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04 09:12:3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陈书·孔奂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

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

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

补功曹史。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

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

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

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

众。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所得

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

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

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杨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

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

射到仲举共奂决之。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性耿介,绝请

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

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

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

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

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

奂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

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B.时景军悉恣其凶威

/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C.时景军/悉恣其

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D.时景军/悉

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5.下列

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

亡,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B.台阁在东汉时期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

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

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

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

经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

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

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

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简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陈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淳于量,字思明(陈书)阅读答案附

翻译周文育传 陈书 阅读答案翻译陈书卷十九 虞荔传 阅读答案翻译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

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

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5分)译文: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5分)参考答案4. B5.

A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6. D 最终高宗没有同意孔奂的意见,而是听从了后主的意见。

7.(10分)(1)(5分)当时贼寇剥削掠夺男人和女子,拘押逼迫士族和平民,孔奂常常保护

他们,得以保全而度过危难的人很多。(得分点:子女庶保持济各1分,句意1分)(2)(5

分)太守有优厚的俸禄,怎么会不能置办这些东西,只是老百姓还有周济不到的,不允许我

独自享受温饱罢了。(得分点:何为但周容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未通读过的。

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当时左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辫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

时值侯景之乱,京城被攻陷后,朝中官员都被拘禁,有人向贼帅侯子鉴推荐孔奂,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给他好待遇,命他主管文书工作。当时侯景的士兵都放荡不羁,凶威四溢,侯子鉴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职,朝中官员看见他,都卑躬屈膝,只有孔奂傲慢自如,毫不屈服。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于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当时贼寇剥削掠夺男人和女子,拘押逼迫士族和平民,孔奂常常保护他们,得以保全而度过危难的人很多。

高祖受禅即位后。永定二年,校为晋陵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唯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曲阿富人殷绮,见孔奂住所朴素俭约,便送给他一套衣服,一床毡被。孔奂说:太守有优厚的俸禄,怎么会不能置办这些东西,只是老百姓还有周济不到的,不允许我独自享受温饱罢了。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陈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淳于量,字思明(陈书)阅读答案附翻译周文育传 陈书 阅读答案翻译陈书卷十九 虞荔传 阅读答案翻译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是很敬怕。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

世祖驾崩后,高宗即位。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对此很赞赏。

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瞩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太子,重臣如公候,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在东宫时,想任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想答应他,孔奂便上奏章说:江总是文笔华丽之人,现今皇太子文笔不错,不用再从江总学习,以臣之拙见,应选择厚道之人,来辅佐太子。高宗又说:按照你说的,谁居此位最合适?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品德高尚,性情敦厚机敏,可以担当此任。后主当时也在场,就说:王廓是王泰之子,不可任太子詹事。孔奂又说:宋朝范晔是范泰之子,也任太子詹事,前代没疑义。后主仍固执己见,高宗最后还是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因此忤逆了皇上。孔奂耿直如此。至德元年去世,当时七十岁。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陈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淳于量,字思明(陈书)阅读答案附翻译周文育传 陈书 阅读答案翻译陈书卷十九 虞荔传 阅读答案翻译

第二篇:《山东省茌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山东省茌平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

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

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

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

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

“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

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

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

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

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

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

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

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

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

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

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

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

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

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

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

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

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

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

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

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

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

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

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

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

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

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

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昧”说,而且把谷物、畜

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

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

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

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

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

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

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

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

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

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

甚众。

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所得

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

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杨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

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欲以

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

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

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

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

然自若/无所下

B.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

然自若/无所下

C.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

然自若/无所下

D.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

然自若/无所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亡,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

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期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

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

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

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

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

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简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

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5分)【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

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

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④阆苑:

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8.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饮酒》“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龚自珍《己亥杂诗》的“______,______ ”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梦里有你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好,我马上就过来。‛

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

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李台阳也不客气,抓了个苹果,边吃边环顾房子,说:‚你这房子够气派啊。‛

罗威说:‚我是‘负翁’一个,现在每月还在还房贷呢。‛

李台阳说:‚你们夫妻俩都是白领阶层,这钱来得容易,债也还得快。哪像我们,能吃饱饭,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学,就上上大吉了。‛

罗威想,这像是要借钱的开场白吧。他说:‚是啊,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

李台阳说:‚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将来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罗威说:‚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饭吃吧。‛

李台阳正色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人要知足,对吧?‛然后,又开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两人聊起童年时的事儿,说到小时候的邻居谁离婚了,谁出国了,谁还是那么一副臭脾气,一聊聊到快中午,李台阳还是没说他来的目的。

罗威说:‚台阳,咱们去外面馆子吃吧,边吃边聊。‛

李台阳说:‚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应老婆回家吃饭的。‛仍然继续刚才的话题。

罗威见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没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还有个会,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心想可能李台阳不好意思自己提出来,便说:‚台阳,你还在摆地摊吗?不如找个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强啊。‛

李台阳说:‚我不喜欢做保安,我倒是想过自己租个门面,这样总比被城管赶来赶去强。‛ 罗威说:‚城管大队的人我倒是认识,你今后有什么麻烦的话,我可以帮忙。‛

李台阳拍了一下罗威的肩膀,说:‚兄弟,有你这句话,说明我没有白惦记你。十多年了啊,你还是这般热心肠。好,我高兴,真是高兴啊。‛边说边站了起来。

罗威说:‚吃了饭再走。‛

‚老婆还在家等着我呢。好,我走了啊。‛

听着李台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下去,罗威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开来一看,原来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鱼籽干。

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

区像个迷宫,我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锁,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骑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

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梦呗,我这人还真迷信。‛

罗威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罗威一直猜李台阳来访是有求于自己,因为他刚升了职,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而李台阳却浑然不知。

B.李台阳和罗威是童年时的好朋友,李台阳给罗威带来他“小时候最爱吃的鱼籽干”,可以看出李台阳虽然与罗威多年没有联系,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

C.罗威想知道李台阳来访的原因,可是李台阳只是和他叙旧事闲谈,于是罗威就故意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

D.罗威喜欢用功利的心理和别人交往,文章中关于罗威的心理描写无一不生动地表现出他多疑世故、优柔寡断的一面,细腻地刻画出罗威微妙复杂的心理。

E.小说以“梦里有你”为题,既在情节上照应李台阳梦见罗威这件事,也在主题上暗示人们对纯真的人性、情谊的怀念与渴盼,可谓言浅意深。

(2).“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李台阳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说的语言、结局很有特色,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成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长达六十多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①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第三篇:《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统考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16届高三摸底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阅读题,第Ⅱ卷为表达题,全卷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马古道: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

陈保亚

①大约在唐代,茶传入藏族地区,很快成为藏族地区人民每天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远在唐朝以前,中国很多地方就有饮茶的习俗,但都没有形成对茶的全民依赖。不同于丝绸之路上存在的主流商品丝绸,茶是古道上的维系商品,在以滇藏川为核心的早期局域古道获得了独立的性质。恃茶性,即藏族等青藏高原民族对茶的全民依赖,藏族对茶的依赖使远征马帮穿越横断山成为常年的必要行为,于是形成了茶马古道。

②茶马古道是以主干道为主的网络结构。主干道上有很多重镇,这是茶马古道的主要流通线路。每个重镇是一个节点,从节点上又会引出茶马古道支线,这些支线上又有很多马店。每个马店是一个节点,茶叶顺着支线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对茶的需求。茶在沿途要交易和消耗,茶马古道网络就一直会得到维系,茶也成为维持古道存在的维系商品,这就使得茶马古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可中断。

③滇川藏地带是茶马古道网络的核心地带。若从茶成为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茶马古道的范围更为广泛,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的欧亚大陆连接通道都在向茶马古道转型,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生活在世界屋脊带的民族自唐宋以来都形成了恃茶性。 ④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和佛教的冲突,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一度处于萧条状态,很多商品开始走海路。随着漠北回鹘(回纥)西迁(见《旧唐书•回纥传》)及其向丝绸之路的移动,丝绸之路性质开始变化。根据古文献记载,吐蕃是较早出现饮茶习俗的民族之一,另一个较早出现饮茶习俗的民族是回鹘。《新唐书•陆羽传》记录了回鹘市茶的情况,说“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也有记录说“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西迁到丝绸之路上的回鹘把饮茶习俗也带到了丝绸之路上。随着回鹘恃茶行为的形成,茶的需求剧增。宋、明以来文献中记录的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从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丝绸之路从唐宋开始便向茶马古道转型,这时饮茶习俗已延伸到帕米尔山系和天山山脉。

⑤全民饮茶的习惯随着茶马古道也扩散到了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

民族现在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茶”的读音在整个阿尔泰区域语言中基本形式是“cha”,这一形式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中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很多国家。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喝茶习惯的形成,改变了北方丝绸之路的性质,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茶马古道的性质,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不过这些地方的沙漠地区不是用马而是用骆驼运茶。在阿尔泰山、阴山以北,还存在一条横贯欧亚东西的草原之路,也有人把这条道路归入丝绸之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里发现了一幅关于备茶的壁画,该墓群的其他壁画也有关于饮茶活动的记录。壁画上的饮茶活动涉及茶碾子、茶饼、茶壶、茶盘等工具和煎茶等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饮茶活动已经出现在辽金地区。

⑥到明清时,大量茶叶从张家口出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至欧洲等地,茶叶读音形式在沿途各个民族语言中也是“cha”,茶是草原之路得以年年持续的维系商品。至清末,茶叶已占恰克图口岸全部出口商品的90%以上,从这种意义看,草原之路也转型为茶马古道。

(选自2014年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茶马古道“恃茶性”的一项是( )(3分)

A.藏民懂得茶叶容易运输和保存,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把酥油茶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B.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

C.宋或《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D.全民饮茶的习惯扩散到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大约在唐代,青藏高原民族所形成的恃茶性促使马帮穿越横断山贩运茶叶,并使之成为一种常年的必要行为,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

B.在茶马古道上,茶叶是古道网络存在的维系商品,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镇、马店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的需求。

C.茶马古道的范围广泛,滇川藏地带局域古道是其核心地带,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也都向它转型。

D.从茶马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习惯的形成使茶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是说夷人每天的饮食结构中离不开茶, 这说明当时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B.宋、明以来的文献记录了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的相关内容,这可以证明西迁的回鹘把饮茶文化及恃茶性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C.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情况的出现,表明北方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了茶马古道的性质,茶叶逐渐上升为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D.茶叶成为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以及草原之路得以存在和持续的维系商品,清末茶叶占到恰克图出口商品的90%以上,这个事例就足以证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

史百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

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

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杨州大中正。奂性刚直,

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

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B.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C.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D.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亡,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

赡养的人。【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B.“台阁”在东汉时期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简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5分)

译文: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两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飘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

(2) 杜甫《登高》中写自己漂泊他乡,见秋而悲,拖着多病的身体登台远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3)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第四篇:《新课标2016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_新课标I卷》

新课标2016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第八次考试)

语文试题(新课标I卷)

命题:tangzhixin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套试题适用地区: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湖北、湖南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析化学的三次变革

分析化学是一个古老的化学分支。整个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分析化学有关。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作为一种经验技术而存在的。到了20世纪初,由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引入,分析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分析化学所处理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物理化学体系,只有从理论上弄清对象的物理过程和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的分析。20世纪初,刚刚发展起来的物理化学为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工具。它使人们应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对物系平衡和沉淀形成的机理,以及沉淀条件对沉淀物纯度的影响等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成为可能。20世纪20年代初,为揭示定量分析的原理,人们对缓冲剂和指示剂平衡、共沉淀现象及诱导反应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研究,这标志着现代分析化学的开始,是分析化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20世纪40年代,分析化学又发生了一次大变革。这一时期,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等科学技术大量向分析化学领域移植,诸如离子交换层析、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原子能技术等许多新方法纷至沓来,处理复杂样品的能力及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速度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昔日经典分析方法操作繁杂的面貌,真正实现了由以经典分析为主的时期向以仪器分析为主导的时期的转变。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材料科学的发展对半导体等材料的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产的自动化不仅对分析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分析自动化的新要求。同时,生产和科研还对分析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分析不仅要弄清样品的总体成分及其含量,而且还要解决样品的表面成分、内部结构和活化状态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引发了分析化学的第三次大变革。在这次变革中,分析化学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部门中吸取了大批新成果,既发展了原有仪器分析方法,又形成了一些全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例如,由于激光技术的引进,发展了吸收光谱、微区分析,形成了激光裂解色谱、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技术等。电子计算机与分析仪器联用更是分析化学中的奇迹,它不仅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分析仪器的操作,而且可以进行波形分解、基线校准和背景扣除以及适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显示等。上述分析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速度,而且也扩大了分析的内容,增强了分析化学的实用性。

由于计算机科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相互渗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门新的科学——化学计量学正在兴起,它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从分析数据中更有效地提取信息,进而解决更复杂的化学问题。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将使分析化学从单纯的“数据提供者”变成“问题的解决者”。

(有删改)

1.下列有关“分析化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初,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引入,使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一种经验技术而存在的分析化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

B.20世纪40年代,分析化学实现了从以经典分析为主的时期向以仪器分析为主导的时期的转变,使操作繁杂的经典分析方法成为历史。

C.为了应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问题,分析化学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部门的大批新成果。

D.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门新兴的科学化学计量学正在兴起,它使分析化学从单纯的“数据提供者”变成了“问题的解决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了物理化学所提供的理论工具,人们才能应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对物系平衡和沉淀形成的机理等课题开展实验研究。

B.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对缓冲剂和指示剂平衡、共沉淀现象及诱导反应等内容进行的广泛研究,标志着人类正式步入现代分析化学时代。

C.分析化学领域中引进激光技术,发展了吸收光谱、微区分析,形成了激光裂解色谱、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技术等,堪称分析化学中的奇迹。

D.实现由以经典分析为主的时期向以仪器分析为主导的时期的转变,是分析化学的第二次大变革,其原因是移植了物理学和电子学等科学技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析化学所处理的对象是一种物理化学体系,分析化学能够从理论上弄清对 象的物理过程和机制,因此对整个化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B.分析化学的第三次大变革,是生产和科学发展促成的,主要是为了应对诸如材料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自动化等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生产和科研对分析内容提出的新课题。

C.第三次变革中,分析化学既发展了原有仪器分析方法,又形成了一些全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例如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分析仪器的操作。

D.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在分析化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速度,而且也扩大了分析的内容,使分析化学的实用性更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

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

令掌书记。时景军士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

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时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奂曰:“都官尚书王廓,世有懿德,识性敦敏,可以居之。”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B.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C.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D.高祖受禅/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舩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孤鳏寡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为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俭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古 树

杜 濬

②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③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④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注】 ①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②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③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

8.诗中的古树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秦蜀之间人迹罕至、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使用对偶的手法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人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惨遭埋没、命运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隐 瞒

石 磊

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

“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口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

“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

“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①

少钱?”

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

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

我知道我说错了,抱歉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心疼钱,她要是知道这么贵,肯定不会来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人称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人称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

“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

“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她们面前没有面子。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

海英用有点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

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 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于她们的五十万元。”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

一个星期后的中午,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

“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

“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是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

“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

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

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

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 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

第五篇:《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2015》

语 文 测 试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公正,笔迹清楚。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A.作为王维的读者,苏东坡提出了“诗中有画”这一观点,它引发了共鸣,并被公认为王维诗的艺术特征。 B.莱辛认为,诗人语言的造型能力能使人产生逼真的幻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有一种宛然在目的逼真感。 C.“诗中有画”是经受美术熏陶的读者用特定的欣赏方式去读诗歌所获得的认识,读者的美术修养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水平。 D.“诗中有画”不只是在读王维诗时会产生的感受,贺贻孙发现的“浩然情景悠然,尤能写生”,也是“诗中有画”的表现。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看见什么”和“如何看见它”并不取决于该客体在视网膜上的反映,而是取决于影响我们的艺术和长期受到的教育。

B.用画家的认知框架去欣赏诗歌,可以看出画意,也可以分析诗句中构图取景着色的特征。这是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诗歌。 C.顾况是名画家,可他的诗就缺乏造型的兴趣,作者通过他与王维的对比来证明诗中是否有画并不取决于作者是否为画家。 D.王维诗歌对绘画性的追求,体现在他用画家的眼光描写自己所见到的事物,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直接分享其内心感受。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杜甫和孟浩然的诗都有画意,而王维是因兼擅丹青而被人格外关注其诗与画的关系的。

B.注意把握并描写客观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浑然一体的整个印象,是王维山水诗真正的独特性所在。 C.“诗中有画”不能突出王维的独特性,不能代表王维山水诗的精髓,所以我们无须过分强调王维诗中的画意。 D.斯蒂芬·欧文的分析表明,他更看重王维诗对真实性的追求,而对大多数研究者的既成定论未置可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杨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答案__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

几百年来,苏子提出的‚诗中有画‛这个观点,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我想大家读王维诗,一定像《红楼梦》里 的香菱一样,分明是感到了一种画意,所以才会对苏东坡的见解产生共鸣,关键是对这种画意究竟该如何看待。

莱辛曾说:‚一幅诗的图画并不一定就可以转化为一幅物质的图画。诗人在把他的对象写得生动如在眼前,使我们意识到这对象比意识到他的语言文字还更清楚时,他所下的每一笔和许多笔的组合,都是具有画意的,都是一幅图画。因为它能使我们产生逼真的幻觉,在程度上接近于物质的图画特别能产生的那种逼真的幻觉。‛这是说,诗的语言有一种造型能力,能像画一样给人近似直观的印象。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确有一种宛然在目的逼真感。

但即便如此,也别忘了香菱的鉴赏经验:‚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这‚合上书一想‛乃是调动记忆表象的过程,没有读者经验的参与,任何诗都只是一堆语词和概念,和绘画毫不相干。按克罗齐的说法,‚凡是有艺术感的人,都会从一行诗句中,从诗人的一首小诗中既找到音乐性和图画,又找到雕刻力和建筑结构‛。如果说这一结论略显武断,那么我们可以将命题的外延缩小,说凡是有一定美术修养的人都能从诗歌中读到画意。事实上,正像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的,‚我们看见什么,我们如何看见它,这是依影响我们的艺术而决定的‛。或者像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说的:‚人们看见的总是他们所寻找的东西,而且这要求有一个长期的教育来克服天真的知觉,因为它与客体在视网膜上的反映毫无关系。‛

‚诗中有画‛从根本上说,乃是经受美术熏陶的读者用一种特定的欣赏方式(画家的认知框架)去读王维的结果——苏东坡并不是这种读者中最早的一位,更早还有殷璠,他已看到了王维‚着壁成绘‛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王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画面。如果读者习惯于从这种美术的角度,从语言的造型能力去欣赏诗的话,那么从曹植、陶渊明到杜甫诗都被看出画意,而且当然也可以分析其构图取景着色的特征。苏东坡不就读出了‚少陵翰墨无形画‛吗?贺贻孙说‚浩然情景悠然,尤能写生‛,朱子也曾称赞杜甫自秦州入蜀诸诗‚分明如画‛。只不过老杜不传画笔,无从捕风捉影;而王维兼擅丹青,遂予人以口实。其实身为画家的诗人,也有诗中无画的,比如顾况也是名画家,他的诗就缺乏造型的兴趣。对这种情形,我们将如何解释呢?

看来,诗中有画无画并不取决于作者是否为画家,强调王维‚诗中有画‛及与绘画的关系,非但不能突出王维的独特性,某种程度上恰恰遮蔽了形成王维诗风的更本质的东西。我发现当代最早的王维研究专家陈贻先生几乎不谈‚诗中有画‛,他认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是‚注意把握并描写客观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浑然一体的整个印象‛。另外,不属于汉字文化圈而对中国诗歌有良好感觉的斯蒂芬·欧文教授,在《盛唐诗》里也只说大多数研究者‚从其作品中发现了画家的眼光‛,而他本人对此未置一词,却着重分析了王维诗对某种真实性的追求——不是从类型惯例中获得的普遍反应的真实性,而是直接感觉的真实性,‚通过在诗中描写所见而不是诗人的观察活动,诗人将使得读者眼睛重复诗人眼睛的体验,从而直接分享其内心感受‛。两位专家的意见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选自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有删改)

1.下列对作者关于“诗中有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B.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 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C.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D.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期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简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8.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

9.全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描述姑娘看不到心爱的人时,;看到时则。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三峡》中形容猿啸之声绵延凄凉,在谷壑中回响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

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了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

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 明对比中凸显出来。

B.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 ,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 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C.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 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 的形象一一对照。

E.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 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2)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给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4)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十多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五十多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0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

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

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

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

‚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涵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建议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叶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她获得在华长期居留证后的喜悦心情,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第一次回国授课时,叶先生的手因粉笔过敏而开裂,她贴着胶布继续授课,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叶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机会的无比珍惜。

C.文章第六段中,叶先生对以往的患难生活只是“淡淡”地述说,艰苦环境中仍然创作出“富有诗意”的文章,这充分表现出她热爱生活、富有女性柔情的一面。

D.叶嘉莹先生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洋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障碍是语言。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古诗词中无限的深意和意境。

E.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展开,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作者对叶嘉莹高尚的人生境界充满了钦佩和赞美之情。

(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4)叶嘉莹为什么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B.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马放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C. 周公瑾是位真正的勇士,他剑胆琴心,率性而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D. 有人认为新版《四世同堂》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世故的老欧洲,天真的新美洲,一个拖着悠久高贵的历史和文艺腔,一个带着新鲜刺激的金钱和荷尔蒙,前者率真勇敢但粗糙,后者精致繁复却虚伪。

B.联合国气候峰会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的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出席,旨在为在本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凝聚全球共识。 C.10月30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率领的中国高铁企业代表团,在旧金山与加州高铁管理局及当地企业进行交流,寻求双边合作机遇。 D.在那个时代,谈文学的人不古怪,不谈文学的人才古怪,简历上都要标注“热爱文学”,否则就无法不引发美好的想象,有的居然细化到“热爱李商隐”。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16.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30 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昨天,在地铁公交调价听证会召开前夕,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为方便选择 乘坐地铁的乘客,北京市有望 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实时发布早高峰地铁‚拥挤度‛信息。交通部门正研究计划每天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实时地铁早高峰‚拥挤度‛示意图。‚用 满载率体现出‘拥挤度’,并用三种颜色呈现,‛周正宇说,‚满载率小于 100%的为绿色,在 100%到 120%

之间的显示为红色,满载率大于 120%的为黑色。另外,还包括用红点表示的限流站点。 ‛这一措施施行后,市民准备乘坐地铁前可以通过查询‚拥挤度‛,了解地铁内的载客量或者限流信息,方便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

17.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表二,给即将迈入大学开始寝室生活的同学们提供两条建议。(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午夜的路口,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仅有的一辆车静静地停在斑马线前等待交通信号灯变绿。 材料二:车道上,一个神色焦急的行人一边躲避着来往的车辆,一边在车流中穿过马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请根据表一,概括该大学寝室成员相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93248/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