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来源:热点事件 时间:2016-07-26 10:22: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热点事件】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一)
探究大众传媒时代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效果

龙源期刊网 .cn

探究大众传媒时代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效果 作者:刘佳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2期

摘 要:信息技术使传播的空间局限被打破,改变了信息传播形式。中国民族舞艺术在大众传媒时代在传播形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传播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民族舞艺术借助信息传播媒体流入到相应的传播渠道中,深入到各个消费阶层,传播形式也呈现出大众化等等趋势。本论文针对大众传媒时代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众传媒;中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舞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遗留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人们开始进入到大众传媒时代,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研究课题。中国民族舞艺术要继续传承下去,就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扬传播艺术,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渠道,不仅可以将民族舞蹈艺术传播给观众,而且还可以促进观众与表演者以及舞蹈艺术创作者的互动交流,在扩大传播范围的同时,还促使中国民族舞蹈发扬光大。

一、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形式

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不同,实现了多种传播形式。较为传统的文字传播、舞谱传播,是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早期传播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传播渠道和技术先进的传播工具相继问世,为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创造了传播条件。从接收台到放映机,从可以自主拍摄的摄影机到无线发射塔的信息传播形式,将民族舞蹈艺术从舞台传播形式转变为空间信号传播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堪为是信息传统的一次革命,使民族舞蹈艺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而实现了无线电视信号传播。所有的这些传播工具都具备了信息复制的特点,可以将民族舞蹈转化了形式多样的信息符号,经过处理后传播出去。人们登录互联网,就可以选择观看自己所喜爱的民族舞蹈艺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意味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通过信息媒体,可以将民族舞蹈艺术向各个消费层次传播,使民族舞蹈艺术传播逐渐通俗化方向发展,展现出新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

任何的传播形式都有主体和客体之分。受到特定的传播环境不同,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二)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探讨

目录

研究课题的意义 .............................................................................. 2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况与现状 .................................................. 3

(一)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念 ..................................................... 3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现状 ................................................. 3

1.现状解析 ......................................................................... 3

2.形成原因 ............................................................................ 4

三、新媒体舞蹈艺术存在的问题 .................................................. 5

(一)个性独立化缺失 ............................................................. 5

(二)文化趋俗性 .................................................................... 5

四、结论 ......................................................................................... 5

五、参考文献 .................................................................................. 6

六、致谢 ......................................................................................... 6【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也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也在积极追求在精神文明领域的需求。现代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舞蹈艺术也挣脱掉传统艺术的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并不断发展,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喜爱。本文主要说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况与现状,以及新媒体舞蹈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舞蹈、表现形式、存在问题、发展

绪论

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就通过具有一定肢体姿势的舞蹈动作来表达意愿,而且各种肢体舞蹈姿势也融汇在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劳动中。舞蹈是一种集舞蹈动作姿势、空间、音乐以及舞美等形式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化出很多不通的功能,例如:总结信仰、祭祀礼仪、传统民俗等都是通过舞蹈艺术来表达与继承。20世纪末代,科技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科技不断创新,网联网也越来越普及,新媒体艺术开始出现,舞蹈艺术在现代新媒体技术面前,并不是以一种排斥的姿态,而是和新媒体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结合,两者进行部分融合后,便产生了有趣、更具有张力的新媒体舞蹈艺术。【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在经济的带动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催化剂,为社会中的生活以及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传统歌曲、文化观念以及传统艺术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新颖的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其的需求。传统的舞蹈艺术,也在其中,不断结合新媒体技术开拓发展新方向,使舞蹈艺术不断走进新的台阶。未来,艺术发展不会停歇,而且会更加迅速,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的舞蹈艺术对于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课题的意义

近些年来,新媒体舞蹈艺术现象不断出现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其实验性、娱乐性以及商业化的特点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2008年奥运会揭幕式中舞蹈很好的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每年的电视节目盛宴春节晚会中的各类舞

蹈艺术也多为新媒体舞蹈艺术。新媒体舞蹈艺术越来越受到舞蹈界的青睐,而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探讨一直进行着,以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运用。

本文通过对现在的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探讨,通过对其概念与现状的阐述,探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价值,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做出总结,推动新媒体舞蹈艺术理论的完善,促进新媒体舞蹈艺术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兼容性,丰富舞蹈艺术的内容,从而促进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况与现状

(一)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念

舞蹈自人类原始社会是时代就存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也在不断的继承传统,吸收新鲜营养,不断变革与创新,因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别具特色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观念。20世纪下半叶,国外很多先进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进入我国,人们通过学习这些先进的理论知识,研制出更加完善的技术。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思考,艺术领域中新式以及传统的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给我们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新媒体艺术与相关的先进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的现在,新媒体舞蹈艺术包含了运用了新媒体技术的舞蹈艺术的表演以及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传播舞蹈的方式。对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舞蹈种类中的一种,是数字媒体技术实现的新的舞蹈形式,包含:舞蹈艺术结合多媒体以及动画等技术形成的新媒体舞蹈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新媒体舞蹈艺术是舞蹈借助新媒体作为传播方式,实现舞蹈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形态,例如:现在,很多舞蹈团体通过网络,数字电视、电影等方式传播自己的舞蹈。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现状

1.现状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已经遍及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此同时,艺术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歇。新媒体舞蹈艺术在全世界发展迅猛,在我国亦是如此,新媒体舞蹈艺术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艺术领域的受宠者。传统的舞蹈艺术的执行核心是人,人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艺术,然而人的肢体的动作是受

限制的,以及舞蹈演员的长相、身材与舞蹈技术等都会影响到舞蹈艺术的表达,并多以灯光以及实际物体背景来烘托舞台效果与气氛;舞蹈传播途径主要靠电视传播。现在的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执行主体不仅包括了舞者的肢体动作,还包含了新媒体技术塑造的虚拟空间以及任务,他是一种新型的结合数字技术的舞蹈艺术形式,通过虚拟技术来营造舞台上的氛围,新媒体舞台艺术主要以网络、移动电视与电影为主。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段得到提高,群众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物质享受。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艺术的需求。

目前,国外的新媒体舞蹈艺术理论相对国内的是比较完善与先进的,国内很多企业以及许多学校都在越来越重视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国内很多企业都联合高校成立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室,为了使促进国内新媒体舞蹈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完善。随着该方面的专家的不断探索,相信中国的新媒体舞蹈艺术在广度以及深度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形成原因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是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四方国家率先发明了新媒体技术,商业电视的发展以及文化潮流的推进,促使众多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艺术与科技的关系。60年代末期,有的艺术家就开始对多媒体与艺术表达相结合的实验,从而出现了众多的跨界艺术表演。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例子了,新媒体技术开始在舞蹈的创作、记录以及传播等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于新媒体技术舞蹈艺术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上也给予了巨大的帮助。越来越多的艺术都开始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在视觉效果上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舞蹈艺术与之融会贯通,在新媒体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受众的审美需求也是新媒体舞蹈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受众就是新媒体艺术的观众集体,对于每一个艺术创作,其听众都有着自己的感觉与感悟,每个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听众所在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所决定的。受众在观赏舞蹈,其目的就是获得审美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享受。传统的舞蹈艺术内容上的情节性与趣味性还是能满足大部分的受众,然而其形式上却缺乏必要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的创新,而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舞蹈艺术结合后,形式更加多变,其多种多样的变化特色更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与视觉需求,这也促使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舞蹈艺术存在的问题【民族舞蹈的新媒体】

新媒体舞蹈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下了诸多的问题,比如:个性化独立化的缺失以及文化趋俗性。

(一)个性独立化缺失

艺术在发展道路上最求的就是不断创新,有新颖的艺术创意。众多的抄袭创意,复制舞蹈编排结构的舞蹈艺术是经不住时间的冲击,只会在流逝在匆匆岁月中。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进入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对其的理解千篇一律。从而在视觉上造成疲劳,国内每年都有很多的新媒体舞蹈艺术作品出现,然而有太多的舞蹈在结构,情节的设置上出现了雷同的现象,受众的得不到审美的需求。

(二)文化趋俗性

当下新媒体舞蹈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更多的是追求娱乐的效果,而忽略了其包含的文化意义的价值。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只会使新媒体舞蹈艺术趋于肤浅的境地,很多的企业更是为了满足娱乐的心理,使该舞蹈艺术失去其根本内涵,致使大量的艺术被践踏,这也误导了现在很多学习舞蹈的追求者,使他们陷入误区。

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监督管理,使其走向正确发展的道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其给舞蹈艺术带来积极的方面,控制好其使用尺度,为受众提供一场舞蹈艺术视觉以及精神上的盛宴。

四、结论

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跨学科探索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是时尚。正在茁壮成长的新媒体舞蹈艺术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新媒体舞蹈艺术要继承传统舞蹈艺术的优良特点,同时要与时俱进,使其更具艺术魅力,不断创新,实现艺术文化价值。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三)
2015年中国舞蹈演出盘点

  一、演出市场的统计分析

  根据文化部艺术司委约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舞蹈演出情况统计(2015年)》得知,全国各地 2015年共推出了包括芭蕾、民族舞、现当代舞等各种演出形式在内的舞蹈演出 348台,演出场次 2845场,后者在所有类型演出中的占比仅为
  2.8%!这说明舞蹈在全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还远未达到它应达到的高度,而我们身为舞蹈从业者,则必须继续开动脑筋,加足马力,拿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产品,为全民服好务。
  二、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内外
  国家艺术基金 2014年通过的首批资助名单上,有17部舞剧,其中有 16部在 2015年演出时通过了验收,并且达到了演出场次的要求,因而参加了“滚动资助”的评选,而《沙湾往事》和《八女投江》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选、观众网上投票和理事会批准,最终成为“滚动资助”的对象,有望加工修改成更加完美的精品。
  在国家艺术基金 2015年通过的资助名单中,有一些舞剧因前期准备充分,在2015年岁末已经上演,如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夜莺与玫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风筝》、湖南省歌舞团的《桃花源记》、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家》、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的《十面埋伏》等等,有待国家艺术基金在 2016年派专家组前去验收。
  此外,作为中国舞剧创演大本营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也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推出了舞剧《赵氏孤儿》,而重振旗鼓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则以崭新的面貌推出了歌舞晚会《东方之爱》,让全社会感受到这些国家艺术院团的人才济济与实力雄厚。
  当然,中国之大,舞团之多,致使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可能覆盖全部的新创作,因而有不少舞团自筹资金创作了舞剧,如中央芭蕾舞团的《鹤魂》、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大地 ・震》、山西省吕梁市民间艺术团的《吕梁英雄传》、江苏省盐城市演艺集团的《烽烟桃花飞》、四川省攀枝花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以梦为花》、福建省歌舞剧院的《丝海梦寻》、海南省歌舞团的《苏东坡在海南》、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的《秋菊传奇》、无锡市演艺集团与新疆阿合奇县歌舞团合作的《英雄 ・玛纳斯》等等。
  总体而言,这些舞蹈和舞剧的创作遍及了全国,从内地到边疆,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民间、古典到芭蕾、现当代,由此构成了 2015年中国舞蹈与舞剧创作的整体格局,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舞蹈从“高原”提升到“高峰”的希望。
  与此同时,高水平的外国舞团演出也络绎不绝,不断给舞蹈专业人士带来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新鲜的编导方法,并给广大的舞蹈观众带来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多元的审美享受。
  三、舞蹈演出的全年点评
  (一)中国舞蹈
  1.民族舞
  在2015年上演的这类舞蹈及舞剧演出中,数量最多的当属中央民族歌舞团。在艺术总监丁伟的导演下,前四台分别是展示少数民族歌舞或欢度圣诞夜的精品晚会,而颇具创新意义的舞剧《仓央嘉措》则自然引起争议,但编导家却心平气和地说:“怎么让这个人物舞起来、让他跳什么样的舞,的确是我正在进行的思考和尝试。 ”我们赞赏他勇于探索的胆识,但更笃信,一部舞剧要成为永恒,一定要有好故事和好舞段同行!
  洛阳歌剧舞剧院已沉默多年,但它的新舞剧《关公》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外请的新生代翘楚孙科和唐诗逸为全剧提色不少,但团里的 47位群舞演员也让人刮目相看。更有,青年编导孔德辛继舞剧《孔子》后推出的这部更加血气方刚的“男人戏”让我们不禁感叹:在大型舞剧的编导上,“谁说女子不如男? ”
  由王勇编剧、杜燕峰导演的《天边的鼓声》,是河北省歌舞剧院推出的第二部舞剧。剧情以抗战期间的太行山区为背景,以制鼓艺人一家的生离死别为线索,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全剧中,情节曲折,舞段颇多,并大量汲取了落子、拉花、地秧歌等最具代表性的河北民间舞,常山战鼓、花盆鼓等河北鼓文化,以及难得一见的拜师学鼓传统和民间制鼓过程。
  《沙湾往事》由广东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获得国家艺术基金 2014年“滚动资助”的诸多原因中,首先是它作为“广东音乐的舞蹈名片”这个定位颇为讨喜;第二是周莉亚和韩真这两位年轻编导在摈弃哑剧,以舞叙事方面显示了天赋;第三是黎星和李艳超这两位“条件、能力、技术、形象”四合一的好演员立下了汗马功劳;第四是作曲家杜鸣创造的听觉美感功不可没。
  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 2015年的资助,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地缘优势――巴金是成都人,《家》讲的是成都人的事,因此,位于成都的四川省歌舞剧院申请做这部舞剧,有其他舞团不具备的绝对优势;其二,人才优势――这个剧院近年来居然培养出了“一牛二马过大河”(刘凌莉、马东风、马琳、何川)这四位才华横溢、个性迥异的中青年编导,实为罕见的成就,因此,把纳税人的钱交给他们搞创作,评委会认为不会打水漂。
  “诺玛阿美”在哈尼族语中,意为“香格里拉”或美好家园。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以此为主题推出的新舞剧,表现了哈尼族祖先为捍卫美好家园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故事,而担任总导演的新锐王舸、许锐则聪明地通过一位智者演唱的歌谣,清晰易懂地讲述了这个哈尼族的传奇故事,以此跳出了“看不懂”怪圈,可让舞者们放开手脚去大舞特舞,并将王舸擅长的群舞在叙事、造势和抒情这三方面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舞剧《步步生莲》是一部学用结合度颇高的教学剧目――因为该校的特色资源课程是由前辈舞蹈家高金荣先生集三十余年科研、教学、编创心血于一体的“敦煌舞训练体系”,而这部舞剧恰好又出自她手,因而,比较充分地表现出她对敦煌舞蹈及其文化内涵的驾轻就熟。
  蒋玫是在新疆建设兵团歌舞剧团坚守了33年的舞者、教员和编导,被同行们誉为“沙漠中的玫瑰”,而《蒋玫舞蹈作品汇报》则不仅见证了她的坚守,更演绎了她的智慧! 11个节目具有丰富的内涵――论题材,既有她父母身为第一代兵团人和 “八千湘女”之一所亲身经历的“发媳妇”和“地窝子”婚姻,也有第一代兵团人的拓荒事迹与坚守精神。   3D舞蹈诗《侗寨人家》是张继钢为柳州歌舞剧团精心打造的第三部作品,更是他按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统,对不同题材做挖地三丈的开掘、深入骨髓的体悟、飞扬跋扈的想象和令人拍案的解读之后,不断超越自我的又一部佳作。
  作为当代舞坛十多年来的常青树,王亚彬创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团队七年来,坚持每年以她为中心,他编她演,或自编自演一台新作品,而《青衣》则是最让她出彩的一台,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女主人公筱燕秋的戏曲演员生活与她的舞台表演生涯具有某些共同之处,而且还因为戏曲题材的审美和韵律与她专攻的古典舞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2.芭蕾
  《鹤魂》是冯英出任中芭团长以来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全剧以护鹤英雄徐秀娟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借助于全团上下的积极性,更启用了旅美青年编导马聪和本团新锐编导张镇新,努力将“鹤”这个中国人心目中圣洁、吉祥的符号打造成高贵典雅的芭蕾形象,并在首轮演出中博得普通观众的热情褒奖。但圈内人尽管深知现实题材往往缺少浪漫,改编芭蕾舞剧的难度极大,即使芭蕾强国也对此望而却步,还是提出了一些不足,比如这部舞剧尚未说清女主人公缘何为了呵护那些大白鸟而放弃恋人?又如标题主人公“鹤”的造型从头至尾均未形成;再如抽象而精美的芭蕾与具象而粗糙的芦苇之间缺少统一等等。
  辽芭的《八女投江》首演后同样引起热议,不满者觉得它的戏剧张力太弱,尤其是八位巾帼英雄“投江”的尾声过于平淡;而赞赏者则认为,该剧的编导家王勇和陈惠芬来自部队,如按写实主义的惯性煽情,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但这部舞剧的创新价值恰恰在于,它是近年来为数寥寥、
  甚至绝无仅有、融入浪漫情怀、符合舞剧 体的极大可能性。第四台由在荷兰舞蹈剧
  规律,因而有可能常演不衰的好作品。当 院跳了九年舞的娄梦涵编导并主演,取名
  然,该剧成为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 ” 为《曾经 ・何时》,并展现出他从基里安大师
  对象,已经说明国人对舞剧创作规律的认 影响下脱颖而出的成长轨迹!第五台是五
  识正在日益深化。 位编导的同台演出,他们才华横溢,各显神
  苏芭建团三年来,迫于舞者只有 25人 通:张翼翔的《密室》通过六位舞者对镜
  的实情,更因李莹和潘家斌这两位掌门 面纤维板的把玩,坦露出年轻人对未知事
  人曾在美国跳了 12年的巴兰钦作品,因而 物的好奇;张志的《蜕》借用各种面具和几
  对芭蕾的抽象表现手法深谙其道,而《西 位军艺毕业生,表现出人在扑朔迷离中的
  施》则是他们按这种路径创作的第三部舞 经历;黄春瀚彬的《观》借助于“新媒体艺
  剧!重要的是,全剧从剧本到编舞、从服饰 术 ”提供的影像,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到布景,所有的设计都统一在了这种简约 李超的《往》继续以他为核心,表现了舞者
  的风格之中。 历来以身体为本的志趣;比较而言,结构
  3.现当代舞 完整、语言丰富、对比鲜明且有情趣的作品
  在现当代舞方面, 2015年有三大板块 当是杨畅的《远方》,原因是这位经过两年
  颇为醒目:一是由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 的痛苦磨砺,才从韩国国立艺术大学舞蹈
  团、广东现代舞团和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 学院拿到编舞硕士的年轻人,在国内注重
  联合举办的《北京舞蹈双周》,笔者与王晓 “民族化 ”的编舞技法之外,学会了如何从
  茹、黄建新的舞评详见《艺术评论》 2016年 观察生活、独立思考、驰骋想象和游戏心
  第1期。 态入手从事创作。
  第二大板块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 第三大板块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中
  《中国梦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成果展 国舞蹈十二天》,主旨定位是“原创性、实
  演》中的八台演出,其中由颜荷主创并主演 验性、参与性 ”,操作方式是继续与中国舞
  的《无间》可谓清一色的女子秀,而满台悬 协合作,并以“导师推荐制 ”完成的“第二
  挂的橡筋则以金属的光泽,将她本人无休 届中国青年舞蹈家展演计划 ”,具体包括
  止的旋转和瀑布般的甩发变得颇具玄机。 了由赵汝蘅导师推荐、李俊主创并主演的
  尹.编导的《斗拱》能入选“青培计划 ”, 《白蛇 ・人间》,罗斌导师推荐、张荪主创并
  主要是他能将少年时代对木质“斗拱 ”这 主演的《古城》,刘敏导师推荐、苏鹏主演
  个中国传统建筑中细小部件的印象,放 的《花生》,金星导师推荐、张傲月主创并
  大成青年时代的“金属装置 ”这个国际当 主演的《那里的花》,黎海宁导师推荐、邢
  代创作中的庞然大物!谢欣编导并主演的 亮主创并主演的《舞 ・雷雨》,高度导师推
  《撇 ・捺》是个纯舞,其运用自如的肢体动 荐、古丽米娜 ・麦麦提主演的《古丽米娜》
  作和一气呵成的发力借力均显示出舞者身 这六台舞蹈晚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
  人新作无论其背景和题材来自何方,都多 跨界“行为 ”,比如铺天盖地的剪刀和从头
  少借助了现当代舞的观念和方法,以便进 至尾的剪纸;过于深奥的文思哲理,比如从
  行“无拘无束 ”的探索。 这个传统故事中挖出的“埋伏与被埋伏、伤
  不过,“原创性、实验性、参与性 ” 害与被伤害、欲望与恐惧轮回 ”,都是非文
  和“无拘无束 ”这类字眼听起来似乎很 字的舞蹈无法表现,甚至让观众望而生畏
  “酷 ”,但让观众看起来却是“苦 ”不堪 的!不过,对我而言,杨丽萍作为中国当代
  言的 ――在近年来亮相的不少新人新作 舞坛上的旗帜性人物,她的每部作品都是   中,遗憾地出现了抛弃传统舞蹈的审美 禅精竭虑之作,因而值得关注!
  和语汇,以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解构 乍看起来,把北京当代“芭蕾 ”舞剧院
  和重构 ”为名,错将“接触即兴 ”“行为艺 的《夜莺与玫瑰》归入“现当代舞 ”类里来
  术 ”“装置艺术 ”等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当 评说,似乎有些不妥。但了解该团创始人王
  作舞蹈语汇本身,在创作上粗制滥造、不 媛媛的现代舞背景之人,便不会对此大惊小
  求甚解、逻辑混乱、肮脏不堪,在舞台上张 怪了。她的这部舞剧延续了前几部舞剧改编
  牙舞爪、装疯卖傻、呲牙咧嘴、故作痛苦 名著的成功,将林徽因翻译的王尔德原作
  的倾向,我以为是需要立即打住的,因为中 提供给观众阅读,然后继续将这些名著当
  外舞蹈史上保留下来的经典从来都是呕心 作编舞的借口,而未掉进图解的泥坑。
  沥血、精心打磨的结果;换言之,抛弃传统 云门舞集每次来内地的演出都会让我
  舞蹈的审美和语汇,从零开始的“原创性、 们亢奋;形象地说,我们感觉 1团的演出总
  实验性、参与性 ”和“无拘无束 ”既没有出 像朝圣,因为它仅演林怀民先生的作品,
  路,又浪费自己的青春和国家的资源! 其中满是经典的舞段和惊艳的场面;我们
  与这些年轻人的粗制滥造截然不同, 感觉 2团的演出总像过节,因为它呈现给我
  杨丽萍的每部作品都是精心打造的,其 们的作品都来自新生代,其中满是青春的
  2015年首演的《十面埋伏》堪称本年度舞 活力和新鲜的创意。此次 2团来内地演出的
  蹈演出中的又一个热点,原因之一是她在中 三合一晚会中,黄翊编导的《光》取材于他
  国当代舞坛的最高知名度总能为她的演出 自小熟悉的社交舞,并用了 7种不同色彩的
  带来最好的票房和最大的关注,但这一切 八十几次急速变光,来反衬人们对慢生活
  却是以她 30年来潜心创作、力求完美为前 的向往。郑宗龙的《一个蓝色的地方》出自
  提的,尽管自舞剧《孔雀》以来,她的许多 他赴美时因思乡失眠对天边产生的幻觉,
  尝试并未得到舞界或媒体的一致首肯,《十 而他的《来》则“来自从小随妈妈向神灵膜
  面埋伏》也是如此。尽管她为这部作品组 拜时看到的不一样的身体 ”。这些事实均
  建了包括叶锦添、田沁鑫、裘继戎等跨界名 说明,生活的积累对于现代舞同样重要。
  家在内的创作团队,并为观众提供了长达 18 2015年的中国现代舞,还有一些大事
  页的人生哲理和作品导读,但过于庞杂的 件需要记录在案:一是北京现代舞团为纪
  念建团 20周年举办的酒会和内部演出;二 2.芭蕾
  是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按照常规举办的 外国芭团的演出中,呼声最高的莫过
  《春分 ・壹》和《春分 ・贰》这两台晚会 ―― 于以下四台:首先是马林斯基芭团的舞剧
  这两个位于北京的现代舞团的确都是现代 《舞姬》,讲述了舞姬尼基娅与打虎英雄索
  化首都的文化名片! 罗尔“有情人终不能成为眷属 ”的悲剧,但
  (二)外国舞蹈演出 全剧中最为震撼的舞蹈却是第三幕的大群
  2015年的中国舞蹈演出市场上,外国 舞:幽灵们用一个“阿拉贝斯 ”舞姿的 34次
  舞蹈团体来华演出的数量和质量较之往年 变奏,将“爱与死 ”这个千古不朽的主题阐
  均有明显的提高;诸多的原因中,既有中国 释得既清晰易懂又感人肺腑。
  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吸引力,也说明了外 艾夫曼芭蕾舞团的风格属于当代,具
  国舞蹈在经典剧目滚动演出和新编剧目持 体表现在将古典芭蕾的“条件、能力、技
  续上升这两个方面的并行不悖! 术、形象 ”这四大要素和现代舞的“观念、
  1.民族舞 时代、个性、原创 ”这四大要素完美地融成
  孔剧作为泰国“非遗 ”的重要代表作, 了一体,而女演员 1米72、男演员 1米85的平
  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融舞蹈、音乐、诗 均身高,特别是他们闪电般的大蹦大跳和
  歌、绘画、武术和皮影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符号般的末梢动作,则让整个舞台刹那间
  被认为是最优美的舞剧艺术,而剧中常见 变成了一个芭蕾明星争奇斗艳的比赛场,
  的猴王哈奴曼则像中国的孙悟空一样家 而舞剧《安娜 ・卡列尼娜》中清晰易懂的三
  喻户晓,被当作该国人民机智灵活的象征。 角关系、纠缠不休的心理矛盾、撼人心魄
  《黑与白》的创作者是国际知名的泰国舞 的舞蹈段落、高潮迭起的戏剧场面,则让
  蹈家皮切 ・科伦春,创作灵感来自印度的长 我们懂得了如何从 “人物关系 ”入手,按照
  诗《罗摩衍那》,意在通过将现代舞元素注 “把情节情绪化 ”的路数,创作出情舞交
  入孔剧的方式,探讨人性中的善恶之争。 融的精彩舞剧来。
  近年来,西班牙的弗拉门科在中国观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第五次来华演出的
  众中的认可度逐渐接近于芭蕾,因此,只要 《浮士德》让人胆战心惊,而法国编导家
  有这种舞蹈演出到来,北、上、广的剧院每 让-克里斯多夫 ・马约创作舞剧时的长话短
  轮演出 2至3场,已不需大肆宣传,便能保证 说、手法多元、推陈出新和简约自然则再次
  客满!这里的秘诀就在于,弗拉门科的当代 挑战了我们的陈规陋习,尤其是他对这部
  创作者们抓住了舞蹈这种非文字语言的特 同名经典歌剧中四位主要人物的删减与置   长与局限,继续发扬其古往今来一触即发 换让我们耳目一新:保留了年迈学究浮士德
  的激情和明星脚下一泻千里的节奏,毅然 这个标题主人公、诱使浮士德出卖灵魂以
  拒绝卷入任何高深莫测的哲学理念,或者 换取青春的魔鬼梅菲斯托菲勒斯、被浮士
  救苦救难的社会责任! 德始乱终弃的美少女玛格丽特,去掉了玛
  格丽特从战场归来却死在与浮士德决斗中的兄长瓦伦丁,并增设了死神这个魔鬼的女帮凶,以便让她同浮士德这个向往男欢女爱的老头子展开几段双人舞。
  希薇 ・纪莲这位风靡世界三十余载的超级巨星已经来华四次,每次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2015年,她以《生命不息》主题构成的第二轮“全球告别演出”登陆国家大剧院:英国当代舞新贵阿库 ・汉姆为她量身打造的《技 ・艺》开场后,使用了一棵能缓缓自转的玻璃钢树,表现了她虽然年过半百、体力下降,但动作依旧自如、气场依旧十足的奇迹,而压大轴的节目《再见》则由瑞典芭蕾大师马茨 ・埃克为她精心编创,其最大看点是将视频与她的舞蹈巧妙互动,彰显出“新媒体艺术”给传统舞蹈带来的新意!
  3.现当代舞
  2015年来华演出的外国现代舞中,最具影响力者当然是玛莎 ・格莱姆舞团专为此次中国巡演创作的《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原因是该团 2008年首次来华演出的最大宣传点,就是这个与画家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驾齐驱的“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的盛誉。这位现代舞宗师一生活了 97岁差 40天,创作了 180部作品和一套以“收缩 -放松”为原理的经典训练体系,培养了六代传人,而她在中国的直系传人只有台湾的游好彦先生,隔代传人中则有台湾的许芳宜和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辛颖。这台演出的结构非常考究,既涵盖了格莱姆的反战题材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体现了舞团近年来的崭新发展,并折射出她与毕加索和斯特拉文斯基之间的合作关系。
  嘻哈舞这种颇受青年人喜欢的街舞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政府的资助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这类舞团更是在近年来登堂入室地进入了主流演出市场,而此次来京的法国“玩酷嘻哈舞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其演出的《根》则融合了黑胶唱片播放的音乐、环境编舞常用的沙发、桌椅、茶几、台灯等道具,但重点还是千方百计地炫耀了花样百出的街舞技术。
  在2015年所有外国舞团的来华演出中,最令人不可思议,并且无法定义者当属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的《神曲》!该团由多才多艺的意大利艺术家埃米利亚诺 ・佩里萨利所创办,《神曲》则是他的近作,并因其变幻多端的舞蹈意象与神秘莫测的视觉效果在国际舞坛上独树一帜,但令人捉摸不透的问题却只有一个:舞者们在空中翱翔或暂时定格的种种形象,是靠威亚悬挂起来的,还是用天梯支撑起来的?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责任编辑:杨明刚

民族舞蹈的新媒体(四)
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摘 要】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起,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就创造了劳动号子,这一民间音乐的最早形态。同时,也创造了原始巫术,这一舞蹈的最初形态。《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就有关于原始乐舞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阅。”意思是说,在葛夭氏这个原始的时代,就有三人手持牛尾跳舞并唱歌的活动形式。从原始社会起,歌与舞这两种艺术形式就是紧密联系的,歌离不开舞,舞也离不开歌。有什么样的音乐,就要有什么样的舞蹈与之相配合。

  本文旨在通过论述民族民间音乐与民族舞蹈的关系,论证艺术上专业分工的加强,并不能否定某种综合艺术的意义。歌舞结合的特点之所以能够保持,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表达群众情感的需要。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关系
  民族民间音乐对民族舞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决定了民族舞蹈的形式
  一般来说,音乐可以离开舞蹈而独立表演和传承,但是,任何一种舞蹈形式都不能离开音乐,音乐是构成舞蹈的基本要素,舞蹈必须在形式上与音乐相统一,才能进一步去表现音乐,舞蹈的形式是按照音乐来设计的。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舞蹈:长鼓舞和芦笙舞。长鼓舞是广西瑶族的民间舞蹈,长鼓舞以鼓声为主,舞者右手执鼓、左手敲击,边击边舞。舞蹈中,一人持鼓作连续低音,另一人在缓慢的节奏中敲击出富有变化的节奏,如:咚咚咚咚}咚・咚I。出于音乐上的考虑,表演者的音乐和鼓声要音量平衡并且层次突出。因此,表演长鼓舞的人数经常为两人或四人,均为双数。所以说音乐是人们进行舞蹈布局的重要依据。还有西南苗族的芦笙舞,芦笙舞曲都由引子、主部、结尾三部分构成。引子较为短小,主部一般作多次的反复演奏,结尾多是以渐弱作为终止。因此,在芦笙舞的表演过程中,人们便利用引子部分做舞蹈表演前的准备,以舞蹈造型配合散板的引子作为舞蹈的开始,主部用以丰富多样的舞蹈变化,因为音乐在此时通过芦笙吹奏技巧的运用,对音色和和声都给予更为丰富的变化。芦笙舞的尾声多是在舞蹈队列的渐行渐远中结束,因为芦笙舞是男子吹笙在前面走,女子跟在后面随乐声舞蹈。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决定了民族舞蹈的情绪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淮河以北和黄土高原。民歌的节拍多为一板三眼,有时也用一板一眼,演奏乐器多为高亢、明亮的乐器,如:板胡、唢呐,其他主要乐器有二胡等,同时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还有热情、淳朴、喜悦的特点。在此音乐倩绪的基础上,形成了北方舞蹈的代表――秧歌舞。秧歌舞蹈在北方被称为“闹秧歌,一个“闹”字,足以表现舞蹈中蕴涵的喜悦、热烈的气氛。演员在表演时以多种表现手法将全身配合起来,尤其是手、脚动作的配合,千姿百态,各领风骚。秧歌舞具有较强的动作性适于结合音乐表演动作,更能够诠释北方民间音乐热情、喜悦的情绪。而南方地区的音乐多采用丝竹乐。丝竹乐的演奏形式是用弦乐和笙管乐合奏,同时也不用大锣大鼓之类的强烈的打击乐器。丝竹乐常用的乐器有箫、笛、笙、扬琴、琵琶、小三弦、二胡、鼓等。笛和二胡常居于主要地位,有时也用箫替代笛。丝竹乐的特点是擅长演奏柔婉、秀丽的抒情乐曲。在这种音乐影响下的南方花鼓舞蹈与北方秧歌舞蹈相比,少了情绪上的渲染和张扬,多以幽雅的舞韵、清秀的舞姿、轻巧的舞步来表现南方 “鱼米之乡”的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因此,音乐的基本情绪直接决定了舞蹈的清绪内涵乃至作品风格。舞蹈表演者只有在演出时,将舞蹈的情绪和音乐的情绪蹂合在一起,相互统一,才能够创造出成功的作品。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决定着民间舞蹈的风格
  舞蹈的风格是区别舞蹈的最明显的特征,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风格的舞蹈都独具特色。其中风格最独特的当数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了。维吾尔族的舞蹈以变化多样、热情灵活为主要风格。笔者认为,这是与维吾尔族音乐密切相关的。维吾尔族多居住在沙海茫茫的戈壁滩,在戈壁烈日炎炎、干旱缺水的严酷环境下,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一切感知就不得不披上幻想、神秘的面纱。维吾尔族舞蹈多在连续的旋转中戛然而止,出现一个亮相,既而舞蹈者会运用眉、眼、手等部位以及跃、旋转、垫步等动作配合音乐中穿插的短句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维吾尔族音乐中的手鼓之所以能够成为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核心,是因为典型的、独具特色的切分节奏:咚哒哒、咚哒,在演奏过程中,多是依靠手鼓击出,并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维吾尔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在一个委婉展转的散板之后,加入手鼓敲击节奏,舞蹈者伴随手鼓的节奏开始旋转。最初的速度是非常慢的,既而伴随着手鼓越来越快、越来越强烈的节奏,舞蹈者的旋转速度也不断地加快,直至主题音乐的出现。手鼓使无节奏感的连续多次旋转,受到了节奏的控制,调整了舞蹈的速度,把握了音乐的节律,从而使维吾尔族舞蹈具备了形散神不散、一张一弛、松紧结合的风格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艺术形式,“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是我国传统歌舞艺术的显著特征,直至诗歌和音乐高度发展的今天,歌舞艺术仍在民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舞蹈各有所长、互不排斥,并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歌与舞的结合使歌舞音乐同时具有了民歌的歌唱性与旋律性和舞蹈的节奏性与动作性,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中国民族艺术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经验。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295908/

推荐访问:新媒体舞蹈论文 民族舞蹈走进新时代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