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7-26 09:59:1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

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一)
中医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研究进展

  关键词:面瘫;中医药疗法;面神经炎;综述

  面神经麻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岁~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面神经为第VIII颅神经,混合性神经,离开脑桥后从颅后窝穿过骨壁进入面神经管内,入茎乳管,面神经出茎乳突孔后在乳突前上方向前穿过腮腺, 呈扇状分成5支 (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 颈支)。感觉纤维的胞体起自膝状神经节,纤维分布于舌前支 (颞支、 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感觉纤维的胞体起自膝状神经节, 纤维分布于舌前2/3 及鄂部。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 ,造成面神经功能障碍;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神经受压。其病理表现为此段面神经水肿 ,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或轴突变性。临床上以病侧面肌瘫痪的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如表情肌失用,口角歪斜,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鼓腮漏气等。中医学中属于 “面瘫”范畴。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患病。中医治疗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并以局部治疗为主。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1、中医中药药辨证论治,向庆伟[1]用中药内服活血化瘀方:桃仁12g,红花10g,延胡索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白芍10g,蒺藜10g,僵蚕10g,全蝎6g,白附子10g,桔梗10g。穴主穴翳风、地仓、颊车、阳白、颧髂、合谷(对侧)。结果总有效率为94.4%。
  2、理疗:包括超短波、激光、推拿疗法等。
  急性期在局部超短波透热,可改善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及营养,加强局部组织的代谢过程,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组织的抗感染力,促进炎症局限吸收及消散。中频电能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可使失神经支配的瘫痪肌肉得到训练。弱激光照射引起机体的激光生物效应能治病和保健。
  推拿以痛为腧原则重点查找额肌、眼轮匝肌、颧大小肌、口轮匝肌、及颞肌的起始点和肌肉的交叉点,可触及条索状或磨砂样的病灶点,施以点弹拨揉手法,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按摩可舒筋通络、扶正却邪、振奋人身之阳气,手法直接作用于肌肤,使弛缓不收的肌肉得以补充阳气,从而将入侵之邪气快速逐于体外。
  3、中药熏洗:章进[3]采用以巴豆、蝉蜕、银花、广木香、钩藤、威灵仙、生姜、茶叶煮沸后熏洗手掌心治疗面神经炎218例,总有效率97.7%。
  4、针灸治疗:目前的针灸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梅花针、穴位注射、平衡针疗法等。
  李迎霞[4]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普通针刺加隔姜灸),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王传年[5]将5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烧山火透刺法),对照组(电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 97%, 对照组总有效率 8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林松柏[6]在杏丁注射液治疗中把52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地塞米松、B族维生素等),治疗组(加杏丁注射液),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0.7%,对照组为50%。李兴国[7]采用分三期治疗,急性期:以阳明经穴为主,多针浅刺轻刺激;静止期: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局部多采用透刺法。恢复期: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总有效率97.5%。刘兴勤[8]取患侧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迎香、下关、地仓、颊车、翳风、健侧合谷,其中下关、翳风穴做温针灸疗法。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边晓东[9]运用温针灸、磁疗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取患侧翳风、太阳、颊车、下关、牵正、阳白等穴位针刺,以艾炷缠绕针柄进行温针,总有效率97.4%。
  5、埋线法:李桂娥[10]等应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取得明显疗效。曹春梅[11]等顽固性面瘫患者54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6、穴位割治敷药法:我院面神经麻痹专科医师靳翠莲采取穴位割治敷药的综合疗法,方法是:①中药:附子、防风、胡椒、天麻,砂锅炙成微黄,磨成粉剂;②穴位取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③用瓷片刀切割穴位上皮肤约0.7cm,划破表皮层;④在穴位上敷上粉剂少量,以1㎝2大小的关节止痛膏固定;⑤穴位按摩10分钟。一个疗程4天,第五天去中药,休息2日,共行4个疗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9.7%。
  7、中药外敷:季昭利[12]应用单味水蛭配合芥末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炎患者416例,本组治愈348例,好转6l例,有效6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9.8%。
  患者存在多种心理负担,疾病疼痛时对症治疗和心理干预,焦虑恐惧时给予松弛疗法,悲观怀疑时给予鼓励疗法等。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传统的针灸疗法费时较长,在急性期使用易加重面神经周围组织水肿。再有部分患者的病情较重,或因早期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不当,或因神经受损,或素患糖尿病等因素,以致不能完全恢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都是中医药疗法有待提高的方面。我院面神经麻痹专科医师靳翠莲采用的穴位割治敷药的综合疗法,疗效显著,简便易行,随来随治,积极的综合治疗有更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向庆伟.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33):398
  [2]章进.外熏方治疗面神经炎218例[J].中国中医急症,1996,(02):19.
  [3]阎N林.针灸推拿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44例阴.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0,1(42):57
  [4]李迎霞. 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16) : 2214.
  [5]王传年. 烧山火浅针透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07, 25 (3) : 104.
  [6]林松柏.杏丁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26例阴.新中医,2007,39(1):49
  [7]李兴国.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8例分析阴.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9):1659
  [8]刘兴勤.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唧.JCAM,2009,8(25):10
  [9]边晓东.温针灸,磁疗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120例阴.江西中医药,2008,3(303):59
  [10]李桂娥,张素珍.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2):30.
  [11]曹春梅,陈伟,黎兴辉.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2010,(10):2l-22.
  [12]季昭利.单味水蛭配合芥末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炎41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1):15.【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

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二)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和护理

【超短波面神经麻痹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经综合治疗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康复门诊周围性面瘫30例患者进行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局部穴位注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穴位埋线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论:27例患者进行4-6个疗程治疗后康复。3例患者由于病程长进行了穴位埋线后康复。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7-02
  周围性面瘫学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管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额裂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病侧鼻唇沟变浅等[1]。现代医学认为是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病毒侵袭面部神经和面部神经通过部位,使面部神经产生水肿、受压,导致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功能力障碍而产生面瘫[2]。主要特点,常在晨起后发现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麻木、面部肌肉板滞,眼睑不能闭合,不能蹙额皱眉,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可有听觉改变,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颊侧瘫痪,使食物残渣滞留于患侧牙齿与面颊间隙内。大多数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因此产生焦虑心理,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采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局部穴位注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穴位埋线综合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均来自康复门诊,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65岁,均为单侧面瘫,发病时间在5天内10例,5-20天15例,20-30天2例,30天以上3例。
  2 治疗方法
  2.1 急性期治疗 本病头七天为急性期。急性期给与口服牵正散加咪:僵蚕、全蝎、蜈蚣、白附子、荆芥、防风、红花、川�、板蓝根、大青叶。迎风流泪加决明子、菊花、头部、耳后疼痛加白芷、延胡孛。并用普针针刺地仓、四白、颊车、牵正、迎香、太阳穴、阳白、、颧�头面部穴位浅刺,手法宜轻,不捻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并用超短波疏密波照射20分钟。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mg,B12注射液0.5mg1次/d。
  2.2 慢性期治疗 慢性期加用电针,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可见面肌轻度收缩为宜,留针30分钟,患侧面部及耳后行T D P频谱仪局部照射,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并用超短波连续波照射20分钟,中频脉冲治疗20分钟,消除水肿,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本组病例有15例经上述治疗4个疗程后康复。
  2.3 穴位注射治疗 面肌运动仍未恢复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取患侧面肌功能障碍明显部位附近穴位为主。取穴:阳白、瞳子�、迎香、禾�、地仓、颊车、颧�、承浆。用维生素B1注射液1m 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每次选穴4-5个,每穴注入0.3-0.5ml,隔日一次。本组病例有12例经穴位注射后康复。
  2.4 穴位埋线治疗 经过以上治疗2个月病情无好转的顽固性面瘫,可采用穴位埋线。主穴:地仓透颊车、牵正。配穴:1、部分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加阳白透鱼腰;2、眼干涩流泪,加瞳子�透太阳;3、人中沟歪斜,加人中、承浆;4、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方法:在无菌操作下碘伏消毒所选穴位周围皮肤5cm,铺洞巾,2%的利多卡因局麻,将2-0号羊肠线剪成2-3cm放入9号腰穿针空管内,退出针心,将针刺入穴位皮下肌层适中的深度,约2-5cm,将针心从针管上端插入官腔内,一手轻提针管,一手轻推针心,把羊肠线植入穴位深部,拔出针体,纺纱按压针孔,外敷创可贴1-2天。25-30天羊肠线完全吸收后可进行第二次穴位埋线治疗,3次为一疗程。本组病例有3例在治疗2个月后仍无好转,采用了穴位埋线后康复。
  2.5 按摩法治疗 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枕额肌额腹: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眼轮匝肌: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提上唇肌: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颧肌: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通过按摩法治疗也可以达到面瘫的治疗效果。
  3 护理
  3.1 急性期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病由于起病突然,有些病人认识不足,内心压抑,担忧面容的改变,终日不语,更多的病人却担心预后情况,而面神经炎的患者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吃饭、讲话、工作、社交等都受到影响。多数患者产生紧张、情绪低落、自卑、担忧、焦虑心理[3]。因此面瘫的治疗要注意保持良好积极地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瘫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种种思虑,诚恳、耐心地解释病人提出的质问,并主动向病人解释发病原因、病情变化和预后转归。对患者口眼歪斜的面容,应尽力体贴关怀,加强生活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沟通。病人得到了尊重和安慰,情志愉悦,消除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3.1.2 眼部护理 由于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发生角膜炎,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尽量避免过度用眼力,少看电视、书报及操作电脑。外出时戴墨镜,避免粉尘入眼。不能用脏手帕擦泪,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眼睑不能闭合者,临睡前使用金霉素眼膏或有润眼、消炎作用的眼药水,并用生理盐水湿纱布盖眼保护角膜或戴眼罩。
  3.1.3 面部护理 发病2周内注意休息,注意面部保暖,忌用冷水洗脸,选用温水洗脸。避免感冒和面部直接吹冷风。尽 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时戴帽子和口罩,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勿靠近窗边、空调、风扇处,以免受风寒刺激加重病情。也可以用毛巾浸热水后湿敷患侧颜面,每天5-6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温度宜70摄氏度左右,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3.1.4 口腔护理 面神经炎患者因口角歪斜,咀嚼功能减退,常会出现进食后食物渣遗留在患侧颊齿间或有流涎情况,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咀嚼时损伤口腔黏膜的现象。要指导患者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要漱口,口腔黏膜损伤者局部涂擦碘甘油,防止其他口腔疾患的发生。
  3.1.5 饮食护理 因本病使味觉与面神经麻痹导致咀嚼不便和使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食欲,要尽量鼓励患者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软食或半流饮食,进食时多将食物放在健侧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硬、粗糙、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钙及维生素B族元素。钙不仅能对骨骼和智力有益,还能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经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经传导障碍而导致肌肉的萎缩。多食排骨、深绿色蔬菜、蛋黄、海带、芝麻、水果、胡萝卜、西瓜、奶制品等都富含钙质的食物。
  3.2 恢复期护理
  3.2.1 物理疗法 指导患者如何热敷和按摩患侧面肌。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每次15~20m i n,并于早晚自行按摩面部, 按摩力度要适宜,部位要准确,轮刮眼睑,指擦鼻翼。按摩前要清洁双手。
  3.2.2 功能锻炼 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侧的面肌随意运动。嘱患者对镜练习皱眉、皱鼻、露齿、闭眼、拉口角、鼓腮等表情肌锻炼,可明显地提高疗效。指导患者练习咀嚼肌运动,嘱患者连续不间断地咀嚼口香糖,并注意观察、督促患者咀嚼,以达到训练咀嚼肌的目的。
  4 讨论
  面神经炎西医通常认为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的骨膜炎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筋肌纵缓不收而致面瘫。现代研究表明针能清除局部缺血、水肿,对周围神经损伤变性具有明显再生修复作用[4]。发病早期属风寒袭络,邪在表浅,手法宜少针轻刺,配合T D P频谱仪局部照射能改善病变组织供血,尽早控制和减轻神经水肿和变性,从而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在穴位埋线治疗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羊肠线,不能太软。太软,达不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还要掌握好埋线深度,防止埋人羊肠线过浅在皮下不吸收而形成硬结。只要治疗和护理方法得当,即能获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002.
  [2] 黎进荣,王建平.中西医结合针灸并用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浅析[J].中医药学报,2005,23(1):168~170.
  [3] 苏康勤.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学,2009,6(9):99-100.
  [4] 刘胜,王思广,董捷.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J].中国针灸,2002,22 (7):45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95486/

推荐访问: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秘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