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应用题

来源:格言大全 时间:2018-11-04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格言大全】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共8篇)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一):

小学一年级上册应用题、思考题、看图列试

49应用题.50列式计算,应用题.51判断题,应用题.快!要答案.1095487122某校四年级5个班级,每(长沙市实验小学) 71.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二):

一年级上册应用题

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6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2、小青两次画了9个 ,第一次画了5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8个,苹果有9个,梨子有多少个?
  4、学校要把20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10箱,还要送几箱?
  5、家有15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9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7、从车场开走9辆汽车,还剩5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8、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9、学校体育室有8个足球 ,又买来7个,现在有多少个?
  1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12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11.小明和小丽一共拍了35下,小丽拍了20下,小明拍了多少下?
  12.树上有20只小鸟,先飞走了7只,又飞走了6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
  13.蓝花:20盆 红花:45盆 黄花:8盆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蓝花比黄花多多少盆?
  (3)蓝花再添多少盆就和红花同样多了?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出来,列式计算.
  14.地球仪:32元 上衣:47元 书:8元
  (1)买一件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本书一共多少钱?
  (3)50元钱可以买到什么?还剩多少钱?
  15.给希望小学捐书.
  一班 二班 三班
  故事书 32本 27本 19本
  作文书 16本 23本 44本
  (1) 一班的故事书和二班的故事书一共多少本?
  (2) 三班的故事书比作文书多几本?
  (3) 一班的作文书比故事书少几本?
  (4)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三):

浅谈如何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求解答

面临这一难关,我在应用题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大胆尝试,其成效多得益于“七多”. 一、多看 多看即多观察.“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将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当老师在“灌输”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消极状态,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猜测从心理学角度看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跃的特点,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断,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与表现.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因为“这种思维活动不受任何有意识思维所必然具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从而就可能最为自由地去做出各种可能的组合.”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四、多想 其实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打开自己的脑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明白题意,已“知其然”,但学习数学并非仅此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一年级应用题分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应用题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减法应用题,让学生较透彻地理解并不难,只要教师细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为是“合并”还是“去掉”,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便顺理成章地解决了.此外,在解答第二册提问题、填条件、自编或改编应用题这些开放性题目时,应尽力激活学生的无意识思维,先理解给出的条件或问题的意思(熟悉具有现实意义的背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开放性的探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五、多动 这里所提到的多动是指学生的动手操作,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应借助孩子们的这种天性,让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想一想、议一议,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第一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增加学生操作活动的内容,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写道:“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观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虽然它后面所提及的内容字面上与应用题关系不大,但我在教学求两种事物的总数和求其中一种事物的数量的应用题(特别是文字应用题)时,让学生边听题边操作边理解,或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效果很好.这样就将具体的实物与抽象的文字联系起来,将学生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思维联系起来了,岂能无效?实际上这是学生从解图画应用题向不借助任何实物独立完成文字应用题的一种很好的过渡方式,大大降低了今后教学应用题和学习应用题的难度. 六、多练 多练即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解应用题的训练.“学以致用”一来可以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二来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学数学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练习中,教师要注意照顾全体,辅差培优,这样既可稳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做智力题等.让他们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轻松与快乐. 七、多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呢?我们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编一道这样的文字应用题:过春节了,爸爸买了一篮子又红又大的苹果共10个,给姥姥送去4个,还剩几个?这样似乎累赘,但很明显学生感觉到四个苹果是从篮子里拿出来的,拿出来即“去掉”,“去掉”就用减法,从10个里去掉4个,则用10减去4得6个.这比让学生说篮子外面和里面共有10个苹果,篮子外有4个,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列式计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学“小明要写9个字,已经写了6个,还要写几个?”这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就画9个田字格,在6个格子中写6个字,指着剩下的空田字格问学生“还要写几个”.写一个字就相当于去掉了(手势)一个格(因为这个格子写过了就不能再写了),写6个字去掉了几个格?去掉用什么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快地理解了,还要写几个用减法,用总数减去已经写的个数.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至于怎样表述更有利于不同的学生理解,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导方式了.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四):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附答案

6+5= 55-50= 30+3= 26-6=
8+3= 24-4= 7+70= 2+80=
12-7= 30+2= 50+50= 20+30=
98-40= 66-6= 80-30= 60+10=
70+30 -40= 43-3+20= 100-50-10= 40+2=
18-9= 3+42= 19-6= 7+27=
38-8= 12+6= 45+60= 90-20=
48-8= 82+3= 8+30= 4+24=
30+8= 50-20= 15-9-3= 9+7-8=
14-7+8= 10-5+5= 2+5+9= 70-20+9=
90+7-60= 10+2-3= 88-8-80= 13-9=
16-9= 15-9= 17-9= 12-9=
18-9= 11-9= 14-9= 17-9=
16-9= 19-9= 9+6= 8+9=
14-9+7= 15-9-5= 6+7-9= 13-9+8=
17-9= 5+9= 9+8= 3+9=
9+6= 14-9= 17-9= 7+5=
8+4= 8+8= 12-7= 12-8=
16-8= 14-7= 17-8= 13-7=
12-8= 16-7= 15-8= 17-7=
11-7= 13-8= 18-8= 11-8=
12-7= 13-7= 12-8= 11-9=
4+2= 8-3= 3+6= 9-4=
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
30+7= 70+5= 12-2= 37-7=
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
58-50= 9+60= 20+5= 50+1=
30+5= 30+6= 70+3= 21+70=
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
46+20= 3+55= 53+5= 46+3=
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68-40= 93-20= 39-20= 77-40=
67-30= 68-20= 48-3= 59-30=
69-40= 75-3= 75+3= 26-4=
85-70= 46-6= 73-50= 87-4=
99-7= 56-3= 72-20= 27-7=
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9-30=
69-40= 75-3= 75+4= 56-30=
34-3= 87-6= 74-2= 78-60=
34-30= 78-6= 74+2= 75-3=
88-5= 56-4= 89-7= 46-20=
69-40= 47-3= 38-7= 84-4=
63-60= 49-4= 94-70= 39-3=
71-30= 57-30= 49-5= 97-60=
47-3= 78-20= 47-5= 48-5=
32-30= 65-4= 53-50= 68-5=
47-4= 74-20= 86-5= 74-3=
75-30= 68-50= 47-30= 75-40=
86-50= 74-30= 74-50= 57-30=
28-6= 47-3= 98-20= 89-60=
39-8= 43-30= 38-20= 12+45=
36+23= 87+35= 65+24= 42+40=
78+35= 64+32= 32+53= 67-42=
68-5= 4+23= 35+42= 43+54=
67-37= 78-46= 45+32= 76-56=
74-30= 35-32= 38-7= 26+63=
69-7= 5+74= 63-41= 54-42=
38-11= 75+4= 46+30= 20+69=
75-4= 46-30= 69-20= 32+37=
4+65= 57-35= 88-63= 58+20=
78-5= 87-40= 76-3= 76-30=
4+35= 35+4= 42+40= 3+56=
24+8= 36+5= 6+4= 5+8=
9+7= 26+4= 5+38= 9+17=
46+4= 5+48= 9+37= 8+35=
14+6= 35+3= 2+46= 24+4=
35+5= 4+46= 26+3= 35+7=
6+46= 28+4= 36+5= 47+2=
7+52= 36+50= 47+7= 7+25=
37+8= 63+6= 4+58= 28+20=
42+9= 7+76= 89+2= 8+15=
46+30= 28+5= 34+6= 56+40=
3+29= 35+3= 2+46= 24+4=
35+5= 4+46= 36+3= 74+8=
48+4= 4+54= 40+37= 7+35=
8+56= 78+9= 56+3= 34+2=
73+5= 27+2= 56+8= 34+7=
73+9= 27+6= 8+29= 9+46=
67+7= 7+36= 5+69= 37+50=
5+57= 8+46= 6+46= 8+33=
9+28= 20+53= 20+37= 15+28=
46+9= 52+9= 47+6= 39+4=
86-40= 39-6= 94-40= 88-7=
63-50= 73-40= 65-5= 71-50=
45-20= 89-40= 76-50= 45-2=
89-4= 76-5= 54-30= 68-40=
77-40= 67-30= 68-30= 26-4=
85-70= 46-6= 73-50= 87-3=
99-7= 56-3= 72-20= 27-7=
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8-30=
75-3= 75+3= 34-3= 87-6=
74-2= 78-60= 34-30= 78-6=
74+2= 74-20= 75-3= 88-5=
56-4= 89-7= 46-20= 69-40=
38-7= 68-5= 47-3= 75-20=
86-5= 74-3= 75-30= 68-50=
47-30= 75-40= 86-50= 74-30=
75-50= 84-4= 63-60= 49-4=
94-70= 39-3= 71-30= 57-30=
49-5= 97-60= 47-3= 78-20=
47-5= 48-5= 32-20= 65-4=
53-50= 57-30= 29-6= 47-3=
88-20= 89-60= 39-8= 43-30=
38-20= 12+45= 36+23= 87+45=
65+24= 42+40= 78+35= 64+32=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五):

小学一年级做应用题家长应该怎样教呢【小学一年级应用题】

其实数学的
目主要考的是语文的阅读理解,文字这么多,如果读不懂,就算数学计算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其次考的是把文字通过学过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方程或其他式子来解决.这就要对某些
加以熟悉了.总之,一是训练阅读
,二是熟悉掌握
.
当然,计算能力的不足容易导致粗心大意的错误.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六):

小学中年级数学一般应用题40道,急用!

我找了些你看看行不行!(不过我只找了三十道)
1、甲乙两班共83人,乙丙两班共86人,丙甲两班共85人,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
2、2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27千克,6头牛和15只羊一天共吃草90千克,1头牛和1只羊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4、4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用去141元,5个篮球和4个排球共用去180元,每个篮球和每个排球个多少元?
5、小强买5盒糖,小红买5盒蛋糕用去44元,如果小强和小红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钱相等,一盒糖、一盒蛋糕各多少元?
6、红球和黑球共有10个,红球和白球共有7个,黑球和白球共有5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7、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从里面量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8、一个房间内共铺设了1200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2厘米的木地板,这个房间共占地多少平方米?铺这个房间共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9、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10、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11、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12、 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13、 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4、小敏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长5米、宽3米,铺设了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15、一辆运煤车从里面量长2.5米、宽1.8米,装的煤高0.6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5吨,这辆车装的煤有多少吨?
16、一种无盖的长方体形铁皮水桶,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高1米.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这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
17、体育场用37.5立方米的煤渣铺在一条长100米、宽7.5米的直跑道上.煤渣可以铺多厚?
18、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儿童游泳池,长40米、宽14米,深1.2米.现在要在四壁和池底贴上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需要多少块?
19、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装的水高6分米,现放入一个体积是24立方分米的铁块.这时的水面高多少?
20、用210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高是10厘米,长和宽都大于高.它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21、一块长方形铁皮,长32厘米,在它四个顶角分别剪去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起来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盒.已知这个铁皮盒的容积是768立方厘米.原来这块铁皮的面积是多少?
2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种?
23、五(1)班学生数不超过50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每组3人,每组4人,每组6人,每组8人,各种分法都刚好分完.这个班可能有学生( )人或( )人.
24、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3月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25、园林工人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74棵.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栽的树有多少棵?
26、张大伯卖了一天的水果,晚上数钱时,他发现手头的一叠纸币是一些贰元的和伍元的.张大伯把这叠钱分成钱数相等的两堆,第一堆中伍元和贰元的钱数相等,第二堆中伍元与贰元的张数相等.你知道这一叠纸币至少有多少元?
27、有一批图书总数在1000本以内,若按24本书包成一捆,最后一捆差2本;若按28本书包成一捆,最后一捆还是差2本书;若按32本包一捆,最后一捆是30本.这批图书有多少本?
28.张老师去买糖,他问了几种单价算了算,买1.5千克奶糖的钱够买2.4千克水果糖,买2千克巧克力够买3千克奶糖,再看看身上带的钱,只够买4.5千克巧克力,问张老师最多能买几千克水果糖?
29.有个工厂生产兔子玩具,白兔组生产6天,黑兔组生产8天,一共生产312个.已知白兔生产5天与黑兔生产2天个数一样,白兔组和黑兔组每天各生产多少个?
30.A、B两地相距2400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在两地间往返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在30分钟后停止运动.甲、乙两人第几次相遇时距A地最近?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七):

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搞不懂,现在小学题居然那么难.
一筐苹果,如果平分给4小朋友多出3个苹果;如果平分给5个小朋友又多出4个苹果;如果平分给6小朋友则又少1个苹果.这筐苹果最少有几个.
为什么那么做【小学一年级应用题】

平分给4个小朋友多出3个苹果,即少:4-3=1(个)
平分给5个小朋友又多出4个,即少:5-4=1(个)
如果平分给6个小朋友则少1个,所以苹果最少是4、5、6的最小公倍数少1.
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
这筐苹果最少有:60-1=59(个)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八):

6道一元一次应用题带步骤

(1) 3X-(1/2+1/4)=7/12
3X=7/12+3/4
3X=4/3
X=4/9
(2) 6.6-5X=3/4-4X
6.6-0.75=-4X+5X
X=5.85
(3) 1.1X+2.2=5.5-3.3X
1.1X+3.3X=5.5-2.2
4.4X=3.3
X=3/4=4/3
(4)3x-3=1
x=4/3
(5)5x-3x=4
x=2
(6)3x+7=28
x=7
(7)3x-7=26
x=11
(8)9x-x=16
x=2
(9)24x+x=50
x=2
(10)3x-8=30
x=38/3
一1.光明中学学生为“希望小学”捐款,七年级和八年级共捐款11144元.已知七年级有学生452人,八年级比七年级少12人,但平均每人比七年级多捐1元.求七年级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设七年级平均每人捐款x元,则八年级平均每人捐款x+1元,他的人数为452-12人
所以方程为452x+(452-12)*(x+1)=11144
452x+440x+440=11144
x=12
二、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这种商品每件标价是多少?
设标价x元,由题意得:(90%x-250)÷250=15.2%,解得x=320元,即标价320元.
三、已知5台A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8箱后还剩4个,7台B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11箱后还剩1个,每台A型机器比B型机器一天多生产1个产品,求每箱有多少个产品.
设每箱有x个产品,由题意得:(8x+4)÷5=(11x+1)÷7+1,解得x=12,即每箱有12个产品.
四、一辆大汽车原来的行驶速度是30千米/时,现在开始均匀加速,每小时提速20千米/时;一辆小汽车原来的行驶速度是90千米/时,现在开始均匀减速,每小时减速10千米/时.经过多长时间两辆车的速度相等?这时车速是多少?
设经过x小时两辆车的速度相等,此时车速是(30+20x)km/h,由题意得:30+20x=90-10x,解得x=2,(30+20x)=70,即2小时候两车速度相等,为70千米/小时.
五、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经过的距离S与时间T之间有S= 二分之一 GT的平方的关系,这里G是一个常数.当T=2时,S=19.6,求T=3时S的值(T的单位是秒,S的单位是米)
因为s=1/2gt^2,将t=2,s=19.6带入原方程得:19.6=1/2g×4,解得g=9.8,当t=3时,将t=3,g=9.8带入原方程得:s=1/2×9.8×9=44.1,即s=44.1.
六、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设快马x天追上慢马,由题意得:(12+x)150=240x,解得x=20,即20天快马可以追上慢马.
七、运动会的跑道一圈长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跑250M.两人从同一处反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又经过多少时间再次相遇?
设x分钟后首次相遇,y分钟后再次相遇,
由于无论首次相遇还是再次相遇两个人都得合起来走一圈的距离,则由题意得:
(350+250)x=(350+250)y=400,解得x=y=2/3.,即2/3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2/3分钟后两人再次相遇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haoci939359/

推荐访问: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200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