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8-26 10:50:4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一)
会计理论研究创新问题探讨

会计理论研究创新问题探讨

【摘 要】 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是会计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也是会计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根本和所追求的目标。文章试从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三维视角着手,对会计理论研究创新的目的、涵义和途径作一探讨。

【关键词】 学术性; 创新性; 创新思维; 人格因素; 社会环境

《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计科研规划》提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总体目标,结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团结广大会计工作者,开展创新研究,实现重点突破,引领学科未来,支撑改革实践,努力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重大理论创新和实务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葛家澍教授在对该《科研规划》的说明中,则进一步指出:“没有创新和再创新就没有中国魅力和影响力,创新是开创会计理论繁荣发展的动力,是使中国会计融入世界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开展创新研究是贯穿规划纲要的核心”。由此可见,开展创新研究,既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贯穿整个会计科研规划的核心。对会计理论研究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已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随着《科研规划》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刻不容缓。而对会计理论研究创新问题的探讨,总体来说都离不开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新和怎样进行创新这一存在、认识和实践的三维视角,本文试就此展开探讨。

一、为什么要会计理论研究创新

会计理论研究为什么要创新?实际上就是会计理论研究创新的目的(或意义)问题,即会计理论研究创新这一问题之所以存在(提出问题)的原因。而对于会计理论研究来说,既有会计学术上的目的要求,又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会计理论使用者的社会需求,因而会计理论研究创新就具有学术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所谓的“学术”,张国刚教授在《中国学术史》一书中将它定义为:“学术乃是人们针对各种专门问题,以追求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刻性为目标的研究过程及其成果”。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术是指“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德国社会哲学家韦伯认为:“在学术工作上,每一次‘完满’,意思就是新‘问题’的提出;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因而会计理论研究创新在学术上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体现或实现会计研究的被超越的学术性。虽然学术界对“学术性”的研究开展甚少,但有的学者如曹祖明已提出了较有影响的定义:“学术性是指在学术研究中追求未知的探索性和超越现实的非直接应用性。用通俗的话说,学术性就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特征”。也有的学者直截了当地提出“学术性就是对某一学科问题的研究有创造、有新见、有价值的特征”。其实曹祖明的定义中也已提出了创新性,“追求未知的探索性和超越现实”,实际上就是求新、创新。笔者认为,会计理论研究学术上的要求,无非就是对特定的会计研究客体作出科学、逻辑的解释,从而去探索这一客观存在的会计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和“为什么”(规律)的问题。而体现或实现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就是指把专门性的会计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积累起来,通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探索与研究,完成由个别到一般的“飞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二)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作 者:

学 号: 1104230118

系 别: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2014年05月15日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摘 要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一定的冲击。现行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带来很大冲击,无形资产核算将成为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要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知识经济已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必将对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职能、会计核算内容以及会计报告等方面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因此,应尽快进行财务观念、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体系的创新与变革,这是发挥会计对知识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功能,创新会计业务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涵义与特点出发,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与影响,提出了会计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冲击;会计创新

目 录

中文摘要 ................................................................. I

1 引言 .................................................................. 1

2 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 1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 .................................................... 1

2.2 知识经济的特点 .................................................... 2

2.3 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会计新环境 ........................................ 2

3 知识经济影响下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 2

4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与影响 ........................................ 3

4.1 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 3

4.1.1 知识经济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 ................................ 4

4.1.2 知识经济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 ................................ 4

4.1.3 知识经济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 ................................ 4

4.1.4 知识经济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 ................................ 5

4.2 知识经济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 5

4.2.1 知识经济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影响 ............................ 5

4.2.2 知识经济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 5

4.2.3 知识经济对费用配比原则的影响 ................................ 5【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4.2.4 知识经济对相关性原则的影响 .................................. 6

4.3 知识经济对会计职能的冲击 .......................................... 6

5 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变革 .................................................. 6

5.1 会计核算观念创新 .................................................. 6

5.2 会计核算内容创新 .................................................. 7

5.3 会计核算体系变革 .................................................. 7

6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9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致 谢 .................................................................. 10

1 引言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规模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市场和贸易行为越来越电子化;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必然对社会的教育文化、法律政治及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并使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形成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会计,在其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工业经济环环境中蜕变出来,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2 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6年经合组织(OECD)明确地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对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之上的新型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的科研经费的近2/3投向高新技术,该组织主要成员国的50以

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完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事实表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2.2 知识经济的特点

综合国内外学术观点可以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一是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绝、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其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全新的认识。二是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放为主的经济。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作用。三是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四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呈日渐增强的趋势。

2.3 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会计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的会计体系,也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要素的概念被赋予新的内容;会计职能由核算为主向预测管理决策为主转化;会计模式将得到改进;会计研究对象范围拓宽,向综合化、边缘化方向发展;财务报告体系更趋完善;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化、国际化、法制化;会计人员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个财务信息的处理系统,其依存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又受一定时期特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必须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3 知识经济影响下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量“虚拟公司”、“虚拟市场”的出现,动摇了现行会计信息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相对稳定的态势,各种市场主体更替更加频繁,因此,会计主体假设需要创新。其次,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校长时间内,企业不舍面临破产和清算危机。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周期大大缩短,企业创新能力受到更严峻的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三)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的相关问题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的相关问题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会计模式和会计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更为有效的发挥会计对知识经济的反应和监督功能,而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基础上的会计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创新 相关问题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同样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21世纪是一个“知识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的形式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并且这种一体化是在“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双向转化中不断发展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会计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使不断扩大的生产经营时空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正在快速的消除管理时空上的差距。这样,未来的企业一方面所面对的将是全球规模的经济,他们必须确定全球性的经营与管理战略;而另一方面,企业又必须从始至终都是自己走在信息网络管理的前列。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会计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相对工业经济时代而言,知识经济时代所发生的变化不仅是全面而深入的,而且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本质性的变化。并且这些本质变化不仅反映在经济动力、产业内容、生产方式、劳动结构及其社会主体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分配方式、管理方式、计算考核方式,以及管理标准、管理重点的改革方面。这些改变不但向传统的经济理论发起了挑战,而且从具体的方面触及到会计、财务及审计理论的变革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在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

方法、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都必须拜托旧的工业经济环境,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的会计模式。[1]在会计模式上,我们应该实现国际与国家化相结合,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以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对于工业经济下的会计体系知识经济的资本基础不再是实体资本,而是将人才智力资本确认为核心,主要原因是:在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所有者不但要比实体资本所有者承担的企业风险更大,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其他资本形式,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度更大。在这种要求下,体现智力之本价值的新会计体系便应运而生。[2]而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改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在会计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人作为主体参与进去,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

但是最近几年内中外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使得会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4]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成功的历史经验证明,会计诚信原则客观存在并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正如2001年10月前国家总理朱镕基同志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破例为其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也体现出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因此要想进行会计的创新,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解决会计诚信的问题。只有营造一个会计诚信的大环境,才会使得会计创新得以进行下去。

有以上可以看出在进行会计创新过程中,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会计诚信问题是亟待解决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如何进行会计创新来适应新的经济模式

21世纪,知识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毫无例外,会计所处的环境也因为受到其影响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只有对传统的会计进行创新,变革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在我国,要想建立知识经济体制下的崭新会计体系,既具有普遍规范性的要求,也具有我国具体经济环境的特殊要求。[5]如何进行会计创新来适应新的经济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项严峻的工作。

会计创新,指的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摆脱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建立起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在社会大环境下反映和描绘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关系

和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种知识会计体系。[6]

要想进行会计创新首先要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如基于低碳经济而提出的低碳会计[7]以及绿色会计[8]的提出等。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己构成企业的资产,资产核算的范围得到了扩展,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所以,创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必须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传统会计模式的组成要素赋予新的内容,建立起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人力资本纳入企业产权主体的范围,以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中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

其次,就是要注重会计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现如今,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形成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会计行业人才规划的实施,一方面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形成基础有赖于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和形成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另一方面,高校在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从未来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把培养创新人才纳入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会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1(8).

[2] 王翠荣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2).

[3] 刘爱英 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4] 杨雄胜 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5] 齐新红,孟鑫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02).

[6] 钟敏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及其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6(12).

[7] 肖序,郑玲 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

[8] 韩建勋,孙兴华等 会计创新关注绿色会计核算研究构想[C].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07).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四)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深入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快速普及和发展,这对深化会计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会计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复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各种会计事务提供了可能,因而使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飞速的提高,进而使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使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这篇文章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了解进而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深入研究了它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一个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数字管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等方式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工作中,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和正规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以前时代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方式、数据处理的手段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应用的领域,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对数据进行审计的技术手段,因而促使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本质性的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事项的管理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会计电算化决不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式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管理组织和会计人员分工的变化,促使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提高会计工作质与量,减少会计人员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发展与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一方面,国家、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条例、发展规划、技术相对统一的标准和工作规范并颁布实行,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去组织开发各行业适用的、具有多层次和种类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并对其合法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同时还要进行其他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任务。另一方面,各个基层单位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配套会计软件的建设,主要是提高企业领导及经济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方针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的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管理结构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电脑管理室,选购、安装、调试电脑设施,自行开发或购买与企业管理配套的会计软件,培训在职的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会计管理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得到保证,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率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工作,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也将成为空谈。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顺利运行会计管理设施或企业进行会计决策的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更新或更高级的发展方向,例如,国外用它来帮助解决数据形式不统一、变化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管理或企业管理企业决策问题。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1.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更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时代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流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伴随着网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安全方面出现了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网络攻击行为等。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强、传播范围大、破坏力强等特点。;黑客是未经授权而侵人网络的用户和指令程序,它的危害一般有: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破解机密数据等。这些都对会计工作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会计电算化想要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更好的维护其会计数据的安全。
  2.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大规模应用,人类的生活在向更高层次的方向迈进。因为会计电算化也显示优于原来手工做账的特征,所以得到了众多会计人员的使用,并大量应用于会计日常工作的各个领域。大体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得到基本的普及,但是由于全国地区的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致使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有很大的不平衡性,通常是经济越好的地区,经济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使用程度越高,电子计算机对会计工作的帮助效果越好。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事项的管理工作中,使会计数据储存方法、会计核算手段与方式、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内部控制的方式、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与量、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代表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工具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进程。
  3.会计软件的建设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会计软件的发展和使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程度。中国国产软件产业的发展,使得财务软件已经得到部分普及,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财务软件经历了从DOS到Windows到ERP(enterpd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一系列管理过程,但软件仅有先进的技术而没有相关的管理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大的价值增值的。由此可见,软件行业要从微观需要出发,并且与企业管理目标和思想相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近些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进程的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的人,又需要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会计管理人才。经过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专业教育和会计基础的知识的培训,会计人才已显得不是特别紧缺。但企业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从各种方式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筛选,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而且要注意对本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防止黑客和竞争对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本企业的会计信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达2000万之多,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整体素质不甚优化,复合型会计人才在社会中仍然供不应求。   5.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统一化进程已经开始,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已得到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变化代表了我国会计制度和管理的发展方向,其实质就是在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而会计电算化正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方面。
  会计电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国企业大多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思想认识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许多人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2).政策与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3)会计基础工作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4)目前,一些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接受创新知识的能力。(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不能够轻易的告诉其他人,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和本身的资源缺乏,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解决现有问题方法
  1.会计电算化系统将作为子系统纳入企业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也随之不断完善,它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影响面必然也随之增加,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始终只是会计工作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主载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这是因为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是靠人来手工控制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逐步向于人工智能型方向发展,但终究不能摆脱人的控制,故会计电算化系统只能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作为一个子系统。
  2.会计软件的使用与售后服务相分离。会计软件是一种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得到应用与否,关键在于“应用”这个过程,应用过程既有对用户多方面的培训,也针对企业手工业务流程。在软件的开发、经营、服务集于一身的现实情况下,有的公司虽然能开发出好的会计软件产品,但不能给予用户满意的售后服务;而有的软件产品虽然不是最优质的,但其售后服务却很好。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满足软件使用者的要求,笔者认为,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软件开发与售后服务应分离,使得开发商、服务公司各司其职,以更好地各尽其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3.会计电算化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型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初始阶段是采用单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随电算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单台计算机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网上的各台计算机既可以单独进行数据处理,又能共享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智能会计决策系统随之产生,该系统是将决策型模型的管理论和专家数据库相结合而产生的智能化统一管理,它既能满足传统会计决策的需要,又可以向决策者提供其他意见,从而避免了企业决策的纯数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型发展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4.会计电算化由单项处理向较为完整的会计管理系统发展。我国的许多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是单项的处理方式。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把单项处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操作的大系统,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四、最近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提高对策
  1.发展方向
  (1)抓紧开发以管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者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的系统软件,从而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进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良好发展。核算电算化后,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怎样进行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进行正确的转变。
  (2)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和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帐工作,做好与会计电算化的配套的相关工作,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转移工作中心,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现代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同时,应该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使用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企业进行电算化。
  (3)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层次,便于数据传递与共享,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接受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2.提高对策
  (1)实现财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是一个势不可挡的潮流。现今,发达的跨国公司都已经进行了会计信息的网络化。会计信息的传递是具有时效的,它的记录、应用更是离不开水平和垂直层级的业务链条,如果割裂了这个一系列的整体,那么会计信息的记录就会出现断裂。由此看来,一个企业拥有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业务链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所以,当今的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的信息化,这样才可以最大效能的利用会计信息来为企业进行服务,才能让企业符合世界潮流,不被市场所淘汰。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大多较为落后,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2)重视人才的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具体的人,只有对人才做到足够的重视,才能有利于企业更好的经营。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只有人才的质量高,才能更好的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的建设中,更是如此,企业对于自己的人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重视企业顶层制度设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在日常的会计管理中,需要对自己企业的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由于一些会计法律法规的缺失,致使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制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一个企业如果不想被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就必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先进的制度。企业在设定制度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够照抄照搬外国的各项制度,要把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为我所用。
  五、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观念与理论,为财务人员提供了众多机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给会计理论和会计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只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库平.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5(1).
  [2]王文京.企业信息化是全球竞争的通行证[J].中国青年,2006(2).
  [3]刘利军.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与防范[J].商业会计,2004(11).
  [4]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张辉.会计电算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会计创新问题研究(五)
连锁经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摘要】 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本文提出了连锁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然后分析了在具体的会计工作时,连锁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关键词】 连锁经营企业 会计核算 直营连锁 特许连锁 自愿连锁
  连锁经营企业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将众多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零售企业进行集中,由总部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各个零售企业进行相对独立的销售,提高整体的品牌效应和规模经济,进而达到收益共享的目的。
  根据总部对各零售企业的控制程度不同,连锁经营企业分为不同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也有多种组织形式,本文将根据连锁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探讨他们各自适应的会计核算方式,并分析在进行具体的工作中应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一、连锁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根据总部与各零售企业的控制关系,可以将连锁经营企业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等形式。
  1、直营连锁
  这种连锁方式又称为正规连锁,是连锁经营企业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他的组织大多是从这种方式演化而来的。直营连锁的总部对零售企业的控制力度较高,各门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在总部的控制下进行运营、流通的。
  2、特许连锁
  这种连锁方式又称为加盟连锁,即各零售企业是以加盟店的方式与总部达成契约进行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在这种连锁方式下,总部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建立连锁经营体系,并将其丰富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各加盟店,相应的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种契约关系的组织形式就是特许经营。
  3、自愿连锁
  自愿连锁又称为自由连锁,是指在龙头企业的统领下,各零售企业通过资源加盟的方式组成经营联合体。顾名思义,在这种连锁形式下,各加盟店的经营自主权较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属于自愿连锁企业的所有者,仅仅使用的系统运作技术和龙头企业的品牌等专有信息。
  二、不同连锁经营形式的会计核算方式的选取
  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以及总部对各零售企业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连锁经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独立核算方式和统一核算方式。
  1、独立核算和统一核算方式
  (1)独立核算方式。这种会计核算方式的核算主体分别是总部和各零售企业,前者进行部分统一的会计核算,后者进行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在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总部和零售企业都要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首先,总部对各零售店进行投资而具有经济关系,总部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各零售店在收到投资时将其作为“实收资本”进行会计记录。其次,在经营过程中,总部负责所有商品的采购、配送工作,总部按内部商品价格进行结算,并根据配送数量和价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是普通发票;各零售店根据发票内容相应的增加存货。最后,在月末时,各零售店要计算并结转当期经营成果,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上缴利润;总部根据各零售店的财务报告和上缴利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统一核算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会计核算主体是总部。总部通过将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汇总,实行统一的会计核算。总部会计机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对基层的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考核,根据经营业绩相应地确定他们的劳动报酬,并设立备用金制度,其额度根据各零售企业的需要而定。各零售企业实行报账制,并没有单独设立会计机构,只需要设立一名会计人员,负责对零售企业的业务活动设置部分会计账簿,并核算本部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费用,将收入上缴总部,发放员工工资,并负责本部门备用的使用、保管工作。总部对本企业的所有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拥有控制权,对商品进行统一的采购和配送,在商品配送时,总部和各零售企业不需要进行增值税的计算,只需对库存商品的明细科目进行调整。各零售企业将开展经营活动的全部收入上缴总部,总部根据各零售企业的经营情况编制个别会计报表。
  2、连锁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选择
  (1)直营连锁形式下的连锁经营企业适合采用统一核算方式。连锁企业的总部对各零售企业的控制力度较大,负责分店所有的资产、负债和经营损益。直营连锁企业实行集中核算制,即采用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有助于总部更好地对各零售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在具体实践中,直营连锁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有两种模式:一是“总部—门店”方式。这种方式是指所有零售门店的账目全部并入总部账目,零售门店只是设置相应的辅助账目,以便于定期与总部进行账目的核对。这种模式适应于处于同一地区或者城市、企业结构较为简单的直营连锁企业。二是“总部—地区总部—门店”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总部将管辖内的所有门店的账目进行汇总,编制该地区的账目。各零售门店建立辅助账目,方便定期与地区总部进行账目核对。只有在年度末,企业总部才会将所有的地区总部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合并报表。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总部对各零售门店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实现电算化管理,商品在企业内部的转移按照进货价格进行核算。
  (2)特许连锁方式下的连锁经营企业通常采用独立核算方式。特许连锁方式下,各加盟店具备法人资格,但需要向其特许者即总部支付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并计入管理费用。特许者将收到的特许权使用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由于加盟店不需要总部进行投资,所以其利润也不需要向总部上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盟店有能力、也有必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
  (3)自愿连锁方式下的连锁经营企业通常采用独立核算方式。自愿连锁的各个零售门店保留原有的资本所有权,具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按照协议支付给总部相应的服务费用,并计入管理费用。总部收到该费用后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总部与各零售门店的商品转移按照独立核算的企业进行进销存的账务处理。   三、连锁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连锁企业的会计核算时,根据总部与零售门店的关系不同,应该从商品配送、费用分摊、分店间商品往来和利润计算、上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
  1、商品配送的核算
  总部对直营店进行商品配送,相当于商品在同一企业内部的转移,并没有实现商品的销售,因此,这种情况下,总部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只能将商品的存货明细进行调整,会计核算仍按成本价格计算。总部对加盟店和自愿连锁的零售企业进行配送,属于商品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转移,即总部实现了商品销售,因此,总部应该按照收入确认进行会计核算,计价模式应该按照协议的规定进行处理。
  2、总部与分店的费用分摊
  总部与分店的费用的发生与会计处理可能不一致。有些分店经营费用,分店并不记录,而是由总部记录。比如,分店如果是总部的直营店,其固定资产记录在总部的账簿中,相应的折旧也由总部进行核算。总部收到分店的收入后,将净收益用分店的折旧费用进行冲减并入账,这导致了分店账面净收益由于缺少折旧费用的冲减而偏高。与折旧性质类似的坏账费用也有同样的效果。以此类推,如果总店将某笔费用分配给分店负担,也做上述处理,即用分店上报的净收益减去其应负担的总店记录的费用,作为分店的净收益,总店将这些费用分担给分店一部分,能够真实反映总部和分店的真实经营业绩。
  3、分店间往来核算
  如果总部下设多处分店,并且这些分店有直营店、加盟店、自愿连锁店等不同的形式,那么在分店之间商品转移就需要总部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控制,会计核算也通过总店进行,而不是分店之间相互以对方的名义记账。如果分店的资产调出,就借记“总店往来”科目,贷记有关资产类科目;如果分店调入资产,应借记有关资产类科目,贷记“总店往来”科目。相应的,为了与分店的账目记录保持一致,总部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直营店之间的商品转移处理比较简单,而加盟店和自愿连锁店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在进行商品调拨时应注意商品所有权的问题,其中自愿连锁店的处理同加盟店。
  (1)加盟店之间商品调拨的会计核算。由于加盟店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的产权不属于总部,可以进行独立的经济活动,因此加盟店之间的商品调拨不需要总部进行会计记录。但是,加盟店之间的商品调拨应该服从于总部的安排和监控,防止没有总部允许的私自调拨商品的情况。总部为这种商品的余缺进行调剂、商品运输和货款的结算提供了方便,虽然不需要进行商品调拨的会计记录,但是应该在财务上反映商品调拨的方向和数量、额度等内容。
  (2)加盟店与直营店间商品调拨的会计核算。加盟店与直营店之间的商品调拨性质相同,但商品转移的方向相反。直营店向加盟店调拨商品时,相当于连锁企业的商品销售,连锁企业按照收入确认进行会计核算。反之,加盟店向连锁店调拨商品,实质上是加盟店的商品退回,连锁企业应该将原来已经确认的销售收入进行冲销。
  4、分店利润计算及上缴
  (1)在月末时,分店应该计算并结算当月已销产品的进销差价,即借记“商品成本差异”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而加盟店的利润不上缴总部,故总部不作会计处理。对于直营店的利润,总部收到后做会计处理,并生成合并报表,在结算时不做会计分录。
  (2)月末分店结转利润。分店与一般企业的结转利润处理方法类似,借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等科目。总店不做分录。
  (3)分店计算应将利润上缴总部。直营店应计算利润并将利润上缴总店。分店上缴利润时应做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利润分配—应交分店利润”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总店利润”科目。总部收到分店上缴的利润时,做会计分录: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分店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将整个企业的利润进行汇总核算。
  【参考文献】
  [1] 骆进仁: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思考[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5).
  [2] 孔令飞: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4).
  [3] 赵雯:连锁商业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1(1).
  [4] 潘宇斌、肖序:医药连锁企业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模式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0026/

推荐访问: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 绿色会计问题研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