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09 11:30:5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外国小说阅读 答案》

外 国 小 说 阅 读

(一)十足的祸害

1、【要点:使一个荒诞的故事听起来真实;可以引出“我爷爷”事后评论的情节,有助深化主题。】

2、【要点:身份神秘,相貌怕人,行为古怪。】

3、【羊倌“气喘病”喝醉酒拿刀挑衅摩根,大家都为他的性命担心,没想到摩根看见刀转身就飞快地跑了,从此再也没有在我老家露过面。】

4、【要点:爱捕风捉影,以貌取人,轻信和传播流言,胆小怕事,因循守旧等。】

5、【小说借摩根的故事讽刺了“我老家人”捕风捉影、传播流言、胆小怕事和因循守旧等旧习俗,读后感扣住该主题即可。】

(二) 选择

6、“年轻人”是线索人物,推动了对话的展开;引导了读者对肖夫人故事的感情发展,增强了结尾的出人意料之感。

7、(1)运用反讽的手法,揭露了肖夫人世俗轻浮。

(2)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肖夫人贪恋金钱、爱慕虚荣的本质。

8、内容上:表现了肖夫人家的富有,突出夫妻二人的庸俗 结构上:为文中的误会层层蓄势,增强了结尾出人意料的效

9、肖先生:15年前他是个热爱艺术,厌弃金钱,追求自然美,追求真爱的浪漫青年;15年后他是个为了得到爱情,而不惜舍弃艺术,追求金钱和权势(工作忙、给海军上军画肖像)的世俗的画家。

10、①结合肖夫人,可以谈人生的选择应有发展的眼光,或人生选择不能为金钱迷惑了双眼;②结合肖先生,可以谈人应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因他人而动摇,不为外物所诱惑。

(三)等了一整天

11、答案:(l)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俱,对死亡的隐忍与抗争。(2)“不,没事儿。”“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他等待死亡时的勇敢、坚强、镇定与孤独。(3)不让人进屋,怕人被传染等细节表现了他等待死亡时的善良与体谅。(每点2分,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12.答案:以父亲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1分),以温暖房间的死亡气息和寒冷室外的鲜活生命形成对比(1分),突出父子间的误解与隔阂(1分),突出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1分),镇定与勇气(1分)。

13.答案:(1)9岁男孩面对死亡等待了一天,象征人类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与无处不在。(2)沙茨的镇定自若与坚强隐忍,代表海明威宣扬的硬汉形象特征,即保持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在死亡面前保持自我的勇气与尊严。(3)沙茨对温度标准的误解及父子对人的误解象征人类自我认知的局限和人与人沟通的隔阂,寄托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忧虑。(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4.答案:D E。[解析] D父子之间还处于互相误解中 E“经此打击以变得敏感而脆弱”错误。

(四)卖笑人

15.好处之一:增加小说内容的可信度,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来写的事情,应是真实可信的。

好处之二:是便于心理描写,把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掘其秘密;

16.要点:小说刻画了一个为生活所迫、为社会所扭曲的畸形人的形象。

17.在小说的第二段,作者写道:“我在唱片里笑,我在录音带里笑。„„一句话,不管什

17.不矛盾。因为前后部分笑的含义各不相同。首段部分笑只为了挣钱,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意而装出来的笑;后面部分的笑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开心的笑。

18.这段描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反常现象的描写,为写我对卖笑生涯的厌倦作铺垫。

19.示例:笑本来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假如是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笑就成为了一种负担,乃至是痛苦。小说主人公“我”以卖笑为生,只要雇主花钱请他笑,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必须发出笑声,由于以卖笑为职业,他在业余时间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甚至一听到别人的笑声,就会心烦意乱,换言之,他已经被这种有违人性的职业彻底异化。“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现笑,但是我不知自己空间为何而笑”,表现了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五)雨中之猫

20.强调了他对妻子的轻视与冷漠,表现了丈夫的独断与自私;从侧面烘托了妻子不被理解的寂寞孤独。

21.屋内是沉闷的两人世界,寂寞无聊;屋外是陌生的环境,绵绵的雨、空旷的广场,单调的声音,冷冷的纪念碑,沉闷乏味,这些意象叠加起来,从不同角

背景。

22.如此卑微的愿望却都得不到,表现了妻子生活的不如意,暗含了她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强调了她想摆脱旧生活的愿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3.一、小说以“猫”为线索,展开三个主要场景——寻猫,诉猫,送猫,全文因猫而起止于得猫; 也很好地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暗示着情节的发展;

三、猫和雨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雨象征着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以及强大的男性话语霸权。猫的柔顺弱小的形象,在凄风苦雨中的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人想救助大雨中的一只小猫,隐喻在男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

24.第一店主职业性的恭敬礼貌与细心体贴与日常生活中她丈夫对她轻视与冷

第二篇:《外国小说阅读理解训练参考答案》

外国小说阅读理解训练参考答案

1. ①小说围绕这句话展开想像,推动了情节发展。②通过梦的考验,证明教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点化了人物性格。③与最后一段形成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2.作家将复杂多变的故事浓缩在一个梦里。在梦中,教长连升三级,由教长升为主教,由主教而升为红衣大主教,由红衣大主教再升为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为儿子的求职。梦的设置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女仆和牧师可以在别人的梦中进进出出,“迷宫”式的地下室里离奇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并置共存,亦实亦虚,亦幻亦真,引人入胜。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3.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也可。南柯一梦表现人生虚幻无常,用以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而已。而《过河拆桥》则通过对教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讽刺批判了现实中那些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人,揭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4. “过河拆桥”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忘恩负义的人性弱点。/“向后靠的巫师”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能具体地呈现巫师的可怜相,而且能生动地反映出正统主流的教会冲击下民间巫师的窘境。

5.①花言巧语,为达目的不顾亲情;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6.人因为无力反抗偷和被偷的荒诞逻辑,只能离开自己的家,让人偷他家的东西。“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表现了他处境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⑵富起来的人学诚实人去桥上,是他们成了既得利益者之后养成的习惯,“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处境的变化和心情的愉悦。

7.⑴如执着,高洁自守,不同流合污,恪守道德准则等。⑵对比手法。如:诚实人与众人对比,可从品德的对比,力量的对比、结局的对比等角度,结合文本作分析。

8.文章中暗指诚实人,(1分)是他的另类行为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状态,(1分)作者这里用的是反讽的手法,(1分)用对一个诚实的人的否定来证实社会的欺骗性。(1分)

9.示例:小说中“诚实人”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它的情节荒诞、可笑、离奇,它是“虚构”的;(1分)但它引起了我们对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秩序、贫富现象等方面的思考,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2分)虚构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它是一种更深刻的真实。(1分)

10.关于它的寓意,有人说是讽刺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有人说是揭示人类种种游戏规则的荒诞和脆弱,有人说是个体的品行能改变整个局面,有人说是独善其身的人会被荒诞的社会吞噬,有人说是文明社会需要自由、公正、宽容„„能紧扣文本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11.技巧:①衬托(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③多角度写景,视觉听觉嗅觉结合。

作用:①烘托欢快、愉悦气氛。②为下文人物心情的转变作铺垫。③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心情。(技巧与作用各写出两点发即可得满分。)

12.暴风雨表面上是形容她的哭势,非常强烈、迅猛,深层是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地来得猛去得快,是对下文人物心理转变的暗示。

13.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

14.这里的门与窗,具有象征意义。“门”折射出女主人翁所经受的婚姻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门内门外两重天;而“窗”反映了女主人翁渴望美好与自由的一种美好心境。“门”和“窗”,在结构上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15.可以指责也可以赞赏,两种观点均可。指责的可从道德层面考虑,赞赏的可从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角度考虑。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

达简明流畅给2分。

16.自私、怠惰、爱面子、良知未泯、不知图报(感恩)。(2分,每点1分,概括出2点即得满分)

17.(1)情感变化(关键词):热切盼望à不屑一顾(或漠然视之)(2分,每点1分)

(2)原因:①母亲来信的重复、单调、无趣(表面原因)②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关爱(深层原因)。(2分,每点1分)

18.(1)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1分)

(2)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1分)

(3)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2分)

19.(1)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小说的可读性(2分);

(2)内容表达含蓄隽水: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比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2分);

(3)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钱给母亲的行为构成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为鲜明。(2分)

(以上三点,答上两点即可得满分)

20.第一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母亲。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儿子收阅信件为明线,母亲写信寄信为暗线.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后者;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过铺叙“母亲的来信”的内容,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对身在异地的儿子千般叮咛嘱咐、万般牵挂惦念的母亲形象,文中文卡的形象,主要起着反村“母亲”形象的作用;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这一主题.主要情节文卡未寄卢布却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卢布,更表现出母亲的伟大。

第二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文卡。①(从情节设计上看)小说以文卡收阅母亲的信件为主线,结构全篇;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文卡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爱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③(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旨在批判对自己的亲人缺乏关爱乃至极度自私的文卡们,而不是歌颂母爱。

21.既表现出夫妇俩过着相依为命、恬静温馨的恩爱生活,又表现出他们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这是真挚思念之情的自然流露。(3分,其中写出“渲染家庭氛围”这一内容得1分,点到“传达一种亲情”得2分。)

22.因为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愿意承 认这个事实(2分),其中蕴涵着老夫妇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1分)。

23.①开头:“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作用: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预设故事发生的背景。②陌生男子敲门之后:“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作用:推动情节的展开,也暗示小说中人物心情的变化。③结尾:“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作用:回应开头,烘托出静寂悠远的意境,也暗示出小说中主人公心情的平复。(4分,任选两处句子2分,作用2分)

24.小说设置了几处悬念:房主夫妇烤火时没有交代儿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房主人反复提到儿子,但他一直没有露面。这种悬念设置,使房主夫妇挚爱儿子、思念儿子的一腔真情显得格外感人,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4分,写出其中两处悬念2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有欠缺酌扣。)

25.①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死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②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③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死有

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把笔触延伸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原因上。(6分,本题为探究题,考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做出合理的解读即可)

第三篇:《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同步训练:第五单元(A卷)(附答案)》

同步检测九

第五单元(A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葫芦(lu) 嘀咕(dí) 热衷(zhōnɡ) 呵叱(chì) ....

B.模样(mó) 顽固(wán) 茶卤(lǔ) 隐瞒(mán) ....

C.纵使(zònɡ) 槌子(chuí) 乖觉(jiào) 唠叨(lāo) ....

D.没收(mò) 干涉(ɡān) 投掷(zhì) 埋怨(mái) ....

答案:A 解析:B项,“模”应读“mú”;C项,“觉”应读“jué”,“唠”应读“láo”;D项,“埋”应读“m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对弈 山峦 光彩奕奕 B.狭小 夹缝 汗流浃背

C.喘气 挣踹 水流湍急 D.店铺 胸脯 周公吐哺

答案:C 解析:C项,踹—揣。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兵卫与葫芦》中,前面的情节颇为______,精彩却在最后______水面。清兵卫的葫芦,古董店______开价5块,校役却卖了个50元的好价钱,而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600块。______我们立刻明白了,先前清兵卫不被人理解的那份执著。

A.平淡 浮出 居然 于是 B.平凡 浮出 竟然 于是

C.平淡 露出 竟然 从而 D.平凡 露出 居然 从而

答案:A

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来看望做木匠的他爸爸的客人,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B.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

C.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一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D.小说的情节走到一定程度,郁积的矛盾就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之前是个漫长的过程,爆发在一刹那。爆发之后怎么办,这既是小说家的难题„„同时,也是情节的新起点。

答案:C 解析:A项,句号放在引号内;B项,顿号去掉;D项,“爆发之后怎么办呢”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

5.下列小说在情节安排(叙述方式)上与《清兵卫与葫芦》相似的一篇是( )

A.《炮兽》 B.《祝福》 C.《桥边的老人》 D.《炼金术士》 答案:B 解析:《清兵卫与葫芦》采用的是倒叙方式,这与《祝福》是相似的。

6.(2009广东高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

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A 解析:B项,一是语序不当,“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应改为“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二是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的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宜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项,“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语序不当,“令人流连忘返”应调后;D项,“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和“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20分)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近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了。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磨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挟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在这儿,清兵卫又被骂了“没出息的孩子!”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莫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了: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恨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7.节选部分记叙了小说的中心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选文是怎样体现清兵卫对葫芦的钟爱及独到的眼光的?(5分)

9.小说详细地交代了教员没收的葫芦的去向,请从情节运行方式的角度简要赏析。(6分)

10.请依据小说的内容推断清兵卫喜爱绘画的结局。(6分)

答案:7.参考答案:教员没收了清兵卫最钟爱的一个葫芦

解析:结合小说的主旨分析。节选部分是围绕清兵卫最后买的葫芦展开的,而教员没收他的葫芦,是整个事件的高潮所在,也最能体现小说的主旨。

8.参考答案:看到心爱的葫芦,清兵卫紧张得“心头发着跳”,“喘着气”叫老婆婆别卖给别人,“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一个天天到街上看葫芦的孩子,能够对某个葫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个葫芦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急匆匆”地“跑回家”“拿钱”表现他急于得到葫芦;“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表明他急于对葫芦进行一番改造。

解析:主要分析清兵卫看到葫芦后的一系列动作及心理。

9.参考答案:小说交代了葫芦的去向是整个情节的一次摇摆。小说是在告诉读者正是清兵卫的独具慧眼和天才造就了儿童天性和禀赋在成人否定中的胜利。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和讽刺,能引起读者的深层思索,也体现了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高超技巧。

解析:小说情节的摇摆实际是情节发展的千折百回,在小说的发展中不是很顺地发展下去,而是摇曳生姿的。结合这些知识与选文具体分析即可。

10.答案:略

解析:可以是和喜爱葫芦相同的结局,也可以是不同的结局,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阅读(24分,每小题6分)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2009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雪 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唆,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打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1.小说在开头和结尾都描画了冬夜的雪花,这有什么作用?

12.小说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两口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深沉的爱,这种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3.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主题服务的,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请就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作一简要分析。

14.“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答案:11.参考答案:(1)营造一个肃穆静寂的氛围,将读者自然带进故事中去;(2)凸显老人对儿子的深情,意境悠远;(3)为整篇小说“定调”,白色的雪花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推动了情节发展。

解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般具有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及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2.参考答案:①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②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③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④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解析:主要是对小说具体情节的分析概括,从老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儿子的爱。

13.参考答案: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雪夜》中,儿子这个角色似生实死。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在一系列

假象之后,当警长最后揭露儿子早已死去的真相时,读者一下子被这种突变震惊了,进而引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解析:出人意料的情节往往在小说结尾处“真相大白”,结合这一理解及文本内容作答。

14.答案示例:(1)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死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主题。(2)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3)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从小说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似乎蕴涵着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批判。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只要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作出合理的解读即可。

四、语言运用(18分)

15.恰当排列下列语句的顺序,使语意完整顺畅。(4分)

①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

②像《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这样的悲剧在欧·亨利的笔下是很少发生的。

③然而,意外的结局不能不经常依赖于某种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与现实产生距离,所以“意外结局”一面使欧·亨利的小说显得趣味盎然,同时也使它们缺乏深度。

④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

⑤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⑤①②③

解析:通读语句,可以确定是围绕欧·亨利的“意外结局”展开的,由此确定④为首句,然后根据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确定其余句子的顺序。

16.(2009全国高考Ⅱ,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参考答案:朋友不必前呼后拥,交心就好;房子不必宽敞明亮,温馨就好;旅程不必永世难忘,充实就好。

解析:所造句子和例句内容要贴切,句式要相同,构成排比,尽量做到有文采,注意前后的逻辑关系。

17.(2009安徽淮北实验高级中学模拟,22)下面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仔细看看,便可以看出其中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把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描述出来。(8分)

丈夫的账单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七天预付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女打字员共进一次晚餐(支出金额)

给妻子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参考答案:丈夫新招聘了一女打字员,与她的关系比较暧昧,既预付薪金,又献上鲜花,还共进晚餐。此事被妻子知道后,掀起了轩然大波。丈夫为了赔罪,只好花一大笔钱给妻子买时装,给岳母买昂贵的大衣。可妻子、岳母不肯善罢甘休,丈夫只好将年轻的女打字员辞退,另聘了一位中年妇女。

解析:注意账单中出现的人物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到女打字员最后换成了一个中年人。

第四篇:《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

照章办事

[德]拉里夫·维内尔

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您上哪儿?”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心平气静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女售票员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我想理个发。”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外国小说《照章办事》阅读答案。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1欧元吧。”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起到主题烘托作用 作者把故事的特定情境安排在“深夜”,是为了极写理发师和女售票员的教条。因为在这个时分,无论是理发店,还是售票口,一般都很少有人光顾,即使违章,也不会泄密,但理发师和女售票员仍然严格“照章办事”,这更说明规章在他们眼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高度的约束力。

3、进一步刻画教条行为死板性格强化讽刺效果 与下文我的高兴心理形成强烈反差,使情节曲折生动

4.(1)构思巧妙,以小见大(2)结尾出人意料,深化主题

解析:这只是一种答题思路!小说鉴赏,往往形象大于思想。如果据题目,理解为“如此照章办事”,即可采用以上答题模式。本文牵扯到两类人物形象,作者都没有肯定的倾向,故此,题目理解为“就该照章办事”,那么故事中的“我”也可以认为是讽刺对象。认为小说批判了投机取巧、钻空子的现象也未尝不可。那么以下答案也要相应改变。

扩展设计:小说为什么详细的写对话?理发师和售票员形象的异同点

对话写得越烦,越能突出理发师和女售票员的教条主义工作作风,从而对当时专制、僵化的管理体制的批判就更深刻,中心更明确。 两个人的相同点是,他们都只是机械、呆板地照章办事,不能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点是,理发师前后的态度虽然有所变化,开始是“殷勤可亲”,后来是“冷淡而有礼貌”,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克制、很有耐心的;女售票员则一会儿“发火”,一会儿“焦躁不安”,一会儿“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显得年轻气盛,修养不够。

扩展思考:德意志民族为什么一次次几近毁灭,又一次次强悍崛起?

提示:英雄主义、荣誉感、纪律和秩序 输得起更赢得起 败而不衰

第五篇:《外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是()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法国大革命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欧洲浪漫主义

3、浪漫主义运动最早发端于()和()。

英国、德国

4、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是()。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抒情歌谣集》

5、浪漫主义理论的策源地在()。

德国

6、《雅典娜神殿》的作者是()。

施莱格尔兄弟

7、浪漫主义第二个次浪潮从()开始。

拜伦

8、欧洲浪漫主义的第三次浪潮发生在()。

法国

9、()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忧郁感伤

10、湖畔三诗人是()()()。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11、《古舟子咏》的作者是()

柯勒律治

12、()和()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拜伦 雪莱

13、雪莱的第一首长诗是()

《麦布女王》

14、雪莱的一部写革命与专制的大搏斗,混合着神话、幻想和现实感的瑰奇作品。

《伊斯兰的奇异》

15、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诗人是()。

雪莱

16、“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诗人()的名言。

17、描绘了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快乐,同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相对照的济慈抒情诗是()。

《夜莺颂》

18、《夜的颂歌》的作者()。

《诺瓦利斯》

19、《催眠歌》、《罗蕾莱》的作者是()。

布伦塔诺

20、《一个无用人的生涯》的作者是()。【外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外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艾兴多尔夫

21、抨击了普鲁士官场和司法制度的腐败,充满民间喜剧的幽默讽刺特色的作品。

克莱斯特《破瓮记》

22、有童话色彩的霍夫曼作品是()。

《金罐》

23、塑造了“世纪病”者的典型的作品是()。

夏多布里昂的《勒内》

24、斯塔尔夫人的()和()传播了浪漫主义文学,指出文学作品与每个时代及每个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古典文学只能适合于古代的结论。

《论文学》《论德国》

25、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篇之作是拉马丁的()。

《沉思录》

26、()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欧那尼》

27、缪塞在()塑造了一个“世纪病”形象沃达夫。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28、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为主。

诗歌

29、被誉为第一位俄国的抒情诗人是()。

茹科夫斯基

30、长篇叙事诗《童僧》的作者是()。

莱蒙托夫

31、《恶魔》的作者是()。

32、莱蒙托夫在()塑造了第二个“多余人”()的形象。

《当代英雄》、毕巧林

33、《先人祭》的作者是()。

密茨凯维奇

34、《雅诺什勇士》的作者是()。

裴多菲

35、诗人歌颂自由的最强音是()。

《自由与爱情》

36、超验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梭罗

37、美国文学之父是()。【外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外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民主

69、麦尔维尔的第一部作品是()。

《泰比》

70、麦尔维尔()的副题是“暧昧行径”。

《皮埃尔》

71、“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的麦尔维尔的作品()。

《白鲸》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0569/

推荐访问:外国小说阅读 外国言情小说免费阅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