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能,意见

来源:创业资讯 时间:2018-12-03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资讯】

工作效能,意见(共10篇)

工作效能,意见(一):

简答题: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你没说清楚哪方面的组织工作哟...
  一、全区党建载体抓手
  ★ 在全区开展“向心力工程”
  2005年6月,新城区委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向心力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党的建设工程化,具体工作项目化,把“向心力工程”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有效载体,为党建工作赋予新内容,创建新载体,抓出新成效.“向心力工程”开展以来,区委组织部、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对基层党支部班子进行民主测评、查阅活动资料等形式,促进了活动开展,收到了较好效果.
  ★ 开展“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
  2006年3月,新城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党员早学一步、先行一着,把荣辱观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努力做到“八个带头、五个提升、三个做起、一个记载”.“八个带头”即带头弘扬爱国精神,带头实践为民宗旨,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带头持守勤劳美德,带头营造和谐氛围,带头维护法制秩序,带头塑造诚信人格,带头养就节俭习惯.“五个提升”即提升理念,提升境界,提升修养,提升人品,提升形象.“三个做起”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一个记载”就是各级党组织把党员在“践行荣辱观,永葆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能否在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和群众的评价做好记载,建立党员个人荣辱档案,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考核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完善党员长期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切实用“八荣八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 积极推行和深化党员先进性承诺制
  2006年2月,新城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推行和深化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农村领域开展了以“党员承诺办实事,带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采取填写党员承诺记实手册、公示承诺事项、党旗下宣誓、建立兑现台帐和督查落实机制等手段,普遍实行了农村党支部、驻村指导组、农村党员三级承诺制.部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都结合各自实际,推行了承诺制.
  ★ 建立组织部党建工作指导点制度
  2006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为了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联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结合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建立了组织部党建工作指导点制度.指导内容包括帮助指导点理清党建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规划,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帮助指导点分析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指导点加强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把指导点建设成为本地区、本系统党建工作的示范点.目前,东阳市西安市场党支部、铠达五金机电商城党支部等非公党组织被新城区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建工作指导点.
  ★ 建立党建信息报送制度
  2005年9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为加强党建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基层党建工作动态,建立了党建信息报送制度.规定党(工)委每月须向区委组织部报送2篇以上党建信息,内容包括各类党建活动情况以及有一定宣传价值的党建信息.要求党(工)委副书记为党建信息报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系统所报送的党建信息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同时将党(工)委报送党建信息情况作为年终党建目标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 组织实施“开放型党组织生活”
  2006年3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全区部分社区党组织中试行“开放型党组织生活”,打破了以往党组织生活仅单纯向隶属党员开放的模式,改变了以往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做法,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的基础上,上下结合选定主题,并将组织活动主题提前公示,以此吸纳隶属党员以及辖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外群众自愿参与.2006年12月6日,结合我区正在开展的创建“六好”和谐社区活动,区委组织部决定在全区各社区党组织中全面推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使“开放型党组织生活”成为教育党员、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有效载体.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以其新颖的形式、实用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社区党组织的学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2007年春节前夕,全区71个社区党组织同时开展了以“真情暖万家、迎春促和谐”为主题的“开放型党组织生活”,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线,坚持服务党员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党员在参与社区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营造了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和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 开展“双联双促”活动
  2003年8月,新城区委在全区71个区直部门开展了以“部门与社区联建,机关干部与群众联心;促进社区各项工作,促进机关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内容的“双联双促”活动活动.通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社区,蹲点帮助工作,牢固树立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意识,拓展和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内涵,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 开展大学生党员进社区“三旅”活动
  2004年4月,新城区委与西安交通大学21个院系党总支组织大学生党员进社区开展“学习之旅、文化之旅、信息之旅”活动.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知识优势和智力优势,社区党组织的实践优势和阵地优势,使大学生党员在社区工作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使社区各项事业建设与大学生成才实现双赢.
  ★ 开展机关党员与社区的“联建示范”活动
  2005年2月,新城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机关党员深入社区,开展了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联建示范”活动.全区共有122个机关党组织、1200余名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联建帮扶对子,将劳动培训、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送到社区,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 开展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
  2003年4月,新城区委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新城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的通知》.通过此项活动,努力使每个街道创建1-2个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经过3年的努力,涌现出咸东、东风坊、金康等一批省、市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 制定新城区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
  2003年5月,新城区委下发《新城区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试行)》,目的是加强街道党工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 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组织干部例会制度
  2003年7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例会制度的通知》,通过例会这一形式达到座谈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工作目的.
  ★ 建立社区内党员“一证三卡”制度
  2003年3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全区社区党组织中推行“一证三卡”制度(即党员身份证、党员参加活动记录卡、党员现实表现登记卡、党员监督反馈卡).通过推行此项制度,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类党员队伍资源,调动起社区内各类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从单纯管理在册党员向社区内各类党员的延伸.
  三、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 开展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入党试点工作
  2004年3月,新城区委承担了全市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有4名非公经济组织业主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市委举办的新社会阶层人员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陕西凯达五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太中在试点工作中被吸收入党.此次试点工作,为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累了经验.
  ★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2006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呈现出的去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管理规范难、教育落实难、作用发挥难、责任到位难等问题,以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对东阳市西安市场党支部的调研,并将其作为加强先进性建设、深化和完善我区流动党员管理的典型与抓手,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六项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即在责任落实上,尽快建立区委、党(工)委两级流动党员管理协调议事机构;在扩大覆盖面上,坚持在原有非公经济党员组织关系属地、委托、归口等三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站点式、联建式管理模式;在制度建设上,实行流动党员“双向管理”、“三查”(即:查党员是否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或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否按时缴纳党费,履行党员义务;是否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主动反馈现实表现)、定期研究等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建立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灵活、分散、小型、业余,发挥新城党建网站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在队伍建设上,注重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以此提高全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
  ★ 建立非公经济党员组织关系五种管理模式
  结合新城实际,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采取了以街道党工委、市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党委、高新区党委为主体,对各自辖区内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实施属地管理;以行业部门为依托,由教育局党委、卫生局党委对民办学校和医院党组织所属党员实施委托管理;以区属各总公司党委为基点,对原各总公司下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实施归口管理;对于党组织关系尚未转接,且零散分布于不同区域、领域的流动党员,由相关党组织实行站点式管理;对流入我区但组织关系仍在异地的党组织及其党员,积极探索联建式管理等五种模式.
  ★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
  2005年8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安排意见》.目前,全区共有33名指导员帮助非公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加强制度建设、策划设计载体,帮助非公经济组织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我区已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55家,组建率达到10%.
  ★ 确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念
  针对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通常不是资产代表的特点,提出了“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能促为”的功能定位理念;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员职工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充分发挥‘政治人’作用”的党员先进性理念;针对非公经济组织明确的趋利目标,提出了“目标趋同、扬长补短”的党建目标理念,促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 制定《西安市新城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暂行办法》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日益频繁的新形势,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党章》和中央、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2006年6月,区委组织部制定《西安市新城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暂行办法》.
  四、农村党建工作
  ★ 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创五星党支部”活动
  2005年4月,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创五星党支部”活动,通过前一阶段标准化农村党支部的创建,努力使农村党支部在“五星党支部”的创建中达到“五强五好”目标,基本实现无软弱涣散党支部,使全区农村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 开展标准化党建工作创建活动
  2004年5月,新城区委组织部在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了标准化党建工作创建活动.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工作目标,从“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发展经济”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标准,努力使农村党支部真正成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 制定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
  2005年3月,区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新城区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两委会关系,明确了两委会的议事内容、方式和程序,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和完善了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机关党建工作
  ★ 开展“五个好”和“标准化”党组织创建活动
  在机关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五个好”示范党组织活动和“标准化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完善、落实工作制度,活跃组织生活,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机关党建工作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 开展“特色党日”活动
  为了提高区直机关各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增强党内生活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吸引力,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在机关党组织中开展“特色党日”活动.活动以“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力求实效、永葆先进性”为宗旨,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以体现党的先进性为中心,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 加强党员“三圈”管理
  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自我纯洁、永葆先进性活动.
  六、学校党建工作
  ★ 开展标准化和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标准化党支部”、“示范党支部”和“党支部特色党日活动”,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有36个学校党支部通过“标准化党支部”的验收, 6个学校党支部被命名为“示范党支部”.
  ★ 开展“三争做、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
  在教育系统党组织中开展了“三争做、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即:争作学习创新的标兵,教育改革的先锋,师德修养的典范,成为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工作者,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知识丰富、业务精湛、管理有方、成效显著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 实现党员电化教育网络化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网上播放党员电教片,购置近万元的党员电化教育教材,建起5个电教片库,党员电化教育覆盖率达100%,党员教育方法和手段得到更新.
  ★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选派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向民办学校选派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在9所民办学校建立了党组织.
  ★ 实施“三名”工程
  在各学校开展“培养名教师、树立名校长、打造名学校”的“三名工程”工程,按照“分层—研训—师导—定向”的名教师培训模式,加大了对名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组织小学教师市、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建立校长动态管理档案,定期考评,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提高班、高研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校长(园长)队伍整体素质.
  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暨承诺书制度
  新城区委组织部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见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如为了摸清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要求流动党员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填写《转入流动党员联系卡暨承诺书》;对长期不履行义务的流动党员,要求所在党组织对其下发《关于敦促×××同志履行党员义务的便函》,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 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2004年5月,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无平台,协助工作无职权,服务奉献无载体的难点问题,使农村、社区广大无职党员都能结合自身条件和能力,做到“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为长期发挥先进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 实行区属企业和学校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
  2003年7月,区委组织部将区属企业和学校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全部转入社区,实施属地化管理,发挥退休党员在社区各项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了过去由企业和学校单位党组织对退休党员一管到底的旧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
  ★ 建立对不合格党员的提醒告诫制度
  2003年11月,区委组织部针对少数党员因放松要求,导致思想滑坡、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淡薄;同时个别基层党组织在监督党员方面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问题,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建立党员提醒告诫制度:对连续4个月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分配工作的党员,由党(工)委发出“提醒通知书”,提醒其履行党员义务;对连续5个月有上述行为的,发出“告诫通知书”,敦促其限期改正错误;对上述行为达6个月仍未改正的,由党(工)委督促其所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做出除名决定,经审批后发出“除名通知书”,将不合格党员予以除名.
  ★ 倡议共产党员在创卫活动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2005年1月,新城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创建卫生模范城市工作中发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通知》,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号召全区党员要在创卫活动中“践行先进性,创为当先锋”,为全区的创卫工作当好表率,做出贡献.
  ★ 为基层党组织配发电教设备
  为了完善党员电化教育网络,新城区委从2001年3月开始,分批拿出近40余万元党费为街道、总公司党(工)委办公室配备电脑,为所有社区、农村党组织配备包括29寸彩电、DVD影碟播放机及相关辅助设备在内的全套电教设备,使基层党组织阵地硬件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促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八、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 树立组织工作新理念
  树立了“忠诚为本、服务至上、追求卓越”和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生命线的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用热情、激情和真情投入工作,不断增强对党的各项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真正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努力使组织工作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个增强”,即:实现干部工作从重使用、轻管理向选育结合、监管并重转变,党建工作从指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制度建设从重制定向抓落实转变,自身建设从程式化、事务型向开放型、创新型转变,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 强化组工干部能力建设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要求组织干部努力做到 “三清”、“四会”、“五能”.“三清”,即:基本情况清、工作程序清、政策界定清;“四会”,即:开口会说、提笔会写、与人会沟通、遇事会协调;“五能”,即:工作能出新思路、解决棘手问题能有应对办法、既能谋一域,亦能谋全局.
  ★ 建立组织部干部联系有关单位制度
  为了引到组织部干部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2005年,新城区委组织部建立了组织部干部联系有关单位制度,要求组织干部围绕干部选拔任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工作等三个方面,定期到点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 建立组织工作周例会及月讲评制度
  为了增强组织部干部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区委组织部建立了《组织工作周工作例会及月工作讲评制度》,明确要求组织部干部以“争先进、创特色”为努力方向,工作上做到“周有重点,月有特点,年有亮点”.每周一召开周工作例会,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并制定《本周组织工作日程安排》,把本周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落实到每位组工干部;每月底,在各科室自评的基础上,部长进行点评;年底,在全体组织部干部会上组织大家评实绩、比成果、赛特色,以此作为评定先进的重要依据.

工作效能,意见(二):

单位司机睡觉,被效能办通报批评,要写个违规人员处理意见和单位整改措施,怎么写?

一是写关于某某司机上班睡觉的处理办法,单位给予警告处分就可以了,把过程写清楚,某某司机上班时间不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坚守岗位,上班时间睡觉,给单位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根据该司机的认错态度诚恳,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给予警告处分.
单位整改措施就是根据这种情况写出单位为避免该类现象制定的措施.
我单位某某司机因为上班睡觉被发现后,单位领导极度重视,针对这一现象,对某某给予了警告处分,为了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决定自即日起成立督察小组,杜绝该类现象的再次发生,等等.

工作效能,意见(三):

小李家搬了新居,想买一批照明用的灯.小李建议爸爸买发光效率高的节能灯,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节约电费.但是在选购的过程中小李和爸爸发现,节能灯的价格要比白炽灯的价格高得多,小李和爸爸犹豫了….最后决定先将白炽灯和节能灯的某些相关数据记录下来(见下表),以作比较.

功率/瓦 寿命/小时 单价/元 每度电费/元
白炽灯 60 1000 1.20 0.60
节能灯 10 5000 36.00 0.60
(1)求标有“220V 60W”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求1度电可供“220V 10W”节能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
(3)已知上述两种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发光亮度相同,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出发,试根据表格分析,要想让使用节能灯更合算的话,则节能灯的最少使用时间是多少.

(1)∵P=UI,
∴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P
U
=
60W
220V
=0.28A.
(2)∵节能灯正常工作,
∴P=P=1kW,
t=
W
P
=
1kW•h
0.01kW
=100h.
(3)设两灯用的时间为t,
∵W=Pt,
∴节约的电能:
△W=0.06kW×t-0.01kW×t,
节约的电费:
(0.06kW×t-0.01kW×t)×0.6元/kW•h,
从经济角度出发,节约的电费,等于买灯多花费的钱,
即:(0.06kW×t-0.01kW×t)×0.6元/kW•h=36元-1.2元,
解得:t=1160h.
答:(1)标有“220V 60W”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8A;
(2)1度电可供“220V 10W”节能灯正常工作100h;
(3)要想让使用节能灯更合算的话,则节能灯的最少使用时间是1160h.【工作效能,意见】

工作效能,意见(四):

找一篇分管社会事务(民政、殡改)副镇长的换届述职述廉报告,三千字以上.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市民政工作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我所分管的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工作提升最快、进步最快、成绩最显著的一年.下面,我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评议.
  一、坚持不懈抓好殡葬管理工作
  殡葬管理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政业务中唯一列入全市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考核指标,与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政绩挂钩的工作.这份工作琐碎繁杂,投诉多、执行难,更重要的是受千百年来的封建陋习影响,在部分人眼里是份不吉利、不光彩的工作.我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党组的两次分工调整,虽有不情愿、不愉快,但我仍然以阳光心态来对待这份最难干的业务,用心用力来出谋献策,并且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把市委市政府对殡改工作的要求,目标,转化为具体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体在创新实践中,进一步创新思路、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我市殡改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公平公正做好2009年年度考核工作.根据《××市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湛府办〔2008〕22号),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分3个组分别对各县(市、区)以及市直六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组织领导、火化率、骨灰安置管理、生态墓园建设、行风建设及行业规范管理,考核过程做到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口服心服,通过全面考核来促进殡改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好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在6月初召开了全市殡葬管理工作会议.市长阮日生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表彰了6个县(市、区)和6个职能部门,4个县(市、区)分别受到了“内部批评”或“提醒注意”,雷州、麻章、坡头等3个市(区)的市(区)长年度考核档次也因为殡改不力由“优秀”改为“称职”.

工作效能,意见(五):

公文的含义是什么?

公文
开放分类:社会、文秘、行政学、公共行政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什么是公文?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坛,见仁见智.取其共识,公文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换言之,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的效能和广泛的用途的文书,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认识公文的特点、内涵是写好公文的先决条件.公文处理是围绕公文形成并产生效力的整体过程,它涉及了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
2001年实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是这样规定的:
第九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工作效能,意见(六):

普通话的知识(简介)
请快速回答,有急用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ǐn lüè”、也有人念成“qī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其中标准化是指研究、制定并颁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要求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循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则和标准;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标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流通的大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二、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如今,十五大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正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着,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内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三、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此外,从我国历史上和目前国际上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视(参见“我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有过哪些官方行为”和“国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两题),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是根据汉字发展规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项标准,使汉字充分发挥其作为重要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社会功能.
  汉字为什么要规范化呢?
  第一,汉字规范化是实现汉字交际功能的必要保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是供全社会使用的,因此必须有一个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标准.规范化是提高文字交际作用的一种手段.用字规范可以使思想交流、信息传递不致产生人为的障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生活节奏;用字混乱则会削弱文字的交际功能,妨碍工作及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第二,汉字规范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引起科技界的重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文字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有了统一的标准,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才会为人们所共同认知,才能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排版印刷、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创造便利条件,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汉字规范化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社会用字混乱,是文化素质不高、文明程度低下的表现,有损于国家、民族的形象.因此,必须把推行汉字规范化,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提高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祖国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总之,做好汉字规范化工作,对强化文字的社会交际功能,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当前汉字规范化工作重在巩固汉字简化成果,提高全社会文字应用的规范水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一系列规范标准,为全社会的文字应用提供了依据.
  --------------------------------------------------------------------------------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集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
  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哪些部门的工作?为什么?
  97年底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应做好以下4个部门的工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二是党政机关;三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四是社会公共服务性行业.这是因为:
  学校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每一个语言文字使用者语文素质的提高,而语文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实现.所以这次会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并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另外,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抓好了,对全社会还有辐射作用,特别是各级各类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及高等院校,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同时也把在校期间接受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树立起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带到社会各行业、系统、部门,从而可以带动全社会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党政机关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龙头”作用.党政机关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令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的形象,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应带头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带头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部门的用语用字则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示范,它所使用的必须是国家法定的、官方的语言和文字.作为大众传媒,这些部门担负着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如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会对社会产生误导.
  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像商贸、旅游、邮电、卫生、公用事业等行业,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中发挥的是“窗口”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是社会交际最集中,语言文字应用最频繁的地方,只有抓好这些部门的工作,才有可能在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
  当前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什么时代意义?
  信息化和频繁的国际交往都是当前的时代特征.
  在信息化时代,对社会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知识.信息知识的获得,重要的途径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主要看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中国正在向信息化迈进,以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中,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广泛使用就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必须同时解决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要对汉语汉字进行信息处理,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与此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中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还融合了语言文字标准化方面的国际经验.因此,在汉语汉字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地、合乎规范地使用国家语言文字,也就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显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
  对外开放除了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要在人才的素质和文明水准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而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
  因此,当前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掌握好社会交际工具为社会发展服务,还对当今时代的国家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
  我国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997年12月23日至2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继续贯彻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重在建设,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服务.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是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的,具体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大力推广普通话;2、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努力推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3、加大中文信息处理的宏观管理力度,逐步实现中文信息技术产品的优化统一;4、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扩大使用范围.
  跨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以前,制订并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行业的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社会用字混乱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出版物用字、影视屏幕用字和计算机用字达到较高的规范水平;汉语拼音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扭转拼写中的不规范现象;建立起有效的中文信息处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凡面向社会推广的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均经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的审查认定.下世纪中叶以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中文信息技术产品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优化统一.
  --------------------------------------------------------------------------------
  语言文字工作为什么要注重法制建设?我国哪些全国性法律、法规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作出了规定?
  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是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文字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1986年和1997年国家两次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新时期和跨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任务及基本措施.当前,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心任务,语言文字工作应致力于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水平.这意味着语言文字工作已从宣传、教育、号召、动员的层面发展到对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实施有效管理的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也是政府行为,也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成为共识.法制化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实行依法管理”正是当今语言文字工作的时代特征,也成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另外,语言文字工作法制化还是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十五大“以法治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语言文字法制是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在法制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全国性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国家公务员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它们都对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详见本光盘“政策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部分内容).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各地先后出台了近30个语言文字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并进行了依法管理的有益尝试.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第37号主席令颁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上情况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非常重视,并通过法律明确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成为业务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真正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努力做好.
  --------------------------------------------------------------------------------
  关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国际上有什么规定?
  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文件的中文文本用的是包括简化字在内的规范汉字.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文字.国际交往时需要把汉字转写成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转写需要按照一定的拼写法.解放以前和解放初期,中国没有国家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时,所用的拼写方案纷乱杂呈,各不相同.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从此,在中国,拼写汉语有了法定的拼法.然而,在外文中,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地名、人名和其他词语一直是各行其是,互不相同的.同一个“北京”,被拼写为“Peking(英文)、Pekin(西班牙文)、Pequim(葡萄牙文)、Pechino(意大利)等多种形式,使人弄不清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地名.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北京”就按汉语拼音的拼法写成Běijīng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7098号文件,明确表示汉语拼音已经作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词语的国际标准.文献工作包容面很广,涉及一切用文字表述的信息资料.这是汉语拼音成为更广泛的国际标准的另一个里程碑.

工作效能,意见(七):

中国现在面临很大的改革阻力吗?【工作效能,意见】

  国务院第六次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大改革,“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方案已经接近征求意见的尾声.据报道,目前国务院委托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课题报告将于1月20日前提交给国务院.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教授近日完成了一份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课题报告,对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对有关“大部门体制”的一些问题,毛寿龙教授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大部制”适用于交通、农业和文化等领域
  中国青年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您认为这次改革主要出于什么原因?
  毛寿龙: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历次改革都是出于这个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实现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府机构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我们精简了很多物资部门,90年代撤掉了很多计划经济部门,这次机构改革实际上也是为了配合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这次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什么?
  毛寿龙: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
  中国青年报:具体来讲涉及到哪些领域?
  毛寿龙:可以考虑在交通、农业和文化等领域试点“大部制”,将铁道部、交通部和中国民航总局合并,组建新的运输部,负责所有交通的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管理;将农业部、水利部和林业局合并,组建新的农林水利部,统筹农业、林业和水利设施的发展和规划,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国防部合并,组建新的国防部,既负责国防工作,也负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工作;撤销信息产业部,其相关国有企业归国资委管理,其宏观政策和相关管理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相关的行业协会.
  在国务院直属机构的组成方面,应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工商总局;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能划入文化部,由文化部负责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公共管理职能;将国家知识产权局改为文化部管理的国家局.(知识产权局似乎由科技部管理更好)
  中国青年报:当前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系分割比较严重,因此有人说医疗卫生领域也可考虑实行“大部制”,将几个相关部门整合成立国家健康委员会,您觉得这可行吗?
  毛寿龙:我不赞成在卫生部之上再搞一个健康委员会.这跟发改委不一样,发改委是宏观调控机构,但卫生部门是做事情的,务实的部门应该是分开的,比如医药分家,上次机构改革成立药监局,这个方向是对的,不应该再回去.国际上也是这样的,比如美国有联邦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大部制”主要解决政出多门、机构重叠
  中国青年报:“大部制”的提法是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亮点,为什么选择这种改革方向?
  毛寿龙:“大部门体制”的提法源于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世界上成熟的发达国家,政府部门一般只有十多个,比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普遍呈现“机构数量较少,职能范围广泛”的特点.它们的一些大部门可能下辖20多个执行机构和几十个咨询委员会,管理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相关或相近行业.
  但我国仅国家部委就有28个,有副部级的部,正部级的总局,还有一些临时设立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协调机构.部门林立,业务存在很多交叉,相互协调很困难,在进行国际交流时也显得很难对等.
  中国青年报:按照这样的设想,此次改革涉及很多部门的人事任免,面临的阻力会不会很大?
  毛寿龙:我们历次改革都面临很大阻力,80年代进行物资部门政府职能转变时出现“官倒”,90年代的改革出现大量下岗职工等.所以阻力肯定存在,但动力也很大.国家要从一个较高的角度统筹考虑,尽量减少动荡,比如保留人事待遇,安排适合岗位.
  中国青年报:我国行政机构历经分分合合,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能源部,分别组建电力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现在又有呼声重新组建能源部,从原来专业管理体制走向综合管理体制.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改革趋势?“大部制”下如何发挥专业化的优势?
  毛寿龙:专业化考虑还是会有的,可以分成各司局或处室,这并不矛盾.内部可以把一些纯粹执行类的事务交给执行机构,一些部委的执法机构不一定要留在部里,可以作为执法部门相对独立,直接对法律负责.
  “大部制”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开
  中国青年报:实行“大部制”管理后,一个部门的权力更大了.“大部制”改革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
  毛寿龙:“大部门”体制下,政府机构实行决策、监督、执行分开,现在很多部门决策监督执行三权合一,许多问题根源于此.
  中国青年报:这次机构改革会延伸到事业单位吗?
  毛寿龙:我们现在很多事业单位行政化色彩很浓,甚至学术机构也行政化了,这都不利于机构发展和学术研究.这次改革是个契机,先在政府部门推开,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逐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机构改革.
  你把那个毛寿龙的话总结一下就好了

工作效能,意见(八):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阅读这本书时,我为此感慨万分啊!这本书里所讲述的不少原理,在我小时候都曾经付诸实现过,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被淡忘了,没有坚持执行,《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得出这个发现后,我的感性首先跳了出来,叨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似水流年”,然而,为变化而伤感,一瞬也罢了,倘若久困于此,未免浪费.于是,理性跳出来,对这个发现做出分析,之所以会丢失这些习惯,首先是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外界干扰,原先的设定不那么适用了,其次是因为这些习惯是在长辈的指导下养成的,出于逆反心理,加上已经不那么适用的计划,就舍弃得更加理直气壮毫不留情.或者这么说吧,在孩童时期,有以成人为模仿对象的习性,对长辈的教导也非常信任,而随着所学与所接触的社会人事的增多,便会出现信任转移或迷失,不是拥有了新的偶像,就是在众多权威中迷失了信任.直到他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和阅历,便可以重新坚定自己的信仰.
由此,我的理性拍拍我的感性的肩膀,安慰说,这大概就是对知识的认识、怀疑到重新确认的三层境界吧,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乍然回眸而得的惊艳感觉,不也很好么,更何况,虽然晚了一点,但是能有这样的认知,说明这些知识已经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了,能获得并掌握一些知识,这是好事.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这本书不算厚,原理也不算复杂,核心概念有三个:第一,直到自己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为自己列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第二,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并适当地对自己的计划做出调整;第三,排除各种干扰,从现在开始计划,并且坚持执行.全书23个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主题而展开的细节问题的讨论和处理.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的小学时代的暑假里,刚放假不久,就与妹妹定下暑期计划,第一天就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列好暑期计划表,格式诸如“早上6:00起床,6:30-7:00晨练,7:00-7:15早餐”等,其间不乏休息时间与课外活动时间,一般用于游戏和小实验,或者在后院开垦的菜地浇水捉虫.计划必须被遵守,否则有惩罚,在家勤劳的妈妈定下的都是家务活,如洗碗、洗衣、扫地或帮忙洗洗菜之类的事;完成得好的话,时而有奖励,如多吃点糖果或多一些游戏时间.
这个计划表的效用持续的时间不是很久,就慢慢的不按照计划去做了,只是不断的为自己找借口,这什么那什么的,渐渐的这个计划表就慢慢淡出了.
小时候除了计划表外,还有别的有趣经历,例如对零用钱的管理.在暑假期间,会因额外的大扫除清洁工作或帮大人洗车等各种劳作获得一定报酬,一般由我统一记账,等到月末结账支付的时候,扣除公共费用(例如买了一堆零食大家聚餐)后按年龄等级分成.笑,这真是体现了原始的集体合作和会计业务啊.
嗯,看完这本书后,决定捡回这些习惯,更有效率地使用自己的时间.也许不能像以前做的那样好,但是,即使“不能做所有事,但我仍能做事,虽然不能做所有事,我也不会拒绝去做任何我能做的事”.每天,多向前一点点.
第1章 为什么要学会掌控时间——效能优于效率.(即做正确的事优于正确地做事)
在还没有进入华峰这个大家庭之前,我就在想能不能找一份报酬很好的工作,哪怕是我辛苦一点也好,只要是我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就可以.但是,事实是很残酷的,我的想法在别人看来是那么的幼稚,能不倒扣就算是好的了,还指望着加工资?我没有考虑到在现实社会里,老板与员工永远的矛盾的统一体,老板永远考虑的是干活多一点,报酬少一点;而员工永远考虑的是干活少一点,报酬多一点.在这样矛盾的条件下,人是处于不真诚不平衡的状态下工作的,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好了,每个人都在混日子,每天看着手表等着打卡下班,得过且过的等着月底发工资,读后感《《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大家都没有了目标,更别说什么理想了,如果谁谈到理想,别人都会认为你今天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不正常的在做白日梦了.我也被所处的环境同化了,记得那次听一位新来的员工介绍自己时,谈到他的人生目标时,他说到他的近期目标是在5年之内拥有100万的资产,我们所有的人都惊了一下,然后接着一阵爆笑,都笑他是个疯子.其实可笑的应该是我们,麻木的我们没有了人生目标,没有了理想,有的只是接受现实,庸庸碌碌,得过且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名句.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决心与毅力,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如今,华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它让我们的未来不在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目标、愿意努力、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就离成功不远.华峰集团给我们学习的机会,给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平等,公平的机会,我们还在寻觅什么?还在等待什么?能走进这样环境真的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的福气.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许下诺言,追求至善,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即使是华峰这么不起眼的我也是活得精彩且有滋有味.
第2章
得到的回报是掌控生活——掌控并不意味着执着于井井有条、时刻忙碌以及把握每一秒紧张地做事.(掌控时间而非被时间掌控,制定计划表不是为了把自己绑在计划表上)
第3章
人是如何做出决定的——没有人是万能的(总有做不到的事);社会角色扮演要求占用时间(不一定是自己想做的,却是他人觉得应该做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要抱怨,你的任何决定都是自己衡量而选择的结果);角色转变与时间分配(合理根据角色需要使用时间);决定时间安排的要素有习惯、他人的要求、自我的逃避心理、冲动、等待以及理性.
第4章
要想控制生命,首先要学会进行规划——控制开始于规划;步骤是研究-挑选-调整;列出目标清单,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及时调整待完成事情的排列.
第5章
你到底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确定短、中、长期目标;解决时间冲突(根据事情的作用和影响,合理排序);目标排序.
第6章
现在开始——根据目标列出相关活动,排序;删除不必要的活动;列出日程计划;完成计划.
第7章
日程安排的作用——规划可以帮助一个人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那些最重要的活动上;每日规划与每周回顾;为最主要的目标活动排出时间;有选择地记录时间安排并进行调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根据内外黄金时间培养自己的习惯);不要把日程排得太满(一丝不苟也是一种限制).
第8章
如何挤时间——不要一味追求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尽量在固定时间内把工作完成(合理的休息有助于恢复精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会放松;最大限度地利用过渡时间和空闲时间(例如等待).
第9章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排序——只有坚持每天列清单才有用(坚持比开始还难,行百里者半九十);清单任务同样需要区别与排序;不要为没有完成任务而焦虑(这说明了计划需要调整而非失败);做更多重要的事;一旦明确了任务,完成这件任务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第10章
有些事做了不如不做——按照“80/20法则”,努力完成能产生80%价值的那20%工作;为文件分区,整理办公桌与准备废纸箱(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扔掉没有用的东西);一步到位,或者至少向前推进一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区分,进行有价值的阅读与速读(关于这个问题,我推荐《How
to Read A Book》这本书).
第11章
调整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没有足够时间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因此要学会拒绝;学会折衷;时间共享;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避免他人掌握自己的时间;对他人的时间表示尊重(无论最后决定是什么,请记住这个决定是自己下的).
第12章
给自己一些安静时间——通过让他人了解你的习惯,折衷而坚持地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安静的一段时间,可以适当休息放松和进行一些思考).
第13章
拉金式问题——拉金式问题是,问自己现在最应该做什么;有些时候应该追求完美,有些时候不(完美主义者需要进行一些调节,固然,个人对自己的时间和行为有支配权,但就效能和效率上来说,请参考“80/20法则”).
第14章
学学瑞士奶酪师——计划的价值源于执行(得不到执行的计划只是废纸一张);瑞士干奶酪式方法,即根据目标列出可能的分块任务,明确次序并执行(即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找准任务并坚持到底.
第15章
如何找一些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为最主要目标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计划;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通过相关资讯勾勒目标的轮廓);设置诱导性任务(即给自己一些奖励以激励任务完成);利用心情(当情绪实在不适合某个任务时,换个任务);对他人许诺(接受他人的监督和意见).
第16章
尝试新的方式,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为工作增添一些新元素;适当休息;适当改变和调整计划,但是不要偏离主题.
第17章
有时候慢些比快些好——烦躁的时候放慢速度,重新面对问题(这也是避免在情绪不稳的时候做出错误决定的一个好方法).
第18章
不要让恐惧挡了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消灭恐惧,包容恐惧,引导恐惧,放飞恐惧(我的经验是,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及准备好退路).
第19章 拖拉的真正代价——事情会恶化,压力增大,仓促完事.
第20章 学会强调收益——强调收益与奖励自己.
第21章
如何克服逃避心理——承认用琐屑的非重要任务替代主要目标计划、用细节模糊核心是在浪费时间;切断逃避路线的方法有:提高逃避动作的成本,自我控制,请第三方监控;积极的拖拉,即用空白来刺激自己(就是什么都不做,包括发呆).
第22章
下次怎样做得更好——做好规划;去做而不要畏惧失败;克制逃避的欲望和恐惧心理;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每天向目标前进一步;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简单而不重要的事情上(计划的成败,在于执行力).
第23章
尽力而为,无论结果如何都视为成功——大多数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避免损失而非增加收益;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才能知道哪些方法是行不通的,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错误是迈向成功的一个步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坚持向前都比无所作为要好;每一次经历中都有收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工作效能,意见(九):

霍桑实验的结论与意义

霍桑实验得出了那些重要结论?
1933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中的人》一书,提出了以下见
1、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还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去努力.
2、以前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实了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
3、以前的管理只注意组织机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霍桑实验发现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的特殊情感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以前的管理把物质刺激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而霍桑实验发现工人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谐、归属感.因此,新型的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5、以前的管理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管理人员单凭自己个人的复杂性和嗜好进行工作,而霍桑实验证明,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应像霍桑实验人员那样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地关心下属,通过积极的意见交流,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
霍桑实验及梅奥的见解提出了领导活动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非正式组织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霍桑实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霍桑实验的意义在于它是管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推翻了从泰勒以来人们把人看成经济人的假设,为管理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即开始重视人、研究人的行为.霍桑实验使人际关系的研究逐步闻名于世,使其成为行为科学的先驱,管理学从此进入了行为科学的新时代.
相关知识点的链接:
1、梅奥:梅奥,乔治·艾顿(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
乔治·艾顿·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他在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总结了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果,并阐述了他的人群关系论的主要思想,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2、泰勒:
泰勒是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学者、发明家.泰勒1856年3月20日生于美国费城 ;1872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书;1875年在费城液压工厂学习木模工和机械加工;1878年转到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参加机械制造车间和全厂实际技术科学管理工作,1881年开始进行“时间管理研究”;1883年获得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位;1906年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会长,同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卒于1915年3月21日.
泰勒研究和推广了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问题,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他首创的工业企业科学管理,受到当时欧美科学技术界和工商界的重视,被美国实业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同时在大学里兼职讲授科学管理课,并参加这方面的社会活动.泰勒获40多项科学技术专利.

工作效能,意见(十):

各国营养状况调查,反映我国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大哥大姐,帮我写写,辛苦了.

膳食平衡与营养效能
营养学是一门结合实际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营养可以防治多种疾病.食物是营养素的"载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获得.营养学家主张用食物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提倡合理的膳食是营养之本.合理营养是健康长寿和力量的保证.所谓合理营养就是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求与人体通过膳食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保持平衡.
一、膳食平衡
从现代化学看,人体是一个巨大而精巧的化学反应器,生化反应速度及其控制是防范这部"人体机器"出现故障的核心,也是宏观上预防和保健的重要内容,而膳食平衡是其关键关节.
对于营养的要求随年龄、性别、体质、体重、工种而异.按照单位重量的糖、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热量及它们在总热量中应占的比例计算,一个成人每天的基本需要量大致为:碳水化合物300~400克,其中1/3为食糖,2/3为淀粉,占总能量的34~45%;蛋白质80~120克,大约相当于400克瘦肉或4个鸡蛋所提供的量,占总能量的20~35%;脂肪约需84~100克,占总能量的30~35%.其它如维生素、矿物质也应充分供应.对于运动训练者、重体力劳动者或各类膳食疗法用餐者,需要调整营养素配比.例如,重体力劳动者,应根据体力消耗强度增加10~50%的营养素;胆固醇偏高者应少吃蛋;高血脂患者宜用人造黄油或植物油部分代替动物油;需要低钠饮食者则应限制盐和味精的用量.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有些地方的食物消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文明饮食、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的两极状况.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富裕地区"高档膳食"备受推崇,暴饮暴食,越吃越高级,结果吃出了不少"肥胖儿"和"大肚皮",甚至因此患病.另一方面,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到集市上卖了鸡蛋换回麦乳精、巧克力给小孩吃,非但没有补充营养反而造成营养失衡.专家认为,多样化的膳食是获得各种适量营养素的最好方法.随着对必需营养素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的丰富和深入,对有效地利用食物资源、科学加工食品、合理调配膳食和充分发挥营养效能等提供了科学基础.表4-4列出了科学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功能与平衡失调症.
二、进食方法与膳食组成
科学地搭配膳食是营养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我国小康人家的"四菜(荤、素、半素半荤、开胃菜各一)一汤"以及粗细搭配的食谱与现代饮食改革的新趋势不谋而合.
1.消化周期
胃的工作通常分三个阶段:一是早晨(5:00~12:00).糖的酵解作用强烈,消化快,食物一般停留3~4小时,主要消化前晚的积食和当日的早餐;二是午后(1:00~6:00).肠、胃的功能全面启动,适宜处理脂肪、蛋白质;三是晚上(7:00~睡前).消化能力较弱,易于积食,宜吃易消化的食物.民间流传的"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晚餐过饱发福早"、"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等谚语,正是这种消化周期的反映.食物可分为易消化和难消化两类,前者为水果、蔬菜和流质等,后者为其它浓缩食物,如谷类、肉、蛋等.在不同的消化时间段,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主、副食,以减轻胃的负担和维护合理的营养比例.
2.指导原则
主要应遵循"清淡、守时、多餐、多样、安全"的原则.吃了过于丰盛特别是油腻的菜肴,由于需消耗大量血液用于消化,从而使脑血供应不足,导致饭后疲软,体温、血糖、工作效率下降.定时、定量进食,可保持白天和夜晚合理的热量分配.丰富的早餐能增加整个上午的脑力反应速度,也能使体力劳动得到改善."少吃多餐"比"多吃少餐"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任何时候都要尽量避免过食.过食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小儿弱智、老年痴呆等病.丰富多样的饮食比固定单一的饮食容易满足人体多种营养成分的需要."安全"就是不食变质、有毒、有害物质.
1993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号召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提出了"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饥饱要适当,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饮酒要节制,食盐要限量"的基本原则(简称40字诀).总的原则是"吃得越杂,获得健康所需的全面营养的机会就越多".
3.膳食组成
根据食物营养素的特点,现代平衡膳食的组成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食物:
1)谷类、薯类和杂粮.统称粮食,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和杂粮为主.粮食是供给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供给热能的热源质.粮食中也含有蛋白质,虽含量不高,但因食用量大,故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蛋白质的半数.还含有维生素B族和无机盐.一个人每天吃多少粮食,应根据热能需要来决定,它与年龄、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也受副食供应量的影响.因此,粮食的消耗应与体力消耗相适应.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粮食500~600克,占膳食总量的51%.
2)动物肉类和豆类.如猪、牛、羊、兔肉,脏器类,鸡、鸭、鹅肉,水产类,蛋类,奶类及黄豆和豆制品等.这类食物主要供给蛋白质,而且是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以弥补主食中蛋白质供应之不足.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这类食物每天应供给50~100克瘦肉、50克鸡蛋和50克黄豆或相应的豆制品.这些肉、蛋、奶、豆制品也可以互相替换,但必须保持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动物肉类和蛋、奶、豆类在膳食中的比重以6%为宜.
3)蔬菜类和水果类.其中以新鲜蔬菜为主.水果是辅助食品.之所以是辅助食品,不是指它所含营养素的数量、质量及种类,而是因其来源和价格因素,以致还不能每餐或每天成为我国大众餐桌上的食品.在合理膳食中是不能缺少新鲜蔬菜的,否则就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物纤维和无机盐,并且也不易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最好能吃400~500克新鲜蔬菜,其中应多用些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尽量多食不同品种的蔬菜.可吃一些适于生吃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用凉拌的方法则可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若条件许可,应每天进食1~2个水果是有益的.蔬果类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应为41%.
4)油脂类.主要是烹调用油.烹调油在膳食中一是增加食物的香味,二是补充部分热能并供给必需的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一般烹调用油以多用植物油为好,当然也要照顾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每人每天约需烹调油25克,占膳食总量的2%.
三、营养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上的追求目标必然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攀升.在提高食品质量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为了加强营养效能,研制了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所谓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所谓强化食品就是指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制成的食品.
营养强化剂不仅能提高食品的营养质量,而且还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改善其保藏性能.食品经强化处理后,食用较少种类和单纯的食品即可获得全面的营养,从而简化膳食.营养强化剂主要可分为维生素、氨基酸和无机盐三大类:
1.维生素强化食品
常用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B1、B2、C、D、PP及其衍生物.如牛奶中加维生素A、D(AD钙奶),面粉中加维生素B,某些饮料中加维生素C等.
2.氨基酸强化食品
常用的氨基酸有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因赖氨酸在谷物蛋白质和一些其他植物蛋白质中含量很少;蛋氨酸在大豆、花生和肉类蛋白质中相对偏低,所以赖氨酸和蛋氨酸(尤其是赖氨酸)是按人体需要及其比例,在食物蛋白质中最显缺乏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赖氨酸加入大米、面条、面包、饼干以及饮料中,如市场上供应的赖氨酸面包和饼干等.
3.无机盐强化食品
近年来推出的"平衡健身盐"或称"健康平衡盐"是微量元素应用的典型产品.根据高血压患者是由于钠高钾低镁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论断,人们有意识地改变食盐中钠、钾、镁、钙的配比,并增加其他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补充和调节人体内几十种元素的平衡.经临床应用和上千万人食用证明有多种疗效.一是能调节体液中钾钠等多种元素的平衡,使人体处于最佳的元素构成状态,它能使92%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也能使78%的低血压患者血压升至正常,并具有双向调节心律的作用.二是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改善儿童厌食症,并可延缓机体的衰老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三是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脏病有辅助疗效.健康人食用这种盐无不利影响.现在,全国各地已通过食物链生产和研制出如富硒营养蛋、富锌菜叶、葡萄糖酸锌等多种强化食品.
在使用营养强化剂时,应注意不要影响食品原有风味,并保持营养素的合理平衡,防止过量摄入而导致代谢紊乱,甚至中毒.其用量必须?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隆重标准"为依据予以严格控制.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60900/

推荐访问:效能提醒工作意见 提高工作效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