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桥的诗句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8-07-05 11: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1) [写桥的诗句]写桥的诗句:天净沙·秋思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写桥的诗句:天净沙·秋思,更多写桥的诗句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天净沙 秋思》  年代: 元 作者: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品赏析  [写作背景]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半辈子切入,表现了“秋思”。而此情此景应该就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境况。  [注解]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古道:古老荒凉的小道。  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游子。  天涯:天边,这里指异乡。  [译文]缠绕枯藤的老树上,黄昏时栖息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  【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子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和显示主题的,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

(2) [写桥的诗句]写桥的诗句: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写桥的诗句: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更多写桥的诗句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巽公院五咏·苦竹桥》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原文  危桥②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③箨分苦节,轻筠④抱虚心。  俯瞰⑤涓涓流,仰聆⑥萧萧吟。  差池⑦下烟日,嘲哳鸣⑧山禽。  谅⑨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注释  ①苦竹:竹的一种。杆矮小,节较其它竹为长,四月中生笋,味苦。  ②危桥:高桥。属:连接。幽径:幽深的小路。  ③迸:裂,开。箨(tuò):竹笋上一层一层的皮,即笋壳。  ④ 筠(yún):竹皮。虚心:空心。  ⑤瞰(kàn):望,俯视,向下看。  ⑥聆:听。吟:成调的声音。  ⑦差池:参差不齐。《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⑧嘲口哲(zhāo zhā):亦作“嘲哳”、“啁哳”,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⑨谅:料想,实在。要津:重要的渡口,隐喻重要的职位。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译文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  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赏析  本诗更象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第二层写桥上观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边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满了生机。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象鸟一样自由飞翔,投入她的怀抱,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子厚集》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2

(3) [写桥的诗句]写桥的诗句: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写桥的诗句: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更多写桥的诗句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原文  来时杨柳东桥路,  曲中暗有相期处。  明月好因缘,  欲圆还未圆。  却寻芳草去,  画扇遮微雨。  飞絮莫无情,  闲花应笑人。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赏析  花未全开月未圆,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待得月圆花开,就该转向残缺和凋谢了。此词所写“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正是这样的美好时刻,而最能感知此中美好的,则当是初恋中的少女。小晏这首词描写的正是一位初恋少女的幸福感受和甜蜜心情。她傍绿杨、踏芳草,过小桥、穿曲径,偷偷地准时赴约;她向欲圆未圆的明月暗自祝祷,希冀着美好的姻缘;她还嘱咐飞絮,叫它不要无情;她更向闲花讨饶,叫它不要笑话自己。词人调动了如此众多的三春景物,都是用作陪衬,从而把初恋少女那种特有的心情和感受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来,做到情景交融,小晏又使出了这么一番招数。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作者简介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婉丽。有《小山词》一卷。
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779979/

推荐访问:关于写桥的诗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