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

来源:重阳节 时间:2018-10-18 11: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重阳节】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共7篇)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一):

七年级历史7.大变革的时代
请帮我总结一下这一课的知识点和重点,越详细越好.拜托了.请分层概括,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著名的都江堰;商鞅变法.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上册1到2单元知识小结 急.
1 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 原始的农耕社会 3华夏之祖的传说 5 夏商的兴衰 6西周的盛衰 7甲骨文和青铜器 8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9 大变革时代 10 孔子和百家争鸣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

1:讲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以及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主要有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2: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3:炎、黄战胜蚩尤:说明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5: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最后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6: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7: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
8: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9: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0:孔子在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制度,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则他提出“仁”的学说.学习“仁”的概念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以便加深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四方面内容: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第四,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
(仅供参考,希望帮到您.)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三):

学习初一历史的收获和感悟?
各位帮帮忙啦!~
要500字以上~

先写自己对历史老师的感谢,约100字,然后摘录课本目录及前言150字,接着再写一些收获,比如知道了历史,开阔了眼界……约70字,然后是感悟,先感悟历史的悠久、博大精深、再提出一些学习中的疑问(一定是老师能解决的),再表达一下自己对历史课后悔之情:没学好呀,下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300字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四):

在人教版的七年级的历史课本里春秋五霸是指谁?

春秋五霸
霸国 创业霸主 历时 时间(年)
齐国 齐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
晋国 晋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
秦国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
楚国 楚庄王 芈侣 前790-前690 110
吴国 吴王 阖闾 前690-前510 30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五):

七年级历史大变革时代知识点间的联系
不要太多废话,100字左右 要大变革时代这一课的
好的话多给悬赏

本课的重点是
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
代替
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
为废除
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
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
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
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
”是本课的重点.
2、时间---在
支持下,
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
多的人,可以免除
,根据
的大小授予
和田宅,废除没有
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
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
支持下,
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六):

一道七年级的历史题
材料二: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火烧过的灰烬、石块和烧骨.这些灰烬有的成层,有的成堆.灰烬里有一块块颜色不一的火烧过的朴树籽及紫荆树木炭块.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我国哪一远古人类开始掌握这一技术?

材料2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材料三反映了上古时候人已经使用火,而且通过钻木取火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火种,摆脱了以往由大自然直接获取火种时需要保存火种不灭的困难.而茹毛饮血的生活使得人们原来多疾病,短寿命.而火的使用终于可以使人们逐渐能过上比较健康的生活、
这是由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的技能相传是在1万年前发明的,所以说这时候是新石器时代,所以应该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发明的.
楼主可以查阅一下百度百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使用心得(七):

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七年级历史题)

改革,就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如进行发放货币、解放农奴、授予人民土地、改革度量衡制等来调整社会的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队管制制度、外交政策、社会设施等方面的内容,是社会整体朝着良好的、健康的、和谐的态势发展.
按内容划分,改革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军事改革等等;按社会性质划分,有奴隶制社会的改革、封建社会的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改革并不是对现行的社会制度的否定,而是在保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对生产关系或者经济基础做一些局部调整,以此缓解社会尖锐的矛盾,是统治阶级试图解决一些社会问题采取的暂时性措施(但这种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可能是长久的,如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使得国际资本主义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外寇入侵,国家的主权遭受损失.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924744/

推荐访问:历史新教材培训心得 一年级新教材使用心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