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22 10:01: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3-2014(下)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10小题,共42分

1.(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3)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4)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B(省察、反省)

3.B(A.就/却;B都是转折,但是,却;C.„„的人/表判断;D.兼词,于此/语气助词。)

4.A(A.状语后置;B.定语后置;C.被动句;D.宾语前置。)

5.C (“胜”,禁得住)

6.D(A连词,于是;副词,竟。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C介词,把;连词,因为。D介词,在。)

7.A多者过二百匹,少者百余。唯长乐公两手持绢二十匹而出,示不异众而已,世称其廉俭

8.C(原文为赵奉伯“先亡一子”,而非“暴亡”)

9.(1)遭遇强盗而丢失,很多年不知道下落。(“亡失”1分; “所在”1分,译为“在什么地方”亦可;句意1分)

(2)五月,连绵不断的大雨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有”1分,也可译为“十又三天”;“没”1分,译为“房屋全淹没了”亦可;句意1分。)

10.(1)渲染一种冷清、寂静的气氛。(1分)“沉沉”写出临水龙槛的一种阴沉气氛;“清”字写出水殿的冷清;“禁门深掩”,悄无人声,写出吴宫的一片死寂。(2分)(只要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

(2)暗示了吴宫繁华的行将消逝,(1分)吴王醉生梦死的疯狂享乐必将导致吴国的覆亡。(1分)借古讽今,讽喻当朝统治者警惕奢靡误国。(2分)

二、本大题7小题,共29分。

(一)

11.C( A文中是艺术家对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感觉”,而非“评价”。B文中为 “往往” D项,原文有两种原因,这里只是原因之一。)

12. D(它是理性逻辑,其他都是情感逻辑。)

13. ①情感逻辑是无理的,但正因为它超越理性,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从而获得美妙的艺术审美。

②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它说天地有时,此恨无期,看似无理,却写出了爱情的浪漫永恒。(每点2分) ( 举文外例子,言之成理亦可。)

14.①情感逻辑是绝对化的,它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而理性逻辑是客观冷峻的,排斥感情色彩,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符合通常逻辑,理由必须充分。(2分,意思对即可)

②情感逻辑在小孩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始民族具有相对的优势;而理性逻辑在日常实用和科研中,

有天然的优势。(2分,意思对即可) (二)

15. 参考答案:

“匆匆地迎着朝霞出去”表现出父亲对杭州打工充满希望和兴奋急迫的心理;(2分)

“默默地披着暮色回来”表现出父亲杭州归来时的难言的辛酸和黯淡的心理。(2分)

16.参考答案:

①这是侧面描写手法,作者通过母亲的唠叨和我的感受间接地对父亲形象进行刻画描绘。

②母亲唠叨和我的感受恰恰是父亲的优良品质的体现:厚道、老实(不够精明)、大度的父亲。 ③侧面描写使父亲形象更为真实,更具立体感。(3点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17.参考答案:

父亲当年去杭州给我留下深刻的情感记忆:

(1)父亲是全家的支柱,他的突然远行给年少的我带来忧惧;(2分)

(2)父亲去杭州的日子里,我日夜思念父亲(或:感受到深厚、真挚的父爱);(2分)

(3)父亲归来,我读出很多艰辛和莫可名状的东西。(2分,答出“消瘦而略显疲惫的笑容”给1分)。

三、本大题2小题,共6分。

18.示例:《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是像林冲那样逆来顺受,还是像觉慧那样走上抗争之路呢?

是像阿Q那样麻醉自己,还是像夏瑜那样即使在狱中还坚持斗争呢?《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是像安娜那样卧轨自杀,还是像郝思嘉那样勇于追求幸福呢?

(①名著中人物;②人物的态度行为相反)

19.A.《围城》 B.《故乡》 C.《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E.《飞鸟集》 F.《安娜·卡列尼娜》

四、本大题3小题,共13分

20.(1)惊心动魄(“骇人听闻”不合语境;选“惊世骇俗”则有语病)

(2)“如果”“假如”“只要”“若”

(3) 酒肴 (yáo ) 弱不禁(jīn)风 ..

21.【解析】选C .A缺宾语,应为“未能形成„„机制”。 B介词使用不当,“由于”应为“由”。 D语序不当,应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厚街濑粉历史悠久;(1分)濑粉是用米粉团在木槽中挤压而成,(或“选料精细,工艺复杂)(1分)又韧又爽又滑;(1分)其高汤用料丰富;(1分)吃法讲究,佐以烧鹅、叉烧等更添美味。(1分)

23.作文。(60分)

简要提示:这是一道半开放式的作文题,从内涵上,可抓住“游戏”的多重含义展开。从结构上,能够以三种结构形式来展开写作思路:①偏正结构,如“一次难忘的游戏”,“伤心的游戏”等;②动宾结构,如“拒绝游戏”“热爱游戏”等; ③并列结构,如“人生与游戏”“学习与游戏”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崇,字继长,是顿丘人。十四岁时被朝廷召见,授官主文中散,承袭陈留公的爵位,担任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因有政绩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担任兖州刺史。兖州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的地方,就猛烈击鼓,周围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其中险要的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现,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是从李崇这里开始的。

延昌初年,加封他为车骑将军,统领江西所有军事。起先,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小孩,遭遇强盗而丢失,很多年不知道下落。后来,在同县赵奉伯家里看见自己的小孩。苟泰就到官府告状,双方都说这是自己的孩子,都有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吏无法断案。李崇让把双方和这个孩子各安置在不同的地方,禁止他们见面。过了几十天,这以后分别对他们说:“你的孩子遇到祸患,不久前已经死去了,可去奔丧致哀。”苟泰听了即刻号啕痛哭,悲不自禁;赵奉伯听后只叹了几口气,毫无悲痛的意思。李崇仔细观察后,便把孩子还给苟泰,诘问赵奉伯为什么欺诈,赵奉伯招供,说自己的孩子早先死了,所以冒认了他。

当时,有泉水流向八公山顶,寿春城内有鱼多次从地下涌出,野鸭成群结队飞入城中,与喜鹊争巢。

五月,连绵不断的大雨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站在城头上。水位上涨,没有停止,他又乘船靠近城墙,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自保。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顷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李崇,淮南就不能保全。

李崇为官平和宽厚,明察是非,善于决断,然而贪图财货,不断向商贩们搜刮聚敛财物。孝明帝与灵太后曾到左边的国库中巡视,王公大臣和嫔妃等随从的有一百多人,帝后命他们各尽自己的力气到府库中拿取布和绢,只要拿得动,就把这些布和绢都赐给他。拿得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拿了一百多匹。只有长乐公拿了二十匹,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世人们因此称赞他廉洁。李崇与章武王元融因背负的布绢太多,跌倒在地上,李崇竟扭伤了腰,元融摔坏了脚。人们因此讽刺说:“陈留、章武,摔伤了腰,折断了腿;贪取财货的败类,污秽了我朝的明主。”

孝昌元年,死于任上。

第二篇:《2015学年度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摸底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田林二中2015学年度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摸底试卷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0分) 1、儿童急走追黄蝶, 2、 ,一览众山小。 3、盈盈一水间, 。 4、 ,若出其里。 5、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内文言文:(10分)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解释加点字:(4分) ⑪蜀之鄙有二僧 ⑫吾欲之南海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从穷和尚到南海的结果来看,要完成一件事,要具备 和 。(4分)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李崇断案《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①,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注解】①旬:一旬等于十日。

9.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4分)

(1)遇贼亡失( ) (2)崇察知之( )

10.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2分)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

11.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2分)

(一)人的潜力 (14分)

(1) 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2) 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

(3) 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4) 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__________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__________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5) 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6) 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7) 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500多个突触。而人的每个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8) 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

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9) 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2、第四段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关联词是 (2分)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即使、那么

13、 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6分)

1)2)3)14、第(2)段加点的”这里”指代的是(2分)

15、第(7)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 难上的一课(18分)

张晴雯

①勇是那种男孩,单亲,长发,穿拖鞋,在牛仔裤上剪洞。他喜欢听音乐,喜欢吹口哨,喜欢怪腔怪调地乱叫一通——即使大家都在努力地晚自习,他还为自己辨解是为了..

“调节气氛”。你批评他,他唯唯诺诺低头称是,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可一转身,他就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做他的“流民”去了——坚决不改。

②今晚勇没来,教师里就安静了。玲很自然地想起临走前忘记吃的一大堆药。她怕感冒,只是不想在学生面前大喷嚏——年轻人嘛,除了美丽和风度,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③于是半节课后,玲以极快的速度冲到自己的宿舍。没想到勇正在她的宿舍里翻着抽屉,并把几张人民币放进自己的口袋。他显得那般旁若无人——主人的自然、镇静也不过如此。难怪他没去晚自习,他是认准她会在教室!

④玲在恍然大悟的同时,还有些尴尬,仿佛恨不得自己没看见,又仿佛偷钱的是她自己——在她对面,意外、惊愕、紧张等神情同样交织着出现在勇的脸上。僵了差不多半分钟之后,玲讷讷地说:“我„„我回来吃药„„你„„你可以走了。”

⑤勇走后,玲又生气又懊悔。她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窝囊的老师,也是世上最蹩脚的演员。怎么所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里都没有提过这样一幕!也许她该把他揪住,狠狠地训他、苦口婆心地劝他,跟所有善良而又富有责任感的老师一样;也许她该冷静智慧地说:“你是来找我请假的吗,你在找纸和笔吗?哦,它们在那儿,旁边那个抽屉。”跟所有曲折而又生动的小说情节一样?

⑥第二天,玲走进教室。勇在,只是从脸上的表情到坐着的姿势都有些不自然。当玲瞥见黑板上“值日生”一栏写的是勇的名字时,心中就有主意。

⑦“勇。”玲微笑着,眼睛亮亮地看着他。迟疑半晌,勇站了起来。“今天是你值日吗?”玲的语气跟平常一样亲切,“瞧这讲台,你能上来帮我清理清理吗?” 勇迟疑地走上来,迟疑地按玲的指示把一个小纸团扔进了垃圾桶。

⑧勇正要转身下去,玲又微笑着叫住他:“唉呀!糟糕,我发现纸上写有昨天那份练习的答案!勇,你帮我把它找回来,好吗?”然后,玲和同学们一起,看着勇艰难地低头,艰难地在同样大小的纸团间辨认,拿出一个,不是;又拿出一个,不是;再拿出一个,还不是。“算了,”玲对勇说,“不找了,你下去吧。”

⑨一直到下课,玲再也没看勇一眼,只是在上课前淡淡地说了些令大家匪夷所思的话:虽然那份答案找不到了,但是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把一张有用的纸扔进垃圾桶很容易,要找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即使找出来,也不再是同样的纸了,因为那上面已经沾满了灰尘——我们的人生,恐怕也一样啊!

⑩当天晚上,勇把一份感谢信投进了玲的信箱,装在信封里的还有那天他没有当场还给她的几张人民币。

⑾看着信中艰涩的文字,玲像办公室里每一位老教师一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想:难上的一课终于过去了,可上课效果如何,谁知道呢?我不知道,勇不知道,只有时间才真正知道啊!

16.第①节中加点字“辨解”中错别字是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2分)《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17. 第①节画线句运用了人物的_____描写,突出了“勇”________________。(2分)

18.第⑥节中写到“勇在,只是从脸上的表情到坐着的姿势都有些不自然”,他“不自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具体说明第⑨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从全文看,标题取“难上的一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发挥你的想象,十年后,勇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22.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长成了翩翩少年。回顾这些,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请你选择一个具体的事情, 请以“少年心事” 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450字左右。

第三篇:《四篇文言文》

(九) 明成祖讲官

仁宗为太子,曾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何以小人之势常胜?”对曰:“此系上之人好恶,如明主在上,必君子胜矣。”又问:“明主在上,都不用小人乎?”曰:“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①之,不使有过可也。”

[注释]①警饬:警告,告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成祖顾问讲官(看)(2)君子守道而无欲(道义,真理)《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小人果有不可弃者,须常警饬之,不使有过可也

小人确实有不能放弃的才能,必须经常告诫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了

3.为什么“小人易进难退”?(用原文回答)小人逞才而无耻。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主张“远小人”,本文却认为小人也可用。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 略

====================================================================== (二十四) 善士于令仪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尔素寡过(犯过错) (2)既去,复呼之(离开)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你很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被人盘查《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3.从文中看,邻舍子“卒为良民”有两个原因(1)平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

(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4.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

(2)满足邻舍子的愿望,表现他的大方;(3)天亮才让邻舍子离开,表现他的周到

(二十六) 李崇断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①,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注解]①旬:一旬等于十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遇贼亡失 (遗失) (2)崇察知之(观察,明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 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

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 得知儿子暴死的消息,“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要善于开动脑筋,找出事情之间的特点解决问题

【物破自有时】

韩魏公①知北都,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③之,尤为宝爱。乃开醇④召漕使⑤显官,特设一卓⑥,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⑦,遍劝坐客。俄为吏将⑧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云耕者入冢而得 (说)(2)玉盏俱碎 (全)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你是因为不小心才打破玉盏,又不是故意的,这有什么罪呢

3.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坐客皆愕然”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尤为宝爱”对比。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待人要宽容大量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到他家的人很多,车和马都把路给堵住了。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后代,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他擅长计算,做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 。王粲擅长写文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

第四篇:《《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崇断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选自郑克《折狱龟鉴》)

阅读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遇贼亡失 ( )

(2)崇察知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

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遗失 (2)观察,明察

2、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

3、得知儿子暴死的消息,“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

4、要善于开动脑筋,找出事情之间的特点解决问题

【注释】

断:判断。【《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旬:一旬等于十日。

禁:监禁;禁制。

遣:派遣。

知:告知。

亡:丢失。

向:已经。

以:凭借。

耳:语气词。

文学常识

《折狱龟鉴》又名《决狱龟鉴》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案例汇编,由南宋郑克所著。【《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第五篇:《《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李崇断案》阅读答案

李崇断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李崇断案》阅读答案】《李崇断案》阅读答案。(李)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李崇断案》阅读答案】文章《李崇断案》阅读答案出自)

(2)崇察知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禁经数旬,然后遣人知之

3.李崇“以儿还泰”的依据是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遗失 (2)观察,明察

2、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

3、得知儿子暴死的消息,“苟泰闻即号,悲不自胜”

4、要善于开动脑筋,找出事情之间的特点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42343/

推荐访问:李崇断案 李崇断案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