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12 09:17:2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评估卷(基础巩固卷))》

必修2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坍圮(pǐ) 召唤(zhāo) 绵亘(ɡèn) ....

混混沌沌(hùn dùn) ..

B.绮丽(qǐ) 炫耀(xuàn) 窠臼(kē) 罹难(lí) ....

急不暇择(xiá) .

C.发酵(jiào) 枯槁(ɡǎo) 恪守(kè) 遗施(wèi) ....

渐车帷裳(chánɡ) .

D.绽开(zhàn) 叫嚣(xiāo) 隽永(juàn) 芰荷(jì) ....

图穷匕见(bǐ) .

解析:召zhào唤。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C.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解析:泄—泻。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地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心,我不禁为之震

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中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看它们 ④我站在阳台上看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来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香,越来越香浓

A.①④⑥

C.①③⑥ B.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第一空:“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是状语前臵,紧承上文“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强调了这些“咫尺的美”。第二空:“看它们”与后文“望它们”衔接紧凑,语意连贯。第三空:应强调“无声悄然”。

答案: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极其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把它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

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

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

解析:A项,“革命实践活动”与“极其广泛”搭配不当,应在

“活动”后面加“的范围”;C项,应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项,成分残缺,在“恩格斯”后面加“在”字。

答案:B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

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摘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有删改)

5.下列对陶渊明“人生两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思想,

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B.“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结论。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解析:A项,“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有误。第二段开头说,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文中只是“偏重”,而不是全部。

答案:A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决心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对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特别推崇。因此,即使贫穷到挨饿的地步,他也能用“道”来求得平衡,不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B.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他天性如此,受不了绳墨束缚。因此,他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而且找不到正

第二篇:《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评估卷(基础巩固卷))》

必修2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坍圮(pǐ) 召唤(zhāo) 绵亘(ɡèn) ....

混混沌沌(hùn dùn) ..

B.绮丽(qǐ) 炫耀(xuàn) 窠臼(kē) 罹难(lí) ....

急不暇择(xiá) .

C.发酵(jiào) 枯槁(ɡǎo) 恪守(kè) 遗施(wèi) ....

渐车帷裳(chánɡ) .

D.绽开(zhàn) 叫嚣(xiāo) 隽永(juàn) 芰荷(jì) ....

图穷匕见(bǐ) .

解析:召zhào唤。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C.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解析:泄—泻。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地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心,我不禁为之震

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中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看它们 ④我站在阳台上看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来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香,越来越香浓

A.①④⑥

C.①③⑥ B.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第一空:“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是状语前臵,紧承上文“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强调了这些“咫尺的美”。第二空:“看它们”与后文“望它们”衔接紧凑,语意连贯。第三空:应强调“无声悄然”。

答案: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极其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把它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

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

解析:A项,“革命实践活动”与“极其广泛”搭配不当,应在

“活动”后面加“的范围”;C项,应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项,成分残缺,在“恩格斯”后面加“在”字。

答案:B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

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摘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有删改)

5.下列对陶渊明“人生两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思想,

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B.“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结论。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解析:A项,“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有误。第二段开头说,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文中只是“偏重”,而不是全部。

答案:A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决心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对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特别推崇。因此,即使贫穷到挨饿的地步,他也能用“道”来求得平衡,不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B.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他天性如此,受不了绳墨束缚。因此,他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而且找不到正

第三篇:《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淡(bò)_______

③纵横(jué)荡 ②(zhì) _______热 ④言简意( gā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笆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绮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宛;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 (文天祥《_______》)

(4)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夕阳西下,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 (李商隐《无题》)

(8)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 (_______《夜雨寄北》)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语段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3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个历史人物?请写出他的姓名。(2分)

①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

启示。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

得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杂然而前陈者 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

B. 往来而不绝者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

C. 射者中,弈者胜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D. 宴酣之乐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

B.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D.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8.“滁人游”这一部分写到了老人孩子的欢乐生活,《桃花源记》中也有类似语句,请默写出相关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思想看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你能体会出来吗?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见之谓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皇帝的新装》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1.第③段中“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分析第④段和第⑤段画线句子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

道德的血液

张文珍

①前任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到房价问题,表示对平抑房价没有灰心,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房地产商:“房产商身上也该流着道德血液。”温总理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思,不仅对房地产商,对其他行业及其从业者也是一种警示。

②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就是要以德为立身之本,规规矩矩地经商,清清白白地赚钱,远离违法乱纪的奸商活动;就是以义取利,义为利先,义利兼顾,把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就是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怀抱悲天悯人的情怀,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奉献社会,服务大众;就是要有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不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所迷惑,以获得企业长久发展的道德与社会土壤。

③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讲究德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重视公众利益的企业才能发展得好、走得高、走得远。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瑞蚨祥,创始于山东,其创办人孟洛川一生多次举办慈善活动,因此博得了慈善家的称号。孟洛川用行动践行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的海尔集团一直遵循“真诚回报社会”的宗旨,不断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解决社会就业,推动绿色环保和体育事业发展,在诸多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过:“责任和利润不是博弈关系。人们对百年老店做过调查,他们都倡导社会责任第一,利益、利润第二。”企业不论大小,重要的是始终要有一份承担责任的心。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打造真正的百年品牌。

④遗憾的是,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见利忘义,甚至利欲熏心,昧着良心大赚黑心钱,这种人与企业已经在追逐金钱利益的过程中忘掉了起码的做人准则与做企业底线,丧失了应有的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已经沦为可怜的赚钱机器和工具,让人不齿。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

第四篇:《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

案 一、积累运用(3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处1分,共17分)

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

色; 。

⑵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⑶ ,靡有朝矣。

⑷淇则有岸, 。

⑸还顾望旧乡, 。

⑹ ,悠悠我心。

⑺周公吐哺, 。

⑻ ,池鱼思故渊。

⑼狗吠深巷中, 。

⑽固时俗之工巧兮, 。

⑾ ,延伫乎吾将反。

⑿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⒁纵一苇之所如, 。

⒂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⒃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得, 。 往往有

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幽僻(pì ) 譬如(pì ) 数落(shǔ ) 流水脉脉(mà )

B.愆期( qiān) 垝垣(guǐ ) 朝谇(suì) 踯躅不前(zhí )

C.癸丑(guǐ ) 窈然( yǎo) 道观( guān) 放浪形骸(hái)

D.肄业( sì) 訾詈( zǐ) 戳子(chuō ) 销声匿迹(nì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 点缀 枭雄 洗嗽 不偏不倚

B. 帷裳 赍钱 磬石 淇水荡荡

C. 会稽 修禊 漫灭 义愤填鹰

D. 肇始 渎职 缔造 幽暗昏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

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6. 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举酒属客 新妇起严妆

B.芳菲菲其弥章 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C.俯察品类之盛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其下平旷 盖音谬也

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⑥⑦

D.②④⑤⑦

8.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①___ _ ;读春雨,②___________________;读大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阅读答案__另一种呼唤,黄晓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

后 赤 壁 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

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摄衣而上 摄:提

B.履巉岩 履:鞋子

C.揖予而言曰 揖予:向我作揖

D.予亦惊寤 寤:醒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B.

C.

D.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感伤。

B.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后赋则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最后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D.《后赤壁赋》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但赋中所包含的神秘色彩与消沉情绪,使它在思想价值上不如前赋。

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第五篇:《江苏省江都市201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江都市201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叱咤/诧异 中听/中意 瞭望/缭绕 强迫/强词夺理 ........

B.诅咒/沮丧 驯良/徇私 纤绳/纤细 累赘/罪行累累 ........

C.巷道/街巷 菲薄/绯红 喝水/喝采 装载/载歌载舞 ........

D.横财/横行 起哄/哄骗 呼号/号召 闷热/闷闷不乐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青年报》报道称,一方面民间对高油价抵触情绪很大,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开闸降价,担心影响石油巨头积极保产、稳定市场供给的情绪,发改委的油价改革进退维谷。 ....

B.自限购之后,南京楼市日均认购量一直在100套左右徘徊,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七成多,无独有偶,扬州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22日表示,鉴于希腊债务问题严重,解决其债务危机无法一挥而就。 ....

D.阿联酋国足在23人阵容中再做调整,此前从注册名单撤下的加里布祖马重回阵营,原本临危授命的主力队员法拉泽阿卜杜拉落得空欢喜一场。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是(3分) ....

A.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茶。味道怎么样,细细品尝才能知道。

B.自从创建国家卫生城后,我市攀折花木,毁坏草坪,乱排污水等现象已经难见踪影,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C.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母亲节”已成为中国人感恩母爱的重要节日,含蓄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才是最好的礼物。

D.近几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3分) ....

A.英国制定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提升安全警戒级别,并动员大量警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的原因,是由于担心奥巴马访英期间发生恐怖袭击。

B.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C.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壁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设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D.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5.下列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抒情散文《蔚蓝的王国》,借想像中大海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对青春和爱情的讴歌,对岁月已逝的人生感叹。

B.郭沫若的现代格律诗《天上的街市》以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C.《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

品通过范进中举发疯这一细节的描写,深刻揭露

了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寄托了对封建知识分子

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D.鲁迅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是指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开创了纪

传体史书的先河,同时取得了堪比《离骚》文学

成就。

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上,排列顺序

正确的选项是(3分)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 _____ _____ 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填写在

田字格内,4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lín。你不要总希jì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nǐng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dì。(节选自毕淑敏《提醒幸福》)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⑪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⑫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贺《雁门太守行》)

⑬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⑭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⑮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⑯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⑰ ,不亦说乎?(孔子《论语》)

⑱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9.读图答题(4分)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10.请仿照下面的小诗的二、三句进行续写,不得改变写作对象。(2分)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续写: , ; , 。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对比阅读完成11—12题。(5分)

11.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划线句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3分)

1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是加点句表现的诗歌风格却大不相同,请任选一句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①②③④(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

⑤⑥⑦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

⑧⑨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

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î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1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⑪水尤清洌( ) ⑫不可具状( ) ..

⑬佁然不动( ) ⑭被鹤氅 ( )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6分)

⑪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⑫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⑬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16.文段理解。(4分)

(1)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段。(2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2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5分)

送 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一位上了年纪而且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⑩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

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

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17.(1)文中能表现“死了倒好,活着没意思”的句子是 (2分)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2分)

18.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19.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2分)

这个道理是

20.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7分)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①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②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

第六篇:《蒋勋《恒久的滋味》阅读答案》

恒久的滋味

蒋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蒋勋《恒久的滋味》阅读答案】蒋勋《恒久的滋味》阅读答案

酸是一种味觉吗 ?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 本文来自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20.文章第6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2分)

21.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4分)

22.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蒋勋《恒久的滋味》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24.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3分)

20.本意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文中指青涩、强说愁的青少年。

21.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22.一是体验各种生命的滋味,一是“我”的成长历程。

23.用问句更能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对母亲艰辛一生的感叹,引起下文对人生的感悟。

24.生活平平淡淡才恒久;生命平平安安才是真,从母亲身上得到的人生启迪是恒久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04585/

推荐访问:另一种珍爱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