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04-19 11:12: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雨》陈与义 赏析》

《雨》陈与义 赏析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译文】

连续十日的潇潇细雨,稳当地送走了那炎炎夏日。闲居在京的我看到那南飞的燕子,不觉感叹又过了一年,回首往事,恍如一梦。梧桐树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已面目而非。那滴落在身上的秋雨冰凉透骨,我不禁想到自己家徒四壁,本想到京城干一番事业,却事与愿违。在这个繁华的京城,群居着众多高官,他们居高位而无所作为,谁会注意我这个流寓异乡的异客?独立在秋风中,任无情的秋风地吹动着我的衣角。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徽宗政和年间上舍及第。宋室南渡,官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绍兴七年(1137),拜参知政事。有《无住词》一卷。其为江西诗派之“三宗”之一。其词不多,但“首首可传,不能以篇帙之少而废之”。(《四库全书总目〈无住词〉提要》)这首诗作于政和八(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分)

[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飞,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答出两句意思的,给2分;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

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意思答对即可。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案] 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如答同意,并能答出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的,给2分;答出是通过人、物的感受来写雨的,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1.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潇潇:小雨貌。 稳:稳当,稳步。 祝融:火神,代指夏季

直译:连续十天的绵绵秋雨,稳步把夏天送走了。

2.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经年:一年。

直译:燕子南飞后未来一年都只能拥有梦幻了,(因为)梧桐经过这场连绵秋雨昨天傍晚已经和先前不一样了。

3.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凉:指秋雨驱赶夏天炎热后所带来的凉爽。 恩:恩惠。 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违:违背。

直译:天气一凉爽这恩惠真是到了骨子里,但是家徒四壁使很多事情违背心意。

4.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衮衮: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西风:秋风。 客:闲居京城的诗人自指。

l 直译:在这拥有众多无所事事的官吏的京城里,阵阵寒冷的秋风吹动着我这寓居京城等待授职的游子的衣服。

第二篇:《陈与义《寻诗两绝句》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二、注释

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三、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四、赏析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一阵清风吹过,诗人的袍袖被风吹得鼓了起来,这满袖的清风,不正是诗人的诗思最好的凭借吗?

第二首绝句中,作者强调了美酒的作用。他说,我就爱喝点酒,拿着葫芦瓢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笑我。“侬”,是“我”的自称。酒这个东西,在忧愁之时,能让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轻忽。大抵诗思愁郁之时,智慧否塞,难有新意,不如以酒浇愁,先大醉一场,待到从醉中醒来,头脑分外清明,推门出去,找寻那逝去的诗思,抬头兀地看见满院的乔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现出各种峥嵘的姿态。此时物与情会,景与境偕,诗思的泉涌,也正在这明月下、树影间。古诗百科独家首发

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创作灵感的来临,有时确实需要外物的引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陈与义在这两首绝句中描写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的色彩,亦可见出作者倜傥佻达的个性。

五、练习题

1“园花经雨百般红。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六、参考答案

1、①艳丽②清幽

诗言志词抒情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焉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

第三篇:《诗歌鉴赏答案》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

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

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

春风”,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考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答案: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

一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注意第二联的字

面意义,又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前后勾连,全面理解,切忌孤立作答,

望文生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

【赏析】首联诗人从自身写起:早春二月,冰雪初融,春寒料峭,寓居苕溪畔

的诗人顿生怀友、访友之情,于是沿着绿意初起的苕溪向东而行,踏上访友之

途。颔联对仗工稳而富有新意,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人一物,一情一景,意象奇特,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从内容上看,既是对

两位友人生活情趣的概括,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境况的写照——在读诗、吟诗、

作诗的生活中安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杏花春雨又送来春天的消息。第三联写

禅伯(智老)多病,儒先(天经)固穷,赞颂友人安于贫贱、甘于淡泊的节操,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尾联回忆昔日寻访友人时的情景,“轻舟”“纶巾鹤氅”

“试春风”等词语,凸现出三位诗人生气勃发、春风得意的豪迈景象,与前面

的“多病”“ 固穷”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忆”字,暗含了诗人的诸多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当年意气风发的友人而今却“穷”“病”加身。诗

人与友人的形象相互交融,二者互为生发,以见三人心灵之契合,友情之深挚。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绵密而不露痕迹,以冰雪初融的早春起笔,以初春时节“试春风”收束,照应巧妙,且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有荡气回肠之妙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

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

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

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

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

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

有什么客人来往。

寓意说他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

长出来肥膘。(更欲指人,没有贪污腐败,人为清廉)是为偿还高筑的债台,

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话是引自一个古典“《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

“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就跟我们说成语一样,应该并不是说他真的穷的连剑都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

搜刮民脂民膏,仅有学赋诗书满车。也只有学赋诗书满车!(不知道算不算说【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他胸怀大志,不过有点牵强。)边雪就可以让你找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他所处

的地方比较偏僻,徐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

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他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

每天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说明他还是住在灵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

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向往宁静以

致远,不理凡尘俗世,清远脱俗!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

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

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

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

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3分)

6.(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3分)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

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3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

【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 、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难度不大。

【试题答案】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军城早秋》阅读答案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军城早秋》阅读答案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①取次:任意,随意。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

家难归的感慨。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即事,写眼前的事情与情景。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③张罗地:指作者的闲居之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④宿鸟,黄昏时归巢的鸟。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首句中的“网”就用得生动传神, 请对 “网”字进行赏析。(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9、诗歌鉴赏

(1)答案:“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1分),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生动、新奇(1分),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绪。(1分)

(2)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2分)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残花败景,这些凄凉冷清的景色衬托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忧愁(1分);三、四两句叙事兼抒情,着力写作者门前冷落。 “车尘不到”表明世人趋炎附势,疏远作者;“宿鸟”反托出作者闲居之地的冷寂,。“自掩门”传达出诗人的生活空虚无聊,从中可看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1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第四篇:《真题:诗歌赏析专题)教师版》

山东省2005-2012年8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赏析专题

1.2015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翰(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静。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翰,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①“湿”字,打湿之意,描写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凝重的心情。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艨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用典,以景结情。①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渴望收复失地,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以景结情,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2.2014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试题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 “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 “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②①

Yiwen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3..2013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1)(4分)

〘答案〙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流动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的姿态。

〘解析〙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展开回答。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2)(4分)

〘答案〙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赏,但举头望天,将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却因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不免产生思乡怀亲之愁,所以“不眠”。

〘解析〙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因此比较好找,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做以分析说明。

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 4..(2012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天刚破晓,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天已黑,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

5..(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说出这个句子在诗中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③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写了山泉美妙的声音与奇异的色彩,在结构上与上面的描写形成抑扬关系,也为下文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诗前六句写景,描写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追求。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附赏析:

唐代诗人储光羲,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丝生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澄清,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冷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

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然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

【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6..(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②①

7.(2009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正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1)要从前两句是写舟行所见的水容天色入手,分析出景中所含的孤寂之情,进而分析写景对抒情的烘托作用。

(2)诗人情感的变化可从三、四两句所描绘的图景的变化来分析。此处图景色彩鲜丽,起到反衬作用。再从重要词语“正是”“谁家”这些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分析。

Yiwen 南陵的江水,满满地、慢悠悠地流荡,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见哪家的女子独倚在临江的楼窗?

8..2008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案〙

(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也可答“动作描写”)。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解析〙落花铺满了园中小径,春水溢满了池塘。细雨霏霏,时停时下,乍晴乍阴。杏园里春残花谢只有杜鹃鸟的声声哀啼,好像在无可奈何地慨叹春天已经归去了。

杨柳那边,她独自登上了画楼,手捻着花枝,倚靠在栏杆上。对着这引人愁思的暮春之景,她默默无语,仍掉了手中的花儿,抬头静静地凝望着斜阳,她这满心的对春光的一往情深,对美好年华的无限眷恋之情,又有谁知晓呢?②9.(2007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②①

行至居庸关时还能听

到杜鹃的啼叫,黄昏时分在溪水旁饮马.通过关隘之后,在那千山之外,却已是雨雪纷飞了.回望关内,西边和榆林也只隔了几座山峰而已.

10.2006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第五篇:《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

全国卷1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全国卷2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北京卷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②③①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上海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14.(1分)津亭

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

【注】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④那,怎,何。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⑥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⑧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⑨佳处,一作“佳气”。⑩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简析】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①②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天津卷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1)轻微、新鲜、清爽等(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重庆卷

鹧鸪天 酬孝峙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 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

②③①

12.(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轫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浙江卷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 ”一脉相承。(2分)

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

21.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2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江苏卷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醉 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⑪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评点】这题有点难,一是“太古”给人以“静”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二是由于不知道“太古”之有“静”意,当然就不知道此句是拿“太古”来写“山”之“静”的。所以此题没有从考生的实际出发。

⑫“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评点】这道题是简单而适合考生的,只要稍微体会一下,考生应该能体会出其中的意绪。 ⑬《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评点】所给答案有点答非所问——不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答的:“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不是从“山”“馀花”“好鸟”等这些闲适悠远的意象中得来,显然与题目所问有些出入。应该这么作答:醉于馀花、眠于好鸟之鸣中、不问世事、竹席醉眠、不闻世味、提笔忘言,表面则是悠闲恬淡,实则含有对世事的耿耿于怀、终不能忘的强烈意绪,其愈说闲淡,愈见其对世事的牵挂、谪居的怨愤。

广东卷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参考答案: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第六篇:《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8、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9、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诗句分析

潇潇秋雨、西风吹衣,燕子南归、梧桐叶落,家徒四壁、京城繁华,秋心归依、游子思乡。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燕子南归勾起归家之思,梧桐叶落兴起失志之慨。冷冷的秋风吹动远在异乡的人的衣衫,亦吹动了客居之人的思绪。不禁感觉秋风无比的凉,“一凉恩到骨”即一股凉凉的秋风恩入骨髓,身心俱冷,本在繁华京城却是闲居之人。怎能不升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伤和悲慨呢?

陈与义的咏雨诗作

陈与义是宋代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陈与义的诗歌中不仅关于“雨”的篇什多,而且颇有情趣。

陈与义的作品大致以靖康元年(1126)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一个是北宋时期,大多数是抒写平时的闲情逸致。从青年时期开始,陈与义就显示出其独特的诗人气质。他用他那敏锐的双眼观察着自然风物一丝一毫的变化,单纯而天真地对大自然发出心灵的歌唱。

陈与义还写了数量众多的咏物诗作,水墨梅外,曼佗罗、荼蘼、腊梅、菊花、海棠等都一一被诗人驱遣于笔端。而在陈与义这众多的山水咏物诗中,”雨”这一意象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子。正是”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之二)雨是一个布置场景、调节气氛的高手。在它的授意下,平凡的景物都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这些平素里看惯了的山川和日常熟稔的花草一经雨的调教下,顿时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诗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要下雨,诗人休日里也要早起,半夜中也要聆听。

2.雨,仕旅生涯的缩影

南渡之前,陈与义的生活比较安定,由于仕宦家庭的熏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同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热衷于功名。(“少年争名翰墨场。”《感怀》)但是自他于一三年在太学上舍及第之后,却并未受到重用,只被授予了文林郎、开德府教授、辟雍录等几任小官。虽曾因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而被擢为太学博士,但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遭到了贬黜。在这段偃蹇的岁月里,陈与义不满于朝廷对自己的冷遇,也厌倦了案牍的劳累,并且发出了”为官不救饥”(《年华》)的感慨。【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文章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出自

在陈与义早期的薄宦生涯中曾经有过一段 本文来自

二、后期创作

1.忧国的情思

靖康年中,无论是家国的政治生活还是诗人的小天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人的铁骑所向披靡,而赵宋王朝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倾亡的危险。人们纷纷从中原逃往江南。诗人陈与义亲历了这场巨变,他自己也五载飘零,从陈留展转逃到湖湘。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了大家与小家那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他跳出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视野渐宽,不再停留于个人的浅吟低唱。而是以家国社稷的沧桑兴亡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诗风也为之一变,由早年的清新流丽变为慷慨苍劲。南渡以后,诗人在逃难过程中所作的第一首诗是《发商水道中》,诗人这样写道:”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诗。”相同的人生经历使陈与义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真谛–杜诗不仅仅是后世诗人规范格律的样本,其深厚的诗歌内容更是诗人们学习的典范。诗人感叹道:”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避虏入南山》)诗人学习杜诗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陈与义学杜诗就在晚年能得杜诗的慷慨激越,悲壮沉郁。”作为诗人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的”雨诗”,这一时期也是佳作频出,显示了与前期创作迥然相异的特点。

2.雨,中兴的号角

在陈与义后期众多寓有寄托的雨诗当中,有一诗显得特别显眼,这就是《雷雨行》。这首歌行体诗作写于建炎四年,当时金人引兵北去,宋王朝得到了暂时喘息的机会,宋高宗为了凝聚人心宣布大赦,诗人陈与义听到了这个消息,兴奋之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

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禹巡会稽不到海,未省驾舶观民风。定知谏诤有张猛,不可危急无高共。自古美恶周必复,犬羊汝奠穷妖凶。吉语四奏元气通,德音夜发春改容。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沾其胸。臣少忧国今成翁,欲起荷戟伤疲癃。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刘琨祖逖未足雄,晏球一战腥臊空。【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阅读答案

陈与义闻赦写出《雷雨行》的当年五月就受到了朝廷的征召。到了秋天,陈与义接受诏书,从湖南,经广东,由海路于第二年的夏天来到了宋高宗当时的行在浙江会稽,被任命为兵部员外郎。陈与义觉得自己的一腔报国之心有了用武之地,受命之初就上书请求遣使往河南省视诸陵并抚问前军将士。但是没过多久陈与义就发现高宗并无进取之心而只求偏安于东南一隅,在迁都杭州之后更是整日沉醉于歌舞之中。面对冷酷的现实,陈与义倍感失望,”长期惊心胆战的逃亡生涯,使陈与义向往自由无羁的生活,表现对官场对尘世的厌倦,对清闲自由生活的倾慕和向往。”再加上长年多病,无奈之下,陈与义只好又重新走向自然,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是退入僧舍,与高僧们对茶谈心。其实到了晚年,由于公务的繁重,陈与义已很少作诗,即使写诗也都是些消遣闲适之作。(白敦仁《陈与义年谱》,陈与义晚年绍兴三年和绍兴四年都没有写诗。)此时的雨在诗人眼中已褪去了忧愁的色彩,变的玲珑剔透,成了诗人公务之余的赏玩之物。

综观诗人陈与义的一生,他的喜,他的悲,他的失意,他的显达,他的满腔报国之心,他的心忧国事之情无不体现在他同时期所写作的雨诗当中。诗人所写的雨诗总是与特定的人生经历有关,南渡之前集中体现了仕宦生活的苦闷,南渡之后诗人跳出了个人生活的狭隘,所作的雨诗就更多的反映对国事的忧虑了。因此,雨在陈与义的诗作中就显得形象丰富,寓意深远。以上所提出的几类意象,不过是其诗作创作不同阶段中的几类典型意象。若只就诗人的某一篇雨诗来谈其意象就又必须就诗论诗,而不可一概而论了。

第七篇:《《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

《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

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5分)

9、“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文章《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出自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语表现出雨晴,如羽毛“犹湿”、 残雷等,只写鸟鹊、雷声不给分)

(2)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式来表现雨晴。

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微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雨晴 陈与义》阅读答案阅读答案(6分)(1)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的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3分)(2)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的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作者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3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87501/

推荐访问:观雨陈与义赏析 早行陈与义鉴赏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