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儿童立场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4 10:17:2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教育的儿童立场(一)
儿童立场

龙源期刊网 .cn

儿童立场

作者:肖兴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4期

摘 要:教育回归本真,教育需要遵循规律,教育需要明确而坚定的立场。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真正落实儿童立场,有助于儿童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品性等发展。

关键词:儿童立场;小学教育;价值导向

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写道:“教育应该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教育的立场应该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的立场。”

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是基于教育本身以儿童为本组织教学;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是紧贴儿童的心灵层面,以儿童的认知为起点,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经验、情感等来开展教学,有效地综合提升儿童的素养。

当前,儿童立场已成为共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基于儿童立场的典型课堂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需要做到四“尊重”。

一、尊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教无定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可以胡来。教育有自己的规律,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符合受教者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

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小学教育,受众是儿童,他们一般是处于6周岁到12周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因为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我们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就必须按照儿童认知阶段的特点编排教案、预设课堂、布置作业。勿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勿以成人的方式、方法教育儿童。

二、尊重学生不同的“原创思维”

教学过程充满变数,儿童的“原创思维”时有迸发,或对或错,老师必须尊重并加以引导。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学习过程的统一性,带有明显的强制干预的倾向。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心设计的预案导引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原创思维”。这样的课堂无趣且低效,并远离教育的本真,给孩子的伤害无形但久远。

教育的儿童立场(二)
坚守儿童立场

龙源期刊网 .cn

坚守儿童立场

作者:周旭红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儿童观: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回到儿童立场来看,学校其实是允许儿童尝试错误的地方,教育是等待的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迫切地需要回归到一种儿童本位的文化理念,以此来促进儿童生命世界的自然、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 自由发问——让童智闪耀

其实,儿童对人生、对自然及身边的所有事物产生的好奇和困惑,都有其原因或目的,儿童常常喜欢寻问一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某种事物的起源,甚至刨根问底,并期望得到最后的解释。也正因为如此,儿童经常会有关涉哲学性质的发问:“世界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

的?”“天上的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儿童的许多“为什么”,常常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他们不会考虑现实社会的各种清规戒律,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想当然地冒出许多的奇思妙想。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大越不敢思考,不会思考,没有思想了呢?原因还在我们的课堂上。坚守儿童主场,我们就应该创设一个人人敢讲、人人会讲、追求自主、充满儿童气息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思考、自在提问。

【案例一】《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教学片段描述:

学习第3自然段“盗火”时,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他们不仅会说,还抢着问了许多问题:1. 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要用茴香树的树枝去盗火,而不用别的树枝呢?2. 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躲”在路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他们不仅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而且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地讨论:如“茴香树的枝条”:它可不是一般的树枝,它是奥林匹斯圣山上的神树,别的树枝烧着烧着就烧完了,但茴香树的枝条却烧不完,除非风把它吹灭,雨把它浇灭。因为它的茎长得很快,中间还长满易燃的木髓,只要不烧到外皮,它的燃烧速度会很慢。如今地中海地区的船员在有风的甲板上点烟时,仍然使用这种植物。学生们不仅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聪明智慧,更了解了古代希腊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一个“躲”字,学生们品出了普罗米修斯的聪明机灵,有的还体会到普罗米修斯是个善解人意的神,他不愿因为自己盗火,而让太阳神阿波罗一起受罚……

这堂课,虽然由于学生们提了许多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儿童的这种对于自然的热爱与亲近是朴素的、原始的,是儿童生命存在不计任何功利的最本真的状态,是儿童精神归复于自然、同步于世界最活生生的体现。

二、 放飞想象——让童心起舞

教育的儿童立场(三)
儿童立场

【教育的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成尚荣

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日本人讲述的故事.却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式和结局。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育者有“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①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使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这种以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育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下畅通无阻。教育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育应有的立场上去——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是我们的回答。

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1.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

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教育的儿童立场】

2.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但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

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有这样一个案例: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实验,实验后.小朋友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然后,有的小朋友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于是老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画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实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就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实验的结果是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②在这个案例里.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也随之不断改变。

3.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它至少包括了三层意思: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需要谨慎,有时甚至需要耐心等待。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师要学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促使儿童一步步逼近目标.又在他们面前树起新的目标。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看待可能性。就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③。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4.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教育的儿童立场】

首先。童心意昧着创造性。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笑过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童心啊,你总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育啊,如果轻慢了、忽略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的儿童立场】

5.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当下的环境对儿童提出了种种严峻的挑战。一是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引导儿童追求快乐和幸福.但不能追求生活的享受.不能让娱乐化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更不能代替教育.否则会“娱乐至死”。二是虚拟世界中的陷阱。虚拟世界能让儿童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但是虚拟世界存有很多诱惑。布有很多陷阱。低劣、恶俗的东西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高尚和圣洁的情感。儿童必须靠教育增强自己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三是家庭环境的变化。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各种“问题家庭”的增多.儿童心理悄然发生变化,产生心理缺陷与障碍.亲情的淡漠导致情感的偏狭甚至异化。四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发生猛烈碰撞.核心价值观被遮蔽被模糊。在鼓励学生尊重、吸纳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如何澄清、辨别和选择: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如何让他们学会倾听等等,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教师对儿童的引领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儿童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他们按照自己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④儿童立场。决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严格要求是另一种爱的方式和形式。“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过时。儿童立场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教育的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上的教师:长大的儿童

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常常发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这种描述和

比喻并不夸张.儿童立场始终向教师发出最为严峻的问题:教师,你该是谁?你该怎么办?

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了最为简洁和鲜明的回答:我,一个长大的儿童。李吉林的回答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又具有西方的伦理价值。我国古代老子早就说过。圣人的精神状态往往回于婴孩;蒙台梭利也作了“作为教师的儿童”的判断。“长大的儿童”的含义,马克思作了深刻精辟的解释:“成人不能变成儿童.否则他就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难道不使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儿童的纯朴的本质再现吗?”

“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更好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其目的是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此外,“长大的儿童”是提醒我们,教师要与儿童共同成长,随着儿童一起“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乐。可以说,“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在儿童立场上角色、作用最形象最生动最准确的定位。

有一个案例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斯紫辉是儿童教育家斯霞的堂姐。她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但她每星期要给学生上一堂故事课。故事的内容来自《爱的教育》。学期结束,斯老师专门召开命名主题班会,用书中的人物来命名班上的同学。于是就有了勤劳的“裘里亚”、正直的“卡隆”、勇敢的“马尔柯”„„班上一位插班生蒋风一直期待老师对自己的命名。然而,没有。蒋风咬紧牙关才没使那滴男儿泪落下来。

在准备离开教室时余光一扫,斯老师发现了自己的疏忽:“蒋风.你跟我来。”在宿舍里,斯老师诚恳地检查自己:“老师太粗心了。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裘里亚更勤劳,比卡隆更正直,比马尔柯更勇敢。这样吧.老师把自己最心爱的书,这本《爱的教育》送给你,弥补老师的过失吧。”说着,掏出笔在扉页上题写了一行字:“不要怕做平凡的人,但要永远记住.让自己那颗平凡的心,随时闪现出不平凡的光彩来。”从此,这本书和题词一直伴着蒋风走上了儿童文学的研究之路,成为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家。

之所以这么完整地叙述这一故事,是因为它启迪了我对“长大的儿童”的理解。其一,教师首先要变成孩子。但是要当孩子。必须使自己往后退一步,即回到孩子时代去,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学,这样,你才可能走进儿童。一位数学老师竟然每周一节故事课,因为她知道孩子最爱听故事:在离开教室一刹那,她在余光里发现了学生的期待与委屈,富有童心的人才可能如此敏感。其二,教师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喜欢故事中的人物,于是用来命名班上的学生。这样,书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走到了一起,而此时的教师也成了儿童,三个“儿童”有了一次美丽的约会。从深层意义上说,教师的一生都是一种邀请,邀请教室里的儿童.邀请课程中的儿童,也在邀请自己的加入。这种孩子喜欢的方式,是一种爱的方式。其三,教师变成儿童,是为了引领儿童。勤劳、正直、勇敢等品质的培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老师不能让故事走向庸俗,而应引

教育的儿童立场(四)
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教育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又是从哪里出发。勿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下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简单谈谈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课前:研究教材和学情,用有效的教学预案保障儿童的数学学习
  为什么一些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总是比较成功?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们经过长期的教学、积淀,已经知道学生在每节新课学习之前会遇到哪些困难?学习中会出现哪几种思考方式?并在预案中选择合适的方式予以关注和解决。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心中有学生。例如同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位老师设计出2份不同的预案。
  【预案1】
  1.复习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2.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创设情境,造成认知冲突,提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该如何计算。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割补法),然后引导归纳面积计算公式。
  4.简单运用。
  5.巩固练习。
  【预案2】
  1.创设情境,引出学习主题 在学生表达各自的原创思维后,将其归为三类:(1)像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一样,用摆小方片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邻边相乘的积;(3)依据拼七巧板的经验或课本的预习,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后拼成长方形就可以了。
  2.分组探究 按“原创思维”的分类随机组成学习小组。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情况介入讨论或给予引导。
  3.组织交流、引导辨析 注重把学生探究中的思维过程以及初步得出的结果进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和对不同结果解释的科学性进行辨析。
  4.反思修正 指导学生经历“原创思维”、验证操作、讨论辨析的反思过程,丰富和修正自己的思维。
  5.得出公式,简单应用与巩固深化 很明显,预案2的设计更突显了儿童本位的理念。教师正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多种设想后,将相同方法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学生的每个设想都得到尊重和认可,小组成员“志同道合”,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中:理解儿童言行,用教学机智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开放性,老师们有时听不懂学生的表达思路,有时则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一片茫然。这时,需要我们敏锐捕捉学生信息、思维和灵活反应的能力,有时可以让学生表述一下自己的思维,有时则可以请其他学生解读一下该生的想法,这些处理都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有个学生提问:“上周兵乓球比赛,周洋以3:0胜了刘昆,比赛结果3:0是不是比?”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说:“应该是吧!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经一番讨论后,学生中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乒乓球比赛结果3:0是比,一种认为乒乓球比赛结果3:0不是比。看到这两种情况,教师因势利导,把认为3:0是比的为正方,认为不是比的为反方,进行辩论比赛。
  正方:我们认为3:0符合比的读写法。所以它是比。
  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比,那比的意义是什么呢?
  正方: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反方:一场乒乓球比赛3:0这两个数是不是相除关系?
  正方:不是相除关系。
  反方:那是两队的比分,是两个队的进球数。
  正方:(点点头)对。
  反方:再说两个数相除关系,除数不能为0,也就是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一场乒乓球比赛3:0不是比。
  正方心服口服,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喊了起来:“老师,你误导!”老师和全班同学报以会意的笑容。老师机智、科学、善意的“导误”,把这一宝贵的错误资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一步步引向冲突的尽头,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后: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升自己理解儿童思维的能力
  学生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在课堂中并不能被教师全部发现,有的问题虽然发现了,但课堂中忽略了原因分析或未能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对课堂中的现象以及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从现象入手分析学生真实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例如某生在每次计算“三角形面积”时,总是直接用“底乘高”,忘记要“除以2”。提醒他就能写对,下次再遇到类似题目又犯同样错误。通过与该生交流后发现其在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课时,请了病假,事后只是将相关面积公式作了强化记忆,对推导过程却没有及时探究。给他补习了相关的推导过程后,就再没有犯类似错误。试想,如果没有和孩子交流想法,只是让孩子订正,他也能订正对,但孩子没有掌握的“推导过程”必将被忽略,这对后续学习将是很大的缺陷。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儿童立场是现代教育的立场。对儿童的教育,必须要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在儿童立场上施洒大爱与智慧,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儿童发展的过程,实现教育明天的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

教育的儿童立场(五)
基于儿童立场 构建有效课堂

  摘要:儿童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基于儿童的立场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的探索环境,孩子们往往会热情勃发、有效参与。

  关键词:儿童立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4-02
  儿童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基于儿童的立场进行。基于儿童立场教语文,就是根据语文本身以儿童为本组织语文教学;基于儿童立场教语文,就是紧贴儿童的心灵层面,以儿童的认知为起点,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经验、情感等来开展语文教学,使儿童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让儿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说,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上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天性,引导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探索与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的探索环境,孩子们往往会热情勃发、有效参与。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开课伊始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绝密情报最终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是伯瑙德夫人,有的同学认为是杰克和杰奎琳。意见开始出现分歧。此时,我没有武断地给出结论,而是进一步追问:“现在出现了三种意见,要想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学生立刻埋头研读文本,着手解决问题。生1:儿子杰克的表现给我的印象最深。杰克首先想到去柴房借口拿走蜡烛,十分机智。生2:是啊,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早就引起德军的怀疑,所以他功不可没。生3:我觉得是妈妈保住了秘密,首先,“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妈妈想出来的。还有妈妈也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就“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她在努力地想办法。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生:全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做出了贡献,情报站能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迸出了新的火花。真正的探究、发现,愉悦的智力活动,让孩子们享受着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让儿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便成了快乐的“探索之旅”。
  二、让儿童成为心灵的“情感者”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如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2~5自然段中时,我问道:谁能把学习这部分的感受与大家一同分享?生1:我从两个“生怕”中体会到小姑娘对读书的那种渴望心情。生2:小姑娘连老师写的每一个字、讲的每一句话都生怕会漏掉,可见她对学习是多么专心呀!师:是啊。她是这样专心读书。你们能不能结合课文背景,说说她还生怕漏掉什么?生1:她还生怕漏掉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生2:她还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师:这双“大眼睛”是那样地专心,那样地明亮,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呢?生1:应该读出“大眼睛”对读书的渴望。(生读)生2:要把“生怕”这个词读重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大眼睛”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师:你读得太棒了,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读读这段话吧!(学生读得很投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朗读课文段落,使其身心沉浸于文体之中,与文体进行心灵的交流,让他们成为心灵的“情感者”,渐入教学的佳境。
  三、让儿童成为个性的“言说者”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教师问道:你想对故事中的动物说什么?生1:我想对鸭妈妈说:同样是你的孩子,怎么丑小鸭被欺负时你没有保护他?生2:我想对鸭哥哥说:你们本来是一家人,别人欺负丑小鸭都不行,你们怎么欺负自己人呢?师:是的,正是因为不灰心,不放弃(板书),丑小鸭才变成一只美天鹅。
  学生学习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将文本所写与生活所见及自身经历对接,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成为“个性”的言说者。
  四、让儿童成为精神的“体验者”
  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情趣盎然。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而然地包融其中。教学《鹬蚌相争》一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相持”及“筋疲力尽”,老师让孩子们一队扮演鹬,一队扮演蚌。创设如下情境:太阳升起来了,鹬大声地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蚌也大声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中午,鹬威胁道:你还不松开壳儿……蚌不甘示弱:我就这样……太阳下山了,鹬有气无力地说:你还不松开壳儿……蚌叹了一口气说:我就这样……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了“相持”,感受到了“筋疲力尽”也意识到了鹬和蚌的愚蠢,并深刻地理解了丰富的寓意。唯有让孩子们去实践,去体验,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深刻而丰富的感受。
  基于儿童立场教语文,需要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与成长节律,从而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52644/

推荐访问:美术教育的儿童立场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