己工资,一怒之下,将对方砍成了重伤,结果被判入狱4年。服刑期间的他,情绪一直不稳定,非常不好管理。

④按照规定,探监时给服刑人员送点东西完全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两个坛子送进去却很有难度。因为根据要求,所有送到服刑人员手上的东西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像坛坛罐罐这类东西,极易被服刑人员改造成锋利的凶器,藏在身上惹事,因此是不允许被送入的。“奶奶,按照管理规定,这两个坛子是不能送到你儿子的手中的。”我无奈地对老人说道。听我这么一说,老人一下子瘫在地上:“干部同志,求求你一定让我把这些咸鸭蛋带给大山,他吃了就一定会好好改造的。”

⑤然后,老人便开始向我讲诉了这两坛咸鸭蛋的来之不易——得知儿子被判入狱后,住下乡下的她,并计划着要去数百公里之外的监狱去探望儿子。因为儿子最爱吃自己腌的黄泥咸鸭蛋,她决定带些过去。但是,之前她辛苦攒下的钱,全拿去赔偿医药费了,已经身无分文了。为了凑足路上的盘缠,60多岁的她在深秋的冷风冷雨里,赤脚赤手地下到藕田里,帮人扒藕,整整扒了一个月„„之后,她开始上山去寻找最好的黄泥,好用它们腌制出最美味的咸鸭蛋。做完了这一切,在第二年的初春里,她上路了,肩上挑着两个陶瓷坛子——里面存放着七八十个咸鸭蛋,外加好几斤重的潮湿黄泥巴。她舍不得花钱坐车,决定一路走到儿子那去。她算好了日子,走到监狱大约需要花半个多月的时间,等走到儿子那里,鸭蛋正好..完全入味腌好了,到那时儿子就可以直接吃了„„

⑥听完了老人的这番讲述后,我就更加犯难了,只好请示上级,上级听后也很感动,给出的答复是:“让她换个其他的东西来盛放咸鸭蛋,比如,软性的空塑料饮料瓶之类的。”老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又来了精神,连忙说:“我这就去找!”然后便迅速地挑起两个坛子,兴奋地一步步地走开了。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⑦再次见到老人,是在一个多星期后,这次她带来的是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每个里面都装着好几个用黄泥包裹的咸鸭蛋!原来,10多年前的当时,空塑料饮料瓶还远不像今天这般随处可见,因为当时喝饮料的本来就少,再加上监狱地处偏僻,更是难道能看到别

人丢弃的空饮料瓶。为此,老人一直走到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好在那里的垃圾堆里寻找,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这27个瓶子集齐,装上坛子里的所有咸鸭蛋。

⑧当李大山看到母亲摆放在桌上上的27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饮料瓶时,并听完我的讲诉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扑通跪了下来,朝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大声哭喊道:“娘,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

⑨老人临走时让我对她的儿子带句话:“好好改造,明年,妈还会来送黄泥咸鸭蛋。”

节选自2012年第34期 《环球人物》

18.根据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4分)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⑴请你说出你对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正好”的理解。(3分)

⑵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⑥中的划线句子。(3分)

20.文中作者多处提到“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有何作用?(4分)

21.本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父母,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的父母之爱。(6分)

【链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三、作文(60分)

22.请以“走过风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

1、祈 脉 携 崛(4分) 2.B(2分) 3.C(2分)

4.⑴义无反顾 ⑵无边落木萧萧下 ⑶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⑷佳木秀而繁阴 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⑴—⑷每题1分,第⑸题4分)

5.(1)斯威夫特 慧骃(2分,字写错不给分) (2)①向灵吉菩萨借得“定风丹”。②变成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2分)

(3)示例:在车迟国与国师斗法“隔板猜物”时孙悟空将一套宫衣变成一口破钟,将道士变成和尚。(2分,答案扣住“偷梁换柱”,体现“以物换物”或“物人互换”。) 6、(1)其症状类似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相似症状的要加以筛查;H7N9禽流感的预防药远离禽类,要吃烧熟煮透的禽类产品。(2分,一点1分)

(2)示范答案:某某同学,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远离禽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能力,就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所以我们不必担忧恐慌,你说呢?(4分,称呼1分,劝说内容2分,表达1分。)

(3)示范答案:鸟是大地的精灵,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请珍爱它们。(2分,内容符合主题1分,修辞1分) (一)古诗鉴赏

7、⑴花开,莺啼(共1分)

⑵以乐景写哀情(1分)。因为“客愁”,所以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2分)。 ⑶客居他乡的惆怅、忧愁。(2分) (二)课外文言文

8.⑴辄:就,总是。许:答应,同意。蛇:像蛇一样 ④ 了:完全 (共4分) ⑵ C (2分)

9.而 /文 长/ 以 部 下 一 诸 生 傲 之 (2分)

10.(1)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葛布乌巾”)(2分) (2)所以写了这篇《捕蛇者说》,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之说”“俟”“焉”)(2分)

11.在总督府“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表现了徐文长豪放不羁的性格提点。“纵谈天下事”可见徐文长才华横溢,深得胡总督赏识。(2分,一点1分)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三)说明文

12.不能,“大致”表估计、推测,并不完全肯定(1分)。用了“大致”表明这些地震发生的地点,差不多排在西部的山区里,但并不完全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排在西部的山区”,太绝对化,和事实不符(1分)。 13.四川西部正处于著名的龙门山大断裂带(2分) 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便构成惨烈的地震(2分)。

14.采用设问句(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强震再袭四川的原因(1分)。 (四)议论文

15.人不炼,不成器(或: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3分)

16.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

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这一道理(1分)。

17.放在④⑤段之间。(1分)(理由)要点:从内容上说,文段开头一句“要求世界和谐”

上承第④段的“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接着,文段由世界和谐谈到治国、齐家、个人修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而修身的重要又是第⑤段论述的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放在④⑤段之间最合适。(3分) (五)散文

18、补充交代李大山入狱的原因,以及他的不好管理(2分),为下文他母亲送咸鸭蛋意义深远做铺垫(2分)。

19、⑴“正好”写出母亲算好了日子腌鸭蛋(1分),突出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让儿子可以直接吃腌好的鸭蛋(2分)。

⑵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1分),刻画出老人得知可以送鸭蛋给儿子时的兴奋激动(1分),充分表现出对儿子的爱(1分)。 20、点题(1分);强调了这些塑料瓶来之不易(1分),表现了母亲为了给儿子送咸鸭蛋的执着,突出了母亲希望用母爱来唤醒儿子,让他迷途知返(2分,只答出“母爱”给1分)。 21、《背影》中父亲笑谈生死,忍受病痛的折磨,却不愿在儿子面前表露,怕儿子担心,还时时惦记儿子(2分);文章中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历尽千辛万苦弄黄泥咸鸭蛋送给儿子,用她的行动感化儿子(2分);面临中考在生活上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父亲对我们学习上严厉的要求都体现了父母浓浓的爱(2分)。(每点2分,第三点联系实际谈父母之爱,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杜甫课外诗歌赏析答案》

杜甫课外诗歌赏析答案

杜甫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泊岳阳城下》译文:

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

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

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

要往南方去还不能够预计(具体的时机和方法),若能像北溟的鲲鱼那般有变化为鹏鸟的能耐那有多好

答案1、描写了一幅风吹浪翻,飞雪纷纷的凄凉画面。(1分)由冷风、江浪、飞雪和寒灯构成。(1分)

2、作者虽然身处逆境无法前行,但心中的雄才大略却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激励着他,这种感情深厚博大。(2分)在表达这种感情时,承转顿挫:开篇写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山城有百层之高,起笔豪迈;接下来写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由豪迈转为伤感;然后写自己临危弥坚,不弃不馁,又转为豪迈;最后以鲲鹏自喻,将感情推向最高潮。(3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米粒似的杨花飘落下来,仿佛在乡村小路上铺了一层白毡,像一叠叠铜钱船的荷花,点缀着碧绿的小溪。竹笋丛中的小野鸡旁若无人地溜达着,而沙洲上的小鸭子正倚在鸭妈妈的怀里安睡。

答案;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 《宿江边阁》

暮色从山径之间漫延开来,江边阁位于这水门之上。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边,就像栖宿在那儿似的。江上波涛腾涌,一轮明月映照水中,月影好像在不停翻滚。飞翔追逐的鹳鸟与水鹤,此时也安睡了,没有一点声响。高山深谷之中,豺狼出来觅食,相互争夺,发出阵阵凄厉的嗥声。不能入睡,因为担忧战乱,没有能力扭转乾坤。

答案1、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2、 “宿”字,活化了深夜山间薄云停驻的情态,“翻”字,荡开无穷的韵味,既写出了大江日夜奔流的气势,又烘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难平的心绪,构成幽渺的艺术境界。

3、 抒发了诗人关心时局、忧国忧民的情怀。

《旅夜书怀》

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江面上。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壮志未酬,最后却因文章而扬名,我仕途坎坷,最后也因年老多病而放弃。我这一生四处漂泊和什么相似呢?就像那天地间形单影只的沙鸥啊。

答案1、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

2、这是一副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凄清之情和漂泊无依的身世之悲。

二、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嫩荷像青钱在水面上层层叠叠,点缀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景物活了起来。

第四篇:《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本诗可看为山水田园诗,注意从诗歌的意象入手,从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作者的情感。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文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阅读答案出自

第五篇:《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唐)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①造次:鲁莽,轻率。

(1)本诗的诗眼是 (2分)

(2)这首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仇兆鳌评论此诗说:“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仇兆鳌的评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中的“客愁”是诗眼。答“愁”也可。

(2)由“客愁”可以感受到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虽然生活暂得安宁,但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这是诗人“失意”之处。(2分)第二句中,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扰人心绪!三四两句继续写春色的“深造次”:匆急地催遣花开,命令莺啼频频。【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3分)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1分)

【评分要点】考生应紧扣“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中的“失意”“春色”“无赖”三个词语,联系诗句的具体内容详细解析和作答,还要求能指出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解析“失意”,解析“春色”,“无赖”5分,表达手法和效果1分。(大意如此即可。)

赏析:

《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文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39541/

推荐访问: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