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22 13:14:0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朦胧的敬慕》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

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6、“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5分)

【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1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第二篇:《朦胧的敬慕》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6、“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5分)

【答案】①“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②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讯先生;“我”瞻仰“民国编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1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

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碧蓝的天空飘着屡屡白云,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云为什么是碧的?

秋天的天空格外晴朗,一片碧蓝,只有几许薄薄的云彩飘荡在蓝天上,在碧蓝天幕的背景中,云彩也成了碧色的了。

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景角度的变化。

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

4.“秋色”一词结合上文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秋色连波”?

“碧云天”“黄叶地”。因在高楼上极目远望,远处碧云天、黄叶地与秋水相接,所以说“秋色连波”。

5.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

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倚”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

特点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其作用是怎样的。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赏析

上阕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三、四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天接水”。“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三句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下阕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阕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第三篇:《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__高二语文

___(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___

___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___(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___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名姓(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___(2)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___(3)富与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___(4)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___(5)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

___(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_号座(7)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__(8)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下》)

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___(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下》) 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

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级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止子路宿 止:留

B. 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拿东西给人吃 C. 至则行矣 至:行走

D. 欲洁其身 洁:使动用法,使 清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①植其杖而芸 ②吾其还也 B. ①见其二三子焉 ②微波入焉 C. ①则行矣 ②官盛则近谀 D. ①君子之仕也 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又热情地接待子路,这是因为他想展示宁静、团聚的田园生活给子路看,证明隐居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好。

B.子路离开荷蓧丈u,孔子使人子路返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

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受了孔子的影响,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去了。 D.尽管知道这种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却也不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__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___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___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___名(2)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分)

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文化经典阅读(14分)

___7.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___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____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_号生焉,天何言哉?”

_座(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___语。(1分)

___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 分) 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8.翻译一下句子。(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2分)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

【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10.“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 慕”? (4分)

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____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___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___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_名姓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__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___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___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便塞___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_号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座_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____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___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___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

__。_。_。更恒久。

_。_。级。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班。。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B. 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鲁迅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 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

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13.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

___了”。

___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___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

_名

姓„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_„__„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__„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____„„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__„行政部门做的事。”

___„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_号„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座„^^_^_^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_^_^_^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_^_^_^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_^_^_^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_^_^_^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_^级^^有删改)

班^^[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E.朱启玲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5.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6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从荧__①_ 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②____ _,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③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④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_ ,⑤_还需冷静思考的_。⑥__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______ 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 五、写作(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第四篇:《朦胧的敬慕》

第五篇:《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测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测试卷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共11分)

①一抹夕阳洒在圆明园西洋楼的遗址上。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历经沧桑的断壁残垣上却被涂上了“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的黑色字迹。昨天,记者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看到了这一景象。

②下午4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在“大水法”正中的石门内侧,记者看到用黑色油笔写的小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记者试图擦拭字迹,但没有效果。在大水法的一角,记者看到了“保护文物古迹请勿攀登刻画”的提示牌。从“大水法”向西,许多遗迹上都有游人用黑色油笔写的小字,其中“勿忘国耻”写得最多。记者注意到遗址区内的国耻墙上就写着“勿忘国耻”的字样。

③在“谐奇趣”遗址园内,一名红衣女生正在俯身注视着一块石头上的小字。记者注意到这些用涂改液写的小字最后一句是“谁能为国家曾经的耻辱雪耻”,落款是某美术学院的学生。这名女生对记者说,她非常能够理解写字的这些人,“谁看到这些遗址都会愤怒的”。她告诉记者,她也是学习美术的,但不会以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表达,“这种行为并不艺术,是对国家文物的一种践踏”。一名老人则明确地表示“勿忘国耻”其实是“无耻”,“这种没有公德的人不配谈‘爱国’”。

④也有些游客提出了另一种意见。一位外地游客对记者表示,这些遗址的确容易令人想起那些屈辱的历史,如果能够再修一道专门给游客刻字,表达自己心情的石墙,与公园内的国耻墙相呼应,“也许这会成为另一种风景”。 (原载《北京青年报》2006.03.22)

1、第③段中的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它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对本文结构分析和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总分”式 ①/②③④

B. “总分总”式 ①/②③/④【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C.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①②/③/④

D. 从“所见”到“所闻” ①②/③④

3、请根据文章第②段的内容,按照下面的句式和要求,概括一则议论文论据。

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存在着□□□□□□□□□□□□□□□□□□□□的现象。(要求:不遗漏信息,语言表述凝练。空格内不超过20个字)(3分)

4、请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出作者的观点:□□□□□□□□□□。(空格内不超过10个字)(3分)

5、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共14分)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

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11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12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6、鲁迅先生,原名___________,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2分)

7、第③段划线句中修辞手法的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在第④段对“微跛的孩子”的描写中,摘引三个最能表现他对鲁迅先生的崇敬的词或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文章的副标题是“悼念鲁迅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么写的用意何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三)默写:(选填5空,共5分,每题1分)

12、(1)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6)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7)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7分)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①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②成底事③?平凡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④。

【注】 ①严陵滩: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 ②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 ③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 ④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王粲,字仲宣。

13、柳永,________朝__________派词人。(2分)

14、柳永《八声甘州》中与“游宦区区成底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1分)

15、对词的上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雨”、“川”、“帆”、“蓼”和“风”,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B.“飞短艇”的“飞”字,表现渔人归心似箭的喜悦之情。

C.“村落”寄托了词人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

D.一静一动,通过对比,表达词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16、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共12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7.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4分)

(1)四海一: (2)缦立远视

(3)燕赵之收藏: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8.下列加点字与其他三个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骊山北构而西折 B. 朝歌夜弦

C. 族秦者秦也 D. 廊腰缦回【阅读答案__,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0.在本文中,杜牧通过对阿房宫的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描述,旨在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共10分)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圩①,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②,而瘠有税之户也。余闻其说而是之。

[注释] 填圩:①堆得像圩堤一样。 ②无税之佣:不交田赋的伐木者。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问诸乡人 可二三寸 今以斧斤童其山 一雨未毕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今以斧斤童其山 B.而病有谷之田

C.而瘠有税之户也 D.余闻其说而是之

23.本文告诉我们,要保持水土,就必须___________,在论述分析问题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4分)

(七)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时下中学生爱看《百家讲坛》听于丹讲论语、易中天品三国;看名著缩写本、欣赏电视剧代替了大部头名著原著的阅读;《古文观止》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

有人认为,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肤浅、浮躁,他们正在被“文化快餐”吞噬,一味吃快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也有人认为名著虽好,但太深奥,啃不动,而“文化快餐”通俗化、大众化,吃起来轻松省力,也算是接近了名著,为什么一定要在中学时代读那些大部头名著呢? 你如何看待“文化快餐”?请从材料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共11分)

1、谁能雪洗国家曾经的耻辱(或“谁能为国家雪耻”)(1分)

2、C(2分)

3、在遗迹上任意刻画“勿忘国耻”字样(3分,得分点:在遗迹上、任意(或“不顾警示”)、刻画“勿忘国耻”字样,语句不通顺扣1分,超字数扣1分)

4、爱国要有(或“不能没有”)公德心(3分,答出“公德心”给2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超字数扣1分)

5、要求:在内容或主旨上能统摄全文,适当考虑文采。(2分,不能涵盖全文、意思大而无当、语意不通的,酌情扣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共15分)

6、周树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1分,答错一空就不给分)

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吊唁者们带着敬慕和哀悼向鲁迅先生遗体鞠躬的情形(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吊唁者们自然流露的/诚挚的/发自内心的敬慕与哀悼”)。(2分,手法1分,作用1分)

8、迢迢、直直(地凝视)、深深(地鞠躬)、一连鞠了七个躬、红涨着脸(红涨着眼睛)(3分,每空1分,将一处内容拆成两处填写的只计1分,摘引错误的、摘引句子的不给分)

9、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或“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进一步深化了孩子对伟人有着朦胧敬慕的主旨,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3分,手法1分,作用2分。手法写“类比”、“照应”也给分。)

10、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2分,得分点:孩子对伟人、模糊(意思对即可)。抄原句“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或“一种冥冥中的、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戚或尊重”也给分)

11、AE(4分)

三、默写:(共5分,每题1分)

12、(1)栏杆拍遍

(2)一水中分白鹭洲

(3)吹尽狂沙始到金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落木千山天远大

(6)浮云游子意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7分)

13、(北)宋 婉约(2分)

14、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1分)

第六篇:《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

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 文章来自:

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重点提示: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方法指导: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属于考试说明中鉴赏评价D级能力。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具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艺术魅力包括表现手法、结构等几方面。修辞属于表现手法,因为考卷中常出现,所以单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考查哪种手法,答题时都必须首先明确说出所用手法的名称,这一点下面分点讲解时不再重复。

1.修辞(2012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比喻

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年福建卷)

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这里运用了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解题方法:要写出比喻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比拟

作用: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手法有时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

例:《书房花木深》

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并分析其作用。(5分)

答: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调皮”、“行走”、“钻”、“伸”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绿萝自由顽强的生长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题方法:结合文句谈比拟的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

(3)对比

作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衬托的特点与对比相似,虽然不是修辞手法,但为便于掌握,一起介绍)

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例:《青菜》(1993年全国卷)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3分)

答案:反衬(对比),用狗尾巴草 “高高翘起”、 灯笼草“自我炫耀”、 黄瓜的“凌空悬挂”来反衬(对比)出青菜的谦卑,突出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的作用。表述答案时要谈如何对比或反衬的,以及突出了主体对象的什么特征,表达什么情感。

文章来自:

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重点提示: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方法指导: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属于考试说明中鉴赏评价D级能力。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具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艺术魅力包括表现手法、结构等几方面。修辞属于表现手法,因为考卷中常出现,所以单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考查哪种手法,答题时都必须首先明确说出所用手法的名称,这一点下面分点讲解时不再重复。

1.修辞(2012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比喻

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年福建卷)

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这里运用了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解题方法:要写出比喻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比拟

作用: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手法有时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

例:《书房花木深》

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并分析其作用。(5分)

答: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调皮”、“行走”、“钻”、“伸”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绿萝自由顽强的生长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题方法:结合文句谈比拟的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

(3)对比

作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衬托的特点与对比相似,虽然不是修辞手法,但为便于掌握,一起介绍)

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例:《青菜》(1993年全国卷)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3分)

答案:反衬(对比),用狗尾巴草 “高高翘起”、 灯笼草“自我炫耀”、 黄瓜的“凌空悬挂”来反衬(对比)出青菜的谦卑,突出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的作用。表述答案时要谈如何对比或反衬的,以及突出了主体对象的什么特征,表达什么情感。 , 文章来自:

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重点提示: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方法指导: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属于考试说明中鉴赏评价D级能力。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具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艺术魅力包括表现手法、结构等几方面。修辞属于表现手法,因为考卷中常出现,所以单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考查哪种手法,答题时都必须首先明确说出所用手法的名称,这一点下面分点讲解时不再重复。

1.修辞(2012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比喻

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年福建卷)

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这里运用了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解题方法:要写出比喻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比拟

作用: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手法有时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

例:《书房花木深》

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并分析其作用。(5分)

答: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调皮”、“行走”、“钻”、“伸”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绿萝自由顽强的生长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题方法:结合文句谈比拟的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

(3)对比

作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衬托的特点与对比相似,虽然不是修辞手法,但为便于掌握,一起介绍)

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例:《青菜》(1993年全国卷)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3分)

答案:反衬(对比),用狗尾巴草 “高高翘起”、 灯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笼草“自我炫耀”、 黄瓜的“凌空悬挂”来反衬(对比)出青菜的谦卑,突出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的作用。表述答案时要谈如何对比或反衬的,以及突出了主体对象的什么特征,表达什么情感。 文章来自:

(4)反复

作用: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文章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出自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答:(l)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

解题方法:首先要从内容上分析,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方法还有:

排比的作用: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

借代的作用: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的作用: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感情。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2.句式

句式指倒装、被动、感叹等,在表情达意上常常起到特殊的作用,如倒装,常表示强调,鲁迅《祝福》中“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就是运用倒装句强调了祥林嫂生活无着且无人同情的悲惨遭遇。

文章使用整句,显得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散句则显得灵活生动,富于变化;整散句连用则既有整齐美,又有灵动的美。

3.表现手法

(1)象征

作用: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

解题方法:用什么象征了什么,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2)白描

作用: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解题方法:要写出白描手法的特征(朴素、平实的语言),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3)用典

作用: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佐证作者的观点。

解题方法:化用什么典故,作用是什么。 文章来自:

(4)联想和想象

作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解题方法: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此外,下列手法也是现代文中常用的:

(1)先抑后扬,突出后文所表达的人或物。

(2)托物言志,把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3)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4)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5)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相得益彰。

(6)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7)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8)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

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9)寓庄于谐,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例:《彩色的荒漠》(2009年全国卷)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内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方法:

首先,解题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

其次,答题形式: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文章来自:

4.人称的作用

有时文章用第二人称,作用:将物拟人化,和物直接对话,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例:《长城》(2000年全国卷)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

答:(l)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5.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现代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典型题目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 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阅读答案<!--[endif]-->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乡村的风

许俊文

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

课后作业

上善若水 张笑天

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的结构、思路及其作用

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二讲: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高中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23330/

推荐访问: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