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来源:百科 时间:2016-11-27 09:55: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一)
第一章 明天走上战场 你准备好了吗

  一

  明天上战场,决不是一句口号,准备就是打仗!军事战略家的使命拷问振聋发聩、惊天动地,告诉每个军人必须瞪大眼睛!
  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来自历史,更现实的是来自当今。对于一名军人来说,穿上军装只有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
  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战争对军队来说,没有“天气预报”。时刻准备打仗,是军人的神圣使命。抓作战准备就是抓打仗。这个认识几十年来始终牢牢刻在“叶挺独立团”每一名官兵心头。
  “快起来,有情况!”
  2013年4月9日凌晨,警报声在“叶挺独立团”营区骤然响起。团里官兵机敏地从床上跃起来,装背囊、领物资、清点人数、启封车辆……一辆辆装甲战车驶出营区,呼啸而去。表针显示,用时共1小时55分。
  这是集团军一次不打招呼、不定内容的全员全装拉动,课目多、节奏快,地形复杂、转换频繁。到达集结地域后,“叶挺独立团”官兵脚下生风,迅速展开指挥所布设、隐蔽伪装等行动,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1个小时。
  千里奔袭拉得动,战场亮剑打得准。现场组织的集团军首长不无感慨:几十年过去了,“铁军”部队时刻保持箭在弦上,随时准备上战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一点都没变!
  有人说,这支部队的官兵睡觉也睁一只眼,此言不虚。
  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叶挺独立团”的官兵有底气――
  新装备列装不到一年,首次紧急机动到某山区便10发10中;先后完成远程机动、泛水登陆、信息攻防、抢险救灾等十几项课目研究演练。
  全团官兵一年四季迷彩服不离身,即便是体能训练,官兵们也都是全副武装。尽管跑起来很笨重,可打起仗来就是这个样。打仗穿什么,平时训练就穿什么。
  完善补充战备等级转换、战时政治工作、战时后勤保障和战场装备维修等方案上百份,研发革新战备器材500余件……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战场上丢了枪会丢命,平时不会用枪、用不好枪同样会丢命。2012年冬天,时任团长刘豫在训练场发现,战士们为了提高战术速度,不少人把枪绑在手臂上,还有些战士为了提高武装越野速度,图“利索”,把枪横向固定在背囊上。
  “打仗时,遭敌伏击怎么快速出枪?如何快速组织反击?”刘团长接二连三地发问,让“耍花枪”的官兵无地自容。
  刘豫个头不高,剃寸头,清秀的脸庞上,嵌刻着一双鹰隼般的眼睛,迷彩服下的两条胳臂,肱二头肌鼓鼓的。这位从战士干到团长的“老铁军”,出身军人家庭,自幼血管里就奔涌着强军精武的热血,军人的血统、敢拼的劲头、打仗的精神伴随着他走过军旅的每一步,先后参加了全军夜训改革现场会、“铁拳―2004”涉外演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汶川抗震救灾、“确山决胜―2011”实兵检验性演习等重大任务,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平时像打仗一样训练,打仗才能像平时一样从容。现在,团里官兵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手里拿着枪,不管是战术训练,还是武装越野,他们时刻保持持枪姿势,随时准备出击。
  关于枪的故事还有续篇――
  为了确保枪库武器完好无损,领出即能战斗,刘豫又带领机关人员琢磨出“修正后再入库”的战备之法:每次搞完实弹射击,将射击成绩与弹着点位置上报军械员,军械员使用校靶器对存在射弹偏差的枪支进行修正,确保入库枪支没有射击偏差,拿出即可战斗,大大提高了首发命中率。
  二
  越是艰苦,越是残酷,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越能体现一支部队的战斗精神,越能考验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打仗没有选择条件的理由,什么时候打,打什么样的仗,由战争的规律来决定,军队的选择只有一条,应对战争,打赢战争。
  这些道理,“叶挺独立团”的官兵心里都明白。
  上甘岭战役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山头削低2米,志愿军击退敌人650多次冲击,歼敌25000余人,创造了一次战役在3.7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上,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等多项世界纪录。抗美援朝的战斗精神对他们来说常讲常新,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力量成为一股强大的练兵动力。
  2006年寒冬的一天,气温骤降至零下15℃,狂风卷裹着雪沙砾呼啸而来,刮在脸上如刀割般生疼。伏牛山下,野营拉练的战场上,时任“叶挺独立团”参谋长的刘豫头戴棉帽,脚穿防寒靴,裹着厚厚的皮大衣,铆在雪窝里如雪人般纹丝不动,头发、眉毛上结满了冰霜。
  新装备刚刚配发,能不能适应严寒条件下作战要求,后勤保障如何全程跟踪伴随?为了弄清楚严寒条件对新装备使用、作战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摸清新装备的抗寒指数,刘豫正在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试。
  此时,他已在漫天雪野里蹲守了6个小时!
  不远处,一个“铁疙瘩”蛰伏在雪地上,时停时动,时快时慢,地面上滑出了道道雪痕。“-10℃,室内温度-3℃,启动前油箱温度正常,能够保证快速启动……”刘豫一边用对讲器和车内技术骨干沟通联系,一边仔细记下一组组数据。
  “气温每降低3℃,油耗每小时增加××升,启动时间降低××秒……”随着时间推移,刘豫手中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他显得异常兴奋,全然不顾越刮越大的风雪。他的心里揣着一本“明白账”:自己蹲守6小时,采集到数百条有价值的数据,将进一步提升部队严寒条件下的拉动速度。
  “为战斗力提升吃点苦头,值!”
  “利剑在手,快速出鞘是第一个关口。”
  未来战场首战即决战,能不能把部队在最短时间内拉到指定地域,迅速投入到战斗,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军事行动的进程和结果。
  2012年底,取得实兵对抗演习“大满贯”的二营返营不久,便接到时任团长刘豫指令:部队迅速机动到100公里外某地域执行增援任务。   “这个时候搞拉动,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任营长杨国旺不免心生狐疑。要知道,实兵演习刚结束,人困马乏,急需休整,更重要的是,老兵刚退伍,部分战斗岗位出现空缺,换季保养后新装备仍处在封存状态。
  “紧急拉动会不会出纰漏?”杨营长的担心很快成为现实:部分临时补充的司机技术不熟练,将车开到了“敌”阵营;部分封存车辆机动途中由于油温持续过高,导致“粘缸”……接二连三的“洋相”,让刚扛回红旗的二营官兵忐忑不安。
  部队离目标集结地越来越近,战备拉动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战斗岗位人员空缺,临时补缺造成战斗力下降,有的战士战备背囊里缺这少那,有的战士水壶里的水只装了半壶……部队到达目标集结地时,比预期时间慢了1个多小时。
  突击作战拉动结束了,但在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全营官兵寝食难安。作为全团战备拉动速度最快、携行物资最齐全、战斗力最强的营级单位,为何会在这次演练中险情不断,“洋相”迭出?
  “战争不会因为你装备封存就不打,不会因为你刚完成大项任务就不打,不会因为你在休整休假就不打!”刘豫的“三不会”让在场官兵面红耳热。
  接下来,“战备拉动常态化”的探索风暴在“叶挺独立团”迅速刮起:针对老兵退伍、新兵未下连的空白战备期,让新兵入营即编队,一边参加入伍训练一边参加战备演练,保证战斗岗位不空缺;针对地震突发、台风来袭等突发性任务,他们增加了抢险救灾预案,开发出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确保部队一声令下,随时出击;提高封存装备拉动率,每半月组织一次全员全装拉动,定期检验封存装备性能,拉动时设置各种险情,确保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
  三
  “涉深水者得蛟龙”。置身于“叶挺独立团”,把全部身心与他们紧紧贴在一起,才知道这群青年官兵有多可爱可敬,才知道他们的打仗意识有多强。
  我们不希望战争,但必须面对战争,必须去赢得战争。因为当战争舞起血色的时刻,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军人在这个舞台上,既是导演者,也是践行者,以生命为代价。
  “叶挺独立团”机关楼前,4块高3.6米、长9米的立体牌匾傲然矗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明天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铁心向党、使命至上、敢打必胜、勇当先锋”,“见任务就上、见第一就争、见先进就学、见问题就改”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班排宿舍,“军人生来为打赢”,“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把岗位当战位、把工作当追求”等战斗格言随处可见;就连饭堂的“铁军”有线电视,也会隔三差五地播放演习场和训练场精彩镜头。
  对!“叶挺独立团”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
  就最简单的战备物资而言,怎么装、装多少算合适,这个团的标准只有一个:实战,将来可能打什么样的仗,今天战备就准备什么内容。
  二战时期,在北非的一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军坦克向意大利军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军还开炮还击,但过了3分钟,反击突然停止,意军摇白旗投降。事后,问及原因,意大利人却理直气壮地说道:“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不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笑柄,但“叶挺独立团”的官兵却没有一笑了之。时至今日,意军“振振有词”的战败理由,依然是“叶挺独立团”进行战备工作的长鸣警钟。
  “该装进去的一定要装进去,该拿出来的一定要拿出来。”团领导将笔者带进战备库室,宽敞明亮,整洁有序。随手打开一个战备包,褥子、褥单、蚊帐等15种物资一样不少。
  “个人物品装多了,战时背负的物资太重,消耗体力太大,影响作战行动;物资装少了,同样影响单兵作战。”团领导还告诉笔者一个细节,就个人战备物资而言,在“叶挺独立团”就有十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规范,既有冬季被装携行标准,也有春秋季被装携行标准;既有执行海训任务被装携行规范,也有高原物资准备标准……单野战食品这一项,就有载员食品、乘员食品、高寒山地食品等六大类45种。每次遂行演习、救灾等任务,团里官兵都会随身携带一张“单兵作战行动卡”,内容涵盖个人基本情况、携带武器、运行物资等14类信息,既规范又方便。
  “战备物资准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行动,要背不同的物品装备,保证既能用得上,又不成包袱。”早在7年前,“叶挺独立团”就根据不同任务及不同级别的战备行动,建立起相应的战备物资数据库,背囊里的物品、连队运行的物资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整。这种精细化作战准备,不由你不叹服。
  四
  有人说,这支部队人人都能上战场,个个都是战斗员。此话听上去有点夸张,但笔者亲眼所见,焉能不信:训练场上空阵阵厮杀声响彻天际,战士们个个“杀”红了眼,你出拳,我飞脚,每个人都想一击制“敌”,泥巴迸到嘴里面,眼睛都不眨一下。丛山密林中,“蓝军”实施电磁干扰,欲瘫痪“红方”信息指挥系统,“红方”见招拆招,立即布设虚拟指挥系统,同时一道道指令透过指挥终端下达分队,兵车疾行,利剑般穿梭迂回,战炮长啸,怒吼着扑向一个个“猎物”,准确击中目标,对面山坡即刻浮起一朵朵蘑菇状云烟……
  2005年3月31日,这一天,时任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来到“叶挺独立团”检查工作。
  训练场上杀声震天,官兵们兴奋得嗷嗷叫。就在此时,一行车队缓缓驶来。“司令员来啦!”车队在二营六连一班的训练位置停了下来,范长龙带着检查组迈着稳健的步伐向一班走来。
  “稍息,立正!首长同志,装步二营六连一班正在组织班战术训练,请指示!”
  班长陈伟迅速整队报告。动作敏捷利落,口令干脆响亮。
  范长龙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你们班组织一下战术基础动作。”
  首长的抽考,让全团官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班能不能完成任务?能不能为团队争得荣誉?”
  “腿脚”硬实基础牢,自然不会人仰马翻。受领任务后,一班战士迅速行动,快速跃进,向右滚进,高姿匍匐,战士们时而敏如猿猴,时而迅如猛虎。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训练还在继续,此刻,战士们已经连续爬战术920米!比平时训练整整多出840米!   首长不发话,考核还在继续。战士们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沾满了泥巴和磨出的血迹,头上升腾起阵阵白雾,脸上的汗水和尘土混在一起,勾勒出一副天然的“迷彩伪装”。
  “停!”随着范长龙一声令下,战术基础动作考核结束,时间最终定格在12分钟,战术距离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080米!
  “你们个个都是小老虎,你们班就是小老虎班呐!”看着战士们手肘上的血水,范司令员激动地说:“我们部队如果都能这样训练,个个都是小老虎,能吃苦、肯牺牲,部队肯定能打仗!”
  于是,“小老虎班”的威名不胫而走,为“叶挺独立团”的荣誉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在“小老虎连”的连史馆里,一班全体8名战士与首长的合影,已成为传统教育的珍贵教材,激励连队官兵刻苦训练、爱军精武,时时刻刻想打赢、练打赢。
  走进“红九连”的荣誉室,一幅张红杰班长的照片引人注目,此人乃炊事班班长,当年,他是响当当的“武状元”,全副武装、戴着防毒面具跑400米障碍,成绩依然保持在1分40秒左右,更令人惊异的是,他不仅可以做“单杠大回环”,还能做“单臂大回环”,全团唯一一个。
  照片上的张红杰,看起来意气风发,精神十足。张红杰已退伍10年有余,“叶挺独立团”官兵如今熟悉这个人的已不多,大多数人甚至连他的面都没照过。警侦连军龄最长的班长、四级军士长陶传志当年是张红杰的战友,他告知笔者,张红杰个头不高,身材瘦弱,但爆发力强,百米速度能达到12秒40左右。
  “他追求极致的完美。”陶传志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当时,团里能做‘单杠大回环’的战士并不少,他不服气,就研究练习‘单臂大回环’。”这项训练对臂力、身体平衡性和爆发力的要求极高,为此,张红杰坚持每天举哑铃300个,快速原地起跳300次,挂立单杠1个小时,双杠直立臂1个小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半年下来,张红杰练得壮壮实实,不仅练成了“单臂大回环”,5公里越野、战术基础等训练成绩也突飞猛进。
  “一个炊事班长,干嘛非要这么折腾自己?”
  陶传志摆摆手,笑着说:“他不仅折腾自己,还把自己班里的炊事员‘折磨’得不轻。”平时早晨,炊事班的“早餐”是:3趟400米障碍,外加冲坡800米;午饭前,张红杰带着全班一起做“单杠大回环”;体能训练时间,俯卧撑、仰卧起坐、百米冲刺等课目轮番上马。
  笔者不由得回忆起曾经担任过“铁军师”师长的一位军委老首长的话:“把兵练成这样,世界上什么鬼都不怕!”
  诚哉斯言。
  2013年4月中旬,“叶挺独立团”炮兵营组织的实弹射击演练在某山区展开,一辆辆车载火炮火光频闪,远处的靶标冒起一个个尘柱。此时,二号炮车却始终“沉默不发”,未见动静。
  “坏了,出故障了!”见此情景,修理技师窦繁荣顺手抄起修理器材,朝炮阵地跑去。然而,窦技师还未到阵地前沿,二号炮车却已怒炮出击,首发即命中!
  “故障已经排除了。”担负炮手的炮营营长王跃飞从车上跳了下来。原来,发射瞬间突然出现了炮弹卡壳,王营长根据训练经验,自行判断故障,重新填弹并启用拉火绳引燃了火炮,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分钟。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叶挺独立团”,像王营长这样,上了战场能打仗的官兵不胜枚举。
  大学生士兵李彩慧,说话柔声细气,做事慢条斯理,秀气得像个大姑娘。可打起仗来,就像换了一个人,勇猛如虎。
  2010年,装甲步兵合成群特战行动演练在中原腹地展开。这次演习,李彩慧所在连担负远程火力的目标引导任务,李彩慧成为入选目标引导组的唯一列兵。
  战斗打响前,李彩慧和2名战士一起携带北斗定位仪、激光测距机、电台等步兵特战引导装备,悄悄潜伏至“敌”前沿防御空隙展开侦察,并按轻重缓急确定了火力调遣方案。
  战斗打响后,享有直接召唤合成攻击群火力打击“特权”的李彩慧,依据目标价值和战场态势变化,娴熟地操作特战引导装备,快速发出一组组火力调度指令。在“李调度”的引导下,上级加强的2架武装直升机快速锁定目标,对“敌”指挥所实施突袭,某型迫榴炮群运用新弹种直瞄点状打击,将“敌”坦克分队打得措手不及……
  一仗打下来,李彩慧的脸上让硝烟熏得黑黝黝的,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如“许三多”一样憨态可掬。
  让列兵担任“火力调度师”,直接召唤攻击群火力,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可“叶挺独立团”就敢这样做!
  这么多年,“叶挺独立团”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随时准备上战场,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战场真理”却延续下来,融入官兵血脉。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对抗演习,从团党委常委到司、政、保障各部门的机关干部,从营连主官到炊事员、卫生员,人人的定位只有一个――战斗员。
  一次,全师组织比武考核。步兵专业的5公里武装越野最受瞩目,兄弟单位的参赛带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军事主官。而“叶挺独立团”派出的干部则有近一半是政治干部。
  “上战场,我们政治干部照样能接过军事主官的枪!”参赛的带队干部、时任八连指导员刘伟杰拍着胸脯,最终,他们取得了全师第二名的好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2000年7月,刘伟杰从济南陆军学院毕业分配到“叶挺独立团”。到团里第二天,连长通知他:“下午5点,营里对新排长进行摸底测试,内容以军事技能、体能为主。”
  接到通知后,刘伟杰就在心里盘算:“这哪是摸底测试,无非是想看看我这个新排长行不行,是英雄,一下就能站得住脚,是狗熊,以后走路就要低着头。”
  下午5点,刘伟杰和其他5名排长准时来到训练场,远远地看到连队战士围成一个方形圈,老远就能听到加油鼓劲的吆喝声。走近一看,发现营里所有的连队主官呈“二”字形排在战术障碍网前,中间站着营长,手里握着一块计时表。
  2个障碍网前各站着4名连长、4名指导员。“呵,原来是连长与指导员的PK接力赛!”刘伟杰小心翼翼站在队伍后面,饶有兴致地观看这场比赛。   卧倒、低姿、侧姿、出枪……两边的动作如出一辙,干净利落,每一组出枪完毕,下一组接着出发,热浪翻腾在周围,每个人脸颊上都挂着豆大的汗珠。
  吆喝声、喝彩声搅和在一起,回荡在偌大的训练场上,让刘伟杰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营长宣布成绩,“政工组71秒,军事组69秒。”几名连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脸,战士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时至今日,已担任三营教导员的刘伟杰,记不清自己第一次摸底时的考核成绩,但他对那种比武氛围却记忆犹新。他告诉笔者:“从到团第一天,就感受到浓浓的精武氛围,军事干部与政治干部较着劲比着练的传统,一直都没变。”
  在“叶挺独立团”党委“一班人”看来,战场上,子弹不长眼,敌人不留情,不论是军事干部、政治干部,还是炊事员、司务长,都应该是素质过硬的战斗员。他们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坚持从严抓好参训率和参训时间,确保训练内容不落一人,训练时间不差一秒,训练标准不降一分。
  “每次训练考核,团里都坚持统一标准,不搞特殊,基础好也罢差也罢,专业对口也好不对口也好,机关基层、主官副职,只要上了考核场,标准都一样,难度都一样。”刘伟杰接着说道:“谁不合格,谁就在全团官兵面前作检讨,考核不过关的干部,资历再老也不提升使用,成绩不合格的机关战士,业务再熟练,也要回到战斗班排‘加钢淬火’。”
  在“叶挺独立团”,没有“舒服”的岗位,更没有可以“偷懒”的职位。在一般单位,卫生员、炊事员、司务长,往往因军事训练成绩不佳,比武场上难见他们的身影。而“叶挺独立团”的卫生员、炊事员、司务长,就敢和全团最牛的战斗班“过招”。
  那是2003年8月,团里组织的“铁军杯”军事大比武正如火如荼,“刘老庄连”炊事班长曹宇带领炊事班出战,全班手榴弹投掷成绩均在60米以上,引体向上全班5人一共做了272个,全副武装跑400米障碍全部合格。曹宇个人在“单腿深蹲”比武考核中,以916个的成绩一举打破全团尘封多年的纪录。
  五
  10月的庇山,风景宜人,泛黄的树叶点缀在层层山峦中,温柔的阳光穿过树丛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左前方2500米发现敌碉堡,快速行进予以歼灭!”
  笔者看到,“叶挺独立团”政委梁中辉正在密切关注炮膛,迅速搜索目标、瞄准跟踪、果断击发,炮弹直落靶心。
  “漂亮!”笔者暗暗叫好。轰出“满堂彩”的梁中辉从战车里钻出来,浑身湿漉漉的。见到笔者,他略带歉意:“你稍等一会儿,我忙完手头的训练,咱们再聊。”他一把甩掉满脸的汗水,吆喝着几名营主官围在一起,交流刚才装甲车超远距离射击的体会。
  学理论、记要点、练技能、找问题……官兵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天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不时给官兵们添些麻烦。就在梁中辉准备组织“装甲车弹坑路驾驶”课目训练时,黑压压的乌云瞬间吞噬了温柔的太阳,天空中传来隆隆雷声,铺天盖地的黑云幻化成千万条黑色巨蟒,缠绕翻滚,扭曲绞杀。顷刻间,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砸到黄土上惊起阵阵灰土,本已坑坑洼洼的“弹坑路”,此时更是“面目全非”,注满水的坑道,犹如一个天然屏障挡在战士面前……现场组织训练的作训股长王利锋提出,天气异常,是不是取消这次训练?
  “未来战场可不会眷顾你时时都是好天气!这么难得的练兵机会,咋能错过!”梁中辉咬牙撂出一句话,撸起袖子,一头扎入大雨中。刚刚发出“出发”指令,指挥车的车体立刻剧烈晃动起来,梁中辉发动车辆,猛踩油门,飞驰而去。一辆辆装甲车结队呼啸,多路生风,在狂风暴雨中,在恶劣环境中疾行。
  此时,山的另一边,“叶挺独立团”新任团长耿长江,正在带领百余名官兵紧张筹划即将进行的实兵对抗演习。随行的同志告诉笔者,3个月前,原团长刘豫升任“铁军师”参谋长一职,集团军侦察处处长耿长江接任刘豫,成为“叶挺独立团”第44任团长。
  这个新团长是啥路数?笔者很是好奇。梁中辉对新搭档的“底细”很了解,介绍得也颇为详细:耿长江刚入伍时是“铁军师”警调连一名普通战士,靠个人的刻苦努力而破格提干,在排长、副指导员等一线带兵人岗位上,又因作风过硬、见解独到、军事素质突出,很快被师司令部选中,成为作训科最年轻的参谋,在作训科一干就是10年,其间担任过两年师直属队中的精锐――侦察营营长,最终成为师作训科科长的不二人选。10年间,耿长江多次组织指导“叶挺独立团”参加改制换装5年建设验收、“铁拳―2004”涉外演习、“前卫―2006”演习、“铁拳―2007”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检验性演习等多项重要训练演习活动,对“叶挺独立团”情况相当熟悉,团队参与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本人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参谋”,被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5次荣立三等功……
  对这些介绍笔者还是觉得不过瘾。耳闻是虚,眼见为实,笔者决定当面拜会一下耿团长。当晚,偌大的山里,除了稀稀拉拉的虫鸣声和呼呼作响的树叶晃动声,听不到其他声音。笔者乘坐“勇士”车,在蜿蜒曲折的小道上一路颠簸,左突右拐数公里,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口找到了团指挥所。
  跳下车,并未见到耿长江,在洞口等候的参谋告诉笔者,耿团长正在和师首长进行视频通话。“悄悄进去观摩一下。”笔者从宽近1米、高不足2米的洞口钻了进去。山洞里空间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披着迷彩网的指挥车稳稳地停在中间。轻声踱步走上车,耿团长正在向王华飞师长通报军情。
  “千万不能大意,这次情况很复杂,‘敌情’一定要摸准。”通话临结束时,王师长又一次叮嘱。
  “一切都准备完毕,保准让‘敌人’抓不到尾巴。”耿团长显得信心满满。
  挂上电话,关上视频,耿团长戴帽起身。
  笔者迎上前去:“看来耿大团长很有自信嘛。”
  耿长江笑盈盈地说:“自信源于实力,改制换装16年,团里几届班子接力打基础,倾力练打赢,部队的训练基础好,官兵素质高,整体战斗力强,打赢这仗我感觉绝对没问题。”   近距离观察,这位入伍23年的新任团长,英武中透着睿智。
  耿长江出生在河南虞城县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父母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所以他们家算是书香门第。由于父母忙于上班,无暇照顾耿长江,便将他送到乡下的爷爷家,直到6岁才回到县城上学。受乡土气息的影响,耿长江打小就有点“野”,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孩子王”。回县城读书后,这种调皮的性格仍未改变。父母为此颇为头疼,就在家中墙壁上挂一块黑板,父母每天指定一首诗歌让他们兄妹3人背诵,谁先背过了,就在自己名字下面打上钩,代表“过关”了。少年耿长江本不爱背诗,但为了“显摆”自己的聪明,还是囫囵吞枣地背过了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等上百首诗词,每次都第一时间打上钩,然后很神气地在哥哥和妹妹面前走来走去。
  常言道:老大疼,老小娇,挨打挨骂正中腰。耿长江处在“正中腰”,挨打挨骂倒不多,只是少了点被“关注”,父母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哥哥身上,所以对耿长江并没有刻意提出要求,“任其自由成长”。那个时候,耿长江也曾隆重地规划过自己:当一名律师。当然,他没有想过律师是帮助别人打官司的,他关注的是,在某个公共场合上,自己一个人站在人群中央,用自己的智慧和观点去舌战群雄,看起来似乎很神气。
  当律师的热乎劲还没过去,很快,耿长江又对“军装”产生了兴趣,至于原因,还是那句话:“穿上军装很神气。”于是,高中还未毕业,他就向家人提出了当兵的想法,接着,便是报名、体检、政审,一切顺理成章。在“铁军师”警调连,耿长江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当上班长,但他还不知足,又想当能够指挥更多人、更加“威风”的干部了,最终靠训练场上的突出表现而破格提干,后来又成为师作训科最年轻的参谋。
  2005年,耿长江从“铁军师”作训科副营职参谋提升为师属侦察营营长。侦察营是个啥地方?虎狼成群,个个都是提刀劈子弹的主儿,随便拎出来一个,一眨眼工夫撂倒三四个普通人没问题!一想到自己要天天带这些如狼似虎的战士们搞训练,耿长江心里就有些发怵:要让那些小子心服口服,还真需要几把刷子。
  其实,耿长江的手里攥着“金刚钻”呢。他的轻武器射击打得异常准,请注意,是“异常”,指哪打哪,弹无虚发。一次,他组织营里进行自动步枪射击训练,训练结束后,战士们吆喝着让他演示一下,弦外之音颇有“将军”之意。“给我10发弹。”换上弹夹,耿长江迅速端起枪,直接跳过直瞄的动作,朝着头靶就是10枪,战士们凑过来看靶纸,一下惊呆了:10发弹不偏不倚全部从靶子最中间的圆圈穿过。
  “营长,你这枪法和《士兵突击》里的老A有一拼,不用瞄竟然都打得这么准!”战士们咋呼起来。他淡定地说,打枪就像开车,需要一种感觉,开车叫“车感”,射击要的是“枪感”,找到了“枪感”,你们也能拼得过老A。
  当好一名侦察营长,光靠射击还不够,耿长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显得有些焦虑。后来,耿长江告诉笔者,他并不认为这是焦虑,更愿意称之为“间歇性恐慌”,暂时性能力不足带来的危机感,而消除这种恐慌的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练”。那段时间,他把自己扔进了“兵堆”里,战士练啥他练啥,战士怎么练他就怎么练,战士练到什么时候,他就练到什么时候。
  游泳一直是耿长江的弱项,当侦察营营长之前,他很少下水,更别提劈波斩浪了。为了补上这个短板,耿长江开始自我加压,岸上训练,枯燥的岸上动作一练就是一整天,胸部磨出了血痕,手臂肿得老高,晚上躺在床上,他还在不停地练习划臂蹬腿动作。水库训练,他把自己扔进深水里,不准战士帮忙,自己一个人在水里扑腾,也不知道呛了多少口水,晒脱了几层皮,经过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仰泳、蛙泳、自由泳等多种游泳姿势。
  有一天,上级组织官兵体检,一名女军医差点被惊坏了,眼前这个帅气十足的军官全身伤痕累累,一数,竟有13处大小不一的伤疤。女医生关切地说,你一个营职干部,还整天跟战士一起骨碌个啥劲儿,在旁边看看就得了!这话耿长江不爱听,他眼一瞪:“看看?看能看出战斗力来?战争年代数枪眼,和平年代数伤疤!”听完回答,女军医肃然起敬。
  几个月后,耿长江练就了一身的钢筋铁骨,侦察营所有课目他全部合格达标。本领恐慌消除了,耿长江带兵更是得心应手。当年,军区组织侦察兵大比武,耿长江率队先后夺得2个单项第一,个人荣立三等功。
  从这之后,他又先后担任师作训科副科长、作训科科长、集团军侦察处处长,每到一个新的岗位,眼前似乎总是摆着克服不完的难题,这时候耿长江的心态也变了,他不觉得难办或者难受了,总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2013年7月9日这天,太阳高照,万里无云,“叶挺独立团”礼堂里庄严肃穆,师政委张红兵代表师党委向全团官兵郑重宣读任职命令:“刘豫任师参谋长,耿长江接任团长。”
  “‘叶挺独立团’传统悠久、敢打必胜,逢敌必亮剑,强敌也能战,无论是谁担任团长,都要以一颗忠诚、担当、奉献的心去带兵打仗、练兵打仗!”
  双手紧握,四目注视,面对年富力强的新一任团长,刘豫饱含深情地对耿长江说:“现在,我将这个接力棒郑重地交给你,希望你把它牢牢抓在手里,继续传下去!希望在你的任内,‘叶挺独立团’这柄钢刀的刀刃越磨越锋利!”
  正是这句话,触动了耿长江那根焦虑的神经。“叶挺独立团”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自己能不能让这面团旗更加鲜艳?团队曾获得无数荣誉,自己能不能在荣誉簿上再添几笔?团队发展处在转型期,机遇挑战并重,自己能不能带领大家攻坚克难,争取再上一个台阶?这些问题一次次钻入他的内心,激荡起阵阵涟漪,难以平息。
  眼下,耿长江正在筹划的这场演习,是一次全军性的大规模检验评估的关键环节,事关“叶挺独立团”的荣誉,上级高度重视,下达了死命令: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圆满完成任务。耿团长也立下过军令状:“完不成任务任由上级处置!”他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和官兵们没日没夜呆在深山密林中,从来没有午休过,指挥所搭设、隐蔽伪装、通信联络等课目轮番上阵,装甲车疾驰荡起的尘土,落到车皮上累积下一层厚厚的黄色迷彩,站在车上的指挥员,一轮训练搞下来,除了眼睛和张口露出的大白牙,几乎辨认不出模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大规模检验评估中,“叶挺独立团”再次取得总评优秀的佳绩,受到总部考核组的高度评价。【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二)
我本�旧嚼桑ㄈ�)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我和爷爷是好朋友,小时候睡觉,爷孙总是合盖一床被,聊不多一会儿,快吹灯睡觉了,爷爷就让我喊嫂子要吃的,然后,“朋友俩”趴到炕沿上吃凉面、谝闲传。私塾不办了,师生的情谊没有断,逢年过节,总有学生提上吃货孝敬先生,泡儿油糕、蜂蜜凉粽子,还有烧鸡、腊汁肉,这些吃货都成了爷爷和我炕边上丰美的宵夜。

  我跟爷爷吃尽了家常便饭和风味小吃,爷爷和大嫂培养了我的口味,这口味具有巨大的排他性,到老不变,即便是南北大菜也不解馋。我最馋的饭食吃货计有:浇汤烙面、羊肉泡馍、羊肉包子、辣子蒜羊血、搅团鱼鱼、油泼辣子biang biang 面、新媳妇的响镯面……都是家乡美味呀!
  老家的大门前是一条自北向东而去的大车路。所谓“大车”,就是旧时农村与手推车、独轮车并存的骡、马、牛拉的铁轮(铁皮包轮)大车。它是旧时农村最值钱的运输工具,实用却笨重,上坡时最艰难,不是狠抽套车的高脚牲口,就是停下来一个劲地给两个车轴膏油。
  这条土路,遇上下雨,沟深路滑。我小时看见粮车上坡时,牛屁股不知要挨多少下杠子,“挣死牛!”一个个顽强挣扎的镜头一再闪过。
  大门外顺斜坡而下,在阎家老屋前拐弯的这条大车路,正好歪歪斜斜躺在卧牛型的礼泉县城低着脑袋的牛脖子上,一直通向西北门外横跨陕、甘两省的西兰公路,只要不舍昼夜,一直可以将车赶到“甘省”,将牲口吆喝进兰州城门。
  西兰公路上过汽车,老婆、娃娃跑去看热闹,正好车子坏在坡上,一伙人上前推车。生于前清末年的爷爷幽默地说:“什么‘牛皮不是吹的,汽车不是推的’,你不推它动弹得了吗?”
  铁轮大车也好,不用人推的汽车也好,只要一直朝西北行驶便是甘肃省兰州市,再往前赶,换乘骆驼便是西域各国、丝绸之路,葡萄美酒夜光杯、波斯地毯藏红花。
  地域文化之间的渗透,造就了衣食住行的地方特色,西路的严寒与连年的战乱造就了用士兵的“头盔”在战地烙饼的速食(西北人称作“锅盔”);关中小麦白面与西域牛羊肉的现成材料造就了肉汤浇馍的绝配,这也许就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面”,包括羊肉泡馍和我们礼泉家乡的浇汤烙面。
  羊肉泡馍传奇
  端的一碗人物传奇!事涉中央领导、著名作家、文人学士和陕西乡党,还有那世情心境之沉浮。煞是有趣!
  端的一碗艺术品!红白相间,肉面浑然,色嫩,汤鲜,馍筋,质滑,味醇,从视觉到味觉,全方位的刺激和享受。
  再看它又荤又素,又软又硬;又干又稀,又香又辣;又俗又雅,又贱又贵;又有嚼头又好嚼,油而不腻;又能经饱又不撑,筋而不塞,不管年老年少、有牙没牙,一概食如甘饴,吃一顿饱一天。
  羊肉泡馍是最富传统色彩、最有地方特色的名吃,是陕西人以至西北人与生俱来喜欢的美食,在全国饮食界独树一帜。羊肉泡馍看似简单,制作却十分精致,从挑羊、宰杀、选肉、配料、炖煮到打馍,形成一套极其严格的操作工艺。家乡传统的饮食文化自小滋润着我艺术审美的胃口。
  吃法独具匠心,就餐者与操作者必须配合。馍掰得越小、越细碎,操作起来越拿手,吃起来才够味。自己掰的自己享用,参与感使你倍感亲切。行家吃泡馍讲究“蚕食”,切忌翻搅,须从碗边选准突破口,逐渐向纵深发展,由点到面,像挖坑一样,一镢头一镢头地刨,一大口一大口地吞,动作快捷而方寸不乱。掰馍可是一种享受啊!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大家围坐在一起,清茶一杯,边谈边掰,不在匆匆填饱肚皮,只求细细剖白心迹,亲情、公关、解馋三不误。慢慢地掰着,慢慢地说着,慢慢地喝着,茶逢知己千杯少,碗中珍珠不厌多。该说的话最好在掰馍时消消停停地说完,等到泡馍端上来时,各人顾不得斯文,猛虎扑食一般迫不及待地和那发出刺鼻香味的碗中物激战起来。只见满脸汗珠子一粒粒直往外冒,只听见嘴巴忙忙碌碌、呼哧呼哧直喘气,这时候,只有这时候,天大的事你得搁在一边,天塌下来也得把碗打扫干净了再说。似乎多日来因受风寒而得的头痛脑热也去了大半。
  羊肉泡馍和我有缘,情节生动,没齿难忘。
  羊肉泡馍,那时叫“牛羊肉煮馍”或者“羊肉煮馍”、“羊肉泡”,打小它就是我的最爱,全家人是西安鼓楼“一间楼”的常客。全家人坐定,全身放松。席面当间是香油浇拌的辣子酱(西安特制的酱辣子),另外两盘是糖蒜和芫荽(香菜),手中的馍(实际是半发面、筋道、耐火煮的饼饼)一边掰着,一边说着,又时不时地掰出稍大一块伸手蘸上一疙瘩香喷喷的香油辣酱,细嚼慢咽,然后倒吸一口气,连连“嗯!嗯!”几声表示满意。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听身边的同志说泡馍如何如何好,主席玩笑似地说:“那你给习仲勋同志捎个话,说我想到西安尝尝牛羊肉泡馍。”汪峰和习仲勋闻讯喜不自胜,随即联系西安市长方仲如,结果,将我小时常去的“一间楼”分出一半迁址京城,坐落在西直门内的新街口,招牌挂记“西安食堂”。那时,你要说西北有美食,其名曰“泡馍”,人家莫名其妙,像是听说洋人除了法国大菜之外还有什么“热狗”一样,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陕西乡党却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四时八节,趋之若鹜。
  1956年10月6日,我在苏联展览馆参观完“日本商品展览会”,边走路边叹息,觉着一排排太阳旗在高空飘来飘去太刺激中国人!进西直门,走着走着,神使鬼差地进了西安食堂,只见一阵慌乱和兴奋。掌柜的是老陕,回民白帽,一口唇音突出的长安话,说毛主席吃泡馍来了:“哎呀,把我吓的,就在这儿……”他惊魂未定,颤巍巍地继续唠叨着。“我没敢叫他亲手掰馍,发动大伙把手洗得净净的,掰得碎碎的,端上一碗精制的‘水围城’(泡馍的一种,煮好后馍在中间汤在周围),他竟然说:‘好吃,你们辛苦��!’这不,刚走!”
  事有凑巧,也是10月6日当天,毛泽东主席到西郊机场送别柬埔寨贵宾回来,进西直门,过新街口,突然提出停车,走进西安食堂,点名要吃泡馍,显然是有备而来,圆他的“煮馍”梦。
  伟大领袖光临,惊天动地却秘而不宣,不然的话,消息传开,毛主席是南方人都爱吃泡馍,羊肉泡馍不知要火成什么样子。   到了80年代,不少人开始知道泡馍的大名,但不敢问津,觉得那玩艺像是野人吃的,“不就是把馍泡到汤里吗?”不幸而言中。60年代天灾人祸,我仍到新街口那家馆子解馋,呀,可不是味精汤泡馍!气得我找来意见簿,上写“质量太差,丢陕西的人!”但正宗的泡馍哪里是把馍泡到汤里?“馍”其实是特制的饼,经得住大火烩煮,但吃时不觉其硬;“汤”也非一般高汤,汤是关键,千百年来,秘密就在这汤里;“泡”实则为煮,我小时在陕西老家,称它为“羊肉煮馍”,倒也写实,天晓得怎么变成“泡”字!现在好了,西安设宴招待外宾,泡馍成了香饽饽;北京满到处是“西安羊肉泡馍馆”,风味餐馆不能落下它。经过一番渲染和品尝,说泡馍坏话的人越来越少。我看时机到了,展开宣传攻势,但也不能强加于人,任你眉飞色舞、天花乱坠,言者凿凿而听者渺渺,人家广东人直摇头,奈何?
  事隔23年后的1983年秋,我和作家王蒙、崔道怡、董得理三人从延安返回西安,路上饿了,见是高陵地面,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羊肉泡馍!”转身问王蒙:“敢不敢吃?”王蒙说:“我在新疆巴彦岱那么长时间,什么都练出来了,是羊肉我都爱吃。”我们在小镇的一家羊肉馆子坐定,连同司机一共五人,挤在三条一��宽的长板凳上。设备太简陋,杯盘不齐全,不承想吃出真正的陕西味来。老崔大汗淋漓,辣椒之故也。他能吃辣子,可是在陕西辣子面前败下阵来。王蒙是首次在陕西吃泡馍,印象极佳,却在满满一大碗将尽之时扒拉着碗底突然惊叫起来:“什么什么?这是什么?”一块似肉非肉的东西出现在碗底,我伸头细看,原来是只蛐蛐,顿觉脸上无光。王蒙不愧是大家,有涵养,什么也没说,仰头哈哈大笑。老崔借机罢吃,正好为残留不多的、辣香辣香却难以横扫的碗底解了围。
  约两年后,我将此事写成文章在《西安晚报》上发表。事有凑巧,次年3月,我和周明、萧德生也是从延安返回西安,也是在快到西安的一家饭馆吃泡馍。见我们来自北京,一位当地看客近前搭话,撇着嘴揶揄道:“哼,你们北京人啦,写文章说在我们馆子吃出个蛐蛐!”周明闻言,大笑不止,一把将我拽住,狠狠地在我背上捶了一拳,用浓重的秦腔指着我说:“就是这狗日的写的!”
  1985年12月21日,全国文学报刊工作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各省市都有代表参加。我极力“怂恿”大会招待一次泡馍,不料,《延河》、《小说评论》和《长安》等编辑部早有安排。一日中午,几十位南北美食家朋友在钟楼脚下“同盛祥”楼上坐定。我从掰馍开始说到这种吃法的乐趣,又从好吃说到周天子如何用“羊羹”大宴宾客。据说周朝的“羊羹”就是今天的羊肉泡馍,几千多年的历史!如此推开,想必汉武帝、司马迁、唐太宗、李白、杜甫、小李白李贺、小杜甫杜牧、避难来西安的慈禧太后、为西安易俗社题写“古调独弹”的鲁迅以及“双十二事变”华清池饱受惊吓的蒋介石,衮衮列位都吃过或者听说过泡馍了?查无实据。但于右任、张学良、杨虎城肯定有此口福,无疑还招待过宾客。有人回忆说,老蒋面对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曾经连连称道:“吃得消!吃得消!”
  我猜想,羊肉泡不一定是陕西人的发明,也许是风餐露宿于西域、北国、大漠、黄土高原上的征战者慌乱时迫不及待的产物。据说陕人(以至西北人)喜食的锅盔,它的前身就是兵士们急中生智以头盔当铁锅烙出来的“死面饼饼”。凭着这醇香耐嚼、酷似压缩饼干的死面饼子转化的热能,大西北的“愣娃”小伙子长出一身刀枪不惧的黑疙瘩,忍饥耐寒,其声如大吼秦腔,其势如捶打腰鼓,拼命地奔跑和厮杀。既然有了现成的锅盔馍,那么,杀猪宰羊,炖一锅汤,急中生智,把锅盔掰碎扔进去煮泡,咕嘟嘟地冒热气,然后起锅,你一碗、我一碗,大碗冒尖,危如累卵,味道好极了,何等地省事!我国最早的羊肉泡馍(饼)就这样诞生了,中国第一碗泡馍可不就是“把馍泡到汤里”?
  窗外不断传来秦腔的怒吼,那是跟京剧、越剧、黄梅戏全然不同的风味腔调,四座恐难找到知音,然而,泡馍吃得津津有味。我开始在记忆中搜索。当年享有盛名的“一间楼”好像离此不远,钟楼以西不过一箭之遥;由穆斯林孙氏三兄弟于整整百年前的1898年兴办的被誉为“三秦第一碗”的“老孙家”,在钟楼以东的东大街东段路南,但都消失在红火的过去,可是这块黄金地段、黄金时期挡不住的羊鲜扑鼻的诱惑却远胜今时。此刻席上,诸公交口称道,连最顽固的几个南方客也表示愿意接受,说:“作为大众饭食,物美价廉,佩服!佩服!”显然,他们从普及“俗文学”的角度有限度地肯定羊肉泡的实用价值。其实,西安也有与大众化的羊肉泡大异其趣的宫廷菜肴“雅文学”――“唐馔”。唐馔复如何?只有留待来日。
  近些年来,我的家乡礼泉县――唐太宗昭陵所在地的羊肉泡出了名,后来中国北方数省文学青年作家会议的代表去乾陵参观路过我的家乡,但愿一识泡馍真面目。不少朋友后来告诉我,回回马明义兄弟的手艺如何之高,“吃马明义”成了礼泉人美餐一顿的代名词。如今,马明义兄弟分店经营,顾客趋之若鹜,高朋满座。一年,我回县,也凑热闹,进了马茂义、马秀贞的夫妻店,果然名不虚传。然而,吃泡馍就是吃文化,贵在内涵和氛围,我依然怀念当年的“一间楼”、“老孙家”。
  1991年3月,再回西安,画家罗国士夫妇设宴,吃泡馍。意欲何往?说是你去就知道了。室内布置奇特,伊斯兰味十足,余香满口,过足了馋瘾。索墨,上书四个大字:“西安一绝。”门面重开,招牌高挂,闻香下马,“老孙家”在此!
  1995年继“同盛祥”在北京饭店对过开张之后,“老孙家”也来北京。开始,肉鲜汤浓,声名大噪,创开牌子以后,“萝卜块了不洗泥”,陕人胃口大伤。1998年1月的一天,我冒着六级大风跑进民族饭店后面敞亮的“北京老孙家饭庄”。热呼呼的泡馍不料清汤寡味,馍粒既生且硬,用力咀嚼时不意撕拉出一根长长的头发,心里有说不出的懊丧,情绪陡然降至零点,心想:还不知有多少根什么人的油腻腻的青丝被囫囵地咽下自己的食管。步出饭庄大门,颇有奋力挣脱之感,“鲤鱼脱去金钩钓,摇头摆尾再不来”。
  告别恶心的羊肉泡,顶着刺骨的西北风在长安街上赶路。20点05分以前务必赶回方庄寓所,生气事小,可不能误了风靡京城、有滋有味的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29集――《醉打蒋门神》。   醴泉烙面赋
  小序
  1964年9月9日,我美丽的家乡――唐・昭陵所在地的陕西省醴泉县更名礼泉县,酒香尽失,意韵荡无,而湖南醴陵风采依然。为了同回忆性的情调相契合,篇中沿用“醴泉”旧名,读者莫怪。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家乡味美,美在烙面!
  不要说它是“涎水面”,它是山珍海味无法代替的乡情美食;不要说它是贫困地区的土俗,它的品位相当于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和象征团圆的月饼。
  凡是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醴泉县的人,都有一种“浇汤面”情结,也就是说,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每逢佳节思亲之时,总会想起“浇汤烙面”来。浇汤烙面能使你想起生你的母亲、养你的土地;想起你的童年、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起三姑六婆、三老四少、幼年的伙伴和人生的道路,记忆所及,甜蜜又美好。
  家里再穷,大年初一总能饱饱地吃上一顿浇汤烙面,那种有滋有味的满足感,那种滚烫、热烈、融洽和忘形,简直无法形容。
  自打小时候,我最爱吃的饭就是浇汤烙面,最爱听的话就是“烧汤”!
  1994年春节,作家鲁曦逢人便说:“这次春节文艺晚会实况录像,当主持人问阎老师向家乡父老说点什么时,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北京混了40年,年年想醴泉,岁岁想烙面。’他说得特别动感情。”她觉得特别奇怪。
  一声“烧汤”,厨房里即刻飘来诱人的香味,是肉香,又非肉香,而是胡椒、大料、花椒、桂皮、酱油、辣椒、陈醋,样样调和“咬”在一起妙不可言的一种奇异的骨头肉汤味。你要是遛进厨房一看,呀,那滚沸的肉汤更是诱人,上面飘着一层蒜苗丝儿和菱形的鸡蛋皮儿,下面,殷红红的,就是一口气吹不透的辣子油,再下面,清清的、浓浓的,略带酱色,是鲜香可口的肉汤,此刻,你会发呆,哈水(哈喇子)就要流出嘴角,你有点不好意思。
  “涎水”即口水。涎(xian)在这里读han,与“哈水”的读音相像。我们醴泉方圆左近把“咸”读han,故读“涎”为han也很自然,是不是古代周秦汉唐“雅言”的读法,待考。也许“涎水”就是“哈水”,难说。浇汤面俗称“涎水面”,不无戏谑意也。
  醴泉的媳妇会调汤,这是家传,是新媳妇的能耐和出嫁的合格证明。她们能把各种调料“咬”到一起,诱人胃口。家乡人口重,因为活儿重,“好厨子一把盐”,咸也得咸他个浓香扑鼻。我来北京后,常为吃不上浇汤烙面而起急,为此,老家托人捎过烙面给我,本县劳动模范王保京晋京开会,给我带过。遗憾的是,纵使你臊子多油、味精多酷,任凭你百般调试、千般忙碌,汤就是出不来味儿,干着急呀!
  当一家人的哈水快要流下来时,浇汤面又好像故意吊人胃口似的,一碗只给你挑上一筷子,大火滚汤,浇来倒去,浇得滚烫,你只消用筷子轻轻拨开红红的油层,可见一根根细长细长的面条莲花状地盘卧在碗底,如何滑溜美味自不待言,此刻,还没有动筷子,你的额头就冒汗了。
  准备战斗吧,你是小伙子,你就准备干它八九十碗。急急忙忙地吸溜,慢慢悠悠地咂嘴,这时候,全家人有说不出的融洽和幸福。
  浇汤烙面味道奇绝,做法也奇。要做烙面,先摊煎饼。摊煎饼须选二箩箩上等面粉,和稠搅匀,越匀越好,像揉面一样,功夫在耐力;逐渐加水,再和再搅,直至特别粘糊状,功夫在稀稠;然后在麦秸火上架平底锅一勺一勺地摊平、抹圆,翻个个儿,烙成粗布一样厚的薄饼饼,功夫在火候;晾凉之后,用擀杖碾平,折成手掌宽的长条,集中起来,再压瓷实,数小时后,利刀切丝,功夫在刀仗;最后,码齐堆叠如葵花,如蒲团,存放一个冬天不成问题,功夫在灵巧。吃的时候,抓一小把放在碗里,再放一疙瘩大肉臊子进去,难怪它滚汤浇拌之后,入口筋道,再嚼即化,筋道有嚼头、松软好消化;难怪远近传说“皇上一碗下去满头大汗,二碗咽下肚腻去胃开,三碗填进展脸舒眉”(《陕西土特产的传说・烙面的传说》)。这般滑溜却浓重,那份醇厚又入味,怕是造化之功也,神力暗助也,天赐也!不然,五味相加何至神乎其神?醴泉历代名人出过几个,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可是,谁的笔下能穷尽其妙?
  相传,周文王亲自带兵降服为害一方的三丈恶龙。周文王把龙肉斩块煮熟犒劳百姓。老百姓自带面条,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但是人多汤少,只准浇汤吃面,剩的汤倒回锅内,一连吃了七天七夜,人人垂涎,个个满意,从此,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肉汤浇面蔚为风气,于今不衰。
  吃浇汤面,为什么面少汤多,一吃就是十来碗?我想也是为了多享受“龙”汤的滋味吧。
  还有一种非神话式的传说,说的是唐太宗修建“唐王陵”(昭陵),大量民工服役,擀面极不方便,也不好贮藏,醴泉县的媳妇就创造了一种烙成煎饼而切成条的面条条,送到工地,男人们浇汤即可食用,筋道、爽口、好存放,时人称作“巧妇面”,后人改称“浇汤烙面”。
  新近又有传说,说是武王伐纣,为了省事,赶造军用食品即方便速食的烙面,戎马倥偬,浇上热汤即可食用。
  传说归传说,根本原因恐怕是陕西地面穷,好容易过年吃肉,就得省着点,熬上一锅骨头连肉的汤水,味道调得香喷喷,满屋子人流哈喇子,碗里的汤连同口水一起回倒在锅里,一家子过罢瘾,汤留下下顿再浇,反正边浇边烧,高温消毒。现在日子好些,吃一碗是一碗,碗碗都是新汤,剩汤倒掉不足惜,浇汤烙面彻底告别“涎水面”的俗称,体体面面地登堂入室,甚至出现在高档宴席上接受人们啧啧称奇。
  那年3月,《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到京,乡党聚首,分外热闹。当我津津乐道家乡的浇汤烙面时,忠实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急忙插话说:“醴泉的浇汤烙面真好,我家个个爱吃。真的好吃!”席尽人散,忠实拉着我的手重复地说:“老阎,我记着呢,过年一定给你送一箱子烙面来,一定!”年前,忠实来京开会,一下飞机,就奔方庄小区敲门,怀抱一箱子烙面送家来了,然后赶往作协报到。
  由于烙面的需求量逐年猛增,煎饼的制作技术必须改进,早在七八十年代之交,已经改为电热锅进行煎制,街头随处可见卖者,不然,陈忠实不敢夸下海口送一箱子烙面来。但是,只要手工被电力解放,哪怕部分被解放,手工的优势就会丧失或部分地丧失,这是世上一切手工制品面临的可怕挑战,所以,一辈子扎根醴泉的老髦们都说:“你问的是烙面吗?跟机器面、手擀面一样的理,咋能像你妈、你嫂子亲手做的香呢?”
  几年后的一天,胞兄振维来电称,醴泉县政府为了开发土特产,争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牌,把烙面的生意做大了,叫我写字以壮声势。家乡事,不能推托,遂展纸舔墨,运气收腹,只管抒情,无论工拙,下笔如有神,取名《烙面赋》:
  滋润含柔韧,
  五味天调和;
  亲朋促膝幸,
  十碗何虑多。
  “十碗何虑多”,多呼哉?不多也!记得小时候九舅给外甥送灯,一顿喋了16碗,最后连碗边边都舔得闪闪发光,私下却给他姐(我妈)说他并没有吃饱,只是怕我家老爷子(我爷)笑话他到底是走亲戚呢还是逃难来了。
  近闻“世界最早的方便面来自陕西”。“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名叫‘醴泉烙面’,加汤食用,亦可干吃!”(事见《陕西人不知道的100件陕西事》)
  对我家乡人来说,这个发现吉祥喜人,是大好的消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来啊!“亲朋促膝幸,十碗何虑多!”【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三)
云南:炒作普洱再演击鼓传“茶”

  云南普洱茶从“能喝的古董”,真正变为广大消费者的“杯中物”,才是这个中国名茶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

  日前,一饼标价26666元的冰岛老寨“树王”普洱茶,再次令业界咋舌不已。在全国各大茶市行情看跌的背景下,云南普洱茶的逆势飘红,显示经历数年前大起大落后的普洱茶,正在再次被炒作资金推上“过山车”。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3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也显示,普洱生茶的价格都有10%~15%的上涨,尤其是云南个别小区域名茶,如双江冰岛老树茶鲜叶每公斤价格1200元,同比上涨50%,临沧昔归茶鲜叶每公斤42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
  据了解,目前相当多的普洱茶饼只是从仓库转移到仓库、茶店转移到家里的过程中,改变的只有存放地点和价格,被戏称为“击鼓传‘茶’”。近年来,普洱茶市场乱象也堪比古玩界,投资、升值成为投机噱头。2009年,昆明一家茶业有限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群众到公司购买、收藏普洱茶,400余人受骗;2011年,云南某茶业有限公司同样以“普洱茶升值”为幌子,非法吸收资金高达1亿多元。
  “更让人担忧的是,古树茶的高价正在掏空古茶树的根基。”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于翔说:“对古树茶的追捧直接导致过度开采,再而导致减产,产量的下降带来更高的市场价格,容易陷入古茶树保护的死循环,事实上古茶树每天都在消失。”
  “击鼓传‘茶’”
  云南省茶园面积达580万亩,是我国第一大产茶省份。今年与往年相比,景迈山、冰岛、班章、昔归等地出产的普洱古树茶仍以稀缺性受到热捧,价位居高不下。著名古树茶产地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的古树茶价格也普遍上涨两三成。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涨价行情背后,游资的运作不可忽视。“近年来,越过中间茶商直接到产地采购茶叶的人群从江浙一带扩大到全国各地。”一位景迈山的茶农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商选择直接到茶山收购茶叶,这样成本会降低很多。
  多名茶农和茶商介绍说,古茶树资源稀缺,一个山头的茶树屈指可数,业内炒作普洱茶时大多都是通过大量收购囤积,只拿出一小部分在市场流通的方式,造成货源稀缺的假象,普洱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近几年还出现了一种做法,由企业或者个人定点承包茶山或大批茶树,将名山古树茶从鲜叶、毛茶阶段就开始控制,从而提升价格。”昆明市康乐茶城的一个商家这样说。
  据了解,冰岛老寨的纯料毛茶每公斤价格去年为3500元左右,今年价位升至4600元,最高的可达万元,来收茶的散客指定要某棵古树的茶叶,出价比市场高出很多。于翔很痛心地说:“不定期上茶山收茶的人不顾及古树的成长状况,只顾一味跑山头收茶。这种临时性、投机性的收购行为往往会抬高价格,造成茶农对自己的古树茶待价而沽,在高额利益下甚至老叶都采摘。”
  面对这一轮的价格上涨,许多茶商对2007年的茶市记忆犹新。“在早年那种不正常的市场行情下,一轮轮涨价如同‘击鼓传花’,最终接手的普洱茶厂家、经营商、消费者损失惨重。我们公司目前还有200多吨存货,占用大量资金。”普洱市一家茶叶有限公司的经理谢太华认为,当前普洱茶涨价中游资运作现象明显。
  业内许多人士也认为,普洱茶价格暴涨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知名度、刺激了短时销量,但过度炒作和游资的大量进入,导致这一产业畸形发展,以致后来普通消费者不分好坏疯狂囤茶,以待后市涨价出手。有业内人士认为,囤积抬价、炒作投机等这些推手背后,不排除一些存货多的茶商谋求出货。
  追逐“老”茶是误区
  此轮涨价中,古树茶和年份茶仍然一马当先。普洱市茶叶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的古树茶毛茶价格同比涨幅达20%以上。其中,景迈古茶从去年的每公斤500元至600元涨到今年的800元至900元,困鹿山古茶从去年的每公斤1000元左右涨到今年的1300元。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普洱茶与普通茶叶不同,其保存时间越久越好喝,年份久远的价值更高,被誉为“能喝的古董”。因此收藏和饮用普洱茶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树“老”,即古树名山茶,二是越陈越香,即年份“老”,这些说法在老茶客中较为盛行。这也成为推动普洱茶尤其是古树茶投资、收藏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对于日常茶饮来说,普洱茶并非越“老”越好,反而误区颇多。多名茶商介绍,普通消费者往往认为标注着“老”、“古”字样的普洱茶就是古树茶啊、老茶,很多人以为老班章比班章更为“久远”,殊不知班章、老班章都是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的两个寨子。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应冷静看待“古”字号、“老”字号普洱茶。澜沧县景迈山景藤茶厂厂长刀艳红说,纯料的古树普洱茶相对来说有收藏价值,但喝起来口感不一定最好。普洱茶的口味要看个人爱好,专业的茶厂根据口味不同,用不同的茶叶拼配制成的普洱茶同样是好茶,比如古树茶配台地茶,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是最好的。
  “‘越陈越香’只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储藏的普洱茶色、香、味达到最佳状态时,就应该拿来喝。”一名普洱茶专家说,一味追求升值、投资不利于普洱茶的大众消费。
  茶企更期望理性消费
  面对此轮涨价潮,一些普洱茶厂商相对冷静。刀艳红说,即便好的普洱茶尤其是古树茶利于收藏,但不会收藏太多,“我们的古树树龄都在数百年,今年也做了4吨毛茶。但从收藏上来讲,毛茶每年差不多存500斤就行了,以后用来制作茶饼,太多的话资金周转有问题,没有必要。”
  在日趋坚挺的古树普洱茶价格面前,业界人士普遍希望公众理性消费普洱茶,避免走入不分品种、好坏一概收藏的误区,真正进入品饮为主的大众理性消费阶段,“让普洱茶走入杯中,而不是堆放在仓库里”。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一轮轮投资热、收藏热背后,普洱茶尤其是古树茶的命运不过是从仓库搬到了家中,或是从一个仓库转移到另一个仓库,并没有真正体现其作为食品或饮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像股票、期货一样在炒作,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的根源或许在此。
  “我希望大多数普洱茶被喝掉。对于正常的普洱茶市场来说,大部分茶都应该被喝掉,才是正常的市场表现。”茶商袁涵认为,盲目囤积只会造成消费渠道的堵塞,理性消费普洱茶才能回归到价格与品质的良性互动,“不能以收藏的导向去做普洱茶,要以饮品的大众化的消费来做普洱茶,这样普洱茶才能畅销国内外。”而一些走高端小众路线的老茶客看似在推广普洱茶,实际上阻碍了普洱茶的大众消费之路,不利于建立普洱茶产业健康秩序。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544361/

推荐访问:田园耕犁 女人的地犁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