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22 09:55:3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

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

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

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 B. 而不知日之入

其如土石 辍耕之垄上

C. 杂然而前陈 D.以其境过清

苍然暮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B.临溪而渔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莅临指导 ..

C.宴酣之乐 D.泉香而酒洌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杂然而前陈者 ..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

1

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 B.而不知日之入 辍耕之垄上 C.杂然而前陈 苍然暮色 D.以其境过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请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2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横无际涯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 (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临溪而渔 莅临指导 C.宴酣之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泉香而酒洌 杂然而前陈者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八、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tāng) B、衔远山( xián)C、互相轩邈( miǎo )D、泠泠作响( líng)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 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 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九、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 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薄: 景: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 3.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4.“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 十、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3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十二、比较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提携: ②宴酣之乐 酣: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 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其节见于艰危 B ①醒能述以文 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C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食之末必不佳 D ①泉香而酒洌 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译文:

4.欧阳修的 "为人 " 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 分析。 参考答案: 一、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

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4

的庸人。

3、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三、

1. A。 (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 “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者的襟怀和个性。

七、1.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2.B

3.背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对一句给2分.对两句给3分) 4.B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四、

1 C 2D 3D

4、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5、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 五、

1、(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

2、 B 因为 (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 是“他”和“难道”之意; 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

3、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 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 4、 (1)得书难:(2)拜师难 六、

1唐朝 柳宗元 2 C

3 直译、意译均可。

⑴(望过去,溪水)像北斗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会出现或一会儿又隐没。

⑵(此身于山顶)使人悠悠然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够知道它的边际;又像飘飘然与造物主遨游于天地间,无穷无尽。

4例:《小石潭记》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如: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如: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是抒写作

八、 1、A

2、(1)涯:边

(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 (3)绝:停止

(4)反: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

“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 4、雄伟 听觉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 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 也对。 九、

1、薄:迫近 景:日光

2、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3、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个人的遭遇 外物的触发 十、 1、D

2.(1)茂盛的样子 (2)就

3.(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十一、

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5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

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

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C.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4.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

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

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岸势犬牙差互 B. 而不知日之入

其如土石 辍耕之垄上

C. 杂然而前陈 D.以其境过清

苍然暮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B.临溪而渔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莅临指导 ..

C.宴酣之乐 D.泉香而酒洌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杂然而前陈者 ..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博学善属文 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

B.亦时相赡赡:赡养老人

C.未尝有所造诣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

D.而畜素琴一张畜:蓄养

5.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陶潜自幼就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B.陶潜笔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为及处境是他自己的写照。

C.为了有隐居之资,陶潜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

D.陶潜简慢自尊,因为不愿束带拜见都邮,隐居不仕,写下《归去来兮辞》。【“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文章“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出自

参考答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案:

4、A(B赡:供给,C造诣:去(的地方)D畜:存,储存)5、C(“为了有隐居之资”错误)

6、①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什么地方的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何许、以为,各1分,大意1分)

②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不久)就自己辞职回家了。(亲、堪、解归,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职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答案http://

第五篇:《《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5.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

A.州郡觐谒 觐:拜见 B.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反:通“返”

C.博学善属文 属:通“嘱”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况:比

6.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 )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

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7.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3分) ( )

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②征著作郎,不就

③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④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⑤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⑥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C.陶渊明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D.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 本文来自

9.翻译下面句子 (10分)

(1)素简贵,不私事上官。(3分)

(2)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4分)

(3)每一醉,则大适融然。(3分)

5、C (属:撰著)

6、D (以,因为/在 之,代词/助词)

7、D ④说明漬贫病弱⑥说明为谋生而做官

8、A(陶渊明不懂乐韵)

9、(1) 一向简慢(轻忽怠慢)贵人,不私下巴结上司。【《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文章《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出自

(2)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尝”“造诣” “所”〉

(3)毎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

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42172/

推荐访问:陶潜字元亮翻译 陶潜字元亮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