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术生留学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08-29 08:00:0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武汉美术生留学(共10篇)

武汉美术生留学(一)

闻一多先生的著名事迹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1910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级小学读书.1912年冬,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 22年7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和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192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国民党中央通渡缇谷槐嘣旒傩挛牛苤刚獯渭崾峭练松摇?6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工作,并对殡仪路祭等问题提出了寓意深刻而又便于操作的意见.他撰写的《“一二.一”始末记凤钥淘谒牧沂磕乖暗氖谏稀?万人参加的游行队伍所经之处,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快亮了吧!” 闻一多流着热泪,不停地反复的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随后,闻一多与民盟其他同志一起组成李公朴治丧委员会.
这时昆明的气氛异常紧张,盛传下一个暗杀对象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应该避一避.还不时有一个“疯女人”闯入西仓坡宿舍院内,进行蛊惑宣传和恶意恫吓. 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开始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在报告李先生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乘机捣乱.此时,闻一多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五时许,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惨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

武汉美术生留学(二)

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1910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级小学读书.1912年冬,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 22年7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和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192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国民党中央通渡缇谷槐嘣旒傩挛牛苤刚獯渭崾峭练松摇?6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工作,并对殡仪路祭等问题提出了寓意深刻而又便于操作的意见.他撰写的《“一二.一”始末记凤钥淘谒牧沂磕乖暗氖谏稀?万人参加的游行队伍所经之处,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快亮了吧!” 闻一多流着热泪,不停地反复的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随后,闻一多与民盟其他同志一起组成李公朴治丧委员会.
这时昆明的气氛异常紧张,盛传下一个暗杀对象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应该避一避.还不时有一个“疯女人”闯入西仓坡宿舍院内,进行蛊惑宣传和恶意恫吓. 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开始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在报告李先生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乘机捣乱.此时,闻一多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五时许,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惨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

【武汉美术生留学】

武汉美术生留学(三)

闻一多生平事迹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武汉美术生留学】

武汉美术生留学(四)

闻一多 著名作品
必须要分类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你个懒蛋...

武汉美术生留学(五)

阐述一位熟知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生经历的关系.1500字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
  “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着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着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着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武汉美术生留学】

武汉美术生留学(六)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
徐悲鸿励志学画那一课的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
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后来一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从此徐悲鸿先生踏上了一位爱国主义画家的伟大道路……

武汉美术生留学(七)

美术家的故事

  徐悲鸿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徐悲鸿从日本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旅欧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技融中西 名垂画史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1、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作坊以后,老师韦罗基奥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老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基督受洗》
  达·芬奇:基督受洗关于《基督受洗》的创作,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韦罗基奥受圣萨尔宾诺教堂的委托绘制《基督受洗》,全画的人物虽已画完,但是还剩下背景没有画,根据规定本应在一年前完成任务,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韦罗基奥心须在复活节前交画,否则受罚.这时离复活节仅七天了,可是韦罗基奥又不愿敷衍了事,他决定带着达·芬奇去希莫尼湖写生,然后再画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韦罗基奥受寒感冒,高烧不止.
  由于任务紧迫,韦罗基奥只好命自己得意的门生达·芬奇来画背景.达·芬奇写生完毕,赶回佛罗伦萨,反复琢磨体会老师的创作意图,模仿老师的画风,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全画.第二天早晨,当达·芬奇揭开画布时,他惊呆了.
  原来,老师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的那个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他感到事态非常严重,时间又紧迫,他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委托,为了维护老师的荣誉,他当机立断,自己动手来补画这个天使.他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儿,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韦罗基奥康复归来,看到《基督受洗》时,激动万分,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从此达·芬奇声名鹊起,成为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了.

武汉美术生留学(八)

中国人的骄傲 作文

他,以驰名中外的骏马图赢得了千万人的称赞;他。以一身顽强的精神在画界创下了一片辉煌。他,就是我们宜兴这的名人——徐悲鸿。

徐悲鸿,怀着一腔火热的爱国情怀为祖国争得了至高无上荣誉,他用自己出神入化的画技告诉全世界的人们:中国行!中国人更行!那如风似电,奔驰如飞的神骏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它早已成为我们中国画的象征,代表着中国艺术的顶头高峰,但在那成功背后,其实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当徐悲鸿在外国留学的时侯,一位自傲的法国学生曾这样无理地对他说:“你们这些愚昧的中国人,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徐悲鸿听了,压抑着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双目如电地怒视着那位法国人,毫不示弱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成不了器吗?好,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代表我的祖国,咱们来比一比!”那位法国学生不屑一顾地回答:“好啊,我到要看看你的本事有多大。”从那以后,徐悲鸿将压力化成了动力,潜心画画,他每天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去买更多好的画具,专心致志地临摹一些著名大师的画,不久,画画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接着,他综合了一些画画的技巧,自己来创作。俗语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他怀着为中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的激情,发愤学习、刻苦钻研、争分夺秒、日夜奋斗,终于在学院的几次大考中名列前茅,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告诉那个自以为是的法国人:中国人也很了不起,不比你们这的人差。

这就是徐悲鸿,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振兴中国美术事业的大师。啊,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大声喊出这个令中国人骄傲的名字——徐悲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坚定地意志力!

武汉美术生留学(九)

习作6家乡的名人,要宜兴的,500字以上【武汉美术生留学】

  他,以驰名中外的骏马图赢得了千万人的称赞;他.以一身顽强的精神在画界创下了一片辉煌.他,就是我们宜兴的名人——徐悲鸿.
       徐悲鸿,怀着一腔火热的爱国情怀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用自己出神入化的技艺告诉全世界:中国行!中国人更行!那如风似电,奔驰如飞的神骏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它早已成为中国画的象征,代表着中国艺术的高峰,但在成功背后,他其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当徐悲鸿在外国留学时,一位自傲的法国学生曾这样无礼地对他说:“你们这些愚昧的中国人,即使送你们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徐悲鸿听了,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双目如电地怒视着那位法国人,毫不示弱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成不了器嘛!好,你代表你的祖国,我代表我的祖国,我们来比一比!”那位法国学生不屑一顾地回答:“好啊,我到要看看你的本事有多大.”从那以后,徐悲鸿将压力化成动力,潜心画画,他每天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去买更多的画具,专心致志地临摹一些大师的画,不久,画画水平大大提高了.接着,他综合一些画画的技巧,自己创作.俗语说:有志者,事竟成.他怀着为中国争光,为华人争气的激情,发愤学习、刻苦钻研、争分夺秒、日夜奋斗,终于在学院的几次大考中名列前茅,用自己优异成绩告诉那个自以为是的法国人:中国人也很了不起.
  这就是徐悲鸿,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振兴中国美术事业的大师,我为我们宜兴有这样的爱国画画师而骄傲.

武汉美术生留学(十)

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作文

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爱国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而有些人总是把爱国挂在口上,动不动就说。有些人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的。我们就先来说第一类人,不买索尼,不吃西餐,吃用全是国货。向朋友们炫耀:“睢,我多爱国!”这只是形式上的爱国,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来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再来说第二类人。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尤其是他的马,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徐悲鸿年轻的时候曾在法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受到外国人的轻视和侮辱。就在徐悲鸿考进巴黎立高等美术学院时,有一位富有的外国学生嘲笑他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徐悲鸿听了这话,非常气愤。他用炯炯的目光狠狠地盯着这位外国学生,毫不示弱地说:“先生,你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行吗?那好,现在我代表中国,你代表法国,我们比试比试,等到学期结束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以后,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国争光!一年以后,徐悲鸿的画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好评。在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几次比赛或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久,徐悲鸿又在巴黎展出了自己的油画,轰动了整个法国的美术界。就连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这才是徐悲鸿爱国的见证,我们虽然不能全都跑到法国去学画,但是我们要学的是他的爱国心!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853309/

推荐访问:厦门美术生留学 美术生出国留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