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

来源:高考百日誓师 时间:2018-12-02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高考百日誓师】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共10篇)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一):

第一批平行志愿abcde有先后顺序么,
是不是a没过才轮到b,然后依次下去?还有就是大学分数重要还是填报顺序重要?比如:甲乙都上了某个专业分数线,甲分数高,但填的是b,乙分数低,但填的是a,会录取谁?我听他们说一般只看a志愿,a不过bcde基本上没希望,是么?
提前批会不会影响后面批次?怎么影响?怎么避免?
军校有志愿填报表么?军校是按什么分的,按哪个地方还是哪个学校?

平行志愿不是真的平行,其实是有顺序的,如果a录取不了,可能就要看b的其他的录取情况了,够啦不一定要你了,不够的话考虑一下你的志愿,所以一定要决定好第一志愿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二):

队伍 作文【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

我喜欢一部电视剧,对剧中人物敬佩不已,尤其是那支队伍生命的意义让我看到人的价值。它就是《雪豹》,我爱上这支抗日队伍。周卫国本是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然而,他可以为了女友去杀害日本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有自己的追求,不容许身边的人受一丁点儿伤害,他有民族责任感,对日本武士毫不畏惧。此后,从中央军校到德国军事学院,他的每一步学习都把自己锻炼成国之骨干,与竹下俊的交往让我看到他为了更广泛的学习,能够与敌军结为朋友,学日语,练刀法,对竹下俊有了细微的了解,为日后抗日工作铺平了道路。
回国之后,他组建了一支特战部队,无论是在国民党内当团长,在清风寨担任二当家,还是在虎头山成为排长、连长、团长,他时刻关注着身边的战士,他不知把自己的生命分成了多少份,留给党和人民是最多的,而自己几乎没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每次突围时他总是主动留下了作掩护。他的左臂被砍时,他在强忍着笑;而他的部队惨遭失败,弟兄们战亡后,他充满仇恨地擦着眼泪,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战地英雄居然流下了眼泪,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清风寨朱子明以讲义气而出名。尽管他是土匪,尽管自古以来土匪是抢占土地、强行勒索强买强卖的代名词,但朱大当家的让我看到大敌当前依抗日为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兄弟赴汤蹈火的再所不辞,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血气方刚的英雄气概……他也是一个大写的人。虎子,杨大力,守田等人可以为了首长而搭上自己的姓名,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那由于威武不能屈而而成为特战部队的一员,他们是一队大写的人。
也许吧,这些人物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然而历史上却有无数个像周卫国一样的指挥员,像朱子明一样的土匪,像特战部队一样的队伍,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组建成一支抗日队伍。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命以后,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抗日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用他们的生命诠释了这一点,让我看到:人活着就是为了奉献,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而应被解离成很多,而那最大的一块是祖国的,我们对生命只有一丁点的决定权,就如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有众多的股东,我们自己只是一个很小的股东,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其次是他人的利益,最后才应想到自己,这样所有的人才能走到一起,成为一支真正的队伍,而这支队伍正在向社会主义迈进。
v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诚的继承者”。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是
①武昌起义;②黄埔军校的创办;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

B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四):

这样说对吗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是的,但是后面分数下面的数叫做分母,不是分子,O(∩_∩)O哈!,可能你打错了哦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五):

请问中国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应
最好全一点
或者是各个朝代出现过的官职都能分别列一下
不是罗列历代的官职,而是以现代官职的对应,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对唐代的职位与品级有这样的概括: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衔,凡阶高官卑则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与阶同则无“行”、“守”字.今制惟以官为定,为是官,则勋、阶、爵随之,无复叙劳、叙功之意
至于清代,实行的是一种相当简化的散阶制度,自正一品到从九品十八阶而已
清朝的官位等级划分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古代的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不是不解释对应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老多现在根本就举不出实例了.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六):

军校广场 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到军校广场去游玩。

刚走进军校广场,啊!好一派壮丽雄伟的景象。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广场中央。

广场忠言是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无数束的水花喷向天空,又像天女散花似的落下来,一束接着一束。我听着一声声音乐,心中起了疑惑,音乐到底从哪来的呢?于是,我就随着音乐声来到了一根石柱前,咦?石柱里面放出来的声音。我向四周看了看,像这样的石柱还有好根呢。我回头疑惑地看向爸爸,爸爸猜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这些石柱里都放着一个音乐箱,这样不仅造型奇妙,而且还能保护环境。”爸爸一说,我心中暗暗赞叹:“建设军校广场的叔叔阿姨们可真聪明啊!”

往东看,是一条300米长的长廊,上边刻着5000年来历代保定名人录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真实反映了古城保定的历史。我一跨进去,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我一边读一边想:古城真是山好水好、人杰地灵啊!

往西看,是一个适合孩子们玩的游戏天地。你们瞧!有的小朋友在蹦蹦床上蹦来蹦去,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有的小朋友在玩电动车,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军校广场。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七):

军校广场 作文

节日的军校广场是花的海洋。

  一进广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簇野菊花,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紫的似夜晚的天空,它们在大门口,是那样的引人注目,美丽动人。

  再向里走,就是“五彩桥”了,“五彩桥”有五种颜色,好似是一道道彩虹。“五彩桥”的两旁便是两个“大元宝”,红、黄、紫,一层环绕着一层,是那么的错落有致,一串红、野菊花,紫叶花招来了一个个蜜蜂来采蜜,“嗡嗡……”是多么的好听,谱出了一曲曲秋歌。我走近了,去闻了闻,啊!可真香,顿时可以沁人心脾,给人一种舒畅的感受。

  穿过五彩桥,便来到了主花坛区。这里是人间仙境,所花的海洋。只见眼前是围绕前花坛的一条粉“丝带”,里面的花是数不胜数,每朵花都在争芳斗艳,看谁更美丽。在它们的“比美大赛”中,红色的串红花,和金黄色的野菊花还是更胜一筹,它们把蜜蜂的目光全都吸引在了自己的身上,蜜蜂围绕着它们飞来飞云,被它们美丽、动人的“身躯”所吸引,好像不愿离去的样子。再向前看,就是一座用绿树做出的一个假山,这个假山是中国地图的样子,中间是一块大石壁,上面有水流不断地从大石壁上流了下来,虽然不像真正的瀑布那样水流湍急,所向披靡,但是它也引来不少的观众。在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花坛中央的那棵盆栽果树了,它的树枝上结满了一个大大小小的苹果、梨,是最新的品种,据说,这种盆栽果树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只有1%,也就是说,在100棵这样的树中,只有1棵可以生长、存活。

  在主花坛区后面,便是“蒙牛”城市之间的一项娱乐活动,我在这里还参加了一项活动,获得了乐趣,感受到了所有的游人和我相同的兴奋心情。

  节日的军校广场,是游人的天地,是欢乐的海洋。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八):

王若飞是一个怎样的共产党员?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
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 9 2 6年初,吴佩孚联合张作霖,向国民军发动进攻,驻河南的国民二军被迫退出河南,使河南再次陷入吴佩孚的统治之下.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党、团组织又转入地下状态.1926年3月,王若飞离豫赴沪,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在豫工作9个多月,历尽艰难,从宣传马列、组建党团组织到开展工运、农运,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当时党中央认为,王若飞在河南所主持的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成功.”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根据李大钊与国民二军军长胡景翼商定的计划,派王若飞到河南帮助国民二军开办军官学校.6月初,王若飞到达开封,后又到郑州,住在当时京汉、陇海铁路总工会南边的小巷里.6月7日,郑州召开群众大会,声援沪案,王若飞以全国总工会代表的身份参加大会并发表了演讲,后由于胡景翼病故,继任国民二军军长的岳维峻放弃了开办军校的计划,于是,王若飞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留在河南,做地方党的工作.不久,党中央为加速河南党的建设和发展,又派来一批骨干.王若飞团结各地来的同志,把建立和发展各级党团组织作为首要任务.为了实现全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他首先把郑州原党支部改建为“中共郑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管辖开封、洛阳、焦作、彰德、卫辉、信阳以及京汉铁路和豫丰纱厂八个党支部,并很快建立起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三个地委.王若飞对共青团的建设也极为关注,并很快建起了郑州等六个支部.后由于王若飞等共产党人认真贯彻了党的四次代表大会精神,使河南的党、团组织得到较快发展.几个月之内,党团员人数增加了10倍.
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九):

古代九品官员分别对应现代的哪些官职

现代官职从股级、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到国家领导人只有6个大等级12个小等级,而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如巡抚对应省级、知府对应厅级、知县对应处级.
内阁【相当于国务院】: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
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
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这些宰相相当于政治局常委】.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由于部比较少,所以这些堂官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相当与中央的直属机构】.
军事系统:
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北
京卫戍区】,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中央警备团】,权位尤重.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
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健锐营、火器营、
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
驻防八旗【大军区】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将军是满官的称号,战时则任命亲王为大将军.
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绿营的建制分标、协、营、汛几级,标又分为
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等,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都是
兼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
总、外委所属为汛.
行宪机构:
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中纪委】,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
地方行政: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省
委书记】,布政【省长】、按察【政法委书记】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省军区司令】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
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省以下有道【地委】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
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市委书记】、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
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委书记】、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
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长官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
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清朝官制(总表)文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外官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厅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厅级】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厅级减】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副厅级减】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县处级加】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县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副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科级】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副科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股级】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副股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普通科员】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中央军校录取分数线(十):

明朝的“省祭”是什么官职?它的职能是什么?
我的先祖的碑文上有“省祭”一词,我不知道这是明朝的什么官职.能够告诉我这是明朝的什么官职吗?他的职能是什么?

没有这个官职.
可以参考明朝各类职称
都指挥使司为明代地区军事总机构,长官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长官之中有一人统司事,称掌印,简称都司,位次在布、按两司之上.《明史•职官志五》说:“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
卫指挥使司设官与京卫同.外卫皆统于都司及行都司.卫以下为千户所,千户所又辖百户所.千户所有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其属吏目1人.千户所辖百户所10个,共有百户10人(正六品),总旗20人,小旗100人.刑狱则归镇抚掌管.凡卫所皆隶于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自卫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袭,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称后来变为空头的官阶,而统兵之官则须别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名目.《明史•职官志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一职均须有公、侯、伯、都督爵衔者充任.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儹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又设山西、陕西二总兵.嘉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浙江总兵.万历间,又在临洮、山海增设总兵.至明代末年,总兵官增置繁多,不可胜记.总兵在明代本为无品级之差委,至清代则为正二品的正规武职.
此外,还有军民府、土州、土县,其官员设置,与府、州、县制相同.
据何先生介绍,掌管天津卫的最高官员就是天津卫指挥使,一位正三品的军事长官.何教授说,明朝中央机构在初期设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但这些基本上属于荣誉称号而非实授.处理具体政务的是中央设立的中书省,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到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分中书省及丞相权力归属六部,由六部尚书(相当于各部的部长)直接对皇帝负责分理国家诸事.此外还设有具备司法功能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纪检部门的都察院等一些职能部门.
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
衣:官员前胸成了“动物世界”
历史上,衣服是最能显示身份的东西.明代官服采用补子制度.所谓“补子”,就是一块缝在胸前的布,上面绣上各种花纹.公、侯、伯、驸马的补子绣麒麟白泽,官员是文禽武兽.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以下是鹭鸶、黄鹂、鹌鹑、练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狮子,三四品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其可谓是“大小官员坐满堂,珍禽异兽爬全身”.
食:县官工资发大米
七品官因为官阶低常被称为芝麻官.据了解,明朝官员分为十八级,从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一直到从九品.明朝的县官一般是七品官.
从待遇看,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七品知县,每年的名义工资是90石大米(京官领到的俸禄经常是加工好的大米,根据加工好的白米每石160斤,明朝的一斤为590克的说法,一石白米为94.4公斤.),合现在月薪1840元人民币(每斤米1.3元).但那时发的是货币加实物工资,官员领回家的既有大米、布匹,也有银子和钞票.经过朝廷克扣,加上明朝货币大幅贬值.级别越高的官员,所受的折扣损失就越大.
住:级别高房子大
官员的级别不同,住房的等级也有差异.明朝对建筑规定森严,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王侯、官员按等级造房,庶人只能造“三间五架”之屋.比如明代的亲王府,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三重殿堂,后一部分有三重宫室,两侧还有跨院,布局像故宫,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行:骑马坐轿各行其道
明朝初年,朱元璋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许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官员的随从也是多少有别,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街市军民、做买卖及乘坐驴马行路者,遇见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员过往,要立即下马让道;官员相遇,官阶较低的官员要采用侧立、回避等办法让道.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巡抚
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亦名抚台.以“巡行天下,抚军接民”而名.明朝设置巡抚,起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敕遣懿文太子陕西之行.至永乐十九年(1421),吏部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分巡各省,安抚军民,询察利病,于是产生了巡抚制度.但在宣德以前,巡抚非专设之官,有事则遣,事毕即还,巡行也无固定的范围.宣德五年(1430),御史于谦、越府长史周忱等六人被擢升侍郎,分抚南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西、湖广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官渐成制度.天顺、正德年间,曾两次下诏裁革,但旋即复设.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明代巡抚多进士出身,少有举人致其位者,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巡抚的加官一般为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兼理军务者,另加提督军务(有总兵官的地方加赞理军务,或参赞军务)的头衔.亦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在明朝,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这就可以防止因三司鼎立而酿成的不相统属、运转不灵的弊端.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明后期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权阉,故朝中各种政治力量的更迭,往往影响巡抚的易置.
清因明制,在各省设置巡抚,计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其以总督兼者,有直隶、甘肃、福建、四川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改行省,亦各设巡抚一人.
清代巡抚之官级一般为从二品,俱兼兵部侍郎及副都御史衔.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之大权.省内自布政使、按察使以下,均为其属官.
泉司即“按察使”
臬台
明、清时按察使的俗称.官名.始于唐初,职在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职.后曾改称采访使、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之上司,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处则以节度使兼.宋代不设节度使,初以转运使兼领提刑,后别设提点刑狱,遂为后世按察使前身,其职务则与唐观察使有别.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与官员考核.元代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称按察使,为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明中叶以后,各地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沿置,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别称臬台、臬司、廉访.《旧唐书.安禄山传》:“[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明史.职官志四》:“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高按察叔嗣》:“[嘉靖]三年,仍起前官,出为山西参政,升湖广按察使.”《清史稿.职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省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anjiang959310/

推荐访问:二本军校录取分数线 高考军校录取分数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