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5-01 11:13:3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小石潭记及对比阅读实例》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

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

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

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 (1)乃记之而去(2)停数日,乃去

C.其(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1)以其境过清(2)属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

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

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

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于时冰皮始解()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

之美。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

就像美丽的少女。

五、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

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

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

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

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

分)

六、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治 驼

昔有医人,能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

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

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凄神寒骨( )②以其境过清( )③能媒能治背驼( )④延吾治( )

⑤可朝治而夕如矢( )⑥其子欲鸣诸官( )⑦我业治驼( )⑧但管人直(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

(2)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译文:

3、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2分)

答:

4、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2分)

答:

七、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①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

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

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1)《次北固山下》水的特点:

(2)《小石潭记》水的特点:

(3)《观第五泄记》水的特点:

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八、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第1~4题。(12分)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

日妍燠②,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

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

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

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

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②妍燠,

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

珑剔透的样子。⑥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2分)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

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乙文形象生动,

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第二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精选》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

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1、(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

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因为“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作者借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5、甲文:侧面(间接)描写 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6、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右溪记》中元结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右溪记》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

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五、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乐。

①【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

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

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

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答案:1、 (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

(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

六、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治 驼

昔有医人,能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凄神寒骨( ) ②以其境过清( ) ③能媒能治背驼( ) ④延吾治( )

⑤可朝治而夕如矢( ) ⑥其子欲鸣诸官( ) ⑦我业治驼( ) ⑧但管人直(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2)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译文:

3、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2分) 答:

4、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2分) 答:

答案:1、每一个加点词占0 . 5 分.共4 分。①使……寒冷 ②因为 ③ 介绍 ④请 ⑤ 箭 ⑥ 之于 ⑦ 职业 ⑧ 只 2、每小句占0 . 5 分,共4分。①(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水两岸的形势犬牙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②(医人)将一片板放在地上,让驼者卧在上面;又将另一片板压在驼者身上,接着就在上面跳踏。

*********************************************************************************************************************

八、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第1~4题。(12分)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客行

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

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

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⑥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2分)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乙文形象生动,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2分)①成林的竹子(竹林);②像蛇爬行那样弯曲;③使……跟从,带领;④小树高一尺左

右(小树一尺来高);⑤等到。 2(4分)①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②路上,(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光秃秃的,很像一个和尚。 3.(2分)D.

4.(4分)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以及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乙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译文】 泰定元年的冬天,我与客人张子约、陈叔夏带着两个仆人又来到雁山。冬天天气暖和,黄叶布满大地。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很像一个和尚。这时落日直射在东南山上,山中尽显紫气。鸟儿犹如赶着回家的人一样彼此呼唤,一道进入石梁过夜。石梁拔地而起,向上看,就像有架大梯子靠在房檐;向下是一中空的石梁洞,其中可以容纳千人;地上石梯玲珑剔透,就像腐木的根。石檐的外端有一棵只有一尺来高的小树,倒挂在绝壁上,树叶因为霜的关系变成红色,十分可爱。石梁下有一石梁寺,寺中的僧人沏茶端酒,主人和客人都喝醉了。月亮消失了,白云如流水般从西面飘来;风将橡栗吹落到瓦上,又弹到岩石下小屋上,从瓦沟上迸出,击中地上的落叶,发出咚咚的声音,几乎不像世间敲击金属石头的声音。点灯对望,没有话说。午夜来到,架起两张床,面对面躺着,子约已大醉,等到天亮,还在唤他的仆人,不知道他的仆人已经睡在了岩石下面了。

*********************************************************************************************************************

九、《小石潭记》与《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①②③④⑤【乙文】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幽阒辽 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

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

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 (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答案1.(1)格外(或:特别、尤其)(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 2.D(2分) 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4.(1)第一空:一(或:1)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

《黄冈竹楼记》文译文: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此亦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第三篇:《小石潭记和右溪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和右溪记对比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

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

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

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阅读思考】

10.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以其境过清 (因为) ②不可名状 (说出)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10.答案: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柳宗元《小石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答案

内容提要:(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 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付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进夕阳,迎素只,亦铺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赉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江濑: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静。⑦状:描述。⑧丁丁: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水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答案]

1.(1)格外(或:特别、尤其)(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

2.D(2分)

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4.(1)第一空:一(或:1)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

[解说]这道阅读题本着课内外兼顾的原则,突出文言文主干知识的考查,实词课内外各一个,即使是课外的实词解释,也能在课内找到依据。虚词考查采用一般的选择题,适当降低了考

查难度。翻译题稍难,关键要掌握文言实词多单音节词的特征。如“江山之外”中的“江山”实际上是两个实词。文段理解采用选择题和对联填补的形式,考查课内外文段的整体理解和相关信息的筛选。

《黄冈竹楼记》译文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 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的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具状 具: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①处江湖之远 ②竹工破之

D.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子声丁丁然【《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答案:1探求 朝廷 具体 通披,披着 2.B

3,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呢?

点燃香沉默的坐着,消除一切世俗的念头

4.《黄冈新建小竹楼记》含蓄地表现出一种愤懑不平的心情,表达了他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居陋自持的情操志趣。

《岳阳楼记》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译句: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安用重法邪?

译句: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第四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集萃 - 副本》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

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二、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水的特点:

(2)《小石潭记》水的特点:

(3)《观第五泄记》水的特点:

四、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各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⑥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乙文形象生动,画线句

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五、《小石潭记》与《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乙文】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

挹江濑⑤,幽阒辽 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

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

(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 (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第五篇:《小石潭记精细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篁( )竹 清洌( )佁( )然 为坻( ) 翕( )忽 怆( ) 为屿( ) 为堪( ) 幽邃( ) 俶( )尔 差 ( )互

2、 解释加点字。

①下见( )小潭 ②隔篁竹( ) ③如鸣佩环( ) .....

④心乐之( ) ⑤水尤( )清冽( ) ⑥近岸( ) .....

⑦青树翠蔓( ),蒙( )络( )摇( )缀( ) ...... ⑧参差( )披拂 ( ) ⑨潭中鱼可( )百许( )头。 ...... ⑩无所依( )⑾日光下( )彻( ),影布( )石上 ....

⑿佁然( )不动;俶尔( )远逝 ⒀往来翕忽( ) ......

⒁斗( )折蛇( )行,明灭( )可见 ....

⒂犬牙( )差互( )⒃凄( )神寒( )骨 ......

⒄悄怆( )幽邃( ) (18)其境过清( ) ....

(19)不可久居( ),乃( )记之而去( )(20)隶( )而从( )者 ...

三、一词多义。

(1)环 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4)以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5)而 潭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6)其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7)为 为坻 全石以为底

(8)之 心乐之 全石以为底

(9)差 参差 犬牙差互

(10)从 从小丘 隶而从者 (11)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四、词类活用。

1. 心乐之 2.从小丘西行 3.日光下彻

4.斗折蛇行 5.犬牙差互

五.判断句式。

1.心乐之 ( ) 2.斗折蛇行 ( )

3日光下彻 ( ). 4.坐潭上 ( )

5.如鸣佩环( )6.全石以为底( )7.卷石底以出(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0、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七、填空。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本文的体裁是 。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2、 本文按 顺序写: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3、 4、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的写法,“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

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5、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是发现小石潭的句子

(2)

(3) 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4) 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5)描写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句子

(6)溪水曲折蜿蜒的句子(7)岸势参差不齐的句子

(8)侧面写水清的句子

(9)表现潭上凄凉寂静气氛的句子

(10)离去的原因的句子

八.问答题。

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2.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小石潭记》《黄冈竹楼记》阅读答案对比】

九、比较阅读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

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

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

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

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

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甲)同上(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

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

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

楼之所助也。

⑩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

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

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

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

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

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棋子敲击声。

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

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黑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 ;乙文第一段

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

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

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

1.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2.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比较阅读答案

答案(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5.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5: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6: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三)1.(1)格外(或:特别、尤其) (2)详细(或:全部) 2.D 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 4.(1)第一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

第六篇:《《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者胜            弈:            ⑵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      

⑶皆若空游无所    依:            ⑷以其境过             清: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文: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文章《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出自face="宋体">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空中游动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

4.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动,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

答:                                

[参考答案]                      

1.⑴弈:动词,下棋。       ⑵乐:把……当做乐趣。

⑶依:依靠。       ⑷清:凄清。

2.⑴译文:(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face="宋体">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答:欧阳修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地场面,表现被贬后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柳宗元通过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在寂寞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

第七篇:《《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文章《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出自襄 :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三峡》《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阅读答案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18993/

推荐访问:小石潭记中考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课外对比阅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