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于一尊什么意思

来源:重阳节 时间:2018-10-17 11: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重阳节】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共10篇)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一):

朋友要送我一副字,上面要写雅正,请问雅正是什么意思

雅正
(1) 规范的
(2) 典雅方正
(3) 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请赐教”;请人校正说“请雅正”.
自己作品说“拙作”;对方书信说“惠书”.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二):

历史中‘别黑白而定一尊’意思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史记》秦始皇本纪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通俗:大小事务不管轻重都由皇帝来决策.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三):

“定于一”这句话中的 于

“定于一”,也说“定于一统”、“定于一尊”.是使之统一、一致的意思.
这里的“于”是介词,介词是虚词,意义都不实在.“于”是最早从动词变为介词的词,它勉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这个“于”在现代汉语更加虚化,变成了一个动词的后缀,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它的作用是附在前一个动词语素上,构成一个新词,能起到协调音节的作用.这样的词很多:在于、相当于、生于、诞生于、流行于.这里“于”在作用就是把不能带宾语的动词“V”加上“于”,变成“V于”后带宾语.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四):

雅正和斧正的区别【定于一尊什么意思】

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雅正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赐教”;请人指正说“雅正”;
赠送作品说“斧正”;对方来信说“惠书”;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五):

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 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二) 中国传统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 目的和意义
  (二) 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
  --------------------------------------------------------------------------------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教学方式: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一)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
  (二)概略介绍中国古代政区二级制与三级制度的交替情况
  (三)省的出现及演变.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二、民族、人口
  (一)提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化状况,介绍民族的"多元一体"观念.
  (二)提示人口的变迁.
  三、地形、地貌
  四、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地理"的内涵
  (二)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思考题
  1、 中国文化是封闭型文化吗?
  2、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 如何认识古代各国疆域不断变化与现代领土神圣这一事实?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一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
  1、中国周期性治乱的经济原因.
  2、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汉武帝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课时分配: 2学时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嫡长子继承制.
  (二)封邦建国
  (三)宗庙祭祀制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二)封国制度不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经济基础稳定
  (三)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思考题:
  1.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关系如何?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与都市生活背景中,家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3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方法: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略讲)
  一、中国人起源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二)原始艺术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五、上古文化的分布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一、殷商神本文化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一)宗法制度的建立.
  (二)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一)诸子百家主要流派
  (二)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一)文化统一
  (二)思想统一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二)官方哲学--"经学"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崛起
  (一)玄学的宗旨及最高主题
  (二)玄学的学派特征
  二、道教创制及佛教传播
  (一)道教的酝酿、发展与定型
  (二)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
  (三)佛教的传播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二)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使唐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三、市民文化的勃兴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
  (二)宋代科技成就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
  (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
  二、早期启蒙思潮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一)图书典籍方面
  (二)古典科技方面
  (三)学术文化方面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思考题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4、结合事例,谈谈明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一)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
  (二)衣着服饰.
  (三)日常起居.
  (四)音乐舞蹈.
  (五)文学.
  (六)史学.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4
  --------------------------------------------------------------------------------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一、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
  二、中国文字的形态,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略讲)
  一、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过程
  二、 古代书籍形态的特点
  (一)简牍、简策的特点
  (二)缣帛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略讲)
  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部类
  (一)经学著作
  (二)史学著作
  (三)诸子百家著作
  (四)诗文集
  二、类书与丛书
  思考题: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感受中国文化中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是什么),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方式: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 时: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一、天学
  (一)、天象记录
  (二)、天体测量
  (三)、历法
  二、数学
  (一)、十进位
  (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三)、宋元算学
  三、医学
  (一)、中医学
  (二)、中药学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一、火药
  二、指南针
  三、造纸
  四、印刷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一)、实用性
  (二)、整体观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封建制度的扼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近代科学的基础?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5
  --------------------------------------------------------------------------------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
  (二)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三)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二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思考题: 1、什么说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方式: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
  二、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诗歌
  (二)散文
  (三)叙事文学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
  二)《楚辞》
  二、先秦散文及汉赋
  (一)先秦散文
  (二)汉赋
  三、唐诗 宋词
  (一)唐诗(文学成就最高)
  (二) 宋词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一) 元杂剧
  (二) 小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思考题: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3、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4、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的
  5、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你如何理解?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6
  --------------------------------------------------------------------------------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二、青铜纹饰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建筑
  (一)、宫殿
  (二)、陵墓
  (三)、寺庙
  寺庙主要指佛寺与道观.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
  (四)、 园林
  二 、雕塑
  三、书法
  四、绘画
  五、音乐
  六、戏曲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思考题:
  1、原始彩陶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
  2、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3、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5、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哪几类?书法为什么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6、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各有哪些特色?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学原则?
  7、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
  8、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9、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10、论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有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略讲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略讲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本部分要有重点地讲透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提示自学
  二、编年体的开创与定型
  (一)、从《春秋》、《左传》到《两汉》编年体的定型
  (二)、《资治通鉴》及其续作,《通鉴》系列
  三、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
  (一)、详细介绍《史记》的体例及其价值
  (二)、介绍正史系列
  四、典制体史著 三通、九通与十通
  五、记事本末体系列与史评论
  (一)、"纪事本末体"的特点
  (二)、史学理论的代表作
  (三)、史评、史考体著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
  二、以古代为镜 经世致用
  三、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四、德识别为长,才学并茂
  (一)、刘知己与才、学、识史学家三方面修养的提出
  (二)、章学诚提出史德,对事、文、义的论述.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籍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二、谦和好礼
  三、诚实守信
  四、精忠爱国
  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独
  七、见利思义
  八、勤俭廉正
  九、笃实宽厚
  十、勇毅力行
  思考题: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7
  --------------------------------------------------------------------------------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三、中国远古宗教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
  二、道教的发展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一)道教的基本信仰
  (二)道教的最终目标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原始佛教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
  (一)佛教的理论基础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三)原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
  (四)原始佛教的核心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佛教的东传: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二)佛教对艺术的影响
  (三)佛教与四大名山:
  第五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思考题:
  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2.如何从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事件理解多种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教学目的: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时数4-6学时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古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原始儒家
  三、原始道家
  四、中国佛教哲学(简称"佛学")
  五、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一、创造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三、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逻辑分析,辩正综合
  二、直觉体悟
  三、知行动态综合
  思考题:
  1、何谓宋明理学(道学)?其哲学思想上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儒、道、释三家各有何特征?
  3、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怎样的?
  4、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是如何讨论"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的?
  5、试析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范畴:"道""易""诚""仁""太极".
  6、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传统和思想资料"至今仍然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六):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具体措施

  1、创立皇帝
  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制度,即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3、郡县制度,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七):

材料: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问:一:根据材料,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具体措施.

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高度中央集权.
具体措施:
1.皇帝制度
由来: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德兼三皇”,对原来“王”的称号已不满意,在与臣下商议后,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取决于上,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等.嬴政自称“始皇帝”,希望以后有“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妄想死后皇位永传.
特点:第—,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即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第二,皇位继承制.
2.三公九卿制
建立:秦统一六国后,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建立起了三公九卿制度.
内容: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秦朝中央政府还设有许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利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事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影响: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郡县制
形成和演变: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的;战国时期,各大国已经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秦朝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
内容: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乡、里四级.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他们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全国百姓.
特点: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县长官完全由皇帝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徭役等.
影响: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君主掌握着人事的任免权,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八):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非心,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百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所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2分)

1)李斯认为,一,秦朝已经统一天下,一切要统一.二,读书人非议朝政,减弱统治力度.因此,三,要焚烧儒家著作,严禁谈论.
2),董仲舒认为,百家的言论太多太杂,让老百姓无所适从.贤明的君王会通过学校教育推行儒家的礼仪文化制度.【定于一尊什么意思】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九):

元伯,巨卿是什么人,为什么叫他们鸡黍之交?

鸡黍之交 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杨枝不耐秋风吹,轻薄易结还易离.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不如杨杖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 这篇言语是《结交行》,言结交最难.今日说一个秀才,是汉明帝时人,姓张名劭,字元伯,是汝州南城人氏.家本农业,苦志读书;年一十五岁,不曾婚娶.其老母年近六旬,并弟张勤努力耕种,以供二膳.时汉帝求贤.劭辞老母,别兄弟,自负书囊,来到东都洛阳应举.在路非只一日.到洛阳不远,当日天晚,投店宿歇.是夜,常闻邻房有人声唤.劭至晚问店小二:“司壁声唤的是谁?“小二答道:“是一个秀才,害时症,在此将死.”劭曰:“既是斯文,当以看视之.”小二日:“瘟病过人,我们尚自不去看他:秀才,你休去!” 劭曰:“死生育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吾须视之.”小二劝不住.劭乃推门而入,见一人仰面卧于土榻之上,面黄肌瘦,口内只:“救人!”劭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遂扣头边而言曰:“君子勿忧,张劭亦是赴选之人.今见汝病至笃,吾竭力救之.药饵粥食,吾自供奉,且自宽心.”其人曰:“若君子救得我病,容当厚报.”劭随即挽人请医用药调治.早晚汤水粥食,劭自供给. 数日之后,汗出病减,渐渐将息,能起行立.劭问之,乃是楚州山阳人氏,姓范,名式,字巨卿,年四十岁.世本商贾,幼亡父母,有妻小.近弃商贾,来洛阳应举.比及范巨卿将息得无事了,误了试期.范曰:“今因式病,有误足下功名,甚不自安.”劭曰:“大丈夫以义气为重,功名富贾,乃微末耳,已有分定.何误之有?”范式自此与张劭情如骨肉,结为兄弟.式年长五岁,张劭拜范式为兄. 结义后,朝暮相随,不觉半年.范式思归,张劭与计算房钱,还了店家.二人同行.数日,到分路之处,张劭欲送范式.范式曰:“若如此,某又送回.不如就此一别,约再相会." 二人酒肆共饮,见黄花红叶,妆点秋光,以劭别离之兴.酒座司杯泛荣英,问酒家,方知是重阳佳节.范式曰:“吾幼亡父母,屈在商贾.经书虽则留心,亲为妻子所累.幸贤弟有老母在堂,汝母即吾母也.来年今日,必到贤弟家中,登堂拜母,以表通家之谊.”张劭曰: “但村落无可为款,倘蒙兄长不弃,当设鸡黍以持,幸勿失信.”范式曰:“焉肯失信于贤弟耶?”二人饮了数杯,不忍相舍.张劭拜别范式.范式去后,劭凝望堕泪;式亦回顾泪下,两各悒怏而去.有诗为证: 手采黄花泛酒后,殷勤先订隔年期. 临歧不忍轻分别,执手依依各泪垂. 且说张元伯到家,参见老母.母曰:“吾儿一去,音信不闻,令我悬望,如饥似渴.” 张劭曰:“不孝男于途中遇山阳范巨卿,结为兄弟,以此逗留多时.”母曰:“巨卿何人也?” 张劭备述详细.母曰:“功名事,皆分定.既逢信义之人结交,甚快我心.”少刻,弟归,亦以此事从头说知,各各欢喜.自此张劭在家,再攻书史,以度岁月.光阴迅速,渐近重阳. 劭乃预先畜养肥鸡一只,杜酝浊酒.是曰早起,洒扫草堂;中设母座,旁列范巨卿位;遍插菊花于瓶中,焚信香于座上.呼弟宰鸡炊饭,以持巨卿.母曰:“山阳至此,迢递千里,恐巨卿未必应期而至.持其来,杀鸡末迟.”劭曰:“巨卿,信士也,必然今日至矣,安肯误鸡黍之约?入门便见所许之物,足见我之持久.如候巨卿来,而后宰之,不见我倦倦之意." 母曰:“吾儿之友,必是端士.”遂烹炮以持.是曰,天晴曰朗,万里无云.劭整其衣冠,独立庄门而望.看看近午,不见到来.母恐误了农桑,令张勤自去田头收割.张劭听得前村犬吠,又往望之,如此六七遭.因看红曰西沉,观出半轮新月,母出户令弟唤劭曰:“儿久立倦矣!今日莫非巨卿不来?且自晚膳.”劭谓弟曰:“汝岂知巨卿不至耶?若范兄不至,吾誓不归.汝农劳矣,可自歇息.”母弟再三劝归,劭终不许. 候至更深,各自歇息,劭倚门如醉如痴,风吹草木之声,莫是范来,皆自惊讶.看见银河耿耿,玉宇澄澄,渐至三更时分,月光都没了.隐隐见黑影中,一人随风而至.劭视之,乃巨卿也.再拜踊跃而大喜曰:“小弟自早直候至今,知兄非爽信也,兄果至矣.旧岁所约鸡黍之物,备之己久.路远风尘,别不曾有人同来?”便请至草堂,与老母相见.范式并不答话,径入草堂.张劭指座榻曰:“特设此位,专持兄来,兄当高座.”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曰:“兄既远来,路途劳困,且未可与老母相见,杜酿鸡黍,聊且充饥.”言讫又拜. 范式僵立不语,但以衫袖反掩其面.劭乃自奔入厨下,取鸡黍并酒,列于面前,再拜以进. 曰:“酒看虽微,劭之心也,幸兄勿责.”但见范于影中,以手绰其气而不食.劭曰:“兄意莫不怪老母并弟不曾远接,不肯食之?容请母出与同伏罪.”范摇手止之.劭曰:“唤舍弟拜兄,若何?”范亦摇手而止之.劭曰:“兄食鸡黍后进酒,若何?”范蹙其眉,似教张退后之意.劭曰:“鸡黍不足以奉长者,乃劭当日之约,幸勿见嫌.”范曰:“弟稍退后,吾当尽情诉之.吾非阳世之人,乃阴魂也.”劭大惊曰:“兄何放出此言?”范曰:“自与 兄弟相别之后,回家为妻子口腹之累,溺身商贾中,尘世滚滚,岁月匆匆,不觉又是一年.向曰鸡黍之约,非不挂心;近被蝇利所牵,忘其日期.今早邻右送荣英酒至,方知是重阳.忽记贤弟之约,此心口醉.山阳至此,千里之隔,非一日可到.若不如期,贤弟以我为何物? 鸡黍之约,尚自爽信,何况大事乎?寻思无计.常闻古人有云: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曰行干里.遂嘱咐妻子曰:‘吾死之后,且勿下葬,持吾弟张元伯至,方可入士.’嘱罢,自则而死.魂驾阴风,特来赴鸡黍之约.万望贤弟怜悯愚兄,恕其轻忽之过,鉴其凶暴之诚,不以千里之程,肯为辞亲,到山阳一见吾尸,死亦瞩目无憾矣.”言讫,泪如进泉,急离坐榻,下阶砌.劭乃趋步逐之,不觉忽踏了苍苔,颠倒于地.阴风拂面,不知巨卿所在.有诗为证: 风吹落月夜三更,千里幽魂叙旧盟. 只恨世人多负约,故将一死见乎生. 张劭如梦如醉,放声大哭.那哭声,惊动母亲并弟,急起视之,见堂上陈列鸡黍酒果,张元伯昏倒于地.用水救醒,扶到堂上,半晌不能言,又哭至死.母问曰:“汝兄巨卿不来,有甚利害?何苦自哭如此!”劭曰:“巨卿以鸡黍之约,己死于非命矣.”母曰:“何以知之?”劭曰:“适司亲见巨卿到来,邀迎入坐,具鸡黍以迎.但见其不食,再三恳之.巨卿曰:为商贾用心,失忘了日期.今早方醒,恐负所约,遂自则而死.阴魂千里,特来一见.母可容儿亲到山阳葬兄之尸,儿明早收拾行李便行.”母哭曰:“古人有云:囚人梦赦,渴人梦浆.此是吾儿念念在心,故有此梦警耳.”劭曰:“非梦也,儿亲见来,酒食见在;逐之不得,忽然颠倒,岂是梦乎?巨卿乃诚信之士,岂妄报耶!”弟曰:“此末可信.如有人到山阳去,当问其虚实.”劭曰:“人禀天地而生,天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则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以配之,惟信非同小可.仁所以配木,取其生意也.义所以配金,取其刚断也.礼所以配水,取其谦下也.智所以配火,取其明达也.信所以配土,取其重厚也.圣人云:‘大车无輗,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又云:‘自古旨有死,民无信不立.’巨卿既己为信而死,吾安可不信而不去哉?弟专务农业,足可以奉老母.吾去之后,倍加恭敬;晨昏甘旨,勿使有失.”遂拜辞其母曰:“不孝男张劭,今为义兄范巨卿为信义而亡,须当往吊.己再三叮吟张勤,令侍养老母.母须早晚勉强饮食,勿以忧愁,自当善保尊体.劭于国不能尽忠,于家不能尽孝,徒生于天地之司耳.今当辞去,以全大信." 母曰:“吾儿去山阳,干里之遥,月余便回,何放出不利之语?”劭曰:“生如淳沤,死生之事,旦夕难保.”恸哭而拜.弟曰:“勤与兄同去,若何?”元伯曰:“母亲无人侍季,汝当尽力事母,勿令吾忧.”洒泪别弟,背一个小书囊,来早便行.有诗为证: 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窖梦长. 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沿路上饥不择食,寒不思衣.夜宿店舍,虽梦中亦哭.每曰早起赶程,恨不得身生两翼. 行了数日,到了山阳.问巨卿何处住,径奔至其家门首.见门户锁着,问及邻人.邻人曰: “巨卿死己过二七,其妻扶灵枢,往郭外去下葬.送葬之人,尚自未回.”劭问了去处,奔至郭

定于一尊什么意思(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义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感偶语诗书者弃。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今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种树之书。若有欲学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1)材料一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
①焚书坑儒(1分)
②摧残文化,禁锢思想(1分)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②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了文教的发展(1分)
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1分)
(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相同之处:
都主张统一思想,禁绝异端邪说(1分)
不同之处:
前者主张以吏为师,后者主张独尊儒术(1分)
前者手段残暴,采取焚书的形式,后者手段温和,采取国家扶植的形式(1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4460/

推荐访问:不能定于一尊的意思 定于一尊的权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